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7400000001

第1章 在校学生的管理(1)

第一节学生管理概述

1.学生管理的涵义

学生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上的学生是指正在各类各级学校和机构中学习的儿童、少年、青年和成人;广义上的学生是指一切受教育的人。本书所指的学生是指在中小学学习的青少年和儿童。

学生是学校最大的群体,是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对学生管理是否得法,是否符合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将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影响人才的培养效益。

什么是学生管理?一般认为: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对学生的学习和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总称。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按照一定的人才规格和标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各项活动进行指导、指挥、协调、控制、监督,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活动。这一定义基本上反映了学生管理的本质,为了更好地理解此定义,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学生管理的管理主体

一是学校;二是学生自己。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做出明确的规定,以此在宏观层面上对学生进行管理。例如,规定招生制度、制定学生守则等。学校往往要负责具体实施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各种规定。除此之外,学生也不单纯是一个管理的客体,他要参与自身的管理过程并对自己进行管理。在学生管理中,学校不仅要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而且要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

学生管理与学生教育

学生管理与学生教育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学生教育是学校教育者向学生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学生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所以,对学生的教育不能脱离对学生的管理而孤立进行,反之,对学生的管理也不能脱离对学生的教育。要培养和造就合格的学生,一方面要靠教育,另一方面要靠管理。管理和教育水乳交融、紧密相连。

学校已不再是学生管理的唯一场所

随着教育教学途径与方式的多样化,学生的学习与活动在空间上不再局限于教室之中,在时间上不再局限在课堂教学的时间里。这就是说,学生管理已经超出了课堂的范围,超越了校门的界限,突破了在校的时限。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除了主要在学校进行外,还要关注学生在校外的情况,一方面要积极动员、组织、配合家庭、社会对学生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社会、家庭对学校学生管理的支持、配合。

2.学生管理的价值

学生管理的价值是多重的,具有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工具性价值和本体性价值。

个体价值

学生管理的个体价值是指学生可以在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下健康成长。学生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生长土壤”,有效的学生管理为此提供了适宜的外部环境,使学生置身其中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对于未成年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放任不管显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管理不仅创设一种良好的环境,而且起到一种导向作用。学生管理中的规章制度明确了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个人品性。

社会价值

学生是社会的一员,学生管理的成败不仅影响到学生个体的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发展。如,校园暴力、青少年犯罪、学生安全事故等,都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有效的学生管理则会最大程度地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给社会稳定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这就是学生管理社会价值的体现。

工具性价值

我们知道,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有助于维护正常的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的生活秩序,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自觉地投入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会大幅度滑坡,国家的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这正是学生管理的工具性价值的体现,它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支撑,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石。

本体性价值

学生管理的本体性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

(1)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学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管理活动应当围绕学生展开。没有学生管理,学校管理就变得毫无意义。

(2)学生管理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管理不是单纯要求学生机械地服从他人的管理,而是积极倡导和扶持学生开展力所能及的自我管理。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学会管理,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3)学生管理能够为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平奠定基础。学校管理是一项事务繁多、头绪复杂的系统工程,良好的学生管理对学校教学管理、德育管理、体卫工作管理、教师管理、后勤管理等其他领域的管理是一个有力的支持,其成功经验也可以为这些管理提供借鉴,同时也对这些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从而带动学校管理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3.正确的学生管理观

管理学生要有正确的管理观,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办过多种形式的学校:有半农半读的晓庄师范,有半工半读的山海工学团,有全日期的育才学校,有职工业余性质的社会大学。他的教育实践,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过去我们研究得大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教育史界研究外国教育家,远远超过了研究陶行知,似乎值得研究的大教育家,只有外国才有!

这里我们着重介绍陶行知的学生管理观。

陶行知重视常规管理,并非死抠规章制度,而是从教育出发,培养学生“自动力”。所谓“自动力”,就是自觉行动的能力。陶行知认为:“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贯彻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他指出,自动是自觉的行动,不是自发的行动。自动需要培养、训练,不是放任自流。他举了很多例子,说明培养自动力之后出现的可喜现象。例如育才学校的音乐指导委员会,委员们都在重庆,不在学校,每月只有一位委员来校指导几天,学生就能自动完成一个月的学习进度。这种自觉行动,是培养和训练出来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动力”,应该是当今学校管理者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对学生既要管,也要放。所谓放,就是对学生不能管得太死,要放手,要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要解放学生的创造力。陶行知认为,由于几千年旧的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空间、时间,都被束缚着。他在多次演说和文章中大声疾呼,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冲破旧的教育传统,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1)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敢想。他认为,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等裹头布层层包缠着。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就要把这些裹头布一块一块撕下来。

(2)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多做。他认为,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就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就要让他们有动手的机会。

(3)解放儿童的嘴巴,让他们敢问、多问。他认为,中国的习惯是不许小孩子多说话。要允许他们敢于提问题。他们有了言论自由,特别是有了问的自由,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4)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多学。他认为,从前的学校,完全是一只鸟笼,改良的学校是放大的鸟笼,仍然不是鸟的家乡、鸟的世界。要把儿童从鸟笼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的士、农、工、商。儿童的空间得到解放,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眼界,发挥内在的创造力。

