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6100000040

第40章 老舍新中国话剧中的城市形象(2)

首先,从整体剧情来说,离散的亲人历经磨难终于团聚,误会烟消云散,家庭归于和睦,实现了“全家福”。剧作描写的是解放前王仁利因殴打日本兵逃跑到张家口,家人误以为他死了,妻子李珍桂和女儿王秀竹被婆婆赶出家门,而后妻子改嫁,女儿被卖到妓院,儿子王新英进了孤儿院,弟弟王仁德由于当初不但没能收留大嫂,还让她改嫁换钱,所以无脸见家人。解放后在人民警察的帮助下,一家人得以相认,并且彼此谅解,有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最后大家决定一起照一张全家福。老舍十分关注下层贫民百姓的生活和命运,家庭的悲欢离合是他创作话剧的情节推动力,也是他情感的寄托,对平民百姓的同情和祝福。《全家福》的主旨就是为市民祈福。老舍在谈到《全家福》的创作经验时说,当初选材时“《全家福》的资料很多,可都是独立的:有的是儿子找妈妈,有的是妻子找丈夫……情节各异,互不相关。戏剧必须集中,不能零零散散如摆旧货摊子”,他“就把几件本来是孤立的事情组织到一处,成为一个新的故事。这就加强了人与人的关系,有了更多更好的情节,也更能感动人”。旧社会弄得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新社会就是要使人民过上安定团圆的生活,这是老舍的真实意愿,也是他创作的最大动机。

其次,市民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变。市民是城市生活的主体,幸福的生活要靠他们来创造,只有市民的积极性提高,生活才会更好。在老舍以往的作品中,小市民的性格大都趋于中庸、保守,而且社会的黑暗、国家的衰落让人心境苍凉,底层市民只能日复一日地挣扎,没有出路,也看不到希望,他们的生活状态是十分灰暗的。而新中国的成立给城市带来了新气象,使市民振奋起来,他们受到社会主义理想的熏陶,变得乐观向上,整个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具体到《全家福》中,以王仁德为例,解放前嫂子被赶出家门,他无力收留,居然劝嫂子改嫁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自己得到说媒的二十元钱。他活得很没有骨气,所以一直也不敢面对哥嫂。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有了一份炊事员的工作,不由得哼着“社会主义好”,一心一意要把食堂办得更出色,用他自己的话说:“北京解放后,我又活了过来。”他也终于敢正视自己以前的错事,诚恳地向哥嫂道歉,使一家团圆。这表明人物的心灵和精神都有了净化与提升。另外还有王秀竹与王新英姐弟俩也由起初找不到亲人时的失落、悲伤变得乐观开朗,精神状态转好。不仅市民的心情变得舒畅,他们的思想也更为进步,精神境界有所提高。虽然王秀竹以前做过妓女,可是未婚夫丁宏并不嫌弃,而且他还一直鼓励、开导秀竹,让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并帮助她寻找到失散的亲人,使她得到了幸福。王新英的学友沈维义也不断地帮助新英,最后助他找到了姐姐,这些人都在真心实意地帮助自己周围的人。同时,人们对陌生人也十分热情,如李桂珍捡到一串钥匙,担心失主着急,就主动为其送去。通过以上种种可以看出,在新的城市环境中,市民的精神状态与面貌也随之一新。这其实也是新中国成立后老舍的话剧一直努力呈现的内容。新社会、新城市、新市民,老舍话剧开辟出一个新世界。

