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9300000017

第17章 李白(八首)(1)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隋时因罪徙西域,至其父始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青年时,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及贺知章推荐,曾一度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浪迹飘荡。安史乱起,因参加永王李璘叛军,被谴长流夜郎,中道遇赦。晚年流落江湖,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李白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处在唐玄宗统治的时代。他少负大志,向往建功立业,但又希冀隐逸生涯,求仙学道。出世当入世,冰炭于胸,成为影响他一生的两种趣向。他的诗既有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又时时流露出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诗风清新俊逸、奔放自然,诗境奇妙空灵。他善于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和素材,用丰富的想象编织自己兴高采烈的梦境,但又常常从梦境中跌回现实中来,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的艺术魅力。有《李太白集》。其中诗九百余首。有清人王琦注本。

揭露深刻讽刺性强

——读《古风》(五十九首选一)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古风”,即古体诗,它和格律严整的近体诗有所区别,除了押韵之外,不受任何格律的束缚。李白的《古风》共有五十九首,均无标题,非作于一时一地。总的说来,内容有抒写个人情怀和评论时政两大类。本篇是第二十四首,大约是天宝初年(安史之乱前)李白在长安时所作。

当时,唐玄宗生活日益腐化,骄奢淫逸,宠信宦官,又爱好斗鸡,在宫中建鸡场,搜集大批高冠、健距、羽毛美丽的雄鸡,选六军小儿五百人司驯养训练,因而斗鸡的人成为特权阶级中的人物,受到特别的宠幸。据陈鸿《东城老父传》记载,开元年间,童子贾昌以能养善斗的鸡得到玄宗的宠幸。“金帛之赐,日至其家。开元十三年(725——笔者注),笼鸡三百,从封东岳。父忠死于太山下,奉尸归葬雍州。县官为葬器丧车,乘传洛阳道。十四年三月,衣斗鸡服,会玄宗于温泉。当时天下号为神鸡童。时人为之语曰:‘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治道挽丧车。’”可见,斗鸡之风盛极一时。李白时在长安,亲眼看到这种社会现象,极为愤懑,因而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通过对宦官、斗鸡者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丑恶面目的刻画,深刻揭露和讽刺了社会现实,表达了广大人民的不满情绪。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现象的深沉恨叹,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大车”,指权贵们乘坐的高级马车。“扬”,飘动,有横冲直撞的意思。“亭午”,正午、中午。“暗”,暗淡,昏暗。“阡陌”,田间纵横的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这里指京城中纵横交错的街道。这两句是说,大车来往不断,尘土满天,即使是中午,整个长安城都被弄得天昏地暗。“亭午”,正是太阳当空、一片明亮的时刻,然而却“暗阡陌”,这就表明了“大车”之多。大车如此之多,可见气派非同寻常。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中贵”,宫内中贵的人物,指宦官。“连云”,极言住宅高大众多。“开”,排列。“甲宅”,上等住宅,古代皇上赐给官僚、贵族居住的处所分为几等,头等为甲宅。《新唐书·宦者传》记载:玄宗开元、天宝年间,长安及其附近甲舍名园,肥田美产,给有权势的宦官占去了一半。这两句说,宦官有的是黄金和高大众多的房子,就像天空的云一样连成一片。

以上四句是从行动、黄金、住所三个方面来揭露中贵腐朽生活的。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逢”,遇到,碰到。“斗鸡者”,专以斗鸡供皇帝娱乐的人。“冠”,帽子。这里借指服饰,包括身上穿的和头上戴的。“盖”,车盖,这里借指车马。“何”,多么,何等。“辉赫”,辉煌显赫。这两句是说,路上遇见那些斗鸡的人,他们的衣冠和乘坐的车马,是多么辉煌显赫、光彩逼人。“路逢”二字,说明是作者亲自遇见的事情。“何辉赫”三字,可见斗鸡者受宠的程度。

