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9800000015

第15章 一九九四(1)

纪事

这一年写的文章似乎较多。5月在首尔(当时称汉城)出席“亚洲哲学与宗教学会”时,对宗教对话的首倡者之一斯威德勒(L.Swidler)留下了很深印象。8月赴香港道风山做访问学者,住了三个月,感受良多,“有心无题”五则和“蜻蜓点水”只记叙了其中点滴而已。

有心无题(五则)

(一)

万万没有想到,在香港,在这座我只认识一两个人因而曾以为可以“隐居”两三个月的城市中,竟然比在朋友众多的大陆上还要忙碌(催稿信可以电传追踪!)。

“大隐隐于市”,看来我是不如“小隐”,不如不隐!

万万没有想到,香港,这座我曾以为是灯红酒绿的现代都市,令我想起的竟是我的家乡——贵州的连绵群山!

站在沙田附近高高的山上,看着脚下密密麻麻高低错落色彩明丽的高楼;走在道风山林莽丛生的小径上,听着由海湾填平造成的峡谷中火车和汽车持续不断的轰鸣,一种意想不到的感觉降临我心——喧嚣与安宁、躁动与静止、时间与永恒,竟能这样相互依偎、和谐共处!永不止息的海浪,拍打着永远沉默的山崖,这样的景象,我不是见过许多吗?亘古以来,不就一直如此吗?

(二)

今天是我的生日,到港两月来我第一次放松自己,专程去爬山。快到山顶时,我想起听说过这山里有野猪,还有一个外国姑娘被野狗咬伤过,所以不敢再爬了。

我望着蜷伏在山坳中的小屋,想起二十七年前,自己在贵州黄平的山里当小学教员,那时我才十七岁。住在县城里的舅舅来看望我,他领我出门(出门就是山)去拾柴,同时对我说:“要记住:出门勤弯腰,进门不愁烧!”这是老百姓的生活经验——为了要有熟食,必须如此。在现在,在香港,这话还有用吗?我心里问。

当然有用!因为我想起《圣经》里有一句话:“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又想起古代寺庙里有一条规矩: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只鲜红的蜻蜓飞来,停在我眼皮底下的青草叶上。我又想起二十四年前,自己在贵州印江的山里当小学教员。当我教学生学“马”这个字时,我发现又画又讲还嫌不清楚,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马——这种喜欢昂首驰骋的动物,无法进入这个“地无三尺平”、“路无一尺宽”的山区!就在那个闭塞的山区,在那个闭塞的时代,我整学期给学生讲的故事(因为我是唯一的老师,所以可以自订“课程表”——每天都有故事课),竟是意大利童话《木偶奇遇记》!那些只吃过红薯没见过面包,更没见过木偶没看过马戏,不知道有鲸鱼不知道有大海不知道有意大利的终年赤脚的山乡儿童,在听这个“海外奇谈”时那种眼神之热切、那些欢笑之痛快、与“匹诺曹”的那种同悲共喜之心,对“蓝仙女”的那份景仰钦慕之情,永远刻在了我的心上!

我突然想到那些大谈夷夏之别中体西用的雄辩高论,不觉哑然失笑!

(三)

在这里我认识了一对挪威夫妇,典型的金发碧眼、高鼻梁、白皮肤;但他们那七岁的女儿不但头发黑,而且皮肤黑,不但鼻梁塌,而且因兔唇造成牙唇粘连,在18岁之前必须常常去找牙医动手术。这小孩与其父母反差太大,以致我心中断定她只是养女,却不敢开口问其原委。有一天,我们在食堂里同桌,这小孩的同学、一位皮肤黝黑但眼睛很大的尼泊尔小姑娘也在座,我忍不住夸了那尼泊尔姑娘一句,不料,这小孩的养母、总是那么和善的金发夫人马上正色对我道:“你不该这样做!”她接着解释说:人们常常当着一个孩子夸奖另一个孩子漂亮(聪明)等等,但是这样做并不公平,因为人人都有“漂亮”之处或独特的长处,更重要的是,这样做会有负面作用,因为未被夸奖的孩子可能因此而产生自卑、委屈、嫉妒甚至怨恨等阴暗心理。对这位普通的挪威妇女,我不得不心悦诚服!

