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5000000040

第40章 实施现代教育的一些建议(1)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发现问题,而且要积极地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一味地消极抱怨,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除了类似于“长生不老”、“永动机”等无解的问题之外,针对绝大多数问题,只要积极地思考、探索,总可找到办法解决,而且办法可能不止一个。

教育问题被归结为体制原因,似乎不无道理。然而,体制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得到解决,那么,在体制问题解决以前,我们该做什么?

从教育自身来说,当下教育问题的核心是“如何教”和“如何学”的过程性问题,而不是“教什么”与“学什么”的结果性问题。我们不妨将体制问题摆在一边,单纯针对教师教的过程、学生学的过程、家庭教育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践行现代教育理念,实现教育过程的可控管理。

如果能做到这些,即使我们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但总可以有所作为。那么,有了骨架,如何长肉;有了设计,如何施工呢?

第一节 面对问题我们该持有什么心态

一、面对问题该怎么办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碰到问题应该采取理性的态度:积极地面对、分析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在积极寻找办法解决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养成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习惯和思维;另一方面,即使失败了,也可以积累、总结经验教训。面对教育的问题,也应当如此。

有人一直在谈论“体制因素导致了教育的问题”,有人却总是喜欢抱怨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还有人将希望寄托于“理想教育”。然而,这些观点并非理性的思考。体制固然会影响并制约教育的发展,可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对任何国家而言,改变体制不仅伤筋动骨,且难以短时间内完成。况且缺乏了理性,体制只会变得更糟。退一万步讲,即使体制变得更理想,理想的教育就能实现吗?

由此,笔者想起“上善若水”。古人总结出“水有七德”,其原因在于“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其“至柔”品格造就其“至刚”的禀性。我们能否秉承“水”的德性,适应现行体制,思考还能在教育上付诸什么行动。进而通过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理性且优秀的人才,推动体制的改革、发展和完善。

二、观点并非金科玉律

本书前面曾分析媒体常常宣传“知识改变命运”、“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某某科学家在国外学习了先进的科技知识,回来报效祖国”等现象。电视作为最普及的媒体,对个人的影响从很小就开始了。这些宣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我们很多人,包括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没有很好的阅读习惯,缺乏辩证且理性的思考能力,甚至墨守成规,常常将书本和电视上的观点视为“金科玉律”。因此,如何思考并摆正“学习”与“创造”、“继承”与“超越”、“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摆在我们教育面前的重要问题。

首先,“知识改变命运”是有前提的。与其说是“知识改变命运”,不如说是“道德与价值观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思维,思维决定目标,目标决定过程,过程决定结果,习惯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坚持成就人生,行动实现梦想”。

(一)仅仅依靠书本知识,并不能改变人的命运。有的人甚至狭隘地认为“知识就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就是在校所学的知识,在校所学的知识就是课堂所学知识,课堂所学知识就是课本上的知识,甚至课本上的知识局限于教材和相应的参考书”。很显然,个人狭隘地学习掌握这些知识,不可能改变其命运。

(二)除了在校所学的思想、理论、技术等知识,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广义地说,还应包括通过课外阅读、与人交流、从各种媒体所获得的各种知识,生活的各种阅历、见识,个人积累形成的道德、态度、习惯、能力和各种技能等。

(三)知识是静态的,有的知识用于明白道理,有的知识则用于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以后,还需要灵活地运用知识,才能创造价值、“改变命运”。正如很多教育家提出,“学生求知的目的,不在知识本身,而在制造知识以应需求的方法”。

其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观点,旨在鼓励人需要有远大理想,不能狭隘地盯住眼前的事情和利益。但是,这个观点也需要辩证地看待。人固然需要有远大理想,但却不能好高骛远,还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