第三,市民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使城市更显和谐。老舍在《我为什么写<全家福>》中谈道:“人与人的关系的确起了令人赞叹不已的变化!这个剧本就是要写一写这种变化。尽管我的知识有限,我的热情却使我欲罢不能。是嘛,这种人与人的关系的发展,使我绝对相信我们的明天一定是更幸福的。”老舍:《我为什么写〈全家福〉》,克莹、李颖编:《老舍的话剧艺术》,第162页。这表明老舍是希望借《全家福》中市民的融洽关系预示出他们日后的幸福生活的,在这一作品中,可以发现一些新型的关系。例如,警民关系变得和谐。民警是《全家福》的主人公之一,这一形象在老舍话剧中曾多次出现,如《方珍珠》中的巡长,《龙须沟》中的警察,《西望长安》中的公安厅处长唐石青等,这些警察大都是认真诚心为人民服务的,就是《方珍珠》中解放前欺压人的恶巡长在解放后也有了转变。而《全家福》与这些作品相比,更为突出地展示了警民之间的关系。解放前王仁利受一个铁路警察的欺骗,不仅让家人误以为他已死去,还被骗去许多钱财,弄得妻离子散,而解放后人民警察处处帮助他,为他寻回亲人,让他实现“全家福”。不仅如此,民警在日常生活中还天天帮助孤寡老人井奶奶挑水,并照顾其日常生活。老舍说:“我们可敬爱的人民警察千真万确是人民的。他们与人民的亲切关系是我在解放前无法想象得到的。”警民关系的和谐融洽极大地保障了市民的生活,使其生活更为舒畅、顺心。同时,《全家福》中大杂院的邻居之间关系也非常好,李珍桂、林三嫂、井奶奶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宛如一个大家庭。林三嫂抢着代替民警为井奶奶挑水,井奶奶发现李珍桂有时一个人掉眼泪,就耐心地开导她,让她吐出以前的苦水,他们的关系和谐而亲密。

总之,《全家福》寄寓着老舍的城市生活理想,也承载着老舍对普通市民深切的爱。无论是家庭的团圆美满,自身行为修养的完善,还是邻里之间的和谐融洽,都是老舍多年以来渴望见到的城市景象。他用“全家福”作为象征,以小家见大家,在一片温暖真情中表现对城市居民幸福生活的祈愿。

四、《红大院》:红色激情时代的现代城市型范

北京城的标志建筑是四合院,由一个个四合院连成许多小胡同。但老舍描绘的并不是典型的四合院,而是大杂院,贫困人民住不起自成一体的四合院,只能每户住其中的一间或几间,这样多户人家聚集便成了大杂院。老舍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杂院中度过的,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北京的大杂院、小胡同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为中心。《方珍珠》中方珍珠一家住在“某胡同的小院里”;《生日》的地点是“北京某胡同,王立言家里”;《红大院》的故事发生于“北京某胡同的一个杂院”;《女店员》中除商店中的场景外,还写了摆在胡同口上的宋爷爷的茶摊子;《全家福》写的是“北京某胡同内”李珍桂一家的事情。这些场景体现出老舍对大杂院和小胡同难以割舍的感情,同时也可以看到老北京的城市单元是由小胡同和大杂院构成的。北京的城市建设离不开小胡同和大杂院。在旧中国,北京大杂院的百姓远离政治,处于社会的边缘;如今,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小胡同和大杂院如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是当时老舍创作时思考的问题。

同类推荐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世象新语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世象新语

    收录了多位名家的散文佳作。通过他们的笔触,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万花筒般的世界,凡间琐事,无不包含其中:民之生存不可缺少的“面包和盐”;你我终生寻找的“吻颈之交”;世人永不厌倦的话题“男人眼中的女人”……一如将油盐酱醋,苦辣酸甜搅在一起,五味杂陈,细品之后才发现,原来这就是生活的滋味。
  •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上)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上)

    为了让广大读者,参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最优美的文学名著篇章,我们精心选编了这本《中外文学名著故事总集》,它将世界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名著,一一改编成故事形式,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内容尽量保留精华,畅快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精华。书中汇集了十个方面选题的20册专辑,其中:有极具想象、浓墨重彩的神话传说;有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科学幻想;有恢宏浩大、金戈铁马的战争史诗;有谋略过人、才智出众的智谋叙事;有身处险境、绝处逢生的探险见闻;有悲喜交加、震憾惊人的电影文学;有反响强烈、激起共鸣的戏剧名篇,几乎囊括现存于世的中外文学作品全部。一卷在手,纵览名篇。
  • 大风歌:风之激

