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98900000031

第31章 之四

“原文”

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说也,故曰或结而无隙也。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也。说者听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听。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于势譬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成而不抱,久而化成。

“译文”

所以谋划一定要周密,必定要选择意趣相投的人进行游说,所以说结交要亲密无间。事情成功,一定要合乎术数,所以道理、术数、天时三者相偶合然后功业可成。进献游说要能让人听进去,一定是情意相合,所以情意相合才会采纳。事物都归属各自的种类,抱着柴去救火,干燥的部分先烧着,平地上倒水,低洼地方先湿,这就是相同事物必有相同的反应,对于情势来说,也是这样。这里说的内心反应与外面揣测相适应也是这样,所以说揣测时把握各类事物的相同点,哪里有不呼应的?根据其情欲意向揣摩,哪里有不被听从采纳的?所以说这是善于揣摩的人才能掌握的法则。通晓几微之势的人不会失去良机,成功了而不占有,历久就能行之天下。

“事典”

晋明帝智巧脱身

晋明帝得到密报,说王敦要举兵谋反。

明帝是个极为聪明的人,其实他早就看出王敦野心勃勃,有篡位的图谋,但自己登基不久,王敦又重兵在握,因此一直忍耐着,待机而动。最近听说王敦得了重病,明帝就决定趁机除掉王敦。没想到王敦现在要先发制人,图谋不轨,他决定亲自去一探虚实。

他换上便装,骑着一匹快马,来到了於湖。他暗中察探了一遍王敦的营垒,然后出来。卫兵发现了他,看他长相奇特,就怀疑他是探子。这时王敦正在营帐中养病,他昏昏沉沉地睡着了,梦见了太阳环绕着城墙,他大吃一惊,从梦中醒来。正好卫兵来报,就问出了什么事。

卫兵说:“大将军,刚刚有个长相奇特的人从营中出去了。”

王敦连忙起身:“哈,一定是黄须燕卑奴来了!”

原来,明帝的母亲苛氏是燕代人,明帝长相和母亲很像,又长着黄色的胡须,因此王敦骂他为黄须燕卑奴。

于是他连忙下令:

“你们赶快去追,一定要抓住他,给我带回来!”

卫兵领命,上马去追明帝。明帝见情况有变,赶紧打马急驰。

卫兵们发现了他,就大声叫道:

“大将军有令,抓住那个人!”

于是,烟尘起处,一队人马向明帝逃走的方向追去。

明帝打马狂奔,但后面的喊叫声越来越近。他骑的是好马,但骑马的技术却很一般。这时,他看见路边有一个草棚,一个老太太在卖东西。他勒住马,拨马过去,给了老太太一块银子,对她说:

“我的朋友骑马从后面赶来,你把这根鞭子交给他们,他们还会给你钱的。”

他把手中的七宝鞭交给老太太,又急驰而去。

转眼工夫,追兵到了,他们问老太太:“看见一个长着黄胡子的人跑过去吗?”

老太太说:“看见了。你们就是他的朋友吧?”

几个卫兵们互相看了一眼,说:“有什么事吗?”

老太太说:“他有件东西,让我交给他的朋友。如果你们是,我就交给你们。如果不是,就赶快赶路,别耽误我的时间。”

卫兵们忙说:“我们当然是他的朋友。有什么,快给我们!”

老太太拿出七宝鞭,说:“先拿赏钱,再交东西!”

卫兵们只好凑了几个钱,才拿到了鞭子。这是皇帝使的马鞭,当然不同一般,上面缀着七色的宝石,因此才叫七宝鞭。

他们反复看着,不禁赞叹:“真是一个宝物!”

“这怕要值很多银子!”

他们小声商量着。一个人说:“要是捉住了那个黄胡子,这件东西就得上缴,那就没我们的份了。现在他逃远了,我们追不上。这鞭子我们不说,就没人知道。再找机会把它卖了,银子我们大家平分。”

大家都连声叫好。他们发誓都不把这件事情说出去。然后,他们上马,大声叫喊着追了一阵,就回营复命,说贼人已经跑远,追他不上。

摩到人心

战国时说客蔡泽也是一个揣情摩意的行家。蔡泽出道以后,曾到诸侯各国游说,但一直未能受到重用,正在他踌躇满志却又无人识才的时候,他打听到了另一说客范雎的消息,原来范雎投奔秦国,受到秦王重用,然而由于用人不当,良将自刎,叛将投敌,内外交困,秦王对范雎颇有微词,范雎从受重用到面临失宠,也整天心事重重。这些情况被蔡泽掌握后,他冷静地分析了形势,觉得时机已到,自己有可能借机出山。

