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7300000027

第27章 我们该怎么做认识自我……(1)

无论把自己解剖为几个部分,如果不知道其所受的文化影响,就看不清内心世界。

心理咨询师介绍说:一天,一位职工到咨询室请教小孩上学的事。这位职工说,他的小孩正读高中,平常在家里表现还可以,晚上屋里的灯熄得很晚,也经常说力争考个名牌大学,不让父母失望。他一直认为这个孩子很懂事,很努力。可是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说,他的小孩在学校根本就不好好读书,上课时有不少小动作,有时还领着其他学生一起起哄,很叛逆。判若两人的表现,让他很吃惊,就同小孩谈心说,如果现在不好好读书,没有知识,将来怎么办?没有想到小孩反驳,读书不一定就能当老板,他的理想是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大老板,挣很多钱,走在红地毯上,站在聚光灯下。

这位职工很迷茫地问:为啥小孩在家里家外表现差异会这么大?自己说的话又相互矛盾,现在不好好念书,靠异想天开就能成为一个大老板了?

人是一个矛盾体

心理咨询师接着说:“本来,我想告诉他,一个人,其实是个矛盾体。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可以把一个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个人潜意识形态下最为原始的、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像这个小孩贪玩、叛逆,都是本我的表现。自我是个人有意识的部分,自我存在的自觉性和理性,是人格的执行者,像小孩子在家里表现很好,给家长留下一个假象,是按照社会认可的标准自我控制的结果。超我是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中道德部分,像这个小孩内心里有自己的理想,希望当个老板,就属于超我。本我追求愉悦,超我追求完美,而自我则追求现实,三者构成了既分裂又完整的人格。这么抽象的理论,不是专业人士,很难听得懂。当时我不知怎么回答他。”

我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的是人的意识、人格,如果用这个理论解释现实人的行为,明显不实用。应该用另一种划分方法,让人们一听就懂。”

心理咨询师立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你肯定有更高明的解释办法,说来听听。”

我说:“高明谈不上,不过跟职工谈话,得走出抽象的心理人格分析,只用哲学的矛盾分析方法,把一个人在现实社会表现形式,按照支配行为的因素由内到外来归纳,可以分为三类:本性的我、现实中的我、理想的我。就以这个小孩为例,‘本性的我’表现为青春期的叛逆、贪玩、自我约束力弱,其实多数人都觉得玩着比学着舒服。‘现实中的我’表现为,为了不让父母生气,晚上不管读不读书,都很晚才睡,显示出对父母的顺从,这是受现实评价标准影响的结果,谁会摆脱现实社会呢?‘理想的我’表现为有梦想、有追求,其实无论处于哪个阶层,都会有梦。这三个‘我’,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不同需求、不同感觉、不同行为,表现为不同自我,显示出一个人的内心需求、现实生活状态和理想愿望。内心的愿望、现实的要求和将来的目标在这个小孩身上矛盾着,也使‘三个自我’处于分裂状态,所以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表现。”

她十分兴奋地说:对呀!中国人的困惑,往往是因为自我的分裂。一个真实的自我,就是要达到三个“我”的统一,而实际上人往往是分裂的。用这种说法,职工能听得懂。

古代文化已经有这种划分方法,修身养性、修身养德,另外佛教还谈修行。这“三修”,核心是让人们心灵得到净化,但是却是从心灵、性情和行为三个角度加强修养,最后以心的统一,达到自我的统一。古代评价人有一著名对联: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家贫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事上无好人。这里的迹,即行。从心和行两个角度看一个人,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如果论心,穷人家的孩子虽然给不了父母什么物质享受,但是尽到孝心了,就是孝子;如果论行,穷人家的孩子没有能力让父母享受,就不能称为孝子了。对美色更是如此,平心而论,每个人都爱美色,如果动心就不对的话,世上就没有好人了;心想了,不去行动,就是好人。看来古代已经使用心与行相分离的方法来分析一个人了。另外我们评价人还说,某某是性情中人,性情也是分析人的一项要素。

我开玩笑说:“看来认识自我至少有三种方法:一是弗洛伊德人格分析法,一是古人的心、性、行分析法,另一个就是咱刚发明的内心、现实、理想分析法。”

两人都笑了起来。

现实的自我

2012年7月,在走访职工中,我发现不同时代的人,对现实的看法大相径庭。

与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交谈,对社会的抱怨情绪有所增加,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为公有制经济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年岁渐增,精力不济,处于弱势地位,想想自己曾经的付出,与现在工作的人获得丰厚的利益相比,心里感到十分不平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只感到压力太大,上有老下有小,一切都需要花钱,只有拼命地挣钱。为了平抑内心的烦躁,信教者日益增多。

