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7400000017

第17章 课外活动的管理(2)

(3)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起主导作用。

(4)用考试、考查办法检查效果,对学生有一定的压力。

课外活动也是一个特定概念,它的基本特征是:

(1)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不受限制。

(2)学生在自愿基础上成立活动小组或其他团体。

(3)教师只起组织、指导作用,不起主导作用。

(4)用研究成果、实验报告、学习总结、小论文或其他学生愿意采用的形式来反映效果,不举行考试、考查,对学生不施加任何压力。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基本特征有明显的区别。因此,把课外活动称为“第二课堂”是不合适的。由于概念混淆,有些学校在课外活动时间内单纯在扩大知识方面下功夫,以为“第二课堂”也具有“第一课堂”的特征,如开设选修课,举办各种科技班,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不是课外活动的主人。有的学校,甚至把预习、自习、补课,也当作课外活动,完全失去了课外活动的特征。

近年来有人把课堂教学比为传递信息的“第一渠道”,把其他传递信息的方式比为“第二渠道”。此说一出,许多学校把开展课外活动称为开辟或创建“第二渠道”。到底“第二渠道”和课外活动有没有什么区别?提出“第二渠道”的同志认为,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理由是“第二渠道”有这样一些特点:

(1)它传递信息的速度与广度是第一渠道望尘莫及的。第一渠道传递的基本上属于“昔时信息”,第二渠道传递的基本上属于“即时信息”。

(2)它充分体现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3)它使每个学生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可以发挥其聪明才智。

(4)它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以上特点概括起来就是“即时性、广泛性、自主性、充分性以及实践性”。“第二渠道”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

(1)充分利用和发挥电视、广播的作用。

(2)充分利用报章、杂志、图书的作用。

(3)传统的课外活动和各种科技活动,各种社会调查或课外考察活动,夏令营、参观活动、讲座和各种学生自己组织的某一方面的爱好者协会等等。

从以上这特点和内容看,“第二渠道”和课外活动实在没有多大区别。课外活动这个概念,我国中小学是在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影响下才广泛使用的。课外活动有哪些特点?且不说今天我们对课外活动的认识,已经超过了凯洛夫所阐述的内容;只就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所谈到的课外活动的特点看,就与“第二渠道”的几个特点没有多大区别。凯洛夫认为,课外活动的特点是: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是会愿的。

(2)活动范围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活动内容有伸缩性。

(3)能使学生有表现独立性和主动精神的广阔余地。参加的活动主要是一些独立性的活动。

(4)课外活动包括学生的某些实际工作,这些工作常常具有公益劳动的性质。

凯洛夫所说的自愿的、有伸缩性、独立性和主动精神、实际工作(着重号是原有的)等特点和即时性、广泛性、自主性、充分性及实践性等特点不是非常近似么?至于课外活动的内容,凯洛夫认为,有这样几方面:

(1)科学知识活动。

(2)劳动和技术活动。

(3)政治教育活动。

(4)各种艺术形式的活动。

(5)游戏、体育和运动。

这些“传统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同“第二渠道”的内容比较,就是没有提到电视,因为那时还没有电视。“传统的课外活动”,历来包括课外阅读在内,同样主张“充分利用报章、杂志、图书的作用”。所以两个渠道之说出现以后,不少人认为“第二渠道”就是课外活动,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课外活动同“第二渠道”的含义还是有区别的。所谓“第二渠道”,是从信息论的观点提出来的,认为教学工作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认为课堂教学是传递信息的一个渠道。实际上,教与学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传递信息的关系。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除了传递信息以外,还有更重要的内容,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培养、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综上所述,把课堂教学称为“第一课堂”“第一渠道”,把课外活动称为“第二课堂”“第二渠道”,实在没有必要。现在有些论着,甚至在同一篇文章里,一会儿说要开辟“第二课堂”,创建“第二渠道”,一会儿又说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几个概念同时使用。而且现在还出现了“第三课堂”“第三渠道”的说法,随意使用概念,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化了,远不如课堂、课外,简单明了,人人都懂。

