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9200000023

第23章 墙内开花墙外香

宝玉是不容易一下子被认识的。卞和献璞,两次被认为以伪邀赏,双脚被刖,到第三次,人们才认出是一块宝玉。鸦片战争之后,魏源忧国之深,谋政之忠,献策之勤,足可抗古人《默觚下·治篇七》。

而励来者,称为“国士”,誉为“无双”,绝不为过。他的着作也是时代之宝。但在他生前却没有引起当权者的重视。

虽然《圣武记》和《海国图志》出版后,友人赞扬的诗书纷至沓来,如陈岱霖诗云:

惊人每忆纵谈初,拄腹撑肠万卷书。

直与乾坤开奥窔(原注:君近着《圣武记》,一时纸贵),岂徒笺注到虫鱼。

草元杨子垂垂老,闭户虞卿寂寂馀。

若使承明专着作,文章今日果谁如。

又如陆嵩诗云:

开篇什读发感喟,论着深切悲鬼神。

造船铸炮有原委,重洋指画如躬亲。

宣室倘蒙召夜半,班超西域功休论。

当时重寄叹谁屈,拊膺扼腕生酸辛。

空言徒托总可补,孰与笑注虫鱼勤。

献诸廊庙备乙览,采择要可垂千春。

纷纷防海议当局,读此那句渐逡巡。

虽然御史朱琦在赠诗中传达了这样重要的信息:

况闻兹出书,市贾纷雕镌。

辇下诸要人,争买不计钱。

虽然梁章钜认为:

此才合台省,优为国羽仪。

但是,这位“国士”魏源“晚达遇仍穷”,不仅以试卷文字草率,被罚停殿试一年,而且当了几年地方官,又以“于江南文报,并不绕道递送”的莫须有的罪名,被革去高邮州知州的职务。更严重的是,魏源的种种呕心沥血之作,“所惜身卑微,无由达天关”,他希望御史朱琦代为呈献朝廷,朱琦大概也是力所难为,只幻想“天聪倘易达,无俟予小臣”。这正如左宗棠所说,“魏子数以其说干当事,不应”。“当事”,当然不是指朱琦,而是指朝廷大吏和决断一切的皇帝。故有友人设身处地为魏源吟叹道:

苦心岂好辨,念欲献丹宸。

宣室未召见,负鼎犹逡巡。

满腔热血,化为缕缕轻烟,这当是人世间的最大悲哀。魏源晚年,沉重地经历着这样的悲哀。

魏源死后一段时间,他的着述才在国内逐渐引起了一些执政者的注意。例如,兵部左侍郎王茂荫曾上过这样的奏折:“臣所见有《海国图志》一书,计五十卷,于海外诸国,疆域形势,风土人情,详悉备载,而于英吉利为尤详。且慨前此办理之未得法,为后此设种种法。于守之法,战之法,款之法,无不特详。战法虽较需时,守法颇为易办。果能如法以守各口,英夷似不敢近,未审曾否得邀御览?如或未曾,乞饬左右,购以进呈。闻其书本故大臣林则徐在广东办夷务时所采辑。罢官后,为已故知州魏源取而成之。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刻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之可御。人明抵制之术,而日怀奋励之思,则是书之法出,而其法之或有未备者,天下亦必争出备用,可以免无法之患。”咸丰帝是否“御览”过《海国图志》暂且勿论,至少他没有“重为刻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没有把《海国图志》所提出的种种建议定为国策。然而,不管怎样,有大臣如此重视,如此慎重地写进奏折,魏源也足可宽慰了。王茂荫的奏折,写于咸丰八年五月二十九日,可惜,魏源已于先年三月辞世,他没能得到这来之不易的评价的宽慰。