与新生代农民工谈,能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最务实,谁给工作岗位,谁给的工资最高,谁对他好,就给谁干,就感恩谁。他们认为,社会与我无关,什么也不信,什么也不想,人生的逻辑是:干活——挣钱——开心,其他什么都无所谓。在企业干,如果老板批评狠了,撂下工作就走,谁怕谁呀。

我和80后的大学毕业生接触后感受到,年轻一代有着足够的创新精神,有相当强的能力,更追求被社会、单位和周围人的认可和肯定,有强烈的表现欲,敢于直言。在国有企业,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因在校时一直是优秀团员,可年终时在单位没有被评为优秀团员,就直接打电话质问总公司的团委书记,他为什么没有被评为优秀团员。团委书记是第一次被这样问,感到特别吃惊。因为年龄大的人,即使内心特别渴望得到表现,仍然会“见荣誉就让”。这一代人中的激进者,现实中的自我是:反对论资排辈,认为自己干了相同的工作,却获得不了同样的收入,得不到同样的奖励,是没有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是社会的不公平。他们心中遵循着社会与自我是等价值交换原则,我付出多少,就应该得到多少。

就不同年代人的社会心理,我请教了心理咨询师:“你如何评价不同年代人的现实表现?”

她说:“现实中的我,是以现实为原则,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找准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位置。我们经常说,某某人太自我,就是指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与周围社会环境的关系,不顾及周围人的感受,更谈不上互助与友爱。这些表现形式可以解释为‘太自我’。现在的年轻人,内心怎么想的,在现实中就怎么表现,现实中的我越来越接近本性的我,换句话说,人们在现实中越来越突出自我了。”

我反驳道:“现代人把追求个人的社会地位、财富拥有、高官厚禄作为最高追求,目的是为了光宗耀祖,而不是个人的理想目标,这是内心的需求吗?”

我接着解释道:“受现实的影响,也同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现实的看法不同,其实是文化思维的不同。现在每个人或多或少,程度不同地为所谓的荣耀而奋斗着。只是有些人投机钻营、煞费苦心、苦苦追求,表现更强烈罢了。每个人内心,都觉得这样很烦、很累,但是为了高高在上、为了别人眼中的成功、为了家族的‘荣耀’被动地付出了并非自己乐意的辛苦和努力。我们往往把他人的评价作为衡量自我价值的标尺,受到他人的肯定才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实现。据此可以说,在中国,现实中的我,就是无我。”

心理咨询师又说了一番话,好像最后作了结论:“你说的和我说的是一个意思。古代对‘现实中的我’的行为规范,制定得很具体。‘三纲五常’把人们的行为予以了基本限定。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人没有自我,活着是为别人,活着是让别人看的,这些人依然存在,所求与内心所想不一样,你说的就是这类人。真实的我,应该是现实追求与内心保持一致,要追求内心之所求。不同年龄的人,在现实中有着不同的表现,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不同。越年轻的人,受传统文化影响越少,越接近内心需求。年轻人已经开始追求自我价值、自我需求,这不就是追求本我吗?当然,同一个年代的人,由于每个人的家庭背景、阅历、职业、接受的教育、处世方式不同,往往会造成个体差异。咱们两人只是举了不同年代的人作为例子,所以得出的结论不一样。”

本性的自我

中西文化对人性的看法是有差别的。

美国对军人的要求,当没有武器时,当没有粮食威胁生命时,当被包围突围无望时,可以投降。中国人把生命看得很轻,为了伟大的事业,牺牲生命在所不惜。我们倡导宁死不屈,投降了就是叛徒。这其实就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冲突,也是西方和东方文化的主流价值观的冲突。

古代对“本性的我”的态度是,加强个人修养,控制内心的愿望,最终能够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存天理,去人欲”,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指压抑自己本性中私欲与封建道德的要求相一致。朱熹说:“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我国古代文化研究如何做人,但很少研究人的本性,所以对人内心的感受并不重视,一切都为了一个社会目标。当然,也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思想,这也只是孝道的延伸,而不是真正对个体的尊重。只有陶渊明《桃花源记》,到社会之外寻找到一片世外桃源,才能不受外界的影响而得到心灵上的愉悦。

想起这两段材料后,感到十分困惑:究竟西方尊重个人追求是本性的我,还是奉献社会是本性的我?

