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98900000024

第24章 之二

“原文”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以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用之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身,必量身材能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

“译文”

世间没有永恒的高贵,事情没有固定的模式。圣人经常作为而无所不为,常听天下,而无所不听。事情成功而使计谋符合实际,以此为主体。与此相契合而与彼相背离。计谋不能于彼此两方都忠实,忠实于一方必然与另一方相背离。反合此方,背离彼方,背离此方,反合彼方。这就是反忤之术。将反忤之术运用到天下,一定要根据天下实际情况而运用它;用于治理国家,一定要根据各国实际情况运用它;用于治理家族,一定要根据家族实际情况运用它;用于个人,一定要根据自身才能气概运用它。无论运用大处还是细处,是进还是退,它的功用是一致的。一定要先深谋远虑,定下计策谋略之后再运用飞箝之术。

“事典”

李允则修城防“盗”

雄州刺史李允则一直愁眉不展。辽人在城外虎视眈眈,城池又年久失修,特别是原来的瓮城,现在显得十分狭窄。不修,将来一旦有战事发生,后果就不堪设想;修吧,辽人会以为宋军在备战。本来朝廷刚刚与辽人讲和,和平来得不易,辽人会抓住这一点,乘机寻衅闹事,甚至会使战事重开。

他一个人出去散步,边走边想心事。当地百姓都知道刺史大人没有架子,爱在街上和百姓聊聊天,了解一些民情。他问当地人:

“最近日子过得怎么样?”

见刺史大人问,百姓连忙答道:

“还好。现在不打仗了,可以安心做些生计。”

“有什么不顺心的吗?”刺史问。

“没有。就是城北的小偷多些,上次……”

李允则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回到府衙,下令在北城门外的东岳祠造个大大的香炉,还有其他的供器。

造好的那天,李允则又说:

“现在是太平盛世,要弄得热闹些。”

于是,官府雇了一些吹鼓手,在城里大吹大擂,人们都挤在道路两旁看热闹。进香的人也忙着向祠里敬献金银布帛。手下人问刺史:

“大人,人多事杂,是不是要加强一下人手,防备一下盗贼?”

李允则却说:

“不必了,我自有分晓。”

第二天,就有人来报,东岳祠里新造的器物竟然被贼人偷走了。

这还了得!刺史大人下令各处张榜,捉拿盗贼,弄得满城风雨。但不知为什么,刺史这次办事,是雷声大,雨点小。半个月过去了,居然连个盗贼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为什么抓不到贼人呢?刺史有话说,他说贼人是从北面来的,偷了东西,当然跑了。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抓贼,而是防贼。他下令在城北再修一道城墙,来防备盗贼。

辽人开始见宋人在修建城墙,很慌,仔细打探,原来是防贼的,就感到好笑:

“光靠修墙就能防贼吗?笑话!”

这样,他们就不再在意了。

城墙修好了,城壕也疏浚了,还筑起了月堤。三月三日禊日那天,李刺史召集大家在界河举行划船比赛,还请北边的辽人来观礼。辽人看得有趣,却不知道李大人是以此来练刀水战。州北边原来有很多陷马坑,城下还有哨楼,可以望到十里以外。

李允则说:

“辽国和我们已经讲和了,留它何用?”

就叫人把哨楼拆掉,把陷马坑填平,改为军兵的菜园。

他还命人修复水井,开通沟渠,开垦菜地,修筑短墙纵横于其中。还种上荆棘,使这块地方更加难以通行。然后又整治大街小巷,把佛塔迁到北面,州里的百姓早晚登塔,可以望到三十里以外。李允则还下令凡有空地,一律种上榆树。久而久之,榆树长满了塞下。

看着城里城外的榆树,李允则的部下说:

“大人,现在盖起房子,百姓就不用愁木料了。”

李允则笑了笑:

“这样做是适于步战,而不利于骑兵交战,哪里只是为了多些建房子的木材?”

小儿巧言救百姓

秦朝末年,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天下,进行了长时间的争斗、厮杀,还是决不出胜负,这样,双方就陷入了僵持的状态。由于长时间的争战,士兵们苦不堪言,百姓扶老携幼远离家园逃避战祸。

有一次,项羽率兵攻打外黄,它是一个战略重镇。据守外黄的宋军防守得十分顽强,打了好些时候总是攻不下来。项羽为此寝食难安,很是发愁,正在设想自己是不是要亲自率军去支援。忽然,探子飞马前来报告:“大王,不好了,外黄的宋军向彭越投降了。”

项羽听后,拍案而起,喝道:“彭越有什么才能,竟然在这个时候趁火打劫,不费吹灰之力就坐收渔翁之利。我要让他知道我的厉害,传令全军,随我去踏平外黄,活捉彭越!”