4.学生课外活动管理的意义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青少年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许多学校已经把对它的管理纳入学校的工作议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了课外活动,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离不开管理的,管理是导向,管理是保障。

课外活动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二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还是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改革旧教育、学习前苏联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主要的弊病是: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封闭式的教学形式和忽视能力的培养等。在这种教育体制影响下,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管理工作也仅仅注重课堂教学,基本上没有把课外活动提上正式日程。但是随着近时期课外活动越来越多的开展,其优势不断被人们发掘,课外活动管理的作用也逐步被人们所认识。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化、组织化的科学知识、道德规范、技能、技巧,使他们在智力、品德、体能方面得到最优发展。由此可见,实现这个目的的途径是教师利用课堂这个阵地向学生传授系统化、组织化的科学知识、道德规范、技能、技巧。

而课外活动虽然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活动,其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把青少年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在实现我国教育目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课外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德、智、体几方面发展,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①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世界观和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明确政治方向和优良道德品质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为了实现这个长远的目标,除了通过学校系统的政治理论课和各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外,还应该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让学生从事各种感兴趣的活动,使他们从生动、形象的社会和大自然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课外活动的这种教育效果,往往比课堂教育还要好,但课外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课堂教学的理论内容为指导。

②课外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终促进其智能的发展。课外活动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学生可以通过科技活动、课外阅读等学到很多科学文化知识。随着知识领域的扩展,他们可以更多地了解社会生活,受到教育和启发,补充课内所学知识的不足,有助于进一步学习。

③学生通过参加文艺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等审美能力。通过一系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

(2)课外活动有助于因材施教,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课外活动有着广泛的内容和多彩的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参加,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特长,满足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班级授课制的不足。大量实践证明,如果只是要求学生单纯地学好教师在课堂讲的内容,不给他们创造发挥特长、满足他们兴趣爱好的环境,学生不但知识面狭窄,而且他们的智力和能力,特别是创造力是得不到充分发展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课外活动对于培养具有创造才能、开拓型的人才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课外活动的目的和作用来看,它对培养合格人才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如今课外活动不仅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学目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所以在现代教育管理活动中,课外活动管理也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

课外活动管理是实现课外活动目的的重要保证。

学生课外活动有自发的,也有自觉的。自发的课外活动,就是学生在没有统一的组织管理条件下,所开展的无明确目的性和计划性的课外活动。如放学后,几个人凑一起踢踢球、跳跳绳,利用周日出去登山、春游等等。这是一种低水平的课外活动,他们的活动方向可能与教育目的一致,也可能不相一致,甚至还可能相悖,因为这种活动完全是无意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即时性。这是指自发的课外活动多是临时性的,没有长远的目标和计划,最多只有就活动程序和有关规则有一个简单的、口头的规定。随着活动的结束,活动的意义也就消失了。学生们一哄而散。

非指导性。自发的活动没有辅导员,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完全凭自己的一时的爱好、兴趣或某一方面的需要而进行的,所以活动的主题和方式、内容就不一定对他们的发展有益。不但外部条件,比如经费、器材、场地等不一定能满足活动本身的要求,就连活动的内容对他们心身发展是否有帮助,或者有没有破坏作用都无法得到保证。在活动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和一些困难,因为没有辅导员就得不到及时解决。

教育意义的非连续性。广义上说,任何水平的课外活动对学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教育意义。但并不是所有课外活动都有自始至终的方向性。自发的课外活动的教育意义就是这种非连续的。今天高兴做这件事,明天又高兴做那件事,后天可能又换个花样。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只满足一时欢心。而爱好与特长并不能得到切实发展,更不用说在思想品德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和发展了。

要克服与摆脱自发课外活动的缺点和局限,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就必须从学校整个教育目标出发,加强对各种课外活动的宏观管理和具体指导。可以认为,加强学生课外活动的管理,是把学生的大量的自发的课外活动提高到自觉水平的一个重要保证,也是实现课外活动目的的重要保证。

