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95500000022

第22章 悼沈骊英女士

民国十四年夏季,我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暑期学校里,得到北平燕大一女同学的信,说:“本年本校有一位同学,沈骊英女士,转学威尔斯利大学,请你照应一下。”

我得着信很欢喜,因为那年威大没有中国学生,有了国内的同学来加入,我更可以不虞寂寞。

暑假满后,我回到威大,一放下行装,便打听了她住的宿舍,发现她住的地方,和我很近,我即刻去找她,敲了屋门,一声请进,灯影下我看见了一个清癯而略带羞涩的脸。说不到几句话,我们便一见如故了。我同她虽没有在燕大同时,但是我们谈起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同学,我们的校园,谈话就非常亲切。当天晚上,我就邀她到我的宿舍里,我从电话里要了鱼米菜蔬,我们两个在书桌上用小刀割鱼切菜,在电炉上煮了饭。我们用小花盒当碗,边吃边谈,直留连到夜深——我觉得我喜欢我这位新朋友。

那一年我们大家都很忙,她是本科一年生,后修功课相当繁重,我正在研究院写毕业论文,也常常不得闲暇,但我们见面的时候还相当的多。那时我已知道她是专攻科学的,但她对于文学的兴趣,十分浓厚。有时她来看我,看我在忙,就自己翻阅我书架上的中国诗词,低声吟诵,半天才走。

威大的风景,是全美有名的。我们常常忙中偷闲,在湖上泛舟野餐纵谈。年轻时代,总喜欢谈抱负,我们自己觉得谈得太夸大一点,好在没有第三人听见!她常常说到她一定要在科学界替女子争一席地位,用功业来表现女子的能力。她又说希望职业和婚姻能并行不悖,她愿意有个快乐的家庭,也有个称心的职业。如今回想,她所希望的她都做到了,只可惜她自己先逝去了!

十五年夏,我毕业回国,此后19年中便不曾再见面,只从通讯里,从朋友的报告中,知道她结了婚,对方是她的同行沈宗瀚先生,两个人都在农业机关做事,我知道骊英正在步步踏上她理想的乐园,真是为她庆幸。

去年这时候,我刚从昆明到了重庆,得了重伤风。在床上的时候,骊英忽然带了一个孩子来看我。十余年的分别,她的容颜态度都没有改变多少,谈起别后生活,谈起抗战后的流离,大家对于工作,还都有很大的热诚。那时妇指会的文化事业组的各种刊物,正需要稿子,我便向她要文章,她笑说,“我不会写文章,也不会谈妇女问题,我说出来的都是一套陈腐的东西。”我说,“我不要你谈妇女问题,我只要你报告你自己的工作,你自身的问题,就是妇女问题了。”她答应了我,暮色已深,才珍重的握别,此后她果然陆续地寄几篇文章来,分发在《妇女新运》季刊和周刊上,都谈的是小麦育种的工作,其中最重要,最能表现她的人格的,便是那篇《十年改良小麦之一得》。

今年春天是一个星期日下午,她又带了一个孩子来看我,据她说沈宗瀚先生就在我们住处附近开会,会后也会来谈谈。那天天气很好,大有春意,我们天东地西,谈到傍晚,沈先生还不见来,她就告辞去了,那是我们末次的相见!

本年十月里在报纸上,忽然看到了骊英逝世的消息,觉得心头冰冷,像她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死去呢!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骊英都是一个极不平常的女子。我所谓之不平常,也许就是她自己所谓的“陈腐的一套”。女科学家中国还有,但像她那样肯以“助夫之事业成功为第一,教养子女成人为第二,自己事业之成功为第三”的,我还没有听见过。这正是骊英伟大之处,假如她不能助夫,不能教养子女,她就不能说这种话,假如她自己没有成功的事业,也就不必说这种话了。

在《十年改良小麦之一得》一文里,最能表现骊英工作的精神,她相信我们妇女的地位,不是能用空空的抗议去争来,而是要用工作成绩来获取的。骊英和我谈到种种妇女问题,她常常表示,“妇女问题,已过了宣传时期,而进入工作时期”。她主张“女界同志一本自强不息精神,抓住社会埋头苦干”,她主张“自问已劳尽力为国家服务,而不必斤斤于收获之多少”。这种“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和“多做事,少说话”的态度,也是骊英最不平常之处。

骊英对于她工作的成就,处处归功于国家之爱护与友人之协助,我觉得这一点也不平常。抗战期间,通常是困苦的环境多于顺利的环境,而有的人很颓丧,有的人很乐观,这都在乎个人的心理态度。骊英是一个“已婚女子”,以“生育为天职”,同时又是一个“公务员”,“亲理试验乃分内事”,在双重的重负之下,她并不躲避,并不怨望,她对于下属和工友,并不责望躁急,并不吹毛求疵,她处处表示“钦慰”,表示“这工友不可多得”,她处处感谢,处处高兴,这是她平日精神修养的独到处,使她能够以“自信心与奋斗力与环境合作”渡过种种的难关。

最后她积劳成疾,“卧床两月,不能转动,心至烦躁不耐”,这是我对她最表同情的地方。我年来多病,动辄卧床休息,抑郁烦躁,不能自解。而骊英却能“看得淡,看得开”,以“卧病实与我为有益”。因为她以生病为读书修养之机会,这也是常人所不及之处。她的结论是“我等当保养体力争取长时间之胜利,不必斤斤于一日之劳逸而贻终身之痛苦”。这是句千古名言。我要常常记住的!