黄懋材叙述道:“魏氏《海国图志》百卷,首以《筹海》”。

四篇,曰议守、议战、议款。其《议战篇》云:既款之后,《筹办夷务始末》卷二八。

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又欲立译馆、翻夷书,以求熟悉夷情。

“兹数者,近二十年执政诸臣,皆欲藉此为富强之图,备边驭敌之长计也。”可惜,魏源在生时并未见到执政诸臣将自己所筹诸策视为“富强之图,备边驭敌之长计”。他死后哀荣,却生前孤寂,缺少知音,尤无执政者的赏识!何况“近二十年”虽然执政诸臣对魏源之策颇有认识,却“卒未足争强外洋”!黄懋材写至此,反问道:“何哉?”原因很简单:魏源之策,没有被清朝廷所真正重视。《海国图志》引发了日本的一个新时代,成就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而在中国国内,它依然困在尘埃中,日与书蠹为伍。真是俗话所说,“墙内开花墙外香”。故梁启超评述道:“不龟手之药,一也,或以霜,或不免于洴澼。岂不然哉!”梁启超引用《庄子·逍遥游》的这句话,并略加改造,用意是很明显的,即庄子所说:“所用之异也。”为什么所用各异?因为在当时中国,如庄子所说:“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茅塞不通,正是咸丰帝和其大部分执政大臣的共同状况。

然而,思想的光芒是不灭的。

魏源的思想,在他死后影响了中国的几代人。

他的“变易”的哲学思想,他的利用私人资本以进行漕运和盐政改革的思想,他的师夷制夷的思想,他的重视乡勇以改造陆军的思想,他的设局造船制炮以兴建海军的思想,他的诱敌深入的战略思想,他的“以实事程实功”的功利思想,他的才、能、情并重的人才思想,等等,都是19世纪中叶中国思想库中最先进的“成品”。

这些“成品”,对自后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都有过深刻的影响,在辛亥革命中,还可见到他的思想力荡起的馀波。梁启超1924年在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评论《海国图志》说:“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魏源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上所显示出的原始动力,是如此明显而巨大,几乎是有口皆碑的。

湘军的头面人物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等人既是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元凶,也是洋务运动的发轫者。魏源比曾国藩年长十七岁(曾1811年生),比左宗棠年长十八岁(左1812年生),比郭嵩焘年长二十四岁(郭1818年生),似乎与他们都未谋一面。他们都是同时代人,但就年龄说,魏源是长辈。鸦片战争中和战后,在魏源为国家被欺凌而无限忧愤,折节着书,以竭力唤醒国人的时候,曾国藩还沉浸在制艺诗文中,为考取一名进士而奋发、而兴奋。他暗于对战事的了解,更暗于对侵略者的了解,寄诗给郭嵩焘说:“螳螂竟欲当车辙,髋髀安能抚斧斤。”存在着清朝廷官僚们共有的盲目自大的心境。他在家书中写道:“京城人心安静如无事时,想不日可殄灭也。”“天不降灾,圣人在上,故京师人心镇定。”存在着官僚们共有的麻木不仁的心境。

他甚至歌颂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以大事小,乐天之道,孰不以为上策哉”。但是,当曾国藩结束在翰林院、詹事府的“养望”生活,开始关心和从事实际政事活动的时候,就很自然地注意魏源的着述了。他在咸丰元年七月自述道:“经济之学,吾之从事者二书焉,曰《会典》、曰《皇朝经世文编》。”同治六年十二月十八日记:“《圣武记》又阅一遍毕。中有嘉庆川、湖、陕靖寇记八篇未阅,以昔年在京阅过,嫌此八篇叙事冗乱也。”他还看过徐继畲的《瀛环志略》。他发议论说:“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工夫,但使彼之所长,我皆有之。”曾国藩的这一见解,与魏源的思想是一脉相通的。很难说曾国藩没有从魏源这里得到启发。

魏源曾是陶澍、贺长龄的重要幕僚,而左宗棠是贺长龄之弟贺熙龄任长沙城南书院山长时的学生,是陶澍的儿子陶桄的塾师,在陶家达八年,后又收陶桄为女婿。他对魏源甚为敬重,曾对魏源代贺长龄编纂的《皇朝经世文编》“满纸丹黄地圈读过”。光绪元年(1875),魏源的族孙魏光焘任甘肃平庆泾固道道员时,重刻《海国图志》。左宗棠在《重刻〈海国图志〉序》中,自认自办的一些洋务企业是对魏源平生最大愿望的继承。他写道:“魏子殁廿馀载,事局如故。”

