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9500000017

第17章 一九八七(4)

写作《思想录》的最初直接动机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帕斯卡尔的小外甥女接触了据说是耶稣荆冠上的遗物,眼疾即痊愈了。这促使他研究奇迹的问题,并进而决定写一部为基督的宗教辩护的着作,即《辩护书》(犃狆狅犾狅犵狔)。从1656年9月起,即在他写《致外省人书》的同时,他就已经开始写有关札记了。据拉菲马介绍,他是用一些大纸写的,并亲手裁开、分类;它的写作时间并非如许多人认为的主要是1659-1662年写就,事实上,有75%关于宗教的内容,是写于1656年9月-1658年12月。《思想录》的思想,主要受到三个源泉的激发:《新旧约全书》、教父的着作(尤其是奥古斯丁),再就是蒙田的散文。另外,帕斯卡尔对当时的着名哲学家、科学家如笛卡尔等人的思想,以及当时的文化和道德思潮等也都有深刻反映。

关于这本书的内容,扼要地说,它主要是以它对人的生命的深刻和精湛的分析而知名并产生巨大影响的。在这方面,甚至违背了作者的原意,对宗教的直接辩护反而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人的困境和出路的分析却推到台前,并占据了中心地位。尤其是对人的伟大和悲惨的矛盾的描述,更为令人惊心动魄,引起现代西方人的广泛共鸣。作者写这本书时,所悬的对象是一个不信者,但不是一个一般的不信者,而是一个富有文化修养的怀疑论者,是当时最优秀的一类人。帕斯卡尔是爱他们的,但是是一种包含着恨的爱,即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爱。他试图说服他们,把他们引到宗教的高度,使他们内心皈依上帝。为此他几乎动员了他全部的智慧和雄辩力量,使用了各种论辩的方法——使用了他作为一个数学家的清晰的推理能力;使用了他作为一个物理学家的对于经验的精细分析能力;使用了他作为一个文学家的那种创造生动的形象和跌宕起伏的想象和描绘能力;使用了他作为一个宗教圣徒的虔诚和激情感染力;使用了他作为一个哲学家的汪洋恣肆和追根究底的思想力。但主要的方法,他还是依据存在的经验,尤其他对他自身存在的具体经验,而非依据理性的建构。

帕斯卡尔曾设想用十年时间写完《辩护书》,但他未能实现这个计划就逝世了。他死后八年,即1670年,波·罗雅尔修道院的同仁及帕斯卡尔的亲属抄录了他手稿的所有片断,并且经过整理,按他们认为是适合的方式进行编排,出版了他们认为是完成了的部分:第一版的书名是《关于宗教和其他主题的思想》(后人称之为《思想录》);书前冠有帕氏的外甥写的序言。此后近两个世纪里都照此版本印行。直到1842年,古赞主张科学地对待《思想录》的版本,认为当时流行的《思想录》与原手稿不同,要经过重新研究来确定真实可靠的版本。许多学者竭尽心力,有的甚至倾毕生精力来考证、校对、恢复作品的原状。因而,由于各人的理解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版本。编纂者们花在编排这本书上的时间和精力远比作者写这本书花的时间和精力要多,以致这本书的版本(且不谈研究)都快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这一方面说明了这本书的巨大魅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编纂之难。

《思想录》的版本虽然种类繁多,但大致上可以分为这样两类:一类是根据这个原则编排分类——即怎样才能把帕氏论及各种主题的思想安排得让读者觉得明白清楚,布伦士维格是这一类的杰出代表。如让·梅纳就曾称赞说,布伦士维格的版本虽然不是最后定论,但却是当时的一大成就,后来编《思想录》的拉菲马也说“布伦士维格是很有成绩的一位”。布伦士维格的版本在20世纪头五十年中几乎是最有权威的版本。另一类版本其编排的原则是——帕斯卡尔自己是打算怎样分类的。这个问题随着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重要文件、抄稿的发现,使过去的一些猜测变成了事实,导致了1952年拉菲马编码的版本出现。它努力按照作者的原意编排分类,把他为《辩护书》写的断片与其他混入其中的断片区别开来,并按他本人分过的次序分类。梅纳称赞说:“拉菲马的主要功绩在我们看来,就在于弄清了这一历史(指帕斯卡尔手稿的历史)。”《思想录》从初版问世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多年了。它的意义、魅力和影响似乎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笔者在这里不想过多地引证许多着名思想家、文学家和其他的人们对这本书的高度评价,而只引一位研究帕斯卡尔的着名专家维克多·吉罗的一段话:“如果整个法国文学只能让我选择一部书留下,我只要想到要牺牲如此巨大的财富就肯定不能不心如死灰,我肯定要为不能再读到龙沙和拉伯雷、蒙田、高乃依或莱依、莫里竞、博絮埃、夏特勃里盎或拉马丁以及许多其他的作家而感到不安。但即便如此,只要我们能从这一吓人的大灾难中救出《思想录》一本书,我还是会毫不犹疑地选择留下此书,还是会认为这世界上依然有一个崇高的纯粹的法国天才的标本。”诚然,他作为一个帕斯卡尔专家也许对研究对象有所偏爱,但毋庸置疑的是,《思想录》是属于法国哲学和文学中那些最伟大的作品之列。

