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4400000004

第4章 苏轼和苏门文学(1)

欧阳修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成功以后,宋代文学马上进入其发展的巅峰时期,这种巅峰状态最集中地体现在欧阳修的学生苏轼的身上。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在唐宋古文八大家中,这一门父子就占了三家;在诗歌方面,苏轼和黄庭坚合称“苏黄”,标志了宋诗的最高水平;词的方面,苏轼和秦观合称“苏秦”,分别代表北宋的“豪放派”和“婉约派”,又和辛弃疾合称“苏辛”,代表宋词的“豪放派”;书法上,苏轼和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代行书四大家;绘画上,苏轼是以文同为首的“湖州竹派”的重要画家,也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可以说,苏轼是一个很罕见的文艺天才。但事实还不仅如此,在学术思想方面,苏轼是与王安石的“新学”、张载的“关学”、程颐的“洛学”并称的“蜀学”中坚;在政治上,苏轼也是“蜀党”的领袖;在两宋时期最发达的佛教禅宗的传法谱系里,苏轼也有一席之地,属于临济宗的黄龙派。苏轼因为写诗批评时政而坐过牢,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为政见不同而遭到流放,远至天涯海角的海南岛;苏轼两度到杭州做官,修建了苏堤和三潭印月;苏轼先后与宰相王安石、宰相司马光、宰相章惇闹翻,辗转歌咏过杭州的西湖、颖州的西湖、扬州的瘦西湖和惠州的西湖,故称“一生与宰相无缘,到处有西湖作伴”……总之,苏轼涉足了太广的领域,取得了太多的成就,其生平也太富传奇色彩。这种几乎不可思议的“全才”的出现,显示出中国士大夫精英文化进入了发展成熟的时期。与此相适应的是苏轼融合儒、佛、道三家思想,在顺境中勇于承担责任,而在逆境中又能拥有超然自得的成熟心态。所以,如果要问什么是“士大夫”,苏轼是一个最好的范本。

与欧阳修一样,苏轼也善于发现和提拔后辈的人才,他使一批默默无闻的青年成为知名的文人,他的门生中有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又称为“苏门六君子”。我们今天看苏门的文学,三苏六君子中,除了李的文集没有完整地保留下来,其他八人都有卷帙庞大的文集流传至今,这些文集是一笔相当丰厚的文学遗产,见证着士大夫文化的那个黄金时代。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

题解:

这是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应礼部考试的试卷。主考官欧阳修以为它脱尽五代、宋初以来的浮靡艰涩之风,十分赏识,曾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文章以忠厚立论,援引古仁者施行刑赏以忠厚为本的范例,阐发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文章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文辞简练而平易晓畅。

作者信息:

苏轼(1036—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①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②。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③。”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④,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⑤曰:“鲧⑥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⑦。”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⑧。”呜呼,尽之矣。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⑨。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⑩。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制其喜怒,而不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注释】

① 哀矜惩创:哀怜惩罚。

② “然犹命”一句:但还是训导他的大臣吕侯,告诉他审慎用刑。吕侯,即甫侯,周穆王时司寇;祥刑,即谨慎用刑。

③ “《传》曰”二句:欲赏有疑,宁可从厚,以广播恩泽;欲罚有疑,宁可从轻,以示慎于用刑。

④ 皋陶为士:皋陶,舜时掌管刑法之官;士,古代掌刑狱之官。

⑤ 四岳:传说为尧舜时四方部落的首领。

⑥ 鲧(ɡǔn):尧的臣子,传说是禹的父亲,奉命治水,无功,被杀死在羽山。

⑦ 鲧方命圮族:违背主上命令,残害自己的同类。方,违逆;圮(pǐ),毁绝。

⑧ 经:原则。

⑨ 义:事之宜,指原则上的规定。

⑩ “赏之以爵禄”三句:仅以爵禄为赏,则其作用只局限于爵禄所加的范围,而不及其他更广泛的方面。“刑以刀锯”三句语意仿此。

劝:鼓励。

“《诗》曰”一句:君子如喜于纳谏,变乱差不多就要结束;君子如听到谗言就发怒,变乱也差不多要终止了。祉(zhǐ),福,引申为喜悦;遄(chuán),迅速;沮,终止。

制:掌握、控制。

编后小语:

这是散文大家苏轼为我们写的一篇考场作文。按理说,这样的文章容易枯燥乏味,难以卒读,但被苏轼写来,却如行云流水,自然顺畅。刑赏不可废,唯疑者可从厚,文章拈出“疑”字立论,深得要领。因为“仁”字是忠厚的表现,唯“疑”字才是刑赏忠厚的原因,论述过程引经据典,凿凿有凭,行止自如,有声有色。难怪清人沈德潜为之拍案叫绝:“以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二语作主,文势如川云岭月,其出不穷。”“圆熟流美如是,宜后世墨卷不矜高格也。为之三叹!”

