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6100000051

第51章 老舍《离婚》中的存在追问与人生悲感(3)

总之,《离婚》在老舍的创作是独具一格的作品。正如徐德明所言:“归纳《离婚》叙事的文本逻辑:它是现代中国历史语境中的普通知识者对生活的体验与认知和构成匿名统治的‘生活哲学’的冲突,及其在冲突中的敷衍、妥协和必然失败的生活轨迹。”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诗学践行》,第207页。而这种“普通知识者对生活的体验与认知”所敞开存在境界,既有对现实公平合理秩序的追问,更有超越现实规则的诗意生命追求;这“匿名统治的‘生活哲学’”则是放逐心灵内在体验、抹平思想锋芒的平庸的混事态度。作家在《离婚》中思考生命存在问题,其创作心态也没有写作《二马》、《猫城记》、《四世同堂》时面临民族存亡这一严峻社会历史问题所带来的心理上的逼仄感,《离婚》的北京文化反思主要不是基于民族存亡这个现实功利目的展开而是在常态的社会生活背景下探索个体的人怎样才能活得更加合理的问题。《离婚》,也不同于《骆驼祥子》、《月牙儿》批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呼唤社会公平正义的思路,而主要是在超越现实的层面上呼唤生命存在的诗意境界。《离婚》中的哲学智慧与海德格尔等西哲息息相通,而又完全源自于作家对现代中国人尤其是北京市民生存状态的独到思考;其荒凉无望的生命体验与幽默诙谐的叙事风格水乳交融,也是现代中国文学经典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老舍《离婚》中的存在追问与人生悲感

李玲

李玲,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

内容提要:奠定老舍《离婚》价值根本点的并不是道德批评,而是在张大哥、老李等人人生态度的对照书写中,超越一般道德批评的界限,在存在论层面上探讨人生观问题,批判市民的庸人哲学,叩问诗意生存境界,并且抒发了逃离和反叛只能归于徒劳的生命悲感。这种存在论层面上的人生价值追问和人生悲感体验,展示了老舍这个长于民生关怀、长于民族存亡思考的“市民诗人”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他亦长于在超越现实功利的层面上对生命存在进行哲学性的思考。《离婚》中的存在追问,既在思想深度方面与当代卓越的思想家殊途同归,又完全立足于老舍对北京市民人生的深切关怀,熔铸着老舍独特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老舍《离婚》诗意存在

1933年初版的长篇小说《离婚》,是老舍反思北京市民文化和抒发人生悲感的重要作品。一方面,这部小说固然一如既往地延续了老舍创作注重道德批评的思路,这既体现在对恶人小赵仗势欺人的控诉中,也体现在关于老李仗义帮张大哥、丁二爷除暴杀小赵的侠义想象中,还体现在对张大哥某些妨碍公共理性行为的反思中;但是,奠定这部小说思想价值根本点的并不是这种未免老生常谈的道德批评,而是在张大哥、老李等人人生态度的对照书写中,超越一般道德批评的界限,在存在论层面上探讨人生观问题,批判市民的庸人哲学,叩问诗意生存境界,并且抒发了逃离和反叛只能归于徒劳的生命悲感。这种存在论层面上的人生价值追问和人生悲感体验,构造了小说的核心情节,形成小说的核心思想和核心情感,展示了老舍这个长于民生关怀、长于民族存亡思考的“市民诗人”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他亦长于在超越现实功利的层面上对生命存在进行哲学性的思考。《离婚》中的存在追问,既在思想深度方面与当代卓越的思想家殊途同归,又完全立足于老舍对北京市民人生的深切关怀,熔铸着老舍独特的情感体验。

