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66500000006

第6章 佛法真味,用心印证(2)

水车全部浸在水里,就好比一个人断绝修行,完全入世,纵身江湖,又难免不会被世俗红尘的潮流冲走。因此,一个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抽身旁观,也不投身粉碎。要使出世与入世两者并立,这才是为人处世和出家学道的正确态度。

俗世修行又该注意什么呢?

时常有一些向慕佛法的人,总是拘泥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其实佛法就是明明白白的生活,当你向外面的“物质世界”求证得不到结果的时候,就有一个转而为精神内省的过程,这就是修行!

让我们看看维摩的故事:

虽然自己家财万贯,眼前美女如云,维摩的心却依然平静如水,没有一丝欲念。

要说财富,维摩居士的钱可谓是堆积如山,绝对是吠舍离城的首富。要说美女,身边妻妾如云,个个都貌美如花,然而他却过着僧人般的生活。

对此,别人百思不得其解。

有人说:“你那么喜欢修行,干脆出家好了。”

维摩答道:“在淤泥之中,不是一样可以生出洁净的莲花吗?”

“莲花?”问的人似懂非懂地说。

维摩说:“对,莲花就是我们的心哪。出家只是形式而已,内心向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内心平静,不受欲念干扰,那么在家亦如出家;相反,内心欲念重重,向往金钱富贵,那么出家亦如在家。我虽然在家,但一样会感受到修行的境界呀!”

需要说明的是,出家和打坐并不是习禅的最高境界,更不是不二法门,那不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修行方法。悟性很高者根本用不着那样,因为出世的目的也是为了入世,都少不了对人间的关怀和对生活的热爱,既然不必出世也能在“俗世”间很好地修行并得道成“仙”,那又何必要割舍太多的人间真情,先要造成无法愈合的伤害,再用“四大皆空”来忘怀呢?

在纷乱的生活中要学会萃取一颗静如止水的禅心,有富贵却恒观无常,有妻妾而常疏,远离五欲淤泥。只要再将心中如杂草一样的烦恼去除干净,也就契入了禅机。

真言有禅

“律宗”教派的形成大致是从南北朝到唐朝这个期间。其创立者是终南山的道宣和尚,故又称“南山律宗”、“南山宗”。因为禅宗不重戒律,所以律宗和尚常对禅师们有意见。

律宗法明和尚指责禅宗的慧海说;“禅宗不立文字,不讲戒律,这不是空荡荡,什么也没有吗?你们禅宗家,多落空。”

慧海禅师听律宗指责禅宗“落空”,便反唇相讥:“哪里是什么禅家落空,却是座主你落空哩!”

法明吃惊地说:“我怎么会落空?”

慧海说:“经也好,论也好,是不是写在纸上的墨字?既是纸墨文字,就都是空设,念字有声,因声成句,以句表达法象,这些不都是空的?须知佛祖说这些经句,弟子们结集记录下来,都是为使人明心见性、自证成佛的教具,它并不是根本和归结。律宗和尚却执滞这些教体,丢了根本,这不是守着外壳丢了内容,难道不是落了空?”

法明不服气:“那么,禅师所说的话语难道不落空吗?”

慧海说:“不落空。”

法明问:“怎么就不落空?”

慧海答:“语言就实而言,是从自性智慧中流泻出来的,是智慧的大用显现。明了此理,哪还会落空?”

法明听了,无话可说。

禅释生活

禅真的“不立文字”吗?

慧海阐明了禅宗不立文字的真谛和底里。文字是不能“立”的,真正的文字是自性般若智慧升起时透出的光泽,是般若智的显相。语言与智慧的升起,就如同喷发的火山。而“立”在纸上的所谓的文字,又如同火山喷发后的堆积,只是一堆排泄之物。所以禅宗的“不立文字”并非不要文字,相反,禅师所追求的是因言成句、“一字表心”的真语言。

六窗喻六根

徒弟和师父洪恩禅师行走在林间,阳光照在身上,有着无限的暖意。

远处的树干枝丫上,觅食归来的猴儿们跃去相互追逐。有的倒勾枝头,悬身空中悠哉悠哉地荡着秋千。瞧那一对情侣,不知从腋毛里捉到什么,急急忙忙往口里一磕,搔搔腮须,看来滋味还挺鲜美哩。还有“一家子”,猴爸爸让大儿子骑在脖颈上,忽快忽慢地往上攀;猴妈妈呢,则盘腿坐在树干上,亲亲昵昵地给小儿子喂乳,还一边轻轻地抚摸……

看着眼前这一切,真是让人忍俊不禁。然而,就在这趣景之中,萦绕在徒弟心中的疑惑却依然没有解开,他低声问师父:“怎样才能见到佛性?”