自觉的课外活动就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外活动。这种课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弥补了自发课外活动的缺点和不足。一般来说,学校的学生课外活动主要是指处于自觉水平的课外活动,其标志之一就是接受由学校根据课外活动的总目的指派的辅导教师的指导。

课外活动管理是保障学生课外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

“管理”在这里的含义就是组织、协调、咨询,就是“服务”,为学生的课外活动服务。这种服务是十分必要的,没有这种服务,学生的课外活动就会失去起码的条件,就会流于自然自发状态。课外活动管理所提供的服务包括:

(1)统一安排协调各项课外活动的时间;

(2)统一安排调整各项课外活动的地点;

(3)为各项课外活动聘请经验丰富又热爱教育工作的辅导员;

(4)为各项课外活动提供必需的起码的物质条件;

(5)通过对课外活动成果的评价,推动课外活动进一步深人发展;

(6)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课外活动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保证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由与权利。

(7)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一根本性问题上,把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的目的结合起来。

正由于以上几点原因,课外活动的管理不是可有可无的事,也不是可以等闲视之的事,而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着学生课外活动的水平,从而也就决定着课外活动目的能否实现的大事。

5.课外活动管理的原则

学校课外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这样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开发。但是对课外活动的工作应进行科学管理,一般要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

教育性原则

学校课外活动必须以具有教育意义为准则。课外活动工作的管理,必须把握课外活动的教育性,掌握教育的方向,组织教育内容的设计,检查监督其实施。在组织实施课外活动中,课外活动工作管理应使学生在获得各类知识、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道德情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习惯。

开展各种课外活动,都应坚持以理论为指导,分别向学生进行科学理论教育、艺术理论教育、技术原理教育。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趣味性原则

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是分不开的。头脑中问题的出现,好奇心的引发,兴趣的产生,乐趣的取得,志趣的升华,都不是生来就有的。各种课外活动的开展,也不一定就是学生愿意参加,并能坚持的。这就要求课外活动工作的管理者,设置及组织实施适合青少年年龄特征、适合他们的学习阶段,对他们来说富有趣味性内容的各种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有趣味性内容的各种课外活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参加到活动中来。

同类推荐
  • 纠结的中国人

    纠结的中国人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我们一直是老大哥,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我们享受周边小国的贡奉,给他们提供保护,那时的我们很骄傲,把自己当成是世界的中心,称呼周围向来都是用“蛮、夷、狄、戎”的。但慢慢地,我们落后了,变成了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落后让我们由自负一下子变成了自卑,于是,在很多人的眼里,外国的月亮开始比中国圆了。在这自负和自卑的转换中,我们迷失了自我,滋生了一种焦虑的情绪,而这深深的焦虑带给我们的是更深度的迷失。在这复杂的情感中,我们变成了一个矛盾的群体,一边鼓吹着自己的五千年文明,一边又对别人的高速发展充满了艳羡。
  •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本书系统阐释了如何理解和认识电视节目质量以及如何科学量化地评价电视节目质量,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模式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电视节目服务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当中,对电视媒体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本书是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2007年度重点课题“浙江省城市农民工权利发展状况研究——从国家、市场和公民权的关系看”的最终成果。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 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浙江省农民工的社会权利、加入工会抑或成立自组织——关于农民工组织化途径的思考、塑造志愿行动的公共空间——一个农民工草根志愿组织的实践逻辑、浙江省农民工的政治权利——以选举权和工会入会权为例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本部著作对新世纪中国在战略部署、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民生问题、领土主权、人文社会、生态环境、外交格局和改革方向等领域面对的种种成就和挑战进行了全景式扫描与透析,对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成就与挑战逐个进行客观理性地梳理,是一部对中国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解读的战略性、前瞻性、可读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战略性著作。
热门推荐
  • 荒蛮圣歌