一、对张大哥的道德肯定与现实反思

《离婚》的主人公张大哥是北京市民的典型,其处世态度是作品的反思对象。这种反思固然包含道德批评和现实生存功利思索的内容,但应该注意的是,作品对张大哥的道德批评和道德肯定是并存的。尽管杨义曾指出《离婚》所反思的是“市民社会的凡庸空气和‘好人’哲学”,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卷,第190页。关纪新也点明张大哥“是个十足的‘好心人’”关纪新:《老舍评传》,重庆出版社,2003年,第180页。,但仍有相当的研究成果没有充分注意到作品对张大哥进行道德肯定的倾向。这主要是因为对张大哥的道德肯定在作品中被设置成是对张大哥生存状态进行形而上反思的起点,并没有着意在议论抒情中进行阐发,而有时作品对张大哥的道德肯定又与现实生存功利反思交织在一起。确实,对张大哥的道德肯定不是《离婚》的核心主旨,但是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作品对张大哥人生态度的反思是以相当的道德肯定为前提的,则很容易产生这样的误读:把作品对张大哥人生态度的超道德反思阐释成是道德批评,从而削去作品在存在论层面上思考生命的深刻意蕴,同时也在道德是非问题上造成混淆。本节主要探讨作品对张大哥人生态度的道德批评和道德肯定,以及熔铸在道德肯定中的现实生存功利反思。至于作品在超道德、超功利层面上反思张大哥人生态度的内容,将在后几节中讨论。

作品涉及对张大哥道德批评的,主要是以往研究已经充分注意到的两件事:为庸医托人情使之逃脱应有的法律惩罚;为儿子上学、升学请客送礼。关于这两件事,最早的批评见赵少侯的《论老舍的幽默与写实艺术(评〈离婚〉》,发表于1935年9月30日天津《大公报》“文艺”第18期,见曾光灿、吴怀斌编:《老舍研究资料》(下),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需进一步强调的是,作品并没有从受害病人的角度、没有从其他学生可能因之被挤出去的角度来批评这两件事。也就是说作品并没有着意凸显受害者,而是强调从理性原则出发这种行为就是不可取的。这说明,作品着意维护的是必须把公平正义置于人情之上的普世的现代性原则,而不仅仅是为某些人或某类人争利益;作品对人情至上这一前现代生存原则的质问,其心理基础就不是狭隘的怨恨之气,而是其中隐含的作者自觉建构公平合理的现代文化的责任心、使命感。

作品固然批评了张大哥将人情置于公理之上而妨碍了社会的合理秩序,但又同时书写了张大哥、张大嫂在道德大是大非问题上绝不糊涂的良善品质。作品既肯定张大哥明了是非,又批评了他不敢决然反抗的软弱性格。作品在这里弘扬的是中国传统以直报怨的伦理原则及现代追求公平正义的文化理念,而不是宽恕忍让的基督教精神或守空禁嗔的佛家态度。首先,作品声张了张大哥不与恶人小赵同流合污的道德操守,又批评了张大哥不敢直接反抗恶人的软弱性。恶棍小赵以救出张大哥的儿子张天真为要挟,想娶张大哥的女儿张秀真。张大哥、张大嫂在选女婿这个问题上表现出把人品看得高于利益的道德立场。作者借老李的眼光批评了“张大哥至死也是软的”老舍:《离婚》,《老舍全集》第2卷,第296页。、“张大哥是地狱中最安分的笑脸鬼”同上,第323页。,批评张大哥只知道敷衍、不知道反抗恶人;但作品对张大哥的这一反思有一个基本前提:肯定了张大哥有着分清基本善恶、不同流合污的道德操守。作品对张大哥不硬气的批评,显然不是一种道德批评,不是站在正义立场上对不正义行为的审判,而是道德认同前提下的“怒其不争”,表达的是作者对张大哥这类市民现实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

其次,作品书写了张大哥对老李等人的诚挚关怀之心。虽然张大哥完全不能理解老李的诗意人生追求,但他始终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去关怀老李的生存状态。从请老李吃饭到安排老李接家眷,再到帮老李布置新家,张大哥、张大嫂都对老李倾注了最大的善意和热忱。尽管老李未必需要这种安排,但这显然并不能消解张大哥动机的良善性质。作品还强调张大哥这种与人为善的态度,并不仅仅指向老李一人,而是他惯常的处世态度。作品对张大哥好做媒、好请客的批评,都是以肯定他的道德善意为前提的。

