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600000053

第53章 管理智慧(3)

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在东亚现代化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中国的管理哲学,儒家、道家、佛教的管理理念,确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珍视,值得我们再发挥、再创造。其中,儒家的管理智慧或元方法有:“万物一体”、“三才之道”的整体系统观念;“变动不居”、“生生不已”的变通、创生之道;“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动态平衡方略;“仁爱忠恕”、“敬业乐群”的价值理念。儒家强调整体、系统、创造、变通、和谐、中道、诚敬、乐群等。《周易》的三才之道、变通原理,儒家的中庸、中和之道,都是极有深意的管理艺术。它重视经(原则性)权(灵活性)统一,通权达变,强调全系统管理与动态统合。

一、“万物一体”、“三才之道”的整体系统观念

“统之有宗,会之有元”,“万物一体”,“三才之道”,这作为中国经营管理的元方法是有其深刻底蕴的。当然,我们尚需结合现代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融会贯通,去实践和发展。但不管怎么说,中国的管理智慧及经营谋略之道是世界级的瑰宝,是有生命力的。它不是小的技巧而是大的智慧,颇值得珍视、发掘与发展。

我想从元方法的角度强调一下中国管理智慧的整体观、有机系统观、动态平衡观等。中国哲学把世界看成是开放的、交融互摄、有机联系的整体。中国管理学不把管理对象看成是孤立、静止、不变、不动或机械排列的,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天、地、人、物、我,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峙的系统,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同处于一个充满生机的生命洪流之中。中国哲人观察宇宙人生,以一种“统观”、“会通”的方式,即着眼于天地人物、人身人心都处在不同的系统或“场”之中,肯定各系统、要素之内外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人体小宇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世界大宇宙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古代哲学以“统体”、“一体”,或者以“道”、“一”、“太极”、“大全”、“太和”等表明这个整体。

《周易》这部书是广大而包罗一切的,有天象的规律,有人事的条理,有地理的法则,总括天地人三才而重复起来,所以每卦有六爻。六爻不是别的,就是三才的规律。“天地人三才之道”把各种事物之间复杂的联系与制约关系,归纳成多层次互相制约的天道、地道、人道三大方面或系统。

“天道”、“地道”、“人道”的思想,“天”、“地”、“人”三才的思想,都认为创造的生命精神贯注于天上、地下、人间。天道(乾道、乾元)是宇宙间最刚健的、富有创造性的东西,地道(坤道、坤元)是宇宙间最柔顺、富有承接性的东西。《易传》与《中庸》认为,人居于天地之中,兼有天的创生性与地的顺成性,参与、赞助、配合、协调天地的变化与生长,进而与天地鼎足为三。人是天地之间的枢纽。广博深厚的天地之道生育万物,不可测度。人学习、效法、光大天地精神,可以尽量地发挥人的本性和万物的本性,使他人他物各安其位,各遂其性。

二、“变动不居”、“生生不已”的变通、创生之道

“生”的原则即创造性的原则。《周易·系辞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中国哲学崇尚“生生之德”,即以人的创造性精神匹配天地、乾坤、父母之大生广生之德,尽人能以弘大天性。中国“尊生”的传统,即尊重、发扬创造性的生命精神,强调全面发挥人的潜能,参与、赞助天地之化育,理性地适应并进而主宰天地。在管理学上,《周易》的管理智慧,即把自强不息、生生不已的主体精神,“元、亨、利、贞”的流衍创化的客观历程和效法天地的自然之道结合起来。这样,它就不是单方面地强调开拓创新、穷通变易,而在一定程度上又涵盖了顺应自然之意。因此,开与合、守常与应变、原则性与灵活性、创造性与继承性(创业与守成)的辩证统合,即是企业管理的一种高级的智慧和艺术。

“变”也是一种“生”。但“生”的意涵主要是“创生”、“生化”;“变”的意涵主要是“变通”、“制宜”。《周易》被人称为“变经”,总结了自然、人事正反诸方面的经验教训,对凶吉、祸福、穷达、存亡、生死、利害诸关系的把握,提供了最佳趋避的模型和最佳应变的方法。在阴与阳、否与泰、剥与复、损与益、革与鼎、既济与未济之间,寻找因条件变化而不断求变的契机。由是而提出了因时、因地、因物、因位制宜的要求。所谓“制宜”,是主观价值与客观实际配合得宜,关键在管理主体的感通化裁之功。中国哲学提供了一种高级的变通智慧,这种智慧和西方科学管理方法不同,是具有根源性的智慧,或者说是一种人文的睿智,把管理看作是以人的价值主体为依归的。有的学者称之为“道智”或“道术”,以区别于西方知性的科学的管理。另一方面,关于刚柔、予取、进退、攻防、正奇、明晦等等权变谋略的思想,在市场营销、价格战等方面,提供了灵活的战术计谋、市场权术等辩证智慧。

在中国哲学中,变化、发展的观点是最为普遍的观点。孔子曾用昼夜不停的江河来形容整个世界的迁流不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一切事物都是暂住的、易逝的,宇宙是无穷往复的过程。