项羽怀着满腔的怒气率军向外黄火速进发,那彭越也是个懂得战略战术的军事家,他知道以自己的现在的兵力难以同项羽抗衡,为了避免与其正面交锋,他率军暂时撤出外黄。

项羽很快进驻外黄。

他余怒不息,把一股怨恨发泄到外黄的百姓身上,于是下了一道让人震惊的命令:凡是外黄城里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部集中到城东活埋。

命令一出,外黄城里传出一派凄凉号哭的声音。有一些人想尽一切办法,辗转相托,请求项羽取消这个命令,可是依然不起作用。

这时,外黄县令的门客有个13岁的孩子,自告奋勇地叫道:“这件事就交给我吧,我有办法说服楚王!”

门客急忙把儿子一把拉住道:“这怎么行呢,你去只有死路一条?”

儿子劝慰父亲道:“你尽管放心,我这次去一定会成功的,绝无灾祸!”父亲劝不住儿子,只得放开了手。

孩子跑到项羽所在的房子前,神秘地对哨兵说:“赶快通知大王,我有要事相报。”

哨兵进去通报,项羽马上传令召见他。

孩子见了项羽,朗声说道:“彭越这家伙想来侵吞我们的财产,全城军民怕他毁坏城池,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暂时向他投降。其实,我们早就盼望着大王您来接收啊。现在您来了却要活埋我们,请问,外黄往东的老百姓知道了这件事,怎么还肯乖乖地归顺您呢?”

项羽听了连连点头,立即取消了那条残酷的命令。

于是,从外黄往东到睢阳广大地区的老百姓,都称赞项羽的英明抉择,纷纷投奔他。

审时度势投靠明主

荀彧出身于名门望族,祖父荀淑曾任朗陵县令。父亲荀绲曾做过济南相。叔父荀爽后来官至司空,在“荀家八龙”中才学最高。在这样的环境下,荀彧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他少年时代就出类拔萃。在同龄人中特别突出。他年龄虽小。但已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再加上品行端正,深得乡邻赞誉。南阳何颐善于识别人才,一见荀彧,连声称奇,说他不同凡响,将来必定能成为王佐之才。

公元189年,荀彧被推举为孝廉,送至京城洛阳,经过考试,成绩优秀,又被授予守宫令之职。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不久,董卓兵变,荀见洛阳日益混乱,便要求赴外地为地方官,于是朝廷任命荀为亢父(今山东济宁市南)县令。董卓作乱以后,荀彧知道天下即将大乱,担心自己和亲属的安全,便弃官返回故乡颍川。他劝家乡的父老乡亲应该迅速离开,以躲避战乱。但乡邻难舍故土,不愿背井离乡,四处流落。此时,同郡人冀州(今河北临漳县)牧韩馥,因仰慕荀或,派人前来接荀彧及众乡亲到冀州。由于颍川乡亲仍不愿前往,荀彧便耐心动员本宗族的人迁往冀州。后来董卓派部将李催领兵出关。所过之处掳掠烧杀,荀彧的众乡邻很多被杀掠,他们才后悔当初没有听从荀彧的劝告。

荀彧率本族人到冀州后,韩馥见其中有不少饱学之士,很是高兴,都被委以重任。荀彧也深得韩馥信赖。后来,袁绍夺取冀州,灭了韩馥。他久闻苟彧的弟弟荀堪以及同郡人辛评、郭图等,都受到礼遇,并被袁绍委以重任。

荀彧虽久闻袁绍大名,但他发现袁绍外宽内忌,不善用人,治军不严、多谋寡断,他预料袁绍终难成就大事。智者择主而事之,荀彧觉得冀州非久居之地,打算另觅英主。更换门庭,不久奋武将军曹操领军击败黑山农民起义军白绕部,朝廷命他为东郡(今河南濮阳市)太守。荀彧知道曹操有雄才大略,通晓兵法,思贤若渴,多谋善断,虽然目前实力不强,但断定他日后终成大业,于是便把自己匡扶汉室的希望寄托在曹操身上。荀彧毅然离开袁绍,于191年前往东郡投靠了曹操。曹操见荀彧来投奔军中,十分高兴,同荀彧谈话后,对他评价很高,把他比作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当时荀彧才29岁,被拜为奋武司马,帮助曹操管理军务,并参与军事策划。

荀彧虽得袁绍器重,但发现袁绍外宽内忌、不善于用人等许多重大问题,预料其难成大事。而曹操有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断定他能成大事。他适时地运用忤合术,毅然离袁投曹,深得曹操的重视,得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在这里,荀彧适时地运用忤合术来审时度势,投靠明主,对他的一生影响重大。

同类推荐
  • 论语:玩诵本

    论语:玩诵本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其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内容很广,涉及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历史、人物等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朱子(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全书20篇,约15000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隐含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篇名取每篇开头的两三个字而定。全书经过后世儒者的编订整理,在东汉末年定型。
  •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本筮占之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读之书,有“群经之首”之称。《易经》是智慧的哲学,内容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无数人学会了它是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开创和发展事业、怎样去挑战困难、怎么去战胜挫折等方面的技巧,通过这些技巧而获得了成功。《易经》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我们坚信,通过此书,你能从《易经》的处世智慧中,找到人生中的自我,从中吸取力量,以此为指导,走向辉煌的人生之路。
  • 墨家的智慧