留侯论

苏轼

题解:

还是一篇考场作文,但内容不同于《刑赏忠厚之至论》,属于史论。所论的对象是“汉初三杰”之一的留侯张良。这是二十五岁的苏轼在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应制科考试时呈上的《进论》之一,从此它就成为宋以后的古文家们反复揣摩研究的范文之一。

古人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①。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②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③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④,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⑤,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⑥。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⑦。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⑧。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⑨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⑩,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人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猝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辞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是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而愚以为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注释】

① 节:操守。

② 挟持者:指怀抱的理想。

③ 圯(yí)上老人:指黄石公。圯上,桥上。

④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意思是观察一下老人隐约地表露出用意来的做法。

⑤ 以为鬼物:古人以为圯上老人是鬼神。

⑥ 且其意不在书:指圯上老人的意图不在于授张良兵书,而是要试试他有没有气度。这是苏轼的翻案之笔。

⑦ 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即使有贲、育那样的勇士,他们的本领也得不到施展。贲、育,即孟贲和夏育,古代著名的勇士。

⑧ 其势未可乘:有本作“其未可乘”。

⑨ 逞于一击:《史记·留侯世家》载,秦灭韩后,张良为韩报仇,用重金求得刺客,乘秦始皇东游之机,于博浪沙阻击,因误中副车,事败未成。逞,有逞能、冒险之意。

⑩ 其间不能容发(髮):比喻情势极其危急。

千金之子: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伊尹、太公之谋:伊尹名伊,尹是官名,商朝开国功臣。太公,即吕尚,商朝开国功臣。

荆轲、聂政:荆轲,燕太子丹派去刺秦王;聂政,严仲子派去刺杀韩相侠累。

鲜腆:无礼。折:折辱。

“郑伯”句:郑伯即郑襄公,春秋时郑国国君。肉袒:袒衣露体,表示等待责打或杀戮。牵羊:用羊作为奉献的礼物。逆:迎接。

“勾践”三句:意思是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困于会稽,后来到吴国作奴仆,三年没有倦怠。归臣妾于吴,意即投降吴国,做吴国的臣妾。

非有平生之素:意即彼此不熟悉,向来没有交往。

仆妾之役:指圯上老人命张良拾鞋的事。

油然:指和顺的样子。

从“当淮阴破齐”到“全之”:《史记·淮阴侯列传》载,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时,韩信夺得齐地,派人向刘邦请求,自立为假王(代理王),刘邦大怒,张良等耳语提醒他不能得罪韩信,刘邦便改口说:“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为假!”于是派张良册立韩信为王,并要韩信发兵击楚。

编后小语:

圯上老人黄石公授张良兵书的故事,自《史记》以来,几成定论。偏偏从小读书就“好观前世盛衰之迹”的苏东坡要掀翻旧案,独发新见,可谓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赢得后人的几多赞赏。

与谢民师推官书①

苏轼

题解:

这是苏轼写给谢民师的复信。这封书信之所以在文学史上颇负盛名,主要是因为作者对散文创作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见解,而这些见解又以精湛的写作技巧表现出来。全信洋洋洒洒,隽永自然,回味悠长。

轼启。近奉违②,亟辱问讯③,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轼受性刚简④,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⑤。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⑥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⑦,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所示书教⑧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⑨。”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⑩,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解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好为艰深之词,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终身雕虫,而独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经》,盖风、雅之再变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余矣,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纷纷多言,岂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

所须惠力法雨堂字。轼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然轼方过临江,当往游焉。或僧欲有所记录,当作数句留院中,慰左右念亲之意。今日已至峡山寺,少留即去。愈远。惟万万以时自爱。不宣。

【注释】

① 与谢民师推官书:谢民师,名举廉。推官,官名。宋哲宗元符三年,苏轼受贬琼州(今海南岛)后遇赦北归,途经广州时,谢民师曾携带诗文前来拜访。苏轼离开广州后,又数次收到谢的来信,故复信。

② 奉违:离别。

③ 亟辱问讯:亟,屡次。辱,承蒙,谦辞。问讯,问候。

④ 受性刚简:受性,生性。刚简,刚直简慢。

⑤ 不敢复齿缙绅:齿,并列。缙绅,士大夫。此句意为自己是受贬之人,不敢再与士大夫之族相提并论。

⑥ 左右:您。对收信人不直称其人,仅称他的左右,以示尊敬。

⑦ 倾盖如故:一见如故。两人途中相遇停车交谈彼此车盖相倚而倾斜,形容情意投合。

同类推荐
  • 伊索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伊索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第3版21世纪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是国内出版较早且影响力较大的网络传播方面的教材之一,推动了国内新闻院系的网络传播教学。本教材集新闻传播学、计算机技术、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理论与知识于一体,并力图使它们有机结合,较好地实现了多学科的融合。彭兰的《网络传播概论(第3版21世纪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全书贯穿了理论与实务既相区分又相联系的思路,汇集了网络传播技术、网络新闻传播实务、网络经营等相关领域知识,分析了网络传播的内在规律,研究了网络传播的各种潜在影响。第三版引入“社会化媒体”的研究视角,对网络传播的最新发展做了系统总结。
  • 服务科学:基础、挑战和未来发展

