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9700000032

第32章 汉朝的“一国两制”

刘邦夺取天下后,跟着他刀头舔血、好不容易活下来的弟兄们,一个个眼巴巴地看着他把天下分割给自己。从心里讲,刘邦当然清楚这一点。功臣们想的是,能要到现货(现金)和期货很好,如果能再拿到“股份”就更好了。可刘邦愿意给的是现货和期货。以前在江湖上混,和秦帝国、项羽等诸侯王打仗,想让谁帮个忙,刘邦向来出手阔绰。天下大定,让他给大家豪宅、钱粮、美女等,他是不会吝啬的,这也是江湖规矩,比如,他给萧何、张良、陈平等功臣封侯,让他们和他们的子孙们享受来自封地上的好处。

对这些封侯的人,刘邦当机立断,马上落实封侯待遇。但让刘邦比较犹豫的是,如何对待被封了王爵的韩信、彭越、英布等人。要知道,在他们的封国里,也都按照过去的做法,国君的统辖权是无所不包的,拥有和中央一样的权力,比如,收税、任命官吏、征兵等权力。这些人与封侯的人不同,他们的王国除了个头相对小点,从根本上完全可以看作和汉帝国一样独立的国家。那时,汉中央也就直辖24个郡,七个异姓王共占了22个郡,这些人如果联合起来(当然,这个难度大得很),和中央闹别扭,汉中央也要吃不了兜着走。如果考虑到韩信、彭越、英布这种见过大阵仗、后脑上长着反骨的人,刘邦就更难受了。对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难受的刘邦把这些异姓王,以各种方式赶尽杀绝,只留一个又小又穷的长沙国。

异姓王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汉朝的国体问题依然悬着。如果直接有样学样地复制一个新的秦帝国,从思想意识上,刘邦面临着极大的障碍。那时候,大家都刚从春秋战国时代走过来,从骨子里习惯于封建制度。也就是说,天下一旦被统一,那个不管是当皇帝的还是当王的,理应把天下分成若干股份,按照功绩把天下给大家分了。大家从此回到封地,整军经武,保卫胜利果实,传宗接代,建立社稷,以使子孙享国千年,这是那时的社会风尚和心理。在那时,从本质上讲,大家也就是把刘邦看成天下盟主,而不是后来理解的天老大、他老二的皇帝。

遥想当初,大家一起跑出来反秦,就是为了过上相对自由的好生活,打倒秦帝国定下的规矩,特别是那个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也是造反目标中的应有之义。范增、张耳、张良等人在参加造反的时候,就明确提出让六国贵族出来当大家的首领。那时候,项梁等一帮手握悍兵强将的造反大佬也是点头称是,没太觉得有啥不能接受的。项羽和诸侯们烧完咸阳宫,在戏水河畔拉扯了几个月,平衡完各种要求和关系,最后把全国分给了十几个诸侯王。很多人说项羽目光短得很,自己应该立马称帝,这是没亲身体会的自说自话。大家想想,从小到大,他被告诉的人生最大目标是灭秦复楚,周围人也都是以灭秦复国或者灭秦立国为人生追求的,如果没有十足的理由和血淋淋的教训,项羽怎么可能会想到,秦国虽然该死,但秦国的郡县制度、皇权制度还是很不赖的呢。要学习成功的坏蛋身上成功的地方,向自己的敌人学习,说说容易,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做起来,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特别是对那种自己恨不得扑过去把他捅成马蜂窝的坏人兼敌人。从制度建设上,刘邦其实也不是天生的高人,他是从社会底层混起来的,更容易接受主流思想的影响。只是他后来和项羽以及项羽分封的诸侯王们死掐了四年,深切地感受到分封制度真不是个好东西,天下初定后,他才下定决心对异姓王们动刀的,更何况,在楚汉相争时期,他就对郡县制度的好处有了深刻体会,建国后,他当然会更加全力以赴推行郡县制度。说到底,不是刘邦不厚道,实在是项羽的下场太惨了。

