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01500000068

第68章 关于文化的若干断想(1)

问题的起因:文化,是近几年最为流行的一个词语,企业文化、传统文化、文化建设、文化产业、文化强国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关于文化的阐述文章见诸各类报刊、书籍、网络及影视作品。毫无疑问,这些探讨、追溯不无益处,但也充斥着太多的应景之作,以及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可以众说纷纭,但绝不能人云亦云。文化是一个科学严肃的问题,容不得丝毫的水分和武断。

文化之风,如此的强劲。有文化意味着品位和荣耀,没文化意味着庸俗和贬损。凡事若不搭上文化,就意味着贫乏,没有底气;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更是时髦至极的一种现象。对文化元素的重视、颂扬固然是一种时代的进步,对精神追求、精神生活的肯定、倡导固然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但若过于功利化,就不免流于浅显和低俗,因为文化不是装饰,也非标签,粉饰更是无益。徒有其表,而无核心;声势再大,而无内涵,不但对文化发展、文化建设无益,甚至有可能对文化形成一种变相的亵渎和摧残。

这世界,恐怕没有比文化更为庄严、更为神圣的东西。文化之于一个人,就如其品格、品位,更如其形象、声誉。文化之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如其根基、历史,更如其信仰、未来。

毫无疑问,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发掘、光大都是绝对的、必要的,这意味着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对精神价值的崇尚,但倘若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未免有些虚弱、无力。时代在发展,历史在进步,这发展、进步是如此的日新月异,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庸俗和懈怠。文化的繁荣和复兴是何其的重要,其意义又是何其的深远。与其缅怀往昔,不如展望未来。与其随波逐流,不如追寻根本。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自有其必然的规律。同在一个星球,各个民族、国家的不同文化并存与交融都是自然而然的。在信息、人流日益发达、拥挤、接近的今天,我们不必惧怕外来文化的侵入,正如我们应该尊重各种文化的差异一样。或许,我们更应以一种更加包容、开放的胸襟坦然直面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而那些所谓物欲猖獗、文化苏醒一类的悲情言论未免都过于危言耸听、杞人忧天。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文化的断链、灭绝甚于一个民族、国家的没落、消亡。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如此的势不可挡、日新月异,足以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和强大,又何来那些根本就不足为虑的忧思和担忧。

就如没有完美无缺的历史一样,也不可能有完美无缺的时代。正如历史从不缺少曲折一样,前行的道路无疑也充满着荆棘和坎坷。就如个体的成长不乏反复、个体灵魂的塑造离不开是非交错一样,群体的进步也不会一帆风顺,民族的昌盛更是任重道远。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虽然几经忧患、几经动荡,今天不照样屹立在世界东方,令人倍感自豪。中华文化,更是一支无比灿烂的文明。虽然几经内忧外患,如今还不一样熠熠生辉,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所有这一切,都充分反映和展示着我们的国家、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不可欺侮、不可战胜、无以动摇的强大生命力,更昭示着愈加光明和美好的未来。

而那些外来文化,决非有些人描写的那样美好,更非有些人想象的那么诱人。对现实和传统的肆意指责,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就如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无知一样可怕,更如对人类文明历史的愚昧一样可悲。抹黑民族文化,就如丑化我们的父母一样卑劣。

试想,西方社会所标榜的那些所谓公平、正义、民主哪一个不是建立在以往侵略、掠夺的基础之上;无异于对人类文明最赤裸裸的践踏和最残忍的伤害,与真正的文明何其背道而驰,又何其远矣。人权的大棒,虽然张牙舞爪,却无不虚假、虚弱至极。双重标准、多重标准本身就是对文化的横加摧残,毫无尊重和正义可言。文化需要尊重,正如历史需要尊重一样。历史一再证明并且仍将不断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正义、热爱和平的民族。安知,这世界,还有比掠夺、杀戮更惨无人道、骇人听闻,又还有比正义、和平更具人情、更富人权吗?事实胜于雄辩,就如历史谁都无法篡改一样。

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就如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一样,不可侵犯、也无可冒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如历史的巨轮一样不可阻挡,也无以阻挡。

