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9800000043

第43章 二零零三(1)

纪事

2月赴香港浸会大学,讨论“基督教与人文主义”研究计划,写作《中国传统中的人文精神与宗教精神》。8月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参加欧洲与中国学者基督教学术会议,第一次在北极圈内湖中游泳,并在会上惊讶于中国教会代表的发言!对芬兰首都中心广场耸立的唯一塑像竟是其民族之敌(俄皇亚历山大)印象极深,为西贝柳斯的《芬兰颂》感动亦深,两者体现出尊重历史与爱国情怀毫不矛盾、相辅相成。年底到2004年年初,利用一人呆在道风山的清静,写出了两篇从历史角度谈基督教与人文主义关系的论文。在几位博士生的帮助下出版了两本文集,对这一年发表的几篇论文颇为“敝帚自珍”。

基督教研究对当代中国大学的意义

——从纽曼的“大学理念”说起

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大陆,大学的发展呈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特征。一方面,它们经历过世界大学史上前所未有的震荡: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院系调整”时的拆散或肢解、合并或拼接,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系科变学院、学院变大学”大潮中的膨胀或扩张、联姻或吞并;从“土地改革”时创办革命干部大学,到“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全面停课、中期的下乡务农和后期的“工农兵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全国的高等院校都大起大落,在劫难逃。另一方面,它们又维持着也许只有前苏联的大学才可以相比的长期不变:从教育理念到管理体制,从教学方法到教材体系,一代又一代的教师都相沿成习,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也习以为常。

当然,这两个彼此相反的特征,其实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即全国统一的教育体制和领导人的即时意愿。

然而,在世纪交替的这几年,由于相当多的学生、家长、教师尤其是一些官员的思想转变或曰“思想解放”,中国大学的渐进的良性转变已初露端倪。除了经济发展导致的大学地位提高和教师收入改善之外,各大学在管理、教学和教材等方面的自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这些方面的所谓“国际接轨”进程也有了加速的迹象。

在本文所注重的教育理念方面,虽然较之前述几个方面而言转变不甚明显,但是也有了实际的进步,这特别表现为“素质教育”这一口号的提出。这个口号相比于前三十年“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口号,相比于实为政治灌输的“德育”和分数挂帅的“智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尽管它的全面而彻底的实施,还需要人们,首先是教师们付出巨大的努力。

这种努力,理应包括对于国外重要的教育理念的思考、评价和吸纳。在这方面,约翰·亨利·纽曼(JohnHenryNewman,1801-1890)的“大学理念”,无疑是很值得思考的。

一、纽曼的“大学理念”之再思

(一)

纽曼作为一位活跃而多产的着作家,不但以“牛津运动”的核心人物而着名,而且以一种大学理念的倡导者而着名,不但以其在《时代书册》中发表的文章和改宗行为引起了一时的轰动,而且以其在《大学理念》一书中发表的演说词和办学主张产生了长久的影响。他在应邀主持筹办爱尔兰第一所天主教大学期间,发表了五次系列演讲,后来又写作了另外五篇演讲稿。1852年,他把这十篇演说词结集出版,题为《论大学教育的范围和性质》。在担任该大学的校长期间,他还为哲学与文学院、医学院和理学院等院系专门写过十篇演说词或文章,1859年以《论大学课程》为题发表。1873年,他把这两本书修订,并合集为《大学理念之界说与阐明》一书出版,从此,这部在他死前已再版九次的着作,便以“大学理念”之名传世。

这部名着在1996年作为西方传统“关键性着作”系列之一而再版时,丛书编者之一,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弗兰克·特纳(FrankM.Turner)在“前言”中写道:

“纽曼的《大学理念》在其出版以来的近一个半世纪之中,对于高等教育的相关探讨和概念形成,一直发挥着非同寻常的影响。现在,高等院校及其课程设置、使命天职、资金筹措等等,已经成为人们关注和争议的焦点,在这样一个时代,耶鲁大学出版社在其再思西方传统丛书中再版这一经典着作,诚为适时之举。纽曼的着作深深植根于这一传统,反过来又对理解这一传统并向一代又一代学生传授这一传统的方式,做出了巨大贡献。”所谓理解和传授一种传统的方式,也就是教育的方式。在中国大学的教育方式真正要“面向世界”的今天,如果中国真正要走进世界,也让世界走进中国,那么,再思一下纽曼的“大学理念”,看其对当代中国大学的教育理念有何参考价值,可以说也是一种“适时之举”吧。

(二)

在这部对西方高等教育的形成和目标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着作中,纽曼讨论的重要问题非常之多,以至于要在此一一探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这里,我们只能就其主要观点与我们的论题之间的关系,作一点粗浅的“再思”。