对异姓封王是不能再搞了,刘邦转而对同姓封王。为此,他还把大家叫到一起,约定谁不遵守这个规矩,任何人都能揍他。这说明刘邦还是很坚持分封制度的,只是太不自信,只能按照江湖规矩,让大家起誓发愿,定下这种看似很凶猛,实则很无奈的“白马之盟”。刘邦坚持给刘姓家族的人封王,也不是完全因为刘姓的人和自己多么亲近和可信。按照当时人的说法,秦帝国这么快就被踹倒,是因为嬴政建立帝制后没有封王(实际上,丞相王绾曾建议嬴政封王,但嬴政迷信郡县制度,没听他的)。后来,大家也看到了,陈胜、吴广起兵后,当广大造反爱好者还在蠢蠢欲动的时候,一些郡守、县令却没有拿出和造反派死磕的劲头,更多的是率先表达或者提议加入造反事业,如会稽郡守和沛县县令,虽然这俩人后来因后悔或让造反者不满,也被项羽和刘邦宰了,但那种首鼠两端、见风使舵的态度还是显而易见的。看到这种让人笑掉大牙的官僚所作所为,难怪大家一致认为,依靠那些以施法布政为己任、以升官发财为目的的官僚为朝廷尽忠,实在是不靠谱。

除此之外,更深的意思也是有的。汉帝国刚建立,国家被刘氏皇族、吕氏集团和功臣集团共同执掌着,虽然功臣集团里的人服气刘邦(不服气和有不服气势力的也都被干掉了),但这些人在出身上和刘邦都一样,如果让他们还像对待刘邦那样对待刘邦的儿孙,就不好说了。即使这些人在活着的时候,发毒誓效忠刘氏皇族,在阴谋诡计中打着滚出来的刘邦能信吗?按说吕氏集团和刘氏皇族算是有血亲的共同体,刘邦在的时候,大家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其乐融融也是有道德和感情基础的。刘邦一旦死了,他还会相信那个比自己还对造反事业心向往之的吕氏家族吗?后来发生的事表明,吕后和吕氏集团确实不是个省油灯,要不是刘氏皇族带兵平叛,在理论上出现刘、吕共天下也不是不可能的(皇权时刻需要和自己一条心的实力派保卫,没实力的司马家族就不得不接受东晋王朝中出现“王马共治”的政治格局)。刘邦分封刘氏子孙为王,以此来强化皇族势力,但也是想到了后来刘氏王国有可能会造反的,比如,刘邦曾当众警告后来成为吴王的刘濞说:“汉家五十年以后东南方向必有叛乱,不会是你吧?”说实在的,即使想到了又能如何,他其实也顾不了这么多了。封了同姓王,即使自己死了,退一万步说,刘家人哪怕杀得天昏地暗、鸡飞狗跳,最后那个当家的也还是要去自己的坟头祭祀的,在阴曹地府自己不会缺钱花。

从此,在刘邦身后的汉帝国出现了“一国两制”,一个是封建制度,另一个是郡县制度。封建制度显然不利于皇权专制,没办法,不这么弄,短时期内,刘邦和他同时代的人还真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保护帝制安全。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说法,这应该就叫作路径依赖。在新的制度创新被发现之前,大家只能在原来的轨道上先走着,边走边摸索,边摸索边打架,边打架边平衡,等各方力量都平衡了,新的行为规范和制度也就出现了。文帝和景帝亲身经历了“一国两制”的磨合,他们始终很小心,以黄老学说治理国家,保证哪怕上层建筑斗得热火朝天,下层基础也能平静无事。即使这么怕出事,文帝时期还是出现济北王刘兴居造反,而在景帝时期则闹出“七国之乱”。

汉武帝走上皇位,拿出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和酎金律等制度,死乞白赖、强取豪夺地消除了诸侯王和列侯们的实力。“一国两制”被保留下来了,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不过那时,封建制度其实已经有名无实了。那些准备穿越到明朝当王爷的兄弟,应该先仔细地看看《明史》,明朝的王爷除了把自己养成肥猪外,想出个远门,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都不行,活得别提多没劲了,最好别去。

说起来,真正巩固皇权的不仅是靠郡县制度,还有儒学的力量。嬴政就是因为不信儒只信法,秦帝国的官僚们缺少儒家学说的熏陶,没有树立起忠君爱国的意识,在乱世来临时才会涌现出一些吃里扒外的货色。后来的帝国发现儒学的妙用,虽然王朝快完时,很多自诩儒学信徒的官僚对皇帝翻脸比翻书还快,但总是还有很多抹脖子殉国的,那些当了贰臣的也总是要找些理由的,比如,说自己以前效忠的某某王朝气数已尽,与秦帝国的很多官僚对底层民众造反的不太认真和“从之”的态度相比,还是好多了。

同类推荐
  • 未央宫传奇

    未央宫传奇

    是梦吗?还是现实?王孙……十里红妆、亲上加亲,谁能懂得背后的隐情?难道明君最爱的只会是贤后?饮下的,究竟是葡萄美酒?还是铭恨的血泪?黄泉路上,安息吧!朕的功过,可不是一个史官能记的!
  • 汉祁连