小说中有一段老李关于张大哥是小赵同谋的心理感受,属于不完全可靠叙事,并不能作为张大哥的敷衍实际上是助纣为虐的论据。小赵探知老李从乡下接了太太来,就抱着看妇女和看乡下人出丑的恶意心态,逼老李请客。席间,张大哥在不直接反驳小赵的前提下,尽量以自己的人情练达来帮李太太解围;席后,张大哥又告诉李太太说:“那群人专会掏坏,没有正经的,再遇上他们的时候,我告诉您,大妹妹,不管三七二十一,和他们嘴是嘴,眼是眼,一点别饶人,他们管保不闹了;您越怕,他们越得意。”老舍:《离婚》,《老舍全集》第2卷,第231页。这里,张大哥表现出了爱憎分明的是非观。当夜老李的心理活动中,关于“张大哥不敢得罪任何人”同上,第233页。的批评是合理的,而关于张大哥差不多是同谋的批评则失之偏颇。老李想,“这场玩笑,第一个得胜的是小赵,第二个是张大哥。看张大哥多么细心圆到,处处替李太太解围,其实处处是替小赵完成这个玩笑。为什么张大哥不直接的拦阻小赵?或是当场鼓动我或太太和小赵,嘴是嘴,眼是眼?张大哥哪敢那么办!他承认小赵的举动是对的,即使不是完全有分寸。他承认李太太是该被人戏弄的,不过别太过火”同上。。把张大哥不当面对抗小赵的行为视作认同小赵的行为,看不到张大哥不对抗亦未迎合中的不同流合污性质,老李此时显然陷入了非对抗即同谋的二元对立的简单化思维中。作者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批评老李的这段未免失之公平的心理活动,但上下文中关于张大哥善意劝慰老李夫妇、明确批评小赵的言行描写,实际上已经与老李的这段心理活动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对抗,因而老李的这段话在文本中应该视作不完全可靠叙述。它既深刻地揭示出张大哥虽然善良、明是非但却软弱、没有勇气直接对抗恶势力的特点,同时又表现出老李在备受压抑的特殊情境下心理未免陷于褊狭,未免有失公正。作者不直接批评老李此时的褊狭,实际上说明,关于张大哥不直接抵抗小赵是否在客观上就有同谋性质,作者的评价态度此时显得有点犹疑;但就作品的总体倾向而言,作者虽不赞成张大哥的妥协软弱,但并不否认张大哥对待老李的道德善意。

二、呼唤诗意存在的生命境界

《离婚》的核心主旨,是从守护存在诗意的立场出发反思以张大哥为代表的平庸的市民人生哲学。“诗意”一词,并非简单挪用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这一哲学表述,而是摘引自《离婚》中人物老李的一段宣言:“我并不想尝尝恋爱的滋味,我要追求的是点——诗意。家庭,社会,国家,世界,都是脚踏实地的,都没有诗意。大多数的妇女——已婚的未婚的都算在内——是平凡的,或者比男人们更平凡一些;我要——哪怕是看看呢,一个还未被实际给教坏了的女子,情热像一首诗,愉快像一些乐音,贞纯像个天使。我大概是有点疯狂,这点疯狂是,假如我能认识自己,不敢浪漫而愿有个梦想,看社会黑暗而希望马上太平,知道人生的宿命而想象一个永生的乐园,不许自己迷信而愿有些神秘,我的疯狂是这些个不好形容的东西组合成的;你或者以为这全是废话?”老舍:《离婚》,《老舍全集》第2卷,第165页。这里,老李所追求的“诗意”,显然不是一种文学特性,而是一种存在境界。它与“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乃至于一般的男女关系这些实际事物相对,而与“梦想”、“疯狂”、“神秘”这些超常的心灵体验相关联。提炼出“诗意”一词来表达老李的心灵向往,作者借老李对人生展开思考,显然并不仅仅是在探寻现实公平正义的现代性追求维度上质问不合理秩序、展望更合理的社会秩序,而且还在超越现实的层面上展开生命眺望、守护不应该被现实社会法则所规训的个体灵魂世界。“梦想”、“疯狂”、“神秘”这些形容词,指涉的便是不能被合理或不合理的现实法则所规训的心灵世界。不合理的现实法则自不用说,哪怕是合理的社会秩序、婚姻秩序、国家制度,一旦固定下来,便有可能因其僵化特质而演变成平均化的常识从外部规约生命,从而抑制住个体生命体验的独特性、遮蔽住存在的诗意。老李所向往的“还未被实际给教坏了的女子”,所提示的也是一种不入俗套的生命境界。