这是从他们出行时的排场来揭露斗鸡者的权势和显赫。这样还不足以说透,故诗人又对他们的神态进行了刻画。

“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鼻息”,是鼻孔里呼出的气息。“干”,上犯,冲破。诗人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说:“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虹蜺”,彩虹。“怵惕”,害怕,恐惧。这两句是说,他们鼻子呼出的气息,似乎都要把天上的彩虹冲散,行路的人都对此感到畏惧。这样写,就好像是一幅漫画,把显贵们那种鼻孔朝天、狂妄自大的嚣张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诗人的嘲笑、轻蔑之意亦隐含在诗句的字里行间。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叹:“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zhí)!”“无”,是没有的意思。“洗耳翁”,指的是尧时的隐士许由。传说尧想把帝位传给他,他不肯接受,跑到颍水之阳隐居起来。尧又召他为九州长,他认为这句话玷污了他的耳朵,急忙跑到水边洗耳朵。这里用来借指不贪富贵、能够分清是非的人。“知”,了解。“尧”,唐尧,古代传说中的理想君主。“跖”,传说春秋战国时的奴隶起义领袖,被统治阶级诬蔑为大盗。这两句说,世上没有像“洗耳翁”那样不贪图富贵、能分清是非的人,有谁能分辨圣君(好人)和大盗(坏人)呢?

可以看出,这诗所揭露和抨击的现象是真实的。诗中的“逢”字便可表明,这种现象是作者亲眼目睹的事实。

此诗以“鼻息干虹蜺”的夸张描写,形象而生动地刻画出了斗鸡者的神态,讽刺性强。典故的贴切运用,也增强了本诗的艺术感染力。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读《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蜀道难》为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多述蜀道难行。《乐府古题要解》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蜀中山名)之阻。”

在李白拟古乐府诗中,《蜀道难》是首屈一指的名篇,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关于此诗的写作年代及其寓意,自中唐以来,一直众说纷纭。这些不同意见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严武镇蜀欲危害房琯、杜甫,李白为房、杜的处境担忧而作此诗。

二、讽刺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

三、讽谏唐玄宗幸蜀。

四、即事成篇,别无寓意。

五、送友人入蜀。

六、表面上写蜀道艰难,实际上写“仕途之难难于上青天”。

以上这些说法,哪些是可取的呢?下面略加考察。因《蜀道难》于开元十八年(730)或天宝初年(743)见赏于贺知章,并收入唐人殷璠于天宝十二载(753)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蜀道难》应作于《河岳英灵集》成书的天宝十二载(753)以前;而玄宗幸蜀事在天宝十五载(756),严武镇蜀在肃宗上元二年(761),次年李白卒,故这两说不能成立。又因章仇兼琼在蜀时,“无据险跋扈之迹”,故第二说也不能成立。而如说为“即事成篇,别无寓意”,则不仅若干诗句难以解释,诗人的创作动机以及贯穿全诗的主题和鲜明感情色彩亦无从说明。故第四说也不可信。

根据作品的内容和有关材料,我们似可将第五、第六两说结合起来加以理解。《蜀道难》是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时送友人入蜀之作。诗用乐府旧题,以雄健奔放的笔调,着力描绘了蜀道山川的高危险阻,对祖国雄伟奇丽的山川充满了激赏与礼赞的感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仕途坎坷的感慨和对政局的担忧。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写蜀道的来历。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开篇突兀而起,非同凡响。“噫吁嚱”,是古蜀地方言,表示惊叹的象声感叹词。“危乎高哉”,是对蜀道之高之险发出的强烈咏叹:高啊!多么高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说行走蜀道比登天还要难。“难于上青天”,写出了“难”的程度。这开头两句,是诗人对蜀道难的总体感受,开宗明义,紧扣题旨,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在强烈的咏叹之后,读者对蜀道的特点有了一个总的印象,接着作者便展开了“蜀道之难”的具体描写。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四句,写因蜀道艰难,古代秦蜀之间互不交通。诗的开头,已以强烈的咏叹语句,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如果按照一般通常的写法,接下来应写蜀道如何如何之高,如何如何之难。然而诗人却别开生面,先作历史的回顾,拉开历史的帷幕,通过夸张的数字,叙述开国之久远,突出“人烟”之不通。这样写,不仅开拓了诗的时间和空间,而且从侧面烘托了蜀道的高危难行,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四句写太白的高峻和蜀道的开凿过程。大意是:从秦地的太白山到蜀地的峨眉山,只有鸟飞的路线,哪有人走的足迹。后来秦王嫁女入蜀,山崩地裂牺牲了五名壮士,天梯般的栈道才彼此钩连。