《周易》的“易”字,本身即有变易一义。

精研宇宙运动变化最详密的是《易传》。《易传》认为,一切事物均在大化流行之中,整个宇宙便是一个变动不居、生生不息的大过程。《易传》认为,变化是一个根本的事实,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从这些形象中可知变化的永恒。

而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即是阴与阳的相互对立和统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周易·系辞上传》)“道”在这里指阴阳二气的动态统一,也就是万事万物运动的过程或轨迹。“继”是接续不息的意思,这里指人道继承天道而有自然之善。人的本性正是依天道而成就事业。《易传》以阴阳二气的对立、交感作为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和规则。《易传》说,天地阴阳之道生育了万物,这是伟大的品格!《周易·系辞上传》:“富有之谓大业。

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地创造出万物并促进万物生、长、壮、老,这是巨大的业绩。天天有新的进步就叫做崇高的品德,不断地化生就叫做“易”。

这里歌颂了自然化育万物、新陈代谢不已的状态。

中国哲学家认为,自然万物无不在变化迁流之中,无一刻停息;变易本身没有什么刻板的公式可循,变化的本质是创新;宇宙是一生生不已、日新无疆的历程,一切都在创造发展着。《易传》说,《周易》这部书所讲的道理,是常常变化迁移的,不是静止的,而是普遍流动的,不可拘泥、执定于常态、纲要、公式或教条,只有适应它的变化。《易传》又说,乾阳坤阴之气一闭一开,叫做变化;变化往来没有终止,叫做通达。阴阳势力互相制约,在于变化,顺着变化之理加以推行,在于通达。“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的道理是遇到困境就加以改革,改革之后就行得通,行得通就可以长远。变化通达是适应时代、时势、现实的需要。这就是说,仿效天地自然的流行不息,人事之道也要从实际出发,顺应时代潮流,与时偕行。

中国哲学往往以“动与静”和“变与常”来表达具体事物的运动与规律。

一般说来,动与静指的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变与常指的是运动与规律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动静首先是指事物存在的两种状态,即变动状态和静止状态。荀子认为,动与静是同时并存的。《易传》有“动静有常”的说法,即认为事物的变动与静止是有其内在的规律性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极而静,静极而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动静之间互相包含,不可分割。这就是变化的根据,也是运动的弹性之所在,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中国哲学家大多肯定变化是实在的,宇宙是一如川的大流,一切物都是变动不居的。同时,很多思想家又认为变化不是紊乱的,而是有条理的。变化之中有不变不易的东西,恒长持久的东西,那就叫做“常”。“常”即变中的不变之义,不易之则,而变化自身也是一“常”。中国哲学家不仅肯定了变中之常,而且讨论了变与常的辩证关系。王夫之指出,常为一,变为万,“常一而变万,常万而未改其一”;“变而不失其常”;“常亦在变之中”(《周易外传》)。可见“常”

与“变”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王夫之强调“以常治变”,“执常以迎变”。

事物的变化是普遍存在的,是永恒的;变化之中有不变的常则;把握住变化的规律是十分重要的;规律就在运动变化之中,没有离开运动变化的常则;常则也会随着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发生变化,不能以教条的方式拘执常则;变化与常则的关系是辩证的。

三、“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整体和谐、动态平衡方略

“和”主要指“和谐”及“多样统一”。孔子讲“和而不同”(《论语·子路》)。

“和”不是“同”,也不是“不同”。史墨讲“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国语·郑语》);《礼记》讲“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中庸》)。中国哲学关于天、地、人、物、我之间的“和谐”思想、“宽容”思想,不仅为人类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和人文环境的生态平衡提供了睿智,而且是现代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重要思想资源。现代管理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内在自我的协调关系,强调一种宇宙一体、普遍和谐的整体观念。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王阳明说: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儒家观念中的宇宙家族思想及推己及人、仁民爱物的意识,在未来世界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对于企业之间及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处理,乃至企业效益的显发有着重大的意义。

“和”是万物生存发展的根据,对此,中国哲学家有很多说法。如《礼记·乐记》的“和,故百物皆化”;《荀子·乐论》的“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淮南子·泛论》的“阴阳和平”,“天地之气,莫大于和”等等。

除此之外,强调适度、合宜的“和”、“中”与“中和”的内涵,也在儒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如《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人的喜、怒、哀、乐等感情没有发作的时候,叫做“中”;发作出来而能合乎礼节叫做“和”。“中”是天下最重大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道路。

将“中和”的原理发挥到极处,天地就清宁了,万物的生长就茂盛了。这里的“和”或“中和”,是人生实践中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它具有通过实践追求以使现实与理想统一的意味。

