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1300000014

第14章 儒家(5)

如实言之,则告子之说,最为合理。凡物皆因缘际会而成,人性亦犹是也。人性因行为而见,行为必有外缘,除却外缘,行为并毁,性又何从而见?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此说最是。性犹水也;行为犹流也;决者,行为之外缘,东西其善恶也。水之流,不能无向方。人之行为,不能无善恶。既有向方,则必或决之。既有善恶,则必有为之外缘者。问无决之者,水之流,向方若何?无外缘,人之行为,善恶如何?不能答也。必欲问之,只可云:是时之水,有流性而无向方;是时之性,能行而未有善恶之可言而已。佛家所谓“无明生行”也。更益一辞,即成赘语。孟子驳之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误矣。水之过颡在山,固由搏激使然,然不搏不激之时,水亦自有其所处之地,此亦告子之所谓决也。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之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固决也;亚洲中央之帕米尔,地势独高于四方,于其四面之水,亦决也。月球吸引,能使水上升;地球吸引,能使水下降;皆告子所谓决也。设想既无地球,亦无月球,又无凡诸吸引之一切力,而独有所谓水者,试问此水,将向何方?孟子能言之乎?故孟子之难,不中理也。

“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盖世硕等之说。《论衡·本性》云:“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故世子作《养性书》一篇。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亦论情性,与世子相出入。”董仲舒之论性也,谓天两有阴阳之施,人亦两有贪仁之性,亦是说也。董子论性,见《春秋繁露》之《深察名号》、《实性》两篇。此说与告子之说,其实是一。董子论性,本诸阴阳。其论阴阳,则以为一物而两面,譬诸上下、左右、前后、表里。《繁露》基义。然则举此不能无彼,相消而适等于无,仍是无善无恶耳。故告子谓“生之谓性”,董子亦谓“如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如出一口也。然其意同而其言之有异者,何也?盖此派之说,非徒欲以明性,并欲勉人为善也。夫就性之体言之,则无所谓善恶;就人之行为言,则有善亦有恶;此皆彰明较著无可辩论之事实。而人皆求善去恶之心,亦莫知其所以然而然,而人莫不然。此皆无可再推,只能知其如是而已。董子就其可善可恶者而譬诸阴阳,就其思为善去恶者,而譬诸天道之禁阴,此即佛家以一心开真如生灭两门,谓无明熏真如而成迷,真如亦可还熏无明而成智也。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棬。”此即董子禾米、卵雏、茧丝之喻。特米成而禾不毁,杯棬则非杞柳所自为,其喻不如董子之善,故招孟子“戕贼人以为仁义”之难耳。

“有性善有性不善”,其说最低。盖善恶不过程度之差,初非性质之异,固不能有一界线焉,以别其孰为善,孰为恶也。故此说不足论。

据理论之,告子之说,固为如实;然孟子之说,亦不背理。何者?孟子据人之善端而谓性为善,夫善端固亦出于自然,非由外铄也。孟子谓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人所同具,而又为良知良能,不待学,不待虑。夫此四端,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然则我之未能为圣人,特于此四端,尚未能扩而充之耳;谓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之具,而我有所欠阙焉,夫固不可。故曰:“圣人与我同类者。”又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材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告子上》。后来王阳明创致良知之说,示人以简易直捷,超凡入圣之途,实孟子有以启之。其有功于世道人心,固不少也。

孟子之大功,又在严义利之辨。首篇载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即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告子》篇载秦楚构兵,宋将说而罢之,曰:“我将言其不利也。”孟子又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以下皆极言仁义之利,言利之反足以招不利。然非谓为仁义者,乃以其终可得利而为之;戒言利者,乃以其终将失利而戒之也。苟如是,则仍是言利矣。故又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义者,舜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又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持之之严如此。为义虽可得利,为义者则不当计利,此即董子“正其谊不谋其利”之说也。此亦孔门成说,《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十字,已足苞之,特至孟子,乃更发挥透彻耳。义利之辨,正谊不谋利之说,最为今之恃功利论者所诋訾。然挟一求利之心以为义,终必至于败坏决裂而后已。此今之所谓商业道德,而昔之所谓市道交者也,几见有能善其后者乎?孟子之说,能使人心由此而纯,其有功于社会,亦不少也。

孟子论政治,首重制民之产。必先有恒产,而后能有恒心,此即孔门先富后教之义。其行之之法,则欲恢复井田。凡先秦诸子,无不以均平贫富,使民丰衣足食为首务者。其方法则互异。主张恢复井田者,孟子也;开阡陌以尽地利者,商鞅也。主去关市之征,弛山泽之禁者,孟子也;主管盐铁,官山海,制轻重敛散之权者,管子也。见第十三章。盖一主修旧法,一主立新法耳。此为儒法二家之异。直至汉世,贤良与桑弘羊之辩,犹是此二派之争也。见《盐铁论》。

孟子修养功夫,尽于其告公孙丑二语,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知言者,知识问题;养气者,道德问题也。“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于事之非者,不徒知其非,且必明烛其非之所以然,此由其用心推考者深,故能如是也。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可见孟子之于知识,皆再三体验而得,迥异口耳之传,浮光掠影者矣。其论浩然之气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论养之之术,则曰:“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其功夫尤为坚实。孟子所以能“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达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皆此集义之功夫为之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出处进退之间,一一衷之于义,无丝毫急功近名之心,亦无丝毫苟安逃责之念,此即所谓“居易以俟命”者,故孟子确为子思之嫡传也。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尽心上》。分者,我在宇宙间所处之地位。处乎何等地位,即作何等事业。行云流水,一任自然,而我初无容心于其间。则所处之境,尽是坦途。人人如此,则天下无一勉强之事,而决无后祸矣。此实与道家养生之论相通。可参看第六章第四节。

