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2400000028

第28章 五四精英群体的教育改造及其历史影响(4)

在激进派看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是一种消极的应变策略,“全盘西化”才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振兴战略,才能给民族带来真正的振兴和新生。在这种声势浩大的反传统浪潮和“全盘西化”浪潮中,蔡元培主持制定的教育改造方案,自然不会给传统文化留出太多的空间。

蔡元培担任民国政府的教育部长之后,于1912年(壬子年)9月、10月先后颁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专门学校令》、《大学令》、《师范教育令》,建构了一个完整的、新型的学校体系,是为“壬子学制”。自此至1913年(癸丑年),教育部又陆续颁布了各种学校规程,对新学制有所补充和修改,于是又总合成一个更加完整的学制系统,并被合称为“壬子癸丑学制”。新学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目的、课程设置、学校配置、入学条件、教职员任用、经费及管理等等,都作了具体规定。

按照新学制的规定,小学教育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为宗旨。

初等小学的课程设置是: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女子加设缝纫。

高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本国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男子加设农业、女子加设缝纫,并视地方情形加设英语或其他外国语。与清末相比,取消了读经课,授课时数也略有减少。

中学以完成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取消了清末的文、实分科制度。

中学的课程设置是: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女子中学加课家事、园艺、缝纫。外国语以英语为主,因地方条件可任择法、德、俄语之一种。与清末相比,取消了读经课,增加了手工课。

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专门学校分政法、医学、药学、农业、工业、商业、美术、音乐、商船和外国语各类。

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农、工等七科。各科再分为若干门(相当于现在大学中的系)。预科分三部:

第一部预科生入文、法、商三科;第二部预科生入理、工、农及医科的药物门;第三部预科生入医科的医学门。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跟“癸卯学制”相比,“壬子癸丑学制”最大的改变就是废除了读经讲经课,原先占用一半课时的本民族圣经,在这里没有立足之地。大学设置中,也不再有“经学科”的存在,《周易》、《尚书》、《毛诗》、《春秋左传》、《春秋三传》、《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孟子》、理学等中国文化的命根子,不再是中国教育和中国文化的基本资源,而沦落为绝学。

颇为奇怪的是,这个教育改造方案规定了唯独师范学校应该学习中国文化经典。“师范学校以造就小学教员为目的。高等师范学校以造就中学校、师范学校教员为目的。男、女师范学校都分本科和预科,本科又分一、二两部。男师第一部学科为修身、读经、教育、国文、习字、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农业、乐歌、体操。女师本科第一部学科,除不设农业,另加家事、园艺、缝纫外,外国语为选修,其他与男师相同。男女师范第一部均为四年。男师本科第二部学科为修身、读经、教育、国文、数学、博物、物理、化学、图画、手工、农业、乐歌、体操。女师第二部不设读经和农业,另加缝纫,其他与男师相同。”

“读经”二字夹杂在师范学校几十种课程之中,基本上可有可无,不过是体现了方案制订者的某种犹豫和妥协而已。而且,师范学校是为普通学校培养师资的,既然普通学校不开设经学课,师范学校学习经学的热情也就无法调动起来。所以,可以设想,师范学校的读经课实际上形同虚设。

总之,“壬子癸丑学制”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从教育资源中剔除出去,从此,现代中国人在接受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将不再学习、继承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这些精神文化。一位中国学者在转述阿尔都塞关于教育与国家政治的关系时指出:

如果把前资本主义的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做一个对比的话,那么,前者“存在着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意识形态机器——教会”,而后者却以遍及社会的教育(学校家庭)规训机制作为其意识形态机器;前者主要在公共领域运作,而后者却在私人领域活动。……由于国家机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日常机制内部,从而国家的存在形态本身具有了某种“去政治化的政治形态”。

由此所出现的后果是,接受了此种教育的现代中国人,他们与古代中国人、与这个作为文化共同体而存在的中华民族,将逐步失去文化联系和精神联系。他们的文化资源使得他们与西方社会、西方国家有文化和价值认同上的联系;可是在血缘上和社会组织上,他们又只能属于中国社会。这种文化认同与民族身份的矛盾,将给他们造成严重的精神分裂。

