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9200000005

第5章 普通高等学校

西南石油大学

——资助案例一

刘波,是西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2006级的一名学生,出生在四川省仁寿县富加区石咀乡的一个贫穷山村里,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中还有年近八旬的爷爷奶奶,家里平常都是靠种植农作物来维持生活,常常是入不敷出。

伴随着艰苦的日子,他度过了小学与中学的时光,虽然日子过得艰苦,但却让他在生活中学会坚强。在2006年9月,他踏上了大学的征途。刚到学校的时候,他并没有像有些同学那样过得轻松自如。因为家庭所带来的压力,因为条件的不允许,他省吃俭用,学习倍加努力。三年来,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顺利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在学习上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他也一直在追求思想上的进步,2008年10月被党组织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此外,在学校里,他积极参加学校和院系组织的各项活动,让自己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凭借优良的表现顺利签约胜利油田。

曾经他认为自己是不幸的,但是现在他要说自己是万幸的。因为在他困难的时候,得到了国家和学校以及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让他对今后的生活有了更明确的目标。他也非常感谢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不仅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也让他学习没有了后顾之忧,能和其他同学一样能够不输在起跑线上。

他表示将不会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的困难与挫折。社会的关爱,让他在逆境中跃身奋起,他会用实际行动来报答所有关心他的人,也会将这份关爱传递下去。他一定不会忘记在这里学习的艰辛岁月,更不会忘记在这一路上大家给予的支持和鼓励。走好未来的路是他的勇气和自信的见证,他会用青春的激情和毅力创造更加绚丽的明天。

——资助案例二

雷腾蛟,来自四川省简阳市玉成乡,现属西南石油大学2008级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专业。他成绩优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深受大家喜爱。

他家里有五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他自己。他爷爷由于年老多病,时常因高血压而住院,需要大量的医药费,而且他还在读大学,也需要不少的学费,然而爸爸妈妈的薪水又少得可怜,所以长期以来,他的家境都不是很好。虽然生活过得很简朴,但他还是有一个十分融洽温馨的家。然而2008年大地震的袭来,破坏了这和谐的气氛,使他一家原本拮据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遭遇这次大地震后,他家的房屋严重受损,从而花费他家很大一笔钱来修复,更糟糕的是可怕的地震在一家人内心深处留下了阴影。这场灾难给他一家的经济上和精神上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他带着久久未能平静的心来到了他向往已久的西南石油大学,在这里他渐渐走出了灾难的阴影,学习生活也渐渐步入正轨。他决定要努力学习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更让他发愤图强的是他受到了李嘉诚基金会灾区特别助学金的资助,让他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人间充满了爱。为此,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学习上一定要更加努力,为以后自己能成为一位像李嘉诚先生那样的成功人士打好基础,使自己以后也有能力去做一些慈善事业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

雷腾蛟不仅亲身感受到了李嘉诚基金会对大家的关爱,更进一步体会到了人间真情。他与同学们一样,积极参加由学校或社会组织的一些公益活动,积极热情的帮助有困难的人们,道德素质在不断的提高。

——资助案例三

杨爽,就读于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程装备与控制工程2008级4班,家住四川省仁寿县汪洋区广华街方正中学三单元一号。由于家中的经济困境,来到大学以后,她并没有感觉到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她更多地要考虑每一分钱的去处。就在2008年过年期间,家中爷爷犯病,急需手术治疗,就这样,原本准备给她的第二学期一千多块的生活费也只剩下几百元,妈妈送她上车的时候眼睛红红的。在学校,她开始了再一次兼职,仍旧节约着用每一分钱。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了,经过一系列的评审程序,她最终有幸获得了这一笔珍贵的资金,这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代表政府和像李嘉诚先生这样的社会名流没有忘记她们这些来自地震灾区的贫困大学生。因为多方压力促使她们这些贫困的孩子更加专心地学习,抽更多的时间读书。这笔资金成为她大二的一部分学费和生活费,在这个汗水淋漓的炎热夏天,它给予了家中莫大的支持,也给了她学习的动力。而作为一名受助者,她深深感到了社会无比的温暖,在受到别人帮助的同时,并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像帮助她们的人一样去帮助另一批需要帮助的人。因为她明白获得帮助之后的那份喜悦,明白那份帮助给她生活的巨大影响,所以她也要尽力让需要帮助的人体味到那份喜悦,并也由此想到助人为快乐之本。这也是李嘉诚先生上的一门特殊课程,她幸福地想。

——资助案例四

徐建洪,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2008级1班的学生,家住乐山市夹江县,来自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2008年的“5·12”特大地震使他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父母无法承担他昂贵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2000 元的特别助学金解决了他一部分生活费用,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获得资助后,他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系统地补习了课程,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顺利地通过了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阅读了大量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激情和活力。大恩不言谢,但一定要懂得感恩。他常说以后他要是有钱了也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成都理工大学

——资助案例一

杨新宇,2007 年起就读于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石油工程专业,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人。父亲在成都打工,母亲常年患病,每年需花费大笔医药费,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在2008年“5·12”大地震中,其住宅又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符合受助条件。获得该项助学金后,他表达了对助学金发放方以及学校、学院相关领导的诚挚感谢,表示将努力学习与工作,回报学校、社会的鼓励与培养,并拿出了实际的行动和成效。在校期间,杨新宇遵纪守法,学习积极,尤其在社会工作方面表现突出。他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活动,还在校团委担任编辑部主编一职,对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参与了校级学生刊物的出版工作以及成都理工大学第八届大学生科技节、新年团拜会等活动的筹划工作。在2008~2009年,他先后获得能源学院科技知识竞赛二等奖、校团委编辑部优秀干事、校 2008 年度优秀团干部、校2008~2009学年社会工作单项奖学金等荣誉,在学生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资助案例二

杨然,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07级学生,家住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父母均属下岗工人,常年收入不稳定。2008 年,杨然的母亲因高血压、子宫肌瘤等多种疾病加重而丧失劳动力,家庭开支由父亲一人打零工支撑,加上地震灾害的影响,生活愈发拮据。刚进入大三学年的杨然承受的压力越来越重。此时,李嘉诚基金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解决了生活上的燃眉之急。杨然不仅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更明确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她满怀感激和信心,在思想上始终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传递李嘉诚基金会的爱心,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在学习上,她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与理想,更加严于律己,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书籍,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水平。在生活上,坚持朴素的生活作风,在不影响学习的同时,参加了多项勤工助学的活动。担任班级团支书、院学生会文艺部部长两项职务的她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份工作,勤奋、刻苦,各门课程成绩优秀,并先后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一级考试,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

——资助案例三

甘俊伟,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07级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自四川仁寿。母亲常年多病,一年四季吃药不间断,弟弟又在读高中,整个家庭庞大的开支仅靠他父亲打点零工来维持,人均月收入仅400元,生活异常艰难。不幸的是,2008年的“5·12”地震使本已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生活步履维艰。但灾难无情,人有情。国家、社会、学校没有忘记这个贫困的家庭,没有忘记这位贫困的大学生。李嘉诚特别助学金的资助给甘俊伟带来生活的信心和奋斗的动力。在思想上他一直追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2009年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在学习上,他严格要求自己,学好专业知识,大二学年成绩名列全专业第一,连续两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同时他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大一参加了学校自强社,大二参加四川省第三届“博策—才库”杯管理咨询大赛获第三名,参加成都理工大学第四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获优胜奖,所在寝室参加成都理工大学第五届寝室文化大赛获全校唯一特等奖,作为负责人积极申报科技立项……课余时间,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资助案例四

陈阳,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006级地理信息系统1班学生,来自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先锋镇翻身村五社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陈阳家里人口较多,爷爷奶奶均已年过古稀,丧失劳动能力,都在领取当地的低保,母亲一直体弱多病,爷爷和母亲常年不能离药,家里的唯一经济支柱就靠父亲,加上目前陈阳和弟弟都在上大学,家里的经济状况一直很困难。由于他家处于地震重灾区,2008 年 5 月的地震导致房屋受损,修葺花费了不少,使得他家的经济更加拮据。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陈阳一直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的资助,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他家的经济负担,这样也让他能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经过努力,他不仅学习成绩排名本班第五,而且还顺利通过了国家英语六级和计算机三级数据库认证考试;已经被党组织吸收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他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劳动,如在抗震救灾中积极和同学们去成都火车东站义务搬运救灾物资等。在大三学年结束的时候他还被评为了院优秀学生。

——资助案例五

杨锐,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2007级法学2班学生,来自四川仁寿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家庭经济收入极其不稳定,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以供其与弟弟两人的学费,由于 2008年地震的影响,更是加重了家里的经济负担。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和锻炼,杨锐的个人能力和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综合表现优秀,作为一名受助学生,对广大的受助贫困学生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他勤奋刻苦,专业过硬,成绩良好。现在已经通过了四川省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以及全国英语四级考试;热心社团工作,担任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副主席,多次获校“优秀团员”、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学生”等称号,并于2009年5月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资助案例六

王东琴,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2007级的一名学生,来自乐山市夹江县农村。“5·12”地震的惊天震荡,让她的生活仿佛突然失去了色彩,眉宇间开始凝聚与她花样的年华不相匹配的痛苦和忧虑。家中那20年前修的土木房子在地震中严重受损,房子的修复使得家里一下子欠下了好几万元的外债。加上祖父母年老体弱,常年吃药,为了照顾老人,父母无法外出打工,只能靠务农的微薄收入撑起整个家庭。这一切都让她不得不为家庭和以后的学费而担忧。她甚至产生过休学打工的想法,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先帮家里减轻些负担。就在她徘徊、踌躇的时候,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让她重新看到了希望,让她得到了继续读书的机会,让她有勇气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她积极上进、勤奋好学,始终保持着优异的成绩,并在大二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同时她也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学习,帮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他们共同进步;在工作上,作为班上的体育委员,她带动同学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强健身体;在生活中,她踊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援助之手伸到需要的地方。2009年5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王东琴常跟同学们说:“助学金是有形的,有限的,可其中的爱是无价的,长久的。”受助的一年时间里,她学会了坚强,更懂得了责任和爱。她坚定地认为作为学生,不仅仅要学习好,将来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更重要的是做一个懂得爱,懂得回报爱、传播爱的社会人。

——资助案例七

李天涛,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2008级勘查专业学生,来自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永兴镇,属低保家庭。家中有年近七旬的奶奶,常年疾病缠身,药不离口,身边总是少不了人照顾,父母均以务农为生。父亲在2004年外出打工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右腿粉碎性骨折,由于家境贫寒,当地医疗条件又比较差,未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最终落下了后遗症,已做不了重活,整个家庭的重担落到了母亲肩上,加上2008年8月30日发生地震,导致居住房屋多处出现大裂缝,家庭经济陷入困难境地。这时,是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向他的家庭伸出了援手,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困难。受到资助后,他得以在校安心努力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顺利通过了英语四级等级考试认证、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认证,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大学生物理竞赛并荣获优胜奖。生活上勤俭节约,为人谦和有礼。相信通过他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西南科技大学

——资助案例一

毛兴伟,就读于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父母均在家务农,收入微薄,父亲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并在车祸中断了肋骨,无法干重体力活,母亲患有风湿关节炎。在“5·12”大地震中,家中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他于2009年获得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受助期间,在思想素质方面,他热爱祖国,政治立场坚定,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路线方针政策,敢于同歪风邪气、错误言行作斗争,紧密联系广大同学,具备较强的奉献精神。优良的思想素质使他于2009年9月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学习方面,他勤奋努力、刻苦认真,积极帮助身边同学。在2009学年中,综合测评成绩88.80分,班级排名第三;并于2009年7月出色地完成了专业的测量实习任务。同时,他利用课余时间参与《821核电站预选址的报告》的专业项目,赢得了企业单位的肯定;在课余文化活动中他表现突出,担任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成功参与组织了学院首届运动会;同时参与了第十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的志愿服务工作,获得了挑战杯优秀组织者称号;在第四届校园应聘模拟大赛中获大赛亚军和大赛最佳魅力表现奖等两项殊荣。

他在受助期间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工作能力突出,给广大学生以示范、教育作用。

——资助案例二

罗颖,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2008级2班学生,家住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罗家岩村四社。“5·12”地震把偏远山区的家震毁了,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又面临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双重压力。上学迫在眉睫,家里没有时间修补家里的漏洞,厨房只有用粗木头暂时支撑,父亲东拼西凑借了钱给罗颖上学。随着时间的流逝,家里的风波也暂时平静,但是隐藏的困难还在。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2000块钱,对她来说,真的像干涸季节里的雨滴一样珍贵。她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的时候,母亲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她将这2000元钱寄回家中,让父亲将家里的受灾房屋稍微翻新一下。剩余的钱给了家里补贴家用。父亲不用整天愁眉苦脸,暂时减轻了不少负担。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大学生,她明白肩负的历史使命——为创造更为和谐、更为幸福的世界而赋予的重任!她怀着感恩的心,站在这新的起点上,她将会一如既往地不断努力,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家庭贫困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她励精图治,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去对待每一件事。她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广泛涉猎,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虚心地向同学学习,与老师、同学多交流,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为传播更为广泛的爱心与责任心付出自己的努力!

——资助案例三

饶芳,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贸0603班学生,来自四川仁寿贫困山区,两姐妹上大学,还有年过七旬的奶奶需要赡养,家庭负担极重。父母日渐年迈,常年病痛缠身,辛苦经营的小店生意越来越糟糕,加上自然灾害不断,尤其是2008年“5·12”特大地震的破坏,家里房屋倒塌,给本就不宽裕的家庭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沉重的经济压力,给她学习带来了阻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的信心。每当她想到父母沉重的负担,家里日益高筑的债台,就无法静下心来安心学习,一度成为其成长的阻碍。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向地震灾区的发放,给这位优秀却贫穷的大学生带来了希望。2000 块钱,足以解决其几个月的生活费,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给她带来了信心和勇气。在获得资助之后,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社团工作上,她均取得了更加优异的成绩,给同学树立了自立自强的好榜样,不断地激励着千千万万奋发的贫困大学生们。

饶芳是班团支部书记,曾任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副主席,中共正式党员。她主动关心周围同学、热心帮助他人,主动与大家交流、沟通,适时为更多同学传播党的先进性和正确性,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关系。作为团支书,她努力做好支部团员民主评议、推优入党等日常工作,得到了老师、同学及相关领导的认可。作为学生,她深刻地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首要任务。学习上她勤奋踏实、刻苦钻研、肯学好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连续三年综合测评成绩班级排名第一,被评为“西南科技大学三好学生”。她还通过了BEC中级考试、托业考试、外贸跟单从业资格证考试。她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各项科技学术创新活动,并且取得优异成绩。在生活中,由于从小离开父母在外学习,她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具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独立生活能力。做到了一个优秀大学生应该有的学习成绩优良、精神面貌好、和谐友爱、艰苦朴素、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干部,她始终秉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积极主动、毫不懈怠。因为她深知作为一名学生干部,除了要在工作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更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的思想,真正履行一名学生干部的职责和义务。

——资助案例四

周锦,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制药专业06级学生,来自四川简阳的普通农民家庭,父母均在家务农,收入微薄,外公多病需要长年照顾,经济压力较大,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靠亲戚朋友的资助。“5·12”汶川地震,使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这时,李嘉诚助学金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也让他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对灾区贫困大学生的关爱,学习更加勤奋。他说:“我会合理运用这些钱,努力学好专业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现在,我还是个在校的学生,我没有更好的办法甚至不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对我的帮助。我想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全力的做一名成绩优秀、品行端优的学生,以此作为我对社会、对学校、对老师和对同学们的回报。今后,我会像你们关心我一样去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让他们知道,其实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背后有很多人和你站在一起。相信今天受过资助的学生,一定不会辜负社会的期望。会把这份爱变成将来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严格要求自己,全面发展。在学习上,他一直刻苦地学习,通过老师的悉心教导、同学们的帮助以及个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成绩在班级和年级中名列前茅,他积极参加各项学科竞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学习之余,他担任班长,积极参与到各项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中,并获得了多项荣誉。在生活上,他省吃俭用,在不影响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勤工俭学,不仅解决部分生活费,减轻了家庭负担,还学到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资助案例一

承载温暖和希望 张开理想的翅膀

王亮,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专业072班学生,来自南充市南部县农村,全家经济收入仅靠父母在家务农维持,父母又常年生病,再加上他上大学,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5·12”地震造成的家庭困难像巨石一样压在他年轻的心灵之上,影响了他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家庭对此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生活的困难一度让他对未来失去了希望。就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李嘉诚基金会和学院不仅在精神上给予了他莫大的关怀,而且在生活上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使得他的生活有了光彩,学习有了动力,人生有了方向。绚丽的校园里也增添了他不屈的身影,让他们这些饱尝地震灾难的学子满怀着期待和祝福,又一次张开理想的翅膀,飞向成功的殿堂。

为了报答国家以及学院的关怀与资助,他们在学院的指导下,成立了励志计划小组,并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来回报社会以及学校: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到残疾人中心看望,为他们打扫卫生、表演节目、送上自制的祝福卡片等,让残疾孩子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大家懂得了感恩,学会了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这些公益活动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大家团结协作的精神,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王亮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他自从受到李嘉诚基金会的资助后更加刻苦学习,生活上更加独立自主,注重同学之间的关系,互相帮助。他曾经说过:“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社会、学校、家人,报答所有曾经帮助我的人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用同样的爱心,温暖周围更多的人,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我愿把我的幸运与大家分享,把希望撒向社会,因为有了你们的援助,才有了我今天来之不易的求学路,我将努力完成学业,在今后的道路上把爱带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资助案例二

春风化雨润无声

何春雷,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2007级2班学生,来自巴中市巴州区一个农村家庭。巴中,地处大巴山深处,且道路不畅,经济极为落后,父母不得不远离家乡打工挣钱,由于知识文化程度低也只能靠体力挣钱,何春雷自小与父母在辗转流离中完成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育,考取大学让这个贫寒的家庭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但是 2008年的地震又使得这个原本捉襟见肘的家庭陷入了寒冬。正是在这艰难的时刻,李嘉诚助学金给四川这一群身在寒冬的学子们送来了一个别样的春天。在这一次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资助中,他很荣幸能成为受资助的学生之一。李嘉诚基金会将“雪中送炭”诠释得淋漓尽致。在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的帮助下他们战胜了自然灾害带来的伤痛,让他们更加感受到了人间大爱和那冬日暖阳般的温暖和关怀。这对他们的学业和人生是最大的激励、鼓舞,对他们来说接受的不只是一笔资助,更是一份爱心的传递。

他以实践的方式尽自己的努力去回馈着李嘉诚基金会的关爱,回报社会为其创造的良好环境。作为一名学生,他学习努力,尊重师长,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校期间遵守校纪校规,善于与人协作,有很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在课余时间积极争取参加竞赛,考取了飞思卡尔和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书。他努力地做着每件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成功永远不会降临到懒惰者的身上,他锲而不舍、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不断奋进,向优秀不断靠近。他也深知机会是平等的,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就会抓住成功。

想到许多贫困学生因家庭条件而被迫辍学,他因为能有这样的机会获得李嘉诚基金会的资助,而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感激。感恩是一种方式,感恩更是一种境界。享受恩惠,是纯真美好的享受,是对灵魂的净化,给予恩惠是对灵魂的一种升华,学会感恩,懂得感谢,感谢一切美好与相助。学海无涯,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才能创造更美好的将来,才能将这份“爱心”不断地传递下去!

——资助案例三

懂得珍惜 常怀感恩

唐莲,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网络财务072班学生,她成长在简阳市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父亲是一家事业单位的小科员,母亲长期下岗在家,哥哥和她一样在上大学。两个大学生的开销对这个收入微薄的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父亲每月 1000多元的工资难以为继,早已是负债累累。当专科三年即将结束的时候,面对是工作还是继续读书的选择,她犹豫了。看着父母一天比一天疲惫的身体,她想也许她应该放弃深造的机会。毕竟,面对家庭的经济状况,学费的确是个沉重的负担,她不想继续让父母受累了。然而,面对这摆在眼前的机会,她又无比挣扎,她是多么想继续读下去啊!就在她为之矛盾苦恼的时候,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计划出现了。突然令人欣喜的转机,让她继续深造的愿望重新扬起了希望的风帆。得到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的资助后,她为之苦恼的学费问题已经减轻了一大半,终于她可以全力以赴地去准备专升本考试了。她以良好的状态参加并顺利通过了考试。除了高兴,她更有一丝轻松,因为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的资助,她不用太担心之后的学费问题,这也是她可以没有负担参加考试的原因。此刻,她心中再次充满感激。如今,她依然在这所熟悉的校园继续着自己的学业,并且更加努力地学习着。她决定,要在以后的日子里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她更相信,美好的未来就在不远处等待!

——资助案例四

关爱他人 感恩社会

肖刚,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07级1班学生,家住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柳垭镇五村十社,家有四口人,其父母均在家中,收入全靠务农,兄弟两人同时上大学,家庭经济实在难以维持,其父多年被胃病缠身。而“5·12”大地震的到来,让家中仅存的房屋受到重创,濒临倒塌。兄弟两人的学费靠生源地助学贷款得以暂时解决,其生活费用及其他开支均靠两人在学习之余兼职赚来。困境之下,肖刚受到了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的资助。他深知这是学校和李嘉诚基金会对其的关心和帮助,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在未放弃兼职的情况下,更加努力学习和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期待自己以后能为他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大一学年,他获得了学校二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第一批预备党员等荣誉;在大二学年,他积极进取,力求进步,获得了学校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到现在为止,他仍然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学习、思想以及工作,都力求更上一层楼。

获得资助后并不满现状,努力改变自我很重要,关爱他人、感恩社会也同样重要。获得资助者更要有这种精神,才能让关爱之心不死、奉献精神不灭、人类文明不止,李嘉诚基金会的资助行动,不仅让肖刚等受助学生在受助后更加懂得自立自强的精神内涵,同时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关爱他人、感恩社会的责任之感,于是他们在空闲之余还做义工,帮助其他困难学生和人员,为未受助的学生做好了榜样,将李嘉诚基金会资助之举的成效进一步扩大化、意义深远化。

——资助案例五

黑暗中的希望

冯绍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学院对外汉语082班学生,来自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柳驿乡的一个小山村,四面环山,经济非常落后,家里没有别的经济来源,只能靠父母在土地上的微薄收入来维持。在“5·12”大地震中,他家的房屋在地震中损毁而不能居住,这对本就困难的家庭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可怜父母年过半百却不得不在勉强维持家庭支出的情况下再次为了住房而奔波。为了能让他继续安心读书,父母东挪西凑,到处找亲戚借钱,还向银行贷款,原本苍老的母亲更加憔悴了。进入大学后,他省吃俭用,尽量减小家里的负担,在空闲和休息时间,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参加勤工俭学等活动,以解决部分生活费用。他从不奢求物质上的满足,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为将来的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老师和同学们知道了冯绍雄家的情况后,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多方面的帮助,特别是在得知特别针对灾区贫困生的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消息之后,同学们都纷纷推选他。最终冯绍雄获得了李嘉诚基金会的帮助,让他的学习生活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一定的帮助和保障。李嘉诚基金会在精神上给了冯绍雄很大的鼓励,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雪中送炭,为他大大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得到资助后,冯绍雄并没有铺张浪费,依然省吃俭用,合理地使用这些钱,依然努力学习。他多次表达对李嘉诚助学基金的感谢,也表示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会更加努力,争取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资助案例六

苦心人天不负

杨刚,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信号处理2006级2班学生,来自仪陇县一个农村家庭,家里有四口人,59岁的父亲、60岁的母亲和一个正在乐山师范学院读大二的妹妹。其父母年事已高,均到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年龄,汶川地震前全家的开支及学费、生活费主要由父母务农、做点小生意所得和地方贷款维持。2008 年的大地震更是给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带来了深重的影响。在最需要关爱的时候,李嘉诚基金会送来了一个好消息,将给汶川地震灾区符合条件的学子每人2000元的援助款。发放援助款时,当每个学生拿到这沉甸甸的援助款的时候,都感动地说不出话来,这不只是一个数字就能代表的,而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关爱啊!在领到这笔援助款后,杨刚谈到:“以前只听说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现在是真正地感受到了,我们将更加努力的学习,绝不辜负关心我们、爱着我们的每一个人的期望。”事实也正是这样,这以后每个同学似乎知道了该如何学习,也知道了学习真的不只是为了拿个证书那么简单,他们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将回报的也是整个社会。大家都说,如果还不努力,对得起帮助我们的人吗?