然同光间福建设局造轮船,陇中用华匠制枪炮,其长亦与西人等。艺事,末也,有迹可寻,有数可推,因者易于创也。

“器之精光,淬厉愈出;人之心思,专一则灵,久者进于渐也。此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也。”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左宗棠在福建马尾创建造船厂、在西安创建机器厂等,都是师夷长技的坚实步履。这是魏源期望“见诸实行”,自己却无力实行,而曾、左等以封疆大吏之力才实现了的。但它们的创建都距《海国图志》五十卷本出版已二十年或更长时间了。正如郭嵩焘所说:魏氏《海国图志》“征引浩繁”,“其论以互市议款,及师夷长技以制夷,言之始通商之日,无不笑且骇者。历十馀年而其言皆验”。

至于将民族工业逐步由军用工业扩展到民用工业的洋务运动主将张之洞,更是对魏源推崇备至。他在其着名的《劝学篇》中写道:“近人邵阳魏源,于道光之季译外国各书各新闻纸为《海国图志》,是为中国知西政之始……洵皆所谓豪杰之士也。”

由曾、左发轫的洋务运动,是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思想的践履与发扬,是推进近代中国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梯。但,由于洋务运动是封建官僚推动的,虽然在客观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却没有触动封建生产关系一根毫毛,封建生产关系必然桎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洋务运动遇到了重重困难与阻力。于是,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政治变革,成为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维新运动因此应运而生。

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1858-1927)、梁启超(1873-1929)、谭嗣同(1865-1898)及鼓吹变法维新的思想家冯桂芬(1809-1874)、王韬(1827-1897)、薛福成(1838-1894)、郑观应(1842-1921)、陈虬(1851-1903)等,都比魏源晚出二十年至七十年。他们对西方世界的了解与分析,对中国救亡图存的认识与主张,自然都比魏源全面而深刻得多。但,他们无一例外地阅读和研究过《圣武记》和《海国图志》,并深受其影响。例如,康有为在其《自编年谱》中写道:薄游香港,以为西人治国有法度,“乃复阅《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书,购地球图,渐收西学之书,为讲西学之基矣”。

他们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与自己的政治主见,对《海国图志》等常有批评。例如,冯桂芬在《海国图志·跋》中,对《海国图志》的史地记载,提出了一些该订正的地方。王韬更直截了当地说:“默深所着《海国图志》等书,仆亦尝一再读之,其忧国之心,深矣!然于海外情形,未能洞若蓍龟。”又说:“当默深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

说:“邵阳魏默深先生源,着作等身,所着《圣武记》、《海国图志》尤风行海内。然《海国图志》采辑虽博,未经剪裁,尚不及《圣武记》熔化之精。”对于魏源的“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的战略,陈虬认为:“此亦淮阴侯背水阵、张仁愿受降城之遗意也。不善用之,则自决藩篱,能无开门揖盗之虑邪?”郑观应进一步说:“若不守外洋,则为敌人封口,水路不通;若不守海口,为敌人所据,施放桅炮,四乡遭毁,彼必得步进步,大势危矣。”可见魏源的后继者们对魏源的思想时有补充和完善。其实,魏源提出这一战略,完全是根据敌强我弱、清政府尚无近代海军的情势设计的,而陈虬、郑观应的担忧,则是从海防大局出发的,他们的担忧,正说明清政府建立近代海军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不管如何后出转优,魏源的变易改革的思想、师夷长技融合外来文化的思想、重视商品经济的作用的思想、“鼻息”思想、不拘一格起用人才的思想等等,无不对维新派有着重大的启迪作用,成为了维新思想的重要渊源之一。即使是维新派喜谈的政治改革,《海国图志》也有过大量的记述。例如,魏源赞赏弥利坚“一变古今官家之局”的“公”,又赞赏弥利坚“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众好好之,众恶恶之”的“周”,这与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的现状,是迥然不同的。魏源虽然没有在这方面提出“师夷”,但,他的介绍,他流淌在笔端的向往激情,怎能不感染维新志士?例如,郑观应便提出:“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设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梁启超概括地说:“数新思想之蘖,其因缘故不得不远溯龚[自珍]、魏[源]。”魏源身前孤寂,死后荣耀,标志着时代在缓慢前进。

