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0300000002

第2章

第一章多元时代,彰显知识的魅力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观点在我们这个多元时代仍不过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逐渐彰显出它无穷的魅力。我们要用知识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知识成为我们创新的原动力。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要培养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知识在让我们变得睿智的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心灵,提高了我们的修养。

第一节学会学习,增加未来竞争的筹码

——约翰·亨利·纽曼在柏林天主教的演讲

各位先生,我向你们声明,如果有两种大学,一种是所谓的大学,它不提供住宿,不监督学习,对修满许多课程且考试及格的任何人都授予学位。还有一种大学则既无教授也无考试,只是把一定人数的年轻人召集在一起过三四年,之后把他们送出学校,像人们所说的牛津大学近60年来所做的那样。如果要我在这两种大学中选择,问我这两种方法中哪一种更加有利于知识的训练——我并不从道德的角度说哪一种更好,因为显而易见的强制性的学习必定好,而懒散则极为有害。如果我必须断定这两条道路中哪一条在训练、塑造、启发人的头脑方面更为成功,哪种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更加适合现实的任务,训练出更好的公职人员,产生出通晓世情的人和名传后世的人,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那既无教授也不考试的学校,它优于那种强求学生熟悉天底下每一门科学的学校。

……

当一大群年轻人,具有青年所有的敏锐、心胸开阔、富于同情心、善于观察等特点,来到一起,自由密切交往时,即使没有人教育他们,他们也必定能互相学习;所有人的谈话,对每个人来说就是一系列的讲课,他们自己逐日学得新的概念和观点,簇新的思想以及判断事物与决定行动的各种不同原则。婴儿需要学会理解由他的感觉传递给他的信息,这就是他本分要做的事。他以为眼睛看见的一切事物都近在身旁,后来才了解到情况不尽如此。这样,他就从实践中得知他最早学到的那些基本知识的关系和用处,这是他生存必需的知识。他们在社会上的生存也需要有类似的教育,这种教育由一所大的学校或学院提供。

它的作用在本身的领域中可以公平地称之为开阔心胸。……姑且勿论他的标准与原则为何,是真是伪,这是一种真正的教育。至少它有培养才智的意图,承认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那些零星、繁琐的细节。这是有意义的教育,也能做出某种有意义的事来。一批最卖力气的教师在没有相互的同情与了解,没有思想交流的情况下,绝不可能做出这样的成绩。一批没有意见敢于发表、没有共同原则,只是教导提问的主考官也同样达不到上述目的。那些被教被问的青年不认识主考官,他们彼此也不相识,他们的主考官只在冷冰冰的教室里或在盛大的周年纪念日上向他们教授或询问一大堆种类不同、相互间并无哲理联系的题目,每星期三次,或一年三次,或三年一次。

……

受到初步的教育之后,对于愿意独立思考的人来说,在图书馆里随意涉猎,顺手取下一本书来,兴之所至,深入钻研,这该有多大的好处啊!在田野中徜徉,和被放逐的王子一同欣赏“树木的说话和溪中流水的大好文章”,这该是多么健康有益啊!

首先,最明显不过的是,这些例子,还可以有更多的例子足以说明知识的交流,必然是扩增知识、启发思想的条件,或从那个意义上说是造成这种条件的手段。关于扩增知识与启发思想近年来在某些地方谈论很多,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另一方面,同样明显的是,知识的交流并不是扩增知识、启发思想的全部过程。扩增知识所包含的意思,不仅是被动地将一堆原来不知道的观念接纳到脑子里,而是对新观念即时所做出的、积极有力的脑部活动。这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行动,将我们取得的知识素材转化得有条理和有意义;这是使我们的知识客体成为我们自己的主体事物,通俗地说,就是将我们接收的事物加以消化,使之与我们原先的思想融为一体。

没有这些,就不会随之而生另一种观念比较并为之建立系统,就没有知识扩增可言。我们不仅学习而且将所学的与已知的进行对照,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感到心智在生长、在扩展。所谓启蒙,不仅是增加一点知识,而是将我们已经学到的和正在学习的大量知识吸收积聚起来,在我们的思考中心不断运转前进。因此,真正伟大并为人类普遍承认的才智之士,像亚里士多德、圣?托马斯、牛顿或歌德,他们能够将新与旧、过去与现在、远与近联系起来看,因而能洞察这些事物之间的互相影响。没有这种观点,就看不到整体,看不到本质和中心。用这种观点掌握的知识就不仅看到一件件事,而且可以看到他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因此这样的知识便不仅是学来的某样事物,而且是一种哲理。

