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1400000038

第38章 高考要点(2)

这种考查对象大多是那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理解这些句子可运用结构分析法,即从句子结构入手,抓住句子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成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

例: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这个比谁都感到为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姓名地被人埋葬了。

“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姓名地被人埋葬了”这个句子的意思是

A. (他的一生)像流浪汉一样遭遇坎坷,曾像士兵一样战斗。

B. (他)终于与流浪汉、士兵那样的社会底层民众融为一体。

C. (他)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阵亡士兵一样在世上消失了。

D. (他的声名)像流浪汉、士兵等劳苦大众那样被社会吞噬。

解析:结合全文看,这句话说的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托尔斯泰被人埋葬了。”而这句话的修饰语“偶尔被发现”“不为人知”“不留姓名”表达了同一个意思:默默无闻地逝去了,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阵亡士兵一样在世上消失了一样,所以C是正确的。

(2) 理解句子相关的含义

所谓“相关含义”,是指有些句子的含义,在句子本身的范围内是很难寻找到正确的或者是完整的解释,必须考虑到这个句子在文章或语段中处于什么地位,起什么作用。如果是起总结作用,那么理解它必须从它的下文去找相关信息;如果句子在文中起具体的描写、陈述、支撑作用,那么就应该从观点句、总括句中寻求相关信息。

例:2007年江西卷第7题

今天,历史传统和科技时尚在现代书斋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下列对“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这句话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书斋是私人空间,置身其中,可以充分展示个性,施展才华,并且从学问中得到快乐。

B. 书斋的格局、布置和装饰大多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也正是中国文人一直追求的精神境界。

C. 书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已深入到中国文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将永远存在。

D. 书斋往往是传统民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历代文人在这里辛勤耕耘,研究学问,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解析:这是个总结句,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这个句子要重点把握“永远”“精神家园”在文中概括的具体内容。“永远”在文中物指以往至21世纪,文章强调:“在新的时代,书斋仍将成为现代社会持续存在的文化现象。”“精神家园”在文中特指精神场所、文化传承、精神享受和精神生活内容。结合本文内容看,A、B、D三项是对本句话概括内容的正确理解,而C项“深入到中国文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过宽,“将永远存在”在文中没有依据。

(3) 理解句子的隐含义

社科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比较讲究文采,因此,委婉含蓄深刻幽默的句子在这类文章和作品中出现得比较多。这类句子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表义上不是直白的。命题者就会选取这样的句子来检测考生理解句子隐含义的能力。

例:2004年福建卷第18题

拿起—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的赏鉴了。

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他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的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

“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请阐释画线部分在文中的意思。

解析:作者把书比作“遗民”,赋予“时间之摧残”以借代意义,结合上下文,发掘这些比喻意义和借代意义,是做好本题的有效途径。答案示例:“书犹如遗民,经历了岁月的淘洗,经历了种种变故和磨难,才得以幸存,这样的书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分析综合

(一)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所谓“信息”,就科学类文章而言,是指文章传达给读者的新概念、新知识、新思想、新经验以及对它们的解释与阐述,它可以是事实、理论,也可以是观点、设想;或代表某些信息的符号、数据、图形等。

所谓“筛选”,即根据阅读要求搜寻、辨别、提取文中的有关信息,也即根据题目的要求,区分信息的主次、轻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次存主,挑选出符合考题要求的语言材料。

所谓“整合”,就是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转换、概括、组合等再加工,综合、归纳,使之符合考题的要求。

1. 文中信息的表现形式:

(1) 同一信息

文章中不同的说法,表示完全一样的信息,就是同一信息。如,2001年全国高考卷《铜奔马正名》一文中“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即表明下面的意思:对铜奔马的其他命名都没有“直截了当”地体现其重要特点,这些命名都不可取。

文章中举某例(一例或数例),例子恰恰说明某一个问题,也属于同一关系的信息。文章中举某名言或诗句(一句或数句),它(它们)恰恰都说明某一个问题,当然也属于同一关系的信息。

(2) 遥远信息

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同一观点的地方可能相距较远;或者能支持某观点的句子、名言、例子相距较远。这些信息并不聚在一处,阅读中要善于寻找遥远的信息,并把它们拉近,使其聚在一起。如,问《药》所描写的故事起止时间,居然没有人立刻能回答。这恐怕说明不少同学不善于拉近遥远信息。小说开头“秋天的后半夜……”,结尾段“这一年的清明格外寒冷……”,两个信息拉近,恰好半年左右。仅仅半年,就发生了“华夏”的悲剧!

