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98900000016

第16章 之三

“原文”

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用。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芽蘖之谋,皆由抵巇。抵巇隙,为道术。

“译文”

事情有了危险的征兆,圣人可以觉察出来,能够独自发挥应有的作用。顺应变化分析事物,善于使用计谋,在细微之处认识预防。事情初起时如秋毫之末那样微小,发展起来可以形成震动泰山的效果。当圣人向外施以教化时,事物出现微小细微的变化,都可以利用抵巇之术。抵巇堵塞缝隙,就是一种道术。

“事典”

“甘露”酿成了苦酒

唐文宗为了铲除宦官势力,便同李训、舒元舆、韩约等众大臣秘密制定了一个重大行动计划,试图将宦官一网打尽。

公元835年11月的一天,唐文宗按照李训的事先安排,登上策定殿,文武百官都来朝贺。这时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上殿奏道:“启禀陛下,左金吾大厅后院的石榴树上,昨天晚上承接了甘露。“甘露”为甜美的露水。古人迷信,认为降甘露天下就会太平。宰相李训、舒元舆立即率百官向文宗致贺,并请文宗亲自前住一观。文宗立即同意。当文宗坐软轿来到含元殿时,先命宰相和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到左金吾后院察看。李训等察看回来奏报:“我和众人去查看过了,不像是真正的甘露,暂不可向全国宣布。”文宗故作惊讶地说道:“难道有假?”随即命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率领全体宦官再次前往左金吾后院察看。宦官走后,李训急忙叫王燔等率军士百余人手执兵器,埋伏在丹凤门外待命动手宦官头目仇士良、鱼弘志来到左金吾大厅后院,院子里已埋了了伏兵,用幕布遮住。不料事到临头,韩约却害怕起来,脸色难看,汗流不止。仇士良见状生疑道:“将军为何这个样子?”韩约结结巴巴地无法回答。

恰在这时,一阵风吹来,掀起了幕布,露出了伏兵。仇士良一见大惊,急忙往外跑。守卫士兵急忙关门,被仇士良大声喝斥住,门没关上,仇士良奔到含元殿,报告文宗发生兵变。李训看见,急呼金吾士卒:“快上殿保护皇上,每人赏钱百缉。”仇士良对文宗道:“事情紧急,请皇上立即回宫!”他不由分说,便把文宗架上软轿,叫人抬上就走。李训拉住软轿大声说:“我奏请朝政还没有完,陛下不可回宫!”这时,等候在外面的几百名士兵冲了进来,朝宦官乱杀乱砍,宦官当即死伤数十人。仇士良却护着软轿,把文宗抬进了宣政门。李训仍然抓住软轿不放,宦官仇郗士荣乘机挥拳猛击李训胸部,将他打翻在地。文宗的软轿进入宣政门后,仇士良立即命人将门关闭。其他文武百官见状吓得各自走散。

随后,仇士良打起“讨伐贼党”的旗帜,大肆屠杀官员、吏卒,死伤两千余人。仇士良又派千余骑兵追杀逃亡官员,把宰相舒元舆和其他官员腰斩在长安的独柳树下。李训在逃亡的路上被擒,自杀身死。结果,一场消灭宦官的“甘露之变”,却演变成一幕百官自道杀害的苦酒。

当仇士良得知文宗参与了李训的密谋之后,十分愤恨。常在文宗面前出语不逊。文宗羞愧惧怕,不再作声。从此,文宗便被软禁,心灰意冷,渐渐连朝也懒得上了。他曾慨叹道:“今日受制于家奴,还不如周赧王、汉献帝受制于诸侯大臣。”文宗终因长期心情抑郁而死。

李牧之死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

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丞相,我是尚书,十分了解秦国的军政大事。现在大王又让我做守相,熟悉了赵国的情况,我先把秦、赵两国的情况作一番比较,看一看谁会取胜。大王,赵国和秦国哪个强大?”

赵王说:“赵国不如秦国。”

司空马又问:“两国谁的人口多?”

赵王说:“赵国不如秦国。”

司空马又问:“秦国和赵国哪国更富足?”

赵王说:“赵国不如秦国。”

司空马又问:“秦国和赵国哪国社会安定?”

赵王说:“赵国不如秦国。”

司空马又问:“哪国的丞相更有才能?”

赵王说:“赵相不如秦相。”

司空马又问:“两国的武将相比,哪国的更有指挥才能?”

赵王说:“赵国不如秦国。”

司空马又问:“两国的律令相比,哪国的更严明?”

