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3500000018

第18章 思路决定成败

前面说过,行成于思。什么样的思维会导致什么样的行动,事实上,事业的成与败决定于行动之前,因为我们的思维已经决定了我们的行动方向。北大人对这一点深有感触,所以,他们总是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事物。

被常温“冻死”

一位北大生留学国外,听他的一位外国朋友说过一件让他回味很久的事情:

有一个人,在一家公司做职员。他工作认真负责,待人热情,不过就是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对自己的人生十分悲观,常常会用否定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和周遭的环境。

这天,老板过生日,邀请大家一起庆祝,所以同事们都提早下了班,然后急急忙忙地走了。不巧的是,这人不小心把自己关在了一辆冷藏车里,无法把门打开,于是他在里面拼命地敲打着、叫喊着,希望有人听到。十几分钟后,他想到大家要去参加老板的生日聚会,公司其他人应该都走完了,没有人会来给他开门的。他敲得手红肿了,喉咙也喊得沙哑了,但还是没有人理睬他,最后他只得绝望地坐在地上喘息。

又过了一会儿,他心里想:“冰柜里的温度一般都在零下二十度以下,如果再不出去的话,我肯定会被冻死的。”他越想越觉得可怕,最后无计可施的他只好用颤抖的双手摸出纸和笔,写下了遗书。在遗书中,他这样写道:“我知道在这么冷的冰柜里,我肯定会被冻死的,所以……”

第二天早上,公司的职员陆续来上班了。当他们打开冷藏车时,赫然发现他瘫在那里,不省人事,他们急忙将他送到医院急救,可是医生说他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同事们感到十分惊讶,因为那天冰柜要修理,修理人员把车里的冷冻开关关掉了,而这巨大的冰柜里也有足够的氧气;更令人纳闷的是,冰柜本身的温度一直保持在摄氏二十度的情况下,这个人竟然会被活活地“冻”死了!

很显然,他并不是死于低温,而是死于他自己心中的绝望。因为他根本不敢相信这辆冷藏车恰巧因为要维修而未启动制冷系统这一事实。他的“不敢相信”使他坚信自己一定会被冻死。他在心理上已给自己判了死刑,又怎么能够活得下去呢?

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消极心理暗示效应”。悲观的人往往会自怨自艾而生出病来,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与之相反的叫做“积极心理暗示效应”,通俗地说就是坚信自己一定能行,对生活充满希望。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做事情时都会对自己有不同的心理暗示,不同的心境往往会有不同的人生。所谓思路决定成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也同样,当我们遇到一些事情时,请大家先给自己一个真诚的微笑,告诉自己这个事情并不难,这样,你首先就成功了一半。

集中营中的勇士

“二战”期间,一位精神病博士曾经在希特勒的纳粹集中营中被关押了很多年,他饱受凌辱,几乎崩溃,但最后还是成功地挺过来了。

其实博士也曾经深深地绝望过,因为这里只有屠杀和血腥,没有人性,更谈不上尊严。那些持枪的人都是禽兽,他们可以不眨眼地屠杀母亲、儿童或者老人。

人们时刻生活在恐惧中,这种每天都要面对死亡的恐惧曾经一度让他感到一种巨大的精神压力。那时候,每天都有人因此而发疯。精通专业的博士知道,如果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心境,他也难以逃脱精神失常的厄运。

在随着长长的队伍到工地上去劳动时,博士总会产生疑问,晚上还能不能活着回来?能否吃到晚餐?鞋带断了,还能不能找到一根新的?这些让他感到非常烦躁不安。于是,他强迫自己不要再想那些倒霉的事,而是开始想象自己是走在前去演讲的路上,他来到了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中,精神饱满地在发表演说。

这样想着,他的脸上慢慢浮现出了笑容。这是久违的笑容,当他知道自己还会笑的时候,他就知道,他不会死在这里,他一定会活着走出去。

当有一天他真的走出集中营的时候,没有一点的病态,精神状态很好。他的朋友们都不敢相信,一个人能从魔窟里走出来实属不易,更不可思议的就是他的精神还能保持如此年轻。

这其实就是人自身心境的威力。一个人的精神是可以击败厄运的,一旦精神垮了,那就没有人能救得了你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活在自己的精神里。人们被击败,起主导作用的还是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说,对早已被自己打败的人,别人给予再多的帮助也是一种徒劳。

同类推荐
  • 聪慧女人一定要懂得的舍与得

    聪慧女人一定要懂得的舍与得

    《聪慧女人一定要懂的舍与得》内容简介: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一个人对于情要能放得下,不能随侍左右也罢,生离死别也罢,有合必有分,有生必有死,都能看破放下,不为情苦。
  • 人生随时可以重来

    人生随时可以重来

    《人生随时可以重来》全面、准确、优美地介绍了摩西奶奶一生的传奇故事及其作品。精选摩西奶奶多幅经典画作,时间跨度从摩西奶奶58岁的第一幅画一直到101岁的最后一幅作品,这些画作大多属于私人收藏,首次在国内出版,每一幅画,都有详细的图说,包括原画的尺寸大小、创作时间及其背后生动感人的故事。文字与图画的结合使人仿佛身临其境,重新回到了摩西奶奶画中那段温馨的旧时光,恬静,惬意,幸福,从容。是一部优秀的心灵疗愈之作。
  • 今天工作不努力 明天努力找工作

