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09300000029

第29章 怎样让员工有好的表现

员工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极有可能会朝着标签所标定的方向发展。

3.1 让后进变先进,让先进更优秀

有很多领导者,在看到下属的某些表现之后,就会在心里对下属形成一定的印象和评价,比如,工作勤奋、诚实守信或者懒散拖沓等,也就是说,领导者根据自己的判断,给下属贴上了各种各样代表他们特色的“标签”。

一所学校的校长请了一名著名的教育学家来校指导工作,随后邀请这位教育家对一个颇让老师们头疼的班级的学生进行一次辅导。

于是,这位教育家来到了这个班级,见了这个班的学生,通过随机的提问及学生们的回答,他会当场点评,如“这个小伙子不错,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大企业家”、“你很聪明,并且善于思考,加油吧,未来的科学家”……

两个月过去了,校长不再听到老师们对这个班级的抱怨了,以前上课爱调皮捣蛋的孩子在课堂上也开始认认真真学习了。

多年后,这位教育家应邀来这所学校做报告,工作结束之后,校长对这位教育家说:“你真是独具慧眼啊,以前你说的那几个孩子都很有一番作为呢。”“其实我当时什么也没看出来,只是巧用了暗示效应而已。”这位教育学家回答道。

一个人被别人下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它对人们的行为有较强烈的暗示作用。下面这则实验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道理。

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曾做过一个实验:他要求大学生对两段作品做出评价,并告诉学生说,第一段作品是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写的,第二段作品是一个普通作家写的。其实,这两段作品都是狄更斯写的。结果,大学生们对两段作品做了十分悬殊的评价:第一段作品获得了慷慨的赞扬,第二段作品却得到了苛刻的挑剔。

基于这种效应的存在,企业管理者若有意或无意地给下属贴上“标签”后,则会出现如下两种情况。

1)优秀的员工会越来越优秀。

2)绩效表现差的员工可能会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

3.2 标签效应:不要用有色眼光看待下属

心理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被贴上一种词语名称的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心理学家克劳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一群参加实验者对慈善事业做出捐献。他将这些被试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的被试者,根据他们是否捐款,分别把他们描述成“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而对控制组的被试者,对他们捐款或不捐款的行为都不做任何评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次要求这些被试者捐款,结果发现,同样是前一次捐了款的人,在第二次捐款中,实验组被试者要比控制组被试者捐得多,而同样是未捐款的被试者,第二次捐款中实验组比控制组有更多的被试者进行捐款。也就是说,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描述成“慈善的人”的被试者,要比没有被下过结论的被试者捐的钱多,而那些第一次没有捐款,并被描述成“不慈善的人”的被试者,要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被试者捐的钱少。

这个实验就说明了人们的行为很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的。由此推之,当一位员工被管理者认为某些方面能力不行时,他或多或少会对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标签效应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1.企业管理者对员工不要一味地责怪抱怨,而应多用些激励性的语言,对员工多贴正向的标签,相信他们会做得更好。

2.在使用激将法对员工进行激励时,需根据员工的特点而定,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3.3 别把员工局限在某一个框框内

从前文的论述中我们得知,标签效应既有正面、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消极的影响。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一面,降低其消极的一面。对此,下文给出了如下两点建议。

3.3.1 多以正面激励为主

正面激励是给人一种正向的、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人们往积极的方向发展,在长期的积极的引导下,可以自然地将事情做好,还可以让自身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而负面激励是给人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惩罚性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若应用不当,会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3.3.2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员工

古语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结合企业管理实践,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能一成不变地用老眼光看待员工,而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对员工表现好的地方,应该及时予以肯定,从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同类推荐
  • 我们都有忧郁症

    我们都有忧郁症

    本书详细讲解忧郁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在文中将列举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便于读者的理解。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的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 青少年人格塑造:马加爵案件的心理学思考

    青少年人格塑造:马加爵案件的心理学思考

    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从案发,抓捕凶犯到法院宣判马加爵死型,引发了们诜我猜测、分析、评论、和关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马加爵的非逻辑性作案动机更成为人们尖注的集点,本书作者深入马加爵曾经生活过的家乡、学校及其相关部门,收集、采访了大理马加爵及其与之相关的原始资料,从心理学视野入手,通过其成长历程,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其杀人动机形成的非偶然性做了客观、理性的解答。同时对马加爵的作案动机提出了新观点并进一步对马加爵杀人动面背后的心理因素及其人格缺陷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解读。 本书不仅仅对马加爵,而是通过对马加爵一案的分析,提出了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不拖延的心理学

