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400000003

第3章 绪论:中国佛学的特点与精神(3)

大足石刻——三教圆融的典范中国佛教的三教融合思想大体上经历了一个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教一致论,到隋唐时期的三教融合论,再到宋代以后的三教合一论三个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对传统儒、道思想以依附、迎合为主,在三教关系上,注重从三家学说均有助于王道教化的角度论证三教的一致,如东汉末魏初的《牟子理惑论》。隋唐时期受统治者三教政策影响,儒道佛三教逐渐形成三教鼎立的局面,三教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均提倡三教归一、三教融合。佛教思想家如神清、宗密等在吸收融合传统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教融合、三教一致的观点。入宋以后,由于佛教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方法为儒家所吸收,其自身的发展则日趋式微,因而在理论上更强调与儒、道的融合,宣扬三教一致论,特别是加强与儒家思想的融合。

中国佛教的判教思想关注的是佛教内部不同经典和不同学说的判释与融合。总体而言,中国佛教的判教思想是将不同经典、不同学派的思想作为一个整体,对其进行判释的目的,是将其组织、会通为一个互不矛盾、相互融通的有机整体,体现了中国佛教在对待不同思想学说时的态度和理论思维上的圆融精神。一般而言,南北朝佛教判教思想偏重于以“时”判教,即从不同经典出现的时间来进行教判,如慧观的“五时判教”。而隋唐佛教判教思想则注重以“理”判教,即从不同经典学说的“义理”来判教。如华严宗法藏“五教十宗”的判教思想即是从义理出发,将佛教理论的发展视作一个从小到大、由始至终、由渐而顿、由偏到圆的逻辑发展过程。

中国佛学的圆融精神还体现在中国佛教理论对不同思想学说的融通当中。这在魏晋南北朝佛学理论当中即有体现。东晋慧远的因果报应论即融合了印度佛教的业报轮回思想和中国传统的善恶报应观念;而僧肇佛学在正确阐发印度佛教般若中观学说的同时,也吸收融合了老庄玄学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理论主题。隋唐宗派的佛学理论是建立在对佛教不同思想学说的融通基础上的,其思想学说中体现出的圆融精神更为明显。在隋唐宗派佛学中,天台宗佛学理论的圆融特征最为突出。如天台宗针对南北朝时期北方重禅法、南方重义理的不同倾向,提倡止观并重,调和南北学风;其“三谛圆融”的思想强调于一念心中将空、假、中三谛圆融统一,又通过“一念无明法性心”这一核心命题,将无明缘起与缘起性空观念结合起来,体现了理论思维的创造性和圆融性。

中国佛学的圆融精神对于当代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代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同时也使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日益凸显出来。文化的多元并存、协调发展成为时代文化发展的需要。中国佛学的圆融精神特别是其判教思想中体现出的对不同文化、不同思想学说的包容、吸收和容纳的态度,在今天多元文化并存的态势下,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包容、协调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第二,中国佛学具有融合宗教出世伦理与儒家世俗伦理的伦理精神。

中国佛教伦理思想是在印度佛教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佛教的根本追求是人生痛苦的解脱,其伦理观念首先是围绕这一根本追求展开的,佛教伦理首先是一种宗教伦理。佛教伦理同时也具有以宗教伦理融摄世俗伦理、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相结合的特征,佛教伦理的这一特征在以儒家为重要代表的中国文化氛围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也为中国佛教伦理融合传统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提供了理论前提。同时,大乘佛教平等慈悲、自利利他的伦理原则也对中国佛教的伦理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儒家伦理是适应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结构、为维护宗法等级秩序而形成的;传统儒家伦理主要是一种世俗伦理,关注的是宗法社会秩序的维护和世俗伦常的确立;传统儒家伦理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儒家伦理对“孝亲”的推重与传统宗法社会的血缘特性有本质的关联。讲求出世解脱的佛教伦理与强调经世致用的儒家伦理有根本的不同,因而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土始,便与传统儒家伦理存在着矛盾与冲突。特别是佛教出家弃俗的修行方式、毁服剃发的生活习俗、不拜父母和王者的处世态度等,与传统儒家伦理观念冲突尤甚。儒家常以佛教不合传统礼教等为由,激烈地排斥佛教。

面对传统儒家的排斥和批判,中国佛教主要采取了妥协、调和的态度,一方面竭力论证自身伦理思想与中土伦理观念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在自身思想体系范围内自觉吸收融合儒家世俗伦理观念。中国佛教伦理对传统儒家伦理的吸收融合,大体上遵循这样的模式:一是立足佛教自身的宗教解脱的追求;二是顺应世俗伦理,将宗教解脱的追求落实于现实的伦常实践中,将现实的道德伦理实践作为宗教解脱的前提和条件。中国佛教融合宗教出世伦理与儒家世俗伦理的特征在其善恶观、戒律观、修行观和孝亲观中均有具体的体现。

善恶观方面,印度佛教的业报轮回思想对中国佛教伦理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比较完整、系统阐述佛教业报轮回思想的是东晋名僧慧远。慧远的善恶报应论带有融合佛教因果轮回说与传统善恶报应思想的特征,其思想受传统报应论中的灵魂说、善恶报应说影响很大。隋唐宗派佛学在善恶观上一般均将世间善恶观与出世间善恶观相融合。如天台宗的“性具善恶”说一方面肯定人性本具善恶,另一方面又从般若空观思想出发,强调善恶本身的虚假不实,要求人们通过修习止观以证悟涅盘解脱境界。禅宗在肯定顺应世俗善恶观念的同时,也强调在宗教修行目标上超越世俗道德伦理层面,追求心灵的解脱。