杨刚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但这一次难得的受助机会对他的影响却是很大。在大三的下学期,他比以前勤奋努力,胸中有了目标,生活就有了动力。他全部重修过了所有之前挂过的学科,其他本学年应该上的课程考得也不错,在大三学年终期的各项获奖评定中杨刚由一个挂科的学生变为获得三等奖学金的学生,并且经过他的努力拼搏杨刚在大四上学期就成功签下了工作。当我们问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进步时,他笑着说:“如果当你知道你的身后还有那么多人支持你的时候,你还会不知道努力吗?当你手捧着沉甸甸的爱心的时候,你还会觉得你面对的灾难可怕吗?”杨刚用行动证明了李嘉诚基金会的选择没有错。

——资助案例七

励 志 前 行

石英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光电技术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061班学生,来自仁寿县一个偏僻山村,家境贫寒,家中有两个八旬老人又无固定的经济来源,全靠父母边务农边打工来支撑。上大学后,家庭的经济负担更重,“5·12”地震更是雪上加霜。房屋严重受损,山体滑坡使得作物被毁,为了支撑这个家,他父母只有更加努力辛苦的去工作。幸好这次李嘉诚基金会给了他们家如此大的帮助,也是在他们家最艰难的时候给了很大的帮助,真是雪中送炭。他再也不必为生活所担心,可以专心致志地学习,从而更好地完成他在学校的学业。在这一学年里,他不负众望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在受到资助过后他为了使自己的思想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更好的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于2009年10月正式成为中共预备党员。他的行为也影响和带动了周围的同学,让他们一起得到提高。一直以来他都认真学习每一门功课,他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进行较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并和相关的老师探讨。经过不断地刻苦努力学习,在成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大学期间每学年均获得学院的奖学金,2008~2009学年获得奖学金,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并获得二级C语言证书。

——资助案例八

心怀感恩 传递爱心

陈晓,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052班学生。爱心,成全了一份勇敢的坚持,传递着一份生命的热度,每一份支持,都化作力量,鼓舞和支持着受助者。陈晓作为学院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受助学生之一,在得到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的帮助下,重新获得了学习和生活的勇气,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她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家庭都有了新的变化。李嘉诚特别助学金不仅解决了她的经济问题,更点燃了她的奋斗激情。

在过去的一年里,带着父母殷切的期望,带着拼搏进取的精神,带着不畏困难的决心,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陈晓努力学习,在获得奖学金的同时还考取了环境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在复试的激励竞争中,她以优异的成绩争取到了公费的名额。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她乐观的面对生活,勤奋踏实,积极主动,尊敬师长,团结友爱新同学,并且争取到了助学岗位成为导师的得力助手。在老师和学生中获得好评。

在政府和社会友好人士以及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的帮助下,陈晓家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震中震裂的房屋已经修复完好。她的父母凭着双手的辛勤劳动,在家里做起了小生意,并且养殖了家禽,地里也种上了谷物。家里有了生活来源,生活了有很大的改观,日子越过越红火。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陈晓深知自己能安心的学习研究生课程,是来自于政府和社会友好人士的关心和帮助。她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动作来回报社会。她利用大学毕业的暑假,在家乡的小学义务帮助部分小学升初中的学生补习一个月,并且教会了他们基本的电脑知识。她家附近有一家养老院,是地震后修建的,暑假在家的时候,她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去看望孤寡老人,给他们读报,陪他们聊天,和他们一起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等等。

相比半年多前为生活学习担忧的心情,陈晓现在更多了一份自信与沉着,她告诉我们,她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她会拥有她自己的一片天空,她会一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群体,因为她深深地知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社会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四川理工学院

——资助案例一

范丽春,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6级2班的学生,来自于农民家庭,家庭经济困难。她的母亲患有高血脂,每天头晕目眩,只能在家休息,丧失了基本的劳动力,家里她和弟弟两个人读大学,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都很高,家里还有一个年迈的爷爷需要赡养,所有的负担都压在了范丽春父亲一个人的身上。她父亲一个人长年累月在外打工,身体不堪重负,非常消瘦,在打工的时候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头部受伤,使家里经济更加困难。在家庭情况极其糟糕的情况下,她获得了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无私帮助,更在地震灾后获得了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这对于她的身体和心灵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此后她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在生物工程学院组织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演讲比赛和学校组织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一二·九”演讲比赛中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三等奖;在校图书馆知识竞赛中代表学院获得了二等奖;2008~2009 学年下期获得了校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参加普通话过级考试获得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参加了四川省选调生考试,并已成功进入面试。范丽春在困难的环境里自立自强,勇敢面对挫折,感染着班里的其他同学。

——资助案例二

汪利娜,四川理工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学生,来自省重灾区,家庭经济较困难。一向热情大方,乐于助人的她,在家庭遭遇了诸多不幸后,仍然积极乐观,追求上进,坚强的生活,努力的学习,并且很喜欢参加活动和帮助同学。

在经历了地震灾难后,李嘉诚基金会助学金的资助使她拮据的生活终于有了些许的缓解。父母知道了受资助的事情后,更是感激不尽,并告诫她一定要知恩图报,努力学习报答社会。此后,她参加的活动更多了,学习也更努力了,对同学更是热情耐心,工作上也很积极负责,以更高的目标来要求自己。2009 年获得了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干部等奖励,还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她总说别人帮助了自己,自己更不能辜负众人。在课外做家教时,她遇到了一位初中学生,依靠奶奶收集废品供养,由于刚上初中时就生了大病,耽误了学习,特别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英语,更是觉得学起来很困难。汪利娜下决心要帮助他,为这位学生补英语,并且不收费用。通过耐心的辅导,这位初中生的英语课程逐渐赶了上来,成了班上的优秀学生。她乐于助人的事迹和她这种积极热情、满怀感恩、不怕困难的心态,感染了她身边的同学和朋友。

——资助案例三

胥波,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工艺2007级学生,在2008~2009学年受到了李嘉诚先生的关心,获得了2000元的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胥波一直担任班级团支书,对工作认真负责,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积极参加院校各项文体活动,并多次获奖。学习努力认真,在同学中口碑很好,起到了较好的模范作用。

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他家的房屋受到了破坏,父母都在家务农,根本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生活的窘境让平时外向活泼的他变得沉默寡言,对学习和工作都失去了信心,对生活也没有了以往的热情,甚至有些自闭。当得到李嘉诚助学金时,顿时感觉可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给他送来了一份温暖,让他勇敢的面对现实的生活,重新燃起了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和激情,对自己的理想又有了更大的动力,可以说是李嘉诚助学金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胥波的命运。

——资助案例四

袁龙家住贫困农村,家中有四口人,父母和一个妹妹。父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和支气管炎,不能干活,家中全靠年老、没文化的母亲在外打工维持全家的生计。由于家庭贫困,年幼的妹妹为支持哥哥读书,也辍学打工维持家庭的日常开支。在学校期间,袁龙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来之不易,学习十分刻苦努力,学习成绩较好,特别是获得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后,袁龙更是感受到了社会的关心,自强自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临近毕业,针对就业难的问题,袁龙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工作,先后在自贡市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开发公司龙城国际实习施工,在自贡市规划设计院实习结构设计,并创办了家教社。在龙城国际实习期间,他每天早上七点就到施工工地,在老师指导下认真熟悉图纸,然后到施工现场学习施工方面的知识,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做准备,获得了施工单位指导教师的好评。在工地上实习一段时间之后,他意识到现在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因此他离开了龙城国际来到自贡市规划设计院实习结构图设计,此时,施工现场的学习经验为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为他学习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经过半年的学习,现已能绘制简单的房屋结构图。因家庭的困难,他想方设法自己筹集学费,因此,他还和其他同学一起成立了家教社,不但为自己联系家教,还积极帮助其他同学联系家教,帮助其他同学渡过难关。

袁龙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在自己获得资助和学习的同时仍然不忘帮助其他同学。他表示,李嘉诚基金会资助的经费解决了他的生活困难,为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供了物质基础,他在自己学习的同时,一定要不忘感恩社会,帮助他人,在毕业后,为社会作出贡献,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资助案例五

张钟,四川理工学院机械学院2006级过控2班的学生,家在眉山市仁寿县农村,家中主要经济来源基本依靠父亲在镇上从事两轮摩托车运营、母亲打零工维持家计,家庭收入本来就不高,“5·12”大地震之后,爷爷病情加重被迫住院,使得本来贫困的张钟家雪上加霜,学院经过一系列讨论决定给予张钟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李嘉诚基金会的资助不仅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而且生活也有了一定的保障。懂得感恩的他更加努力学习,在校期间获得过两次奖学金,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计算机二级考试,获得过“英语技能竞赛优秀奖”、“优秀学生”称号;在工作中,张钟作为班长,积极开展班级活动,热情为全班同学服务,起到了较好的带头作用,因表现积极获得“优秀班干部”等称号;张钟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广播体操比赛”、“健美操比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班级及学院获得了荣誉,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不错的工作。

西 华 大 学

——资助案例一

马潇瑜,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2005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来自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马潇瑜原本有一个虽不富裕但很美满的家庭,父母亲的收入不高,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清贫但十分幸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父亲于2006年秋季被检查出肺癌晚期。当从母亲虚弱的声音中听到这个噩耗时,她立刻感觉到了肩膀上担子的沉重,她既要照顾父亲,又要成为母亲的支柱。为了父亲高昂的医疗费用,家里四处借债,经过一年的治疗,父亲还是离开了人世,留下了一大笔债务。仅靠母亲一人的收入,还要支付她的大学学费,家中日子过得十分紧张。家庭的变故也让她感觉到生命的脆弱。

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也都十分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及家里的各种情况,尽其所能的帮助她。就在她最艰难,最心灰意冷的时候,李嘉诚基金会的助学金给了她关怀,让她感觉生活中还有阳光,感觉有一个强有力的手臂在帮助她,有一个坚实的后盾,使她对社会和人生充满了信心。获得助学金后,马潇瑜尽力把它用到实处,买一些专业方面和工作相关的书籍以及用来当做平时伙食费等,虽然数额不大,但对于经济紧张的她来说,能帮助她顺利度过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使她能好好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为走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她表示,在她困难的时候,是国家和社会给予了帮助,给予了希望和梦想,她会全力的工作,报效国家。在她经济独立后,她也要像李嘉诚先生那样,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更多的同学能顺利完成学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为国家和社会尽一点绵薄之力。她坚信,经过困难的洗礼后,逆境能锻炼一个人,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能勇敢面对,不能辜负党和国家的关心和期望,她将不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阅历,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珍惜年华,刻苦学习,磨炼意志,砥砺品格,作一个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人。

——资助案例二

卢娟,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学生,家住眉山的一个贫困山村,全家四口人,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现回家中务农,母亲做点小手工,爷爷年老体弱,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且经常患病。卢娟的大学学费、生活费以及爷爷的生活费、医疗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无论家中的父母多么卖力,起早贪黑,家里几乎都是入不敷出。“5·12”汶川特大地震,让原本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房屋虽然未倒塌,但也出现了许多裂口。而且,家中的爷爷在地震中不慎跌伤,至今还有后遗症。卢娟曾一度备受寒冬煎熬,是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给她送来了温暖和希望,让她满载着期待和祝福,插上理想的翅膀展翅飞翔。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鼓励。因为有了这种爱心,让她能够在学习中勇往直前,无后顾之忧;因为有了这种期望,化作了她学习的动力,让她不断向着巅峰攀登。

虽然目前她的学习成绩在年级中还不是特别冒尖,但她始终坚持学习是第一的原则,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有关提高自身素质的书籍;为了增强自身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水平,她努力学习相关专业的部分书籍;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为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打下基础,使自己变得更成熟。她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充分利用好这有限的时间,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实践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她深知学习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才能创造美好的将来。她要把李嘉诚基金会的帮助化作今后不竭的动力,完成新的征程。

卢娟说:“有这样的机会获得李嘉诚先生的资助,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在成长的路上,有李先生的时刻关注,我不再是孤独者,我将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不断地收获着、成长着。”

——资助案例三

夏欢,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2008级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从小生长在一个小县城里,小时候父母都有工作时,一家人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天天笑声不断,在1996年的时候,家里情况发生了变化,父母双双下岗,父母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每天都在焦虑。后来父亲在一个好心人的介绍下到一个厂里工作,帮一个老板守仓库,每个月挣650块钱,从此,父母精打细算的计划着这笔微薄收入的开销,不仅要够一家人的生活,还要供老人,最重要的是还要让他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父母从小为了他能好好地读书,再苦再累都在默默地承受。父母亲瘦骨嶙峋的身躯,弯着腰勤勤恳恳地工作,一年四季,任凭风吹雨打,他们却从未间断。由于长时间的劳作,父亲累出了一身的病。

刚到学校的时候,夏欢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他想靠自己的能力去挣生活费。在大学里,他并没有像想象中的和像其他同学那样过得自如。因为家庭所带来的经济压力,他省吃俭用,从不乱花一块钱。自从获得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后,他把这笔善款用来买了自己所需的书籍和用作伙食费等。有了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的帮助,减轻了他许多压力,让他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感谢李嘉诚助学金对他的关爱,让贫困的学生能继续读书,他表示一定会努力学习,到自己有能力的一天时也像李嘉诚先生一样,去关心和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渡过难关!

——资助案例四

刘利娟,西华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家住在偏僻大巴山之南的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家中一共6口人,年迈的爷爷奶奶已无劳动能力,父母均在外打工,但微薄的工资也只能维持家里的基本生活,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使家里的状况更是雪上加霜,母亲已经下岗,再加上姐弟俩均在上学,需要大笔的开销,家里的经济已经是入不敷出了。这笔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解了燃眉之急,让她能安心学习。她表示,她一定会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学好本事回报社会,回报尊敬的李嘉诚先生;会坚持做到不浪费每一分钱,不辜负每一分钱;会谨记关心过她的人,帮助过她的人,并且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会一直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在谈到对于获得助学金的感受,她觉得最多的还是感动、感激。感激过后获得了更多的动力,促使她更加努力学习。回望自己走过的一年多的大学生活,感触颇多,也让她知道了大学不是天堂,不是温室,也不是游乐场;十年寒窗苦读考上的大学是继续深造的机会。学习也必须是要持之以恒,要不耻下问,成功永远不会降临至懒惰者的身上。发展自己是为了更好地报答别人,而报答别人是为了延续那世间的真情。那种真情带给别人的,不只是幸福,更是生活的希望。李嘉诚基金会给予她的不仅仅是物质帮助,更多的是信心、勇气。在此,她要深深致谢那些给予她关注的好心人,她不是被社会遗忘的孤独者,她是社会整体的一员。身边有太多关心她的好心人,他们是热情的。信心和勇气的鼓励使她相信自己会像其他同学一样成为合格的大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去创造美好生活,回报社会。

——资助案例五

文玉兰,西华大学物理与化学学院物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为了生计,他们不仅要种地,还要饲养家禽,闲时还要出去务工,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对于一个并不宽裕的农村家庭,要供两个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2008 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后,文玉兰作为灾区的大学生而成为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的获得者之一。李嘉诚基金会的帮助,不但大大减轻了她的家庭经济负担,让她的生活与学习得到了物质保证,让她能够更加安心与专心地学习,而且还增强了她的感恩之心,更加懂得知恩图报,培养了生活的自信心,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坚定了报效祖国与人民的信念。

文玉兰表示,要怀着感恩的心,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珍惜时间,拼搏奋斗,立志成才,努力成为祖国未来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作出最大的贡献。成功学家安东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激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如果你接受别人的恩惠,不管是礼物、忠告或帮忙,你也应该抽出时间,向对方表达谢意。于是,让学生在承蒙周围的人关爱与帮助时说一声‘谢谢’,意义就显得相当重要。因为,只有让学生对社会对环境及周围的人心存感激,他才会幸福愉快,才能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才能在遇到困难时得到更多的帮助,从而写出大写的人生之路。”

有了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的相伴,前行的道路更加宽广,她的心灵不再寂寞与无助。感谢国家,感谢政府,感谢社会给了她光明的大学生涯。她相信,黑暗的天空因为有了群星的点缀而璀璨,平凡的她因为有了感恩的心而不凡。她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完成学业,将来用自己的青春与智慧报效祖国和人民。

——资助案例六

周学知,就读于西华大学人文学院2008级历史专业,来自四川农村偏远山区,那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他家住在距离县城近百里的一个小村庄,家里仅有不大的一块土地,以种植水稻为主,由于地处山区,每年的收成受地形和自然气候的影响比较大。在 2008 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本来以农业种植为主的山区受到了这次地震大灾的影响,农业、林业、副业等的基础设施趋于瘫痪,电力和交通的设备至今才恢复正常运转,经济损失严重,生活更加艰难。周学知家中有四口人,父母均已45岁多了,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一生在家务农,父亲左腿骨折,家中收入主要靠种田,没有固定的收入,母亲还要经常在外地打零工,家里生活非常拮据,入不敷出。周学知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减轻他们的负担,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自食其力,不让父母再为他的学费和生活费而担忧,在大学里,他拼命的做兼职、勤工俭学,但家里的负担还是很重。他利用寒暑假去打工,到公司去做兼职工作。就在他苦苦奋斗之时,得到了李嘉诚先生的慷慨资助。周学知说,他爱学习,不想失去学习的机会,不想在大学期间辍学,更不想因为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而退缩,学习知识文化是他终生所向,所以他会在大学期间更加地珍惜自己宝贵的时间,珍惜李嘉诚先生这样的好心人的支持和帮助,他的大恩将永远铭记在心。

在获得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的这一学年中,周学知品行良好,成绩优良,遵纪守法,遵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诚实守信,无违法违纪行为,做事遵守原则,团结同学,做到“勤学敬业,团结创新”;在学习方面尽职尽责,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不断汲取知识的方法来打造自己的将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思想上保持共青团员的先进思想,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加入中国共产党做好准备。

四川农业大学

——资助案例一

追逐梦想 感恩社会

付磊,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06级1班学生,出生于交通闭塞、经济贫困落后的巴中市大巴山区。父母务农,家庭收入微薄,弟弟也上大学,奶奶体弱多病,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家庭也遭受了损失,更为不幸的是,不久前父亲被查出患有帕金森综合征,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家庭失去了顶梁柱。大学生活中,他面临着学业和经济贫困的双重压力。当幸运获得李嘉诚基金会捐助四川地震灾区特别助学金时,他感受了来自社会、学校的温暖和关爱,化作了人生道路上的推动力——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承担历史使命,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对于出身的家庭和未来的人生规划,付磊淡定地说:“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我无从选择,而且我应该感激父母给了我生命。无论将来是贫穷还是富有,或有种种的不如意。如果不能公平的拥有好运的开始,我就用自己的努力来设计未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9 年暑假,付磊积极报名参加由李嘉诚基金会主办的“重返灾区路,再走一公里”大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地震灾区,参与灾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调研工作,讲解和宣传农业科技课件和农村政策,参与农业科技服务团和“村官”挂职锻炼,积极参与绵阳涪城区兴龙村农村书屋和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走访慰问在地震中表现突出的英雄家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川农大学生“兴中华之农事”的社会使命。

另外,付磊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组织,热心公益活动。利用不多的生活费和兼职赚来的报酬给雅安市对岩镇殷家村住在山上的贫苦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而且发动身边的同学参与进来一起关注和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号召获得奖学金的同学奉献爱心,筹集了近千元用于雅安上里镇建安林村小学和严桥镇后经村图书室建设;大学四年积极参加资助贫困女童的“春蕾计划”。付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大学四年,付磊凭借自己的韧劲收获颇丰,于2008年11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挑战杯”,必修课平均成绩一直名列专业第一,综合测评成绩名列专业前茅,2008年被评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校级先进个人,连续三年获得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07~2008学年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009年获得黄奕聪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得专业一等奖学金。

——资助案例二

荆棘花开 微笑成长

敬朝芬,四川农业大学2007级英语3班,来自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那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并不发达。生活在那里的人们都是靠种地取得收入,如果家里有年轻劳动力就会选择外出打工,为家里减轻经济负担。爸爸妈妈哥哥和她组成了一个清贫但又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在家务农,靠取得的微薄收入来供她上大学,哥哥在外打工,时而接济一下家里的经济。可是这种简单的生活又伴有病痛的折磨。因为昂贵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她的父母多种了许多庄稼,劳动负担的加重和年纪的逐年增加,她的爸爸患上了腿部静脉曲张症。妈妈也患有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每当劳动过度就会十分疼痛,为了省钱,每次都是吃止痛药止痛。她的哥哥在外打工,由于只有初中文凭,工资仅够维持自己在大城市里的花费,最近两年又患上了乙肝,每个月的检查费和药费都是四五百元,医治了两年多还是没有康复。所以家庭经济情况十分困难。