最后,“留学归国,报效祖国”的观点有失偏颇。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一穷二白,急需改变落后状态。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有志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强大,回来报效祖国,为国家富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那时,组建各种研究院所、在大学开设相关学科专业、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培养科技人才等,是国家的当务之急和这些科学家们的“不二”之选。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我国的经济、科学、技术等取得了巨大进步。近十多年来,很多学子赴海外留学,形成了“留学热”。但很多留学回国人员却由“海归”变成“海待”。按理说,更多的人学成归国,尤其是很多大学教授具有国外留学的经历,教育应该发展得更好,可直至今日,为什么我们的教育问题反而更为严重呢?很显然,这个被宣传并坚持了几十年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当年学成归国的科学家们带来的科技知识固然重要,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他们将科技运用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所表现的态度、习惯和思维等默默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然而,结果导向型的功利性思维却没有与时俱进,只关注“已知”或“已得到”的结果,而且被“近亲繁殖”了几十年。我们采用“拿来主义”学习引进科技知识,使得GDP数字快速增长,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话、电视、电脑、汽车、高速公路、摩天大楼、互联网等很快从概念变成生活现实。但其中的核心技术,尤其是一些尖端技术,如DVD解码芯片、高档汽车的发动机,还是掌握在别人手中。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可以“拿来”别人愿意卖给我们的技术,却永远无法“拿来”别人发明创造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所表现的态度、习惯、思维、能力等。

所有的人文思想、科学理论、技术方法并非天生已有,亦非凭空产生。任何理论的发现、技术发明和创造,都是科学家们针对自然现象、科学问题、社会需求进行研究的结果,必须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思考、分析、总结和研究,方有所成。可学习这些“已知”的结果却可能只需要两小时。如没人知道爱因斯坦思考了多久、如何发现问题而提出相对论,但今天的物理专业本科生,应该在二年级就掌握了相对论。如果我们不转变态度、习惯和观念,那么,我们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也不可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就永远只是一个梦想而已。

个人成长和自我完善皆是漫长的沉淀过程,并非受制于学历和文凭。有的人博士毕业,数年后表现平平;有的人即使没有博士学位,数年后却做出重大贡献,成为著名的专家学者。仅有博士学位并不代表某个人就是“博学之士”、优秀人才,更何况有的博士还来路不明。可我们却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只要表象不要本质。君不见很多人从未做过任何研究,却顺利地戴上了“博士帽”。自2008年起,我国每年授予的博士数已居世界第一。

某考古学家多年奔走于田间地头、潜心研究,某日发现了古生物化石,通过研究获得了颇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可有人却说“他运气好,刚好碰到了化石”,甚至有人说“牛顿运气好,刚好被苹果砸到”。在当下社会,总有人抱着“守株待兔”的思维,不会辩证且理性地认识“机遇、运气与思考、沉淀之间的关系”。虽然有了沉淀和准备不一定能成功,但没有沉淀和准备肯定不会成功。如果你坐在苹果树下不会思考,即使树上的苹果都掉下来砸在你的头上,也不会有任何结果。

三、如何看待考试成绩和排名

(一)成绩和排名是结果

成绩和排名是量化的结果,体现了个人成长的轨迹。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它重要,因为结果的好坏间接地体现了个人学习态度、习惯和思维的优劣,好的结果还可以让人建立自信;另一方面,我们又可以说它并不重要,因为再好的结果也只是过去所获得的,并不代表未来,更不代表个人一生的优秀。更何况结果的好坏并不完全等同于个人各方面综合表现的优劣。

我们不难理解:结果只是过去的历史,有可能反映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却并不代表、更不决定未来的发展过程。笔者当年的高中同学中,共有十多位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几位博士的高考成绩甚至处于全年级的后50%。虽然获得博士学位并不代表更优秀,但当时高考的前5名同学大学毕业后都没有继续深造。由此可见,成绩、排名也许会影响人生,但却不能决定人生。

(二)“皇帝的新装”又可能上演

我们的基础教育、甚至高等教育,普遍地脱离社会需求和知识本质,越来越极端地只追逐各种结果。知识、分数、排名、证书、文凭、名头、奖励等,归根结底,物质和经济利益才是追逐的目标。很多人为了得到这种结果,甚至可以不择手段。比如某个文盲,他迫切地需要一顶“博士”帽子,使得他在追求名利时拥有更好的筹码,他才不会关心知识、学问和思想。当他获得名利之后,也不会有人去关心其学识水平,“皇帝的新装”再次上演。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分数以及基于分数的排名成了可量化比较的、似乎是最好且公平的标准,因而被抬到越来越高的地位。正如高钢在《遭遇美国教育》一书中所忧虑的,“让孩子们为了几门课程的考分而耗尽他们能量无限的生命,其结果恐怕不只是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不只是让孩子们生出敌视教育的心态,更可怕的是造成了孩子们狭隘的眼界和心胸”,“这些为今天的考题活着的孩子在人类明天的文明进程中会居于什么位置?”