由此类推,如果摒弃了这种分析、分类、彼此协调的过程,即使再加上多少知识,多大的心智也谈不上扩展,也不能算是得到了启发或具有综合的理解能力。举例来说,我曾指出记忆力极好的人并不就是一个哲学家,正如一本字典不能称为语法书一样。有些人脑里有包罗万象的各种思想观念,但对这些思想观念之间的实际关系却一无所知。这些人可能是古玩收藏家,撰写编年史的人,或是动物标本剥削者;他们可能通晓法律,精通统计学,在各自的职位上都很有用。提到他们时,我不敢表示不敬。可是,即使有这些成就也不能保证思想不流于狭隘。如果他们只是一些博览群书的人,或是见闻深广的人,那么他们还配不上“造诣高深”的美称,也不能算是受到了开明的教育。

同样,我们有时会碰到一些见过大世面的人或是曾在他们的时代有显赫成就的人,但是这些人不会概括归纳,也不懂得如何观察。他们掌握大量有关人和事详尽的、新奇的、引人入胜的资料。同时,由于受到不十分清楚确定的宗教、政治原则影响,他们说及一切的人和事没有分析、讨论,说不出什么道理,对听者并无教益,只是单纯的说话而已,尽管这些人见闻很广,但是没有人会说他们具有渊博的学识或精通哲理。

【人物剪影】

约翰·亨利·纽曼,19世纪自由主义教育的伟大倡导者,也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语言学家。1801年,纽曼出生在一个温和的新教圣公会家庭。从1817年进入牛津大学学习开始,纽曼在牛津生活了二十多年,牛津的精髓——学院制、导师制、寄宿制,构成了他的教育理想的主要内容。纽曼主张大学生应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去接受知识。1824年,纽曼被授予英国国教会的圣职,在此期间,他参加了约翰?基布尔发起的著名的“牛津运动”,并把这场运动推向高潮。

【读·品·悟】

1854年,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成立的时候,纽曼被邀请做了演讲。在这篇独具特色的演讲中我们懂得了,不管是古代的大学,还是现在的大学,它们的存在不单单是教会了我们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学习知识。

我们大家都知道,大学期间的学习直接影响着今后的就业,因而很多大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在背记知识以应付考试上,殊不知,这样做好比是丢了西瓜抓芝麻。在大学期间的学习,重要的不是你背了多少东西,而是你学到了多少东西。真正的知识是那些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规律和本质,也就是处世方法背后的原则和玄机。读过大学的人和没有进过大学校门的人最主要的区别并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而在于是否领略到了一种思维方式,而这才是能够终生受用的。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单纯地学习知识肯定没有太大的用途,因为就在我们学习旧有知识的同时,已有更多的新知识产生,而这一切新的知识终究要通过我们的灵活理解才能掌握。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任何学者、专家能够将人类所涉及的知识全部地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么我们该怎么应对这一现实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已经给了我们答案,相对于教授者而言,受教者更重要的是学会“渔”而不是得到“鱼”。所以,我们在探求无穷无尽知识的同时,更应该随时变通自己学习知识的机制,强化自己学习知识的思维,这样才能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学海无涯,只有泛舟技术高超的人,才能到达更远的地方。同样,在大学里除了学会知识以外,还要学会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为我们应对未来的激烈竞争增加砝码。

【链接】

纽曼对教育的思考成果很多都出自他的即兴演说中,后人将他的演说合辑为《大学的理想》一书。本书中,纽曼对大学教育理念做出了新的解释。该书出版一百多年来盛行不衰,书中的许多观点仍被今天的人们奉为圭臬,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

    本书是为你量身定做的非虚构写作指南,帮助你写出心灵深处的真实故事,不仅带给你新鲜有趣的想法,更能激发你的写作灵感,让你情不自禁地想要动笔,锻炼一下你的“写作肌”。作为国第一位获得创意写作终端学位并回国任教的高校老师,李华通过自己与学生多年的创作实践,展现出一个真实的非虚构创作过程,激发并鼓励你写出自己的故事。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 鲁迅作品集(8)(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8)(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讲述了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 汉语诗歌的节奏

    汉语诗歌的节奏

    本书系统研究了汉语诗歌的节奏问题,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在分析、评价几种汉语诗歌节奏论的基础上,指出汉语诗歌节奏是 “音节—顿歇”节奏,而且这种节奏有其特殊的语音学根据和构成机制。中编论述《诗经》、《楚辞》、五七言诗和词曲的节奏形式(包括节奏单位、句式或行式、节式、体式和节奏调子)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从音顿节奏的观点探索某些节奏形式的起源等疑难问题。下编在分析和评价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新诗节奏形式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论述格律体新诗节奏形式和自由体新诗节奏形式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论述两种新诗体的建行原则及其根据。中编和下编还论述汉语诗歌韵的独特的节奏作用,以及这种韵与音顿节奏的关系。
  •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尤以为“清风”呐喊的篇什多些,故而作者许咨新把书名取为《呼唤清风》,也表达了本书的倾情关注,寄托了笔者的真诚愿望。 全书分为三辑,共99篇。“清风篇”,以反腐倡廉为主题,劲吹清正廉洁之风的杂文、时评。“随想篇”,多为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感而发、不妨一说的杂谈、随感。“拾贝篇”,则为杂文、随笔、散文及数篇初涉文学的萌芽之作。
热门推荐
  • 史上最强城主