然而家庭的艰难并没有影响她学习的热情,她仍然热爱她的学习,那是她走出农村的希望。平时她就努力学习,经常到图书馆去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从而增加自己对各个方面的了解。上学期她顺利地通过了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期末考试也取得了必修课平均分 81.5 的优秀成绩。她也注重学习和能力提高的结合,在这学期一直担任学校健美协会的会长,通过策划和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她先后获得了计算机一级证书、英语四级证书、英语六级证书、校运动会优秀运动员证书、学校体育协会颁发的“健美协会会长”聘书、“体育先进工作者”证书以及雅安省川藏兵站部“军民情”文艺会演聘书。

成长的一些经历,让她变得成熟,学会了怎样和别人相处,怎样处理好生活中的难题;让她变得越来越乐观,在平时的生活中,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以笑脸示人,给别人快乐的感觉;也让她学会了感恩,去热情地帮助周围的同学,积极地参加班级活动。在协会中,小师妹小师弟如果对生活或学习有迷惑,她都会耐心地和他们谈心,让他们能够以正确向上的态度面对困难。生活没有给她像别人一样宽裕的生活,但是成长中别人给予的帮助却让她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所以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遇到多少挫折和失败,她都会相信爱的力量,得到别人的关爱并加倍付出自己的爱,生活还是那么温暖,世界依然温馨。

——资助案例三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马定邦,农学院生物技术2007级1班学生,家住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由于学习成绩优异,2008~2009 学年获得李嘉诚基金会捐助四川地震灾区特别助学金。出生于贫困大巴山区的他,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还有一个也在上大学的哥哥,家里所有经济来源就靠父母每年务农的收入,经济十分拮据。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自小就明白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改变人生、改变未来。在数十年的求学生涯中,从小学到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再到拥有百年悠久历史的四川农业大学,一路上如蜀道一样艰难的坎坷并没有磨灭他追求高远目标的决心,在面对逆境的时候他没有气馁。进入大学以后,他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的各种活动,在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现已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学习上,他刻苦努力,严于律己,始终坚持学习第一的原则,连续两年必修课成绩均名列专业前三,在30门必修课中90分以上的门数达到了56.7%,综合测评也以 89.35分名列专业第一,并先后一次性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连续两年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校优秀个人,2008~2009 学年度特等专业奖学金、2008~2009学年度“三好学生”、2009年全国英语能力竞赛C类全国三等奖、2009年校心理情景剧比赛三等奖、“3·15”征文比赛一等奖等,由他负责主持的“紫茎泽兰在马铃薯贮藏中的化感效应研究”项目成功申报了“四川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获得李嘉诚基金会捐助四川地震灾区特别助学金后,马定邦更觉得自己身上承载了太多来自各方的爱,回报变成了他的责任;关爱生命、关注社会、温暖他人、奉献爱心成了他努力的方向。虽然家境贫寒,可每次遇到有特殊困难的同学、生病需要帮助的同学以及学校募捐向灾区资助时,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用他的话说,别人给他播撒爱心,他也要为他人传承希望。为此他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5·12”地震以后雅安市南郊乡小学受损严重,加上教师严重匮乏,当地孩子们的学习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马定邦利用课余时间在南郊乡小学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义务支教活动,给当地的孩子们送去了温暖。在2008年暑假的“关爱残疾人”社会实践活动中,马定邦在雨城区康藏路社区遇到了一位年迈、残疾的三无老人。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就一直在康藏路社区做一名社区志愿者,每个周末都会抽一个下午的时间前往社区照顾这位老人,从未间断。

作为“励志、感恩、成才报告团”成员,马定邦在逆境中奋发,在感恩中成长的事迹鼓舞和激励了广大同学。从他的亲身经历、人生感悟和不凡业绩中,大家深深体会到他不畏贫寒、顽强拼搏、关爱他人的宝贵品质,深受感染和教育。

——资助案例四

勤工助学 天道酬勤

童苗,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006级动植物检疫专业学生,来自乐山市夹江县一个下岗职工家庭,家中四口人,有祖母需要赡养。父母都在公司改制时下岗了,母亲身体不好,全靠父亲外出打工来维持全家的生活,家境贫困。父亲每月1000元的工资只够全家日常生活开支,在亲戚朋友的资助下,童苗才顺利进入学校学习。童苗虽然出身贫寒却仍然保持乐观心态,坚强面对人生。进入大学后,童苗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要求进步,从各方面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大一时,申请加入了学校勤工助学指导中心礼仪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礼仪工作,通过辛勤劳动,勤工助学,为父母减轻一点家庭负担,锻炼自己能力。进入大二后,童苗开始担任勤工助学指导中心礼仪队队长,承接了周公河水电站开工仪式、蒙顶山国际茶文化艺术节、欢送大熊猫团团圆圆赴台仪式、雨城区龙井山桃花节等大型活动的礼仪工作,童苗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得到了学校老师和队友的一致好评,并荣获勤工助学校级先进个人。勤工助学的切身经历让她真切的感受到一定要自爱、自强、自立,保持乐观心态,坚强面对人生,做生活的挑战者,并在班集体中,带动一批同学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勤工助学中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勤工助学工作不但没有影响她的学习,反而使她从工作中练就意志品格,激发她的学习激情,四年来童苗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顺利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以及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教育部就业技能大赛OFFICE软件合格证书、暑期社会实践校级先进个人、动物医学院优秀团干部、连续两年获校级三好学生、专业一等奖学金、曾获聪能奖学金、百乐维克奖学金,并于2009年5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童苗踏实努力的学习态度、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以及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早已成为身边同学学习的榜样。

2008 年 5 月的汶川大地震虽然摧毁了家园,但却没有摧毁童苗的意志,地震无情人有情,当获得李嘉诚基金会捐助四川地震灾区特别助学金时,她满怀感激,并向学校领导和老师保证,一定会努力学习,自强不息,以自己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社会的关爱。如今,童苗凭着其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出色的表现,已经保送为四川农业大学预防兽医系2010级研究生。

——资助案例五

打拼梦想 回报社会

杨柳,四川农业大学2006级法学专业学生,家住四川巴中一座小镇上,父母都是下岗工人,家里本来就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在地震之前都是靠着政府民政部门每月发放的低保和偶尔帮亲戚朋友打点临工来维持家里的基本生活开支。她读书的学费、生活费,再加上父母高昂的医药费开支,已经压得家人喘不过气来。2008 年的地震中,地震震裂了家里房子的墙,这给本已贫寒的家庭增加了沉重的担子,经过严格评审,她获得了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学院老师在和她交谈中了解到,她非常感谢李嘉诚基金会对地震灾区学生的关爱,并合理安排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每一分钱的使用。有了这些帮助,减轻了家里的压力,自己生活也有了些保障,让她能够一心一意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为她的梦想打拼,学到扎实的知识,掌握真正的本领,以期在以后的岗位上有所贡献,有所成就。

杨柳在2009年上半年里十分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生活勤俭,学习认真,工作负责,思想上进,现在已被保送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同时,2009年 9 月,她还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这对她将来从事法律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担任小班宣传委员,工作认真负责,深得老师同学好评,并于2008年9月获得了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的称号。在学习方面,她对专业学习勤奋刻苦,专业排名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列,无重修、补考科目;综合测评也始终名列前茅,并获得2008~2009学年度的一等专业奖学金。她的必修课平均成绩在83分以上,大部分课程超过85分,并获得了2008~2009学年“新希望奖学金”。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她还坚持通过实践不断深化理论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暑假期间坚持参加社会实践,在律师事务所见习。她利用课外时间到周边地区认真地走访调查,完成了一系列调查报告。2008 年 6 月,她和同学合作的论文《关于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考》,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河南社会科学》。

身为中共党员的她在生活和学习中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不奢侈、不浪费,戒骄戒躁,谦虚谨慎,努力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西 昌 学 院

——资助案例一

文汶,西昌学院文学与教育科学学院2007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家住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家中以务农为生,家庭生活甚是艰难,每年靠国家资助和父母的微薄收入勉强能支持她上大学,但文汶一直勤奋努力,不断上进,三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下,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汶川地震的发生,使她本来并不宽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李嘉诚助学金的评定使她重新获得了希望。系上老师、领导在知道了她的情况后,立即组织老师给她做思想工作,使她很快从地震的阴影里走了出来,以崭新的生活姿态面对生活,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获得了“三等专业奖学金”。她还经常参加各种社会实践,通过几个月的实习实践,让她懂得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学以致用。在大三对学习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她加倍努力学习,争取把更好的成绩带进大四。她曾这样说:“如果说这是对我的压力,倒不如说是对我的考验,我一定会全力以赴。”

在班上的纪检委员工作中,她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积极主动,敢于吃苦,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学请教工作上的问题,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知识,较好地完成了老师交办的工作,受到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并获得了“社会工作奖”。

——资助案例二

沈国艳,西昌学院彝文学院2008级数学班学生,家住会理县小黑箐乡茨竹村,那里交通不便,经济来源少。家中妹妹读高中,弟弟上初中,本来就没有什么经济收入,加上遇上“8·30”地震,家里就真的一贫如洗了。

当突入袭来的“8·30”地震发生在会理时,她还沉浸在汶川大地震的悲恸中,可谁知也是一瞬间自家的房子就倒塌了。看到这一切,还守护着三个孩子的父母亲傻眼了,家里准备考虑让她为弟弟妹妹着想辍学,她自己也在犹豫,但很难下定决心。幸运的是,李嘉诚助学金的评定,让她的学费有了一半的着落,减轻了父母的负担,当她爸妈得知这一消息时高兴得直说:感谢爱心人士!是你们给予孩子希望!她明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要她好好的读书,物质上的匮乏是不能打垮她的。她相信不是她一个人在遭受灾难,也不是一家人、一个乡、一个县,而是整个国家。所以她没有理由在灾难面前退缩。在得到了助学金以后,全家的心情好了许多,学习起来感觉轻松,成绩也不断进步。“8·30”地震虽然给她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创伤,但有那么多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给她解决了实际困难,让她心里感到温暖,满怀感激。这笔助学金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给她们家带来了莫大的帮助。

——资助案例三

谢婷婷,西昌学院体育学院2008级体育教育1班学生,2008年李嘉诚助学金受助学生。

谢婷婷接收李嘉诚助学金资助前为大一新生,家里比较贫困,自信心不足使其基本上对于大学生活处于懵懂阶段,虽其自立的能力较强,独立能力较为突出,但对于大学生活的规划和热情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也没有对大学专业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班主任老师经常做工作也收效甚微。在接受李嘉诚助学金资助后,通过系上老师的谈心,谢婷婷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国家对于高校贫困大学生的重视程度,也发自肺腑的树立励志之心,在迎新晚会上主动参加主持人的工作,获得好评。接下来积极参加班上、系上的各种集体活动,表现非常突出,在体育系礼仪队工作期间认真学习,积极进取,多次参加需要礼仪登场的大型活动,包括西昌学院毕业晚会、校庆70周年活动、体育系专业大联赛开、闭幕式等多项重要场合,为体育系赢得了荣誉,也为她自己本人增强了自信。

通过李嘉诚助学金的资助,她在生活上的困难得到很大缓解。她对于学习方面的劲头更大,在接下来一学年的学习中成绩一直名列班上、年级前茅,也多次因此而获得国家其他奖助学金的资助,在班上、系上树立了榜样。谢婷婷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系上举行的课外兴趣小组、专业大联赛等实践平台上表现踊跃,在专业社会实践方面尤其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新性的见解,包括在很多赛事的组织、管理,裁判的临场操作能力和编排能力,专业项目的竞技能力,教学与训练的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很明显的进步,还经常通过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主动帮助同班和系上其他同学,让其他人也加快上进的步伐。

在受地震灾害的谢婷婷最无助的时候,李嘉诚助学金给予了她重新燃起希望之火的机会,使一个经受灾害后刚进入大学的懵懂女生能更快的成长和成才,为国家、社会锻造了社会主义事业有用人才。

成都中医药大学

——资助案例一

雷琪,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本科2007级一班学生,家住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曹家乡井沟村四组。汶川地震造成她家里房屋墙体多处变形脱落并出现明显的裂缝,部分甚至已经倾斜,摇摇欲坠。这样的危房根本不能入住。家中电路串线无法正常供电,桌椅、床等家具也受损不能继续使用。她家本就属农村贫困家庭,父亲因为腿残(三级伤残)丧失重体力劳动能力,家中常年靠其母亲种几亩薄田来维持家里的基本生活,十几年来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现在其父母不得不借住于另一城市的亲戚家,全家几乎靠借债和亲戚资助勉强度日。而为了支付昂贵的学杂费,父母开始外出打工,却又引出新的负担,其父亲患上了十二指肠溃疡兼胃溃疡,为了省钱,尽管经常疼痛难忍,也没有买药医治。

这个时候,李嘉诚先生在灾后第一时间就对我们的灾区学生伸出援手,在惶惶无助的时候,就送上及时资助。李嘉诚先生的资助,让雷琪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费用甚至购买自己所需的各种书籍了,家庭减轻了许多压力,让她能够不再担忧家庭情况,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这项奖学金的鼓励下,雷琪更加热爱所学专业,刻苦学习、善于学习,具有较强的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积极进取,刻苦钻研。她在校学习成绩优异,并获得校三等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除此之外,她已经通过英语国家四级,计算机也已通过国家二级,还参加了全国普通话考级并获得二级甲等的好成绩。在思想上她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党,模范遵守和执行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在校期间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具有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她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热爱集体,对待他人友好。在社会实践上,雷琪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公益性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乐于为集体和同学服务,积极参与迎接新生志愿活动。

雷琪自入校以来各方面表现良好,在遭受汶川大地震特大灾情以后,因为李嘉诚先生的资助,她更加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锻炼她自己,培养、提高其能力。相信在学涯成长的路上,在李嘉诚先生时刻的关注下,灾区学生不再是孤独者,她们会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不断地收获着、成长着。

——资助案例二

李强,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级中医学专业2班学生,家住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太和镇,李强父母以务农为生,家中无固定经济收入,人均年收入约4400元。父母种地所得除家人生活费用外,尚需缴纳李强大学学习的学杂费等,同时还需负责祖父及外祖父母的养老生活费用,家中经济较为紧张。2008年5月12日的大地震中,虽然离震中汶川县有一定距离,但李强的家乡射洪县也遭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损失,地震对李强家中的影响也较大,房屋顶上的瓦块大部分被摇落地面,摔成碎片,房屋墙壁也多处出现宽窄不等的裂缝。2008 年下半年,李强家所在的当地政府为了进行城市的扩建,强制对包括李强家在内的区域内的所有农耕用地和住宅用地进行了征用,成为失地农民,但相应的拆迁补贴赔偿却甚为微薄。为了支撑家中的基本经济支出,父母外出务工,因没有一技之长,李强父母仅能从事一般工作而收入也相应较低。家中的经济波动,也对他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减少父母的负担,他原本俭朴的生活变得更为节约。在饮食上,李强以学校提供的学生优惠套餐为主,绝少购买精品套餐或小炒系列的食物,生活上没有衣物等开销,基本上没有购置新的生活用品。每月的经济支出除伙食费及购买必要的专业书籍外便别无他项。当李嘉诚灾区助学金资助范围惠及我校时,李强因条件符合而被列入资助行列之中。接受助学金资助后,暂时解决了来自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他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在2008~2009年度的学习中,李强还因成绩较为优秀而获得校级三等奖学金,并因在班委工作中表现较为良好而被评选为校“优秀学生干部”并获得“优秀学生”的荣誉称号。李嘉诚灾区助学金不仅从经济上给予了李强及其家庭直接的帮助,还从精神上给予了李强莫大的激励。李强能够在本学年中获得如此令人满意的成绩,这其中也有着李嘉诚灾区助学金的一份功劳。

——资助案例三

戚密,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2008级五年制中西医临床一班学生,于2009年春季学期获得李嘉诚助学金。获得李嘉诚助学金后,他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方面上都有很大的进步,表现突出。在学习上,戚密学习态度端正,从不迟到、早退,从不旷课,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后,戚密认真自习,认真预习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仔细复习当天学过的内容,以巩固记忆,脚踏实地的完成各科的学习。积极地与老师交流,向老师求解书本中、习题中以及资料中的疑难问题。在课外,还积极的学习课外知识,经常到图书馆阅览室阅读有关专业的书籍、文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等书籍,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陶冶情操。在2009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中取得前进28名的优异成绩。在实验学习中,积极动手实验,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实验的学习。并在2009年的暑假期间,戚密还跟着一位老中医认真学习中医学的知识,为以后的临床做好准备。

在生活上,戚密平时节俭,合理开支,将获得的2000元李嘉诚助学金合理利用。由于2009年秋季学期的学杂费为6200元,而父母只凑齐了5000元,因此戚密在2000元的助学金中拿出了1200元作为学费。后又由于在2009年冬季,戚密的奶奶的风湿性关节炎加重了,戚密又拿出了500元作为奶奶的医疗费。在穿着上,戚密穿着质朴,穿的衣物虽不是很好,但是很整洁。戚密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钱财,以节约不浪费为原则,从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小事做起。在社会实践上,戚密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积极参加学校的有关组织活动。因为在有关组织活动中表现突出,戚密获得了2009年度学校“社会工作优秀奖”。在2009年暑假期间,戚密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支教活动,用平时节俭下的钱买了一些笔、本子、文具盒等文具送给所支教地方的农村孩子。在支教活动中,戚密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把爱和知识都传给了农村的孩子。

——资助案例四

张倩,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06级1班学生,家在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那是一代伟人朱德元帅的故里,也是全国十大贫困县之一。她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原是县城汽车站修理员,母亲原为县城殡葬管理所员工,后来因企业改制,双双下岗。母亲身体欠佳,全靠父亲在外打工赚钱养家。几年前,父亲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生命危在旦夕,全家的重担压在了体弱多病的母亲肩上。一方面要凑钱替父亲治病,一方面还要供她读书,母亲不得不起早贪黑独自经营起一个小茶馆,劳累过度,落下许多病根。2008 年的大地震使家里原本破旧不堪的房屋更加不堪一击,屋顶掉灰、漏水,墙面时常浸湿一大片,由于家里经济困难,一直未能修葺房屋。至今,一家人仍然挤在破小的房屋内。地震以后,重灾区受到了全国各地人民的救助和支援建设,抗震救灾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然而,次重灾区的救援工作一直未能及时开展,李嘉诚慈善基金会如雪中送炭,给予次重灾区人民援助,及时填补了抗震救灾工作这一空白。按照严格、公平、公正的原则,考察和确定了受助对象,当她拿到李嘉诚慈善基金会援助的善款后,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了母亲,眼里充满了热泪,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感动。

拿到李嘉诚助学金,她用来交纳了部分学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她心里不仅仅是感激,更有一种动力。她本身是一名贫困生,深知拿到善款对于一个贫困生的意义有多大,贫困不是借口,相反,这应是一种挑战,一种动力,一种磨炼。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考验,贫困学子更应尝试着超越自己,凭借自己的一双手来独立,来做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强者。生不逢时或许无奈,命途多舛固然可怕。艰难的家境、地震的余威没有摧残她的意志,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实践来锻炼自己的意志。把助学金化作今后不竭的动力,完成新的征程!

川北医学院

——资助案例一

陈阳,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8级25班学生,来自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平桥乡。父母在辽宁打工,一家4口人,家庭经济来源靠父母打工所得。因奶奶身患胆结石、重度胃溃疡、腰部椎间盘突出、白内障等多种疾病,父母打工所得收入多数用于支付其高昂的手术和医疗费,甚至多次借钱为其治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又因“5·12”汶川地震导致房屋受损,生活更加困难。

他非常感谢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帮助,作为一名当代医学生,他牢记医学生誓言,踏实学好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学习上,他始终坚持以认真勤奋的态度,听懂老师所讲,做好课后练习,坚持不懂就问,谨慎地对待一切问题,注重细节,学习教授大师的高尚人格和丰富知识。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帮助,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2008~2009学年度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在综合素质方面,他凭借自己在小品相声方面的爱好,进入大学生艺术团表演队,进一步培养了自己的特长,由他编剧或者改编并参加演出的几个小品相继在校内外各个重要活动中上演,获得了好评。他进入了基础医学院的科研小组,协助老师开展课题研究;进入学校社团联合会活动部,现任副部长,工作开展的踏实认真,与同学们关系融洽;参加了多次辩论赛;主持了班级的趣味运动会。丰富多彩的课内外生活,使得他的大学生活忙碌而充实,紧张而充满乐趣,也教会了他如何去平衡生活、学习、工作。

——资助案例二

高晓琴,川北医学院护理学专业2006级5班学生,来自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区高家镇。家里共有五口人,共同生活在两间不大的茅草屋里,家庭月收入仅1000元。父母务农,父亲早年在采石厂工作时不慎发生意外摔断了肋骨,由于治疗不及时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从此不能再干重活。爷爷因一次突发的高血压摔倒后导致行动不便,而且腿脚经常疼痛,需要长年用药。妹妹现在在读高中,每年也需要很大的一笔学费。父母平时省吃俭用,靠种地辛辛苦苦挣来的那点钱仅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而每年她和妹妹的那一大笔学费都是通过助学贷款和向亲戚朋友借来的。2009年,奶奶被诊断为直肠癌,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去世。为给奶奶治病,家里已是负债累累,雪上加霜。正当她的家庭失去亲人、极度贫困的时候,李嘉诚基金会的资助帮她度过了人生中一段艰难的时光。正是因为有了特别助学金的帮助,她才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较快地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她深知读书的来之不易,始终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表现多次获得学校的特等奖学金和甲等奖学金,并在2008~2009学年度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极大地解决了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

高晓琴表示,作为一名受特别助学金资助的大学生,李嘉诚基金会带给她的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人性的美好和希望。在今后的日子,她将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力求做得更好,同时也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帮助别人。

——资助案例三

李洁,川北医学院护理学专业2007级7班学生,来自四川省简阳市望水乡斑竹林村。家里现有5口人,家庭月收入仅有800元。父母均在家务农,奶奶体弱多病无劳动力,哥哥在西南大学读书。为供兄妹俩上学,父母很节约,但仅靠在家务农的收入根本不能支付全家的开支和兄妹俩的学费。为了不耽误兄妹俩的学业,父母到处借钱,家里已经欠下很多债。大一时自己的学费也是靠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来支付的。家里又因地震受灾,使得本就贫困的家庭更加困难。李嘉诚基金会在她困难的时候给予了帮助,极大地减轻了家庭负担,让她看到了希望。在学习上,她态度端正,努力刻苦,严于律己,始终坚持学习第一的原则,为了自己的目标与理想,争当学习先锋,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专业知识,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许多提高自身素质的书籍,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生活上,她勤俭节约,努力学习生活技巧,适应艰苦环境,锁定目标,锲而不舍,敢于战胜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多次获得了校内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

李洁表示,在今后的日子里她将会更加努力,争取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她将始终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不断成长。李嘉诚基金会的关爱,将使她在逆境中跃身奋起,追求生命的极限,笑着面对爱的阳光,穿越黑暗的脊梁。