于是我问:“现在人都说,要尊重人性。难道中国人追求一种道义,就是不尊重人性了吗?”

她说:“你说的人性,就是内在的自我,类似于精神分析法中的本我。内在自我的目标是寻找快乐。同样的社会环境,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是因个体有着差异。现在谈得最多的是追求一种幸福感。什么叫幸福感?是自己对幸福的一种感觉,是内心的体验。人生本是一个过程,快乐在于体验,这是内在自我的感觉。西方人认为,只有满足了个人的自然需求,才是尊重人本性;中国人认为,只有给每个人发展创造条件,在社会上有所作为,才是尊重人本性。西方人愿意早点退休,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中国人觉得退休了没有事干,让退休都不愿意,特别是领导干部,退而不休,都想在社会上多混几年,不愿意过个人的生活。应该说二者都是尊重人本性,因为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个体的内在需求是不一样的。”

她接着说:“让中国人回答‘我是谁’,多数人的答案是,我是社会中的一员。中国传统文化是群体文化,常把个人的人生目标与社会目标联系在一起,每个人是社会的一个元素。儒家认为,信仰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人的问题。如果一个人通过修身和实践,体验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本,这样的人,就是有信仰的人。也就是说,本性的我,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内心领悟到值得自己去努力奋斗和坚持追求的东西,就是有信仰的人。这样的信仰,是把社会目标自觉地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内心的追求与社会目标相一致。儒家所提出的‘养性’,是对本性的自我修养,把人性定位于对社会目标的追求上。”

谈到这儿,我理解了今天提出“以人为本”的意义:解决了个体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问题,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2011年,首次把“幸福感”一词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说明,政府已经认识到了,满足了公民的内心共有的愿望,让每个人有幸福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做到了,激发出了内在为社会奉献的愿望,社会才会充满活力。因为对中国人来说,衣食再丰足,没有得到社会和周围人的认可和肯定,仍觉得是个失败的人,所以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让每个人有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也是十分重要的。

自己尊重自己,就是要坚持以快乐为原则,学会平衡好自己的心态,实现内心与外在的统一,就会使人本性舒展。“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是从内心角度,对君子与小人的一种界定。我们常说,某某很本分,就是指其内心与行为很一致,不去欺骗,心与行统一。这样的人,活得很踏实和坦然,这是真正的快乐。

理想的自我

中国人最重视社会理想。儒家所说的实现自我,主要是指为社会做贡献。“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意指大丈夫志在四方,岂可害怕吃苦?“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意指志向不确立,犹如无舵之船,无缰之马,漂荡放纵,到底何处去呢?由此可见,古人的实现自己的理想,指的是最终要奉献社会。自我的目标,如果不与社会相结合,就是“小志”。古人所说的“立志”,是修身的最终目的。

而马斯洛则认为,只有当人们满足了基本生活、有了安全保障,情感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去追求自我实现。在中国,“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意指为国而忧,为国而乐,这是君子的志向;只考虑个人得失,这是小人的志向。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

同类推荐
  • 浪漫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浪漫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心灵甘泉:沙与沫

    心灵甘泉:沙与沫

    沙与沫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值得反复品读。除了哲理以外,诗集还富于音韵之美,宛如天籁,传达出生命的爱和真谛,让那些困顿彷徨的人们,都能得到慰藉和鼓舞!诗文超越了时空、国界的限制,字句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满足了不同心灵的不同需求。
  • 2008年中国杂文精选

    2008年中国杂文精选

    《2008年中国杂文精选》主要内容:世相、混子、有尊严地告别人生、我们喜欢“彩排”、怎还拾荒养母、一位乡镇中心校长的记账单、“多次批示”说明什么?、评职称为何不让抓阄、“领导别墅”何以层出不穷、登报有奖: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现在的教授都在研究些什么、我看“八十年代”、像吴冠中先生那样解放思想、不理解的崇拜、浪漫主义的“新闻眼、“暴发户”心态、三任书记一任不如一任、周正龙,一个小人物的悲剧、瞧瞧陈冠希是怎么做思想工作的、“愚人节”有什么好过的、话说官员带“陪读”、阎崇年被人掌掴的冷思考、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可怜丰都鬼难隐等等。
  • 银杏王