这里,诗人在上面回顾历史的基础上,再通过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传说,来说明劈山开道之艰难,蜀道开通之不易,似乎只有凭借神的力量,才能办到。这仍然是从侧面渲染蜀道的高危难行。

第二部分,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诗人以秦入蜀所见情景为线索,开始从正面具体描写蜀道的艰险高危。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四句从鸟兽的感觉来刻画蜀道的高危:上有那太阳神驾着六龙也要回头的高峰,下有水波回旋的河流,善于高飞的黄鹤都不能越过,灵巧的猿猴也不敢攀登。如此之“高”之“险”,“蜀道之难”也就可想而知了。这种极度夸张的描写,并不符合客观事实,但却成功地突出了蜀道的艰难,符合艺术的真实。下面,作者又从行人的感觉来具体描述蜀道的艰难。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四句是说,青泥岭的道路是多么曲折,走一百步就要拐九个弯;它的山峰是多么高峻,伸手就可以摸到天上的星辰,抬起头来简直使人不敢呼吸,只好坐下来用手抚按着胸口发出长叹!在这里,诗人极尽夸张之能事,把由秦入蜀的必经之地——青泥岭描写得如此惊心动魄,使人望而生畏。

行文至此,蜀道的难行似乎写到了极处。但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通过旅愁和蜀道山川幽冷深寂的悲凉气氛来衬托渲染蜀难之难。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在这段文字里,诗人先通过设问,提出蜀道之不可攀,然后从旅人方面着笔,分别用一“见”一“闻”,一“悲”一“愁”,渲染出一种阴森悲凉的环境气氛,从侧面烘托出蜀道之难,再一次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主旋律,发出了“使人听此凋朱颜”的感叹,更加深了人们对蜀道艰难的理解。

之后,由静而动,写出了蜀道山水的奇险: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如此惊险万状的场景,令人目不暇接。你看!这山峰连着山峰,离天不到一尺,千年古松好像倒挂在悬崖绝壁上。飞也似的急流和奔腾直下的瀑布争相怒号,冲击着山岩,转动着巨石,使千山万壑发出雷鸣般的声音。蜀道如此艰险,可叹你这远方之人何苦到这里来!“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一句,是作者对远行友人的关心,与前面“问君西游何时还”呼应,构成本诗结构上的和谐统一。

第三部分,从“剑阁峥嵘而崔嵬”至篇末,写蜀地险恶,规劝远行的友人不可久留。

同类推荐
  • 爱无助

    爱无助

    是—本从男人的视角来透视生活中女性的书,故而所写的人物皆为“男人的另一半”!
  •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2010年,曾经引起无数话题的80后开始步入“奔三”的行列,他们不再天真不再任性。如今的他们是否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是依旧潇洒单身还是家庭美满?又能否承担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本书与众多80后一起面对这一代人的理想与迷茫彷徨与坚强,共同探讨这2.04亿人群集体的怕与爱。
  • 爱的竖琴

    爱的竖琴

    这些诗,或以深邃的笔墨纸探索爱的哲理,或以细腻的笔触触及少男少女的相思,或以鲜活的感受吟咏对爱与美的追求,或以缠绵的情调表现失恋的痛苦,失意的孤独和渴望爱的慰藉……
  •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中所选的诗集与散文集均是作者在宁夏工作时,对这第二故乡的感慨与寄托。例如书中的《火车上有十个上海姑娘》一文描述的是作者初到宁夏,在从兰州到银川的火车上,所缔结的友谊;《银川制药厂的故事》记叙了作者在银川制药厂工作时面临困难时期的过程;《雨后的早晨》、《钻天杨》、《银川春景》这三首诗描绘了当时银川南门外的景物;《给三个生产上的标兵》等歌颂了工人忘我的劳动和崇高品质。
  •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的内容提要如下: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的孩子们大多送走了自己去远方打工的父母,独自或者是在爷爷奶奶叔伯亲戚的扶持下照顾家中的田地,牲畜。2009年秋天,贵州大旱,饮水都成问题,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他们坦然接受,偶尔抱怨,但是依然热爱自己的生活。26个留守的孩子,平均年龄9岁,220篇日记,21幅象征梦想的画,21个发自心底的愿望,12封写给爸爸妈妈的信。这些站在穷山之顶,恶水之上的孩子们,用稚嫩甚至娇弱的身躯撑起了那一片土地,还有他们的孤独生长。又爱又累,他们依然微笑。又爱又痛,我们只能流泪?
热门推荐
  • 爱在未来世纪