师父洪恩望着眼前的猴子,就说:“给你说个故事吧,一间房子有六扇窗子,里边有一只猴子,外边又来了一只猴子,从东面的窗子唤里边的猴子,猴子就会在里边答应,那么,外边的猴子唤房子里边的猴子的时候,声音是从六个窗子进去的呢?还是只从东面窗子进去呢?

徒弟回答说:“当然是六只窗俱进。”

洪恩问:“那么里面猴子的回声呢?”

徒弟回答:“同样应声也是六窗俱出。”

洪恩说:“明白这个比喻,我再问你,怎么才能见到佛性?”

徒弟听完洪恩的比喻后,赞不绝口地说:“师父的比喻高妙至极,弟子明白了。”

禅释生活

洪恩禅师所说的六窗是指什么呢?

洪恩禅师说屋子有六窗,实际喻指佛家所说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其实说的是人感受外界的六条认识通道。里边的猴子即指人自身内的佛性,外边的猴子是唤起佛性的外因。外面的猴子呼唤一声,声音是从六窗同时传入室内的,这是在说我们的六根所受都可以触起内在的佛性。所以如何见到佛性这样的问题本是不须回答的,在感受外物时,就是佛性在动。

比喻的巧妙处还在于,屋里的猴子听到的是外面猴子的唤声,是猴子唤猴子,猴子应猴子,外面的也是猴子,也是佛性。就是说,明心见性亦不过是将一己的小佛性,融于世界的大佛性之中,所以徒弟赞叹洪恩的比喻高妙至极。

骑牛寻牛

大安禅师平时对经典颇有研究,但对禅道心性始终不得其要领,经常觉得愧对石头禅师,后来专门去礼拜百丈禅师,说:“学人欲求禅道心性玄极,怎么办呢?”

百丈禅师回答:“您这很像骑着牛寻找牛啊!”

大安禅师对这种解释不大明白,追问:“怎样才能把持自我呢?”

百丈禅师开示说:“如同牧牛人,执着杖看着牛,不让牛去践踏人家的庄稼。”

大安禅师听了之后,按此修行,把持自己,肯定自己。大安禅师后来助长灵佑禅师创建沩山禅院,大安禅师一直躬耕助道。灵佑禅师圆寂后,由大众推举大安禅师任住持。

大安禅师晚年回到福建,住怡山院,终日端坐,不言不语,无所事事,大众背后称他为懒安禅师。

有位禅僧说:“终日不言不语,如木石一样,这就是禅吗?”

另一禅僧说:“终日端坐,既不领众梵修,也不指导作务,这就是禅吗?”

大安禅师的懒已经引起大众的不以为然。有一天,他集合大众,向大众宣告说:“请大家今天跟我终日端坐,不言不语,只要三天,当可令大家识得自己。”

大众随大安禅师静坐一日,腰酸腿痛,第二日个个请求:宁可作务,不愿静坐。大安禅师这时才告诉大众说:“老僧坐一日,胜过千年忙。”

禅释生活

大安禅师真的很懒吗?

大安禅师不是一个懒惰的人,他年轻时,助长灵佑禅师开创沩山,终日耕作,虽然搬柴运水是禅,但禅不等于搬柴运水。作务是禅,端坐也是禅;语言是禅,不语也是禅;动固是禅,静更是禅。骑着牛寻找牛,是因为不认识自己的禅性;骑着牛回家,就已经万事放下了。

静坐可以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益处呢?

心安则静,心乱则躁。人的心静了,才能神情安宁,思想明澈;反之,则心神不宁,心思杂乱,就会使人失去平静,烦躁、易怒和伤神。

澄清本性,静坐是一个好方法。

每天留一点静坐的时间洗涤心灵。这时候你宛若一个洗衣妇,不过你洗濯的不是衣服,而是你的思想。选择一间小屋,关上门,让光线从窗口静静地倾泻进来。这时候你坐在书案前,静下心来,把思想的井掏空了,空灵如无穷的白纸,你逐渐理顺和找回自己的思想,聆听自己的心跳,如此地平稳有节奏,如此地无忧。

静思也是一种人生享受,特别是独坐的时候。静思是人在繁忙中的向往,独自静思能过滤掉往日的烦扰。禅有句话叫做“静坐无所为,春来草自青。”很多时候只要顺其自然,保持心静,你就会看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人老心不老

想到马上就要见到分别已十多年的佛光禅师,大智的心情不免有些激动,他不禁加快了脚步。

当年,佛光禅师对大智格外器重,总是不厌其烦地教导他。而当有了出外参学的机会时,佛光禅师马上就给了大智。这始终让大智感激不尽,所以这些年来,大智对老师始终很挂念。

终于见到老师了,可是看到老师依然如十多年前一样年轻时,大智的心中不禁感到有些惊讶,他猜想老师一定是有什么年轻的秘密。接着,大智向老师述说此次在外参学的种种见闻,老师总是以慰勉的笑容倾听着,最后大智问:“老师,这些年来,您老一个人还好吧?”