中国的戊戌维新,只存在了一百天,因封建阻力过大而失败,日本的明治维新却顺利地推翻了幕府统治,促使整个社会逐步走向资本主义。魏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的维新派,也影响了日本的维新派。

《圣武记》传至日本,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其时《圣武记》在国内出版仅一年多。《海国图志》传至日本,在咸丰元年(1850),其时距《海国图志》五十卷本的出版(1842)不过八年,距六十卷本的出版(1847)不过三年。增补的百卷本也在咸丰四年(1854)传至日本。其后,至1856年,日本先后出版了二十一种不同版本的《海国图志》的选本,占日本在同一时期出版的世界史地着作的一半,形成了日本的一个“《海国图志》时代”。秦翰才写道:“据说这部书传入日本,为明治维新诸要人奉为枕中鸿宝。”最初,在日本的幕府末年,《海国图志》被列为禁书,嘉永三年(1850)传入的三部,均被幕府官员没收;嘉永六年(1853)传入的一部,也受到检查;直到嘉永七年(1854)传入的十五部,才有八部在书市出售。由于《海国图志》正符合闭关锁国时代之日本的进步人士了解外部世界之急需,翻刻、选注《海国图志》的,在日本逐渐增多。翻刻和选注者,大都是日本的儒学家士人,他们笃信中国的儒家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特殊的情感,其中包括着名的儒学家河田八之助、盐谷宕阴、盐谷甲藏、赖子春、广濑达、正本笃、大槻祯、小野元济等,只有注释某些专有名词的箕作阮甫是兰学家。儒学家成为了《海国图志》在日本的最有力的传播者,是日本的“《海国图志》时代”的最早的推动者。

所谓日本的“《海国图志》时代”,是日本的知识界和政界,以《海国图志》的传播为契机,逐步走出闭关锁国的阴影,睁眼看世界的时代。统治日本达二百六十多年的德川幕府,对内是以农耕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主义的总代表,对外与当时的中国一样,实行严格的闭关政策,排斥西方文化(曾于1613年下令禁止天主教的流行),允许与之通商的仅限于中国与西欧的荷兰,舶来的文化主要是中国的儒、释思想,和从荷兰传入的知识[当时被称为“兰学”]。但是,在中国的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并没有忘记对这个岛国的侵夺,军舰开进了琉球等门户。1854年3月,日本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日美亲善条约》以后,英、法、俄、波兰等国接踵来日,纷纷攫取利益。《海国图志》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正好部分地满足了日本人重新认识世界的需要,以至被神户等地的学校列为教材。“幕末时期的日本学者、文化人等,经由中国输入的文献所学到的西学情形与一般近代文化,并不比经过荷兰所学到的有何逊色。”这是对《海国图志》在日本的影响的准确评述。德川幕府一方面面临着列强的侵略,一方面又坐在国内各种矛盾的火山口上,幕府内部及全国政界、知识界于是爆发了“开国论”者与“锁国论”者的尖锐对立。经过斗争,要救国必须倒幕,倒幕方能维新的呼声,日渐高涨。日本当时的现实与未来的前途的强烈碰撞,便是1868年德川幕府的坍塌,明治维新的一举成功。当时维新派的主要人物在桥本佐内、梅田云滨、赖三树三郎、吉田松阴等人相继牺牲后,则有平(佐之间)象山、吉田松阴、西乡隆盛等。梁启超评述道:“《海国图志》奖励国民对外之观念,其书在今日,不过束阁覆瓿之价值。然日本之平象山、吉田松阴、西乡隆盛辈,皆为其书所激刺,间接以演尊攘维新之活剧。”钱基博评述说:“日本之平象山、吉田松阴、西乡隆盛辈,无不得《海国图志》读之而愤焉悱焉,攘臂而起,遂以成明治尊攘维新之大业,则源有以发具机也。”