(第五节)荀子

荀子之书,其出较晚,而多杂诸子传记之辞。其书专明礼,而精神颇近法家。案古无所谓法,率由之轨范日礼,出乎礼则入乎刑,礼家言之与法家相类,亦固其所。顾孔子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则礼与刑之间,亦不能无出入。盖一则导之向上,一则专恃威力以慑服之耳。荀子之书,狭隘酷烈之处颇多。孔门之嫡传,似不如是。故予昔尝疑为较早出之《孔子家语》也。见拙撰《经子解题》。

同类推荐
  • 三言二拍精编(第三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三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负曝闲谈

    负曝闲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幻中游

    幻中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宦海升沉录

    宦海升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德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道德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绝对吞噬

    绝对吞噬

    一个学生在这个武侠已消亡的二十一世纪里因机遇得到一本古时候绝世功法吸星大法,可是在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上天却给他开了一个玩笑,莫名的穿越到了以修真为主的一座大陆,且看他怎么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存活
  • 魔缘飘渺

    魔缘飘渺

    这是一个美女云集的世界,有各色各样的美女,让人应接不暇,既爱又恨,且看主角吴天在这个世界如何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衣。冥冥之中是一切自有天数的注定,即所谓的命运,还是上天的一个明显失误,让一个平凡少年的人生轨迹发生逆转,从而踏上虚无缥缈的仙途。这是一个以红玉而引发的故事。一块红玉石,历经万亿年终修成仙胎,得以脱离石体,命运的齿轮也由此缓缓开始转动起来。故事,就发生于平凡的少年挂起本不属于他的那一块红玉开始……
  • 魔尊百世轮回

    魔尊百世轮回

    四个少年,从不同的地方踏入到了修真界中。他们一起吃饭,一起修炼,一起下山历练,一起面对挑战。到最后确是因为其中一个少年的改变而分道扬镳。他们各自走上了四条不同的道路,但是目的都是出奇的一致。得到那传说中无可匹敌的传承,成为天地主宰。只不过一个是为了承诺,一个是为了守护,一个是为了成为主宰,而另一个则是为了毁灭这畸形的修真世界。
  • 无良神医:魔尊殿下好粘人

    无良神医:魔尊殿下好粘人

    初见时,常年杀戮的他第一次见到他,却被她温暖的笑容给救赎了,从此黏上了她。“帅哥,我不认识你,我们好像是第一次见面吧?”“不,娘子,你不记得我了吗?你不要我了吗?”他故作委屈卖萌到。后来,“殿下,你们那还有什么空缺不,你看我适合什么位置呀?”“已经不差人了,不过我还缺个媳妇,我看你就挺合适的。”“是吗?我也这么觉得耶”她故作娇羞道,还扭了扭身子。小剧场:今天心情好,她问某人:"今天晚上想吃什么?我给你做,随便点。"某人认真的想了想,坏笑道:"不用你给我做,你躺着就好,我来做。""流氓!!!"(宠文,双处)不太会写简介...
  • 昔隹记

    昔隹记

    一个大难不死的孤儿,和一个机缘巧合来到面前的小女孩,一路跌跌撞撞,一路辛酸苦辣。
  • 至尊混沌诀

    至尊混沌诀

    谁说仙尊不死,谁说杀不了神尊。今天我就屠神弑仙。小白,不要在杀人了。我们永远在一起好不好。你说跟我在一起,可是你为何抛弃我。不是说好不离不弃的吗?那你还是认为我是以前那个没钱,没势的穷人吗?我呸,抛开这些我在你眼里我什么都不是,以前我在你眼里连狗都不如。不要在和他废话。看见他我都恶心。看着小白怎么虐仙尊神尊踏上最强者的道路。本人第一次写书,不好各位勿喷。
  • 废柴少爷闯六界

    废柴少爷闯六界

    漆黑的山洞里一道身穿红色长袍的人影依稀可见,他身边一头灰白色的灵兽静静的趴着......且看废材少爷李麟强势归来,勇闯六界,傲视天下。
  • 虚空界之帝尊

    虚空界之帝尊

    在茫茫宇宙之中,有很多的界面,每个界面都有生物的存在,只要打破界面堡垒,就能穿梭在不同的界面世界。而我们的主角就是意外的穿越到了一个界面的世界,他遇到了种种机遇,和他的同伴和不同界面的黑暗势力抗衡。他会怎么样呢?他能有何成就呢?请看正文
  • 去夏正好

    去夏正好

    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童颜阿姨”,富可敌国却屡遭感情打击,身患抑郁症的她想在平凡的市民生活中疗伤,熟料却一头撞进难分难解的忘年恋之网,这个二十几岁的男孩子怎么这么难缠?各路神佛,我不要再受一次伤;老天,放过阿姨吧。。。。。。
  • 仙墟纪

    仙墟纪

    岁月,就在我的眼中!……一心向往修仙长生的少年,踏入仙途,一步步笑傲修真界,纵横三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