(5)解放儿童的时间,让他们有空暇时间消化知识、增长知识。他认为,一般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太紧,各种考试又多,“胸间由先生督课,晚上由家长督课,为的都是准备赶考”,儿童没有机会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只有解放儿童的时间,儿童才有学习人生的机会。

上述五大解放,目的是“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时间过去了半个世纪,中国的少年儿童远未实现五大解放。现在还有不少学校只知向学生的大脑灌输知识,没有教会他们独立思考;只要学生多做作业,没有注意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工作能力和活动能力;只要学生老实听话,不允许他们多问;只许学生在校内活动,很少让他们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实际;学生课业负担重,没有自由支配时间,把学习视为苦事。这些阻碍学生发挥创造精神的现象为什么长期存在?很值得我们深思!

陶行知的学生管理观,概括起来就是:既要善于管,也要敢于放。只管不放,那就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只放不管,就成了以儿童为中心,放任自流,教学秩序建立不起来,教学工作无法进行。而且管与放要结合起来,管中有放,放中有管。育才学校的管理常规,是以“公约”形式出现的,公约经过大家酝酿、讨论,大家认识到它是维护学校利益不可缺少的,是代表师生利益的,必须自觉遵守,而不应被动地、消极地对待学校的规章制度。公约中有些条文,很注意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例如集会由值日中队长和干事布置会场,维持会场秩序;由分队长整队,检查人数;学生离开会场,必得值日中队长允许。总之,强调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就是“管中有放”。陶行知提出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空间、时间,是为了“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并非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育才学校成立三周年时,陶行知向全校师生发表演讲,题目叫“每天四问”。他说,我们每天应该问问自己:身体有没有进步?学问有没有进步?工作有没有进步?道德有没有进步?要求学生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品德好。可见他的“放”,是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创造精神的人才。这就是“放中有管”。

陶行知这种既善于管、也敢于放的学生管理方法(当然还有其他方面),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着名史学家萧伯赞教授两次应邀去育才学校讲学,后来写文章谈观感说:“十几岁的孩子,能够在座谈会上面谈时局,从国内到国际,从政治到军事,明如指掌;能够写出文学创作,能够自编剧本,自己导演;能够自己作曲。作歌;能够写生、速写;能够画出星宿的图谱。”他认为简直是奇迹!陶行知关于学生管理的许多精辟论述和措施,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4.学生管理的任务

学生管理的任务,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内容,其中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这就是说,学生管理的任务并非僵化不变的,既有所保存、有所继承,又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有所发展。

在今天,学生管理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与行为习惯,具有基本的自理能力、自治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使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是进行学生管理的主要机构,两者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但在任务上各有侧重。教育行政部门偏重于宏观调控,通过把握学生的总体状况,发现学生管理中的普遍问题,研究与制订相应的法规与政策,起到间接管理学生的作用。而学校偏重于微观管理,其任务主要有:

(1)用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统一教职员工的思想和教育行为,开辟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自学、管理、自我教育及心理承受能力,为其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基础。

(2)制定并执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计划、管理常规和管理措施。

(3)健全和完善学校管理组织系统,主要是健全和完善班级管理组织,明确班级管理的任务与目标,选派好班级管理的领导者——班主任,健全班委会和挑选与培训班干部;建立与健全年级管理组织,统一本年级管理力量和管理活动;健全以教导处为主体的学生管理指挥系统,以统筹安排,统一指挥。

(4)实现教育教学、生产、科研与经营管理工作的一体化,以有效地进行学生管理工作。

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也是被管理的对象。不论什么层次的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活动和管理活动都是并行而又交织着的。学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可分为学生常规和学生组织管理两大方面。学生常规管理的任务,包括学习常规管理、生活常规管理、学生安全管理、学生心理辅导等;学生组织管理的任务,包括班级管理、学生社团管理、学生非正式群体管理等。

同类推荐
  • 在牛津和哈佛求学

    在牛津和哈佛求学

    近年来,与世界名校相关的书籍确实出了不少,但是本书与众不同的是作者从她在牛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亲身经历出发,结合高等教育的经典理论,向读者道出了高等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在阐述牛津和哈佛这类名校严谨的培训制度和优越的学术环境的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当今世界各地高等院校的通病和共同面临的困境。本书不仅能使读者切身感受到海外求学的细节和经历,而且还会引发他们对高教领域内诸多遭受忽略、但又无法回避的问题的思考。
  • 中国生存启示录

    中国生存启示录

    这是一本面对现实如何生存的启示录,一本发现人生智慧、追寻幸福生活的指南书。是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心灵励志书。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 职工快乐工作

    职工快乐工作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中国教育史导论

    中国教育史导论

    本书介绍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历史,内容包括学校的产生和奴隶社会的教育、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传统学校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西学东渐与传统教育的危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导入及其本土化历程等。
  • 网络传播实务

