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9000000029

第29章 做了一次神算

张刚在一个建筑工地做了半年工,到头来,却没有领到工钱,工友们相邀去找工头李义要,李义还耍赖不给,张刚及一班工友当然不干,他们围着李义要个说法,李义却打电话叫来一帮小混混来张牙舞爪的,威胁如果再闹,就叫他们断个胳膊少条腿什么的,民工们都是农村来的,胆小怕事,一见这架势,都吓得悄悄地退出来。

离开工地,众人商量一通,觉得也没有办法对付李义,于是在痛骂了李义几千声,相信那个无耻的家伙已经打了无数个喷嚏后,大伙也就散去,分开各自去找活计了。

张刚找来找去找了半个月,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家里寄来的几个散钱却已经花光,此时的张刚已经两天水米没粘牙,实在是走不动了,就在马路旁一个法桐树底下闭目休息。

这时只听到近处传来一阵汽车的刹车声,接着又传来一阵脚步声,这声音到了张刚面前就停止了,接着张刚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问:“先生,打扰您睡觉了。”张刚睁眼一看,这家伙化成灰他都认识,他就是那个赖他们工钱的包工头李义,张刚本想拔起腿就走,他突然又想,这家伙喊自己为先生,是什么意思?张刚定睛看了一下四周,原来这里是新城路呀!这地方是相面、算命的江湖术士聚集之所,张刚下意识的摸了一下脸:面黄肌瘦,胡子也已经有几寸长了,难怪那家伙不认识他了,要称自己先生呢,自个还真有些仙风道骨的意味呢。

张刚这才想起以前工友们说过,这李义信神信仙,他家里还专门设出一间房,里边供着菩萨及关羽的雕像,很是恭敬,张刚想,妈的,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忽悠一下李义玩也不错,就当是解闷气了。

这么一想,张刚就变着声音说:“你——要算命吗?”李义忙点头,说:“是呀,还请先生指点迷津。”张刚来的多了,也跟术士们学会了一些算命的术语,他说:“你找我算是找对人了,谁不知道我张半仙上知天,下晓地,中间通空气,市里那些大官还有有钱人都愿意找我算财运,算仕途,你要算什么只管道来。”李义听他这么一吹,就用崇敬的语气说:“是这样,我最近财路上很不顺,我看中了一支股票,那支股票的业绩一直不错来着,谁知我刚投进去几万元,这股票就开始大跌不止;我去买了几千块钱的彩票,开奖时一看,连一个末等奖都没中;跟人家搓麻将赌钱吧,手气那个背呀,奶奶的一晚上都不开胡,输了上万块。您给算一下,这一阵我怎么就这么背?”

张刚心里说:“真是活该,你这样丧良心的人就应该倾家荡产。”可是他没有这么说,他有了一个主意,要利用这个家伙如此信命,来帮自己及工友们讨回工钱,当下,张刚装模作样的看着李毅的脸,左看看,右看看,好一会才说:“看你的面相,天庭饱满,地角方圆,一看就是非富即贵的命,可是……”李义急问:“可是什么,先生?”张刚说:“你的眉宇之间隐隐透着一股黑气,似是不祥之兆,我想你最近的不顺都是因为它引起的。”他装模作样地又仔细端详了一下李义的面部,说了一声:“哎呀,不好。”接着扭头就要走,李义忙一把拉住他说:“先生,您到底又看出了什么,快点告诉我,我一定多给您钱张刚扭回头,问:“你就那么相信我?”李义急忙回答:“我相信,我相信。”张刚这才重新蹲下,说:“实话告诉你,你眉间的这条黑气不光能引起你的财路不顺,还是大凶之兆呀,据我推断,你在这一个月之内必有杀身之祸,还是尽早回去准备后事吧。”李义听了之后面如土灰,他扑通一声就给张刚跪下了,哀求道:“先生一定要救我,我上有八旬老母,下有十岁儿子需要我养活,我死了,他们可怎么办呀,先生如果帮我避过此祸,我一定重重酬谢。”

张刚沉吟片刻才说:“以我推来,你这次的大劫是因为贪财引起的,须破财方能免灾,你想一下,最近,你干了什么与财有关的昧良心之事,想起了之后,你就马上去把这笔钱补上,这场灾祸自然就会避免的。”李义连连点头,千恩万谢之后,临走前,李义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沓钞票递给张刚,然后坐车走了。

张刚握着厚厚的一沓红红的票子,就像做了一个梦,这会是真的吗?这都抵得上他干半年的工钱了。

几天之后,在李义手下干活的民工都接到了通知,让他们尽快来工地上支工资,大家将信将疑的来到工地,却见李义的态度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不但将工钱送到每个民工手中,还道歉说不给大家发工钱是他的不对,希望大家不要记恨他,民工都很奇怪这么一个刻薄的家伙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只有张刚暗暗在一旁窃笑。

从此,新城路上多了一个卦摊,摊主留着三屡长髯,看起来仙风道骨。李义每次见到他,都会恭恭敬敬的叫上一声:张半仙。

同类推荐
  • 总有一天,你会对时光微笑

    总有一天,你会对时光微笑

    这是一本温情的暖心读本,以清新恬淡的文字,通过一段段温暖的故事,记叙了关于青春、关于生活、关于苦难的往事与感悟。让你学会善待回忆,学会转换角度品读生活,获得心灵的成长。能于回忆中多一分从容,在生活中多一分诗意,面对困难时多一分乐观。
  • 轻舞飞扬

