登陆注册
8179400000001

第1章 有效奖惩在于激发员工正向行为动机

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

——贝雷尔森·斯坦尼尔

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使员工发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乐趣和价值,能从工作的完成中享受到一种满足感。

——彼得·德鲁克

奖惩是指激发个体的动机,引导其体内潜在的动力,朝着组织的既定目标努力奋斗的心理活动过程。简单地说,就是调动个体的积极性的过程。从诱因和强化的观点看,奖惩是将外部适当的刺激转化为内部心理的动力,从而增强或减弱人的意志和行为;从心理学角度看,奖惩是指人的动机系统被激发后,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对行为有着强大的内驱力,促使人们为期望和目标而努力。

在一次调查中,要求70位心理学家说出主管人员必须懂得的人性中最关键的东西,有65%的人说了“积极性”。所以,主管必须记住的是,如果你不能通过有效的手段激励或调动别人的积极性,你就不能领导他们。如果你领导不了别人,那么你想做的一切事情都必须由自己独立完成。

关于激励,美国哈佛大学詹姆士教授在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仅能让员工发挥20%~30%的能力;如果受到充分激励的话,员工的能力可以发挥出80%~90%,两种情况之间60%的差距就是有效激励的结果。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

那么,对一个企业来说,有效的激励从何而来?在我们看来,实现激励效能、调节个体积极性的最大杠杆便是奖励与惩罚。几乎所有企业的文化、价值观(一种高级形态的激励方式)的形成和有效性等,无不依赖于最基础的奖惩政策和相关执行工作的科学合理性。

人都是理性的,是趋利避害的。人们在做出任何行动之前,都会问一下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也就是说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即便人们做出帮助别人的行为,那也是因为这些行为有利于自己。比如,人们之所以把钱无偿捐给穷人,是因为这种慈善的举动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被别人需要及自己很有能力。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这是奖惩效应的心理机制,也是所有激励理论的基础。

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地说:如果一个管理者无法在动机和行为之间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需要”点,并将其作为引发行为的动力基础,那么我们的任何管理措施都不可能让员工产生积极的行为。

下面这个案例说明的问题在我们的管理活动中非常普遍。

保罗·盖蒂是一位非常注重通过激励来提高员工积极性的“石油大王”。有一次,保罗·盖蒂以高薪聘请一位叫乔治·米勒的人勘测洛杉矶郊外的一些油田。这位米勒先生是美国著名的优秀管理人才,对石油行业很熟悉,而且勤奋、诚实,管理企业也有一套方法。

米勒到岗一星期后,保罗·盖蒂来到洛杉矶郊外的油田视察,结果发现那里的面貌没有多大变化,不少浪费及管理不善的现象仍然存在,如员工和机器有闲置现象、工作进度慢。另外,他还了解到米勒下工地时间很少,整天呆在办公室,因此油田费用高、利润上不去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针对这些状况,盖蒂对米勒提出了改进的要求。

过了一个月,盖蒂又来到油田检查,结果发现改进还是不大,因此有点生气,很想把米勒训斥一顿,但冷静后他想米勒是有才干的,而且自己也给了米勒很高的薪酬,为什么这些现象没有取得根本性的改观呢?他决定找米勒好好谈谈。

盖蒂严厉地说道:“尽管我每次来这里的时间不长,但总发现这里有许多地方可以减少浪费、提高产量和增加利润,而你整天在这里竟没有发现这一点。”

米勒不隐藏地直说:“盖蒂先生,因为这是您的油田。油田上的一切都跟您有切身的关系,所以您眼光锐利,看出了一切问题。”

如果你是盖蒂,听完米勒的这番带有挑战性的话,你会作何感想?

在这个案例中,支撑米勒干出业绩的条件有下面这样几项。

第一,米勒有能力干好。

第二,盖蒂给了米勒符合其能力的高薪。

第三,盖蒂对米勒提出了改进要求。

这三个条件对应的分别是管理中的三个关键点:能力、薪酬、控制。但核心问题是:为什么还产生不了业绩呢?