    汉祁连

    出生皇族,却无法认祖归宗,他用六年时间,肃清朝廷奸党,扫平漠北蛮夷,将一个太平盛世拱手相送,留下传国玉玺,与佳人相伴一生。“你救我一命,此恩必还,这大汉天下,就是我的谢礼。”
  • 也许你并不知道历史的轨迹

    也许你并不知道历史的轨迹

    为了救人阴差阳错而死的明宇,不但没有死亡,还在某个王的指示下重生,陪同史上最强新人灵使——李白,进入了世界的另一层级。活下去,改变历史!人参的吐槽群:499970446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明未小药师

    明未小药师

    周子武是一个从小被一个老人收养,和老人在山中居住。周子武继承了老人的回天医术,一天因为意外触电而穿越到明末洪武1634年
  • 杨门天下

    杨门天下

    她说,我想成天下最为尊贵的女人。他宠腻的说,好。为此,他便征战天下,血染万里江山,世人皆以为他嗜血冷酷,却不知他为红颜剑指苍穹。三年后,天下统一。她笑魇如花,他负手站在她身边。她出神的望着他,你本就应该是这天下的霸主。他说,天下为聘,娶你为妻,嫁给我可好?她靠在他的肩上说,好。
热门推荐
  • 回恋

    回恋

    我本是大楚国的一名舞姬,自小被人查出中了毒,活不过双十年华。我本想云游天下,但我遇到了你。对不起,我不能陪你到最后。片段:男子抱着怀中的女子,女子已经没有了气息“娆儿,你醒醒啊!!你不是还要陪我走遍这天下吗?为什么?为什么?你要丢下我一个人”泪水滴在女子精致的脸庞上,一滴一滴。下一世,我们再续前缘可好。
  • 流金渔场

    流金渔场

    我是闲人,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放牧,放牧我的鱼群。我从家乡,把不断壮大的鱼群,放到了崇山峻岭,放到了各个景区,放到了城市的每个角落。人烟罕至的峻岭,一望无际的河流,漫无边际的大海。我是牛顶天。我是渔人!
  • 一只凶猛的鬼

    一只凶猛的鬼

    我叫夜寒!我是一只鬼!平常就是在几个固定的地点瞎窜,爱好就是没事跳跳楼,只是有一天这一切突然改变了!欲知详情!点击阅读!
  • 斗罗大陆之化骨成灰

    斗罗大陆之化骨成灰

    上一是,她是白骨化身,成为武魂界中的低级武魂;下一世,她是神界执法者;这一世,她来到了斗罗大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重生之寒门教父

    重生之寒门教父

    重生回到1990年,一介平民能否改变世界?这一年,国际局势激烈动荡,东欧剧变余波未平,波罗的海又扬起独立风帆,老牌霸权红色苏联的行将就木使得中东权力真空,野心膨胀的萨达姆悍然入侵科威特,另一侧东西德国的走向统一则彻底击碎横亘在东西方之间的铁幕;同样是这一年,国内外向型工业体系尚未成型,经历前年物价闯关失败与去年的首都风波之后,生产资料价格飞涨,国民意识形态高度紧张,本就羸弱不堪的乡镇私营企业在严防打压中艰难前行。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新世纪共和国经济腾飞的前夜,是无数草莽下海称雄的黎明。一个胸怀理想的男人站在深城街头,目光狂热而坚定地奔向他那注定光辉璀璨的命运……
  • 朦月有缘

    朦月有缘

    青春总是带着任性和特性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尽管青春只有花开四季般短暂的停留,但是青春总会给痴男怨女们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记。至少秋小朦是深有体会,交往四年的大学男友说分手就分手,这多少还是让她有点接受不了,不过叶小朦觉得自己就是这种没心没肺的人,不到一个月,自己又开始了任性的生活······
  • 论语学案

    论语学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品郡主

    一品郡主

    她是当朝郡主,她是皇上身边的冷心谋士,她是江湖上的一方霸主,三个身份,三个她,到最后都只是一个她。他狂放孤傲,是腹黑冷酷的一方霸主!初见,回眸一瞥,他便认出一身男装的她本是红妆。再见,他便不顾众人眼光,大庭广众之下抓住她的手,不愿放她离去!他机关算尽,一步一步走上上位之路,最终只是想给她一世安宁!(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谷城山馆诗

    谷城山馆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