当世俗思维对教育普遍缺乏理性认识时,教师、教育管理者至少应该具备这种认识并了解知识的活水源头何在。否则,教育就会被简化为教学,过于依赖书本知识而脱离自然、社会、生活和现实,从而陷入西方“经院教育”的困境。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即陷入这种困境,必将令接下来的教育走入越来越狭隘的尴尬境地。更广义地说,在理性成熟的社会中,也许学生会很看重成绩和排名,但老师、家长却能更理性地认识到结果背后的东西。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需要引导他博览群书,注重思考和软知识的培养,以防他形成狭隘且偏执的思维而成为“书呆子”。当学生成绩不理想时,更需要发现他的其他优点,帮助其分析、发现更本质的原因,而不是过于纠缠在已经形成的结果上。

(三)排名“弊大于利”

理性地说,排名是刚性化、离散且局部、片面的结果,可进行量化比较,会将教育演变成结果导向型。排名靠前,也许可以激发个人的上进心,但这样的同学毕竟只是少数,而且他们并非所有方面都优秀;排名不靠前的学生并不一定不优秀,更不表示他没有其他特长或优势,也许他们艺术感悟好,观察细腻,想象力丰富,运动协调性好,语言能力强。

近年来,“虎妈狼爸式”的教育因为小孩“进入名牌大学”而被广泛谈论,其中,“虎妈”要求小孩门门优秀、科科第一。不论这些做法是否妥当,但其背后却是典型的结果导向型思维。试想即便小孩进入了名牌大学,也并不表示他得到了全面发展;即使他能全面发展,也不意味着他一生成功;即使他取得了成功,也不表示这种方式具有普遍适用性。俗话说“一美遮百丑”,他们的小孩有无心理缺陷,我们不得而知。更何况,并非所有一流大学的学生都是因为接受了这种教育方式才进入大学。因此,我们更应该理性地认识到:教育虽有其共性,但任何成功的故事都是难以复制的个例。难道比尔·盖茨、乔布斯的母亲分享下她们的教育方式,我们就可以培养出另一个比尔·盖茨、乔布斯吗?

道德、态度、习惯和能力等软知识是柔性、连续且整体的表现,难以具体地量化比较。如都是体育明星,刘翔和李娜尚且无法摆在一起比较,那么,品德好的学生、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口才好的学生、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身体好的学生可以摆在一起且非要比出名次吗?仅仅依靠成绩、排名,难以全面体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况且学生长期被排名,他就会在心理上被定格在某个位置。由此可见,这种做法虽有其可取之处,但会抹杀孩子的个性,扼杀孩子的潜力,反而弊大于利。更为严重且可怕的是,从小接受这种思维的导向,孩子会形成狭隘的心胸和“一切以结果为目标的功利性思维方式”,时刻“防备”着其他的同学,甚至有可能为了名次而敌视其他同学,自身形成极端的心理。

我们常见很多小孩在假期除了做假期作业外,还要参加各种培训班。暑假结束时,小孩却常常对其他同学说“假期天天在玩”,希望以此“麻痹”别人。同学之间,戒备心理严重,自己懂的小技巧,生怕别人知道。由此发展下去,如果我们培养的人都具有如此狭隘的心态,哪怕成绩再优秀,他们长大以后又能为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什么贡献呢?

同类推荐
  • 千古谚语大观

    千古谚语大观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富于高明的语言表达技巧。笔者个人认为谚语的妙处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藏谋略于只言,指迷津于片语,以微言见大义,以前车为后鉴。
  •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研究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吸收了与该研究相关的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领域的信息,力图使整个研究既有理论的思辨力,也有对现实问题的穿透力。
  •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奥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有关奥运与媒介传播的研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个关注方向。作为该研究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中外学者交流和研讨的盛会,2006年7月28日至29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联合召开了“2006传播论坛——体育与大众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的国外学者,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高校的中国研究者共聚一堂,就广泛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奥运传播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观点与研究的路径。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热门推荐
  • 冰清玉洁:校草别这样

    冰清玉洁:校草别这样

    你说过,你不爱我,但我爱你,我不明白,为什么偏偏是你,我爱你,但我们不可能在一起。
  • 奈何情深未及你

    奈何情深未及你

    -用最暖心的文字带你领略爱情的挣扎与疼痛-—也许喜欢只是因为喜欢,但是我放不下对你七年的爱情.只是偶然遇见,只是偶然相识。只是偶然爱到无法自拔.—我怎么舍得去一步步毁掉我的天使.你在就是晴天.我真的想拥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曾经的美好和未来的悲伤.故如忱2016暑假力献青梅竹马治愈爱情.微博:puyuchen@foxmail.com
  • 绿色爱情