——资助案例四

徐良英,川北医学院护理学专业2006级2班学生,来自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家中共五口人,家庭月收入1500元,经济来源仅靠父母在家务农。由于爷爷身患重病,长期药物和住院治疗已经使家中欠债数万,加之妹妹也在读书,家里入不敷出。家中四间破陋的瓦房每逢下雨时都会漏雨,因年久失修屋顶偶尔还会掉下瓦来,房梁也因雨水浸湿而腐朽,加之受地震影响,房屋受损较重,住在家里随时都提心吊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她自高中毕业后就开始了兼职生活,课余时间都在校内外勤工助学,虽然工资不高也能为父母减轻一定的经济负担。平时她也刻苦学习、勤俭节约,为以后能改变生活状况而努力。她非常感谢李嘉诚基金会的帮助和关爱。她深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学习上态度端正,努力刻苦,严于律己,始终坚持学习第一的原则,争当学习先锋,多次获得了校内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同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和学习了大量书籍,增强了自身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水平,参加了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增长自己的见识和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徐良英表示她将牢记感恩之心,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回报帮助过她的那些好心人,更多地回报社会,将爱心接力棒传递下去。

——资助案例五

曾玉琴,川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07级2班学生,来自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富加镇燎原村。家里共三口人,家庭月收入仅500元,父母务农是唯一的经济来源。“5·12”地震使她的家遭受了损失,房屋很多处都裂缝了,房屋的结构在巨大的摇晃中变得很不牢固,房上的瓦片也被震掉了许多。她的学费几乎都是靠助学贷款和向亲戚朋友借来的,平时的生活费就靠业余时间的勤工助学和国家助学金。父亲患有白内障,2008 年从楼上摔下,伤势严重,家里不得不再举借外债,父亲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不能从事重活,母亲上了年纪身上有很多小病,家里一下没了体力支柱,生活十分困难。

她由衷地感谢李嘉诚基金会,谢谢他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的帮助。不仅用物质解决了她生活上暂时的困难,更重要的是把爱和宽容一并融进了她的心中。在学习上,她总是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连续两年以优异成绩获得学校甲等奖学金;在社会活动中,她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活动,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在社会工作中,她担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助理,帮助老师开展各种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她勤俭节约,吃苦耐劳。通过自身的努力,她获得了2008~2009学年的国家励志奖学金。

她表示自己还需要更加努力奋斗,需要在生活中多关心身边的亲朋好友,需要在社会上多奉献自己的爱心,用实际行动回报所有用爱支起她生命的人。

西华师范大学

——资助案例一

喜获李嘉诚助学金 传递爱心接力棒

“妈,我获得了李嘉诚助学金,有2000元钱了!”电话这端,赵晓翀激动不已,电话那端妈妈热泪盈眶。对大多数人而言,2000 元钱似乎并不算什么,但对赵晓翀这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而言,却犹如天文数字。

赵晓翀家中三姐弟都在上学,奶奶年迈且体弱多病,更加不幸的是,赵晓翀上初中时,父亲就去世了,家中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了母亲瘦弱的肩上。

“我曾经想过放弃读大学。”赵晓翀说,在他与弟弟到大学报到前的那段时间里,母亲为了给两兄弟凑学费,整天奔走于亲戚家中借钱,常常是带着失落和失望而归。屋漏偏逢连夜雨,“5·12”汶川大地震,对这个原本拮据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破旧的房屋经过地震的摧毁已破烂不堪,田地里的庄稼也严重受损……但是,经历了一次次磨难的赵晓翀依旧坚信:贫困并不可怕,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获得李嘉诚助学金后,赵晓翀急忙给妈妈打了电话,他说,一定要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我真的好感动,好感激。感动的是,平凡而渺小的自己能够被社会人士关心。感激的是,同学、老师和学校给予的无私帮助。”李嘉诚助学金不但大大减轻了赵晓翀的家庭经济负担,让他的学习与生活得到了物质上的保证,可以安心的生活,用心的学习。而且这一份爱心也让赵晓翀懂得了感恩图报,增加了其生活的信心,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怀着感恩的心,赵晓翀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珍惜时间,拼搏奋斗,励志成才,立志成为祖国未来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作出最大的贡献。

人生不仅是完善自己,更在于帮助别人,赵晓翀得到了帮助,对他来说这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责任,爱心的接力棒现在传到了他的手中,那么就有责任将爱心传递进行到底,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

——资助案例二

独立安适忧患身 自强打拼感恩心

周健,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06级3班学生,来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藏族女孩。2009年5月获得了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其论文《南充酒店薪酬管理体制调研》在2009年成功申请到了“西华师范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悠悠生活有喜有忧,生活的贫困并不是真正的贫困。我相信,只要努力,就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以战胜的。”周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周健父母皆无稳定工作,要供养两个孩子上学,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加上汶川大地震,周健家乡受灾,家里的经济情况更是雪上加霜。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看到了她的无奈、悲伤和巨大压力,但也看到了她的坚强与责任意识。作为家中的长女,周健在平常生活中异常节俭朴素,也异常懂得关心照顾他人。虽然家庭经济困难,但周健一直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

进入大学后,周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班上第一批预备党员的同时还被评为了“优秀大学生党员”。与此同时,她凭着朴实的热忱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担任了学院学生干部,在任职期间全心全意为同学排忧解难,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等光荣称号。

毋庸置疑,一个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在知识基础上和其他来自城市的同学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是周健却不断挑战命运、超越自我,刻苦的努力换来了一张张奖学金证书。大学三年的时间里,她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

周健非常注重拓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利用业余时间通过了好几项自学考试,如计算机国家三级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等等。她还常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次获得志愿者服务“积极分子”和“先进个人”称号。

“李嘉诚助学金资助了我,我很感激这份爱心,我希望可以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我是大山的孩子,是那里养育了我,所以毕业之后我一定要回去建设我的家乡。”短短两句话,让我们看到了周健的感恩之心和优秀品质。

——资助案例三

雪中送炭 点亮希望

“妹妹,你放心,姐姐一定会努力的!”想到因为自己而辍学在家务农的妹妹,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8级小学教育专业的起龙燕心中的痛就无以言表,这一份痛也坚定了她不懈奋斗的决心。

由于村子位于偏远的山区,距离市场远,交通封闭,经济很落后,村子里没有其他的副业,村民都是靠几亩田生活。她的父母也是当地传统的农民,文化程度很低,也没有特殊的技能,就靠着几亩田来养活一家人,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非常的辛苦。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所以劳动所收获的很有限,家里的生活一直过得很拮据。

父母一直很支持她和妹妹上学,但上学所需的学费和生活费对于她们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原本家里的生活就过得很拮据,自从她们上学后父母的负担就更加重了,看他们生活得那么的辛苦真的很想放弃,但他们一直鼓励她们,让她们不要放弃,再苦他们也要熬过去,因为他们不想她和妹妹再过和他们一样的生活。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所需的费用也增加了,父母的年纪也大了,体力已不如前,最终家里实在无法承受,妹妹为了她就退学了。从那以后妹妹就回到家和父母一起干农活,并一直鼓励她要好好的学习,每次看到妹妹和父母一起忙碌的身影,心里都觉得好酸,很想那个在学校的是她而不是自己,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她现在能弥补妹妹的唯有更加的努力学习将来让她过得更好。

当她收到大学通知书的时候既有喜又有悲,上大学的那么大一笔费用父母要怎么承担。接着更大的打击又来了,2008年8月30日,她们家所在的攀枝花发生了大地震,这离她上大学仅有十天,这场大地震使她们家里的房屋严重受损,田里的庄稼和烤烟也严重受损,唯一的经济来源断了,这一切对她们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最终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她才得以踏进了大学的校门。进入大学的校门只是第一步,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李嘉诚助学金的特殊资助,犹如雪中送炭,让她大学一学期的生活费有了着落,父母的负担大大减轻,也大大地减轻了她的精神负担和物质负担,她重拾生活的希望,刻苦学习,勤奋做事,相信已经被点亮的希望终将实现。人生并不是一直处于低谷的,其实到处都充满阳光,可以点亮希望。她的父母、妹妹还有那些帮助过她的人都是她的阳光,是他们一次次帮助她点亮希望,让她的天空充满阳光。她相信她的阳光会一直灿烂下去的。

——资助案例四

一路辛劳和勤奋 一路成功和喜悦

“天生吾,立于世,行于世,乐于世!”这是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07级1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黄平的人生格言。来自四川简阳农村的黄平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母均为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长年的辛苦使他们落下疾病,供养一个大学生本来就不容易,加之地震带来的巨大影响,家庭经济情况就将更加困难了。李嘉诚特别助学金给黄平的不仅是生活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鼓励。

黄平非常注重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2007年3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并相继担任班长、管理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副书记、西华师范大学校园文明督导队队长等职务。大一到大二的三个学期里,她均获得了奖学金。在付出汗水和心血,终于得到班级第一名的过程中,她收获的不仅是分数和奖状,更多的是坚强的意志。荣承社会之恩,誓以青春报之!从大一开始她就经常组织同学到南充的几所养老院和孤儿院以及特殊学校做义工,与老人和孩子交流、玩耍,把大学生的关爱和祝福带给他们。在谈到这些经历时,黄平说,这些义务服务工作带给她精神上无比的富足,每当看到老人和孩子温暖的微笑时,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在2008年获得李嘉诚特别助学金以后,她更是将平时打工积累下来的经验和营销策略与现实结合起来,以管理入股的形式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了“渔乐空间火锅鱼庄”,且经营状况良好,不仅解决了她自己的生活问题,还为学校部分同学提供了许多帮助。在师弟师妹感叹她的成功时,她常说“大一时,我非常需要大家的帮助才能渡过难关;大二时,我可以解决自己的大部分问题;大三时我可以自豪地为别人提供一些机会。这些都是学校和社会帮助的结果;自信、自立和自强的结果;不抛弃不放弃的结果,我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和感恩的心将这种情感传承下去,希望有更多得到帮助的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

——资助案例五

那一抹暖心的阳光

李菊来自西南地区贫困农村的经济困难家庭,家里并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仅靠年迈的父亲卖菜赚钱来维持全家人的基本生活。李菊的父亲、弟弟皆患有乙肝,爷爷患有精神病,奶奶患有气管炎,最严重的还是母亲,乙肝、糖尿病已让她瘦弱的身体不堪重负,却还要经受胃糜烂和头痛的折磨。家人的病痛成为李菊的心痛。家中现有老人需要供养,还有病人。而她正处于大学教育的关键时期,学费、杂费开资庞大,微薄的收入难以承担来自各方面的资金压力。其弟因为家庭资金问题,初中毕业后便待业在家没能继续深造。近几年来,庞大的医疗开支和学费、生活费用都靠亲戚筹借,家庭现已负债累累。

李嘉诚助学金对李菊来说真的是解了燃眉之急,她心怀感恩地说道:“李嘉诚助学金让我在痛苦绝望中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感受到了社会一家亲的温暖,似一缕轻柔的阳光照亮了我原本灰暗的天空,让我擦干满脸的泪痕重新投入了春的怀抱。我真心的感谢李嘉诚本人以及社会、学校给我带来的资助与鼓励,感谢身边帮助关心我的同学,因为大家的爱,我更加明确了人生的目标,决心用实际行动来报答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

在平时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李菊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她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最难能可贵的是,她也并没有因为家境的艰难而悲观、忧郁,而是保持着乐观、自信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去做好每一件事。她作为学生分会体育部部长,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而她在学习上也不甘落后,勤奋好学,真正地做到了学习和工作的全面协调并进。

李嘉诚助学金的资助为李菊的成才之路点亮了又一盏明灯,使她一路上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不会害怕更不会孤独,带着自信和感恩,我们坚信李菊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绵阳师范学院

——资助案例一

蒋兆琴,绵阳师范学院城乡建设与规划学院园林专业2008级1班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雅安市名山县一个很偏僻的农村,父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勤劳,朴实,节俭,靠种植农作物来维持生活,母亲的病就是因为这样长年累积的辛苦而得出来的。刚经历过地震的他们无疑是雪上加霜!让她觉得生活的无奈与艰辛。每当看到他们做工时的场面,她心里都是一阵一阵的痛。李嘉诚助学金的帮助对他们来说如沐春风,是最大的激励!

她深知知识的重要,它不仅是一个人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她们赖以生存的最大凭借。所以在学校她不能荒废她的学业,她不和别的女生攀比吃穿,也不和她们比家庭背景,而是立足专业,好好学习。李嘉诚助学金了了她的心愿,让她可以安心学习。

——资助案例二

蘧微,绵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20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来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的一个少数民族家庭,偏远山区,气候寒冷,资源有限,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利。家里一共五口人,父母、弟弟以及年迈的外婆。外婆身体一直不好,母亲的工作不稳定,弟弟正在读高中,一家人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了他父亲一个人身上,父亲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员工,月收入不足两千。2008 年的地震,使她家房屋受损严重,经济更加拮据。到大学后,由于成长经历的艰辛,她在生活上很节俭,从没过多追求什么物质享受;在学习上,非常刻苦,不断追求进步,性格上比较内向。在李嘉诚灾区助学金划拨到我校时,我们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结合各个同学的实际,希望把这笔助学金能够有效分发到最有需求的同学手中。在这种前提下,我们考虑到了蘧微,从各方面进行评估,她都比较优秀。我们想这笔钱或多或少对她都有帮助,这笔钱不但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困难,也可以让她在面临困难时感觉到社会对她的关心和帮助。

助学金发放到她手里后,在她身上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由于不再受到经济的压力,精神上的放松让她的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效率也得到明显提高。在大一的两个学期中她都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学校奖学金。在性格上她也开始发生转变,愿意与同学谈心,渐渐结成亲密的关系。她尊师重教,主动关心别人,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信赖,在大一下学期,她还被评为了校优秀学生干部。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始终保持不骄不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在得到助学金后,她依然保持着以往的质朴本性。

李嘉诚灾区助学金给了这些优秀的贫困大学生很大的帮助,她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些接受过帮助的大学生也会用他们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

——资助案例三

黄文婷,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08级1班,是一名李嘉诚助学金的获得者之一。她家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本来她家在此次地震中受损情况较轻,只有部分房屋损坏。但是由于她家本来的经济状况不太好,父亲长年失业在家,家中经济完全依赖母亲,母亲身体不是很好,有严重的胃炎,因此她的学习生活费用对于她家来讲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不久前,她家唯一的经济来源——经营的一个小店由于盈利太少也关闭了,就靠父亲蹬人力三轮车来维持生活。

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磨炼出了她坚韧、乐观、刻苦、勤奋的性格。李嘉诚助学金的获得更是让她获得了前进的动力,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她积极参加学校和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对待同学热情友好,乐于助人,在地震发生后还和班上的同学一起组织大家为灾区募捐;她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努力学习,尽管由于以前是学文科的,对于偏理科的一些科目如心理统计、实验心理学、SPSS 等学起来非常吃力,但她还是学得很好,在大一两个学期分别获得了专业奖学金二等奖和三等奖,被评为2008~2009学年度优秀学生干部,还通过了英语四级。

她说李嘉诚助学金让她体会到了深深的温暖,于她而言,那笔钱不仅仅只是给予了她物质上的帮助,更让她懂得了社会的温暖。因此,当她有能力的时候,她也要尽力去帮助他人。她的无偿义务献血、地震灾区捐款等等就是最好的明证。

——资助案例四

蒋美,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农村,父母均是最底层的劳动人民,靠种庄稼和做点小生意维持家里的生活。母亲由于生病动手术出现问题已没有劳动能力,又经常生病,需要大量的医药费,家里的生活重担全靠父亲一个人扛下,父母根本无力承担她高额的学费。再加上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无疑是雪上加霜,房屋多处出现裂缝,无法居住,使她父母举步维艰,一筹莫展,原本拮据的家庭更加困难重重。她在学校上课都时常担心父母身体状况,担心没有学费以致自己退学,失去了在美好校园学习的机会,失去完成大学学业的梦想。而李嘉诚助学金给她带来了希望,给了她能够继续在这样一个学风较好的氛围里学习知识、获得知识的机会。她衷心的感谢李嘉诚助学金给予她的帮助。

李嘉诚助学金的到来,给她的父母减轻了一定的负担,缓解了经济上的压力;在生活和学习上都给她带来了一定的帮助。她在生活上,态度乐观,积极开朗,敢于追求,勇于奋斗;在学习上,不断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勤奋踏实,积极进取,努力探索,认真学好专业知识。一学年下来,她的成绩优异,学习成绩排名一直名列前茅;她还一直担任班上团支书,有着较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积极为同学们服务,受到同学和老师一致好评。

——资助案例五

陈晓彦,绵阳师范学院物电学院2008级6班学生,家住南充市仪陇县,家中有五口人,一位年迈而多病的奶奶,为了生计而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正念高三的弟弟和大二的她,所有的经济来源都是靠打工的父母,他们就靠那微薄的工资来维持基本的生活。无情的地震又使他们唯一的住所成了危房,使原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然而这一切困难都没有让她的父母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她更没有因为这样放弃学业,而是进一步加深了她对知识的渴求。只有那样,她觉得才不会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才觉得她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由于家庭困难及品学兼优,有幸获得了李嘉诚助学基金会的援助。

从念大学以来,她一直努力学习,有空就上图书馆,每次考试成绩都很优秀。虽然家境贫寒,但她不会因此而在其他同学面前自卑,不会刻意隐瞒。生活再怎么艰辛,她照样生活得很开心,待人热情真诚,和同学相处融洽,为人处世积极乐观。得到李嘉诚助学基金的帮助后,在精神上比以前学得更积极,这样的生活使她对未来更有自信,在学习的阶梯上更进了一层。在求知的道路上也有很大的帮助,利用这些资金参加了自考和各种等级考试。她认为这样的机会应该好好的被利用,只有合理的利用这些资源,才能对得起那些投资人,社会的意义才能得以体现,人的价值才能得以提高。对于那些贫困的学生来说,这些机会就是转机,让他们的求学道路得以延长。在期末,她又一次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获得了学习优秀奖。

——资助案例六

刘楠,来自凉山州会理县,于2008年经历了“8·30”攀枝花—会理地震后,她的家乡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她家的房屋垮塌,无法入住,只能暂时住在政府提供的临时板房,生活十分不便。其家庭的经济情况也相当困难,母亲因地震失业在家,其父的收入微薄。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楠在学校里的生活也非常困难,时常感到自卑无助。在学习上也不能专心致志地读书,对学院的各项活动也提不起兴趣。

在学院领导的积极帮助下,刘楠领到2000元的李嘉诚特别助学金,这对她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安慰与鼓励,在2009第一学期的学习中,刘楠在学习上认真努力,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生活上乐观开朗并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在各类公共活动上也多了她的身影;在新闻专业技能上,也表现出专业的一面,她在摄影摄像方面很有天赋,通过虚心积极的学习和摄影老师的认真指导,她完成了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刘楠在学校里的良好表现,同学和老师都有目共睹,并得到了大家的肯定,相信她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新闻与传媒学院还有很多获得这次李嘉诚助学金的同学,他们都以刘楠为榜样,抱着一颗感恩的心,认真努力的做好每一件事,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大家的专业学习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最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知恩图报,积极向上,向着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学习精神。

——资助案例七

任春华,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2006级2班学生,家在巴中市的一个偏远农村,父母年事已高,一直在家以务农为生计。就在2008年的4月,她的母亲从田坎跌下,将腰摔伤,卧病在床长达3个月,她的父亲一直照顾在母亲左右,耽误了不少农时,使得当年的粮食减产、橘子减产,减少了经济来源。后又因父亲做肿瘤切除手术,不光花去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不少债务。“5·12”汶川大地震中,本来不是很坚固的5间房屋也被摇晃得只剩下两间勉强能住人。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任春华的笑脸一天天减少,每天忧愁满面,老师和同学都很担心她的心理承受能力。幸好在这个时候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李嘉诚,用他的特别助学金的资助,缓解了她家的严重危机。

自从受到李嘉诚特别助学金资助后,她逐渐从地震中的沉默走向开朗,慢慢地和同学们开始交流,并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院系举行的各种活动,还和同学们一起举行了寝室文化大赛;她也像以前一样乐于助人了,在其他同学有需要的时候献上自己的力量,哪怕是一两句的关心和鼓励的话;学习上比以前更用功,还和寝室的同学一起组成了一个科研小组,整天泡在图书馆查资料、在实验室里做实验、还随时一起跑外业,最终完成了磨家镇飞云社区环境规划学生科研项目,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奖励。此外,任春华还积极上进,主动向学校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家人也逐渐走出了地震的阴影,修好住房,调整好心情,生活慢慢地步入了正轨。

李嘉诚特别助学金的资助,帮助了任春华和她的家人,而且还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教育作用。同学们受李嘉诚特别助学金的启示,纷纷解囊,向地震中受灾的群众捐款捐物,还经常到板房区的学校进行一帮一的活动,帮助小朋友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通过举行各种聚会、活动把同学之间心与心的交流联系得更加密切,更懂得互帮互助,更懂得如何去关心他人;在同学之间掀起了钻研项目的热潮,将自己的专业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同时还增长了不少课外见识。

内江师范学院

——资助案例一

高莉,内江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6级2班学生,来自雅安市雨城区多营镇上坝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收入来源主要靠父母辛勤的劳动,让家里的粮食多收一点,多喂几头猪和几只鸡,卖后供她交学费。但是她的父母年纪已高,身体也不是很好,且奶奶经常生病住院,生活的重担压得其父母喘不过气来,为高莉交学费都很困难,生活费就更难说了。特别是“5·12”特大地震,使她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家中的房屋多处出现裂缝,门窗等也严重受损,最令她们全家痛心的是外公在地震中去世了。外公的去世,对她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高莉变得意志消沉,沉默寡言。

高莉曾想过退学,早点出去工作,减轻父母的负担,但她又是一个坚强的女孩,不甘心就这样被生活打倒,向命运屈服。就在她迷失方向的时候,学院领导和老师得知她的情况后,多次与她交谈,安慰她、开导她,教她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悲欢离合,以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给她点亮了指路的明灯,并给她最大的经济帮助,如发放奖学金、助学金等,并将她列入了李嘉诚助学金的名单。能拿到这份助学金对她来说不只是一份来自李嘉诚助学基金会的善心,一份来自院领导的关怀,更是她奋发向上的动力源泉。这不仅帮助她减轻了家庭负担,也让她的心里有了一个目标:要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以优异的成绩为学校增光添彩,为今后有个好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志向的新一代青年,为建设祖国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在大学的学习中,她曾获三次一等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一次三等奖学金,连续两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在科技活动周论文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在第九届全国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今年她还报考了2010年全国研究生的考试。

——资助案例二

何沙忆,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08级1班学生,来自四川省仁寿县宝马乡军旗四组,家庭本就很贫穷,眼看着自己的父母为了生计而奔波,眼看着他们为了自己的学费而愁眉苦脸,他们的劳累,他们的辛苦,他们的期望,她都一直铭记在心里,希望能有朝一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过上好生活,她那么深刻地爱着他们,她多么希望自己能在某一天走上人生的巅峰,能给关心自己的人和自己关心的人一个好的酬谢,而不是辜负他们。也许是家庭的磨难,很早就开始懂事,关心父母,懂得努力学习的重要性。也是从小开始,她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读书,并且在空闲时间里努力帮助父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进入大学以来,她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把大学作为自己的另一个起点,相信自己一定不会让父母及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失望。刻苦学习,积极地参加学校的各种组织和活动,先后成为系上的秘书处干事,并参加大学生志愿者协会,竞选为文娱部干事,希望自己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还成为计算机协会的秘书处干事。她还积极地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希望能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将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受到了李嘉诚的特别资助,她心里很感动,她知道这一切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钱而已,而是社会爱心人士对她的关注和关怀。受助以来,她知道社会上还有这么多的爱心人士关心着她,她知道自己的努力还有这么多的人支持。通过自己的努力,成绩从20多名提升到10多名,获得“三会文化艺术节”辩论赛三等奖、“科学发展观”演讲三等奖、内江市政府“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会演荣誉称号、“优秀志愿者”称号、内江师范学院“我的大学校园”网页设计优秀奖、“纪念祖国60周年”征文大赛三等奖等。

——资助案例三

黄明,内江师范学院2007级1班学生,家住南充市仪陇县金鼓村四社,爷爷奶奶都年老体弱多病,家中经济主要靠他的父母务农而来。家住的是瓦房,地震中有许多瓦片被摇下损坏,家里严重受损,给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经济压力。这个时候,李嘉诚特别助学金无疑是雪中送炭,黄明有幸成为被资助的一员。作为一名贫困生,黄明深知父母只凭借双手的辛勤劳动换取微薄的收入来供养一名大学生而付出的艰辛。虽然家庭贫寒,但他从不抱怨,而把这当做自己的一笔财富,在贫困生活中养成的很多习惯也成为自己的一种优势。在受助的这一年中,他的生活费得到了保障,让他在学校里能够安心地学习工作,不必为生活而烦恼,也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虽然有了李嘉诚特别助学金的资助,但他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节俭,能不花的钱就不花,能省则省。李嘉诚特别助学金给予了他及时的帮助,让他对生活重新充满信心,对学习重新充满热爱。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进入了校学生会,任秘书处副秘书长,为广大同学服务。正是因为这样,黄明从学生会中得到了更多锻炼的机会,让他懂得了服务别人、给予别人帮助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而他周围的同学也被他平时乐于助人的言行所鼓舞,都愿意团结在他周围,一起去帮助那些需要关怀的同学。在干好学生会工作的同时,黄明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门门功课得优,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实践活动。相信他将会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李嘉诚基金会,回报社会!

