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66500000031

第31章 念行合一,切实奉行(1)

修行,是修罗汉心,要超脱世俗的羁绊,要有不垢不净的金刚力。而不只是沦为嘴皮子和耳目的念经拜佛,成为盲目的膜拜,结果只得到禅的皮毛,似则相似,是则不是。禅需要的是心无杂念、切实奉行的勇气与恒志。

行重于知

白居易在做杭州太守时,听说城外秦望山上有一位长年住在树上的鸟巢禅师。鸟巢不但行为怪异,而禅法更是高深莫测。于是白居易带着随从前来拜访鸟巢禅师。

果然,在一株巨大的松树上,有一个小小的简易木屋,屋檐下盘腿坐着一位神态悠闲的禅僧。一阵风吹来,树干摇动,小木屋宛若汪洋大海上飘摇的小舟,禅僧随时都有可能像落叶一样跌落下来……

白居易说:“禅师的住处很危险啊!”

鸟巢禅师剥开一颗松籽,抛向空中,张开嘴去接……

没想到,斜刺里飞来一只喜鹊,在半空中劫获了松籽,飞到更高处的松枝上享用去了。鸟巢禅师习以为常地一笑,对树下的白居易说:“太守比老僧更危险!”

白居易环视了众多随从一圈,不以为然地说道:“我身为朝廷命官,坐镇江山,有何危险?”

鸟巢禅师说:“官场倾轧,烦恼不断,你整天恰恰像是在油锅里遭受熬煎一样。何况各种俗务如薪火交加,你心中的焦虑一刻也不停息,岂不是很危险?”

这时,叼走鸟巢禅师的松籽的那只喜鹊从高处飞了下来,落在了鸟巢禅师的膝盖上,咕咕有声,似乎与他谈心一样,这幅恬淡和谐的画面让白居易心中很受触动。他想了想,问道:“何为佛法大意?”

鸟巢禅师告诉他两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感到非常失望,一撇嘴,不屑地说:“这算什么最深奥的佛法?连三岁的小儿都晓得!”

禅师说:“三岁小儿虽晓得,百岁老翁行不得!”

禅释生活

做到比知道更难吗?

有时人们把禅想得很神秘,可是禅的道理其实很平常。道理看起来虽然稀松平常,可是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如果人人能够不为恶,积极行善,人间哪里还有邪恶?所以,奉行最简单的道理,修行就不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了。

不修口头禅

苏东坡坐在嶙峋的海石之间,望着波涛汹涌的江面,支颐凝坐,他感到很静,很静。一阵海风吹过,又是一阵海风吹过,心中却依然平静如水……就这样,端坐了许久,许久。

当他睁开眼时,天色已大明,江涛声隐隐传来。

苏东坡揉揉脚心,放开双腿,缓缓站了起来,颇有些自得——从四更天打坐到现在,一念不生,灵台清明,红尘是非都不到,一切烦恼呈碍俱成灰,何等清净自在。

修持到这种境界的人,恐怕不多吧?苏东坡忍不住抚着下巴笑了起来。回到房间,略一沉吟,他便走到案前,取笔濡墨,写下: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写完,放下笔,越看越得意:嗯,我苏东坡能脱离躯壳的障碍,进入精神上无边虚空的境界,在那个超脱一切的清境中,世间“利、哀、苦、乐、称、讥、毁、誉”的风尘都沾染不到我,我像菩萨一样端坐灵台上,再不受欺受骗了,人生诸苦,能奈我何?

苏东坡叫来书童,把诗句封缄了,吩咐书童带过江去,到对岸金山寺交给佛印禅师。

近午时分,书童回来了。苏东坡兴冲冲的问:“禅师怎么说?”

书童呈上原笺说道:“禅师没说什么,只写了这几个字。”苏东坡展开一看,只见原诗旁边,佛印禅师龙飞凤舞批了四个大字:“放屁!放屁!”

苏东坡只觉怒火从心底熊熊烧起——这佛印!真是岂有此理!我好不容易修持有得,把生命境界与其分享,他不能了悟就算了,如何还粗语骂我?

苏东坡一怒之下,取来衣冠,便到江边码头搭船渡江,直上金山寺,要与佛印理论。入了寺门,见了知客师,苏东坡忍下怒气问道:“佛印禅师何在?”

“学士来迟了。师父吩咐,今日不见客。”

“请传报,说苏东坡今日非见不可!”