    史上最强城主

    随身带个建城系统。他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据说当强盗的时候不抢钱,专门给钱的。他是赫赫有名的好城主,爱民如子。他是许多未出阁女子的偶像、是敌人眼中的逍遥王、是······在所有人为他而倾倒,胆寒之时,他却纠结地听着脑海中传来的声音。”村庄繁荣度100,还有900就可以升级二级村庄,请玩家多多努力!“”城镇繁荣度10000,还需90000升级2级城镇,请玩家多多努力!“······”唉~管家,我们还有多少资金?“陈千万欲哭无泪地看着一群雄心壮志的手下。
  • 异能修真强者

    异能修真强者

    神星大陆最强者陨灭后残魂收下白宇为徒弟,与伴侣将白宇等五人锻炼为地球最强,杀入神星,统一宇宙。
  • 恶魔养女

    恶魔养女

    住在蓝宫里的,不是王子和公主。而是,木木和蓝修。十七岁的女儿和三十三岁的父亲。天使般的女儿和恶魔般的父亲。绝美却残酷的蓝修收养了仇人的人儿木木,为了复仇?还是为了……
  • 美女少爷追爱记

    美女少爷追爱记

    一个叫少爷的人,却是个美女;一个叫小爷的男人,外冷内热;一个从天而降的神秘阳光少年牧羊,又是何方神圣?这朝夕相对真就比不上一见钟吗?少爷对小爷说:“你是不是非得要一条人命?那好,我就给你一条命!”小爷在心里对自己说:只要是她喜欢的,我都愿意去做!牧羊来到这里是为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只是记得那年的他和她,并肩而坐,仰望星空,凝望月亮!少爷常常在想:我为什么没有童年?那些记忆去哪儿了?而牧羊却希望:你永远也不要记起来最好!当一切真相昭然若揭的时候,少爷脑海中紧锁的大门开启,那是何等的惨烈与伤痛?“为什么会是你?”“对不起!”尘埃何时才能落定,而自己?又该情归何处......
  • 僵尸的英雄之路

    僵尸的英雄之路

    当体长400多米,拥有九个头的蛇妖相柳在城市中不断喷吐毒液,毁坏建筑的时候,仿佛世界末日。科技产物在毒气中腐蚀失效,除了核弹,还有什么能阻止这个传说中的妖怪?“RiderKick!”相柳的一个头直接被踢爆。“是你!!!僵尸再也阻止不了我了!”q群428637679
  • 末世饲养忠犬老公

    末世饲养忠犬老公

    有一天,桃小兔在网咖玩游戏,突然被雷劈了。她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身上装了一个游戏系统。桃小兔呐喊,“系统,我不服!”069号系统,“滴滴滴,宿主,如果你拒绝任务,会因为被雷电劈中,立即死亡。”此后,桃小兔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殴打丧尸乖乖,收割腹黑男神,玩转系统任务,走向人生巅峰。
  • 一世仙侠

    一世仙侠

    人生一世间究竟为何懵懂书生许墨阳偶遇仙缘誓要单人独剑一世修仙
  • 青春自来

    青春自来

    高考过后,一群年轻人满怀着憧憬与期待,来到了江城大学,开启了他们为期四年的大学生活,帅气阳光的大男孩刘睿一眼便对同是大一新生的赵琪心生爱意,阴差阳错,刘睿却与赵琪的闺蜜宋佳俩人双双坠入爱河,在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郎情妾意的生活着,直到有一天刘睿的家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让刘睿改变了此前的生活,走上了前途渺茫的创业之路,小有成就后,刘睿盲目扩大生产,致使资金链断裂,宋佳暗中与银行行长徐斌达成协议,自己嫁给徐阳,换取银行贷款,至此刘睿的生意才得以维继,一步步发展壮大,最终成立了有良集团,徐氏父子双双入狱,宋佳却在寻找刘睿的途中永远的长眠地下,刘睿得知当年原委后痛苦不已。
  • 风雨过后那还是我的爱吗

    风雨过后那还是我的爱吗

    描写的就是真实的生活,也许是你的,也许是她的,但只要经历过就会留下痕迹,感情更是如此,尽管爱情坚如磐石,但遭遇了小三,一切就改变的最初的味道。
  • 偶像之星

    偶像之星

    一个小小的初中生,却萌生了要当偶像的念头。从此,她就和伙伴开始不断努力,励志成为偶像。她会成功吗?敬请期待…(ps:本书有些参照守护甜心,但却不一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