——资助案例四

刘雨婷,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2007级 5班学生,刘雨婷和妹妹同时考上了大学,这样一来家里将要同时支付两个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以及其他开销。母亲原为一家工厂的职工,由于工厂效益不佳倒闭已下岗多年,家里的一切开销全部落在父亲的肩头上,同时父亲患有高血压,每月需吃药来维持。但刚开始靠着一些积蓄和亲戚朋友的帮助还是能勉强维持。

2008年5月12日,由于地震的原因,老家的房屋坍塌无法居住,又加之其外公外婆年老力衰,丧失劳动力,没有经济收入。母亲作为老大,承担起来了赡养二老的义务。家里的开销加重,已经贷款10万元,加之2009年地震房屋多次维修,使家中入不敷出。在李嘉诚特别助学金的资助下,她有五个月未向父母要生活费,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父母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心理压力,也不用那么频繁地去做兼职而耽误学业。精力也因此而集中在学习上,有更充裕的时间学好自己的专业课。

希望有一天可以有所作为,可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可以孝敬外公外婆,可以帮助妹妹,同时希望可以更有能力为社会作贡献,可以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资助案例五

魏雷雨,内江师范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7级学生,2009年度李嘉诚助学金受助者。家住四川省简阳市五指乡,父母均是农民,家庭无固定的经济来源。年人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并且父亲长年患病。家中有两个子女读书,消耗了家里绝大部分的收入,祖母也年事已高。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房屋由于年久失修而损毁严重,给本来就困难的家庭造成了更为巨大的困难。

经过学校和老师的调查和了解,看到了魏雷雨的实际困难,他幸运地得到了李嘉诚助学金的资助,解决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济困难,使他能够安心地学习。他决心以更高的学习积极性来回报李嘉诚先生和一直以来关心他的老师。在生活上继续保持勤俭节约,坚持勤工俭学,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帮助周围的同学,用另一种方式学习和践行李嘉诚先生的助人品德。在学习中遵守校规校纪,努力学习课内外知识,学习成绩良好,并有文章发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他的这种精神也鼓舞了身边的同学,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向魏雷雨那样,用汗水改变贫困,用知识改变命运,用优异成绩回报社会,用自己的努力搏出属于自己的路。

贫困让魏雷雨,以及情况类似的同学们的求学之路多了许多坎坷,然而,也正是贫困,正是李嘉诚先生及社会众多爱心人士的关心,让这些同学们多了一份难得的人生阅历,多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宜 宾 学 院

——资助案例一

一个农村孩子的蜕变

陈敏,宜宾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2008级学生,家住四川省射洪县,家中有父母、两个姐姐和高龄的奶奶,全家靠务农维持生计。2008 年那场地震震塌了家中房屋,使得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变得债台高筑。那年也是他第一次踏进大学的校门,是同样并不富裕的亲友帮忙才凑足了他的第一次学费。入学后,他一直沉默寡言,脸上总挂着僵硬的表情,常常呆坐在寝室望着窗外发呆,偶尔也心不在焉地翻翻书,很少与其他同学说话,行为孤僻。老师们看到他这种情况,明白了他的苦处,当李嘉诚基金会捐助名额分到学校的时候,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填写李嘉诚助学金申请资料时,他握着笔激动地说不出话来,眼睛红红的。他认认真真地填好表格,双手递还给老师。从那之后他开始变了。慢慢地开始加入同宿舍同学的聊天,甚至还主动邀请他们一起出去玩,也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了,他身边的人多起来了,脸上以前那种僵硬的表情也不见了,换成了满面春风哼着小调来往于教室和图书馆之间。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看到他这种变化都为他由衷地感到高兴,因为他开始走出地震的阴影,走出地震带给家庭贫困的阴影,他开始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中,融入学校这个大集体中。他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交际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了,第一学年期末考试,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体育成绩更是遥遥领先。他还积极参加党校培训班,并在党校毕业演讲中取得三等奖。他说,没有李嘉诚助学金就没有今天这般阳光灿烂的他,他坚信他的明天会更美好!

——资助案例二

爱 心 传 递

陈晶,宜宾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2006级1班学生,家住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凤仪乡红梁村,因土地贫瘠,家中农作物常年歉收,家中又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失去劳动能力多年,迫于生计父母远赴广州打工,但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母亲失业,父亲的微薄工资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生活十分艰苦。在“5·12”特大地震中,处于受灾地区的家中的房屋已成危房无法居住,家庭情况十分困难。根据文件精神,经过严格评选,她成为本次李嘉诚特别助学金受助人之一。

此次帮助不仅缓解了陈晶在经济上的困难,同时也让她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脸上也恢复了昔日的笑容。在获得资助之后,她一贯秉承以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在学习上认真刻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获得院级奖学金;在生活中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心帮助他人;在工作中她也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受到同学、老师和领导们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她非常感激李嘉诚基金会的资助,也非常感激学校和老师们对她的关爱。她说:“今天,您给我们一份关怀,一份帮助;明天,我们将把这一份爱传承下去。”而她的确也做到了,接受到帮助的她,作为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生会团总支主席团成员、党务秘书处秘书长,不但在温暖中成就自我,而且还带着爱心去“走进乡村小学”,帮助那里的孩子。在她的影响下,学校受灾同学都重新鼓起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树立了新的生活目标。最具代表性的是她的室友罗莉,一名羌族的女孩,家住北川,在“5·12”地震中失去了亲人,开始的时候她情绪低落,是陈晶细心开导最终让她重新振作起来,定下了考研继续深造的目标,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陈晶的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作风,热心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品德感动了同学,她的乐观上进的精神感染了全校。正因为表现优秀,她被评为宜宾学院2008~2009学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资助案例二

拯救绝望的声音

冉宏伟,宜宾学院美术系2008级4班学生,来自大巴山深处巴中市的一个农民家庭,父母是典型的淳朴农民,天天守着自己的土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为着贫苦的家辛苦的操劳,过着紧巴巴的生活。可是上天好像故意在开玩笑,在2008年“5·12”大地震中,他家房屋受损,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进入大学后,因为家庭的贫困、生活的压力,以及环境的改变和远离父母、亲人的不适,他并没有像中学一样认真努力学习,逃课、沉醉网络、不按时完成作业常有发生。老师、同学们及时向他伸出了友爱之手,帮他指明了当前和以后努力的方向,办理了李嘉诚基金会捐的特别助学金。他开始反省、沉思,痛下决心改过自新。经过努力,他从原来班上的倒数10名,已经上升到中等偏上,在党校毕业考试中,他获得了全班第一名,被评为优秀学员;在全校“指点青春,激扬文字”原创征文比赛中,他的《眷恋六十年》荣获一等奖。因为出色的表现,他被同学们推荐为班长。他在认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又努力做好一个班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积极组织班上每一次活动,认真处理好班上每一件事务,热情完成系上和老师交代的每一个任务。这不但使他改变了恶习,还使他各方面能力大大提升。在带头示范方面,他尽力做到最好,从不缺席每一节课,认真对待早操、寝室所涉及的方面,同时也努力带动其他同学向先进看齐。

——资助案例三

不畏困难 迎难而上

姚晓军,宜宾学院教育技术学2006级学生,家在四川省南部县永定镇同心村7组,父亲早年因患重病逝世,母亲年老多病,年长的哥哥被迫放弃大学学业,提早地承担起了家里的责任,全家仅靠哥哥在外务工实难维持日常生活。“5·12”汶川大地震中房屋损毁严重,部分坍塌,使家庭生活陷入绝境。家境的贫寒曾使他对大学望而却步,然而贫困却又更加激发了他对大学的渴求,由于家庭的贫困常常给他造成困扰,在学习的同时始终不忘减轻家里的负担,在这个时候,他获得了李嘉诚助学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没有了后顾之忧,他在学校里也更加地努力。除了学习外,他还加强各方面的锻炼,先后担任了宜宾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和宜宾学院校园电视台的学生记者,通过这些工作让他在不断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其他的同学,其工作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在校园电视台工作中被评为2008~2009年度的优秀学生记者,并进入成都电视台《这里是成都》栏目,成为一名见习实习生。

作为贫困生,他深知母亲和哥哥供他上大学付出了不少艰辛,虽然家境贫寒,但他从来都没抱怨过,而是把它当做自己的一笔财富,在贫困生活中养成的很多习惯,也成为自己的一种优势。踏实苦干也正是电视台指导老师最看重的一点。在见习之余还要不断坚持学习,他不仅自己如此,还带动身边的朋友和同学也确立积极的学习目标和端正的生活态度,而所有的一切,都是和获得李嘉诚助学金分不开的,感谢李嘉诚助学金,为他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资助案例四

自强不息 奋发图强

傅升源,宜宾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来自四川省巴中市的一个偏远的农村,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全家以务农为生,爷爷奶奶年龄已大,劳动力减弱。在2008年“5·12”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中,他家房屋受损严重,没有资金来全面维护,9月份其爷爷住院花了近2万元,家里极度困难,甚至学费也无法按时缴纳。于是,在保证正常的学习之下,他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家教来挣取生活费,有时他还在周末去发传单挣取一些零花钱,日子过得比较艰苦。正在这时候,从学校传来了好消息,李嘉诚基金会准备捐助一批灾区学子,而他有幸成了其中的一名受助者,每个月200元的生活费给了他雪中送炭般的帮助,生活上的困难减轻了,他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学习生活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2008~2009学年,获得了综合成绩排名第一的好成绩,大二下学期光荣地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学习之余,他曾担任过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习部副部长、心理部部长。工作中他认真勤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虚心向同学、老师学习请教,热心为同学服务。2009 年暑假他放弃了两个月休息,参加2009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在老师的细心辅导和团队的努力拼搏下,经过三天四夜的努力奋斗,他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四川赛区三等奖。

四川文理学院

——资助案例一

杜娜,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2007级舞蹈专业学生,来自贫困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境的贫寒曾使她对大学望而却步,然而贫困却又更加激发了她对大学的渴求。经过十几年不懈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进入大学这个美丽的人生殿堂。

作为贫困生,她深知父母只凭借双手的辛勤劳动换取微薄的收入来供养一名大学生而付出的艰辛。虽然家庭贫寒,但她从不抱怨,而把这当做自己的一笔财富,在贫困生活中养成的很多习惯也成为自己的一种优势。在学习中,“博文大理,厚德笃行”的校训时常在她耳边响起,她倍加珍惜每一分钟,刻苦研读专业书籍,掌握专业知识,连续三年的专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连续获得学院二等、三等奖学金。同时,她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家的温暖,同学们知道她生活窘迫,老师也时常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鼓励她,2009 年,她有幸获得李嘉诚基金会助学金。资助不仅仅解决了她的经济问题,而且点燃了她奋斗的激情。她获音乐系书法大赛中钢笔组第二名、粉笔组第三名,参加编排的舞蹈在四川省星光灿烂少儿舞蹈大赛中获得作品金奖。

面对取得的荣誉和成绩,她并没有停下奋斗的步伐,她深知所有这一切都源于国家和社会的助学政策,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她相信这不仅仅是一种爱心,更是李嘉诚先生对下一代的期望和寄托。

——资助案例二

唐乙方,四川文理学院体育系2007级4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家住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由于工厂效益不好,其父母早年双双下岗,经济条件十分窘迫,再加上家中父母身体欠佳,母亲患有慢性疾病无法再就业,年老体弱的爷爷需要照料,家庭重负全落到了父亲一人肩上。下岗后,父亲多次外出务工,由于没有文化,外出打工并没有实质上改善他们家的经济条件,经济支出依旧入不敷出。其家庭以城市低保和父母打零工为生计。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房子垮塌,墙上的一道道裂痕现依旧是她心中的隐患。

此时,雪中送炭的便是,李嘉诚助学金的帮助,让她看到了社会的温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从此她更加地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学校及校外组织的各种活动,在学校省吃俭用,化压力为动力,化爱为能量,无时无刻不在努力,各门功课均达到优良水平,在班里次次名列前茅,三次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热心帮助同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通过自己对党深刻的认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时,她逐渐成为一名出色的健美操运动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活动,获得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称号,代表学院获得2008年“英派斯杯”第四届四川省全民健身舞蹈拉拉队一等奖,2009年参加健力宝亚运拉拉队选拔赛成功晋级全国南北对抗赛。

——资助案例三

王鸿刚,四川文理学院计算机科学系2008级2班学生,家住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环山乡,家中有5口人,父亲、母亲、两个姐姐和他,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年纪比较大,又没有什么特长,只能跟着同乡到外地打工挣钱,家里的全部农活就落在了母亲一人的肩上,随着年岁的逐增和常年的劳累,母亲又落下了肩周炎,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而且还得随时吃药控制病情。大姐中专毕业后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只能到广州打工,为了尽可能节省家里的开支,二姐放弃了高考,辍学后也外出打工。2008 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带着全家人的希望和梦想,他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但是8600多元高昂的学杂费再一次让他们全家人强烈地感受到生活的不容易。但是父母通过自身的经历,深知文化知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为了能让他顺利进入大学学习,他的父母不得不四处凑钱来负担他的学费。但2008年发生的大地震又使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重重的困难之中。正在他们一家面临困境的时候,国家和人民并没有忘记他们,李嘉诚助学金及时地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在获得李嘉诚助学金的资助后,王鸿刚并没有因为得到了资助就随意挥霍,而是更加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在感恩的同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赋予他的一切。社会的关爱,不仅让他们家里贫困的经济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而且也更激发了他努力奋斗将来回报社会的斗志。在思想上,他注意自身道德修养的锤炼,崇尚科学、勤于学习、富有创新精神,勇于迎接挑战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各方面表现突出,积极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在同学中能起到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能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他身边的同学。在工作方面,一直担任系上的学生干部,具有很强的进取意识和挑战精神,并能将这些精神融入工作中。在担任系学生会秘书部干事期间,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细致踏实。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积极配合其他干部的工作。在学习上,努力刻苦,严于律己,始终坚持学习第一的原则。上课时做到认真听讲,一直以一种端正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学习,课后积极复习,并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期末考试每门课均达到优秀水平。

——资助案例四

李丹,四川文理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8级2班学生,家住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仁和镇,家中有五口人,父亲、母亲、弟弟、奶奶和她。父母为了家庭经济长年在外打工,弟弟正在读高中,奶奶年事已高,在家中休养,家庭生活十分艰苦。

在受助以前,李丹要常常出去打工赚取生活费和学费,在学习和学校的工作上投入的精力自然就小了很多,成绩明显处于靠后的位置。平时省吃俭用,营养甚至有些跟不上,显得很消瘦。受助之后,她不再花太多的时间出去打工,而是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学习和学校工作中,学习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成为班上的优等生。不仅如此,她还帮助班上其他的同学一起进步,把在获得助学金中学习到的感恩的心应用到实际中去。在受助之后的近一年的时间中,她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曾获得院级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等奖励。担任班长和系团总支组织部副部长期间,她在努力干好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院系各项活动,在活动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生活中,她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帮助他人、关心弱势群体。尽管自己生活拮据,但李丹还是主动将受助金的一部分捐给班集体,为班级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且在听说有为灾区儿童捐款的活动时,她慷慨解囊,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是一名优秀的同学,经过党组织的考察,她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

李丹的改变为同学们做出了良好的表率,是一名受助者应有的作风和表现,同时也为我们的每一个同学鸣响了感恩的号角,学会感恩更要懂得感恩!

——资助案例五

他从纯朴的彝家小山村走来;他唱着醇厚的彝家歌、踏着欢快的达踢舞而来;他带着大山的热情大方而来……他把他的家安在了四川文理学院,把心放在了中文系,把希望把明天寄托在了中文系每一个兄弟姐妹身上。他是自称为“老年人”的人,他是全系学生心中的大哥,他的名字叫吉狄阿撒,当然,他还有一个让人更为熟悉的汉族名字——卢号。说起卢号,在中文系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从最开始的中文系团总支组织部干事、巴蜀风文学社干事,到后来的组织部部长、巴蜀风文学社社长,再到现在的团总支副书记,卢号是一步一步踏实的走过来的。

卢号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六华乡,那里是一个贫困的彝家小山村,母亲一直是整个家族的支柱,卢号兄妹的生活和学习几乎都是母亲在负责。在那样一个偏远山区,一个女人撑起了整个家族,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高考后,由于贫困,卢号非常的迷茫,不知道是应该继续读书,还是应该替母亲挑起一家生活的重担。可是母亲一直坚持让他读书,又借钱让他能够继续上学。卢号说:“现在我的身上有两个责任,一个是我的家族,另一个就是我的母亲。”

想不到的是,在大学里,卢号享受到了他从没有享受过的“待遇”:不仅有奖学金,他还拿到了李嘉诚基金会捐助给四川地震灾区的特别助学金,这个助学金对他那个贫寒的家庭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卢号说:“谢谢李嘉诚基金会对我的资助,这些钱给我的家庭减轻了很大的负担,谢谢。我会努力学习,用我的知识来回报社会。”接受了李嘉诚助学金,卢号更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他不再是为自己学习,也不仅是为自己的家族学习,他还要为社会学习,为所有帮助过他的人学习。

——资助案例六

罗成,来自四川省射洪县复兴镇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家中老屋因年久失修而早已破旧不堪,庄稼靠天收,家庭经济收入低微,还要支付其上大学及其外祖父母、祖父母的赡养费,加之“5·12”地震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对这个在风雨中飘摇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其父不得不从此背井离乡,在异城他乡靠卖苦力挣得的低微收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家中经济着实困难。李嘉诚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和有情有义的民族精神,及时地把爱心洒向受灾群众,让无数受灾学子得以重返校园,继续扬帆于知识的海洋中,而罗成便是其中之一。在得到李嘉诚的爱心帮助的同时,他也深深被李嘉诚身上所彰显的那份血浓于水和无法割舍的民族亲情所感动。从此,他更加努力地学习,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从各方面锻炼综合能力,全方位地提升综合素质。在外语系英语话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全院寝室文化节中也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所在的寝室获得了“文明寝室”荣誉称号。本学期又被外语系评为“优秀班干部”,现为预备党员。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老师和同学们做了不少实事,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是大家学习的楷模。

——资助案例七

辛宝凤,四川文理学院美术系2008级5班学生,家住四川省乐山市的一个小山村里。家里一共有五口人,辛宝凤及她的外公、爸爸、妈妈和弟弟。外公由于有病在身,经常要打针吃药。她的父母靠种地和有时出去打点临时工来维持家用,弟弟高中没有毕业就辍学在家。她读书的费用就靠父母平时省吃俭用、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所得。在了解这些情况后,学校里的老师们和同学们都一致认为她符合申请李嘉诚助学金的条件,有幸成为获评李嘉诚助学金的其中一员。虽然这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辛宝凤接受资助后,更加坚定了学习的信心,在第二学期的开始,她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更加努力学习,给班里的同学起了积极的带头作用,并且在换届班干部的时候通过全班投票选举当上了班里的团支书,能为老师和同学们服好务就是她最大的心愿。她积极参加学校和班里的各种活动,每次组织生活都和组织委员认真安排,在班里帮助同学,积极组织班里的各种活动,生活中乐于帮助同学,把班级搞得有声有色。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她更是积极主动地参加,时常带领同学们到达州市聋哑儿童学校和敬老院开展活动,献出自己的爱心,并深受社会的好评。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资助案例一

“能得到这个助学金简直太高兴了,这笔钱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真的太感谢李嘉诚先生了。”当提到获得2009年李嘉诚助学金的时候,就读于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科系2008级应用班的涂乔如是说到。涂乔家中有四口人,但仅有父亲一人在外工作为全家的生计忙碌,母亲由于身体虚弱而在家休养,而她自己也时常生病,常年接受针药治疗,在这种本来就很拮据的生活状态下,爷爷又身患上了淋巴癌和胃癌,为了替爷爷治疗,父亲四处奔波去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借钱,整个家就像是被乌云笼罩住了一样。而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李嘉诚助学金的到来为她家的经济带来了缓冲,就好像是在黑暗中行走的旅人看见了前方的灯火。李嘉诚先生的捐赠对于像涂乔这样的学生家庭来说就像是雪中送炭,这些钱帮助缓解了这些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得到了他人的资助就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要对他人感恩对社会感恩,努力地尽自己的能力去回报这一切。”涂乔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树立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信心和勇气,以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勇敢迎接各种挑战,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以才智振兴民族,以爱心回报社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栋梁之材。