最后,我们想根据他个性中一些最重要的特征,根据他的生命给我们留下的一些最强烈的印象,简单地作一个小结。

第一,在帕斯卡尔的个性与思想、生活与着作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的一致性,就像T·S·艾略特所说:“正如他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一样,他的书也是他自己的精神自传。”在哲学史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哲学家,第一类是思想与生活有些背离的,像培根、叔本华。第二类是思想与生活完全融为一体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斯宾诺莎、克尔凯戈尔等。苏格拉底像他谈论死亡一样迎接死亡,斯宾诺莎像他赞扬清贫一样安于清贫,克尔凯戈尔像他呼吁上帝一样献身上帝。第三类则是程度不等地介于上述两类哲学家之间。

显然,帕斯卡尔属于第二类。他写作是为了他的内心需要,他的着作中到处印上了他个性的痕迹,而他所主张的又是他力求履行的。对于帕斯卡尔这样一个人,我们很难区分开他的生活与思想。他的生活方式就表明着他的思想,预示着他要采取的生活方式。克尔凯戈尔说:“一个人的思想必须是他在其中生活的房屋,否则所有人就都发疯了。”帕斯卡尔的思想也就是他赖以安身立命的房屋,他的生活是通过他的思想而伟大的,而他的思想又通过他的生活放射出异彩。

第二,在帕斯卡尔的身体与精神之间则存在着一种鲜明的对照关系:如此孱弱、虚脱的身体,却有如此旺盛、丰富的精神!帕斯卡尔自小就体弱多病,他自己说从十岁以来,就每日在苦痛之中。在二十三岁的时候,曾因中风而瘫痪过一段时间。他时常晕倒,晚年的时候,更是大半时间都不得不卧床休息,并曾在好几个月里陷入一种精神和身体崩溃、健康完全毁坏的状况之中,他有多种慢性病,他的死因可能是长期的恶性胃溃疡以及随之发生的癌肿。而这些疾病和痛苦并不影响到他的思想的活跃和旺盛,反倒促使他更多地思考那些对于生命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病痛,他经常瞥见那正在临近的死亡,对生命的思考也就愈加迫切和重要起来。痛苦刺激他竭力弘扬精神,处境的悲惨刺激他寻求出路和得救。

第三,在帕斯卡尔那里,还有一种鲜明的对照,就是他的冷静的科学精神和热烈的宗教情感。这种对照主要是客观上的,两者看来并没有在他内心起过激烈的冲突,相反倒常常是并行不悖的。在他那里,科学要服从宗教,理性要服从信仰,经验要服从启示,但他仍然取得了巨大的科学成就。

科学精神与宗教情感在他那里相安无事,与他的三种次序的观点有关。这三种次序是:肉体的、感性的秩序,精神的、理性的秩序和心灵的、仁爱的次序。它们三者各有自己的伟大人物,肉体方面的伟人是君主,精神方面的伟人是科学家——如阿基米得,而心灵与仁爱方面的伟人是耶稣基督,是圣徒。它们三者一个比一个高,后者总是高于前者,且总是相隔无限的遥远。帕斯卡尔重视的是人在后两个方面的追求,并倾向于认为:人追求精神精神方面的伟大,并不妨碍甚至可能有助于他追随上帝。