“师父指示,如果学士非见不可,方丈室门上有留话,请学士前往一看。”

苏东坡气得一张脸忽青忽红的,直上方丈室,只见门上贴着一张字条,上书:“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八个大字。

苏东坡一下明白了禅师的意思,只感觉自己的脸一下热了……

禅释生活

禅师的用意何在呢?

所谓八风,就是世间八法,能煽动人心,故名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佛印禅师看出来了,从表面上看,这首偈子是赞美佛陀的美德,而骨头里却是夸赞自己的禅功修行境界的。为了考验苏东坡,所以他写了放屁放屁四个字。苏东坡则一下明白:敢情自己还是口头禅的功夫,说得,做不得呀!修行不只是口上说的,能做到才是真正的功夫啊!

用功在平常处

有位信徒问禅师:“和尚修道,需不需要用功呢?”

“需要用功。”禅师回答。

“那如何用功呢?”信徒问。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禅师说。

信徒惊讶地问:“谁不是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一切人都是这样的,难道和禅师用功修道有什么不同吗?”

“有不同。”禅师说。

“那能有什么不同?”信徒疑惑。

禅师一字一句地说:“没有智慧的人,该吃饭时不肯吃饭,有百种的思虑;该睡觉时不肯睡觉,有千般的计较。这样的人和我这困了就睡,饿了就吃,不是大有不同吗?”

一番话让信徒陷入了沉思。

禅释生活

吃饭睡觉是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事情。但就是这最基本、最简单的事情,人们并不能以健全的心智去对待它。在百种思虑、千般计较下,人们被弄得颠倒错乱,寝食不安。这就是思虑、计较所以被禅家视为“妄念”的因由。人们在妄念的干扰下,找不到立足的根本,丢失了自家面目。

禅宗的真常之心,说起来就是守住简单的人生道理。它的大智大慧,就升起于对这些道理的澄明彻悟之中。饿来即食,困来即眠,无比自然,无比简易。这自然是“道法自然”的自然,是“天地简易”的简易。

问不知禅

有僧人问景岑禅师:“佛门大法常教人们真俗不二的中道,又设了开法的菩提法座,请问这座,又是什么?”

景岑说:“老僧我正坐着,而你却站着。”坐着就是主,站着就是客。主是与大道为一,站着则是与道相对,所以坐、站中有体道不体道的区别。

僧人似懂非懂,便又问:“那什么是大道?”

“没了你自己,就是大道。”景岑告诉僧人说。取消与道相对峙的状态,与道合一,这是“没了你”。

僧人又问:“佛的老师是谁?”

世界统一于佛,佛即是世界,问佛的老师是谁,这等于说和世界相对的人是谁。

景岑便说:“你给我找找,从无始以来,谁又曾承教过那老师的荫泽?”这用的反问法表示自己对问题本身的否定。

僧人又问:“后学不据地时又怎么样?”“不据地”是对着佛家“空”意说的。

景岑却回答:“你离了地,却在哪里放置你的生命?”这是在告诉他不要执空。要以非有非空的中观看待修行。

僧人寻着话题又问:“据地怎么样?”

“那就要拖出个死尸了。”这是从空看有,意即不必执有,执有等于死尸一具。

僧人问:“那什么是异类呢?”

景岑倒不踢不踹,只说:“尺短寸长,众生平等。哪有什么异类不异类?明白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也就明白你所问的。”

僧人是个执拗的人,又回到了他刚才的问话,问:“诸佛的老师是谁?”

景岑有些不耐烦:“你怎么硬把直的弄成弯的呢?”

僧人也感到这么绕来绕去,得不到明确答案,便直接问道:“咱们别绕着说了,还是请和尚说根本的吧。”

景岑有些不客气了,问:“难道你耳聋眼瞎吗?”

禅释生活

僧人因何挨骂?

说了半天不就说的是法身与世界统一,无须旁求,自明心性的道理吗?禅是问不出答案的,只有实修实证才能亲见。

体悟无言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一晃九年的时间过去了。望着眼前的几位弟子,达摩想:是到了该分别时候了。达摩对几个徒弟说:“来东土九年了,我该走了,你们都把自己的心得说说吧。”

道副自觉已经深得老师的精髓,就抢先说:“据我所见,老师禅法的真谛是不执着文字,又不离文字,文字只是显道的工具。”说完不无得意地摇了摇头。

达摩却淡淡地说:“你只得了我的皮毛。”

弟子摁持恭敬地说:“我的看法是,禅法如庆喜见不动佛国,一见之后就难再见。”

达摩说:“你得到了我的肉。”

道育语气肯定地说:“四大本空,五阴非有,我所见到的真谛是一法也没有。”

达摩说:“你得了我的骨。”

只有慧可站着不说话。

达摩说:“慧可,你呢?”