——资助案例二

岳晓芹,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舞系大三学生,家住四川省川北偏远山区的巴中市清江镇,家中人口七人,均为当地农民。2008年“5·12”地震中家中房屋完全坍塌,爷爷奶奶年迈,父亲常年生病,兄弟姐妹三人均为在校学生,主要劳动力仅母亲一人。在大学期间累计欠学费近万元,家里为给她姐弟三人凑学费四处借钱且连连碰壁,作为家里长女,家里商量打算让她退学;幸运的是她得到了李嘉诚基金会的资助,并加入到校音舞系团总支开展的“回报社会、感恩行动”团队中和其他学生干部、受助同学进行交流,一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暑期组织即将毕业的贫困学生进行岗位见习;开展“三下乡”活动到偏远的地方小学支教并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好评。在感谢信中她这样写道:“如果没有这项助学金,可能我不会还坐在这间教室里,如果没有这项助学金,我也不会加入到‘感恩行动’的团队,更不会认识那么多的人,成为今天的我,他改变我的太多太多。”从同学们的口中得知岳晓芹其实原本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孩,以前因为自卑还不太喜欢与人交流;现在却成为系学生干部精兵强将。不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肯定。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即将毕业的她已找到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

——资助案例三

王紫莲,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7级数教1班的学生。2008年5月12日,在政府、人民的帮助下,她及她周围的人都从那孤岛上转移了出来。8月底,她来到了复课地点。可谁知,就在她到校后的几天,突然传来消息,攀枝花,她的家乡,遭遇了五级地震,家里的房屋受到损坏,部分墙塌了。这对他们这个靠几亩地的杂物来维持生计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李嘉诚基金会针对几个受灾相对严重却不在政府公布的灾区之列学生的补助,犹如雪中送炭,让她深深地感受到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接受助学金之后,她更加努力地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热心帮助周围的同学。值得一提的是,她参加了敬老院义工活动,在每个周末,与同学们一起到郫县敬老院去看望那些老人,帮助他们打扫卫生,陪老人们说说话,还给老人们带去了他们自己编排的节目,让老人们笑一笑。在这次活动中她了解到老人们平时都不怎么开心,因为他们的孩子上班,很少去看望他们。为了让老人们过得开心,在这次活动结束后,她仍坚持去与他们过一个美好的周末。同时她还在暑假时走进了福利院,志愿给里面的小朋友上了两个星期的课,到街上打扫卫生。

地震,带给她的不仅仅是伤痛,还有爱。因为爱,她深深地体会到人间的真情;因为爱,她将这种爱传递,她的这一系列行为感染了周围的同学。

——资助案例四

她是一名来自地震灾区的一名普通的学子,瘦弱的身躯承载着边远山区一个农村家庭的全部希望。2008年是不幸的一年,史无前例的地震让她失去了昔日的美丽家园;2008年又是她幸运的一年,她终于迈进了理想中的大学校门,成为一名大学生,并获得了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她就是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2008级体育保健专业学生毛文莉。

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她哭了,因为喜悦;但更多的是深深地担忧,面对满目疮痍的家园,面对年迈的祖父母,面对尚无着落的学费,她欲哭无泪。坚强的父母给予她了无私的爱,东奔西走,终于凑足了学费,把她送上了求学之路。李嘉诚助学金更是让她感受社会的关爱和人情的温暖。之后,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她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在班级活动,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积极组织本班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迎新杯篮球赛、迎新杯锅庄比赛等重大集体比赛中均有斩获;她成功入选系学生会,成为学习部部长、团总支副书记等职,不管什么工作,她都尽职尽责,先后组织了新生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她还积极参加勤工俭学,用自己稚嫩的双手分担父母的艰辛,回报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她始终饱含一颗感恩之心,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自己的点滴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同学。她也知道,要回报社会的爱,能对社会建设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只有在平时严格要求,让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成为一名综合素质高,具有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合格当代大学生。她将继续努力,自强不息,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回报社会对她的关爱。

——资助案例五

2008 年一场大地震给许多人留下了一道抹不去的惨痛记忆,但同时也在祖国大地上演了一次血浓于水的感人篇章。这次地震也让位于震中的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受了一场磨难,也让学校师生经历了一次爱的洗礼。2009 年 3 月李嘉诚助学基金再一次为学校灾区贫困学生送来温暖。人文社科系2007级地理教育班的李兴香是这次受助的学生之一。这位来自阿坝州金川县的藏族女孩,由于家住贫困的边远山区,经济来源单一且父母年迈患病,家里供她上学本来就十分困难,大地震使她家的房屋及农作物严重受损,这更加雪上加霜。她家所在的金川县在灾后并没有被列入重灾区,所以灾后得到的补助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就在她最困难的时候李嘉诚助学基金会及时的送来了温暖,帮助她解决了一些实际的困难。

虽然资助金可以用数字来衡量,但是这些关爱给予她的帮助却是不能用价值来衡量的。在受助座谈会上她表示:“我接受了帮助,也接到了爱的使命——传播温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李嘉诚先生给予我帮助,让我永生难忘,也激励我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这份爱传给身边更多的人,把这种精神继续传递下去。”她说到了并且也在实际地践行着。从大二开始她便担任系学生“两委会”团总支副书记一职,期间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地协助老师,帮助同学,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被评为优秀团干部。她积极要求进步,参加了党校培训,并被评为优秀学员。2009年初她在学校组织成立了“大学生科学发展观研讨协会”,并担任协会会长。她用她的热情与力量带动身边的同学,带动大家一起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她先后几次组织系上入党积极分子做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组织大家到学校附近宣传环保知识和法律知识,组织带领“大学生科学发展观研讨协会”的全体成员到郫县团结镇敬老院看望老人并义务劳动。

社会的关爱让她重拾自信,给予她力量。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她不仅得到了帮助,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学会感恩。

乐山师范学院

——资助案例一

进取的魏来

魏来,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06级心理学2班学生,来自四川省仁寿县一个交通闭塞的小山村,家庭经济负担十分沉重。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这是一个朴实、内向的农村女孩,每天无忧无虑地学习、生活。不曾想背负着比一般人沉重的负担。父母除了务农,还在乡集市做小买卖,家庭收入较一般农村家庭高,但这些收入根本难以支撑三姐弟日益增多的学费。1998年,年仅11岁的魏来身染重病,几年的医药费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接下来几年,三姐弟相继进入大学,三姐弟多年来的学费使得家中债台高筑。

2008 年下半年,魏来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想继续深造,考研究生。然而,面对日益衰老的双亲,看着读自费研究生的姐姐那无可奈何的眼神,看着弟弟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喜忧参半的眼神,魏来的心中又焦急又绝望。考研的念头逐渐熄灭。在这个时刻,她得到了李嘉诚助学金2000元,这无私的帮助让她感到了无形的温暖的力量。这笔助学金,不仅分担了她学费中的一大部分,更重要的是让她重燃了读研的希望。她感到,他人与自己虽非亲非故,却能给予自己这样无私的帮助和鼓励,自己一定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各种困难,以成绩来回报这份鼓励。在这一年的综合评定中,她获得了二等奖学金,排名班级第一、年级第二名。她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心理学)可以帮助很多人,考研,不仅是为了前途,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深造,以后用专业知识帮助他人,回报社会。

在魏来入党转正的群众座谈会上,“学习勤奋、刻苦”是对她最高、也是最恰当的评价。这个不张扬的女孩正以自己坚定的意志、进取的精神感染着周围的人。

——资助案例二

奋斗拼搏,自强不息

李丽,眉山仁寿人,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2008级的学生,受李嘉诚助学金的激励,她把“奋斗拼搏,自强不息”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与时间赛跑为乐,认认真真地学习,踏踏实实地工作,一步一个台阶,走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之路。2008~2009 学年度,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荣获三等专业奖学金,被评为第九届社团文化节“先进工作者”,在第五届四川大学生旅游艺术设计大赛上获得“银奖”。

李丽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由父亲一人收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母亲无经济来源,要照看年老多病的爷爷奶奶,弟弟在当地念高中,经济压力大。李嘉诚特别助学金这场及时雨帮助她解决了部分的生活问题,但她的生活依然十分俭朴,从不铺张浪费。在学习上,她相信只要认真、刻苦、努力,自己完全可以做得很好;只要肯付出,肯定有回报。她一直这样激励着自己。经过努力,她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认真听讲,积极配合老师授课,认真仔细地做好每堂课的笔记,不懂的地方做出标记及时与老师、同学讨论,真正做到消化吸收。平时她还喜欢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她在学习方面有很强的自制力,她从不松懈,不达目标从不罢休。正是这种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毅力一直激励着她在专业学习上不断攀升。

无论是与专业相联系的实践实习,还是与社会相联系的各种调查,她都积极参加,悉心对待。通过各种专业实践,她更明确了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及努力方向;并参加学校勤工助学、课余时间家教、假期里的短期打工等各种社会实践,这些经历不仅仅使她的生活和学习费用得到了保障,同时也磨炼了她的意志,更加深了对于社会的了解。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不断地丰富着她的大脑,促使她不断思索与探求。犹如一棵细嫩的小树苗,她不断地汲取着各方面的营养来丰富充实自己,使自己逐渐变得根深叶茂,郁郁葱葱。

——资助案例三

尽 心 尽 责

吕瑞,乐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07级数应1班学生,农村家庭,家里共有6口人,年迈的外公外婆已无劳动力,一直靠父母供养;父亲靠蹬人力三轮车为业,收入甚微;母亲因身体不好,失业在家;弟弟正在县里的中学里就读高三,全家人仅靠父亲那点微薄的收入生活,家境非常贫困。受到李嘉诚先生的资助后,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各项事务都尽心尽责的去做,努力用自己的学习和行动来回报社会。在学习上,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勤奋刻苦、积极思考,并三次获得了校设奖学金。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她还不断扩展自己在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努力用科学知识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参加了一项学生创新性实验科研项目,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该生思想表现好,曾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工作尽心尽责,积极主动的为同学服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她从不因家境贫困而消极、自卑,相反的,她以积极乐观、活泼开朗的性格,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如何自立自强。2008 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协助老师完成了32名党员的发展、28名党员的转正材料,同时协助老师做好分党校90名党校学员学习的各项工作,积极为党支部服务。

——资助案例四

感 恩 的 心

伍月红,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08级英语三班学生,来自国家级贫困县四川省仁寿县青岗乡双虎村,父母均为农民,父亲由于一场车祸,致使右腿终生残疾,以至于不能外出务工,也不能从事繁重的农活。母亲患有严重的慢性阑尾炎,每年都会花掉大量的医药费。汶川大地震中,伍月红的家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原本就不宽的三间瓦房变成了危房,完全不能住人。维修震后房屋让家里欠下了两万多元的债。考上大学后,一家人的生活更是面临更严重的困难。尽管她在学校省吃俭用,勤工助学,但学费、生活费仍然没有着落。幸运的是,她在这最困难的时候受到了李嘉诚助学基金会2000元的无私捐助,帮她解了燃眉之危,让她能够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

在受到资助后,她更加地努力学习,帮助同学,以实际行动回报着李嘉诚助学基金会对她的无私帮助。在2008~2009学年度的期末考评中,她名列全年级第七名,并被评为“三好学生”,她承担着校级科研课题“同学互评对英语写作的影响”,积极参加寒暑假实践,并获得暑期实践优秀调查报告。除此之外,她还积极参加各种学习竞赛,获得了“我的大学生活”征文二等奖,并在 CCTV 英语口语风采大赛和全国英语知识竞赛中获得好成绩。她还在党校学习期间,积极努力的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先锋作用,获得了“党校优秀学员”的称号。

伍月红在学习上努力刻苦,自强不息。在平时的生活中主动地关心、帮助她人,她的实际行动在同学们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她常说:“我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那些曾经给予过我无私帮助的人,并用实际行动将这爱的火炬继续传递下去,以帮助更多的像我这样需要帮助的人。”

——资助案例五

奋力拼搏 成就人生

朱静是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2008 级汉本一班的学生,她来自四川省仁寿县,“5·12”地震导致房屋严重受损,无法居住。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在上高中,奶奶年迈多病,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因此她申请了李嘉诚助学金,感谢李嘉诚助学金的资助,让她可以在大学里安心地学习,享受大学的美好时光。

在大学一年半的时间里,她勤奋学习,刻苦上进,和同学关系融洽,积极帮助同学,给同学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大学期间,她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大一下学期,她担任了班级副班长的职务,工作期间,认真负责,态度严谨,认真为同学们服务,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担任副班长期间,尽管每天都很忙,很累,但她心里却感到无比的踏实,感觉自己过得很充实、很快乐!这也为她的大学生活增添了一抹艳丽的色彩-——既与同学们相处得很融洽,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学习方面,大一下学期,她一次性通过了普通话二甲,在全国语文读书知识竞赛中获得三等奖;思想方面,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大一下学期党课学习期间,表现突出,被评为党校学习优秀学员;生活中,勤俭节约,自力更生,不断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她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成绩,并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课余生活,争取毕业后能为社会尽一点绵薄之力,也成就自己的人生。

——资助案例五

感恩社会 迸发前进

杨东,乐山师范学院物电学院2006级物理学专业学生,2008年的地震灾害,使他家房屋受损,万般困难之际,幸得李嘉诚基金会捐助四川地震灾区特别助学金2000元冲抵学费,现已解燃眉之急。

家庭常年务农,他和弟弟分别就读大学和初中,成绩优秀,父母身体一直不好,家庭困难重重。地震的到来,房屋破损待修,高昂的学费负担让原本拮据的家庭生活变得更加困苦。温总理曾书:多难兴邦!的确如此,一个民族只有到了危难之际,才能体现出民族精神的战斗力。在他困难之际,来自社会的援助之手——李嘉诚基金会,为他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和动力,加之国家的种种资助政策,他家也逐渐摆脱了困境。自获助以来,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先后通过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普通话二级甲等、三笔字测试等。试讲实习中,以班级最高成绩通过,并参加全国首届大学生中学物理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期间,在老师的率领下,大胆地开展了部门工作重组、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学生干部座谈、学生代表座谈、学生会服务机制和服务面的拓宽、校学生会影视文化俱乐部筹建和运行、校园文化活动策划等工作,很好地践行了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指导思想。他还积极地参加学校的各种志愿服务,多次参加关注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他说会用一生记住李嘉诚基金会在危难时刻给予的巨大帮助,再用一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最大价值!

——资助案例六

笨 鸟 先 飞

胥婷,乐山师范学院2008级音教2班学生,遂宁射洪县人,能获得李嘉诚助学金,她特别地感激。因为这对于家庭贫困的她来说,可以说是莫大帮助,不但减轻了家里的负担,也同时激励了她的学习劲头,并争当先飞的“笨鸟”。由于家庭困难,而且父母的年纪也大,身体不是很好,辛苦地挣一点钱勉强维持家庭的生活。当她得到了助学金,有了继续学习的机会,心中升起了无限希望。

她知道上大学的不易。她勤奋努力,从不敢懈怠,专心学习,争取在大学期间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回报她在大学期间帮助她的那些好心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她学习态度端正,努力刻苦,严于律己,始终坚持学习第一的原则。为了增强自身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水平,学习了相关专业的部分书籍,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有关提高自身素质的书籍。同时她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给自己长见识和能力。在思想上积极上进,保持共青团员的先进思想,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加入中国共产党做好准备。在生活上,她省吃俭用,尽量减少家庭负担,在空闲和休息时间不影响自己学习的同时,她还参加了勤工俭学等活动,这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还学会了一些书本上不曾有的知识。李嘉诚助学金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她表示会合理运用这些钱,有勇气和自信用青春的激情和毅力创造更加绚丽灿烂的明天。

——资助案例七

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

李思雨是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汪洋煤矿的一名员工子女。其现在的家庭为重组家庭,继父和母亲均为煤矿厂工人。母亲在工作过程中落下残疾,不能从事较重的作业,只能拿微薄的工资补贴部分家用。继父为了维持家庭日常开支,支付李思雨上大学的所有花销,选择了又苦又累而且危险性极高的井下作业。在每年的节假日,也要坚持上班,以求能把大学开学需交的学费凑齐。李思雨深知自身家庭现状,在校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课外知识的同时积极寻找能打工挣钱的机会,希望能减轻家庭负担。在接受李嘉诚助学金的资助后,李思雨对社会充满了感恩,更加努力的充实自我。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不因受到资助后有半点铺张浪费的举动,合理的安排生活所需;学习上,怀着对社会的感恩,李思雨努力让自己全面发展,努力让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其他知识。社会活动方面,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在原有广泛性的基础上,更注重专业性。通过努力,她现任政法学院法学学会会长。在担任会长期间,虚心向长辈、老师求教,不断历练,坚持越挫越勇的精神,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

成都体育学院

——资助案例一

魏湖,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2007级学生,来自贫困的仁寿县龙马镇爱武村。家中有奶奶、爸爸,母亲病逝早。由于家处农村,奶奶和父亲都是农民,加之没有特长,只能靠务农为生。随着年岁的逐渐增加,父亲也因常年的劳累落下了胆结石和肩周炎,经常病发,需吃药控制。2007 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带着全家人的梦想,魏湖终于考上了大学。但是高昂的学杂费却让他们一家更强烈地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大三如期而至,在父亲和每年一样又在挨家挨户地为魏湖学费奔走的时候,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帮助了这个急需帮助的家庭,让魏湖这样的学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他深知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化压力为动力,化爱为能量,无时无刻不努力着,各门功课均达到优良水平,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热心帮助同学,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2009 学年获得两次四等奖学金,被评为年度优秀学生干部,暑假期间撰写的社会实践报告获学校三等奖,被推选为体育系2007级学生分会办公室主任。他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能让家人宽慰,用良好的成绩来回报帮助过他的亲人和朋友,回报国家和社会。

——资助案例二

蒋山杰,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2008级8班学生,来自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果乡花地村,父母均是农民,平常在家务农,农闲时他父亲在家乡附近的煤矿打工,家中还有两个姐姐。由于本身家庭贫困,家里的收入也不高,人均月收入约200元,爸妈辛苦挣来的钱,除去家用,省吃俭用剩下的钱才勉强给他交生活费,学费就更难保证了,加之又受攀枝花—会理地震灾害的影响,多少次爸妈为他上学的费用担忧着,多少次他也为自己的学习生活迷茫着。当他得到了李嘉诚助学金的资助后,心中升起了无限的希望!真的很感谢李嘉诚助学金的援助,让他有继续学习的机会。他知道上学的不易,因此他勤奋努力,从不敢懈怠。他知道自己要一心一意地学习,争取在大学期间,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以便为今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回报在大学期间帮助过他的那些好心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大一整个学年的学习中,虽然走得很艰辛,哭过、笑过、迷茫过,但是他却没有放弃过。他知道,无论怎么样,都会有好心人在身边,在默默地看着他,给他加油,给他力量。每次想到这些,他都会觉得自己有无限的勇气和意志。他现在担任了班上团支部组织委员,负责组织班支部每月一次的组织生活,让同学们通过活动去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上学期还获得学校四等奖学金;参加学校拔河比赛,获得第二名;参加学校卡拉OK赛获优秀奖。

李嘉诚助学金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实现了他的梦想,而且大大减轻了他的家庭负担,他表示会合理利用这些钱,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量。

——资助案例三

叶璐,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2008级1班学生,来自眉山市仁寿县文宫区高家镇长江村一组,是一个偏远的山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母亲只有小学文凭,目不识丁且体弱多病,平时帮别人做些零工来维持生计。父母在他和妹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他和妹妹均跟着妈妈生活。由于文化水平较低以及妹妹在读高中,他母亲无法外出打工,导致家里无任何额外的收入来源。由于过度操劳,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现在已经不能帮别人做零工,只能靠在家里做些手工活挣钱为生。他心里是万分的难过,加之受“5·12”汶川大地震的影响,家中房屋受损严重,现在母亲和妹妹只能挤在一间还没有受损的1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他相信他唯有努力读书才能改变现状,可是家里为了供他读书已是债台高筑,加之妹妹马上高中毕业,面临人生的重要抉择,使这个原本就很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心情万分激动,因为他终于实现了大学梦想。可是激动之余,心里又多了许多的忧伤和惆怅。学校通过一系列评审程序,让他获得李嘉诚助学金的资助,金额为2000 元,减轻了他的一些负担,使得他能够专心学习。原来他经常出去打工挣钱,以补贴自己的生活费。得到资助金后,他没有再出去打工了,将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习中,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原来落下的课程也都补上了,田径成绩从原来的 62 分提高到了现在的 81分;英语成绩从原来的60分提高到了75分;同时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活动,在校运会4×100米比赛中获第二名,参加学校“红歌会”集体比赛获得了第二名。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深深地感到,能在这样美丽的校园里学习是他的荣幸,他深深地感谢学校对他的关心和帮助,感谢李嘉诚助学金对他的资助。

——资助案例四

李强,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系2006级1班学生,来自四川省简阳市永宁乡双井村一组,父母均只是小学毕业,父亲平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再外出打工以贴补家用,母亲常年在家照看庄稼。不幸的是,父亲在2007年外出打工时,不小心从三楼坠下导致残疾,现在常年在家休养恢复,母亲现在又年老体弱,平时只能做些庄稼活,除了种庄稼收入,再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汶川大地震的影响,导致家中房屋严重损坏,家中物品损坏较多,家中粮食减产,给他家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幸运的是,李强得到了李嘉诚助学金的资助,金额为 2000元。依靠这笔资金,他解决了好几个月的生活费。父母听到这个消息,也很高兴。自受李嘉诚助学金资助以来,他两次获得奖学金。现在在武术系学生分会担任生活部副部长,工作认真负责,听从老师安排,乐于助人。在“5·12”抗震救灾期间积极参加各项抗震救灾活动,多次去双流机场搬运救灾物资等。李强深深地感谢李嘉诚助学金的资助,他表示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将更加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珍惜每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打下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将来力争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用自己的努力工作来回报社会,回报李嘉诚基金会的帮助。