寻找遥远信息,是阅读社会和文学类文章经常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也是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重点之一。

(3) 隐蔽信息

文章中有些信息是明摆着的,叫做“明示信息”。有些则藏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如副标题、题记、文中的括号内、落款、后记、注解中,等等。在这些不显眼的地方可能隐蔽着重要的信息,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漏掉。这也是我们阅读文章应该注意的,同样是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命题重点之一。

(4) 潜在信息

“潜在”或是言在此意在彼,或是有隐含的话,亦即话外之音。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该句就不再是这个意思了。例如,《铜奔马正名》一文的开头:“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

这几句话就隐含着下面这些意思:为具有这样“身份”的文物命名是一件重大的事情,要有根据,切合其特点,又要文雅,有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据云”即表示对当时的命名不认可,“无奈之下”,即表明很多人对此命名并不认可。这些语句都没有明示,但其隐含意义加起来却能表明为“铜奔马”命名问题的重要性和急切性。

由此看来,隐含信息常常隐含在普普通通的文字之中,不善于挖掘将滑掉重要的信息。正因为如此,考查也常常在此处命题。

(5) 分散信息

有些重要的信息不一定集中在一个段落中,常常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这些分散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恰恰说明某一个问题;或者某几句组合起来,说明的是一个问题,另几个句子组合起来,说的是另一个问题。阅读中,应该学会将分散的信息组合,或分类组合。高考命题往往有“下面几句都能说明××的一项是……”,就是考查这方面的能力。

2.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应掌握以下八种基本方法:(1) 词语摄要法。

论述类文本中有一些词语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及对某个事物的感情倾向,集中反映文章的主旨,阅读时应准确辨别、筛选。

(2) 寻章摘句法。

检索性筛选除把握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如起始句、收束句、过渡句、总分句、照应句、抒情句之外,还要理解内涵较丰富,表达上具有特殊作用的句子。

(3) 对比排除法

能否将思维凝聚在有关信息上是筛选的关键。做选择题时,可以对照选项,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文句,然后通过对比进行筛选。

(4) 抽绎整合法。

在阅读材料中,对有些概念的阐释散见于全文中,显得比较琐碎零散。因此在解题时,需要我们综合抽取、转换、加工、整合。

(5) 追溯中心法。

阅读中出现的一系列材料究竟说明什么,证明什么,表达什么,文中常有一些提纲挈领的中心句、主旨句、议论句、过渡句、抒情句等,抓住这些关键句,往往就能抓住材料的要旨。

(6) 结构提示法。

有些阅读材料,有较明显的语言标志显示文章的结构,而由这些语言标志领起的内容,一般都是较重要的信息。

(7) 深掘隐义法。

作者有时为了某种需要,故意不直言想表达的内容,而把它隐含在字里行间,用象征、双关、比喻等修辞格,或采用婉曲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对于这些材料或语句,不仅要理解字面的信息,还要挖掘其隐含的信息,即聆听弦外之音、解读言外之意。

(8) 揣意自答法。

对文中只有大量的信息而找不到现成答案的简答题,不防揣摩文意,自己组织语言作答。

3.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解题时分三步走:高考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主要采用选择题和表述题两种形式。一般来说,社科文采用的是选择题,而文学类文章采用的是表述题。不管是哪种题型,解题时我们首先要根据试题的指令,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然后从相关部位中筛选并整合出有效信息,淘汰无效信息。