同类推荐
  • 特蕾莎修女传

    特蕾莎修女传

    特蕾莎修女,一位穷其一生为贫穷的人当中最贫穷的,孤苦的人当中最可怜的人奔波服务的伟大女性。特蕾莎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本书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她传奇而伟大的一生。本书是特蕾莎修女的第一部中文传记,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调及充沛的激情,不仅真实还原了特蕾莎修女善与爱的一生,而且为读者带来了许许多多亲切温暖的心灵感动。
  • 移居永靖之孔子后裔的历史与现状

    移居永靖之孔子后裔的历史与现状

    本书总共五章:移居永靖之孔子后裔的历史与现状、孔氏行辈与家谱、祭孔子文、黄河三峡孔子文化教育研究中心总体规划设计简介等。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生命的写照

    生命的写照

    蓦然回首,人生将近五十个春秋,三十载的笔耕生涯,无不在空前的历史背景下饱经了“从小失去母爱”“铁窗生涯”“自学之路”“历尽贫寒”这四大不幸的人生磨难中度过。因此,我要说,是三所“特殊大学”造就了我的人格力量,是“九死一生”的人生经历让自己把握了生命的真谛!或者换个说法:“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所以说,也是“十大梦幻”演绎了我超越混沌的自由飞翔,更是“七大爱好”陶冶了我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灵和高尚情操!一个充满了不幸和坎坷的时代,铸就了自己独特的性格和人生观!我的《牧羊人之子》《不幸的大学》《生命的写照》人生三部曲就是在这种历尽了苦难而痴心不改的环境中完成的。
  • 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本书全面讲述马云从出生至今五十年间的奋斗历程,展现一个商业传奇人物的精彩故事。首批披露马云创业前默默跋涉的艰难岁月、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他的喜好、性格,甚至直面其心境。马云的一生充满曲折与励志色彩,又极富传奇,50年间,跌宕沉浮,起起落落,一直贯穿其间的是他永不言败的坚韧理念。从两次高考失利到进入大学校园,从四处求职无门到终于当上老师,从创业初始无人相助到公司逐步走上正轨,从力排众议创建中国黄页到经营阿里巴巴帝国,从淘宝危机到赴美上市……
热门推荐
  • 缱绻仙凡缘之月牙儿

    缱绻仙凡缘之月牙儿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没有最变态,只有更变态。某日,我稍微显露了些许落寞,我发誓,真的只是一点点而已。千落这妖孽看见了,先是绕着我打量了一圈,然后自然自语说了句:“嗯,估计是月牙儿寂寞了。”我以我兔子很凌厉的眼神秒杀了这妖孽很多次之后,这妖孽便离开了。没想到,再回来时,手上便多了一个灰兔子。灰兔子,还要是雄的!我窘迫了很久之后,之后,终于说出了:“尼玛,我不喜欢兔子啦!”那是我生平对千落说的第一句说的人话,在人间第一次成功幻变成了人形,将仍在发情的灰兔子一次性华丽丽滴挥出了千落的洛水殿,应该是摔的蛮惨的。千落又捏了个诀,将我变回原样,点点头:“还是这样比较好看,比较乖。”我很无语。后来很多年后,我想起这些事还是觉得,那时候千落一定是整我的,绝对是故意而且有心的!
  • 神明的存在

    神明的存在

    科技文明的现代社会,唯物主义盛行的今日,神明该何去何从?一介伪神,走了狗屎运获得强大的法力,他将会给人界、神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灼华:我总要做点什么,证明我真的存在。星云:被一次又一次的抛弃的我们,究竟是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了?不被需要的人,怎么会有存在的价值?星尘:这样日复一日重复的生活,真的有意义吗?如果只是依靠惯性而活着,生活又有什么意义?这样的人生,真的是有价值的吗?后土:虽然他们遗弃了我,但是,我依然爱着他们。周明:信仰?那是什么东西?周陵:他是不是真的存在有什么关系?只要我相信他是真实的就足够了。
  • 单眼重瞳少年的阳判人生

