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业绩突出的业务员和她截然相反,是一又憨又傻的陕西小伙子,还有几分口吃。当初招业务员时,老总本无意用他,岂料他天天往公司跑,一再表示自己喜欢这份工作,甚至说开始的一个月他可以不领工资。被他的执着所打动,老总破格录取了他。谁知培训结束进入实战后,他竟第一个签回了单子,接下来更是捷报频传。我仔细了解了他的工作状况,除了勤奋执着,并无技巧可言。他每到一处,总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由于紧张,还常常词不达意。如遭到拒绝,他便红着脸告辞,但并不放弃,下次再去,仍然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但表情和语气里都透出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韧劲儿。结果客户都觉得这小伙子一看就诚实,让人信赖。他报的价,也让人觉得不会有多大水分。而他的坚定执着,更能打动别人的心,使人终不忍再次拒绝,而心甘情愿地成全他。
浙江女孩和陕西小伙,一个贼精,一个憨傻,不同的与人打交道方法,迥异的工作方式,却得到了相同的结果:都站到了塔尖,成为优秀的业务员。可见为人处世,并无固定模式,重要的是真诚待人。
穷渔民与富财主
——丁微
从前,在印度沿海有一个渔村,村里的许多渔民世代居住在那里。每天傍晚,当天空射出万道霞光的时候,渔民们就扬帆出海,在风浪中撒网捕鱼。
他们终年辛勤劳动。有时,为了让附近村镇上的居民能吃上鱼,他们常常要冒着生命危险到深海去捕鱼。
当他们到远海去开辟新的渔场时,一些船不免会触礁沉没,船上的人也会因之送命;有时海上掀起狂风恶浪,也会使一些渔船葬身海底。每当传来渔民遇难的消息时,那些小茅屋里就会传来撕裂人心的哭声,十分悲惨。浩瀚的大海虽然常常使他们失掉生命,但是,对渔民来说,海仍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不管有多大的风险,他们总是照常下海捕鱼。
有一天,渔民南图尼欧的父亲淹死在海里。出海归来的渔民来到南图尼欧家,对他母亲说,他父亲的船被海浪吞没,他遇难了。然而,他们想尽办法,把他的船弄了回来。
听说父亲死了,南图尼欧和母亲悲痛欲绝,痛哭了很长时间。但第二天,南图尼欧就把船交给修船人,不到一个星期,修船人就把船修好了,他决定尽快出海捕鱼。
晚上,南图尼欧到市场去买网,碰到了地主的儿子。南图尼欧同他关系很不错,只要碰到他,总要攀谈一会儿。地主的儿子问道:“怎么,你又买网了?”
“是的,明天我将驾着已经修好的船去捕鱼,你去吗?”
“什么?出海?不去,我害怕,太危险了。”
“害怕?有什么害怕的?”
“当然是怕大海,我听说,你父亲上星期淹死了。”
“是这样,那又怎样?”
“你不害怕吗?”
“有什么好怕的呢?我是渔民的儿子,渔民是不怕大海的。”
“现在请你告诉我,你祖父是干什么工作的?”
“他也是渔民。”
“他是怎么死的?”
“他出海捕鱼,遇上了狂风恶浪,再也没有回来。”
“你曾祖父呢?”地主的儿子惊奇地问道。
“也死在海里了。他更加敢于冒险,他驾着船,绕过科伦坡,到印度东海岸去采珍珠,他潜入水里,再也没有上来。”
“奇怪,你们是怎么回事?一个个都死在海里,却还要下海捕鱼。”地主的儿子惊叹不已地说。
现在该南图尼欧问地主的儿子了。他搔搔头,问道:“我听说你父亲最近去世了,他死在哪里?”
“他是在家里睡觉时死去的,他已经年纪很大了,当仆人去叫他起床时,发现他已经断气了。”
“你祖父呢?”
“他也活了很大年纪,最后病死在家里。”
“你的曾祖父?”
“我听说,他卧病很久,也是死在家里的。”
“我的老天爷!他们都是在家里死的,可你现在还住在那个家里,难道你不害怕吗?”地主的儿子被问得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穷画家的故事
——胡秀清
有一个落魄潦倒的穷画家,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除了画画之外,不愿从事其他的工作。
而他所画出来的作品,又一张也卖不出去,搞得三餐老是没有着落,幸好街角餐厅的老板心地很好,总是让他赊欠每天吃饭的餐费,穷画家也就天天到这家餐厅来用餐。
一天,穷画家在餐厅中吃饭,突然间灵感泉涌,不顾三七二十一,拿起桌上洁白的餐巾,用随身携带的画笔,蘸着餐桌上的酱油、番茄酱等等各式调味料,当场作起画来。
餐厅的老板也不制止他,反倒趁着店内客人不多的时候,站在画家身后,专心地看着他画画。
过了好一会儿,画家终于完成他的作品,他拿着餐巾左盼有顾,摇头晃脑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深觉这是有生以来画得最好的一幅作品。
餐厅老板这时开口道:“嗨!你可不可以把这幅作品给我?我打算把你所积欠的饭钱一笔勾销,就当作是买你这幅画的费用,你看这样好不好啊?”