——资助案例五

张爱莎,成都体育学院外语系2007级3班学生,来自雅安市雨城区的一个单亲家庭,家中只有母亲与她相依为命。家中的经济重担一直都压在母亲一个人的肩膀上。就在 2007年她考上大学的同时,母亲因多年操劳病倒了,患上了卵巢癌晚期,一直在接受手术和化疗治疗,家中本就微薄的积蓄已经所剩无几。“5·12”大地震致使她家里的房屋受损,墙面和墙角多处出现裂痕和破损状况。原本房地产商承诺负责房屋的整修,却迟迟不见动作。无奈之下,她家只有自己出钱修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无奈之下她母亲又拖着病重的身体回到单位继续工作,病情更加恶化。上大学两年多来,她一直省吃俭用,也常常利用寒暑假时间外出做兼职工作,希望获得一定的收入来帮助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在得到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的资助之后,她家的经济负担减轻了,让她能把精力全部用在学习上。首先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2009年上学期她顺利地考过了英语专业四级;2009年下学期期末考试的分数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往平均分数只有70分,这学期已经提升到了85分;特别是听力这一科,原来只能考60多分,这学期考了86分;不仅如此,她还积极参与学校与系上举办的各种各样的活动,积极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去。她参加了外语系举办的“迎新晚会”,代表班级与同学一起表演了一支双人舞;还参加了系上举办的“英语话剧节”,所在班获得了二等奖,这些活动既增加了她的综合能力,又让她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四川音乐学院

——资助案例一

陈宇曦,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2007级学生,来自四川省简阳市。父母离异,跟随在印刷厂当工人的父亲生活,父亲在她读小学六年级时就由于工厂改革下岗了,继母也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靠打临工维持家计,家里生活一直都很拮据。2008年5月12日,百年难得一遇的特大地震切断了一切生活来源,为了供养她姐弟俩读书,家里四处借钱,欠下了数笔债务。

在最困难的时候,她得到了李嘉诚助学基金的帮助。为了感谢李嘉诚的帮助,她尽可能改正自己的缺点,与同学和老师们友好相处,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她不仅努力学习专业课,同时也学好文化课,学好基础课,增加各种兴趣和爱好。她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学院举办的“12·9”才艺大赛中,她积极参与,为班级争光,为系里争光。在学习中,她努力加强与老师同学的交流,认真研究练习,从各个渠道获取最新的技能知识,为她步入社会寻找工作增加自己的筹码。在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以后,她也尽自己所能帮助自己能帮助的人。她不仅在努力改善自己,同时也在带动着身边的同学一起努力学习,在学习生活中,与同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她希望自己不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更不要辜负对自己伸出援助之手的善心人士,做最出色的自己。

——资助案例二

丁娇,四川音乐学院国际演艺学院2007级播音与主持系学生,家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属仁和区地震带,父亲是攀枝花市攀钢轨梁厂在岗的一名普通工人,母亲下岗多年,因为家里老人需要照顾离不开,所以一直放弃了去外打工的念头,母亲身体不好,多年的劳累,积劳成疾,但是依然照顾自己的老人。她的学费、生活费的开支全来自于父亲的工资。两次地震,虽然未让家庭受到重大的影响,但是家庭困难没有任何改变,父亲长期患有美尼尔氏综合征,依然负担起全家的生活开支。

得到李嘉诚基金会的资助后,她性格更加开朗,学习更加积极,积极参加老师交给的任务。在生活上,有良好的做人品质,生活习惯好,爱帮助人,她也受到许多同学的帮助与关怀,并知道感恩和回报。在校期间,还在外打工,教一群小朋友学习普通话,维持自己的生活费。她说,不能仅仅靠李嘉诚基金会、学校和同学的帮助,也要自力更生。在以后也能帮助到比自己还需要帮助的人们。她承诺,在以后的生活中积极向上,做一个为社会奉献的人,并希望大家不要忘记给予过你帮助的人和社会,这样,社会才会进步,才会发展得更好。

——资助案例三

凌梅,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音乐舞蹈专业学生,来自四川省简阳市。凌梅家中有爸爸、妈妈、奶奶、外公、外婆共6人。她的父亲在当地农业银行工作,母亲在做一点小生意维持家里的零用,奶奶身体一直不好,近几年更是愈加的严重,长期卧病在床需要长期吃药维持身体正常机能,这对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无疑雪上加霜。

李嘉诚先生的无私帮助为凌梅家庭带来了一缕冬日温暖的阳光。一学期以来,她学习的总体成绩有所提高。她所学的专业是音乐舞蹈,在专业课方面,凌梅一直保持着对舞蹈的热情,上课时学习非常认真努力,学习态度端正,在《舞蹈编排》这门新开的课程上,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且积极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在课后努力完成老师所留下的作业,同时在上课时也能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勇于创新。这学期还新开了一门专业课《钢琴即兴配奏》,她能够很快进入状态,总是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学习,从不轻言放弃,如果遇到在自己努力下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她总是怀着谦虚的心态向别的同学或老师请教,最终在这学期课程结业考试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她自从得到李嘉诚先生的帮助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同学遇到困难时,总是积极伸出援手,给予同学最大帮助,是一位非常有爱心和责任心的同学。她在课后积极参加学院的各种活动。在2009年音乐教育系第八届纪念“12·9”学生才艺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

——资助案例四

马嘶远,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2008级学生,来自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在校期间,她参加音乐教育系女子合唱团,在学院七十周年校庆合唱音乐会中表现出色。她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经验,把学到的专业知识用于实践与社会需要,使自己学习更有目标,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她利用李嘉诚助学金购买了许多书籍,除了自己所学专业的书籍以外,还购买了许多课外书籍,了解了更多的知识,充实了自己。她还参加了英语培训,在英语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举动影响了周围的同学,他们共同阅读这些书籍,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各种培训班,把业余时间都很好地利用起来,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使自己的大学时光更加充实,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社会作出贡献。大家都变得更积极,更努力,更有动力去面对学习与生活,在心理上也变得阳光、轻松。助学金同时也帮助了她的父母减轻了负担,家庭也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乐观,有更多的勇气去积极地面对生活。

——资助案例五

杨璐源,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动画系2007级学生,家住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属于“5·12”大地震的重灾区,家庭经济困难。2008~2009学年获得李嘉诚基金会四川地震灾区特别助学金。

由于“5·12”汶川大地震,让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家中五口人,妈妈由于下岗,家中的一切只能靠爸爸一个人教书的工资艰难维持着,而奶奶的腿自从摔伤后,一直都行动不方便,必须有人照顾,而地震使她家的房子又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因为家庭所带来的压力,她只要有时间,就忙于奔波在各种兼职之间,想靠自己的能力去挣生活费;因为条件的不允许,她不断地省吃俭用,身体也越来越瘦弱。

正是因为李嘉诚基金会的助学金,让她改变了很多,助学金给予她的不仅仅是金钱上的资助,而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支持,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获得特别助学金后,她能够把它用到实处,如愿地买到了她所需的书籍和用作伙食费等。有了这些帮助,减轻了她许多压力,也减轻了她父母的压力,让她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她的性格也越来越开朗,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自卑,也不断与同学交流,消除了她与同学之间的那条鸿沟,有更多的欢声笑语陪伴着她。

贫穷,绝不是一个人的资本,受资助并不是什么自卑的事情,那更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相反,助学金让她也收获了很多,现在的她不仅仅是努力地去学习,而且在学习之余她不断去做一些义务服务,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值得一提的是她也同样帮助和她一样贫困的学生,把这份关爱传递下去。而且现在的她时时敲响警钟——只有多加努力方能成为人上人,才能让她的生活充实而且变得丰富多彩。

她的行为同时也感染了不少的同学,让她身边的同学也不断地努力学习,让大家知道贫穷绝对不是阻挡你前进的脚步,在逆境中跃身奋起,靠自己的不断努力,追求生命的极限,笑着面对困难与挫折。

——资助案例六

周津帆,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2006级学生,来自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坝镇,地处农村,是一个并不发达的小乡镇,家境并不富裕,母亲体弱多病,仅靠父亲一人开车的收入维持家庭所需开支。但是父亲身体也不好,在2009年中曾做过两次手术,术后也没有得到很好休息,而是继续在外奔波。2008年的“5·12”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深切的伤痛,对她来说,感受尤为深刻。家中房屋遭到严重损害,家里一直无力对受损部分进行整修。为了给父母亲治病以及筹集兄妹两人的学费,家里已经欠下银行贷款5万多元,欠私人账也接近4万元,这接近10万元的债务对本不富裕的家庭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为了偿还债务,父亲急白了头,母亲也日日叹息。

春来冬去,转眼之间,她已踏入四川音乐学院4年了。大学里所学习的知识是她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学好本专业课程的同时,更利用课余时间去研修自考本科教程,攻读英语四、六级,勤奋好学,刻苦努力。在生活上,她力行节俭,衣着朴素。为了锻炼自己,每年的寒暑假她都没有回家,而是在努力打工,磨炼自己的毅力,让自己更了解社会,学以致用。她已经在包括发传单、饭店、家教等数个行业里工作过,感受到了与校园里截然不同的别样生活。

昨天已经成为遥远的回忆,今天太阳已经升起。在暖暖的阳光下,她仍旧拼搏努力,会继续好好学习,让爱绽放得更加灿烂!

西南民族大学

——资助案例一

张晓容,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07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家住乐山市夹江县新场镇新场村五社,家中三口人,父母均务农,且常年体弱多病。家中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作物收入,而每年的霜冻灾害总是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收成。“5·12”地震虽未对夹江地区造成严重损害,但是对于这个本身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也是受灾不轻。最近几年,这个家庭为支付女儿高昂的学习及生活费用,已欠债三万余元。2008年年底,父亲又因干活不慎,摔断了右手。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2008年“5·12”地震后,夹江县被列为国家二级灾区,因为不属于极重灾区和重灾区,国家以及其他单位对二级灾区的资助力度十分微薄,而李嘉诚助学基金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专门设立了针对二级灾区贫困大学生的资助,真是雪中送炭!

受到李嘉诚基金会的资助,张晓蓉感动地热泪盈眶。有了李嘉诚基金会的帮助,他用助学金买了一些所学专业的书籍以及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利用假期的时间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驾照等,并在准备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同时还辅修了法学专业,积极参加各类比赛,获得了管理学院企业文化模拟大赛“精神文明奖”和“校社会实践报告一等奖”等荣誉称号。为自己的就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为自己的家庭经济减轻了不少压力。

他感谢李嘉诚基金会的帮助,也表示将来若事业有成,也必将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跟更多的人分享,力所能及帮助更多困难的大学生。

——资助案例二

陈西,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2007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陈西在受助之后,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知道还有很多善意的朋友在关心着地震中受灾的人们,在这股温暖的激励下,负担轻了,心情开朗了许多,学习更加认真努力。她在受助的当年获得了学校二等奖学金。利用受助的2000元钱和自己的奖学金作为生活费,使她的父亲不用再为她的生活费发愁,这确实减轻了家里的负担,家人感到很欣慰。她亦感慨社会的温暖,立志以后也要努力工作回报社会,多做这样的善举,将爱心传递下去。

她认为,2000 元钱并不能让一个家庭富裕起来,却可以解燃眉之急,这个数字代表的并不只是可以交换的物质的数量,还有更高的精神价值,它可以使在绝望中的人看到曙光,无助的人感到温暖,对她乃至她的家人都是很大的关怀和鼓舞,人们也因这样的善举感到在现在的金钱社会还有美好的情感和希望。她和灾区的人民深切感谢李嘉诚基金会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这份善意,温暖了受灾同学的心,也温暖了对社会绝望的人们的心。

——资助案例三

赵健雄,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6级学生,家住攀枝花市仁和区,家处少数民族偏远山区,经济来源十分有限,而他母亲又于2006年患重病,就医欠下近十万元债务,母亲也由此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家中仅靠父亲一人苦苦支撑,经济十分困难,再加上地震的袭击,家里的房子全部成为严重危房,所在的村子也存在滑坡的隐患,需要整体搬迁,他家里的情况更是雪上加霜。

而此时的他也是整天都处在焦虑之中,无心学习,生活上也丧失了信心,同学和老师看在眼里都非常的心痛。危难之时,李嘉诚基金会捐助四川地震灾区特别助学金给予了他资助,如雪中送炭,为正在焦虑的他解了燃眉之急。他深刻感受到李嘉诚基金会和学校、老师、同学们对他们这些受灾学生的关注、关心和关爱。受助后,他情绪稳定了许多,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而他也逐渐变得和原来一样开朗乐观、积极向上,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老师和同学们都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即将毕业的他已签约成为万达集团旗下“万千百货新动力计划”的一员,在广大同学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李嘉诚助学金不仅仅限于经济上的一种援助,而且给了他和其他受助同学一种信念,一种生活的勇气,也是促使他们继续努力的一种动力。相信受助同学会把李嘉诚基金会和社会的关怀化为前进的动力,努力学习。而身为一个在社会关怀下成长的有困难大学生,他们将健康成长,积极回报社会,争取成为受助生回报社会的一个代表。他和他身边的同学也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懂得感谢,感谢一切美好与相助,甚而感谢促使他们开悟的感动与教会他们坚强的酸苦!

——资助案例四

李洪坤,西南民族大学计科学院数学071班学生,来自四川省攀枝花市。其家唯一的一处私有住宅在攀枝花“8·30”地震中严重损毁,不得不进行异地重建,而这也使得他家原本只属于中等的生活水平一下子紧张起来。李嘉诚基金会捐助四川地震灾区教育项目在这个时候向李洪坤及其家人伸出了援手,而李洪坤也因为这笔援助缓解了家里暂时的经济困难,其父母也因为这次援助没有了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地进行房屋的重建工作。当重建的房屋正式竣工,其父母难掩的是对基金会的感激之情,特意打来电话嘱托他,让他代他们向基金会转达谢意,感谢基金会在他们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的援助,使他们的生活脱离了低谷。

知恩应该图报,他深深地了解到感恩的最好方式也是回报,但感恩又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唯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因此他将表面上得到的这份物资,转化成了内在的能量。学习方面,他认真务实地完成学业,从最细小的每一件事做起,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并且正视自己的错误,学会自我批评;生活方面,热心帮助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并抽出自己的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回报社会,感恩社会”的活动,去看望孤寡老人,去帮助残障儿童,他用行动回报社会给予他的这份恩情。他在自己的日记里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获得了资助,我们应该感到幸福。我们在享受这份幸福时,应时时不要忘记,包含在这里面的期待与厚望,我们要对这份资助负责,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履行好我们的义务。”

——资助案例五

李琴丽,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2008级二班学生,来自四川省简阳市,是接受李嘉诚基金会助学金资助的学生之一。据老师的了解和相关同学的反应,这笔助学金切切实实用在了正当的地方,发挥了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李琴丽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李琴丽入学以来一直能够勤奋努力学习,学习态度认真,年终成绩也较为优异,获得学校2008~2009年度三等奖学金,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同时,他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协同老师推进班级各项事务的开展,加强了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也进一步增进了全班同学的感情,发挥了一名班委干部应有的作用。在生活中,与同学相处融洽,担任寝室室长,和室友相处分外融洽,也能尊敬老师,很懂礼貌。此外,也积极参加校园活动,中国扶贫基金会在高校中下设的新长城西南民族大学自强社宣传部担任副部长一职。一直秉承“传递社会关爱,锻造自强之才”的宗旨组织并参加了众多的公益活动。

——资助案例六

吕新琴,西南民族大学韩语系081班学生,来自农村,家里现在5口人,父亲多年体弱多病,基本干不了农活,常年住院吃药,医药费用极高;外婆已经年过八旬,早已双目失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母亲常年在家务农,长年累月含辛茹苦;家中还有一个同龄的弟弟,现就读于中国民航大学,姐弟俩每年上学的费用极高,而务农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开支极大,收入极少,贫困的家庭经常入不敷出,生活极其困难。2008 年他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才上的大学。在李嘉诚助学基金会的资助下,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顺利地度过了大一的生活,把更多的精力用到了学习上,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在2008~2009年度优秀学生的评选中荣获二等奖学金,还加入校学生会外联部,对学生会的活动也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资助案例七

唐俊逸,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2007级对外汉语2班学生。由于2008年攀枝花地震受灾,父亲因地震暂时失去了工作;母亲一直没有从事任何职业,并且身患疾病,家里每个月都有一笔不菲的固定医药费开支。唐俊逸自受李嘉诚基金会助学金资助以来,在成绩、思想、品德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在生活上一直简朴,在学习中可以更加专注,也更加懂得了努力学习的必要,曾获得二等奖学金、优秀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以及三好学生标兵称号,还曾获得“21 世纪联想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西南民族大学选拔赛的一等奖;参加“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并获得全国三等奖;代表学校赴北京参加“IDEA世界大学生辩论赛”成为全国16强。

攀枝花学院

——资助案例一

秦丽,攀枝花学院医学院2006级护理学2班学生,来自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家有高龄爷爷,且疾病缠身,弟弟体弱,家庭重担由父母日益年迈的肩膀挑起,要担负一家人的生活所需,还要支付她昂贵的学费以及生活费,非常吃力。汶川地震给她本就不富裕的家雪上加霜,猪圈垮塌,房屋裂开明显的缝隙。当老师告诉她有一个财富传奇人物——李嘉诚先生要给四川省重灾区的学生设立“李嘉诚特别助学金”的时候,她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她的家人,90高龄的爷爷哽咽着说:“还是新中国好啊,新中国的人民有爱心。”2000块的助学金,可以是秦丽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是她家修砌房屋的材料费。现在秦丽是在全校都小有名气的体育健将,曾任攀枝花学院医学院的团委副书记,对工作勤恳执著,对老师同学真诚友爱。努力、刻苦、勤奋、向上,她总是衣着简朴整洁,面带笑容,从容自信。人生有涯而恩情无边,心中充盈着无尽的感激,她决心用一生的时间去回报社会,做李嘉诚爷爷一样的人,努力奋斗,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被人民需要的人。

——资助案例二

霍小玲,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2008级英语二班学生,家住巴中市巴州区巴州镇东华村二组。全家共有四人,父母和弟弟。由于家处农村,父母都是农民而且年纪比较大,加之没有特长只能靠务农为生。而家里又还有一个读高二的弟弟,本来家里负担就很重了,又加之2008年的“5·12”大地震,造成房屋部分倒塌,迫于无法居住,父母借款修了几间平房。母亲在数年之前,生了一场大病,现在只能做一些轻巧的家务活,生活的重担落在了父亲一人的肩上。随着年岁的逐增,父亲也因常年的劳累落下了重病,因经常病发需吃药控制。在获得了李嘉诚助学金之后,她无比地激动,因为可以减轻一点家庭的负担,这也促使她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更加努力,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骄人成果:她的综合成绩排名全班第一;各方面表现优秀,现已是预备党员。她不仅学习较优异,同时又积极参加学校里的活动。这笔助学金对于背负家庭的贫穷、饱尝生活的艰辛却苦苦执著追求自己梦想、不懈努力奋斗的广大学子们,不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是莫大的激励与支持。虽然地震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打不垮我们坚强的意志!学会以感恩的心态去生活,明白新时期大学生肩负的责任和神圣使命。

——资助案例三

曹从敏,攀枝花学院土木工程学院2008级土木工程专业4班学生,家住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农村。家中共有四口人,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务农。家里土地少,收成少,父母含辛茹苦的抚养着兄妹俩,能坚持让她读完高中,家中已拮据到不行。父亲是个残疾人,平时务农不仅辛苦还有很多不方便。况且,由于多年从事劳作,父母都多病有伤,年事已高的爷爷、外公、外婆也还要赡养。

曹从敏受到李嘉诚特别助学金资助之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她家庭的经济负担,从而使她性格上也开朗了不少,更加愿意与人沟通交流。她坦言,没有受到李嘉诚特别助学金资助前,她的心理压力很大,内心一直围绕着“钱”这个问题发愁,看到父母无奈的叹气,自己感到无比的痛苦。在同学之中也很自卑,经常不敢抬起头来正视同学们的眼睛,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自己毫无优点可言。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她觉得从此蓝天是那样的蓝,空气是那样的清新,学习生活变得如此的丰富多彩。渐渐地,她敢站在同学们面前说出自己的理想与抱负,阐述出她对人生的见解与看法,对社会的向往与期待,变得开朗起来,不仅与同学们熟络起来,还积极主动关心同学,帮助同学。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不仅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了提升,而且对向她请教问题的同学从不拒绝,同学们都开始很乐意跟她相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资助案例四

蒲文峰,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2006 级的法学学生,来自四川省巴中市,在 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中,他的家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其家中房屋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加之其家中经济状况一直较为贫困,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一度情绪十分低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爱无疆,世界处处有真情。在这个时候,李嘉诚特别助学金如雪中送炭,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给了他一个有力的保障。在2009年,他继续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与老师、同学保持良好的沟通。他积极主动地和班上林金明(林金明因身体原因,行动不便)拉近距离,在日常工作中尽力帮助。在学习上,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校期间顺利通过了2009年国家司法资格考试。在复习司法考试期间,他放弃暑假回家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准备中,每天起得早,睡得晚,勤听、勤看、勤记,并经常与林金明等同学一起讨论各自心得,他俩一并顺利通过,可以说这是坚持与友爱的胜利。通过司法考试后,他主动联系,在学校的实习安排之前,进入了四川广聚律师事务所实习,而且还在准备跨专业的证劵从业资格考试,不但是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和老师减轻负担,也是对自己前途的全力以赴。

他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为全班的同学做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在通过司法考试后,他还积极向同专业低年级学生交流司法考试经验和备考方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引导他们正确的对待各种困难和挫折,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对他的关爱。

当然,李嘉诚先生及时雨一般的援助为他的成长提供了莫大的帮助。在李嘉诚特别助学金的帮助下,他经过努力,回报了一份满意的结果。这种无私的援助,真正体现了此类社会援助的巨大社会作用,其对于个人,对于家庭,对于整个社会,造福莫大。

——资助案例四

李勤,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06级财务管理班学生,家住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双佛镇七村八社,父母都在家务农,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为了供他上大学父母均得上了难以根治的顽疾,但他没有因为家庭困难而放弃他的理想。

他知道自己能够进入大学不容易,家庭的经济条件要供完他大学四年更不容易,所以大一进校他就在校外做兼职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即使是烈日当空、酷暑难忍他依旧在外搞宣传做促销,但他从来没有叫过苦。而他在学校的学习和工作并没有因为他在校外做兼职而受到影响。他成绩优异、工作认真,大一时他的成绩名列班级前茅,并被经管学院组织部选为干事;大二的时候他又拿到了学校奖学金,并被聘为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素质拓展部部长;大三的时候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李嘉诚助学金,当他得知自己获得李嘉诚助学金时,欣喜之余,他更觉得自己应该努力、努力、再努力,要让这份助学金变得有意义。2000 元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他用这些钱作为支撑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证券从业资格证。生活上他很节俭从不浪费,与同学的关系也很好。