    今天工作不努力 明天努力找工作

    本书分“不做工作的奴隶”、“你是老鹰还是鸭子”、“态度决定一切 ”、“在工作中提升人生价值” 四篇。
  • 一位CEO给青少年的礼物(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一位CEO给青少年的礼物(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你在为谁读书,现在似乎很少有人觉得这会是个问题,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我们不妨抽时间问一问自己这个问题,本书作者,一位CEO,鉴于自己从平凡到优秀再到卓越的历程,对国内的青少年如何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培养自己成为卓越者所需要的潜能给出了规划和答案,《你在为谁读书:一位CEO给青少年的礼物》2006年出版以来,畅销60万册,深受读者好评,这份送给青少年的礼物,使许多读者的人生发生了转折,也让许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重新燃起了希望。
  • 毕业这几年决定人的一生

    毕业这几年决定人的一生

    毕业几年后——有人感叹:时光荏苒,别人辉煌时,自己依旧一事无成;有人无奈:拔剑四望,满眼辛酸,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人伤感:蓦然回首,没了伊人,灯火阑珊处,只剩曾经的梦想轻轻摇曳。有人期盼:夜幕来临,华灯初上时,能拥着成功安然入眠;其实,人生的路很长,攻城拔寨却只有几关,例如毕业这几年……毕业这几年,可以决定你的一生。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也就在于此,如果你是迷茫的,如果你有上面所说的困惑,或者如果你目标很明确,想要激励自己,这本书都是不错的选择。
热门推荐
  • 六念弑神

    六念弑神

    妖诚因身怀家族至宝被天下追杀,穷途末路之际选择吞宝自尽。却意外穿越到另一个位面—四方界。蛮兽、鬼族、精灵、人类共存,看似平静却实则暗流滚滚、杀机四伏。斗鬼王、灭真神、身怀异宝、神迹寻奇、组建杀手军团,颠覆精灵大陆,从此开始一段弑神之旅。
  • 人生如戏,似水流年

    人生如戏,似水流年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正在创作之中的故事,而他或她都是故事的主角,也许也是别人故事中的配角,亦或是只出现一秒便成了炮灰的存在。。。。我的故事在继续。。。。
  • 无名衣

    无名衣

    人类文明发展的极限在哪里?超越物质与能量的进化终点能否被打破?特种兵王肖劲锋的一次奇妙穿越,揭开了名叫白小杉的江湖小虾米闯荡七国的大侠之旅,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到与天下豪雄争霸的快意恩仇,从基于体术的腾挪进击,到阵法符术的道法无边,从物质的生命泯灭,到意识的灵魂突破,继承当前创世者的衣钵,开启全新宇宙维度。
  • 云中传奇

    云中传奇

    他,平凡普通,却背负着整个家族的希望,追寻着养育自己千年古城的秘密,暗流涌动的云中,未知世界的大门正朝他打开……
  • 暗黑破坏神的乱入大叔

    暗黑破坏神的乱入大叔

    一个宅男灵魂穿越到了暗黑破坏神的世界,赶上了魔神复活的年代,看着父母死于恶魔之手,而自己却被世界所不容,不是职业者,连暗黑世界的装备药水都无法使用,该如何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和弟弟拼出一条活路
  • 三千浮世录

    三千浮世录

    人生如同白纸,你写什么就出现什么,故事里的这些人物也一样,他们的人生,并不是只有我能做主。
  • 铁血军魂

    铁血军魂

    他为龙组走出的神话,像潜伏在地下世界中的一条龙。在一场任务中遭人背叛而全军覆没,从此一人远走非洲,龙组神话就此消亡。多年后,非洲战场上又彗星般崛起另一场神话,那就是令世界闻风丧胆的天狼王。当铁血兵王回归,当沉睡的狼王觉醒,注定要在这都市中搅动一场热血风暴。
  • 对弈之人

    对弈之人

    他,本是创造者,正义的源泉。却不料,一天罪恶之源竟然到达他的地步,与他论道。久久未果,只有以实证事。所以,二人都以发化人,来到凡间,体会现实。二人化为正、恶两种力量的象征,不断碰撞,不断摩擦。最后的胜利者是谁?请大家关注!欢迎加入对弈之人,群号码:103016354本书纯属虚构,望大大耐心多看几章。
  • 浅蓝色青春舞步

    浅蓝色青春舞步

    浅蓝色的青春舞步,有着淡绿的忧伤;浅蓝色的青春舞步,是阴霾过后的澄澈明朗。在这个灿烂的华年,我们的青春是怎样的?在星空下的等待,是我一生的期许!那年我们仰望星空,有多么美丽的梦!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文章主要以亚洲现代文学精品和非洲现代文学精品来讲述。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