穷画家感动莫名,惊异道:“什么?连你也看得出来我这幅画的价值?啊!看来,我真的是离成功不远了。”
餐厅老板连忙道:“不!请你不要误会,事情是这样子的,我有一个儿子,他也像你一样,成天只想要当一个画家。我之所以要买这幅画,是想把它挂起来,好时时刻刻警醒我的孩子,千万不要落到像你这样的下场。”
坚持到底是众所皆知的成功法则,但坚持错误的方向而且始终不愿修正,却是导致失败最重要的原因。
建筑工人
——黄玲玲
一位心理医生曾遇到这样一件事。
他接待了一位患者,这是一名建筑工人,干这一行许多年,为曼哈顿的摩天大楼出了不少力。
但是,他却没有任何成就感,相反,他恨自己,有时甚至想从建筑工地的高楼上跳下去一死了之。
为了帮助他,医生询问他过去的生活。他说,他这一生总有摆脱不了的烦恼。小时候上学,老师说他傻,说他就是块傻料。他忘不了那句话,从那以后,他一直恨自己。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好几门功课不及格,最后终于逃学了。从此,他认为自己就是失败者。
“你不应该这样对待自己,”医生说,“你失败过,你为什么就不能有失败呢?每个人都会有失败,但你应该看到成功。摆脱过去,看一看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这些年来,你工作稳定。你已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也结了婚,有了五个孩子。五个孩子快长大成人了。女儿又上了大学,你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支持他们,看到他们成长,你想这不是成功又是什么?”他脸上掠过一丝微笑:“我从来没那么想过。”他说。
“别再对这些失败依依不舍了。”这位医生说,“你已经成功了,想想这些成功吧。这样,你就会知道什么叫享受,你就会笑得更多。”
我们就是世界
——温何·花·布劳恩
两三年前,一次经历影响了我的信仰体系,以至于永远改变了我对世界的看法。那时我参与了一个名为“生命之泉”的意在开发人自身潜能的组织。我和其他50人还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领导才能工程”的培训。某周的例会上,大家提出了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举措,从那天起,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这项举措意在为洛杉矶市1000名无家可归者提供早餐。此外还要求搞些衣物来分发给他们。最要紧的是,我们还不能自掏腰包,不能动用本人的一个子儿。
可是我们中没有一个人在餐饮业或类似行业里工作,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哎呀,这不是勉为其难吗?”然而我们还被要求在周六上午做好所有这一切。现在已经是周四了,我更加预感做成这件事简直是太不可能了。我想不光是我一个人如此认为。
环顾四周,我看到50张板得紧紧的,好像刚刚擦过的黑板的面孔。没有一个人对怎么着手这项工作有一点头绪。然而更意想不到的是——既然没有人站出来表态服输,那我们只好硬着头皮说:“是,可以,我们一定能做到,没问题。”
于是一个人提议道:“那好,我们要分一下组。一组去搞食物,一组去搞厨具。”又有一个人说:“我家有台卡车,可用来拉家什。”
“太棒了!”我们唧唧喳喳地叫起来。又有人补充道:“还要一组负责招待和募集衣物。”我还未及多想,就被任命为联络组组长了。
到深夜2点钟,我们列出一个单子,写下所能想到的应做的每件事,然后把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之后回家小睡一会。我记得我把头搁到枕头上时还在念叨:“上帝,我简直不知怎么办才好,一点头绪都没有……但是我们要全力拼一下。”
6点钟,我被闹钟吵醒,几分钟后,2名组员来了。我们仨和组里其他人要试着在24个小时之内为1000名无家可归者提供早餐。我们翻出电话号码簿,给我们列出的每一个也许能帮上忙的人打电话。我第一个电话打给范恩合作总社。听完我的说明,那边告诉我说他们必须递交一份要求供给食物的书面材料,而且需要2周才能获准通过。我耐心地解释说我们等不了2个礼拜,我们需要当天弄来,最好在天黑之前弄到。那个部门经理说她一个小时后给我回话。
我又给西贝格尔公司打电话,重申了我们的要求。老板爽快同意,真让人喜出望外。