    网络传播实务

    还清楚的记得,52年前,我第一次用笨重的德国莱卡摄影机,记录下活动黑白影像时大家的兴奋。现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手机,把文字、声音、图像传给世界每一个角落。与此相伴,我们也从服装到思想都单调的“灰蚂蚁”,融入文化交融、文明竞长的“地球村”。这些变化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发生,文明的进步,受惠于传播与交流。同样,传播的丰富,交流的深入,也有赖于文化与文明的繁盛。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所以,当李双教授嘱我为“文化传播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作序时,我对他们以此为研究主体,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不求大、多、全,唯求精炼、创新、可操作性的编著思路颇为欣赏。
热门推荐
  • 门徒下山

    门徒下山

    原本只是个小厨子,天赋却特别好,被抓去修炼。修炼没多久,又被赶下山门,任其自生自灭。好不容易碰到人,却是颠覆世界观的陌生。看一个会法术的小厨子如何在社会上混的风生水起。
  • 英雄年代

    英雄年代

    老一辈革命家陆震天的儿子陆承伟、养子史天雄,同在“红色革命家庭”中成长,经历了十年浩劫后,陆承伟从美国学成归国,成为金融投资业的弄潮儿;史天雄则由当年对越战争中的英雄走上了仕途,成为国家电子工业部的副司长。《英雄时代》通过史天雄和陆承伟这一对异姓兄弟所走的不同的人生道路,描写了他们曲折复杂的情感经历,展现了他们在改革开放经济浪潮中的沉浮。小说结构宏大,采用直面现实的叙事手法,广泛呈现了当代中国的经济生活场景。
  • 绝世斗神王

    绝世斗神王

    斗破苍穹之绝世斗神,同此这里只有斗气,看平凡的叶凡如何走道巅峰,等级制度,斗者斗师斗灵斗王斗皇斗尊斗圣斗帝斗神。
  • 最终力量之夏朝密档

    最终力量之夏朝密档

    人类从何而来?古老中国的第一个朝代:夏,为什么什么也没留下?我们将向何方而去?为什么强大的外星种族会流落地球?揭露史前不为人知的文明,展示平定混沌乱世的最终力量如何炼成。这不是科幻但也许是我们真实的由来与宿命,逃开宿命的纠缠就由明晰真相开始!
  • 盛世妖宠:驯妖俏医姬

    盛世妖宠:驯妖俏医姬

    【医女征文】各界男神太过妖娆、医界废柴无处可逃!!有人唤她庸医、有人唤她神医;她医凡尘之病,却更医非凡尘之病!她可萌可御吊儿郎当插科打诨投机取巧懒散拖沓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来到陌生世界的她,带着一身坏毛病却有着收割男神的属性,一次治病,却不小心卷入了跨越三界的大阴谋,为寻找出路,她与身边严重表里不一的男神开始了原谅我一生放浪不羁爱自由的流浪心动之旅!狐妖说:“我喜欢热闹,身边只有你一个人的热闹,我喜欢。”皇帝问:“我拿这朵花,交换你的名字,你愿不愿意?”灵兽说:“你活着就是我的使命。”
  • 老公,床上等着

    老公,床上等着

    夏颜一个医科界的神话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二十岁的花季她以落魄夏家大小姐夏倾颜的身份被迫嫁给了京城顾家二少顾简易。进顾家那天顾简易掐住夏倾颜的喉咙阴狠地说准备好做一个有名无实的顾家二少奶奶吧”当她被逼入绝境,一只大手伸向了她。她被抵在墙角“小舅舅别这样...”男人危险的眼眸直盯夏倾颜,“老婆,我是你老公,你忘了我们难忘的一夜了...”转身扑倒...【欢迎入坑??.??】
  • 御龙化仙

    御龙化仙

    这个世界有两片大陆,一片位于东方日出之地,一片位于西方日落之地,人们称作东边的大陆为东大陆,称作西方大陆为西大陆。两片大陆之间有一片大海,名叫渡川之海,隔绝着两片大陆。渡川之海广袤无垠,普通人一辈子都不会想到在大海的另一边会有另外的一个大陆,一个与他们所处相似的大陆,只是样貌有些不同罢了。只是他们不知道,主宰这两片大陆的人却知道,他们分别是东大陆的大汉帝国与西大陆的罗马帝国和希腊。
  • 妃颜倾城

    妃颜倾城

    二十一世纪金牌杀手穿越到大南王朝。丑女?让你看看什么叫绝世倾城!靠男人?姐姐我一个人打一群男的!可是,为什么有个冰山邪帝死皮赖脸的追我呢!好苦恼!求不坑!
  • 黄连沱

    黄连沱

    60年代,一对靓女喜欢上一个地主儿发生的故事…………
  • 如果我是天使,你是恶魔

    如果我是天使,你是恶魔

    Dedge:一把心灵的锁,永远打不开她愿永远冷漠,但却没有选择一把别人希望的钥匙她愿冷漠的冰天雪地她愿善良的无动于衷……甚至,她愿用自己的生命当作代价,换取那个女孩的存在;只是,她没想过,在这段路程中出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