——资助案例五

马小虎,攀枝花学院计算机学院2007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家住四川省绵阳市安县高川乡一个偏远山区,“5·12”地震给他们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地震后,他家的房屋全部倒塌,由地震引起的山体倒塌导致他家土地全部被埋,道路被毁,父母无正式工作,毫无经济来源,要供他读书对这样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地震还残忍的带走了他祖父母的生命,痛苦和悲伤无情地压在他家人以及他的身上。为减轻家庭负担,他开始在外面打工。正在他最艰苦的时候,李嘉诚基金会给他送来了特别助学金,以帮助他继续完成学业。

在获得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后,他并没有放松自己,而是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每周他都会打工挣钱,一方面减轻家庭负担,一方面积累工作经验,以使自己毕业后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感谢帮助过他的好心人。在外打工同时,他并没有放松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在学生会的工作。在该年,他取得优秀学习成绩,并获得国家奖学金;在学生会的工作成绩也相当突出,并成为计算机学院团委学生会副主席;他还顺利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预备党员。不管在生活、学习、工作、思想等方面,在学生当中他都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并在学生当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他还带动身边的同学共同努力,并帮助同学解决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计算机学院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和教育作用。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起点,相信在社会的帮助下,他会充满激情地站在起跑线上向梦想发出冲刺。

——资助案例六

何凯,攀枝花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07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一班学生,来自农村,父母靠务农为生,每年收入只能维持家中的正常生活。2008年初因其母亲生病做手术,不但花去了家里所有积蓄,而且近几年都无法劳动,使家里少了一名劳动力。“5·12”地震又使家中房屋遭到破坏,整修又花去了很多钱,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在获得李嘉诚特别助学金后,何凯的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饮食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改变,原来每个月的生活很拮据,助学金给了他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何凯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在新学期一年一次的班委换届中,何凯通过井然有序的准备,慷慨激昂的演讲,竞选上了班长职务。何凯担任班长之后,积极开展班务工作。在其他班级还在为新的一学期如何开展工作犯愁的时候,一班的一切工作已经在有序地进行了。如统计班上同学的基本情况,了解班上同学的最新动向,帮助班上同学解决最棘手的问题。尤其在甲流期间,该生身先士卒,积极地为被隔离的同学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隔离解除后,组织同学为被隔离的同学补习功课。与此同时,热心服务同学,及时传达学校发布的各种信息,如及时通知同学报考计算机二级、英语四六级考试,代缴报名费用等。用心的服务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也赢得了同学们的好评。

勤俭自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在全学院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四川警察学院

——资助案例一

余诗维,四川警察学院2008级三年制侦查专业学生,来自四川省仁寿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她的父母都没有固定工作,家里还有两位老人,生活比较艰难。2008 年她进入四川警察学院学习,父母吃力的为她凑齐了第一年的学费,但交了学费之后,家里已是捉襟见肘,维持日常的开销都很困难。获得李嘉诚助学金的资助,大大缓解了她家庭的经济困难,使她能安心学习,顺利地完成了第一年的学业。

受资助后,她父母的负担大大减轻了,使她能专心于学业,在一年的大学生活中,余诗维学习刻苦,取得了年度排名全区队第四的优异成绩。因为家庭的贫困,她曾经困惑过、自卑过甚至想过要辍学,但因为李嘉诚的资助一方面使其能安心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她了解了社会是温暖的,不再因为家庭贫困而自卑、自怜,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她知道上大学的不易,因此勤奋努力,从不敢懈怠,也从不奢求物质上的享受,她知道自己不能跟其他同学一样,买名牌衣服和随意消费,而是应该专心学习,在大学期间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便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回报在大学期间帮助她的那些好心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生活上,余诗维省吃俭用,尽量减少家庭负担,与此同时,还参加了勤工俭学等活动,解决了自己的部分学习生活费用,并且锻炼了自己。她不是很幸运,因为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但又是幸运的,因为她得到了李嘉诚基金会以及老师、同学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对于未来的生活,她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所以能够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使自己变得更成熟。多年后的她,成功之后一定不会忘记在学校学习的艰辛岁月,不会忘记上学期间曾经过资助自己的李嘉诚先生。

——资助案例二

程曦,四川警察学院2007级侦查专业学生,来自大巴山区巴中市巴州区梁永镇,家有父母及两个妹妹,母亲无业,全家五口人,仅靠父亲的一点工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在汶川“5·12”大地震中,家里房屋多处垮塌受损,这对原本就困难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在彷徨无助的情况下,李嘉诚先生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2009 年 3 月,经学校评审程曦荣获了李嘉诚助学金。受到经济上的资助后,大大缓解了程曦的经济压力,他把这次资助看成动力,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报效社会。从此他学习上更加努力、刻苦,经常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学习体会,特别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做到不懂就问,积极完成各科作业,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学习成绩从班级(区队)三十多名提高到十多名。在学院组织的赴深圳宝安区公安分局翻身派出所“教,学,练,战一体化”实习中,他表现更为突出,积极参加警区警务工作实习,一方面参加巡逻执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另一方面接待和处理群众报案,还走访群众,做好社会治安稳定工作。他虚心好学,认真向老干警请教,把学院所学的书本知识与公安实际工作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并写出近十篇实习工作心得体会。在四个多月的实习工作中,他不怕苦不怕累,巡逻不分白天黑夜,随叫随到,他走访群众,形成大量文字材料,做到一丝不苟。在做询问笔录时,严格按规定办,经他协助民警办理的案件和处理的事情,无一件投诉,多次受到办案民警以及所领导的好评,因工作成绩突出,受到了实习单位的奖励,给学院争得了荣誉。

正是程曦的突出表现,带动了班级(区队)的其他同学,大家纷纷表示要向他学习,打牢文化和专业基础,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和人民。

——资助案例三

付小疑,四川警察学院2007级侦查专业五区队学生,来自简阳县贾家镇农村,家有父母、祖母共四口人,家庭收入全靠父母的农业劳动,生活条件十分艰苦,“5·12”汶川特大地震也严重影响到她的家庭,房屋出现断裂,墙面泥沙严重脱落。再加之读大学时向银行贷了款,奶奶身体多病,家庭经济不堪重负。

2009 年 3 月,李嘉诚先生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经学院评审付小疑获得了李嘉诚助学金。她非常感激,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报效社会。她将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做到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完成各科作业和预习新课程,经常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拓展知识面,她虚心向老师请教,做到不懂就问,经过努力,她的学习成绩明显提升,成绩从过去的二十多名跃升为前几名,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2009 年 8 月,付小疑到了深圳市宝安公安分局塘尾派出所实习,表现更为突出,在为期半年的实习工作中,她将书本知识与公安实际工作相结合,虚心向老干警学习。她先后在法制室、案件队工作,克服天气炎热、语言交流困难、生活习惯不同等诸多不利因素,以最快速度熟悉工作。在法制室她努力学习法律法规,特别是特区的有关规定,熟练掌握,灵活应用;在案件队,她不分白天黑夜,做到随叫随到,经常加班加点,从不叫苦叫累,经她协助民警办理的案件,无一件投诉,受到民警和所领导的赞扬。

当其他的同志问她干工作为什么这样拼命时,她回答,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报效社会,报效李先生的关怀。在她的带动下,同学们纷纷表示向她学习,做一名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

——资助案例四

王森,四川警察学院2007级法学专业学生,来自简阳市贾家镇,父母都是镇上小学的普通教师,靠两人微薄的工资来维持家里的基本生活,昂贵的学费、生活费以及祖父母的生活费、医药费压得父母喘不过气来,每年都要向亲戚好友借钱来补贴家里的开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几乎波及了整个四川,她家也受了灾,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幸好有李嘉诚基金会助学金的帮助,她才能继续安心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努力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受资助后,她省吃俭用,把钱用到实处,购买所需的书籍、补贴伙食费等。有了李嘉诚助学金的帮助,减轻了她许多压力,让她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为她的梦想打拼,能好好利用大学的宝贵时光,学到扎实的知识,掌握真正的本领,为以后能有所成就,对社会有所贡献夯实基础。在获得资助后,她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获得了“三好学生”、“遵章守纪标兵”、“文体活动积极分子”等荣誉。获得资助也给了她很大的鼓励和信心,她心里不仅仅是感激,更有一种动力。她不仅自己更加努力地学习,还积极主动地帮助区队上的其他同学,使区队上的学习气氛变得更加浓厚,同学们都以她为榜样,积极向上,认真拼搏。在生活中她也处处关心帮助其他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工作中,她作为区队的警体委员,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使整个区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资助案例五

熊宇,四川警察学院2006级侦查专业学生,来自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黑龙滩镇的一个农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山区农民,贫瘠的土地使得一家人的日子一直过得十分紧张,汶川“5·12”地震使其家中受灾,家庭经济更加困难。艰苦的环境磨炼了熊宇的意志与品质,他刻苦学习,积极上进,入校后品学兼优,表现突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有幸被确定为李嘉诚助学基金的资助对象,让他备受鼓舞,从此他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不断地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回报社会,回报关心、关爱过自己的每一个人的诺言。受资助后,他进一步努力学习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同时还不断积累各种课外知识,以致上学期他的学习成绩在保持一贯优异的情况下又有了新的突破。学习生活中,他具有良好的纪律作风,训练认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性格乐观向上。他还在学院《四川警察学院报》担任学生编辑部主任,繁忙的社会工作并没有影响他的学习,他不断地告诉自己,唯有刻苦奋斗,不断进取才能让自己得到更多的锻炼,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补充课堂知识的缺陷,成为更为全面、有用的人才,因为,他的身上有更多的责任。同学和老师们对熊宇的一致评价是成熟、稳重、勤奋,是一个年轻却办事缜密、颇有能力的学生,成为院报记者团和学院学生们争相学习的榜样。到地震灾区参加警务援助期间,作为记者团成员的他,不辞辛苦地在各个援助点进行采访、报道,经常熬夜赶稿。他的努力和付出,大家有目共睹,他的热情善良,大家都深受感动。他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支持,无论是在学业还是在工作上,他的认真和全力以赴,都值得周围所有的人学习和效仿。记者团里的其他学生都以他为学习榜样,不断积极进取。

成都医学院

——资助案例一

蒋旎,成都医学院护理学院2007级护理本科1班学生,获得2008年度李嘉诚基金会特别助学金。在大学里,她思想上更上进,学习上更努力,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用自我的加倍努力来回报社会,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

蒋旎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父母原为简阳市磷肥厂的普通工人,由于工厂破产,父母被迫双双下岗,父母不得不靠打临工来维持她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费用。然而,母亲在一次工作中不慎跌倒,造成了手肘粉碎性骨折,经过手术治疗,钢板至今仍留在体内未取出,造成劳动力下降,工作受到限制。父亲因为能力有限,至今未有固定工作,加上前些日子的经济波动,父亲的工作更是飘摇不定。上大学后,高昂的学费以及蒋旎每月基本的生活开销对本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给四川很多地区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其中也包括了她的家乡简阳。而她的家也因为地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一度陷入了困境。这时,李嘉诚基金会所属的李嘉诚特别助学金对地震灾区的学生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不仅缓解了她家庭的经济负担,对她而言更是莫大的鼓励。接过这份沉甸甸的关爱和祝福,蒋旎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感动和感激。在她心里又树立了一个目标:一定要努力学习,掌握好专业知识,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于李嘉诚先生的关心和资助。2009 年上半学期,她通过努力学习,各科专业知识取得了平均83分的优秀成绩。除了学习,她在课余时间也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努力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能力。在护理学院学生会,她担任宣传部部长,在老师和其他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带领宣传部整个团队顺利地开展各项宣传工作,而在这过程中,她的能力也得到了不小的锻炼。她曾荣获了校“精神文明奖”和“文化体育奖”,并荣获护理学院学生会“杰出贡献奖”。

——资助案例二

罗铧,成都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07级医学影像本科班学生,获得2008年度李嘉诚特别助学金资助。

罗铧来自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平桥乡,家有爷爷、父亲、母亲、妹妹和她共五人,其中爷爷已年逾八十,身患疾病,常年吃药维持身体状况,父亲、母亲健康状况较差,父亲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多年,母亲也患有贫血、关节炎等。为维持全家生计,父母亲均在外打工。妹妹在当地镇中学念高三。2008年5月12日后,她家破败的房屋再一次受到冲击,变得更加破败不堪,但由于家里贫困,一时拿不出钱来大面积修补,只得让爷爷住在破烂的房屋里担惊受怕。幸运之神却也在这时降临,李嘉诚先生的资助及时到来,在经过班级和学校的公平公正筛选确定后,罗铧获得了李嘉诚特别助学金,缓解了她家的燃眉之急。受损房屋得到修补后,爷爷在家住得更安全,父母亲在外也能放心地工作,罗铧和她妹妹也能在学校放心地学习。

在大学里,罗铧在学习中勤奋、努力、刻苦,取得了平均83.5分的优秀成绩,获得“学习标兵”的称号;生活中勤俭节约、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乐于助人;积极参加了学院“继往开来铸辉煌”晚会、学校冬季运动会等各种集体活动。

罗铧有幸获得李嘉诚特别助学金,得到李嘉诚先生的资助,心里倍感温暖,同时也心存感激。李嘉诚先生以及社会上其他善心人士以他们善良的心扉,伸出他们慷慨的双手,去援助众多处于贫困之中的莘莘学子,让他们的心获得温暖和鼓励。他们从李嘉诚先生的帮助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的资助,还有心灵的救援,从中获得动力,获得希望,振作起来,不辜负李嘉诚先生的好心,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不辜负同学和师长的关心,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对于李嘉诚先生的帮助,罗铧表示:应当铭记在心,作为一名医学生,要学会承担社会责任,并学习李先生的善良,力所能及地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铭记医学生誓词,刻苦学习医学知识,谨遵医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来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

——资助案例三

谭玉婷,成都医学院医学检验系2007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1班学生,于2008年申请李嘉诚特别助学金,并获得批准。在获得资助后,她表现更上进,学习更努力,积极参与各类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

谭玉婷来自四川省简阳市石桥镇,家庭成员四人,父亲、母亲和姐姐。父母均务农,父亲因一次交通事故致左腿伤残,失去劳动能力,到了潮湿天气更是疼痛不已,现在家休养待业,并需要长期复健;母亲常年疾病缠身,劳动能力受影响;姐姐在一所职业中学任教,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收入十分微薄。谭玉婷有一部分学费由好心的亲戚资助。由于“5·12”大地震致房屋受损,现一家人在外租住房屋,加之房租费,父亲左腿长期的复健治疗、母亲常年病痛的疗养以及家庭的日常开销等,一大笔支出的沉重负担,使得这个家庭经济十分窘迫,日常生活也十分拮据。

谭玉婷获得李嘉诚特别助学金资助后,家庭经济方面得到帮助,家庭的经济负担得到了一定程度上地减轻。此资助给予这个家庭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资助,更是精神上的极大慰藉。谭玉婷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的同时,也给予了她在学习上的强大动力,鞭策并激励着她更加积极上进。在校表现良好,尊敬学校老师,遵守校纪校规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课堂纪律,无迟到、早退、旷课等不良记录;与同学团结互助,热心助人,积极参加劳动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学习中积极上进,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及各项技能,成绩优良,2009学年平均成绩78.8分。

——资助案例四

肖玲,成都医学院药学院2008级药物制剂本科班学生,获得2008年度李嘉诚特别助学金。

肖玲在李嘉诚特别助学金的支持和鼓励下,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从未迟到早退,按时保质完成各科作业。通过一学期的不懈努力,以平均分85分的优秀成绩成为班级第一名,通过了四川省计算机二级考试,获得学校丙等奖学金,同时被评为学校“优秀大学生”。由于受李嘉诚先生爱心的影响,肖玲在平时的生活中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加入了药学院学生会,积极参加学校和院系组织的各种活动,努力为集体增添荣誉。在2009年度,荣获学校“文化体育奖”,被评为药学院学生会“优秀个人”。她和同学和睦共处,互相帮助,尽量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她还认识到:一个人最终的归宿是社会这个大家庭。因此,为了获取丰富的社会经验,为将来踏足社会做好准备,她在课余尽可能外出做兼职。在实践和拼搏中,走向成熟。

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她明白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深刻内涵,并将其作为自己人生的信条,认真学习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发掘、发扬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真诚对待和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回馈社会、服务社会。

——资助案例五

尹凡,成都医学院人文信息管理学院2008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班学生,中共预备党员,获得2008年度李嘉诚特别助学金资助。作为众多受资助者中的一员,她是普通的,但受资助后的表现却是优秀的。

尹凡来自农村,中学以后就由父亲一人抚养,家境窘迫,深知上大学的不易,大学的学习抓得和高三一样紧迫。获得资助后,学习态度更端正、勤奋,专业学习成绩排名全班第二,平均学习成绩80分;作为班骨干,工作上细心,认真负责,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生活中严于律己,省吃俭用,不奢求物质上的满足,尽量减少家里的负担,增强个人修养素质及专业技能,为以后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2009年12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尹凡经常利用周末的时间到商场从事促销工作,既可以取得少部分的生活费,又能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为毕业以后快速融入社会做好准备。2008 年暑期社会实践,为汶川灾区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微薄爱心,她和大学同学到汶川水磨镇同广州驻灾区协会的工作人员一起,进行了半个月的志愿者服务,从中学习到了很多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对其自身影响甚大。

命运对她来讲是不幸的,但又是万幸的,得到了师生和李嘉诚特别助学金的帮助,让她对学习、生活有信心,也给她一家带来了希望,对于她实现自己的梦想又更进一步了,她表示自己会合理运用这些帮助,规划好学习、生活和即将面对的职业生涯,不辜负国家、学校、师生及给予她恩惠的李嘉诚先生对她的期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将慈善“爱心”不断地传递,在学习中更加努力,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

同类推荐
  • 智联谐趣(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智联谐趣(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的对联里不乏这样的例子:它们蕴含了人们的智慧和机敏,又于机敏中见诙谐,蕴意丰富,用词巧妙,语言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这本书讲的就是产生这些妙对的著名的背景故事,有:乾隆留步金山寺、妙对六榕寺、小文玉巧联解姓等,除了介绍这些经典故事,书中还汇集了许多诗句中的妙联佳对,让读者饱览无余。
  •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

    本书详细介绍了职场宴请的礼仪,包括订餐、邀请、点菜、宴会礼仪,中餐宴会、西餐宴会礼仪、商务宴请礼仪,宴会酒水有关礼仪,宴请礼仪、外交宴请礼仪十方面,是一本实用的宴请礼仪工具书。
  • 别随意改行

    别随意改行

    员工能够以说到不如做到作为自己的工作行为准则,对于员工个人和他所服务的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其实,人对命运及工作的选择,其紧要处往往取决于自己。各种归途与结果,悬于一念!这一念就是你的观念和心态。智慧的选择比天生的才能更重要,执着的追求比盲目的奋斗更重要。人的命运不在出身,人的成功在于持有正确的心态,合理的做事方法,执着与舍弃。
  • 把话说到点子上

    把话说到点子上

    本书列举了不同场合与不同的人交谈时,可以运用的各种的说话技巧,让你在最短的时问内,用最精练的语言,引起对方的兴趣,打动对方,说服对方,使你在面对领导、同事、朋友等各种各样的人时,都能应对自如,巧妙地把话说到点子上。
  • 你我一生是朋友(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你我一生是朋友(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热门推荐
  • 寄刘录事

    寄刘录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神之天下征途

    魔神之天下征途

    一个普通大学生柳安禹在濒死之际得到魔神传承,穿越到黄帝时期,可此洪荒并非历史所讲的洪荒。这的洪荒——兽族暴起,外星人入侵……看我与黄帝一起灭兽族,杀向宇宙。
  • 混沌漂流

    混沌漂流

    混混沌沌,不知所云,莫名其妙的一个故事。
  • 寒冬之焚

    寒冬之焚

    那团焰火一直燃在午夜的寒气里,冒着黑烟,焚着红砖墙,照亮五个人的脸孔。万亮,张井,严如褚,刘四歌和六子。他们都土灰着脸,在这个大寒的天气,感受到的冰冻竟是来自熊熊的烈火,直侵入骨子里面。滴嘟……警笛声响起来。“还在等什么,赶紧走路,等着被抓么?”六子孔道。提醒他们,外面的警笛啸音渐渐近来。五个人互相望了眼,立即跳起来朝学校的大门去。
  • 恋人是只狐

    恋人是只狐

    疑惑少女倾伊人是一名普通高三学生,父亲早逝,伊人这个名字是妈妈在伊人出生前取的,本来希望伊人将来可以长得小巧,可爱,可天公不作美,伊人一出生就满身胎记,只有半边脸正常,一直被人嫌弃,直到有一天,偶然穿越异界,缠上冷漠妖狐。就是要缠着你!“狐神大人,回不了家,你要包养我”[好喜欢]“哼,愚蠢的人类”[怒]……………………[上一世,你收留了落难的我,却又被迫离我而去;这一世,我愿不惜一切代价找到你,只为能守候在你身边。]
  • 枭妻很嚣张:不服来战

    枭妻很嚣张:不服来战

    文艺版:她,中东军火商的继承人;他,黑道少主。那年他遇到了她,一次次的相遇像是一条条的红线,将两人紧紧缠绕在一起,这究竟是孽还是缘?剧场版:灯红酒绿的酒吧中,一个长相妖娆的女人走来,“帅哥,一个人?”“两个,还有一个在我肚子里。”“……”
  • 神域争霸

    神域争霸

    恶灵,躲在暗处监视着整个大陆,在所有灵性生物意志薄弱的时候诱惑他们,走向堕落的深渊。麦尔,四百年前神秘消失的将军,再次出现时,却顶着“卑鄙的叛徒”、“恶魔异端”等称号;他能否让人们相信真相,解暗灵族之危?封印的龙族血脉,能否解开?宿命预言,能否成真?历尽万劫,争霸神域,能否独尊?
  • 丹武仙尊

    丹武仙尊

    凡界九大仙尊凌天仙尊天地涯殒命,一百年后,元神融入到庶生皇子秦阳身上,自此秦阳走上了一条虐杀各路天才的道路。考零分,无元气,没身份,这些都不重要。会炼丹,懂法术,祭法器,布法阵,便足以傲视寰宇!我修仙,用你元婴祭。…………有搞笑,有热血,有情义,若是喜欢点击加入书架~~
  • 七星一梦

    七星一梦

    一生,犹如一梦。那些故事,写在了风中,转眼之间,烟消云散。只是,真能释怀吗?一个权利与谋略交织、宫廷与江湖相连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深陷其中,最终无法逃脱命运既定的轨迹。究竟谁才是这场战争最终的优胜者。看少女七星的一世沉浮。**********************************************PS:喜欢的亲们~该收藏就收藏吧~该评论的评论吧~叶子不会让你们失望的~~读过本文的亲们随手评论下吧,叶子求赐教~~欢迎加入小企鹅群285744070(是白玫瑰亦是朱砂痣)。
  • 明伦汇编交谊典同年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同年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