纽曼的一个观点,是认为所谓大学,应界定为“传授全面知识的地方”。他解释这个观点说:“这意味着其宗旨一方面是智力性的而非道德性的;另一方面是对知识的普及和扩展而非提高。假如大学的宗旨在于科学发现和哲学探索,我就看不出它为什么要有学生;假如意在宗教训练,我也看不出它何以能成为文学和科学的中心。”在此应该澄清的是,这里的“道德”一词毋宁说是“宗教”一词的误用。因为,纽曼在后面多次通过说明教皇建议设立这所大学的目的的方式和其他方式,表达了对道德或品性培养的重视,例如他说:他的“主要和直接的目的,不是科学、艺术、文学、职业技能和知识发现本身,而是要借助文学和科学,使他的子民受益……使其在某些道德或智力习惯方面得以践行和成长”。他还在提到“英国绅士”这一概念的狭隘性之后,肯定了大学培养“绅士”的目标。同时,他还多次区分大学的教育职能与教会的宗教职能。他认为大学是一种人间的机构,应该造就具有广博的知识、批判性的思维、高尚的道德和社会敏感性的人。大学不是能从根本上转变人的堕落性和罪性的机构,但是能够通过开明的或文科的学问来塑造纽曼所谓的绅士。

纽曼认为,大学教育从定义上说就有别于职业教育或专业教育。大学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是视野的开拓、心智的转变、思维的习惯,以及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的能力。

但在另一方面,纽曼又认为,所谓全面的知识当然应该包括神学,因为神学也是一门学科(他称之为一门科学或科学中的科学)。他论证说,一个机构若不教授全面的知识(universalknowledge),也就不能称为“全面的学校”(university)即大学。

纽曼还强调了大学与科学院(academies)或学会(societies)的区别。他认为后者“主要关注的是科学本身而不是学生”。他指出:“发现与传授是不同的功能;两者也是不同的禀赋,而且很少并存于同一个人身上。一个人耗费时光向所有的来者传播其现有的知识,就不大可能还有余暇或精力来获取新的知识。人类的常识已将对真理的探索与宁静隔绝的状态联系起来。那些最伟大的思想家都专心致志于他们的主题而容不得打扰;他们往往神不守舍,性格独特,而且或多或少地避开教室或公共学校。”总起来看,纽曼的主要观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大学有别于职业性或专科性的学校,主要任务不是进行职业培训或专业教育,而是通过开明的或自由的或文科的学问,扩展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思维,转变学生的习性,“使他们成为更聪慧、更能干、更活跃的社会成员”。一句话,大学的目标是培养他所说的“绅士”。

二是大学有别于科学院或各种学会,其主要功能不是进行科学的探索或发现,而是向学生传授已有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传授也并非为了科学发展本身,而是为了学生的培养。

三是大学不同于教会或宗教机构,其任务不是转变“堕落的人”或罪人,而是通过哲学、文学、科学等的教育,使学生能在“堕落的人类社会中”生活,并具有“权宜性的、世俗的美德”。但是,大学传授的知识应该是“全面的”,所以理应包含基督教神学。

(三)

在“再思”这些观点,考虑其中每一个部分之适宜与不适宜,可取与不可取的时候,我想,以当代中国大学的状况作为立足点,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我们应该立足于当代中国大学中“素质教育”的状况,来思考纽曼关于“绅士教育”的观点。

正如纽曼所假设的他的听众对“英国绅士”的批评一样,他的绅士概念在今天的中国显然也是不适宜的、不可取的。一方面,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教育曾经彻底地、有时甚至是非理性地(如在“文革”之中)批判了与普通民众对立的贵族思想或贵族作风,从广大人民的观念层面扫荡了“绅士”理念;另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社会生活的等级性阴影在民众下意识层面中的负面影响,依然不可低估,这种影响在最近十来年中已经浮现于社会的表层,助长了生活中的诸多不公平现象。考虑到这种社会现实,关于“绅士教育”的提法,即便有某种高尚的因素内在于其中,仍然是不可取、不适宜,同时也是行不通的。

然而,从前面的叙述已经可以看出,纽曼的观念中有不少东西十分接近于当代中国大学中关于素质教育的观念。这种教育的重要性,正在于我们的学校长期以来一直以片面的政治灌输取代了全面的人格培养,以技术性的智能(尤其是记忆能力)培养取代了精神性的人性熏陶。这种教育的迫切性,则在于教育中的这种缺失,现在已经将恶果撒向了今日中国的社会生活,使得追求真理的精神日益淡漠,同情仁爱的品质日益少见,自我中心盛行,犬儒主义成风……凡有鼻子可嗅的人,都可以嗅到这些恶果腐臭的气味!