    大风歌:风之激

    该诗丛诗歌作品以中国初民时期到西周后期的历史文化为观照对象,宏阔的人文架构是诗歌的精神脉络,散步在民间的信仰、宗教,以及政~治、哲学与人学范畴的诸种题材,是本诗丛所涉及的广阔范围。
  • 孟浩然集

    孟浩然集

    说起孟浩然(689—740),许多人首先想起的是他著名的五言绝句《春晓》(按,题应作《春晚绝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确,这首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落英缤纷的图画的小诗,几乎我们呀呀学语时便牢牢地定格在了记忆中,成为我们许多人启蒙教育中接受的第一首诗。因而,对于这位写出了伴随我们许多人成长的诗歌的诗人,我们没有理由不进入他的诗世界,在对他作进一步了解的同时,继续从他的诗中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这其实也是我们评解孟浩然诗的目的所在。既然如此,还请先允许我们对孟浩然其人其诗作一概括的介绍,作为前言,弁于其首,权当是我们立足自己的理解为读者所描绘的孟浩然的画像吧!
  • 读书、读人、读文化

    读书、读人、读文化

    标题的这句话出自我们的温总理于2009年2月28日在线与网友交流答问中:“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提倡读书,大概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愿望。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持续进步,离不开知识的涵养,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民的文化技术素养,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热门推荐
  • 带着孩子闯天下

    带着孩子闯天下

    再怎么说,自己身前也是一个美女金牌杀手,可是,为何却要穿越到一个身有残疾,且刚刚生完孩子的,还面带疤痕的女人身上,这个身体的身份越来越多,越来越神秘,,,她欧阳惜雪,为了再度的华丽脱变,她白天是扮猪吃老虎的孩子他妈。晚上,她是花满楼那个神秘的楼主,神秘美丽的舞姬!薄纱遮面,风情妖娆,宛若夜间的那一朵罂粟,沾手入毒。她说,“我!叫!欧!阳!惜!雪!她说,“只有两种人才能摘我面纱,死人和我的夫君。”她说,“宝贝,这是你爹。”
  • 永远的超级六二班

    永远的超级六二班

    在六二班天天都会发生有趣的事情,例如:跟同学开开玩笑,男生没事去惹惹女生,你有兴趣吗?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弈剑歌

    弈剑歌

    红尘乱世弈剑留,韶华白首须臾纵。问君可知长生乐,却言不老万古空。———————本文慢热,请收藏待肥
  • 潜袭吧,你是法师

    潜袭吧,你是法师

    刺客?大侠?据说勇者相遇,智者胜,所以,背后偷袭这种手段根本不屑
  • 沐雨听风言

    沐雨听风言

    她明知他找上自己心存目的,却还是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他。他明知自己无可救药的爱上了她,却始终无法将心事诉说。
  • 六朝通鉴博议

    六朝通鉴博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遗梦忘川香彼岸

    遗梦忘川香彼岸

    遗梦千年,花香千年,忘川流过千载春秋,可又有多少人还记得那河边凝望千年不愿离去的人。“千年已过,你还是不愿记起我么?”“这世间,又有几人是愿意或不愿意就可以轻言记起,又轻言放下的呢?”“我不求能得你原谅,只求你不要出现在他的面前,可好?”“你从不知,是什么在支撑着你走过这千年岁月!”这世间,有很多人,很多事,并不是一句对错就能结束,万物生存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谁又说得清,谁欠了谁、谁对不起谁。。。。。。千年等待,千年轮回,千年爱恋,千年纠葛,当一切水落石出,他们是否还能回到从前?
  • 碎绫罗

    碎绫罗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这是一场与众不同的幻情,是一曲不忍吟唱的悲欢离合。且看女主如何在尔虞我诈的深宫之中步步为营,如何在群魔乱舞的世界里艰难求生,又是如何在滚滚红尘中寻找命里的他。若是在故事的结尾,能够博君一滴泪,便是此生最大的幸事。
  • 诸阿阇梨真言密教部类总录

    诸阿阇梨真言密教部类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