是什么决定了员工的绩效

人的行为动机、动力和利益是密切相关的,利益连接着动机,动机和利益一致了就会产生动力。之所以出现“领着高薪还干不出成绩”的情况,是因为没有建立起“干好”与“利多”之间的纽带关系。米勒拿的高薪并不具备奖惩的效力,而变成了一种福利。换言之,高薪并不能激发米勒的工作积极性,一定还有比高薪更重要的需要没有被满足。基于这种考虑,盖蒂做出了一项大胆的尝试。让我们接着来看这个故事的下半部分。

盖蒂再次找到米勒,直截了当地说:“我打算把这片油田交给你,从今天起我不付给你薪水,而付给你油田利润的百分比。你是知道的,油田愈有效率,利润就会愈高,那么你的收入也愈多。你看这个做法怎么样?”

米勒考虑了一下,觉得盖蒂这一做法对自己来说虽然是种压力和挑战,但也是展示自己才干和谋求发展的机会,于是欣然接受了。

从那一天起,洛杉矶郊外油田的面貌一天天地改观了。由于油田的盈亏与米勒的收入有切身的关系,所以米勒对这里的一切运作都精打细算,对员工更是严加管理。他把多余的人员遣散了,让闲置的机械工具发挥最大的效用,对整个油田的作业重新进行一环扣一环的安排和调整,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他自己也改进了工作方法,几乎每天去工地检查和督促工作,改变了过去那种长期坐在办公室看报表的管理方法。

两个月后,盖蒂又去洛杉矶郊外油田视察,这回他高兴极了,这里已经没有浪费的现象了,产量和利润都有了大幅度增长。

这个故事对于现在的管理者来说可能没有什么,因为股权激励的理论与做法(包括后来演变的项目股份制、内部股权激励制等)早已深入人心,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的确是一项大胆的尝试,这一尝试的结果是极大地调动了米勒的积极性和工作潜能,而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盖蒂重新定位了米勒的需要,并根据其需要改进了奖惩方式。

这个例子虽然简单,但它让我们体会到了奖惩的一个核心内涵:奖惩必须找到与对方心理上的需要相匹配的某个关键要素,以引导对方正向行为动机的产生。戴尔·卡耐基说:“世界上唯一能够影响对方的方法,就是给他们所要的东西,而且告诉他如何才能得到它。”有效奖惩的前提条件是管理者真正懂得员工内心的需要。

用惩罚激发员工自我保护心理

大多数管理者都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这个误区表现为经常认为奖励是为了刺激员工的积极性,而惩罚是为了规避员工犯错误。其实不然,惩罚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避免员工犯错,更是为了从反面促进员工的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向我们揭示了存在于个体心理上的两种动机,分别是避害和趋利。什么是避害动机?简单点说就是回避对自己可能有害或不利的心理动机,是围绕着自我保护的心理需要产生的相应动机。

举个例子,当一个人极其渴望自己能够在一个安定的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时候,他就会逃避不安定的环境。而如果这个环境已经不安定,那么他就会存在强烈的危机意识,并产生相应的行为动机——努力使这个环境变得更安定。过去很多企业都采用末位淘汰制,这也是一种惩罚性措施。但深入研究末位淘汰制的效用问题,我们会发现它的目的不在于真正淘汰谁,而在于制造心理压力。反过来说也一样,如果某个末位淘汰制不能制造出这种压力,那么末位淘汰制就演变成了纯粹剔除人的工具,那它就不能产生真正的效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惩罚和奖励都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激活员工正向的心理动机。

要从避害动机的角度探讨管理的惩罚手段,我们的第一个原则是:清楚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古语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说的是老百姓不怕死,执政者却还要以死来吓唬老百姓,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

大凡一个相对成熟的公司,都会在自己的制度中出现罚款、降薪、警告、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惩罚措施及其适用条件,管理者必须清楚不同的惩罚措施产生的效用的差异,并有针对性地选择。

一位部门主管新招了一位员工,这位员工工作非常卖力,还经常加班,就是有一个毛病,上班时常迟到。虽然每次考勤都要扣不少款,可一个月后该员工的迟到行为还是没有大的改观。这位主管觉得不能再放任下去,否则不仅会引起公司内部的不满,而且还会毁了这个年轻人。这位主管了解到该员工最关心的是自己在公司中的晋升机会,于是找到这位员工说:“如果你不能改善迟到的状况,两年之后晋升就可能会有很大障碍。”并且给了这位员工一份改进单,让他如实记录自己的考勤情况,以作为日后晋升的依据。此后,该员工再也不敢轻易迟到了。