只见他走上前来,施过礼,默然无语,其他三位弟子的心中不免纳闷,达摩却点了点头说:“你才得了我的真髓!”

达摩见慧可得了禅法真髓,便把袈裟和衣钵交给慧可,许他做禅宗二祖。

禅释生活

为什么慧可默然无语?

禅宗有几句据说是达摩老祖传下的箴言,叫做“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禅宗与其他佛教派别相区别的宗门纲领。

佛教与世界上其他宗教不同,它的立意超越人间的道德、是非,因此它从根本上不承认任何外在的真理。它提倡的是了悟生命内在真实的修证实践,在对自性的澄明中,去体悟宇宙生命的本源。因此,即使是佛祖的话语,如果不经过修悟实践的证明,也是无效的。佛祖不是教主,而是觉悟了人生的榜样。禅宗的不立文字,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

禅宗有一个常用的比喻:以手指月,得月忘指。手指的作用只是点明月的方位,看月才是目的。这个比喻,正可以形容语言在传道中的功用。

禅宗认为,任何说道、说法的语言,不过是说者自己对道法体悟的一种说明,体悟是一种活生生的生命状态,从根本上说,这种状态是无法用语言来说清、说尽的。而所以用语言来陈述,不过是像手指月亮一样,指点大致的方位而已,手指与月亮之间的距离,却有十万八千里呢!

因此,禅门中人常说:佛在世说法四十九年,未尝说过一个字。

禅宗以前的中国佛教,很重视对佛经论律的文字疏解,认为这样即可得到佛祖的真旨。禅宗认为这是缘木求鱼的作法,而它的独标“不立文字”,正是有意拨正此风。

任何说道、说法的语言,不过是说者自己对道法体悟的一种说明,体悟是一种活生生的生命状态,从根本上说,这种状态是无法用语言来说清、说尽的。而所以用语言来陈述,不过是像手指月亮一样。慧可的答问方式,表现了他对悟境的真正理解。

你并不是我

午后的阳光越来越强烈了,一点风也没有,在太阳下呆上一会儿就会被晒得浑身流汗。然而,就在这样的烈日之下,有一位年纪很大的驼着背的老禅师,正顶着炎炎烈日在晒香菇。

寺庙的住持看到后,于心不忍地说:“长老!您这么大年纪了,不必这么辛苦做这些事情了,我可以为您老人家代劳。”

老禅师毫不犹豫地说:“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是,你并不是我,我自己的事情怎能轻易推给别人呢?”

住持说:“这话是不错!可是要工作也不必挑这么炎热的时候呀!”

老禅师说:“大太阳天不晒香菇,难道要等阴天或雨天再来晒吗?这么一点小事情都怕苦怕累,又如何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禅师呢?”

住持被老禅师的精神所打动,急忙帮老禅师一起晒香菇。

禅释生活

自己的事情怎能推给别人呢?

凡事总要亲力亲为,不轻易推脱,才是对自己真正的负责。禅者的生活,无论什么事,都不假手于他人,也不等到明天。“别人并不是我”,“现在不做,要待何时?”这些都是现代人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啊!

一个只会依赖别人的人又会怎样呢?

古时候,一位家产万贯的大财主,年到不惑方得一子。真是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掉。他对自己的独生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一切事都由自己代劳。儿子在他百般呵护下,长到了16岁。按老百姓的说法,算是成人了。但是大财主还是不放心,于是高价请来一位算命先生,测算儿子今后的命运。当然,他也要顺便算算自己的寿命。

据说,先生的预测百发百中,从未出过错误。从生辰八字到面相、手相、骨相,先生认认真真观看、推算了一番之后,得出了结论:大财主福寿双全,高寿八十;儿子也有九十多岁的寿命。算命先生的话音刚落,大财主父子两竟然伤心不已,抱头痛哭。儿子呼天喊地:“天哪,老爸死了之后,我还有十年阳寿,谁养活我啊!”大财主更是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没有我照顾,我儿子可怎么活呀!”