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出好些年了,其效果距离中国社会的需要之遥远,是不可否认的。这里的原因固然很多(首先是学校作为社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远远不及其他方面的制度、传媒及其造成的行为表率的影响力之大),我想,未能认真地思考和吸取国外行之有效的某些教育理念,也许可算是其中不算太小的一个。

其次,我们应该立足于当代中国大学中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状况及其得失,来思考纽曼关于“传授”与“发现”的观点。

一方面,纽曼以后一百多年的大学发展,包括苏联大学与科学院分离的模式和美国以大学为科研基地的模式,从整体上说似乎反驳了纽曼的论点,因为美国模式已经赢得了更多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成效。另一方面,不论是在美国、苏联,还是在中国,甚至在任何别的地方,大学和科学院里的实际状况也告诉我们,许多人确实在“教学”与“科研”所需的两类才能中只具备一类,或者一类远胜于另一类,这使得他们在某一类机构中不能够人尽其才。一种失败的制度,也就是不能让尽可能多的科研人才搞科研,教学人才搞教学,让两种才能皆有者人尽其才,让两种才能皆无者改换职业的制度,即相对不合理的制度。

就当代中国大学的状况而言,一方面已有越来越多的科研职能在从科学院转向大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于僵硬的苏联模式;另一方面在大学内部仍然有上述相对不合理的制度存在。

无论如何,我们不得不承认,仅就教学工作,或者仅就学生培养尤其是素质培养的工作而言,纽曼的观点自有其道理。换言之,教学固有有助于科研的一面,仍然会占用科研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因而对科研能力较强或两种能力均强的教师来说,仍然是会减少科研成效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纽曼的关切,主要是在教学或“传授知识”或培养学生方面。

纽曼的论述还提醒我们,应当注意科研工作或他所谓“发现”工作的精神层面。当代中国大学中众多学者的状况表明,长时间从事某一方面的研究,有时候会使研究者专注于或献身于某一领域,这会对学者本人的精神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使之更有可能做出较大的贡献。而在另一个极端,对其研究对象完全冷漠的学者,因为对其领域没有精神上的投入,其研究成效一般也较小。而这在当代中国的大学里并非罕见的现象。

最后,我们应立足于当代中国大学内学科设置的状况,来思考纽曼关于“全面知识”的观点。

当代中国大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本来就是专科性的,或者是从专业学院扩大而成的,例如林业大学或医科大学之类;另一类则是所谓“综合性大学”。前一类大学的学科设置,当然与“全面知识”相去甚远。后一类大学在全校范围内有较全面的课程设置,但是由于院系之间的壁垒,不但不像西方一些大学那样要求学生必须学习跨系科课程,反而对学生的跨系科学习有所限制。再加上学生必须归属某一系科,所以对于学生来说,综合大学的实际状况,也不是那么“综合”的,学生所学知识也不是那么“全面”(universal)的。

同类推荐
  • 大山里的人生

    大山里的人生

    本书从作者浩繁的著述中,选取有关人生的纪实和思考的部分散文,以展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在凤凰的石板路上,在湘西的大山深处,在都市的街头巷口留下的深深足迹;展示一个以小学毕业的学历而成为作家、学者,在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旅途上的奋斗与挣扎,辛酸与欢乐,失败与成功;展示一个普普通通的灵魂的苏醒与叛逆、磨炼与裂变……
  • 陌路相逢

    陌路相逢

    本书收作者中、短篇小说5篇,讲述了一件件情感故事,希望能让读者们有所感悟。
  •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独家披露杜聿明、宋希濂、黄维、王耀武、沈醉、文强等一大批原国民党高级将领被俘及至获赦后复杂跌宕的思想嬗变和人生况味。堪称一部完整的“改造”史,也是一部真实的人性史。这是一部积淀了三十年才最终完成的作品。上部曾于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生动描述了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特务头子、党政要员等在功德林战犯管理处的“改造”经过。因突破了题材的禁区,写出了国民党人对民族的贡献,轰动海内外,影响深远。累计销售逾百万册。并于1991年改编拍成电影《决战之后》。
  • 云岩河的歌

    云岩河的歌

    本书的作者是一群曾经到陕北插队落户的北京知识青年。他们以不同的经历和感受讲述了40多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插队生活,向人们再现了“文革”时期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的真实一幕。
  • 随缘偶记