    绿色爱情

    我——某集团军政治部战士枫——某集团军医院中尉女军医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军营,一个特定的时期——上个世纪90年代发生的。作者以幽默灰偕的笔触写出了一个青年军人对自己事业的热爱,对自己爱情的不屈的追求,歌颂了人间真情和真善美。在这里有跌荡起伏的故事情节,有青春期的那一种嘈动,有部队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这里有笑声,有沉思,有痛苦,有眼泪,时而让人忍俊不禁,时而让人掩卷长思。来吧,我们一起走进来,走进一个《绿色爱情》故事,走进一段历史。
  • 倾世风华:女主大人太腹黑

    倾世风华:女主大人太腹黑

    顾瑾,21世纪的新人杀手,在她执行人生中第一个任务时却光荣的牺牲了!到底是意外,还是阴谋!迷雾重重之中。没想到她会华丽丽的穿!越!了!什么?是人人笑而皆知的废柴,那就变成第一强者闪瞎你们的狗眼!什么?是地位低下的废物,那就变成人上人,将曾经欺凌过的人全踩入地底!光芒四射时,一直以来只有他默默的支持着。―――――――――――――――――――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从我遇到你的第一眼,便为你沉沦不起……
  • 情深入骨:总裁囚心索爱

    情深入骨:总裁囚心索爱

    未婚夫在婚礼上劈腿已经够倒霉了,没想到傲娇独立自主的杨希朵遇上霸道腹黑总裁林泽宇,这个对自己忽冷忽热,毒舌又贴心的家伙。这个站在帝国顶端,最富有最神秘的传奇人物,一步一步算计,本来以为可以摆脱他的纠缠,可是为什么之后每逢他需要的时候,他都要召唤她过去觐见?呜——谁能告诉她,什么时候才能脱离魔爪,知不知道她的小身板根本受不了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艾泽拉斯见闻

    艾泽拉斯见闻

    当叶枫静静的站在这块高地上的时候,他冷漠的看着如潮水般涌出的红皮肤兽人,他们疯狂的从黑暗之门后杀出,在各族联军的阵线中掀起血雨腥风!人类步兵高举的盾牌挡不住魔铁战斧,矮人的火枪击不倒强壮的身躯,暗夜精灵的弓箭也阻止不了杀戮的来临,血精灵的呐喊,兽人的怒吼,侏儒的尖叫一一消失在震天的咆哮中,高大的牛头人顽强战斗着,但他们还是被潮水般的敌人淹没,吞噬。各族的首领焦急的看着叶枫,看着这名光明捍卫者,牛头人的新首领,圣骑士的领袖。“让震天的战鼓再次响起!让科多兽的脚步撼动大地!以吾之名!冲锋吧!我的兄弟们!”叶枫大吼着,在各族首领欣慰的目光中跳上了自己的坐骑,命名为姚无敌的存在,疯狂的索恩敲响了战鼓,温柔的叶隐挥动着法杖,胆小的啸风看着自己的大哥,坚定了起来。…………………………………………朋友,你准备好进入魔兽世界了吗
  • 鉴妖记

    鉴妖记

    一个不想修仙,只向往人间生活的狐狸精,在都市里遇到了花心的男友、一心想捉她的茅山道士、混社会的恋人……她将面对怎样的人生呢?牛郎与织女:本不是天生一对,只是因为一时贪恋,任性的织女被贬入了凡间,人间即是炼狱,她本是高高在上的仙女,现在却法力全无,只能沦为妖魔鬼怪的奴隶,她该如何反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会痛的青春

    会痛的青春

    我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跟父亲相依为命,是个典型的弱势群体。这个时代,弱势群体就该被人欺侮?任人宰割!哪怕是上学,也会被人冷眼相待,被当软柿子?不,绝不可能。我不会认命。
  • 异世爆丸

    异世爆丸

    斯米尔达妄图统治宇宙,却被周毅火等人打败,但不甘失败的他打开了时空之门将主角带到了爆丸原本的世界,爆丸大陆,一代异界争霸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