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孤独者》的主人公,就是这种精神分裂的典型案例。魏连殳与村民在祖母葬礼上那种剑拔弩张、决一死战的态度,恰好表现了新一代精英人物精神分裂的严重程度及其疼痛的程度。鲁迅对于这场葬礼上的较量投入如此大的兴趣与热情,可见他对于魏连殳式的精神分裂的体会有多深。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崛起的一代精英人物,迅速成为引导中国文化前途的决定性人物,他们所选择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成为日后中国社会的正统和主流。此后几代国人,都是在这种主流文化和主流教育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寒石山村民所坚守的文化遭到越来越多的批判和扫荡,他们所承受的文化崩溃的疼痛,并不比精英人物少一些。

一部分精英人物率先体验到的精神分裂,外化为不同人群的文化分裂和社会分裂,中国社会因此而遭遇着广泛的撕裂与疼痛。当今中国社会日益严重的文化认同危机和价值认同危机,就是这种疼痛的升级版。

民国以后中国社会的起伏动荡远比清末严重,而且越来越带有文化冲突和政治模式冲突的色彩,就是这个古老民族精神分裂的症状之一。其根源就在于蔡元培所代表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对于中国教育资源的更换与改造。

由于我们几代人都身处这种资源极其单一的教育之中,对于这种极其单一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缺乏反思能力。倒是那些曾经成为五四一代的前驱,却眼睁睁看着五四一代比自己走得更远的前贤所表达的忧虑,给我们提供了反思五四的思想资源。我说的前贤,是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物。

1913年,康有为曾经指出:“新学之士,不能兼通中外之政俗,不能深维治教之本原。”“以欧美一日之强也,则溺惑之;以中国今兹之弱也,则鄙夷之。溺惑之甚,则于欧美弊俗秕政,欧人所弃余者,仿之惟恐其不肖;鄙夷之极,则虽中国至要道,数千年所尊信者,蹂躏之惟恐少有存也。”蔡元培的教育改造,功莫大焉,但是其于中国固有精神文化“惟恐少有存也”,终于不能不说是一种偏颇。这种选择虽然显示了新一代精英群体除旧图新的勇气,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其负面影响终于日盛一日地显现出来。

更早的时候,还在1902年,康有为的学生梁启超在讨论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时,就敏锐地指出:“自今以往二十年中,吾不患外国学术思想之不输入,吾惟患本国学术思想之不发明。夫二十年间之不发明,于我学术思想必非有损也。虽然,凡一国之立于天地,必有其所以立之特质。欲自善其国者,不可不于此特质焉,淬厉之而增长之。今正当过渡时代苍黄不接之余,诸君如爱国也,欲唤起同胞之爱国心也,于此事必非可等闲视矣。不然,脱崇拜古人之奴隶性,而复生出一种崇拜外人、蔑视本族之奴隶性,吾惧其得不偿失也。”

在大多数中国精英还在苦恼于国人之顽固守旧、抵制西学的时代,梁启超已经觉察到了中国社会思潮的另一种趋势。梁启超的惊人敏感不为时人所关注,直到百年之后的今天,终于成为我们反思五四时期“全盘西化”思潮之弊端的理论资源。

同类推荐
  • 品三国中的女人

    品三国中的女人

    从历史沉淀里寻找女人,也从历史文化长流里创造女人。通过这些与男人在一起的女人,展示社会百态和价值取向,为了与《三国演义》里的种种男人步调一致,就此将原有史书上的人物和文化人物改造了、嬗递了,通过他们的行为和言语,由政治人格渗合道德人格,此种打造了的三国文化女人,颇有伦理色彩,诸如诸葛亮妻相夫教子,徐庶母、姜叙母爱憎分明,曹操卞夫人的贤惠、简朴、孙权长女(大虎)的阴险、刻毒,几都为传统文化圈里妇女的多元模式。它也是三国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另类。
  • 大话台州人

    大话台州人

    江南有一块地方民风迥然,既有江南人本有的温婉,也有北方人的直爽彪悍。这儿的人个性鲜明,崇尚“大”文化,传统习俗和现代潮流在这里完美地融合,不好奇他们都是一群怎样的人吗?才女作家王寒以辛辣幽默的“大话”描绘了这个她深深热爱的故乡。
  •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穿越古今时空经纬,和岁月珍藏回溯久远年代,收藏的旅程并不寂寞,有你我一起品味珍藏的妩媚。收藏的旅程既不单调也不落寞,沿途交叉闪现的宫廷、民间、博物馆收藏的繁复风景,沉淀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收藏的旅程》在众多的藏品背后,隐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许惊心动魄,或许扑朔迷离,它们无比生动传奇,倾诉着岁月珍藏中的艰辛和快乐,折射出那个年代的历史和文化
  • 原野短语:风吹哪页读哪页