究竟何为文化?其实并不复杂,也不深奥。单从词义上讲,文,形态、载体也;化,本质、内涵也,所谓文而化之是也。两者水乳交融、纵横交错、内外一体。简而言之,文化就是人性的浓缩,价值观的凝炼和升华。与其说文化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不如说文化就是人的心灵内涵。与其说文化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不如说文化是一种自觉遵循的价值取向。文化,对一个人而言就是品行、品格,对一个政党而言就是信仰、宗旨,对一个民族来说就是共同的传承、永恒的精神。正如高尚的品行、品格对一个人不可或缺一样,为人民谋福祉就是我们党的最高宗旨,而向往世界大同、平等、和平,追求国泰民安、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更是一个民族源源不尽的发展动力和不变的旋律。

同类推荐
  • 菜根谭(第八卷)

    菜根谭(第八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 周易

    周易

    《周易》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本书将《周易》的六十四卦分别予以详细解读,每卦独立自成一体,各节皆有原文、译文、启示,每卦之后附有中外著名事例,以期深化理解,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发现置身于一个有不同的伦理、哲学、宗教和文化信仰的多元性的世界。多元论既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也不是把当代西方社会同其他社会分离开来的现象,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是如此。
  • 孟子的智慧

    孟子的智慧

    《孟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儒家经典。《孟子》原文七篇并无上下之分,亦无章次之别。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怀着治国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仁义,宣传德治,同情民苦,抨击暴政,志在匡世救民,兼济天下,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孟子》一书的总体特色是感情充沛,气势奔放。他激荡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又言辞犀利,呈现出凌铄一切之势。
热门推荐
  • 彩霓裳

    彩霓裳

    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感情是人的一部分,要想对生活把握到位,的确不容易。华凌应该算是剩女,但内心的火焰只能越烧越旺;而姐妹宅女巍彤的处境,的确令人担忧,先是国外凤凰男友的虚与委蛇之辞,后是隐匿失踪......两个孔雀美女劳心致累,索性一切随缘。但命运会如何安排呢?虚雷小说!(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书友群32847505
  • 乐天知命

    乐天知命

    古代帝王皆求长生不死,却如海市蜃楼,望而兴叹。绝代佳人皆求青春永驻,却如镜花水月,触之即碎。当你真正可以长生不死,返老还童时,又是否能够承受眼睁睁看着身边之人老去、死去。又是否能够承受岁月的侵袭,独自一人在岁月中蹉跎?江知命只是个普通人,只是个逆生长的普通人,他的命运也许已被上天安排,他也并不想逆天改命,只想多在这世上瞧一瞧,多与在意的人儿呆一呆,多走一走这世上还未有人走过的路。
  • 看世间花开花落

    看世间花开花落

    那一年,14岁的她与15岁的他,缘分让他们在网络上相识,从此,一场梦幻般的故事就此上演望着天上的繁星点点,偶尔从远处吹来一阵清风,此时空气中流动着一股幸福的气息,仿佛时间就停留在那一刻:他轻轻的抚摸着她的长发,眼睛深情的望着他,用那温柔动听的声音对她说:“从此以后,我愿陪你看世间花开花落。”
  • 松峰说疫

    松峰说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宫锁冰凝

    宫锁冰凝

    现代的无厘头宅女作家,竟然穿越到了古代中,一切只因公园中那古老的秋千,王爷福晋,奇怪的一切,奇葩宅女该怎么办
  • 俯瞰天下:唯我独尊

    俯瞰天下:唯我独尊

    受到命运的捉弄,一国总统,不幸穿越。她女扮男装,成为凤凌国四大家族之首凌家的少主。且看凌落雪如何称霸天下,天下势力为她独尊,收尽美男,共享盛世太平。
  • 城中情缘

    城中情缘

    城中情缘的相遇相知相恨相离相爱,几位人物的韶华生涯、、、、、、
  • 杀百刀

    杀百刀

    歪曲事实,陷害他人,杀唯利是图,背信弃义,杀奸淫掳掠,为非作歹,杀......世间不平事,唯杀可止。哪怕杀破百刀,亦不足惜。
  • 上古之子

    上古之子

    人,修道成仙,炼心成魔。上古时期,外族入侵仙界,一场大战持续了五千年之久,而最终仙界沦陷。故事就从一个仙界坠落在人间的孩子说起……
  • 重生妖妃太嚣张

    重生妖妃太嚣张

    她是弃子皇后,为救皇上的心爱之人,日日取血做药引,怀孕之时更是被剜却心头血,只落得胎落身死!回魂重为妃!本妃不做皇后做妖妃!誓要宫斗将渣男恶妇惩治个够本!可那只狐狸是个啥意思!抱着本妃!不想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