佛光禅师回答:“很好!很好!讲学、说法、著作、写经,每天在法海里泛游,世上没有比这种更欣悦的生活了,我忙得很快乐。”

大智关心地说:“老师!应该多一些时间休息。”

佛光禅师对大智说:“你也休息吧!有话我们以后慢慢谈。”

深夜,大智辗转难眠,他决定弄明白老师年轻的秘密。

清晨,大智听到老师禅房传出阵阵诵经的木鱼声。老师白天总不厌其烦地对一批批来礼佛的信众讲说佛法,晚上回到禅堂却依然忙碌不止,老师每天仿佛都有做不完的事。

趁老师歇息下来的时候,大智终于找到机会问佛光禅师:“老师,分别这些年来,您每天的生活这么忙,怎么都不觉得您老了呢?”

佛光禅师说:“我没有时间觉得老呀!”

望着佛光禅师那精神矍铄的面孔,大智仿佛感觉到了一颗永远不知疲倦、永远年轻的心在跳动……

禅释生活

佛光禅师不老的秘密是什么呢?

“没有时间老”,其实就是心里没有老的观念,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而世人中,有的虽然还很年轻,但心力衰退,他就觉得老了;有的虽然年事已高,但精力旺盛,仍感到精神饱满,老当益壮。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坦然面对,而非要自寻烦恼呢?每天就这样忙下去,让心始终充满活力,心情年轻,人自然也就年轻了。其实人活着最重要的是一种心态,心灵不老,才能永葆青春。

苍老真的是那么可怕吗?

当岁月在脸颊刻上皱纹,当风霜把头发染白的时候,你的心情是否也变得沉重呢?

为什么要这样呢?苍老真的那么可怕吗?苍老是时光长河必经的一段流程,我们为什么不能坦然的去面对呢?

有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不但热心救人,并且收费低廉,远近的居民都喜欢找他医病。

一天,来了一位半身不遂的白发老翁,坐在轮椅上,由他的儿子推着。

“无论如何,拜托您了医生……”四十多岁的男人,哭得像孩子一般,“父亲为了我们操劳了一生,您看,他现在老得让人如此心疼,我只想让他看起来年轻一些,拜托您了,大夫。”

医生仔细检查了老人的身体后,开了一张药方,并仔细叮咛:“回家以前,你们不妨上的三楼佛堂坐坐。”

男人听了后一头雾水,只当医生是在安抚他的情绪,没放在心上。

匆匆地过了两个月,男人又推着老父前来就诊,仔细检查、开药方后,医生再度嘱咐他陪父亲去三楼的佛堂坐坐。

但男人依旧没在意。他拿了药便推父亲走,心想这个医生还挺啰嗦的。

直到第三次就诊,开完药方后,医生拦住他,按下电梯带他们一同前往三楼的佛堂。

三人默默地浏览着素雅的茶景和书架上的善书佛经。八坪大的空间里,除了清水和两碟笑香兰之外,只剩橙黄的酥油在供桌上无烟焚烧,沉睡在火焰的梦里……

“我请你们上来坐的原因,是想让你们看看油灯里的灯芯……”医生指着前方说,“每一盏油灯都需要灯芯,有最好的油却没有灯芯,也是无法燃烧。每当油快要烧光,灯芯只剩下一小截时,我就会想:再添些油到容器里,于是我真的这么做了,……结果你们猜怎样?”

看着满脸疑惑的父子二人,他缓缓道:“我总是贪心地倒进太多油,结果不是火焰变得极其微弱,就是灯芯根本烧不起来。试过好几次以后,我才明白:要让灯芯发出最自然的光芒,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在容器内注满油,让灯芯一路烧完,油尽灯枯,再重新添入新油,换上新灯芯,这才是点灯的正确方法。”

男人恍然大悟,默默点头,含泪推着轮椅上的老父离去。

容器是命运,油仿佛是我们身处的世界,而灯芯就像是肉体躯壳一样。

事实即在眼前

道元禅师在中国学禅回日本后,和人谈起他这10年修炼的心得时说:“我这段时间领悟到了最深刻的真理:眼睛是横着长,鼻子是竖着长的。”

众人闻之,莫不捧腹大笑。但随即,他们的笑容僵在了脸上。因为在那一阵笑声过后,他们才发现那笑声竟是如此的空洞。

保宁圆玑示众说:“双眉本来自横,鼻孔本来自直。”

惠洪也说:“脱体现前无躲避,鼻头向下少人知。”

白隐禅师说:“山啊,请脱掉披覆在你外表的雾衣吧,我喜欢看你洁白的肌肤。”

五台山智通禅师归宗学禅,一天夜里忽然大声叫道:“我开悟了,我开悟了!”众人无不惊讶。第二天归宗说法时将他从众僧中唤出,问他:“你见了什么道理,就敢断言自己开悟了?”

