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0400000015

第15章 噩梦醒来

“文革”,对于中华民族是一场噩梦。

具体到一个群体,插队,对城市知青是一个噩梦。

赵瑜拍摄他的纪实片《内陆九三》时,钟道新曾经撰写过其中两集,是专门叙述插队生故事的。由于审查的缘故,两集东西被封杀。但我们都看到了样片。按照整个拍摄体例,每位撰稿人都在片末有一段言论。向来气度雍容的钟道新此刻几乎是痛心疾首地说道:

知青,老三届里,出现了若干英模,也出现了一批作家。插队的经历造就了他们。但这只是特例。个别人的幸运,不能掩盖数百万知青曾经遭受苦难的历史。我保证,我发誓:插队再好,我决不会让我的儿子插队!

有见识的评论家也曾经严厉指出过张贤亮小说的致命立意:

但凡他小说中的右派,无一例外地都能遇到漂亮并且善良的乡下妇女的爱慕和救助,仿佛妇联早就在和极左政策作对。但凡他小说里的主人公,最后都不仅逃出劫难,而且走上了成功的红地毯。这样的情节设置、立意编排,掩盖了数十万右派被劳改被迫害被肉体消灭的血淋淋的事实。

而噩梦终于过去了。

1.调动噩梦

1977年7月,我的借调期满,回到机车车辆厂上班。粉碎“四人帮”,国家开始搞建设;而铁路运输是先行,铁路工厂生产格外繁忙。一个班次,我这个司炉,得往炉膛里扔进十五六吨煤。工资呢,干了八年司炉,二级工三十八元;伙食当然很差,寻常高粱米包圆。高粱米是所谓优种高粱,喂牲口驴子都不爱吃。

我的体格足够好,出生苦寒山区,自幼有着体力劳动的锻炼,能吃猪狗食,能受牛马苦。工厂那点苦力还是拿得下来的。再说,国家不再革命,要搞建设,从理智上也不存在抵触情绪。

只是,借调期满,西老师已经明言,决定正式调动我去当编辑,我就不可克制地心神不宁起来。领导会不会变卦?调动会不会有阻力?

其次,国家恢复高考。原先三中的同学,工厂的同事,多有努力复习功课准备参加高考者,对我也形成了巨大的诱惑。以我的学习扎实程度,不用复习,考取任何大学依然有着十足的把握。但我经过斗争,断然放弃了这一机会。我是这样考虑的:考取理工科?假如十年前考入大学,恐怕已经该出成果了。考取文科吗?文科毕业,最好的分配去处也不过是省级刊物而已。好吧,我今生就认了这个高中学历啦!放弃高考,一门心思等候调动的好消息。

调动,要从一家工厂一步登天,调到省级刊物、著名的作家协会去,要从工人一步登天,变成国家干部,是这样的好事。而但凡好事,总是多磨。打成右派,去农村改造什么的,会相当方便。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天鹅肉却不是那么容易吃到的。

果然,我的调动遭遇了极大阻力。负责人事工作的王之荷老师与曹平安先生,去机车厂协商调动事宜,不惟没有受到礼遇,几乎受到围攻。关于要调动的张石山其人,在我们车间领导的言语描述中,简直是罪恶滔天、十恶不赦。

消息反馈到我的耳朵里,一名没有任何背景的小工人唯有徒唤奈何。我预感到调动会有阻力,人们不会让我那么顺利、那么快意,但我想不到他们会那样无中生有、那样不善、那样歹毒。

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因为我知道还有一颗极其可怕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起爆。

“文革”之初,我就陷入了一件令人恐惧的“反标事件”中。运动初起,学生们响应号召“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我给一名教师写过一张大字报,题目叫作“砸烂这条大疯狗”。草拟题目时,是在一张报纸上用钢笔涂写的。那时的报纸,几乎满篇都是毛主席的相片。我的那钢笔字迹恰恰就写在主席像的背面。大字报脱落在地,有同学不让主席像任人践踏,端端正正剪了下来。说多巧有多巧,“砸烂这条大疯狗”几个字,可可整齐排列在主席像背面。这还不是恶毒攻击伟大领袖的反标吗?