戒律观方面,中国佛教戒律观重视大乘菩萨戒,隋唐时期,大乘菩萨戒非常盛行。道宣律宗强调《四分律》分通大乘,天台、唯识、华严、禅等宗派佛学均主菩萨戒,在戒体上“以心为戒体”,这突出地体现在天台宗的“性具发显戒体说”和禅宗的“无相戒体说”中,表现了中国佛教“戒心为本”的主导倾向。此外,惠能还将心性的明净与现实生活中德行的平正结合起来,把世俗伦理的道德规范融摄到戒法中,以佛教心性的自觉、自律融摄道德伦理的自觉、自律,体现了中国佛教伦理融摄传统儒家伦理的特征。

同类推荐
  • 体悟《心经》深意

    体悟《心经》深意

    《体悟心经深意》是台湾学者郭永进先生经过真修实证以后的解经之作,通过很多幻灯片的生动演示,图文并茂地来诠释《心经》这部深奥经典的真正内涵。让很多人都能轻松读懂这部“无字天书”, 透过这些超越经典、超越文字的“心路”,直接指引大家去看到那活生生的生活,进而通过实证而渐入心灵自由的解脱之境。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西北宗教论丛(第2辑)

    西北宗教论丛(第2辑)

    在历史的长河中,西北地区是多种宗教的传播区域,祆教、佛教、摩尼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性的宗教在这里竞相呈现,成为人类宗教文化的大展台。这些世界性的宗教也是最先在这里发生碰撞、交流与汇合,并互相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宗教文化景观。长安以西的丝绸古道上,遍布着佛教的石窟和造像,诉说着佛教从印度一路走来的历史:祆教、摩尼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亦无不取道于丝绸古道,进入中国内地:中国土生的宗教道教亦由此传入西域、印度,丝绸古道堪称为宗教文化之路。
热门推荐
  • 舟行记

    舟行记

    舟行水上,同乘一舟的人,不求同舟共济,不求不起分歧,只求不要一时愤起,便砸了舟,破了船,共沉浊浪。只愿最终小舟能够平安抵达彼岸,这样的要求,怎么看都不过分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护花神兵

    护花神兵

    第一杀手很厉害吗?在他林城面前什么都不是。第一神医医术高超吗?在他林城面前只是一个小弟。第一兵王很牛吗?在他林城眼前也不过只是一只跳梁小丑罢了。这天下间没有他不会的,只有他不想做的,万年不出的天才,笑傲都市。
  • 古来约

    古来约

    “你快乐吗?”“你这样哭,跟下雨有什么区别呢?”“我忘记了一切,却脱离不了仇恨!”“停下来看一看,其实身边风景很美对吗?”“包容你的不是血脉,而是爱!”……
  • 混世二烟王

    混世二烟王

    本故事描述隔河相望的部族因利益而引发的事情。这里的百姓相互通婚和通商,本来可以算是邻里亲戚。前几代人都和睦相处,相互来往。可是由于四处抓壮丁,逼交苛捐杂税,地方官员横行霸道,欺诈诱骗,鱼肉百姓。豪强地主为了保全自身利益,于是与官员商人勾结,横征暴敛,搞得穷困的人家妻离子散,甚至家破人亡。由于高山大河形成的天然屏障和阻隔,双方各自在对河两岸设置了兵丁壮汉把守渡口,于是进一步激化了双方的矛盾,在加上各种利益矛盾错综复杂,交织穿插,百姓、官员、土匪、地主、民兵、小偷等轮番登场,演绎花样百出的人生心酸苦辣的事件,展示在艰苦无奈的岁月,下层百姓尤其是小人物求生存求生活的人生苦情故事。
  • 张艺兴之你的笑容好似毒药

    张艺兴之你的笑容好似毒药

    她,夏氏集团的千金。她的父母为了利益把她带到了一个她根本不爱的人身边。他,张艺兴。她,夏颜。随着时间流逝,夏颜对张艺兴慢慢产生了情愫……可天意,并非如此。
  • 流氓圣人团

    流氓圣人团

    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是一群主角的故事……
  • 重生之冷心仙子

    重生之冷心仙子

    万花丛中,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犹如落入凡间的精灵,吸引着众男主的视线。男主一:仙儿,今生有你,死而无憾。男主二:仙儿姐姐,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魂。男主三:仙儿,为了你,我愿舍弃天下.....男主N:............仙儿:喔。在众男主感天动地的告白声中,女主仅用了一个字,于是乎,众男主由于一时气不顺,吐血倒地。
  • 不朽星帝

    不朽星帝

    浩瀚宇宙,璀璨星河,那片广袤无垠的星辰大海,是人们终其一生的追求。权势,金钱,美女……那里都有。那里,有弃头颅洒热血的疯狂。那里,有俯瞰宇宙星河的野望。一秒桑田成沧海,万念情仇俱成空。唯有,热血不灭!
  • 凤隐天下之倾世毒妃

    凤隐天下之倾世毒妃

    “锦儿,你是我的!是我的!是朕的女人。”“你疯了!你真的疯了!”“锦儿,留在这儿,留在我身边。”他近乎祈求的语气让她无法狠心离开。两年后,一个神秘组织出现在这片大陆上,她们专杀不忠的男人和抛弃妻子的男人,更传说这个组织的女杀手是当今皇上最疼爱的——锦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