这样,《离婚》中的“诗意”一词,与海德格尔的“诗意地栖居”不仅在形式上巧合,而且在内在精神上也相通了。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的哲学表述,昭示的正是一种使存在者从“常识”和“思想观念”的遮蔽中显现出来、使自我真正在场的本真生命状态。海德格尔哲学中所阐释的“诗意地栖居”、“本真存在”的内涵,与老舍《离婚》中的“诗意”及“梦想”、“疯狂”、“神秘”等表述,都指向一种难以用概念描述因而也就是不能为理性所规范的个体独一无二的、富有内在体验性的生命境界。这并不意味着老李“没有自己可以认同的人生哲学”,而是他所认同的人生哲学超乎本质界定,具有灵动性。

同类推荐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世象新语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世象新语

    收录了多位名家的散文佳作。通过他们的笔触,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万花筒般的世界,凡间琐事,无不包含其中:民之生存不可缺少的“面包和盐”;你我终生寻找的“吻颈之交”;世人永不厌倦的话题“男人眼中的女人”……一如将油盐酱醋,苦辣酸甜搅在一起,五味杂陈,细品之后才发现,原来这就是生活的滋味。
  • 希腊神话故事·第一卷

    希腊神话故事·第一卷

    本书是古斯塔夫·施瓦布的著作之《希腊神话》的精选本,每则故事都选配了精美的插图,使图书更具可读性和知识性。
  • 林徽因诗文集

    林徽因诗文集

    全面收录了林徽因各个类型的作品,以及她与当时名人的往来书信,以呈现林徽因充满性情的真实面孔。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林徽因所处的年代是白话运动兴起的初期,因此,当世很多文人的笔下都有在今天看起来十分蹩脚的行迹。在林徽因的文存中,常见以“那”代“哪”、以“的”代“地”,以及文言与白话混用等情况。对于容易引起歧义的内容,编者按照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进行了修改,但仍保留了一些能够体现清末民初特色的小细节。希望这些小插曲,能够为读者们赏花的心境增添一抹悠然。
  • 鲁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 世界屋脊之书

    世界屋脊之书

    散文与个人生活的关系尤为密切,它是个人生活情感思想和行踪最真实的记录,它是最纪实的文体。《世界屋脊之书》就是作者在世界屋脊生活和旅行的片段,是作者在那高海拔群山中行走时留在记忆中的点滴之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很少想起这些群山,正如法国作家克莱齐奥所说,遥远的美人不能触摸,如夜空中的星辰或如晨曦,它到达了路的尽头,越过了有限世界的门槛,进入不可逾越的区域。
热门推荐
  • TFboys四叶之梦

    TFboys四叶之梦

    明星难道不能和正常人一样拥有美好的爱情吗?
  • 仙侠掌门系统

    仙侠掌门系统

    【新书新人,多多支持】现代宅男欧阳俊意外穿越到了异界,当上了个三流门派掌门。唤醒了“仙侠掌门系统”。从此开始了彪悍无敌的掌门之路。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小故事,好方法

    小故事,好方法

    该书从不同的角度,向读者讲述中外名人或普通人的精彩故事,从故事中萃取出的精华既可应用于日常的学习当中,又能帮助青少年理解和感悟人生。
  • 他姓易,但不容易

    他姓易,但不容易

    呵呵,易烊千玺,我恨你!!!~dy春悦如果现在我说我还爱你,你会信吗?~dy易烊千玺悦,你爱的好辛苦,为什么不肯停下呢?~夏欣欣,我会等你的。~dy王俊凯爱,是什么?~dy秋如爱,就是守护着你爱的人。~dy王源
  • 许久,你未走

    许久,你未走

    言小朵从是言宇的妹妹变成言宇的‘恋人’,言宇从平凡的中学生变成亿万总裁。原本可能回当一辈子平凡的兄妹,变成豪门舆论的‘恋情’......总裁的专情,能否成就他人眼中的‘乱伦’?
  • 命运:小丑的眷顾

    命运:小丑的眷顾

    九年义务教育,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十六载寒窗苦读,并没有改变他的生活,只有梦里,才有诗和远方!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戏瑕

    戏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竟不是你

    竟不是你

    小学时代的他们,如今在重逢,会是怎样一番场景呢?他们的爱情又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