当时,我向学校党支部写了情况说明。不久,学校领导被打倒,反标事件不了了之。但事情一直没有正式结论。

红卫兵大串联,我受到了影响。

应征入伍,只是因为我们这一派在学校掌权,我又动了心计担任了征兵办公室的负责人。对立派的同学也要当兵,反标事件便没人提及,双方达成某种默契。

到我从部队复员,开始了所谓“一打三反”运动。太原三中原党支部的干事,竟然还保存着那张“反标”!好在学校的领导与人为善,压下了这件事,没有将材料递交到机车厂。

在我面临调动的人生最关键的时刻,谁能保证“反标事件”一定不会旧事重提?煎熬,焦虑,我天天如坐针毡,简直有些度日如年了。某些事情之可怕,恰恰就在于其可能发生,而你又不知道它会在何时发生。

自我安慰说,我不过是杞人忧天,不过是自己揣了鬼胎来吓唬自己。但这样的自我安慰,无济于事。

最终,是爱才惜才的西戎老师拍板定案,一语定乾坤。西老师久经运动,见惯了种种极左的把戏,他将事情推到极端,力重千钧、掷地有声地断然说道:这个人有人命没有?没有人命,给我调来!

历时一年,经过整整一年的煎熬,到1978年的6月,我终于离开司炉行当,调入了省作协《汾水》编辑部。

当时心情,枯木逢春,旱苗得雨,不过如斯。我真正体会到了“解放”这个词汇的真切含义。

硬要与其他事情比较,那么“当兵容易复员难”,我从新疆部队复员时,有过这样的解放感;“结婚容易离婚难”,后来我终于赢得离婚自由时,也有过这样的解放感。

若是进一步来形容,当下心情好比噩梦醒来。种种可怕的遭遇、真切的恐惧,竟然统统成为过去;而噩梦醒来是早晨,窗外阳光灿烂,有鸟语花香,正是春色满园。

——并非虚构,在我调入省作协之后多年里,我还会经常做一个总是反复出现的梦。我又回到繁忙的机车厂,满身油污,汗流浃背。甚至在梦中,我都会悚然大惊,发出不解的疑问:我不是调走了吗?怎么又回来了呢?

2.工作狂热

当初,各类媒体上爱讲一句套话:要夺回被耽误的时间。女作家谌容甚至写过有关主题的短篇小说《减去十年》。“文革”动乱终于结束,几乎每个人都有争分夺秒改变处境命运的主动性。

改革开放,大顺民意。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仿佛是从噩梦中醒转,解除了“不断革命”的魔魇。

在南华门东四条,在省作协,在编辑部,人们工作热情空前高涨。便说是近乎狂热,亦不为过。

当时,电视尚未普及,文学极度热门。编辑部来稿极其踊跃,业余作者如过江之鲫。我们小说组几个编辑,平均每月的看稿量接近一千份。大家实际上是在看稿的过程中,学会了当编辑,锻炼了编辑眼光,提高着编辑水平。审美眼光的具备,又极大开阔了文学视野,提高了写作水平。

有个何力力,最早发表过处女作《父与兄》。他的这篇来稿,扔在通联干事办公室的地上,准备处理。因为是用白纸本子铅笔书写,字迹混乱,几乎不加标点,属于“一逗到底”。被我偶然捡起,随便读了几行,竟是好稿!白纸本儿的末尾,草草写有地址,是什么小红坡。小红坡,便是老太原也多数不知道。

下班后,我带着稿子骑车找到小红坡,找到了这位“一逗到底”的作者。简陋逼仄的住处,二层床上有弟兄三人。深夜陌生人造访,三人警惕审视。我像是进了贫民窟,又仿佛是来到黑社会。

《父与兄》最终发表,编辑与作者成了好朋友。何力力两位兄长都不结婚,他自己的对象问题,还是我从中大力周旋,玉成其事。他老婆在北京某家进出口公司工作,后来成为常驻美国代办。何力力也被带到美国去了。常有消息回来,殷殷关切山西文坛情况。

有个毛守仁,后来大家戏称其“毛委员”的,在介休矿务局高阳煤矿工作。1965年初中毕业考取了技校,但在毕业前夕中学里号召大家报名上山下乡;说是考上高中或者技校,照样上学。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骗局:一旦报名,就被强行下了户口,发配农村去也。老毛接到的技校录取通知,成了一张废纸。后来招工去了煤矿,想挣稿费,特别是想改变处境,到文学上来讨生活。

我当时分管临汾和吕梁稿件,介休矿务局所在地属晋中,但下属高阳矿在孝义属吕梁。这个毛委员来稿甚多,似乎总是差着那么一点。去信指点,不得要领。1980年国庆假期,上面没有安排,我也不曾汇报领导,自费直奔孝义。带着儿子,顺便算是旅游。阳泉曲下了火车,离高阳还有二十来里。一路步行,有时还要背儿子一段。柿子青红,霜叶染醉,正用上《老道游山》里的道白:果然好景致也!