我也曾对这孩子表示亲切,她却不大理我。我观察她很活泼外向,便猜想她不理我,是因为她使用的语言太多(挪威语、英语、普通话、广东话),对我讲的普通话不熟悉。后来她的养母谈起她的身世,我才知道原委。她四岁之前一直在台湾的一所孤儿院里,也许因为她的特点和反抗精神,常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她的养母当时常为领养者们当翻译,正是由于发现孤儿院老师总说这孩子不好,以致一直无人领养她,又出于基督徒的信仰精神,所以才收养她的),有时甚至挨打挨骂。

所以直到现在,这孩子见到白种人或西方人,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开怀大笑,但见到黄种人或中国人,尤其是说普通话的中国人(她呆过的那所孤儿院里流行普通话),却总是心存戒惧!她的养父母着意要消除孩子心中的这种阴影,而且收养后大部分时间住在中国人之中,但收效不大。

我想,这小生命心中的扭曲,恐怕不仅仅是那些孤儿院老师的歧视造成的,也许她后来生活其中的中国人也有责任,也许我自己也有责任——她不理我,是因为听不懂我说的话,还是发现我的“亲切”并非那么真切?

在这孩子眼里,中西确实有别。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今天的中国人会收养这样一个孩子吗?

(四)

我怕麻烦别人,所以在早餐桌和中餐桌上,都未向同桌人(也都是邻居)提起今天是我的生日——老外爱向人贺生日。我想,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人悄悄过算了;何况出身布衣,一向也不重视什么生日之类的。

但在晚餐桌上,虽只有一对夫妇在旁,我却忍不住与他们分享我的喜悦了——因为我收到了妻子和女儿极好的生日礼物:一封报喜信(女儿报告她通过了钢琴八级考试),两幅漫画(女儿活画出了她未被繁重功课窒息的童心),四张照片(使我能看见暂时脱离的天伦之乐)!

然后我心满意足,回屋继续闭门造车——安心读书写作。

将近晚上十点钟,有人敲门。我开门一看,只见烛光闪烁之中,一块蛋糕和一瓶鲜花上边有七张笑脸——两对挪威夫妇、一对尼泊尔夫妇、一位中国画家(都是邻居),站在门口,齐声高唱:“祝你生日快乐!”我因不知所措,竟然双手合十,眼眶也湿了!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吹生日蜡烛(正好蛋糕上只有一支蜡烛,虽然我不止一岁)!中国画家说要先许愿。我想起前几天中秋时写家信引用的诗句“但愿人长久(Maypeoplehavelonglife)”,不禁脱口祝道:“但愿人长爱(Maypeoplehavelonglove)”!

送客出门时,几位老外见墙上有“仁爱”两个大字,对那弯弯曲曲的篆书笔画颇感好奇。中国画家遂释“爱”字曰:中为人心,上有天帝覆之,下有人手托之,是为爱也。我则释“仁”字曰:仁乃二人合成,有你有我,方成其仁,有我无你,岂有仁乎?老外直呼“妙哉”(wonderful)!

也许,我们两人的解释,只是信口戏言。

但是,我们大家的感叹,确乎出于真心。

(五)

我在食堂里曾与一个在英国念书的中国学生聊天。她告诉我,一些暂不想回国的中国学生心中并没有忘记祖国,也不可能忘记,但“他们有一种观望心理,他们在等待”。我问她说:“望什么?”她说,当然是望祖国更好。“等谁呢?”她说不出来了。她当然知道,祖国的“更好”,是要人去干出来的;“等别人”去干,她说不出口,因为道理很简单:人人都等别人,那就无人可等。假如他们信上帝,她就会说他们在等上帝(即便如此,他们也知道英国有句谚语,叫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假如他们不信上帝,那么他们等的,若非戈多,便是自己了!

于是话题变成了“等自己”是什么意思。这看来是不行动,至少是暂不行动,也就是“无为”的意思。它与国内有人倡言的“退出历史的缺席权”异曲同工。主张等待与无为者,国内也大有人在啊!