在这个案例中,员工怕的不是考勤的扣款,而是晋升的障碍。

从心理层面来看,一个人在“希望得到”与“得不到的危险”之间,其心理现状会被打破,从而失去平衡并重新进行调整。这个时候,他通常可以有两种选择:其一是放弃,其二是争取。惩罚的有效性就在于让他做出第二种选择。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员工的心理进行透彻的洞察,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会在后面的内容中加以深入论述。

根据上面的案例,你可以回顾一下你曾做过的几次有效的惩罚,并填完上面的表格。填完之后,你将会发现,一般情况下,对员工“威胁”最大的惩罚是开除,如果这个员工还想继续在这个公司好好干的话。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员工不想在这个公司好好干,那么开除措施对他来说是无效的,因为他会说“大不了不干了”。但是,当你更进一步地研究员工心理后,你还是会发现,只要员工仍然还在你的队伍中,他就总是存在着某方面的动机,这就意味着开除虽然无效,但仍然有其他措施可以调整员工的行为。

用奖励激发员工自我发展心理

讨论完“避害”,我们再来看看员工是如何“趋利”的。当然,这里的“利”不仅仅是指经济利益,还包括地位、荣誉、满足感等方面的需求。本质上,趋利是一种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心理需求,这个需求从个人来看是积极的,但在管理的现实活动中,却未必如此。比如,一个企业的员工的需求是更高的物质回报,但公司无法提供,那么这个需求就可能往不利的方向转化。

以前,我们说“顾客是上帝”,要根据“上帝”的需要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现在则提倡“员工也是顾客”——要想让员工好好干,就必须用激励这一产品来满足员工的各种合理需要。需求是最大的动力,如果没有找准需求,就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笑话。恋爱中的人最怕的是“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父母最无助的是子女说“我不需要你管”,销路最差的不是残次品而是“不需要”的产品……

那么,员工到底要什么?临床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经典答案。他把人类不同种类的需要按照金字塔的形状进行排列最低层次的是基本生理需要,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需要。

在马斯洛5个层次的心理需要的基础上,心理学对个体行为动机的研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深入的展开,但其大体内涵仍然是围绕着这5个不同层次的需要展开的。因而,我们可以将这个经典理论作为我们认识员工趋利动机的基础理论支持。

从具体管理活动来看,将马斯洛的理论运用在员工奖惩上,我们可以进行解析。

在这个表中,只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激励方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管理实践把表格填写完整,并深入研究这个措施的适用条件和效能结果。我们仍然要记住的是:与避害动机一样,利用趋利动机制定奖惩措施,仍然要强化匹配的概念,要依照不同员工的不同心理特征,确保我们的措施与对方的心理对接,从心理上激发对方正向的行为动机。若做不到这一点,无论是惩罚还是奖励,也无论是从物质需求入手还是从精神需求入手,都不可能产生较好的管理效能。这方面的规则和要领在本书后面会有深入的论述。

同类推荐
  • 当代广告创意与设计的多思维模式探索

    当代广告创意与设计的多思维模式探索

    广告是艺术,也是科学。它是市场营销的一部分,在服从艺术和文化原则的同时,还必须符合科学和市场的原则。这是本书作者在其著述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我想,广告的魅力正是在于它能将未知变成已知,将梦想变成现实。
  • 让HR的烦恼飞

    让HR的烦恼飞

    本书内容包括:民企成熟后的尴尬、面试新武器、你和我一样吗、外地分公司的招聘难题、福祸难料的内部招聘、第一天决定每一天、为了培训而培训、培训的困惑等。
  • 就这样搞营销

    就这样搞营销

    本书是一本介绍营销的书,引用大量名言和实例,并用散文化的语言叙述了营销者素质、形象、策略以及营销的技巧、谈判方法、管理和服务,有很强的可读性。
  • 企业崛起: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全球化的阴影

    企业崛起: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全球化的阴影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从本土企业的立命之本、建立经营智慧和再造管理基础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上篇是立命篇,这部分从现代零售业的发展规律和居民消费趋势发生巨大变化的视角,分析了品牌将会在未来的市场中被弱化的现象,从而成为本土企业崛起的千载难逢的良机。中篇是经营篇,这部分分析了在不采取低价策略和价格战的竞争方式的前提下,本土企业应如何利用经营智慧赢得市场,并获得更好的利润。下篇是管理篇,当然这里的管理并不是指的生产管理,讨论的主要是中国本土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基本问题。
  •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