拜访了毛委员,和矿工们喝了几顿酒,最显见的成果是老毛有处女作《第十二夜》得以发表。

还有张发和秦溱。两位是地处临汾的山西师大的学生,当年写了一篇处女作《有福老汉》。投稿南华门,被退还。二位不歇心,将稿子又转到我的手里。我粗粗一看,觉得相当不错。不管什么越权与否,也不顾措辞得当与否,写了推荐稿签,断然写道:此稿可发头条!

后来,《有福老汉》果然发了头条。并且获取了刊物当时设立的优秀作品奖,并且张发、秦溱因之留校,在著名的《语文报》当了编辑,后来两位在省作协创办大型刊物《黄河》时分被调入南华门。

上述几件例子,当然也难免是我在表功摆好。但我的本意是想说明:当年在老西统领、老李具体主持之下的刊物,曾经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团结了我省几代作家,特别是为青年作者的学步腾飞提供了最好的平台;编辑部的所有编辑,工作认真负责,真是任劳任怨、尽职尽责。

当然,我和李锐等编辑同人一样,个人创作绝对不敢放松。业余写作可谓夜以继日;学习创作应是呕心沥血。文学创作的新军正在崛起之时,队伍正在组建整合之中。正如周宗奇所言:我们有什么资格享受安逸的生活、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1979年年底,父亲肺部积液怀疑有了肿瘤住院。母亲负责白天照顾,我一个人夜间陪侍。连续二十天之久,我每个夜里只是坐在马扎上,伏在床头迷糊一刻。我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耽误一刻工作。就在那个月,我还写出了四部短篇小说,包括在《上海文学》发表、《小说月报》转载的《最后的冲刺》。

当年精力,特别是创业的精神,想起来不由感奋!

3.郑义与蒋韵

说起新时期的山西文学,不能不谈到郑义和蒋韵。

大约1979年年初,所谓“伤痕文学”正大行其道。呼喊问题、控诉声讨的喧嚣,压过了文学本身应有的任何特质诉求。《河北文学》突然冒出一篇《歌德与缺德》的议论文章,与文坛新潮流大唱反调。如今说来,发表一点不同意见,算得了什么呢?当时,却几乎是引起了文坛公愤,全国多家刊物著文声讨。唯有山西的《汾水》、陕西的《延河》等不多几家刊物保持沉默。《汾水》便被说成是什么几大保守刊物之一。

与之同时,我省青年作者郑义在《文汇报》发表了著名的小说《枫》,蒋韵则在《安徽文学》发表了同样著名的《我的两个女儿》。

这一事件,不敢说在山西文坛,至少在文学青年中引发了不小的轰动。或者可以说,那是多少有着另类意义的作品,为山西的文学创作吹来一股新风,掀开了山西文学多样化的一页。

而所谓保守的山西作协闻风而动,爱才如命的西戎老师即刻指令编辑部注意这两名作者。西戎老师曾经约见郑义,《汾水》编辑部则请来蒋韵与全体编辑见面座谈。

郑义当时在晋中师专读书,蒋韵在太原师专读书。恢复高考以来,曾经有着相对独特生活的青年上了大学,开始投身文学。他们构成了文学新军的重要组成部分。郑义、蒋韵之外,还有山西师大的高芸香和张平等人纷纷横空出世。

南开大学毕业生成一,在《汾水》发表了他的《顶凌下种》,为山西文坛摘得了首届全国短篇小说奖。

山西大学毕业生韩石山,去读“文革”后的首届文讲所。与河北贾大山同住一室,不仅创作过五期文讲所许多流传极广的段子,还写出了《刁富贵草案》,并且构思了《三白瓜》准备创作出笼。

张石山发表过几篇城市题材作品,突然就写出地道山药蛋风格的《镢柄韩宝山》;柯云路出手不凡,一下子就在《人民文学》发表了后来的获奖小说《三千万》。

老作家奋起余威,马烽和孙谦合作编剧的电影《泪痕》全国得奖。马老还有短篇小说《结婚现场会》在《北京文学》发表,准备和张石山、柯云路一并去摘取全国小说奖。

噩梦醒来,山西文坛一派生机勃发。

晋军军容整齐,即将崛起。

同类推荐
  • 文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文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本书汇集老中青三代著名作家,涵盖传统名家、畅销书作家、80后偶像作家、当红网络作家、著名诗人、以及著名文学评论家、出版人、教授等各个文学领域的顶尖人士,一起探讨文学,将他们对文学的看法、观点和见解,真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为广大读者揭开这些名家及其优秀作品的身世之谜。
  • 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