于是我想起了汤因比所谓“退隐”与“复出”。历史上不少大人物似乎都曾“退隐”,但却都为了“复出”。有些是韬晦之计,有些是养精蓄锐,有些是时运不济,不久却东山再起,总之,是为了有为的无为,却不是真正的无为。

如果不是韬晦之计,不是养精蓄锐,不是被迫下台,而是真心诚意的、“出家厌世”的、“躲进小楼”的真正的“退出”呢?那难道不是真正的“无为”吗?我姑且不论人作为历时的和社会的动物能否做到“退出历史”,或者说“退出”了历史的人是否还能称为“人”,我只想问问:“退出”是不是一种行为呢?“出家”是不是一种行为呢?退出不就是让别人进来吗?出家不就是让别人进家吗?缺席不就是让审判更顺利吗?沉默不就是让别人多说些吗?世界上哪有什么真正的退隐?世界上哪有什么真正的无为?出生就是“复出”,生命就是行为,生存就是“在世”。

难怪莎翁要说:“我们都是演员,世界就是舞台。”这演员,就是有为者(Actors)。这舞台,不但没有后台,而且与观众席连成一片,无边无际。

难怪歌德要说:“太初有为。”这个“为”,就是行动(Action)。这句话,是歌德改写的《约翰福音》第一句话“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而《创世记》第一句话则是:“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其实,创造是“为”,道又何尝不是?即按老子之说,道既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难道不是大为吗?

所以,“无为”是假,要在“何为”。

我想起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又想起了谭嗣同(字复生)死后康有为的一幅挽联:“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

原载《东方》1994年第6期

“生死苦乐”三问

前些日子,北京电视台邀我参加过一次“生命绿洲”节目的座谈,话题是“安乐死”。才过一周,该台“BTV夜话”专题组又来采访,话题是“安灵的启示”(“安灵”是一家殡仪公司的名字,它专为委托人举行向海里抛撒骨灰的仪式,据说生意不大兴隆)。然而,“生死苦乐”之类永恒的话题谈了一大堆,经电视台一剪辑,播出的就只有一小撮。我不禁觉得,当我的形体在荧屏上活现之时,我的灵魂却似乎萎缩了。于是我还得来找《东方》杂志。因为在书本里,形体虽然无踪无影,灵魂却比较舒展鲜明。

“安乐死”?

“安乐死”观念的兴起,是为摆脱或解除绝症患者的痛苦。这问题涉及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哲学及宗教等诸多方面,十分复杂。“安乐死”概念也分成很多类,其中最起码的,是“自愿安乐死”与“非自愿安乐死”。“非自愿安乐死”类似他杀,很难令人赞成——汝非鱼,安知鱼宁取“乐”而舍“生”乎?“自愿安乐死”实为自杀,赞成者甚众——与其痛苦地活,不如无痛或短痛而死,“赖活不如好死”嘛!

确实,“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euthanasia,意为“良好的死亡”,即“好死”。

同类推荐
  • 唐代咏史组诗考论

    唐代咏史组诗考论

    西安为汉、唐古都,南京为六朝古都,有志于研究古代文史之青年学子,颇多负笈于这两个历史文化名城,拜师访友,探胜寻幽,学业有成,蜚声士林。赵君望秦获文献学硕士学位于西安,在教学、科研两方面均有显着成绩,其所着《唐代咏史组诗考论》即将出版。我素主张文史结合,今观赵君书稿,甚合我心,故不辞衰朽,欣然握笔……
  •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这是一本雷达写的一本散文集,里面收录了雷达大量精选散文,于2006年10月1日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 古城秋实

    古城秋实

    我的家乡福山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古城的初秋是美丽的,站在青龙山顶极目远眺,红瓦绿树和流光溢彩的屋顶交相辉映下的城区,银光闪烁、蜿蜒而下的内夹河和五彩缤纷、果实累累的田园,起伏逶迤的山丘和碧波荡漾的门楼水库……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
  • 北大学子美文·博雅之思

    北大学子美文·博雅之思

    本书是《清华学子美文丛书》中的一本,共收录40余位作者的近50篇作品。作品以刚柔的审美意识,以细腻优美的笔调,抒发了相思之委婉,情意之缠绵,失意之感悟,理智之潜流等多维多味的心之情结,情理深处蕴含着温馨之感,给人以情的启迪和美的陶冶。 书中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方位理性的展示了当代高等学府学子的高层次的情感阅历和深层次的人生感悟。
  • 十八岁,我有勇气独自旅行