    墨家的智慧

    本书以墨家思想对生活和生命的认知,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关系的一系列方案。
  •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本书选取了众多国学典籍里面最具知名度,也最具永恒生命启示意义的20部哲学经典,对之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品读。
  • 论语·孟子

    论语·孟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
热门推荐
  • 一株漂浮东莞的草

    一株漂浮东莞的草

    我踏上了兜售青春的火车,沦陷在工业园,穿梭在流水线,忙碌于三点一线,所谓一入江湖岁月催,是的,时间太瘦,指缝太宽,那么我还剩下什么,,,各位观众请看大屏幕
  • 万界文明主宰

    万界文明主宰

    主宰,即掌控世界世界,把握自己的命运,主宰一切。而整个宇宙之中,有许多主宰,他们有的主宰几个种族,有的主宰几个位面,还有的主宰一些极其逆天的能力,更有的主宰一些......而想要成为一名成为主宰,要具备很多的条件,其中有一个条件最为重要:拥有住在性质的意志。短短九个字,这个条件很简单,但是却让许多知道主宰的存在并意图成为一名主宰的生灵无法成就主宰之位,因为这种意志太特殊了........万爽,一个地球的孤儿,先天没有主宰性质的意志,也不知道主宰的存在,更没有意图成为主宰的想法,可是因为一次意外,他成为了一名最有可能成为主宰的人类,但是他能成就主宰之位吗?对于整个宇宙之中的万千主宰他要怎样对待?
  • 超级虫师

    超级虫师

    被人谋害,临近死亡的李异,意外获得了虫族的传承信息,他的大脑,成了一个完美的虫族资料库,没有人,能够比他更了解虫子。他的基因,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别的虫师们需要艰苦的修练,好不容易,才能获得强大的身体和精神力量。而李异,通过吞食矿石就能完成。这个……应该是虫子才有的本领吧!
  • 让小细节改变你

    让小细节改变你

    本书主要介绍人体的各种知识,包括大脑探秘、身体零件、人体奥秘、基因之迷及器官移植等几个方面。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 夜夕

    夜夕

    随着夜夕的成长,一点点的揭露了隐藏在深处的秘密……身份?前世?他是谁?想要了解敬请期待《夜夕传》,夜夕的成长故事!
  • 乱世祭

    乱世祭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古亦然。薛铃在好友结婚的前两天,意外步入了一座荒废的庙宇,鬼使神差揭下了镇魔符,意外放出三头千年僵尸,阴差阳错,一起穿越了,本该出现在好友婚礼上的薛铃,却出现在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在这里,凶禽猛兽、妖魔鬼怪不再是传说,修仙炼道、飞天遁地不再是幻想。在这广袤无垠的大地上,不知有多少的仙山灵谷、福地洞天,各修仙门派林立,其中不乏传承久远的大教,万古不朽的古老家族,云霞蒸腾、钟灵毓秀的灵山胜境。这个世界到处是修仙练道之士,飞天遁地,无所不能……
  • 绝宠废柴狂妃

    绝宠废柴狂妃

    她是高高在上的血族,却为了他化身成人,海誓山盟,非君不嫁。新婚之夜,身份曝光,被逼跳崖。她,是碧月大陆君家有名的痴傻丑女,却被陷害致死。当她成为她之后,会有什么不一样?在卑微庶女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惊世大身份?在丑陋样貌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惊世美颜?她步步为营,从声名狼藉到名倾天下!她坚持不懈,从丑女废柴到颜倾天下!在某位邪王看到她的第一眼,便指着她说:“我要她!”从此,他不再放手,他的海誓山盟她不敢接受,直到邪王将自己破碎的心摆在她的面前……君若素痛彻心扉,原来在自己的生命里,他早就已经融入了自己的血液之中,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 断情残月霸皇路

    断情残月霸皇路

    前世不懂情,才会错失红颜,生来死去命难为,缘起缘灭皆如尘。如有来生,许你放歌纵马,仗剑天涯,看冷傲杀手梦飞雪如何纵横异世,快意恩仇.
  • 李嘉诚经商三论

    李嘉诚经商三论

    《李嘉诚经商三论》内容简介: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李嘉诚是一个财富神话,他享有“华人首富”的美誉数十年,更早已进入“世界十大富豪”的行列,始终是年轻人的励志榜样。李嘉诚的经商之道,非三言两语所能完全概括,《李嘉诚经商三论》就从素养、眼光、取舍这三个方面为您全面讲述李嘉诚的传奇人生,深入分析李嘉诚的成功经验,破译李嘉诚的智慧密码,最终为您指出借鉴之道。
  • 守候者

    守候者

    西方有教廷,美利坚有改造机械人,日国有忍者……东方有古武和元素师。尽管立场不同但他们都有相同的目的-----保卫自己的国家屁嘞!怎么可能有这么正常的小说?总而言之,本书和此简介毫无关系,若有雷同。。。。。。。算我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