    轻舞飞扬

    《轻舞飞扬》是“文苑精品”系列之一,荟萃中外美文,辑录了一篇篇经典、精彩、有趣、有益的文字,纯粹、清新、智慧,发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轻舞飞扬》坚持与读者同行,力求成为读者最需要、最具阅读价值、最令人感动的文章集粹。做到真正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做到真正的深刻感动,恒久铭记!
  • 穿过灵魂抚摸你

    穿过灵魂抚摸你

    南太行是一个新的地理名词,泛指山西东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太行山南麓山地。南太行又是一个人文存在,其中的村庄和代代更替的人群,在一方地域承继和造就了独特的文化品性与风俗人情。《最悦读“榜中榜”书系·中国名家原生态美文精选:穿过灵魂抚摸你》以土著与亲亲历者的身份,对乡土进行了一次深度的观察与发现,具有强烈的实证精神与悲悯气质,是当下乡村书写中最有时代个性与真实色彩的一部乡野画卷。
  • 你的时光,我曾来过

    你的时光,我曾来过

    理性与意趣的融合,温暖和沧桑的调色。经过旧时明月,看透当世风景。江南才子偃月公子倾情新作,写尽宋诗的美感和苍凉。宋诗之美在气骨,言在意外,理在趣中。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是一个朝代的繁华和落寞。当时的风景,灿烂了诗人的眼眸,也灿烂了一个时代。回到千年前的宋朝,陪你倾听彼时的清幽雅韵。在过往的文字中,在春花秋月的诗意之旅里,一起触摸乱世中守望的幸福温度。此去经年,心动依然。品清淡的诗,做安然的自己。
  • 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

    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

    本书里的美文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文章的题材五花八门,不少是谈草木虫鱼、风花雪月的,可即使如此,也具有丰富、生动的意义。原因何在?就在于这些草木虫鱼、风花雪月打上了作者的精神印记,成为这些名家人格的艺术象征了。从这样的文章可以读出作者独特的生命理解、人生态度和思想信仰。
热门推荐
  • 逆刃英雄

    逆刃英雄

    景初三年正月,司马懿联合曹爽,发动兵变,诛杀魏明帝曹叡于洛阳。同年司马懿立曹芳为傀儡皇帝,暗中把持军政要权,名为臣,实为君。然而三国杀是现在风靡全国的游戏,云湛一直以曹操为榜样,连续抽了两次主公牌的他,游戏又一次的开始了····若你们喜欢可以关注新浪微博:兮大王-
  • 漕帮奋斗记

    漕帮奋斗记

    秦苒,草根励志女一枚。成长路上逢各类男子。书生程体贴关心:苒娘你只须在后宅安稳度日,待我高中出仕,必来迎娶你!莽夫钱死缠烂打:苒娘你只要嫁了给我,呼奴唤婢,穿金戴银,都由得你!另有一只观姝不语,时不时使点小坏,不知作何打算……
  • 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

    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

    在抗日战争中,人们都知道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却很少有人了解中国抗战的第三战场,即印缅战场,介绍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的著作更是凤毛麟角。本书以许多亲临印缅抗日战场的老兵的回忆为主,辅以相关学者的研究,将一副真实的中国驻印军远赴印缅抗日的画卷徐徐地在读者面前展开。本书是第一部中国抗日第三战场印缅抗战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神隐少女鱼宁

    神隐少女鱼宁

    拥有“背叛”之名的神女被遗弃到人间自生自灭,然而无论在哪里,命运都是殊途同归的。因为这一切冥冥之中自有注定……二十年前的一个荒诞的预言,给数百年来唯一盘踞在神武大陆上且日益繁荣强盛的开元帝国带来的一场空前绝后的灾难。帝王之心对王权的眷恋,因为这个预言变得丑陋不堪。因运而生的少女牵扯入这风云涌动之中。平凡如她该如何保全自己?最伟大的爱应该是牺牲吗?那因爱而生的灵魂需要继续牺牲下去吗?
  • 炼天神诀

    炼天神诀

    他曾经是家族的天才少年,但是却被仇家所害,体内无法储存能量,修为不进反退,从此成为家族的笑柄,天才降落为废物。神秘的《炼天神诀》出现改变了这个少年,在他坚定的意志和经历种种磨难之后,这个少年再次成为家族的希望。为了心中的武道理想他在血路上步步踏出,登临高峰,傲视群雄!
  • 那个遥远的她

    那个遥远的她

    当城市变形少年遇上乡村机灵少女,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媚宫玉漏

    媚宫玉漏

    她同她的母亲有着如出一辙的姣好面容,命运是否也会因此顽皮地同她开着一个沉重的玩笑?红颜翩翩美少年,或冷酷若冰,或热情似火,或俊逸如仙,谁又是谁的过往?只因国耻家恨,情仇无限。
  • 三国之霸汉

    三国之霸汉

    一出生便拥有霸王之力,以及拥有莫测能力的阴阳朱果。(本文略带点玄幻色彩。)
  • 世代血缘

    世代血缘

    她几生几世被误认为妖女,却独对他钟情永生;他几生几世桃花不断,却陷她于万劫不复。今生,你欠我四海为家;来世,我陪你浪迹天涯。万劫不复也好,沧海桑田也罢,天下之大,直到我万念俱灰,直到你不陷入轮回。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 缘不由天

    缘不由天

    又是东风起,何处再逢君。孽缘与否,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