依靠拐杖走路,尤其是依靠别人的拐杖走路,那只会滋养懒惰,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成长。

吃水要记得挖井

一条小河在两座山之间流淌,这两座山上分别住着两个和尚。他们本来并不认识,但是因为他们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河边挑水,久而久之就成了朋友。

一眨眼的时间,三年过去了。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心里没怎么在意。

可是,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

一个星期过去了,左边山上的和尚仍然没有下来跳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看望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可是看到老友之后,他不禁很惊讶: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呢,一点儿也不像一个星期没喝水的样子。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星期没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

同类推荐
  • 《论语》品读

    《论语》品读

    本书对《论语》进行了品读,《论语》是一部包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的书,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
  • 道家哲学智慧

    道家哲学智慧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道家是隐者之学,故不在显学之列,而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孔子罕言天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虽说过“圣人之于天道也”,但也未多讲天道。道家老子不但谈论天道,而且提出“先天地生”的永恒性绝对性的“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老子则揭示了有史以来文化的流弊,对于文化发展提出批评意见。儒家虽反对苛政,而肯定区分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墨家虽然宣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而仍承认贵贱之分,以“贵不傲贱”为理想。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打开哲学之门

    打开哲学之门

    哲学未必就是一门艰深的学科,《打开哲学之门》是一本专为初次接触哲学的读者写的书,《打开哲学之门》舍弃了繁冗芜杂的哲学概念,从人应该如何生活等问题入手,结合人们切近的生活问题、认识问题、信仰问题,整合提炼哲学史上最优秀的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借助故事及相关例子,用平易近人的文风讲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 柏拉图对话录

    柏拉图对话录

    本书分为人与人生、婚姻与家庭、爱与爱情、情感与心灵、知识与真理、道德与修养、政治与经济、法律与正义以及柏拉图年谱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魔女拯救计划

    魔女拯救计划

    阿弥陀佛,上天有好生之德,如此美女怎能烧死?就算是魔女,也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一天。女施主,请别脱小僧的僧袍…也请别脱小僧的裤子。你问我叫什么?小僧法号,戒色!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古代刑罚与刑具

    古代刑罚与刑具

    在王权至上,法自君出的封建社会,鞭笞、棍打是最常见的惩罚。历代酷吏在拷讯犯人时,往往违反刑罚规定,诸刑并用,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用刑方式,在残虐人性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刘洋编著的《古代刑罚与刑具》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刑罚与刑具的有关内容,对中国古代主要刑罚与刑具分门别类地作了介绍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 木叶泠

    木叶泠

    二十一世纪的木叶泠在鸣颂大陆死而复生,来到异时空的她经过波折万重,遇到了许多性格迥异的人。真心待真心,是否会有好的回报?木叶泠一直相信着的大少爷是否同样毫无保留的相信她?因为一个传说中的天启秘宝,天下人尽出纷争。当真心与信任被辜负,当时空交错,当有了回去的希望,木叶泠该何去何从?或许,她真的该回去了,回到属于她的那个世界。
  • 万族天域

    万族天域

    天域,万族林立,八荒咒器散落在人间,其中坐落在龙渊大陆的咒印八荒柱,上面镌刻着奇怪的咒纹,但至今为止没有一人参悟。十八岁的少年武云飞,为寻找自己的父亲,卷入这乱世之中,从而开启了一个逆天强者的崛起征程。
  • 黄庭外景经

    黄庭外景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界圣君

    人界圣君

    何谓兄弟?即使你要斗天破地与天下人为敌,也义无反顾与你并肩战斗的男人,热血男儿豪气干云,为兄弟何惜一死!何谓红颜?纵使天人共愤,世人唾弃,也毅然决然常伴左右,不离不弃,生死相随,福祸相依的女人家族的蔑视,萌发一颗强者之心,强者的压迫,成就一颗争霸之心,且看主角一个卑微的少年如何称霸天下,破灭苍穹,成就一代圣君……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 如果有一天,陪我去看海

    如果有一天,陪我去看海

    从前,有两个人,我的挚爱。都允诺陪我去看海,陪我一辈子。可一辈子那么那么长,后来,我梦见在海的那一边,有温暖的阳光,飘溢的花香,而我站在时间洪流的深处,独自一人,白发苍苍。
  • 穿越古代做首富做大侠

    穿越古代做首富做大侠

    小学老师一朝穿越在古代一个傻子乞丐的身上,身份的落差让他无法适应乞丐的生活,机缘巧合之下习得一种可以御寒的绝世武功,于是乎他开始收拾乞丐众创业。这是一个创业加娶妻的故事。本文爽文向,不求合理,但求轻松完成人生巅峰。
  • 苏小沫的春天

    苏小沫的春天

    苏小沫的一个灵光乍现,成就了四个女生的幸福人生。在手撕渣男的路上偶遇暗恋男神,撒娇、卖萌、装傻……誓要将男神收入囊中。苏小沫的春天正在悄悄的来临……虐渣爽文、甜文、宠文……誓要将甜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