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2300000006

第6章 性别:男女之别,国之大节

区别男女,在中国人眼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需求。《国语·鲁语》云:“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不可无也。”似乎男女不分,一切行为方式都将失去依据,所谓“阴阳不分世理乱”。对于双性人,俗称“二尾(yǐ)子”“阴阳人”,民间总是带有一种嘲弄、蔑视的态度。穿着打扮方面,亦忌男女不辨。男女服装,每一个朝代的时尚都有严格的区别。如果男穿女服,或者女着男装是要犯忌讳的。鄂温克族人,禁止夫妻互换衣帽穿戴,否则以为对狩猎不利。民间许多神话传说中,有因男女换了服饰而使女方怀上身孕的说法。汉族有些地方,结婚时,让男女双方换裤带,也有象征生育的意义。还有许多民间故事、民间笑话中把“穿了女人的裤子”作为嘲笑某位绅士、官员或者其他男子的笑料,很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其实,正因为人们严格遵从了男女区别的种种标志,所以才出现“梁祝”“花木兰”等等女扮男装(也有男扮女装)成功的事例。这种男女泾渭分明的符号标签——服饰、举止——使人们相信,它和人体性别是绝对一致而不可怀疑的。祝英台、花木兰等都是钻了性分别习俗的空子,在错误的性别符号掩饰下,蒙蔽了众人的眼睛。现如今,假如有男人留了长发,穿了花色的衣服,或者有女人穿了男装,在公共场所都会引来许多好奇、询问的目光,好像在说:“这人是男的还是女的?”不弄个清楚明白水落石出,总好像有一块“心病”似的。男、女应当一眼就让人看出才好,才是中国人的习惯。

在生产、劳作方面也是如此。男人有男人干的活,女人有女人干的活,女干男活、男干女活都是遭忌讳的。台湾高山族男人不能接触女人专用的小锄、农具、织机和猪圈;女人禁忌接触男人的武器、猎具,不能进入男人的会所。普米族的妇女就不能犁地、打猎和取蜜,那是男人干的活。青海省藏民中的男人不能做抹牛粪、打酥油、背水、磨炒面、做饭等家务劳动,认为这是妇女们干的活。佤族人械斗时,女人不参加,男人则不能不参加。成年男子能参加而不参加者为习惯所不容,轻则受舆论指责,重则罚谷罚钱甚至抄家。汉族中有“男做女工,一世命穷”的俗谚流传。旧时,男人一般干田里的活,参与社交活动;女人一般干家里的活,不参与社交活动。男人干家务常被人耻笑,以为“没出息”;女人参与社交活动,又被指责为“疯”“野”“不守规矩”“不正经”。现在,这种观念有所更新,男女分担家务,同工同酬,男人能干的,女人也能干。毛泽东同志说:“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新俗语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都反映出这种习俗的演进。

性分别的作用之一就是要防止性诱惑。因此,分别出男女性别之后,还要进一步防止男女之间的性接触和性混杂,所谓“男女不同群”“男女授受不亲”。中国人过去一直主张男女之间相互避忌,男女之间一般不说话、不相视、不拉手、不互赠礼品,以防被人猜疑有性行为的发生。只有儿童时期才不避嫌疑,所谓“两小无猜”。普米族忌讳男子向少女赠送手镯和腰带;土家族禁忌男人跟姑娘开玩笑,并不准外人和姑娘坐在同一条凳子上;汉族民间有“男女七岁不同席”的俗谚,汉族、傣族、彝族、哈尼族、壮族等许多民族都有妇女不上宴客席的习俗。妇女不与男客同席。妻子不与丈夫同宗长辈同桌吃饭。《中国礼俗学纲要》云:“男女之嫌疑,如何辨之,则如男女不同坐,不共巾椸,乃至叔嫂不通问,不相为服,以此礼辨嫌疑,复以此礼保证其分辨也。”这些古训礼教,来自民间风习,也在后世民间风俗中反映出来。“男女不同坐”,不但素不相识的男女是如此,即便是亲兄弟姐妹之间也是如此。姑、姊妹、女儿,已嫁而返,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不但在私下里是如此,在公共场合也如此。直到清末民初,在戏院看戏还分男席、女席,男女看客是分开来坐的,即使是夫妻也不例外。《清稗类钞》中有段“京师妇女观剧”的文字,涉此风习演变。文中说:“道光时,京师戏园演剧,妇女皆可往观,唯须在楼上耳。某御史巡视中城,谓有伤风化,疏请严禁……京师戏园向无女座,妇女欲听戏者,必探得堂会时,另搭女桌,始可一往,然在洁身自好者,尚裹足不前也……然自光绪季年以至宣统,妇女之入园观剧,已相习成风矣。”“不共巾椸”,是说男女衣饰不能晾晒到同一根竹竿上。大概是怕晾衣收衣时男女同椸便会使之相遇、相接触的机会增多,从而难免发生苟且之事。“叔嫂不通问,不相为服”“嫂不抚叔,叔不抚嫂”,是汉族的古俗。叔嫂是一个门里的非夫妻关系的男女,平时接近较多,嫌疑最重,因而要求也更严。