    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

    本书收录了《一夜风流一世情》、《潇洒逃亡》、《眼睛一眨鸡变鸭》等故事。
  • 井底飞天

    井底飞天

    当知识界相当多的人谈“独立性”,都在号称“独立思考”,以至“独立”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词、口头禅时,你有没有想过“独立”已经异化,恰恰已经随俗了呢……在现今,主张独立的知识分子却在精神上极度依赖于那个规模不小的主张独立的圈子。
  • 爱恨如歌(诗歌)

    爱恨如歌(诗歌)

    诗人用平易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将等待自己的爱人的那种渴望与爱人即将到来时的兴奋心情细腻而生动地展现出来。诗人之所以那么激动,因为爱人不是骑马或搭车来的,她“绕过天狼星的山峰”,为了驱走“紧随我左右的黑暗”,她是真爱自己的。对于即将来临的真爱,又有谁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又有谁不雀跃欢喜,这种心情不同于见到初恋情人的心跳,这更是一种经过审视,经历考验的爱情感觉体验,是强烈的感情沉淀过来的一种深沉的情绪。
  • 历史的光点

    历史的光点

    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或被中央有关部门收藏,或被有关纪念馆收藏,或在有关报纸、刊物、专辑中刊登发表过。文集中的主要文章,记述了重要历史过程、事件和人物 。
热门推荐
  • 翼羽之旅

    翼羽之旅

    枫芩苹与纤陌泉、霄云娜无意中进入翼羽之都。要想回去必须经过十八个城市找到十八根翼羽开启幻影之门回到原来的世界。在这旅行中他们在十五个城市中还找到和他们一起旅行的伙伴。他们的故事会怎样精彩呢?
  • 青春追忆
  • 仙钟

    仙钟

    “梦里花开,花开如梦。花非花,梦非梦……”在杜惟日复一日的梦中,树下头顶金钟的那人总在诵经。“铛!”而每日清晨,那从梦中而来的钟声,必然回响杜惟耳畔。道经养魂,钟声淬体。终有一日,名门弃子必将叩开仙道的大门。崛起于微末,试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与之为乐

    与之为乐

    哪个雨夜念与乐救了满身是伤的徐为之。徐为之醒的时候世界是一片黑暗的,他只听到“医生说你的眼睛只是暂时性失明,会好的。”…………后来我终于明白,他尽管跟天气一样难以预料,却也跟天气一样无可避免。…………情深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
  • 紫蔷薇之重生守护

    紫蔷薇之重生守护

    那时,她患了癌症,检查出来时已癌症晚期;那时,他家破人亡,走投无路时他已选择死亡。两个相爱的人,因为怕连累对方而含泪分离,在海的两岸双双自杀,也许是上帝跟他们开了个玩笑,让他们在千年之前重生。这一世,他们是否能相认并且相爱?
  • 回忆青春校园生活

    回忆青春校园生活

    本文讲述的是女主角和男主角从初中到成年的生活经历
  • 女神的男神:晗追凯隔层纱

    女神的男神:晗追凯隔层纱

    十年前“小凯,如果有来生,你想当什么?”“那你想当什么呢?”“我啊,我想当蒲公英!”小女孩笑的甜甜的看着对面比自己高出将近一个头的帅气男孩“为什么啊?”“因为,蒲公英可以自由自在地,只要有风,就可以随风到处飞舞,多自在啊!我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十年后“你不是说你喜欢自由自在吗?为什么现在又肯来束缚在这了呢?”“原来你都还记得啊!不过,我现在更希望做一颗大树,这样,只要根在哪里,大树就会一辈子都会在哪里!不用再和最爱的人分开,不用再承受分离的痛苦!”“呵,你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大树可以永远扎根在一个地方不离开,可并不代表周围之前一直陪伴着它的其他的不会离开!!”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重启孤寂末世

    重启孤寂末世

    人心,是最难揣测的!是纯洁?天真?还是黑暗?变态?自私?丑陋?在这一刻全部将显露!充满病毒的世界,让前一秒的感到的幸福,安定,美满在这全部归零!即使失去一部分记忆了,但依旧残留有磨不灭的感觉,存在某种斩不断的联系。上帝所给予的相遇、重逢,为的就是更珍惜彼此。归来之时,又会是怎样的画面。重启末世中!嘘!不要说话,请静静地观看。
  • 灭天神尊

    灭天神尊

    端木凡,一个一出生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族嫡系子孙,却因天赋异禀,而被人废掉丹田,成为一个废人。之后又被废除皇族身份,赶出皇族。路遇神秘老人传授炼体秘法,修炼旷世至尊体。并意外修得灵识秘法。后被魔神残体入体,得魔气丹田。_________灵识秘法,魔气,炼体。端木凡将走上怎样的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