    服务科学:基础、挑战和未来发展

    近年来,服务业已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很多国家,服务业所占的国内生产总值及从业人员都超过了70%。统计数据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人们还是会低估服务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提供完整独立的服务或包含大量面向客户服务的解决方案。
  • 敞开心扉拥抱生活(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敞开心扉拥抱生活(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学困生转化技巧

    学困生转化技巧

    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阶段推行的道德教育活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而广义的德育则泛指教育者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原则、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一种培养学生社会理想人格,造就优秀道德品质,调节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教育活动。
热门推荐
  • 类证活人书

    类证活人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世上最后一个仙

    世上最后一个仙

    上古神话时代末年,一场黑暗动乱,仙佛尽灭,妖魔皆陨!战斗中将天地打的残缺不全,此后,修士再难证道,世上再也无仙!但是,当年却有一名小仙,自斩一刀,得以苟延残喘。百万年后,天地将变,这一世,作为世上最后一个仙,我又该何去何从......
  • 末世突袭

    末世突袭

    流星撞月球,灾难降临人间。面对突然发生巨大变化的生活环境,李婷表示压力山大。她没有空间,异能也渣渣的不行,就连自己处了好几年的小男友都跟死党跑了。这可叫李婷怎么在丧尸满地的城镇中活下去?什么?你说可以去郊区建造基地,种植蔬菜。别逗了好么,那城外的情景,早就把人与自然摔到八条街开外,人要想在那里快乐嗨皮的活下去,比当上王母娘娘还难。在说那菜是给人吃的吗?就算华佗从坟里面爬出来,也得被毒回到棺材里。李婷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愁啊。
  • 斗武神尊

    斗武神尊

    “这里是哪?”少年在这白茫茫的一片四处寻望。“这里是你的梦境。”一个穿着黑色裙子的少女从天而降,慢慢道来。“你是谁?为什么会在我的梦里?”少年看着她慌张而道。“我,你不是一直都想得到我的么。”苍茫大陆,唯武独尊,赤刀残梦,谁与争锋!
  • 弑神时间

    弑神时间

    由于遗忘以前号码,重新开始,弑神,解读对不同神的认识
  • 王牌乖妃

    王牌乖妃

    前世,他用生命换她重生。今生,就让她还他一世柔情。而那些像毒蛇狠毒般置她与地狱的人,她会狠狠把他们踩在脚底下,在他们张开毒牙咬向她时,毫不留情的扼断他们的喉咙。一世重来,她小心翼翼,如惊梦初醒,走的步步惊心,唯有他,是她唯一的心软。幡然悔悟的她说,“聂从寒,浣儿此生宁负天下不负你。”
  • 梨花落尽望江湖

    梨花落尽望江湖

    他,梨树下,浅浅而笑,在他心中留下旷世之美;他,江湖中,默默爱着,在他眼中谱写一世不离。他们似爱情,又胜过爱情,在他们心中,有一种情,就叫住白潇然和苏祁!
  • 星战之翼

    星战之翼

    陈却是一个怀揣着梦想的**丝青年。很久以前,当他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的时候,站在平民区的一处破旧房顶上,望着远处城市中的高楼大厦,他发誓自己总有一天要走出这里。在金钱被推至顶峰的国家,自己是毫无梦想可言的。怎样才能离开呢?他的父亲告诉他,他需要一艘飞船。但普通的飞船又怎么会满足一个diao丝的胃口,所以他的梦想渐渐变成天际那横跨星空的战舰,而自己就会成为一名舰长。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一艘战舰已经无法满足自己的yy了,他觉得自己应该成为一名征服者。因为那样,城市里的唯物主义者才能被他所征服。没有异能,没有伪科幻,没有nb机甲,这是一本很纯很纯的纯科幻。
  • 如果可以,我宁愿不曾遇见

    如果可以,我宁愿不曾遇见

    我叫夏寒曦,夏氏集团的千金,八岁时被人暗算丢失了记忆,十七岁我最爱的哥哥也被人害死,十八岁生日前被人诬陷与唯一的几位闺蜜闹翻,最后在我家的游轮上跳海……但是,哥哥的仇还没报,我再次活了过来,开启了我的复仇之途……
  • 惹上狐仙校花

    惹上狐仙校花

    没想到,学校的英语老师竟然是狐妖,太离奇了。更离奇的是,为什么我的血是金色的。而且只有我能看到这些鬼怪妖魔,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样不为人知的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