智通充满自信地说:“尼姑原是女人作!”

禅释生活

“鼻头向下少人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同类推荐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代表人物王守仁流传最广的著作。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各家学说,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造诣。本书是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精华,是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心学发展最重要的资料,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作者史华兹教授为欧美中国研究界的一代宗师。他既渊博、敏锐又灵动,从不随波追逐任何成见和时髦,被学界誉为柏林式的“反潮流”人物。《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是他集晚年功力之大成的著作,作者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对先秦的思想世界进行了分析性重建。
  • 安住在折腾中

    安住在折腾中

    《安住在折腾中》,本书收录了法眼寺方丈,明一法师的数十篇日记一系列禅修讲稿。书中不仅记录了明一法师作为僧人的日常修行,劳作,弘法的点点滴滴,更令广大读者有机会分享到这位正信正行,爱国爱教高僧的修行体悟用人生智慧。广大信众用佛门弟子都将从中受益。
  •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针对研究者对菜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的种种不同理解,本书试图以个体的整体关系问题为主线对它进行系统探讨。除引言和结语外,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的角度考察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问题的动机、出发点和目的,试图揭示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的思相实质和真实意图。第二章集中探讨菜而尼茨怎样使个体成为真正的实体并说明个体何以成为独立自方的实体。第三章着重阐述菜布尼茨怎样说明独立自主的个体之间的有序共存和协调变化的普遍和谐问题。第四章讨论菜布尼茨关于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的思想,第五章分析菜布尼茨的上帝论。第六章主要研究菜布尼茨的两大逻辑原则及其与他的两大形而上学原理的关系。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热门推荐
  • 捧花的我

    捧花的我

    讲了于筱、穆韵、李小雅、郁梧从高中毕业时发生的一切事情。
  • 楚王天下

    楚王天下

    这是一个来源于历史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我自己的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暗黑恶魔王子:小子,初吻献给你

    暗黑恶魔王子:小子,初吻献给你

    怪胎美少女转个学就阴差阳错成了校花?还是史上第一黑暗高中的校花?歹势啊!人家对什么花的头衔没兴趣,倒是那个臭屁的小子,本小姐看着超不顺眼哎。不就是什么黑道少主么?看那张冷峻漂亮的脸,就知道徒有虚名啦!不信?那我们比试下好了。唔,什么东西软软的……卑鄙啊!这是我的初吻啊!你还我!
  • 九九洲外

    九九洲外

    长不大的身子,奇迹的复原能力,扑朔迷离的身世苏九本是一个潇洒的人,却被身世羁绊他是苏九,苏州的苏,九州的九他到底是谁九重天上九九州外
  • Tom Swift Among The Fire Fighters

    Tom Swift Among The Fire Figh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还没说我爱你

    还没说我爱你

    秦沐阳是个妹控,秦暮雪是个兄控,他们都想要对方幸福所以秦沐阳疯狂的阻止沈爵追求妹妹秦暮雪疯狂的帮助徐清成为嫂子但最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简单地说:就是秦家兄妹的爱情史——————————————————————————————————————————————主角:秦暮雪秦沐阳|配角:徐清沈爵沈宸李御等
  • 重生之星空巨蚁

    重生之星空巨蚁

    星际时代万族林立,人类面对强大的星灵族的进攻节节败退,机甲战士叶枫在一次战斗中殒命于星灵族圣堂武士之手,竟然重生为一只小小的蚂蚁,但这蚂蚁竟然是宇宙中极为强悍的生物,星空巨蚁。吞噬恒星,可化身为星际黑洞的星空巨蚁成为人类的守护神!星灵族颤抖吧!银河颤抖吧!整个星空颤抖吧!
  • 男神在身边

    男神在身边

    他是古风圈大神,她只是他粉丝里小小的一员。从她一步步接近他,从他注意到她的那一刻,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始。看他们如何虐遍天下单身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一梦两梦三四梦(原名:觅林)

    一梦两梦三四梦(原名:觅林)

    校园生活早已名存实亡,当金钱和肉体充斥着我们所看到的这半个社会,是随波逐流还是……不妨去体味一次那段纯真的生活不妨去审视一下已经踩踏的脚印不妨去做一个似懂非懂的大学生又不妨找到那个年代让那些尚且潜存心中的梦想萌出翅翼不妨上下求索寻觅一片属于自己的静林大学全是梦里事,醒来只身在山林。有事,写不下去了无奈只好结稿,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