    银杏王

    “银杏王”的大部分文章,都曾经在报刊上发表过,此书突出一个关键词“记”。阮道明抒写了少年在家乡卖柴火、烧木炭、捕溪鱼、抓毛蟹、捉黄鳝、拾田螺、挖薯榔等生活片段为题材的那些散文,如“牛缘”、“拄杖”、“种丝瓜”、“番薯情结”等篇。作者是个热爱家园、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人。他重观察、重欣赏、重聆听、重思考、重哲理。他对身边的物事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他视它们为友伴,珍惜它们的存在。
  • 汉魏六朝诗鉴赏

    汉魏六朝诗鉴赏

    该书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
热门推荐
  • EXO之情殇

    EXO之情殇

    你认识爱吗?你真正了解爱吗?是甜蜜的温馨?亦或是冷漠的无情?“小熙呀,我会照顾你一辈子的“---伯贤“累了就向后转,我的肩膀随时让你依靠”---鹿晗“不管有多累,能看到你我就开心了”---亦凡瞧,多美的话,多让人迷恋的你们啊,可正因为太美好,我好像不配拥有呢“莫熙我警告你,要是再让我看见你伤害她们一次,我一定让你十倍奉还!”---伯贤“你走吧,我再也不想看到你这种心思恶毒的女人了,我们就当从来都没有认识过”---鹿晗“莫熙,你真的很让人反感,为什么要去做那些事呢?你已经不是我认识的那个小熙了”---亦凡呵没关系,我不需要你们无谓的爱,从此形同陌路吧
  • 傲世狂妃:邪王,来势汹汹

    傲世狂妃:邪王,来势汹汹

    “这个女人我要了。”异世初见,他指着她霸道宣誓。“王爷身份尊贵,墨冰高攀不起。”墨冰指着一众姐妹,微笑拒绝:“王爷在挑挑,总有一款合适您。”她本是二十一世纪上古墨家传人,死后被一束蓝光带到这个莫须有的北川大陆,傻子废物让她在这个朝代备受欺凌,可殊不知现在的她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任人拿捏的软弱小姐,她一袭红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飞扬跋扈,仗势欺人,以恶制恶,光芒万丈。
  • 炼魔天尊

    炼魔天尊

    越战越勇,战无不胜,天大地大,任我逍遥!
  • 混乱神界

    混乱神界

    本书讲的是一个杀手,在一次任务中无意中进入了精神与时间的空间,在那里他经过三年地狱般的苦修,最终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当他重回现实后,来到了一个法师与斗士存在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他成为了一个地位不高的斗士,经过无数的磨难成长,他创造了一个斗士的神话!
  • 寻找友谊的千金

    寻找友谊的千金

    章紫璇最的有权力,最神秘的公司千金,什么都不缺的她,却缺了友谊。朋友的背叛使他不再相信友谊......
  • 夜话阴阳

    夜话阴阳

    嘘……小声说话。-------------------------------------------------------又名《独属于我一人的家仙》
  • 君本男神:亲爱的别逃

    君本男神:亲爱的别逃

    她恋他三年,在高考后决定告白,无奈他不留余地的拒绝。四年后,她身边有个他,却意外地成为了他的下属。年少时,她想到的是如何好好学习且顺利吻到他。长大后,却变成他如何想着要把她变成自己的新娘。相知相遇相守,我会用我全部的生命去爱你
  • 追妻36计:腹黑萌妻快快跑

    追妻36计:腹黑萌妻快快跑

    某人养了十五年的小狐狸回国,居然告诉他她要结婚了。于是某人大怒,婚礼时居然光明正大抢亲。“乔安夏,你愿意嫁给我吗?”然后把戒指戴在她手上,说:“她愿意,从今天起,我们正式结为夫妻。”“你,你不要脸。”乔安夏咬牙切齿。某人邪笑:“我只对你不要脸,要不要试试?”————某天某两人领完结婚证,某人摸摸她的头:“夫人,余生请多关照。”
  • 龙凤双梦

    龙凤双梦

    在一个美丽的雪城里,曾有过一个美丽的侠侣情长倾世的故事,黄龙和吕凤用他们的经历,指引我们一起走进那一个神人魔的纷站的三界,再次见证刀光剑影,侠侣情长,龙凤双剑,爱梦无极的星霜与流年往岁———
  • TFBOYS彼岸花开

    TFBOYS彼岸花开

    未曾青梅,青梅枯萎,芬芳满地。不见竹马,竹马老去,相思万里。从此,我爱上的人都很像你。如果哪天我死了,别担心,我的心依旧为你跳动,只是换了一个方式守护着你。即便你爱她,但没有我的允许,你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