    十八岁,我有勇气独自旅行

    《18岁,我有勇气独自去旅行》是一本主打“成人礼”概念的游记、小说、图文集。精选适合18岁学生独自旅行的国内景点或城市,并配以当地为背景的小说,搭配景点介绍的形式,让读者们可以够鼓起勇气,行走领略我国的好山好水。本书整体定位为积极向上,充满青春朝气及正能量。旅行是一种病,当你把身边的人都传染了,而你自己根本不想从中跑出来。人生,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旅行。去了不同的地方,看了不同的风景,知道了不同的事,感悟了不同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影道独尊

    影道独尊

    茫茫影界,谁主沉浮。行御影道,唯我独尊!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这是一个修炼影力的世界!
  • 桃运鬼医

    桃运鬼医

    我叫夏森,天命鬼医传人,鬼医夜行,手挚桃符,禁忌百条,最避桃运……民间鬼故事,惊悚,恐怖,灵异,尸体,鬼魂,恶灵……
  • 青春花笺

    青春花笺

    在阮染指十四岁那年,张狂的不像话,好像全世界都是她的一样;在阮染指十六岁那年,安静的不像话,好像全世界都与她无关一样;在阮染指二十七岁那年,她没有等到她想要等的人,和众多乖乖女一样,接受了父母介绍的婚姻;在阮染指四十五岁那年,她相濡以沫的人去世了,在阮染指六十岁,她成为了所有女生都梦想过的样子,可她的人生最终也没等到他,,,,,,,,
  • 南上若有夕

    南上若有夕

    陆夕遇上安南,是缘分,也是痛苦的开始。他们曾拥有过无数美好的记忆,他们都目送过亲人的离去,他们在经历各种困难后,终于意识到自己想要的不是所谓的真相,而是眼前的这个人。余生相伴,余生不弃。
  • 闭眼来看你

    闭眼来看你

    地下的是帝王鬼,人间的是杀人王,他们所掀起的一切斗争都是权利的斗争,而他们的目的也不是杀人,反而需要人活着,大多数时候,要人那样活着反而生不如死。这样的时候就需要有人敢站出来,即便是粉身碎骨,也要代表这个世界的人性发言,这个代言人就是马行空。
  • 改变世界的五人

    改变世界的五人

    一万年前,为了拯救即将被黑暗所吞噬的世界,亚瑟王、吉尔伽美什、光明神欧德里斯、炼金术师但丁和英雄王宁录,这五人组成了一个小组,并命名为神之右手。一万年后,因为羁绊而走到一起的另外五人,同样创立了一个名为“神之右手”的组织,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完成只有神才能完成的事,那就是改变世界……
  • 纨绔公子

    纨绔公子

    闪婚?当然没那么简单。先结婚再恋爱,似乎也没那么单纯。与一位美若天仙的女总裁结婚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这个美貌的妻子与你约法三章,只维持柏拉图的关系,你还开心么?可就算不开心,眼看着妻子的集团遭遇生死危机,你还能置之不理?那还算是个男人么?
  • 不轻狂,不青春

    不轻狂,不青春

    嗨喽,大家好,欢迎来看我的青春奇妙故事,在我的故事里,会有你们想要的青春,正有的青春,也会有你们意想不到的青春。当然,宝宝很喜欢打赏哦,宝宝,嘻嘻。
  • 错认青梅误竹马

    错认青梅误竹马

    她与他本是敌对关系,却因家族原因定下婚约。他将她误认为青梅竹马,她却也因一人伤痛至今。他与她势不两立,当他发现自己认错人时,也发现,自己对青梅竹马只是友谊,而自己却爱上了眼前这个疯丫头,可现在的她,却已经是他人的女朋友……
  • 战神联盟之光明圣女

    战神联盟之光明圣女

    啊嘞……有木有搞错……爱莉我和死党幻蝶游戏玩的正爽就莫名穿越了……穿越也就算了……竟然还穿到赛尔号的世界里?让我静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