赵王说:“赵国不如秦国。”

司空马长出一口气,接着说:“赵国没有一件事情能超过秦国,赵国必亡无疑。”

赵王说:“您不远千里来到赵国教我治理国家,希望能听到您的计策。”

司空马说:“大王割让赵国的一半领土去贿赂秦国,秦国兵不血刃可得赵国半壁江山,一定十分高兴。秦国既怕赵国抵抗,又怕诸侯救援,肯定会乐意接受。秦国得到土地后就会撤出赵国,赵国依靠半壁江山仍可存活下去;秦国得到赵国的土地后更加强大。山东诸侯必然十分恐慌,赵国一旦灭亡就会危及自己,他们一定会惊惧不安,便会起兵救赵,那么,合纵抗秦的局面就会形成。我请求替大王联合其他诸侯,合纵抗秦。如果合纵告成,大王名义上失去了赵国半壁江山,实际上却得到六国的力量共同抗击秦国,灭亡秦国易如反掌呵。”

赵王说:“不久前,秦国发兵攻打赵国,我们割让了河间十二个县给秦国,军队也被削弱,仍然没能避免秦国的兵祸。如果再将赵国的半壁江山割让给秦国,秦国的力量就会更强,我国将无力自保,可能被灭亡。希望您能再想个主意。”

司空马说:“我一开始就在秦国从事文书工作,以后又做了小官吏,没有领兵打仗的经历,希望大王能出动全部军队由我率领去抗击秦军。”

赵王不愿任命司空马为将军。司空马说:“我出的主意大王不采用,看来我没法为大王服务了,希望能允许我离开赵国。”

司空马准备渡过平原津离开赵国。平原津令前来慰问他,并询问道:“秦军正在攻打赵国,贵客刚从赵国来,赵国的情况怎样?”

司空马说赵王不用他的计谋,赵国肯定会灭亡。

平原津令问:“您估计,赵国何时灭亡?”

司空马说:“赵国任用武安君李牧为将,尚可支持一年;如果没有了武安君,不出半年就会灭亡。赵王有个宠臣叫韩仓,他曲意奉迎,和赵王交往十分密切,又妒贤嫉能。现在赵国危急万分,赵王一旦听信他的话,武安君必死无疑。”

韩仓果然诋毁武安君李牧,赵王就派人接替了武安君的职务。

武安君李牧回到国都,赵王派韩仓指斥李牧说:“将军打了胜仗,大王向您敬酒贺功,可将军在回敬大王时。却双手紧握匕首,图谋刺杀大王,罪该死。”

李牧说:“我双手因病伸不直。虽然身体高大,但手臂很短,摸不到地上,我怕起居不便犯了不敬之罪,就让木匠做了一副木杖接在手上。大王如果不信,我拿出来让您看看。”于是他将假手从袖子中伸出,像个木撅,用布条缠着,并说:“希望您进宫向大王说明情况。”

韩仓说:“我奉大王之命,赐将军死,不予赦免。我不敢多言。”

于是,李牧朝北向赵王遥叩拜谢,抽出宝剑准备自杀,又转念一想:“做臣子的不能在宫中自杀。”于是他很快地走出内宫门,又出了外宫门,用右手举起剑准备自杀,可因为手臂很短,无法触及咽喉,他只好用口衔着剑头将剑柄倚在门柱上,自刺而死。

武安君李牧死后五个月,赵国就灭亡了。

赵国灭亡后,平原津令每次见到朋友,就会叹息:“唉呀,司空马!”他认为司空马被秦国逐出,不是没有头脑;离开赵国,也不是没有本领;赵国失去了司空马,国家也随之灭亡了。国家之所以灭亡,不是没有贤才,而是不起用贤才!

外示南讨意在谋迁

在南北朝时,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是一件大事,但这件事的实施却费尽了周折。

当时北魏的国都是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地处偏远,地瘠民贫,孝文帝要实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迁都就势在必行。但鲜卑族世世代代住在这里,说到迁都谈何容易,于是孝文帝便想到了一个“外示南讨,意在谋迁”的谋略。因为迁都可以反对,但南征是没有人敢反对的。

公元493年夏季的一天,他把大臣们集中到明堂进行斋戒,命令太常卿王堪进行占卜,预测南伐之事是否可行,占卜的结果,得一“革”卦。孝文帝十分高兴当即宣布,南下伐齐,群臣一听,一时间谁也不敢反对。于是,发布檄文,征召兵士,声势造得轰轰烈烈,不明真相的人,还真以为孝文帝要大举南征呢。

8月,大军从平城出发。也是天意如此,从平城到洛阳,一路上阴雨连绵,道路泥泞不堪。9月到达洛阳,士兵个个精疲力竭。不少人还染上了可怕的瘟疫。休息几天之后,下令军队继续南进。然而淫雨不止,路途遥远,人马疲惫。孝文帝就此时机提出迁都洛阳问题,问王公大臣们以为如何?在朝廷议策时,同意迁都就站在左边,不同意迁都的站在右边。这时只见前南安王拓跋桢站出来说:“如今陛下要光大王业,停止南征,迁都中土,这是千秋不朽的大业,也是我们群臣的心愿,苍生的大幸。”他这样一说,大家齐呼“万岁”。孝文帝迁都洛阳就这样决定了下来。

孝文帝导演的这场迁都戏,终于降下帷幕。当初,他虽然谋虑着要迁都,但俗话说安土难迁,上上下下都眷恋旧土,阻力太大。他于是打出了南征的旗号(这是谁也不敢反对的),以行南迁之实,终于获得成功。