    爱在未来世纪

    古有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今有男主一人落入女儿国,故事是假的,情节是编的,但有些感情却是真的。
  • 华严经心陀罗尼

    华严经心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娇养萌妻,总裁老公要抱抱

    娇养萌妻,总裁老公要抱抱

    娇养萌妻,总裁大人好威武娇养萌妻,总裁大人好威武
  • 筑梦青春

    筑梦青春

    大家好,我是落千阳。我本来是一个大学生,但是梦现穿越,时光带着年华从新返回了艺术高校,再次汇聚在一起,重返那段美好的时光。
  • 盛夏婉言,轩月离夜

    盛夏婉言,轩月离夜

    一个拥有一切的女孩,她爱自己的同学,朋友,亲人……很爱很爱。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都消失不见了。但再出现时,早已物是人非。好不容易抚平的伤口,此刻传来撕裂的痛。原来,从未缓和过。当一切再次出现在她面前时,她还能经受得住吗?“夏以然,你要坚强。”夏以然说。“我喜欢你。”林轩说。“对不起。”林明宇说。
  • 这便是爱

    这便是爱

    碟国两大世家,姚家跟沈家两家老爷子,可谓是一生两兄弟,命运共彼此.几代世交,到两人手中,更是交往慎密.就这着层关系,姚丰便想与沈青定下姻亲,将自己的小女儿姚小钰许配给沈家唯一的独子沈若离,定于姚小钰十七岁成婚.时间如梭,今年便是姚小钰十七岁.大厅里时不时传来两老为儿女谈婚事的欢笑声,这期间,为了给姚小钰跟沈若离培养感情,沈青之子便成为姚家的常客,有时候一住便是几月.没办法,姚小钰就是喜欢跟沈若离玩.这看在两老眼里可是高兴坏了,尤其是姚丰,自己的小女儿百般好,就是有一毛病,从不与男子碰触,哪怕是他这个父亲也是抵触的很,在发现时,他还很担心,但这十几年下来他发现自己当年定亲的决定没有错,.姚小钰好像很喜欢沈若离,都十年了,想着便笑了起来说道:"沈兄,那咱们就把日子定在下月初,可好?"沈青当然求之不得,毕竟是给自家娶媳妇,两家有事亲上加亲,而且他看得出两个孩子相处的很不错.另一头,姚小钰面对亲梅足马的沈若离,是喜欢,从心里喜欢,整整十年,从她孩童时代见沈若离第一面便喜欢了,但是现在要嫁给他,她却不知道自己心里真的想法,她从未去想过有这么一天,哪怕每次沈若离来的时候,姚家的人都说这是未来的姑爷,她也明白那意思,但就是不能想象嫁给他,"哎"又是一声叹息,夕忆倒了一杯茶水过来,低声问:"七小姐,这是你第一百次了."姚小钰走下秋千,走到石桌旁欲坐,:"哎"又一轻叹,她也不明白为什么今天一直叹气,所以不再解释,自顾自情绪.却不知道因为她这一声声叹气,惹来了一串联的事情.
  • 这个江湖不太萌

    这个江湖不太萌

    朝中有位前辈告诉我:慈不掌兵,善不从捕,好人当不了捕快。因为善良在恶人看来,实则是一种可笑的懦弱。我很不幸,我被迫成为了一名卧底,七色面孔,八段心肠,从此开始了我的风流人生。校花?女捕?黑道一姐?富家千金?这些,通通打包带走!一入卧门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
  • 风你是否还在等我

    风你是否还在等我

    那一年的夏天,也正是这两个小姑娘相互认识的时候,他们彼此都才十三岁,也正是青春懵懂的时期
  • 图传

    图传

    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毕业青年,偶然遇到雪崩,踏入古中国神话世界,推开那扇未知的门,将闯入什么样的世界?在这个陌生的世界该何去何从?
  • 舌尖上流动的城市味道

    舌尖上流动的城市味道

    本书介绍了北京、山东、西安、苏州等地的美食,内容包括:千年流传的北京齐鲁大地的风采“三秦大地”的美食小桥流水中的食香古徽州的韵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