蔡泽一到秦国,首先放出风声说:“名士蔡泽,胸怀韬略,能言善辩,智慧无穷。只要一见秦王,就可以取相国之位而代范雎。”

范雎非常气恼,遂叫来蔡泽问道:“有这回事吗?”“有啊。”蔡泽答道。“那么请摆出道理来。”

蔡泽故意说道:“先生也是明白人,难道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谋取富贵功名是人之常情,谁不想使自己益寿延年,永葆功名呢?可是历观各代,有的人成功了,名扬天下,有的人失败了,性命堪忧。想秦孝公时商鞅变法革新,明法令,废井田,开阡陌,劝民农桑,令士兵习武,结果秦国富强了,无敌于天下,这都是商鞅的功劳,可是商鞅却遭受车裂之刑。楚国吴起励精图治,奖励耕战,裁撤冗官,使楚一时强盛于天下,可最后却中乱箭而亡。越国大夫文种,胸怀韬略,拯救越于危亡,雪耻奋起,终于称霸诸侯,结果却落得个自刎廷前的下场。这三人都是盖世奇才,为何结局如此悲惨呢?就是因为功成之后,不善于及时隐退的缘故。先生您觉得自己与这三人相比如何呢?”

蔡泽正是摸透了范雎的心理,发了一段宏论,这几句话正说到范雎的痛处。经这一问,范雎答道:“我比不上他们。”蔡泽说:“是啊,但您的声名、财产和地位却远远超过他们,我很为您担心啊!”

这正是范雎心事所在,蔡泽故意点出,也是想进一步观察范雎的反应。范雎忙侧身求教,说:“先生认为我应如何避祸呢?”

蔡泽抓住范雎已与秦王有隙,担心灾祸随时降临的恐惧心情,说:“常言说‘乐极生悲’。先生您大功告成,声名已出,正可谓如日中天,在这种情形下,就应该学陶朱公范蠡,功成之后,飘然而去,以得善终。不然的话,只怕是商鞅、吴起、文种的悲惨下场或许会降临您的头上哩!”范雎是何等奇才,蔡泽这一席话当然是一点就明,范雎连连点头称是。蔡泽接着说:“前车之辙。后车之鉴,识时务者为俊杰。先生何不趁此声名正盛归隐山中,以终天年,让位于贤能之士呢?这样先生既得荐贤之名,又保住了自己的功名,何乐而不为呢?”

蔡泽指出的道路,范雎虽不情愿,却也别无选择,只好说:“感谢先生赐教,我听从您的忠告。”于是将蔡泽留在府中,给予厚待。

不久,范雎又在秦王面前大力举荐蔡泽。使蔡泽成为秦王的上宾,给予重用。之后,范雎又借故请退,秦王多次挽留未成,只好准许所请,任用蔡泽为相国。

蔡泽凭着他对范雎处境的深入了解,揣摩透了范雎的心理,终于以三寸不烂之舌取其位而代之。

孙叔敖沉浮自如

孙叔敖原来是位隐士,被人推荐给楚庄王,三个月后做了令尹(宰相)。他善于教化引导人民,因而使楚国上下和睦,国家安宁。

有位孤丘老人,很关心孙叔敖,特意登门拜访,问他:“高贵的人往往有三怨,你知道吗?”

孙叔敖回问:“您说的三怨是指什么呢?”

孤丘老人说:“爵位高的人,别人嫉妒他;官职高的人,君王讨厌他;俸禄优厚的人,会招来怨恨。”

孙叔敖笑着说:“我的爵位越高,我的心胸越谦卑;我的官职越大,我的欲望越小;我的俸禄越优厚,我对别人的施舍就越普遍。我用这样的办法来避免三怨,可以吗?”

孤丘老人感到很满意,于是走了。

孙叔敖按照自己说的做了,避免了不少麻烦,但也并非是一帆风顺,他曾几次被免职,又几次被复职。有个叫肩吾的隐士对此很不理解,就登门拜访孙叔敖,问他:“你三次担任令尹,也没有显得荣耀;你三次离开令尹之位,也没有露出忧色。我开始对此感到疑惑,现在看你的气色又是如此平和,你的心里到底是怎样的呢?”