我们一下有了1200个过水面包圈。等给扎基农场打电话想从那里搞到些鸡肉和鸡蛋时,我的呼机响了,同伴告诉我说他在汉森果汁公司搞到了一卡车新鲜的胡萝卜汁、西瓜汁及其他种类的鲜果菜汁,汉森公司愿意把它们捐赠出来。范恩合作总社的部门经理回电话说她为我们搞到了各类食品,包括600个面包。10分钟后又有人打来电话说他们打算捐献500个玉米煎饼。实际上,每10分钟都有一个组员打来电话告知他搞到了多少多少的东西。“哦,难道我们真能把这桩事办好吗?”我不禁想。
经过18个小时的紧张工作,我最后在半夜时驱车到翁绍尔面饼圈公司去拉800个面饼圈。我把它们小心地码在客货两用车车厢的一边,这样我就有地方去装那1200个过水面包圈(我已定好5点钟内去拉它们)。
经过几个小时必要的休息,我跳进车里,在西贝格尔公司的催促下,装上那些过水面包圈(这时候我的车子闻起来像个面包炉),然后直奔洛杉矶。已经是周六早上了,我真有些疲惫不堪。5点45分,我把车开进停车场,看到组员们在搭设工作炉,给氦气球充气,设置简易厕所——我们什么都想到了。
我赶紧下车开始往下卸成袋的面包圈和一箱箱的面饼圈。上午7时,停车场门前排起了长队。我们赈施早餐的消息在附近的贫民窟中不胫而走。排队的越来越多,一直延伸到街上,绕了整个街区一圈多。7点45分时,妇女甚至连小孩也加入了就餐的队伍中。他们的盘子中装满了热炸鸡、煮鸡蛋、玉米煎饼、面包圈、面饼圈和其他食品。旁边是一堆堆叠放整齐的衣物。到天黑时,这些衣物都会被领走的。喇叭里响着激动人心的演说:“我们就是世界。”我面前人头攒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肤色,都在尽情享用着早餐。到了上午11点,食物发放完毕,总共让1140名无家可归者吃上了早餐。
我们成功了,在不到48小时内为千余名无家可归者提供了食物。这次经历对我影响尤为深远。时至今日,每当人们告诉我说他们想做什么事但又觉得没有把握时,我会在心里说:“是的,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也曾那么想过……”
不要成为卑贱的人
——孙权
歌德小时候一直不爱学习。他的父亲想尽了一切办法也不能让他归于正道。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小歌德仍然成天无所事事。为此,小歌德不知遭到了多少次的责骂,挨了多少打。
一次偶然的机会,歌德的父亲见到了着名的人类学家福斯贝特·库勒。由于库勒博士非常热衷于教育,便对歌德父亲讲述了许多名人的教育情况。
库勒博士讲述的事情使歌德父亲深受启发,回家后便改变了对待儿子的态度,并动用了全新的教育方法。
他不再要求小歌德完全服从他的意愿,而是常常向他讲述历史上那些伟人的事迹,并告诉他伟人们在小时候都是热爱学习的孩子。就这样,小歌德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在他的心目中形成了热爱学习与崇高、伟大相关联的概念。
有一天,歌德的父亲正在与友人谈论一个他们不久之前遇到过的一个流浪汉。当他发现小歌德就在不远处玩耍时,便故意提高了说话的声音。
他大声说道:“听说那个流浪汉从小就不爱学习,整天游手好闲,他以为不学知识照样能生活得很好。没想到,当他长大后想为自己找个出路,可已经太晚了。因为他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只能成为一个靠乞讨生活的卑贱的人。”
小歌德听到了父亲的话,突然感到了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震动。他想:“我应该做高尚的人还是卑贱的人呢?”
显然,小歌德愿意做一个高尚的人。因为第二天,小歌德表现出了以往从未有过的举动。他主动要求父亲教他学习知识,并不顾一切地拼命学习起来。
从那以后,刻苦的学习始终伴随着歌德的一生。
最终,他达成了自己的愿望,成了一个令人尊敬的高尚的人。
用皮鞋演奏的帕格尼尼
——李玉
意大利着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最擅长演奏旋律复杂多变的乐曲,他高深的琴技很受喜欢古典音乐者的欣赏。
有天晚上,帕格尼尼举行音乐演奏会。有位听众听了他出神入化的演奏之后,以为他的小提琴是具魔琴,便要求一看,帕格尼尼立即答应了。那人看看小提琴,跟一般的琴没什么两样,心里觉得很奇怪。帕格尼尼看出他的心事,便笑着说:“你觉得奇怪是不?老实告诉你,随便什么东西,只要上面有弦,我都能拉出美妙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