孝文帝以南征制造机会,再乘机迁都。这样,使疲惫的士兵得到了休息,顺乎其心,就势迁都就不费周折了。这里除运用了其他权术外。主要运用了抵巇术:寻找可利用的机会,谋划抵塞缝隙。

同类推荐
  •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本尼迪克特文选

    本尼迪克特文选

    思想者往往在压制和束缚中呼吸,但思想者的思想却永远是自由的。即使思想家的生命结束了,但思想的种子却会留下来。总有一天,这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万古长青。《思想者的足迹》是一套有着深邃的科学与人文思想的丛书,所选书目皆是对其所处时代与人类文明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著作,语言流畅,用词审慎。我们编撰本丛书,旨在带大家走进思想者,感受思想者所具有的独特的智慧魅力。也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吸取更多的科学、人文精神的养料。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人的安全与联合国

    人的安全与联合国

    本书体现了国际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理论前沿,对非传统安全的学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葽”、“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狂暴人猿

    狂暴人猿

    问洪荒大陆谁主沉浮,且看一群猴子引领潮流...
  • 净土之痞子传说

    净土之痞子传说

    望月之滨有海名瀚海,北方有冰原,萧山易水出焉,幻兽居于此。南方多丘陵,人妖杂处,共生于望月之陆。魔族,妖族,兽族,海族,人类皆存。兽族汹汹,妖族暗暗,魔族厉兵,唯一的目的就是蚕食人族居住之地,而人族永远都少不了无休止的内斗……
  • 魔王的封印

    魔王的封印

    “她”是众人闲闲没事造出来的天界宝贝,得众人宠爱于一身。连堂堂魔王冥王等等辈份也低“她”一级哦?!她”没性别又咋啦?只要“她”高兴就成,不做软弱无能的女人,也不做自私自大的男人,她就是她了!!!可恶,想她聪明一时,糊涂一时,尽然被那几个小老头摆了一道,给踢下凡间受苦当女人。什么?连魔王也陪着她一块消失了?好哇,几个老家伙不知道什么阴谋诡计的,她得好好计量计量
  • 魔兽争霸:冰封王座

    魔兽争霸:冰封王座

    不死族的诞生,巫妖王的出世与霜之哀伤的落寞。(学生狗文笔不好,写的不咋滴勿喷)这本小说将会十分逗比任性,没办法,我任性我自豪!
  • 校园霸道女生

    校园霸道女生

    霸气一身,女生的保护神,男生的致命克星,她就是若梦,身高一米七二,力大无穷,是一个柔道高手,容貌美丽动人,气质却霸道无比,多少男生望而止步,学校各种流氓富二代,官二代,在她面前完全被当成狗,玩得团团转!
  • 天刀侠义录

    天刀侠义录

    天涯明月刀OL同人小说。本小说内容以日常故事为主,忠义堂为中心,分别讲诉石开湛、柳中泉、夏无言、江少齐、奚百里、王二狗等人的故事。忠义堂:设定为天刀内江湖中立阵营,内部为江湖人组建,但不参加江湖事。只关心收复唐代遗失的故土,与大辽、西夏等国战争一事。
  • 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故事全集

    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故事全集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应选取一些有意义有内涵的故事来引导他们对世界对人生的认知。这本书可以成为家长们家教的好帮手,快来打开看一看吧。
  • 琅嬛古墓

    琅嬛古墓

    一块家传的玉佩,一个从小天生阴阳眼的少年,一个“不务正业”身份不明的盗墓大叔,上古卷轴中所描绘的天帝墓是真是假,玉佩上的雕文和当年罗布泊科学家失踪之谜有没有关系……众多墓穴中到底有何联系,古墓中只有僵尸还是另有鬼魂?琅嬛天墓里到底还存在什么秘密……
  • 掌印苍穹

    掌印苍穹

    当大汉皇室怀抱着神州大陆唯一一枚超品方印,沉浸在昔日荣光中的时候,当五姓七家为了利益和权利而貌合神离的时候,当无数的世家为了提升家族的品级而尔虞我诈你争我抢的时候,妖魔两族已然紧锣密鼓地洽谈着合作……一位与飞禽走兽为伍,以野果菜蔬为食的山野少年,带着祖传的赤铜古印和神秘的三千大篆,一脚踏进了这个注定要席卷苍穹三千异大陆的漩涡之中……少年人,报仇,征战,称霸,掌印苍穹!一切,都要从大业七年的天赋测试说起……
  • 截天武神

    截天武神

    数千年前,正邪大战拉开序幕,有人族至强者缔结神羽联盟,最终以惨胜代价赢得胜利。往后几百年中,神羽联盟逐步建立了无上圣国,国号圣启,统御人族,神羽联盟则隐居幕后……。圣启563年,六道门八大捕王之一的古泊南被圣廷密秘抓捕,其家族亦广受牵连,消失于朝野……若干年后,少年林凡自一小国走出,踏上逆天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