有些俗语听起来是尊重妇女的,比如“男不同女斗,鸡不同狗斗”“男人不问女人疾”等等。实际上是怕失去了男子的威严、优越感,是不甘与妇女等同的另一种表现,其对妇女心理上的损伤、侮辱更加深重。汉、苗、瑶等民族旧时对妇女的户外活动限制很严。妇女忌闲游,忌串门儿,所谓“妇不闲游,宅肆不相通”。爱串门儿的女人被指责为不规矩的女人。广西妇女旧时“出入必戴帽檐,不露面首,亦得冶容诲淫之戒也”。好像女子把自然的体态容貌亮出来就是一种诲淫的罪孽了,而男子无论如何总是被蛊惑的。这种性别之间的不公平已被习俗的力量巩固下来。“妇女无故不出户庭,不事耕获,不给薪水、不行鬻于市”成为旧时中国风俗中的普遍现象。

同类推荐
  •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只表明进化之深也。”胶东地处美丽的山东半岛东部,占尽山海之利,人文历史鼎盛,历来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属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中国饮食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世界文化博览1

    世界文化博览1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手相与面相

    手相与面相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手相与面相》对人的手相与面相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各种新的内容对人的手相和面相进行详尽细致的归类,并加以逐条分析归纳,书中还特别提到国外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而得出的关于人的手相和面相的一般规律,总结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可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与参考,不再是以往的那些把人的手相和面相与人的命运定数、凶吉绝对联系起来的迷信说法。
  • 怎样取名改名全书

    怎样取名改名全书

    本书阐述了取名的方法和技巧,介绍了孩子取名、成人改名、民间取名的传统习俗等。
  • 成语故事·第三辑

    成语故事·第三辑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它是历史的积淀。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在让人们了解历史的同时,又获得了现实的收益。
热门推荐
  • 撒拉法学院之冥族

    撒拉法学院之冥族

    每个活下的种族都有自己的秘密,每个秘密中都有无尽的感慨。兄弟间的故事,寻不见的恩人,幕后黑手的神话,层层叠叠的悬念。破碎的希望连接着未知的将来……欢迎关注撒拉法学院!
  • 都市小人物

    都市小人物

    望着父辈一代代的守着土地,如稻草人一般。每天束缚于田地之间,没有自由。没有追求,唯一的娱乐就是玩鸟。这不是我的人生,我不想成为稻草人。我要跳出这个囚笼,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我的生活,不应局限于此。
  • 爱情七时区

    爱情七时区

    长期单恋的陶紫烟太累,在那个人的订婚宴上,她选择了离开。然而,在她离开之后,那个以为自己喜欢美女的男人,慢慢发现,自己一直以来,错得有多离谱!
  • 穿越原始当长老

    穿越原始当长老

    周磊一不小心就穿越到了原始部落成为了部落人,为了让自己活的更好,活的更舒服,周磊开始了原始部落的发展大计。
  • 蜜宠香妻:总裁宠妻如命

    蜜宠香妻:总裁宠妻如命

    他是商政两界,见了都要礼让三分的神秘人物。她是被相恋七年男友跟妹妹背叛,身心伤痕累累的安家大小姐。*一场蓄意已久的阴谋,她前后失去了亲人,事业。磅礴大雨中,他撑着伞走到她面前,心疼地抚着她的脸,为她撑起一片不委屈的天空。她脱下那伪装已久坚强的躯壳,不由自主的沦陷在他无尽的宠溺里……而然,几番风雨突变,当年被公认为柔弱的兔子长出獠牙,步步为赢。
  • 异界自由人

    异界自由人

    本是个随心任性之人,但在这个世界却他成为了一个懒惰的人。不好学习,喜武术喜幻想。后从高校退学的他该何去何从,哪里才是他幻想中的世界......
  • 重生之豪门女王千金

    重生之豪门女王千金

    许沫前世,爱着自己的未婚夫刘宇,却不料惨遭背叛,最后因为她背后的势力惨遭杀害,重获意识,她坚毅,勇敢睿智而果断。惩治渣男,智斗渣女,不再相信别人,却在一次意外中,把心遗落。。。
  • 野蛮小邪妃

    野蛮小邪妃

    堂堂第一杀手竟然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不知明的国家,就算这样,像小说里一样去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也没什么不好,可竟然已经结婚了!自家老公还没碰自己?
  • 芳容

    芳容

    星辰的微光中一艘小型飞船孤独地在陨石间穿行。飞船长约一百余米由一大四小五个球形舱体相接而成,两侧各展开两扇千疮百孔的太阳能电池翼,看去象一只迷失在远古荒漠中的黑色蜻蜓——茫然而执着,斑勃的舰首依稀能分辨出两个古朴的方块字……
  • 一中论道

    一中论道

    张东这样认为,轰轰烈烈十年,胜过碌碌无为百岁,张东对这世界说:“让我与兄弟轰轰烈烈玩上十年,谈一场销魂蚀骨的恋爱,我愿用后世三百生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