    荒蛮圣歌

    蛮荒之地,广阔无尽,飞禽鸟兽数不胜数。一巨人少年自蛮荒走出,笑恩仇,怒沧海,纵横天下!本应如此,命运弄人。何干?纵与世敌,纵与命缠,纵入轮回!我欲心之永恒,纵横世间!此为吾之莽荒圣歌!
  • 末路之美:重遇爱

    末路之美:重遇爱

    “如果爱情只是一部电影,我宁愿让自己一直留在戏里;如果爱情不止是一出戏,那你能不能为我把油彩擦去;如果爱情只是一部......”听着熟悉的旋律,心里一阵刺痛。青梅竹马的离开,使我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敢再相爱。直到遇见你,你的霸道、你的温柔、你的体贴、你的无微不至、你的孩子气......让我再次沦陷。我是荼蘼,如果还能有来生,换我来守护你。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上古神王

    上古神王

    随着东方众神的身影淡出历史,随着众神荣光被时光掩埋,阿斯神族统领奥丁不甘蜗居一隅,贪婪的枯爪伸向东方。为了粉碎奥丁的图谋,隐居的轩辕族当代第一高手轩辕异手持失落的轩辕剑,踏上了西征奥丁的旅途……
  • 单机

    单机

    曹立峰钟爱DNF,他特别热衷于职业机械师,谁知有一天,上天赐给了他一个世人绝无仅有的能力:身体属性化,动作技能化,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游戏的因子。打“怪”,做任务,进副本,获得材料、物品、经验,步步练级……于是曹立峰成为了其中唯一的玩家!单机版游戏,任我逍遥,本书主旨轻松闲趣,YY无限,所有剧情都是虚构,如有雷同,天理难容!
  • 神兵再现

    神兵再现

    和谐的大陆受尽沧桑,当年的太平盛世已石沉大海,不是为师冷漠,只是,命中注定的是你,为师只能袖手旁观。命运的大门已经打开,来吧,命运之神在等着你们!不屈服,这才是你,神兵之心。
  • 归途与绝唱

    归途与绝唱

    孙悟空:“当我踏碎苍穹,颠倒乾坤站在众生之巅时,我回头却发现,他们并不值得被拯救。”上古之战的神秘面纱被渐渐揭开,那些被遗忘在传说中的人正在归来,女娲娘娘,盘古始神..........天地为棋,众生皆棋子。这是逆天阴谋?还是伊始轮回?这是最后的归途?还是最后的绝唱?
  • 地持义记卷第四

    地持义记卷第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丑丫头倒追冷少:我要变漂亮

    丑丫头倒追冷少:我要变漂亮

    开学第一天,来到学院门口,一群疯狂“女粉丝”围堵门口,无法入内。“谁有那么大的来头?”因为一个小小的座位问题,居然误打误撞地惹上了国民校草,课间校草把她抵到墙角“你什么事都要听我的”,某女不信邪“不!可!能!”,还没说出下一句话“唔……你这个坏蛋!”这一惊天之吻惹来不小的麻烦,成为了女生的全民公敌,头号黑名单。接下来的事更是意外,爸妈出国偷溜,恶魔居然撞上家,“在这里你也要听我的,不然我就让你知道痛苦的滋味”,某女无奈抱头“恶魔校草快闪开!”【求支持】
  • 掌权天下:一代女帝

    掌权天下:一代女帝

    简介:21世纪少女,南子湮在她16岁生日那夜,误入幻境。遇见了自己前世的婢女,袁湘,不过此时袁湘已是近80的老人了,袁湘开口,“皇上,你与先皇情缘未了,且你日后是我大华朝的第一女帝,随奴婢回去吧,大华的黎明百姓,大华的朝政需要你!”袁湘年迈的声音很是着急,眉头紧锁,一时没明白状况的南子湮,又迷迷糊糊随袁湘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一个历史上架空的王朝,华朝!21世纪少女南子湮从此不再是南子湮,而是她前世,华朝左相家的大女,乔晴月!一个懵懂的少女将在这儿,她未知的时空里,成长为第一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