(1) 社科类文章

①是“读”——吃透阅读材料,把握全文观点。快速阅读全文的目的在于整体把握全文的主旨。

②是“找”——明确信息检索区间。在阅读材料中找到与选项相对应的文段。在这一环节,最关键的就是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掌握筛选的标准,看题目涉及的是局部还是全部的信息,是就某一局部知识的筛选整合还是全方位多角度同层次的筛选整合。尤其是对于“定向判断筛选”题,首先要明确其信息检索区间,其次要明确筛选哪方面的内容。前者是前提,后者是关键。

例:2007年福建高考卷第1题

建设节约型社会离不开政府的努力。政府应以政策工具调控市场,以强大的市场力量逼迫市场主体选择节能环保的发展模式。中国是一个大的经济体,高能耗与低能效相叠加,使能源环境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如果说目前这一发展时期能源需求高增长带有客观必然性,那么,能源低效率是不能容忍的。

降低能耗强度的根本途径是改善产业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我们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但不改变资源依赖型发展环境、速度导向型增长方式,就不能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机制。十一五《纲要》提出未来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的行动,但各个市场主体的行为主要受经济力量的驱动。

面对能源环境的严峻形势,分解节能指标、严格政绩考核是实现节能目标的一种重要措施。但面对不同企业、不同产业、不同地区的极其复杂状况,以政府人员的判断层层下达指标,很难做到科学合理。重要的是政府的政策,包括价格、法规、技术标准、经济激励等措施,通过市场起作用,着重建立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机制,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市场主体的节能环保是一种经济行为;要实现节能目标,要素价格和环境监管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生产要素价格通过市场充分地反映稀缺程度和严格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监管,附以税费的激励,是实现节能环保目标最重要的经济驱动力。

依据文意,不属于“节能环保”措施的一项是

A. 改善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从而降低能耗强度。

B. 实现未来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

C. 通过分解节能指标,严格政绩考核,实现节能目标。

D. 政府的政策通过市场起作用,建立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机制。

解析:从题干可知,本题的信息检索区间是“全文”,定向筛选的标准是“节能环保”措施。解答这类试题,要紧扣“节能环保”措施,把选项与原文信息仔细比较,得出结论。A、C、D三项都江堰市可以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并且都属于“节能环保”的措施。B项不属于“节能环保”措施,是十一五提出的未来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的目标。

③是“比”——对照辨析异同。将选项与阅读材料中的句、段细加比较,求同求异。在这一环节,要注意命题者设置选项的方法是摘引还是提炼重组等。

例:2007年福建卷第2题(原文见上)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经济发展时期,能源需求高增长是不可避免的,能源的低效率是必须改变的。

B. 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机制,必须改变资源依赖型发展环境、速度导向型增长方式。

C. 以政府人员的判断层层下达指标,在复杂状况下,难以做到科学合理。

D. 市场主体的节能环保,带来了经济驱动力,促进了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同类推荐
  • 学习型学校的管理策略

    学习型学校的管理策略

    行政管理是指通过行政系统,运用行政手段,采取发布行政指令的方式进行管理的方法。行政管理方法是历史上最悠久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最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是建立在行政组织和行政领导人员发布的各种指令性文件、规章制度、命令和有关规范的基础上的。
  • 中医诊断学学习指导

    中医诊断学学习指导

    《中医诊断学学习指导》是以朱文锋主编的21世纪教材《中医诊断学》为蓝本,按最新教学大纲确定学习目标与任务,明确重点、解释难点,并按知识点设计题型的辅助教材,力求使整门课程繁多的知识体系系统化,以便学生熟练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做题方法,起到明确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
  • 自然辩证法概论专题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专题研究

    本书是研究生公共选修课教材。本书以“专题”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分为科学技术与自然观的发展,科学的本质、科学语言和科学价值,技术的本质、技术价值与技术社会观,技术方法和技术创新,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和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等内容。
  • 企业会计业务核算与财务报告编制

    企业会计业务核算与财务报告编制

    企业会计业务核算与财务报告编制(第2版)》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会计报表项目(会计科目)――会计报表――会计调整顺序组织内容,分为十五章。编写中结合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的特点,在结构、体例、理念、教学内容等方面均有改革与创新,充分考虑到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认证需求,对接与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资格、中级会计师等认证有关的课程。
  • 数学教学的趣味运用设计