孙叔敖回答说:“我哪里是有什么过人的地方啊!我认为官职爵禄的到来是不可推却的,离开是不可阻止的。得到和失去都不取决于我自己,因此才没有觉得荣耀或忧愁。况且我也不知道官职爵禄应该落在别人身上呢,还是应该落在我的身上。落在别人身上,那么我就不应该有,与我无关;落在我身上,那么别人就不应该有,与别人无关。我的追求是随顺自然,悠闲自得,哪里有工夫顾得上什么人间的贵贱呢!”

肩吾对他的话很钦佩。

孔子后来听说了这件事,很有感慨地说:“古代的真人,有智慧的不能使他意志动摇,美女不能使他淫乱,强盗不能劫持他,就是伏羲、黄帝也不配和他交游。死和生对于人是极大的事情了,可都不能改变他的操守,何况是官职爵位呢?像他这样的人,精神穿越大山无阻碍,潜入深渊也不会被水沾湿,处于卑微地位不会感到狼狈不堪。他的精神充满天地。他越是给予别人,自己越是感到富有。”

孙叔敖后来得了重病,临死前告诫儿子说:“楚王认为我有功劳,因此多次想封赏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楚王为了回报我生前的功绩,一定会封给你土地,你千万不要接受富饶的土地。在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地方叫‘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名字很不好听。楚国人信奉鬼神,越国人讲求吉祥,都不会争夺这个地方,因此这个地方可以长久据有它。”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封给他儿子一块相当好的土地,他儿子辞谢不受,只请求寝丘之地,楚王答应了他的请求。按照楚国的规定,分封的土地不许传给下一代,唯有孙叔敖儿子的封地可以世代相传。

权者,权衡、审察之意,即审时度势以进游说之辞。此篇讲的是如何判断情势,从而运用合理的语言技巧说服对方。古代那些纵横游说之士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悟透并掌握了不同的情势,根据不同人的特点施言的结果。的确,话是不能乱说的。“口可以食,不可以言”,因为随便讲话会伤害人。所以说话时说到对方长处可以加以张扬,说到对方短处要有所忌讳。而且还要看人说话,“与智者言,依于博”,“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等等。所以悟透并掌握了这些技巧就能雄辩天下,无有不服。

同类推荐
  • 中国儒学之精神

    中国儒学之精神

    郭齐勇教授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儒者,数十年来沉浸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研究,《中国儒学之精神》即汇聚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在大学与民间演讲儒学的成果。全书深入浅出、全面而又有重点地论述了儒学的源流、一代宗师、发展轨迹、经典著作;儒家的礼乐文化、社会理想、治国方略、管理智慧、人性学说、核心价值、人生意境;儒家人文精神的特色、当今的意义与价值,经济全球化下的创造转化与应对之道。对学术前沿的课题,如儒家与自由主义的对话、公与私、公德与私德、亲亲互隐与人权、儒学的宗教性及宗教对话等论域,亦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有拨乱反正之功。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态的重要构成因素,它深深地扎根于民间。儒家文化的许多价值理想一直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中华文化可大可久的根据。
  • 列子原来这样说

    列子原来这样说

    本书阐述列子在思想上崇尚虚无缥缈,被称作“有道之士”列子主张顺从自然之道,内外相应,物我两忘,淡然生死,观行闻声,至言无言,安时顺命。不要太执着于当下“我”的生命,而要从宇宙自然地永恒生命的背景中去体验个体生命的永恒。
  •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针对研究者对菜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的种种不同理解,本书试图以个体的整体关系问题为主线对它进行系统探讨。除引言和结语外,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的角度考察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问题的动机、出发点和目的,试图揭示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的思相实质和真实意图。第二章集中探讨菜而尼茨怎样使个体成为真正的实体并说明个体何以成为独立自方的实体。第三章着重阐述菜布尼茨怎样说明独立自主的个体之间的有序共存和协调变化的普遍和谐问题。第四章讨论菜布尼茨关于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的思想,第五章分析菜布尼茨的上帝论。第六章主要研究菜布尼茨的两大逻辑原则及其与他的两大形而上学原理的关系。
  • 孟子一百句

    孟子一百句

    本书内容包括:人性原本是善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善?;说“心”;人与动物的差别就那么一点点;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是做不到还是不想做等。
  • 曾国藩改变一生的十大事典

    曾国藩改变一生的十大事典

    本书深入探究曾国藩的人生轨迹,提炼出10大事典。即:一生成就都在“砺志”再取得;终生在自省与自律中度过;勤奋自立者才能闯出一片天;善把用人之道与取人之术合为一体;像猎手一样紧追每一个人生机会;越是逆境越应抗得住等人生哲学。
热门推荐
  • 天启星耀