今天是重庆妇女界追悼骊英的日子,骊英是最值得妇女界追悼的一个人,我愿意今日的妇女青年都以骊英的言行为法。我自己又是因病不到会,但是在床上写完了这一篇追悼的文章,心里稍稍觉得温暖。我万分同情于沈宗瀚先生和他们的子女,我相信在实验室里,在家庭中,在她许许多多朋友的心上,她的地位是不能填满的!然而骊英并没有死,她的工作永存,她未竟的事业,还有沈宗瀚先生来继续,她对于妇女界的希望,我们要努力来奔赴,骊英有知,应当可以瞑目了。

1941年12月21日 歌乐山

同类推荐
  • 碎簪记:苏曼殊作品精选

    碎簪记:苏曼殊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2013散文排行榜

    2013散文排行榜

    散文是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 不经意中的成长

    不经意中的成长

    本书是个人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分散文与诗词作品,分“茶乡孺子牛”“亲情永驻”“不经意中的成长”“旅行漫笔”“闲情逸致”“家乡美”和“诗词拾零”七辑,这些有关茶乡历史文化、风俗人情以及人生哲理的温良铺陈和委婉叙说,来自一位语调平和的茶乡中年男子,阅读他这些散淡的文字,让人有余香盈口之感。
  •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 中的一册。传主丁玲是我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她一生坎坷,情路几经波折,是一位 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感情充沛,以诗意的语言 讲述了丁玲光辉而曲折的人生。
  • 有朋·有书

    有朋·有书

    本书分为有朋自远方来、一生与书为伴两部分,内容包括:初识庐山、中国的世纪、企鹅与麦肯森、东方书店的山田、剑桥与潘仕勋、圣智陈锦煌、又一个大伟、做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推动者、胜利的回忆与纪念、天津与世界零距离、关于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思考等。
热门推荐
  • 小辰光,在康桥

    小辰光,在康桥

    华东师大校友、著名青年作家小饭的原创新作。深情描绘了其在上海南汇(今为浦东康桥地区)度过的童年生活。反应出一代新锐作家对时代和人生的思考,折射了这个年代生活的动态变化和人们的心理感受,也抒发了80后的集体怀旧情怀。
  • 风起苍岚:月半午夜

    风起苍岚:月半午夜

    一个是叱咤仙路的风云上神,一个是废材资质的修真菜鸟,当网游遭遇修真,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当大神跌入云端,废柴医师掉入修真世界,小小菜鸟又该如何一步一个脚印攀上这云海尽头,苍岚之巅。萌兽or美男仙术or神通丹药or法宝修仙菜鸟日记从现在开始书写。即使大道无情,道路凶险,萌妹子也要闯出一片天!
  • 恋物微物语

    恋物微物语

    我是个有故事的人。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有故事的人。但有人觉得,他的故事有些独特,有独一无二的意思。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独特的,各有各的悲欢离合。
  • 幻想龙骑士

    幻想龙骑士

    Danslavalléedevotreprofond,violettoujoursàlareproduction;(在你幽深的山谷中,紫罗兰仍旧在滋生)EndépitdeSècheteslarmes,ilseraenfleurs.(尽管干枯了,你的泪水会使它绽放花朵)Endépitdelachaneliéànous,maisdesAnneauxpeutêtrecassé(尽管锁链缚住了我们,但有些环必能打碎)Alorsoui,têtederetour:convoquervotrechefaime(那时候啊,转头回来:召唤你们拥戴的首领)这是中世纪最后的疯狂。东罗马帝国的末日狂欢,英格兰与法兰西的世纪决战,莫斯科汇聚力量的最终爆发,神圣的罗马,不朽的帝国
  • 天悼

    天悼

    一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一个英才群起的时代这一天一个男孩来到了这世间一人一竹伞,踏遍天地,寻找远古之殇
  • 凄清花落冷江湖

    凄清花落冷江湖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和一群女人争抢一个男人的宠爱……
  • 绝世神武者

    绝世神武者

    独闯奈何桥,纵剑上九霄;万事为己欲,今生何逍遥。——山中闲人武者当无所畏惧,身具弑天的豪情,方能成为强者!武者等级:武师、武君、武宗、武王、武皇、武帝、武圣、武尊、武祖武者职业:普通武者、元素武者、鬼武者、灵武者,龙天错却被称作神武者,世界上唯一的神武者。
  • 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

    文革手抄本《一只绣花鞋》作者张宝瑞近日推出的全新悬疑恐怖长篇小说《走投无路》,是根据他2003年亲身经历的一段真实的恐怖经历创作的。那次他被来自中原的一位精神病女患者追得走投无路,那位女子拿着《一只绣花鞋》找到他,自称和他五千年以前就有“缘分”,搅得他“焦头烂额”;最后被迫报案。主人公雨亭和他的母亲雨梨同时被“鬼影”和噩梦缠绕,生日蛋糕滚出粉红色的脚,夹道里白幡飘荡,京西山崖突然滚下巨石,镜框里掉换了照片,门口出现的呼哧呼哧的喘气声,菜刀空剁肉案等,险象环生,令人惊栗。风铃和楚韵两个精神分裂病人穿梭其间。
  • 混沌人皇

    混沌人皇

    陈昱,一个家族被灭的潦倒少主,凭什么报家族血仇。他又如何以平庸的资质踏足强者如林的修真界,从此遁出五行,逍遥天地之间。
  • 透视御医

    透视御医

    隐藏高超医术的小小龙套演员唐萧,偶获医仙传承,天眼透视、上古针法,各种神技信手拈来。从院长助理做起,接触的病人五花八门:富贾权贵、冰山美女董事长、秘史惊人的女明星、具有军方背景大佬、国际财团大老板……凭借自己一身技艺,与各方人马斗智斗勇,在风云突变的利欲场,走上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