    单眼重瞳少年的阳判人生

    我是一个重瞳人!双眼重瞳?不不,其实是一只眼重瞳罢了,不过除了重瞳之外,我还是一个隐藏在腐败社会中的阳判!你问我什么是阳判?呵呵,如果我告诉你,这是我在梦中获得的一种职业你信么?这是一种人鬼神都畏惧的职业,一种不受人间约束,不受阴间欢迎,不受神界喜爱的职业!你有没有兴趣来听听我的故事?关于我的阳判的故事!!
  • 你曾来过我心上

    你曾来过我心上

    他与她的第一次相会在学校的小卖部中,他们互相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次相逢时,是一次生日宴会了,这一次,他们小心翼翼的靠近彼此……阳光帅气的他,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围着他转,可是,他却有着万分孤独的灵魂……她,单纯可爱,却是个废柴,就连打扮自己,都显得十分拙劣。这样的她却一点点吸引着他的目光!“我是不是就是一个替身?”她喜欢他,忍不住的强烈的喜欢上了优秀的他,只是,他的过去紧紧扼着她的喉咙,让她痛得无法呼吸。“你不是,你不是!”他抓着她的手轻轻摇晃,心痛地看着她的眼泪划过脸颊。他的心在呐喊,我喜欢的是你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那片云是我的

    那片云是我的

    一个美丽乖巧的女孩夏乐乐,最后的结局如何呢?她找到幸福了吗?敬请期待。。。。。。
  • 毒妃谋:沧倾天下

    毒妃谋:沧倾天下

    她腹黑、狡诈、玩世不恭,游历天下只为寻找遗失的命运。他精于算计、长于谋算,勾勾手指协她杀杀人、吃吃醋、扑扑倒,附带傲娇忠犬一只。她,踏着穿云破月之势凌空而来,笑群雄,瞰天下,唯我一世腹黑嚣张。命运的齿轮因她而变,注定的命格因她而改寻寻觅觅数载当她终于能够和命运抗争,与他长相厮守,却发现所有一切都是一场精心布置的局。局中局,谜中谜,是局捆缚了她还是她捆缚了这场局月初巅上天狗食月,两代人的恩怨情仇,跨越时空的寻寻觅觅算计阴谋命运早已悄无声息……
  • 梼杌闲评

    梼杌闲评

    书叙明朝万历年间黄淮水患严重,朝廷派朱衡治理,误杀为治水献策出力的蛇精。二蛇(魏忠贤与客印月的前身)于是率族类投胎,寻求机会报复那些河工转世的人。它的语言清丽典雅,非一般通俗小说可比。总之,不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来说,它都不失为一部优秀作品。
  • 媚岛

    媚岛

    一个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的孩子,再坐船去美国的途中,阴谋的被台风卷进了另一个特别的空间。这个空间和原来的世界完全不一样。这里全是女人,漂亮妹子一把把。他感叹道:“妈妈咪呀~~野菊花也有春天啊!!”(本书纯属虚构,若有不严谨的地方,还望各位多多包涵。)
  • 神魔有泪

    神魔有泪

    为你而战,待君为你征战他方,归来时,执子之手,踩碎恒古冲冲
  • 你是云初起的月光

    你是云初起的月光

    他,娱乐圈赤手可热的大明星,拥有全世界的粉丝。她,一个怀揣梦想不懈努力的小菜鸟。他遇见了她,那一抹笑容仿佛已认识了很久,他知道,他一直寻找的就是那让他心动的微笑。她遇见了他,顶着被众人吐槽,被粉丝谩骂,她执意选择他,她知道,他一直都是她心目中不可磨灭的光。他爱她。她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