    天启星耀

    本书没有什么热血,这里只有人性:背叛、贪婪、疯狂、狡诈……但无论如何,能比他人过得更好,不就OK了?对了,还有两个逗比,一个穷挫、一个顺风无敌,那么问题来了,谁能活到最后呢?别想多了,这里没有什么儿女情长,这只是一个慢慢从那些所谓的“神”的手下逃脱的故事而已。要看撕逼,出门右转小撕代;要看龙傲天,出门左转XX大陆
  • 偷星吸血同盟会之寒玖再临

    偷星吸血同盟会之寒玖再临

    古老的歌谣再次响起,命运的轮盘再次转动。吸血鬼的暗夜陷阱,虹之力的腐化堕落,亲生妹妹的神秘失踪。寒雪月能否力挽狂澜,拯救岌岌可危的世界?(不喜勿喷)
  • 燕双鹰

    燕双鹰

    半人半鬼,神枪第一!杀土匪,战日军,来无影,去无踪!他是土匪的催命符,他是收小鬼子命的阎罗王!他是英雄,是无名英雄……
  • 你还要我怎样

    你还要我怎样

    她喜欢他他折磨她暗恋逾越十年,爱情在不到两年的婚姻里渐渐消失殆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弈战狂神

    弈战狂神

    “时间乱流,我也碰到了啊,这东西也会遗传吗?我老爸遇到了,没想到我也遇到了。”方睿涛惊讶的看着眼前的世界。方啸宇最小的儿子方睿涛气愤于中国近代的屈辱,带着自己的灵魂芯片风云十九号以及一个微型工厂,踏上了还未经过检测的时光机,结果却被时间乱流带到了一个玄幻的世界。谁说我准备的科学技术没有用,先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合金钢。谁说玄幻世界就不能有现代科技,先丢你几十颗手雷再说。战气我也会,属性还比你多,魔炼有什么难得,我一样可以,而且比你们更强。看我坐拥群美,争霸大陆,就连魔神我也一样挑落马下,因为这个世界本就应该是我的。
  • 帝倾之凤傲九天

    帝倾之凤傲九天

    一朝醒来,忘却记忆,有一种爱叫肝肠寸断,愿来生再也不相见。掉落悬崖,生死未卜,叱咤风云的男人甘愿陪着疯癫的她走红尘,尝百家饭作疯癫事,得罪天下人,他深情地握着她的手道:“只要我爱你就好。”当她华丽归来时,曾经隐藏的阴谋和消失的往事一层一层浮出,曾经相爱的人也都一个一个出现在她身边,她冷眼视而不见,心已死还有何求,战沙场,上朝政,商场反手为天,她以一人之力向世人证明自己天行健,女子以自强不息。
  • 西藏方舆

    西藏方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降魔令

    降魔令

    新婚夜,新娘惨死新房,随之揭开的是一场人魔大战。除魔令一出,四方皆起,众志成城直指魔族。然而,比恶魔更可怕的,是人心。
  • 三千若水祭

    三千若水祭

    她是若水新一代水神,若水深处连接着地府的奈何桥,她背负的责任就是帮助孤魂渡过若水,通过奈何桥,转世为人。此行为称为“祭”,被称作“主祭”。他是四万年前战死沙场的陌上少年,因为她再次回到人间,他在若水河里与她相拥而眠几千年,他帮助她逆袭人生,她也因为他丧失亲友。他忘不了仙霖木屋前的那一声“萧王兄”她即便喝下忘川也记得至亲无辜而死本相爱却相杀,三千若水祭相思,潇潇暮雨未远离。最后,留在原地的是否还是最初的萧王兄。
  • 偶的波斯猫王子

    偶的波斯猫王子

    ”你叫叶初雪?”一个长的绝美的男子斜靠在门口,逆着灯光,叶初雪看着面前的男子,好帅,“从此你就是我的助理!“叶初雪不明所以的看着冷净炫,帅又怎么样,天天就会欺负我,————————分割线——————”你好我叫上官煜“一头黑丝的碎发,白皙的肤色,深蓝色的双眸中透着很深的疏离感,完美到无可挑剔的俊脸......."小心"上官煜抱过摔下的叶初夏,好熟悉的味道,好像在哪里闻到过,闻着他好安心”你没事吧“叶初雪抬头看着面前的上官煜,为什么为什么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感觉他仿佛就是我身边的....一个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