    不拖延的心理学

    拖延是可怕的敌人,是时间的窃贼。它会损坏人的性格,消磨人的意志,使人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毅力,怀疑自己的目标,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让人变得一事无成。《不拖延的心理学》从众多心理咨询领域中汲取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对拖延问题进行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从科学里汲取力量,终结掉拖延对你的干扰,你可以活得更精彩,再不用承受那些常与无必要的、自寻烦恼的拖沓相伴而来的痛苦。这样,你就会在需要的时候尽快地爆发出潜力。你也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娱乐,同时,从拖延中抢回更多的时间,也会让你的工作完成得更出色。
  • 跟专家学心理减压

    跟专家学心理减压

    让我们的心灵放轻松,什么是生活?有人这样解释:“生活,生活,生下来就得干活。”其实它从一定意义上确实说明了生活的内涵,那就是我们每个人,每个阶段,都需要有承担,这也是做人的要义之一。
  • 心理学与控制力

    心理学与控制力

    在这个竞技场一样的社会里,我们只有很好地与人相处,积累人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本书将教你掌握心理控制力,让你学会更好地控制自我,更好地与人交往,从容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
热门推荐
  • 他叫守望者

    他叫守望者

    你是否知道这样一群人,他们在黑夜中穿梭于都市,行走在一个又一个危机四伏的地方,保障着人们的安全;你是否知道这样一群人,他们冷若寒冰,却又热情似火,陪伴着朋友爱人行走向无限的未来。
  • 琴仙大陆

    琴仙大陆

    这里是一个新的异世界!曾经身为是王者的她,会怎么办呢?在这里,没有斗气,没有魂力,没有魔法,也没有任何奇怪的魔兽。这里是一个遵寻强者的世界!这里唯一最独特的就是在这个大陆上,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东西!那就是——琴乐感!她会在这个大陆绽放出怎样的火花呢?
  • 海贼之幸运小丑

    海贼之幸运小丑

    黄金杰克森号上:“巴基你的红鼻子睡了一觉好像变的更红了。”by香克斯“可恶的香克斯不准叫我红鼻子,啊,又是谁在叫红鼻子?我要宰了他。”by某个小丑“哈哈哈哈!”by罗杰雷利
  • 人生,请替我过

    人生,请替我过

    一个人是人生,两个人是世界。同一个世界有着即相交又重叠的人生。
  • 阎罗真君

    阎罗真君

    我有一剑,剑名万鬼。我有一法,法名阎罗。我有一玉,玉名穿心。魑魅魍魉,妖魔鬼怪,六道轮回。沉浮世间,谁人救世。唯阎罗真君。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亡灵侍从

    亡灵侍从

    被害身死,灵魂误入妖兽洞穴;迫于无奈,成为猫女贴身护卫;矛盾重重,人妖之争火热开战;爱与正义,最终将会如何抉择?
  • 沙特姆姆奇遇记

    沙特姆姆奇遇记

    一位少年,为了帮助他从前的自己复活,逃过了自己命中注定的三刧,并帮助寻找潘多拉宝盒的碎片,碎片分为十二生肖的图案,从此他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
  • 万界诸仙

    万界诸仙

    上古年间,万界混沌,诸天纷乱。一位古神陨落诸天,然而他魂魄不散,化作天地;肉身不灭,成山峦江海;意识散落于万界,孕育出天地二十一脉。历经数百万年的演化,天地最后一脉重现人间,借星辰之力完成最后的演化,将天地命脉依托在一个凡人身上。这是一个缘起于远古,我欲飞天欲封仙的故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那些年的那些往事

    那些年的那些往事

    人活着总会有些故事,不论完美还是残缺,悲伤或者快乐,我们都会经历许多的事情,总有一天我们会老,记忆会逐渐尘封,也许年迈后我们会经常回想品味自己的过去一生,不管酸甜,都是一首首赞歌,我是东风魄,趁年轻,写一点如今还能记起的往事,那些年的我,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我们一起来回忆,老了再来看又是哪一番光景呢?
  • 我们曾约定好在一起

    我们曾约定好在一起

    男主角是鹿晗,女主角是路可滋,嘿嘿,男主角在刚开始做了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