    原野短语:风吹哪页读哪页

    本书收有“信仰”、“孩子与音乐”、“词语”、“动物·昆虫以及心地”、“男女或情事”、“蒙古的”、“文艺方面”等短语。
热门推荐
  • 梦异己

    梦异己

    这是一个离奇的事,杨一诺一觉醒来彻底蒙了,那是梦?可是它无线真实,另一个时空,另一个跟自己长相相似,却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从此在杨一诺的身上发生了跟过去截然不同的人生,序幕也就从这里慢慢开启......
  • 奇迹穿越

    奇迹穿越

    初中生的不凡事,穿越重生撞上了屌丝同志?(作者第一次写书,写的不好勿喷,谢谢!)
  •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本书从现存的我国各民族的婚俗习惯出发,力求客观地加以介绍,使读者能粗略地了解、掌握我国婚姻有史以来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表现出的差异判断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趋势,以便于使我国婚俗礼仪向更简捷、更健康、更经济、更文明、更具民族特色的方面发展和确立。
  • 九龙爵

    九龙爵

    青龙陨地,火凤翔天。伽罗花开,帝皇星现。异界天骄,中央之王!本以为是神谕中的应命王者,预言里注定的英雄,谁知竟是一个精心编织数百年的局……失踪的大天使长、神秘的双子教皇、遗忘身世的圣女、埋藏千年的王室隐秘……身陷云诡雾谲的乱局,谁能抽丝剥茧,正本清源?阴差阳错之下,与龙魂之晶结下血盟,异界版吸星大法一般的饕餮神功,贯通天下武技的睚眦神功;顶级斗气修炼功法貔貅神功——神妙莫测的九龙功法,能否襄助一臂之力?帝皇斩星剑、神话裁决、烈炎飓风斧、冰河电光锤——中土百名神兵利器榜再现;囚牛、狻猊、狴犴、螭、犼、睚眦、霸下、貔貅、饕餮——匿迹数万年的九大龙爵骑士重临中土!懵懂少年成就传奇史诗。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个平凡的男孩,都能创造奇迹。【起点第三编辑组作品】【司马出品,必属全本!】
  • 你是我心中的人

    你是我心中的人

    面对于自己深爱的人,他们以各自的方法,或是守护,或是默默等待,或是坚持不懈等等。这都是因为他们用心去爱
  • 重生氪星人

    重生氪星人

    在这个世界里有英雄有反派,也有所谓的神明还有邪恶的恶魔,但是他们都害怕一个人!为了保护我爱的人即便屠尽世界!——超人群号:193343996
  • 战尘寰

    战尘寰

    人生百态,你我都是世间不起眼的小人物,心中有梦,却大多有心无力,那就在另一个世界中书写属于普通人的传奇故事。你准备好了吗
  • 青春三岔口

    青春三岔口

    青春是什么?除了聚光灯下的风花雪月,还有聚光灯外的泥泞崎岖。写给所有不被关注的孩子,也包括我自己。愿所有的荆棘中都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 炮灰女配翻身记

    炮灰女配翻身记

    她以为自己是炮灰嫡女,却发现内幕重重,她以为这辈子一定会避开那个冷酷的男人,却发现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心不甘情不愿嫁给他,却发现他就是那个个梦中出现千百遍的模糊人影。她终于接受现实专心经营自己的生活,却发现她的夫君竟然有另一层神秘的身份……
  • 重生乐:莫为繁花又断魂

    重生乐:莫为繁花又断魂

    朝无宁日,暮无良夜,遇上他念念才知道自己的八字有多不好……她上辈子是做错了什么,才会次次遇见这个男人次次都危在旦夕呢?所谓冤家宜结不宜解,虽然每次都像重生一样的命运大改变,但至少她知道远离了灾星就好了,却没想……她还真的要为他断送了性命。好吧,阿爹说他命硬,克不死他就只能她死,来世她一定会提醒自己跑的远远的。如果远离不了呢?那她就……克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