同类推荐
  • 孔子智慧讲堂

    孔子智慧讲堂

    本书通过对孔子思想的了解,亲近和掌握传统文化,更能理解和感受孔子思想的魅力,对如何调整好自己的人生会有所帮助。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本书对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研究进行反思和重构,追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理论资源,系统阐释柏拉图、康德、尼采、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影响;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进行系统反思,并论及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未来走向问题;对诗学研究的反思主要是从诗学生产的角度出发,论及新时期以来影响深远的10本文学理论教材,对文学理论生产的知识空间、问题意识和现实语境进行反思,从而达成重建本文诗学的目标;最后以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落脚点,阐释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
  •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佛家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儒家说:“人人可做尧舜。”道家说:“人人皆有仙缘。”这就是说,每个人天然是一座宝库,一旦发掘出来,价值何等惊人!然而,多数人身怀异宝,却庸庸碌碌了此一生,最后埋于荒丘之下,这又是何等浪费! 而李叔同、南怀瑾两位大师却凭着他们那一点点素心慧眼,做了一世高人。为什么多数人不能充分实现生命价值呢?本书将为你指点迷津!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 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帝龙之黄昏的荣光

    帝龙之黄昏的荣光

    两千年前,那场惨绝人寰的战争将大陆撕裂成了四份,诺伊女神在生命的最后,她用生命将记忆散落在世界各地,生命耗尽的她也化成了一巨石像……千年过后,精灵族的拉尔与莉娅为救父亲,踏上了旅途……于是……黑暗的双手向他们靠近,在危机险阻中他们该何去何从?在友情与死亡面前他们又该如何抉择?
  • 白鹿天尊

    白鹿天尊

    水白大陆南偶,少女阴差阳错拾得至尊术道,走上至尊之路,殊不知异象突变,长发又及腰,故人再相逢……
  • 末世之英雄世界

    末世之英雄世界

    英雄无畏挑战,哪怕屡败屡战!一场车祸,让方锦意外的进入了神秘的死后世界。在这个被无边森林包围的神秘营地中,他可以兑换到任意技能和宝物,更能进入森林猎杀魔兽,提升自己的实力。然而,究竟是谁创造了这个世界?森林的尽头又有什么?
  • 以吾三生丶许汝三世

    以吾三生丶许汝三世

    用吾三生纯洁无暇,许汝三世情梦难尽。她,本是茗秋国的公主,天真无邪。他,是高高在上的天神次子,玩世不恭。当她遇上他,便是一见钟情的相守。可天意弄人,他,却堕落成魔,亲手葬送了他的爱情。他在轮回中苦苦追寻她,可这一世,她却出生在降魔世家,和他势不两立。可他在乎的她却偏偏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他忍无可忍,亲手杀了他最爱的人。可是,他后悔了,他用自己的灵魂许下一世他们能够在一起。这一世,他会如何守护她?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可三世的迷离,我终究还是栽在你的手里:三生的情梦,都是为你所编织。三生,谁又是谁的牵挂?三世,谁又是谁的羁绊?从别以后,几回梦缥缈,执手若无,泪溅花上。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绝世杀手:倾城三小姐

    绝世杀手:倾城三小姐

    她,是现代社会的绝世杀手;“他”,是君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三“少爷”;当她成为“他”,又将翻起怎样的浪花?收神兽,渡天劫,炼绝品丹药,一指破苍天!入玄堰学院,三位美男伴身边!雾艹,别给我拉仇恨了!二姐不服?打得你生活不能自理!服不服?六品丹药?哦,我这里一袋一袋的,要不要磕两个?有个绝世妖孽伴身边,轮回道,炼药师,手到擒来!
  • 五朝往事

    五朝往事

    金灭契丹与北宋后的天下动荡混乱,江湖倾轧、朝堂列国间的合纵连横、民间百态尽现期间。芸芸众生红也只有两宋之际的马扩亲身经历了见证了这一切的风云变幻,其子马彻也如其父般被卷入这个大潮
  • 阔少的俏皮公主

    阔少的俏皮公主

    这是一个千金小姐和花花公子哥的故事,她们故事会摩擦出什么火花呢?尽请期待!!作者第一次写,不喜误喷。谢谢!!
  • 现代僵尸传

    现代僵尸传

    一个曾经受大伙最喜欢最火热的网易游戏大话西游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化,正式进入了5D 虚拟版。主角 “黎明”在游戏跟女主角里面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的奇迹~~~~~作者新建群92888918 内容肯定是需要修改的 大家一起进来 帮忙设想YY下了
  • 龍一宿缘

    龍一宿缘

    传说万物之最强者,自东方而来,谓之执法,可御天劫号令众生,无所匹敌,不受天地法则制约,翻山倒海信手拈来,纵横八荒舞动之间,此物生得虎须鬣尾,身长若蛇,有鳞似鱼,有角仿鹿,有爪似鹰,能走,亦能飞,能倒水,能大能小,能隐能现,能翻江倒海,吞风吐雾,兴云降雨,名曰:龙。我要讲的故事,在大陆上可谓是人人知晓,但能把这传说讲成传奇的却只有一个人,他叫白半仙,也有人管他叫瞎子白。说书,讲故事的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故事的内容,而这个故事的主角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风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