    本书从突围举措、行业结构、企业后劲等方面详细解读了50位优秀的企业领导人“重装突围”的应对之道,其中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更不乏实际应对的改革措施,希望对目前遭遇企业创立以来最大困难的企业和所有有志于做中国最好企业的创业者有所借鉴、有所启发。
热门推荐
  • 逍遥盗天诀

    逍遥盗天诀

    青莲一出天地鉴,一剑寒光耀九州。一个立志超脱天地的男人,一曲乱天动地的壮丽悲歌。
  • 学院灵异事件事务所

    学院灵异事件事务所

    “刘志宏,你到底在干嘛。”“从今天就开始,你,冰灵,就是我周利的女朋友。”一件件灵异事件,一场场生死离别。或许,她的心里早已有了决定
  • 绝色狂妃:魅惑帝王爱

    绝色狂妃:魅惑帝王爱

    绝对爽文,宠文。她是21世纪神秘家族的唯一传人,穿越异世,成为不受宠的知府嫡女,兄姐欺凌?那就一一还回去!“太子爷不好了,太子妃把皇后给气晕过去了”某小厮前来禀报“无妨!她高兴就好”“爷不好了,太子妃把邻国几个公主都给打发了”“无妨,有她补偿本太子就好”“爷,太子妃被三王爷堵在街市上了!”说时迟那时快,某男脚下似是踩了风火轮,身影瞬间消失,拳头如雷点般…
  • 天戒主

    天戒主

    这个世界真的有神仙?为什么看了老头子的遗物就倒霉地招雷劈了!穷鬼吗?野种吗?就让我这屌丝逆袭了一中校花!我的目标是逆袭美女,打击恶霸!
  • 早婚晚爱,亿万老公别赶我

    早婚晚爱,亿万老公别赶我

    第一次知道,原来很早以前就爱上了你。“媳妇,床已暖好趁热睡吧”白七夜一副小媳妇模样,可怜巴巴的看着远处正在购物的樊安安。“Shutup,再吵给我滚出去,你要睡觉你自己去睡,别喊我!”“媳妇,看见那个包包了吗,很适合你的气质,背着一定很好看。”“我说你眼光怎么那么差呢,也不知道当初我是怎么看上你的,估计当时一时瞎了眼吧。”付离雨撇着旁边正在的选包的白七夜无力的吐槽,悔不当初。“媳妇,你老大你说什么是什么。”
  • 冠世

    冠世

    想做不被人踩在脚底下的软蛋吗?想摸着自己的胸高喊着我能做到吗?想做帝王吗?看重生的一个没有目标的怂包怎么背负着命运与感情这两个镣铐问鼎诸域,冠绝现世!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不羁的生涯

    我,不羁的生涯

    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不畏强权所迫。子叶堂赫纭忻与皇子肃秦联手夺帝(≧ω≦)在得到权利和荣华富贵时,纭忻才意识到自己曾经走错了路≥﹏≤一年后带着一支木笛和深爱着她的洛辰逍遥于山水间o(^o^)o
  • 科特勒营销微语录

    科特勒营销微语录

    菲利普·科特勒,现代营销学之父,世界级营销学泰斗。他一生致力于营销战略与规划、营销组织、国际市场营销及社会营销的研究,他创立的营销理论和思想改变了传统营销的格局,大大扩充了营销的内涵,使得营销上升为一门科学。他的著作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被全世界的营销人士视为营销圣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世界企业家,帮助无数企业走出了销售困境。《科特勒营销微语录》集合了科特勒一生重要著作及其一些演讲的思想和语言精华,用观点加案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科特勒的营销精义。“科特勒微语录”部分摘录了科特勒关于营销的核心观点和语句,让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科特勒的营销理论。
  • 腹黑总裁很霸道

    腹黑总裁很霸道

    《巅峰聚集——新书佳作——强力推荐》她深爱了他十年,对于她的猛烈追求,他却视而不见,却总在别人欺负她时处处纵容。得不到他的一丝回应,她毅然决然的嫁给了另外一个男人,婚礼上,他从天而降死命的掐住她的脖子,“苏柔柔,你既然敢嫁给别的男人。”她深信不疑的是,林意他不爱她。否则她在法国三年也不会与他断绝联系,谁又何曾知道,她离去的那夜晚,他曾酩酊大醉,最后不省人事……PS:书友交流群号:531536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