    随缘偶记

    《随缘偶记》内容丰富,意境宽广,信手拈来,无拘无束。有工作上的深度思考,寄托着对民族工业振兴的诚挚期盼;有对田园风光的深情回忆,流露着对乡土生活的无限眷恋;有郊游中的观感与遐思,抒发着热爱生活的丝丝情怀;有宾朋相聚时的即兴而作,透射着情同手足的拳拳之心;有对异邦求学之子的谆谆教诲,蕴含着殷殷的乱犊之情;有月下独酌时的心灵独白,散发着惬意而真实的独特馨香……整个诗稿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浓浓的民情、乡情、亲情、友情和爱情,表现了对祖国、对事业、对故乡、对亲朋、对生活真诚而炽热的爱。它既是生活的感悟,更是生活的记录。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高冷校草的腹黑小甜心

    高冷校草的腹黑小甜心

    当一个最受欢迎的炮灰女神和一个冷血特工灵魂互换后会怎样?特工妹:当然要逆袭(*?????)?!女神:把我的身体还给我!某喵:我就飘过~女神and特工:你给我滚出来!某喵一哆嗦,光速遁走Σ(っ°Д°;)っ某特工:换就换吧,跟在后面的人类是啥?某校草:呜呜呜,老婆你不要我了!某喵偷笑。
  • 情断丝白

    情断丝白

    为江山,我负你杀你亲人断你手脚饮你心头之血宛如杀了自己般......崩溃为了你,我寻遍奇药毁过容颜瞎过双眼最后断崖自刎你却冷笑三声......肉体不复存在最后一丝温存也将消失第一次,为报仇我白了一头乌发第二次,为天下我亲手挖出心脏殉情,不需要你,给我好好活着
  • 戏子译鬼

    戏子译鬼

    自公元以来世间进入末法时代,传闻中能飞天遁地,活死人生白骨的神仙不见踪迹。只留下流传百世的传说,有道是世人皆叹无神仙,神仙已从身边走。皆因肉眼凡胎无法识别而已。各朝开国功臣都是有大气运之人,每一个开国初期强大的气运会震慑的魑魅魍魉不敢出来作祟。自十年动乱来各路妖魔鬼怪出来祸害人间,而此时自古流传下的三十三天内外的各个修行门派也发现本来难得一见的修行天才竟如春笋般冒出。各派陶醉于良才美玉之中又极为担忧这一反常情况。每逢世间动荡,天地就会降生仙神来救世。有一门派,世间为戏子,人戏唱得,鬼戏亦唱得。虽落魄已久,但在远古也是大有来头。故事即将开始,各位看官请保护好心脏听我慢慢道来!!!
  • 炼妖士

    炼妖士

    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你没实力?不好意思那你就只能成为妖兽口中的美味,任人宰割!所以,我要实力,强大的实力,足以掌控自己命运的实力!我叫秦然,一个励志要成为炼妖士的男人,因为我要斩妖,我要除魔!可当我成为了炼妖士,斩了无数妖兽之后,我却越来越迷茫,到底什么是妖?什么又是魔?
  • 我的小学时代

    我的小学时代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学生,却度过了一个不平凡的小学时光
  • 天武

    天武

    穿越异界的张浪,机缘巧合下得到了一卷无名经书,练成强悍武力。然而他却因为这卷经书陷入无边杀劫中,无数阴谋纷至沓来,他身败名裂,被天下追杀。不过他并没有倒下,也从未放弃希望,与全天下为敌,誓不低头!……尸山血海,他终于冲破层层阴霾,成为世人仰视的绝代强者!
  • 长留修仙之倾国倾城

    长留修仙之倾国倾城

    源于长留山,始于蚩尤、轩辕、神农三阵营,看我如何在修仙的旅途中追溯生命中的劫
  • 分手专柜

    分手专柜

    四年相恋没抵过一张研究生录取通知,左初夏华丽丽的甩了那个负心的混蛋凤凰男。爱情都是骗人的,左初夏从此不再相信爱情,却成了因为爱情才会存在的分手事务所的分手代理人。本事务所承接各种分手事务,要分就来,不分滚蛋!傲娇公主病,都市小白脸,爱情眯眼的可爱少女,痴心温暖的甜蜜小帅,更有一大堆婚恋男女前来分手,可是……某个搞笑阳光的男人,某个冷傲霸道的男人,还有我萌萌哒的叔父(叔父你来凑什么热闹,你说你要帮我择偶?),你们三个够了!什么是爱情,是你看到的那样吗?
  • 长歌浮生

    长歌浮生

    因传闻埋葬着武林秘籍和万千金银珠宝而叱咤风云的明德山庄遭遇灭门惨案,被视为凶宅,长久以来无人打理,甚至无人敢前往。多年之后,盐商之子,拥有不少身家财产的富豪郭昊乾挥霍千金买下了江湖上曾经一夜之间销声匿迹的明德山庄。自那之后,郭昊乾的人生开始走向一条不能回头的路,江湖也好,快意也罢,麻烦上身总是甩也甩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