    数学教学的趣味运用设计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且非常抽象的学科,要让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感受学习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愉快轻松地接受数学知识,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愿与你一直在一起

    tfboys之愿与你一直在一起

    三小只再一次偶遇中遇到了女主,他们的爱情会怎么样,如何面对情敌的陷害呢?
  • 浮生劫之离月

    浮生劫之离月

    他是魔尊之子,在仙魔大战魔族败落后,他肩负着重振魔族的重任。她是乡野丫头,刚出生便失去了父母亲,与唯一的小姨相依为命。十岁那年他救了她,十六岁那年他又救了她,十九岁那年……她不懂他为何总能在她危难之时出现,她以前总想明白,可有一天她终于明白的时候,觉得糊涂一些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 王者回归之退役特种兵

    王者回归之退役特种兵

    他是野狼特种部队的队长因为一次行动腰部受到了危险以至于他不能再次在特种部队无奈之下他选择了退役进入了都市生活
  • 驭蛊赶尸

    驭蛊赶尸

    苗疆赶尸人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赶尸人救赎的故事。(同名电影剧本已经全稿完成,寻求合作。)
  • 魔盔

    魔盔

    寒冰皇冠,埋藏千年的神秘妖皇魔盔突然现世。苏凡,一名平凡的小兵,误入妖陵,气运逆天,竟得到魔盔。神秘的头盔,诡异的异界,迎接他的又将会是怎么样的命运......
  • 狂暴帝君

    狂暴帝君

    【火爆爽文连载】少年遭兄暗算,痛失天帝位。意外重生之后,他要以无限暴力姿态强势回归!!!凡俗界,他以狂傲之姿踩压万千天才,让所有世家在他的拳头下臣服。修道界,他以神算之智深入敌后,将敌人的修道根基完全毁坏。少年发誓:一定要将陷害偷袭他的那些卑鄙小人连根拔起,要还修道界一片祥和正气的青天!【不一样的激情,不一样的战斗!且看夜落沉如何以寡敌众,成就狂暴之名,登上帝君之位。】
  • 凡人圣心

    凡人圣心

    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凡人,无论你是谁终会生老病死,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自由而不平凡的自己。其实凡人都是俗人,可人们偏又看不上这种俗,而不俗又做不到。徘徊在俗与不俗之间太痛苦;生活在活着又像死了一般太挣扎。或许我们只能期待在另外一个世界找到那个像圣人一样的的自己。我正在为此而努力,你们准备好了吗?
  • 法相狂潮

    法相狂潮

    神纹技术的突飞猛进将法相天地这门从大乘期才能涉足的巅峰神通瞬间普及开来,修行标准直降至元婴期。在这个元婴多如狗的时代,经典的三头六臂法相,佛门传承的罗汉金身法相,妖族特色的本源法相,甚至生活化的挖掘机法相、添加剂法相、显微法相……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法相狂潮。
  • 末日废星

    末日废星

    地球——孕育人类的母星。如今已是狂尸遍地的废星,成了人类测试星际武器的试验场。一本日记,让身为学生覃俊发现这一切绝非偶然。
  • 遗失的记忆带不走我的爱

    遗失的记忆带不走我的爱

    是谁放逐了情爱,任其在红尘中颠沛流离?是谁掸落了晴空云霞,忧伤了午夜里的一首诗阙?曾经,有你的日子,心的字典里没有落寞,没有悲伤,有的只是写不尽的江南诗意,道不完的江南柔情。当流星陨落爱情的唯美,生命就开始哭泣,受伤的人就喜欢躲在黑暗的角落,任其身体的荒凉,仿佛全世界的人都在讨论爱情,这一刻我更喜欢孤寂。对于我,一个早已被显赫的身世宠坏了的孩子来说,也许在你们的面前我是那么的光彩,但真正陪着我的却只是自己落寞的身影。我原本以为我会就这样地度过我的一生,直到她出现在了我的生命中,我的整个世界不再呈黑白色,我的世界,都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