从帕斯卡尔生活的主观动机来说,对科学真理的探求和对个人的、基督的上帝的渴望构成了他行为的两大动力。而他在文学上和哲学上的成就,只是他对宗教的探索客观上的副产品,虽然这是绝非渺小而是非常伟大的副产品。帕斯卡尔首先是一个科学家和一位宗教圣徒似的人物,然后才是一个文学家和一位哲学家。他主观上并没有致力于文学和哲学的愿望,奠定他作为古典主义文学大师地位的主要是他的《思想录》和《致外省人书》,而这是他为了辩护他所信仰的基督教及冉森派而写的。

第四,帕斯卡尔性格中还有一种不安分的鲜明特征。他有一颗永不疲倦的心灵,似乎总有什么东西在反复驱赶着他,使他时常发生某种激烈的变化和巨大的转折。别人往往一次皈依就够了,而他却发生三次皈依;别人往往皈依后就得到某种宁静,而他的心灵里却似乎继续在骚动不止;别人的不安分往往发生在青年时期,而他的不安分却持续终生;别人往往一旦选择一条道路,确定一个领域就贯穿到底,而他却不断改变路线,不断变换领域,而且在所有领域中都总是力求比别人走得更远,钻得更深。

可以说,在不安分、不满足与天才、天赋之间存在着某种比例关系,愈是才智高的人看来愈是不容易安分,兴趣和领域之多变有时正是要满足他多方面的才能。

在帕斯卡尔那里,这种不安分还表现了帕斯卡尔一种追求无限、力求彻底的精神,按他的说法,只有人是为了无限而造就的生命。人是一个有限的时空存在物,可是他却力求超越自己的局限而达于无限!人也正是在面对无限时感到了自己的有限,自己的渺小,感到了一种神秘的恐惧和战栗,可是人决不会放弃和松懈他的努力。正是这种精神使帕斯卡尔不敢驻足。

在我睡觉之前还有许多路要走,

在我睡觉之前还有许多路要走。

弗罗斯特的诗句恰是帕斯卡尔内心的真实写照,他最后终于走完了他的人生长途,他是力竭而死的,他见到了他的上帝。

原载《诗人哲学家》第一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同类推荐
  •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2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2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共4册)(精)》由李康学所著,这部汇集李康学数十年文学创作作品共计267万字,是武陵地区历史文化集大成之作。李康学在《大湘西系列作品集》中,通过挖掘武陵地区留下的印记,拾掇民族地区传奇的历史;客观评价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并用散文笔调创作游记美文,把武陵地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 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即《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爱不忍杀,允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
  • 记者的感悟

    记者的感悟

    这么多年,我写了许多杂文、短评、述评、时评,也写了许多业务研究文章、采访体会、记下了自己的工作经历,还为各类培训班写过不少演讲稿。与采写消息通讯等本职业务相比,我对这类东西的重视程度并不低、所花精力并不小、所获的感悟并不少。因此,我一直希望将这些凝聚着我的心血、汗水的文字结集出版。现在,奉献给读者的,是继《记者的天空》之后又一部研究业务的书。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

    似水的流年,律动着如风的往事,撩拨着无痕的记忆。经典的散文恰如这似水的流年,勾起诸多往事和记忆。一篇短短的散文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因为它的到来应当属于灵魂的澄清和精神的拯救。正如人们常常形容可以使我们迅速摆脱困境的那棵稻草,虽微不足道,但很有力量。这本书正有这种震撼心灵的法力。
  • 杜甫文集1

    杜甫文集1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热门推荐
  • 永恒不落的太阳

    永恒不落的太阳

    两千年前,一个由12个普通人组成的远征队进入了神之庭院。之后两百年,一个自称破坏神“基里奥斯”的吉恩?艾博奈特领导着一群盲目并狂热地崇拜他的信徒们征服并摧毁了整个世界。然而,无论多么波涛汹涌的历史浪潮终将在时间的见证下归于平静。而今,一个叫做凯恩的男孩在哈里兰帝国皇室内乱导致地战争中幸存了下来。他的全名应该叫做凯恩·艾博奈特,真是个不幸的名字……
  • 情与戈

    情与戈

    一场精心策划的灭门惨案,一个背后暗藏的惊天谜团。这是虚幻与现实的映射,是正义与邪恶的交锋。公子顾阳的解谜与复仇之路上,儿女情,兄弟情,家国情交织上演,一段情与戈的故事就此开始。
  • 笔记里的幻想乡:新史

    笔记里的幻想乡:新史

    以一个人类的角度看待妖怪的编年史是怎样的体验?也许它会让人不适,也许它会带来危险。但无论如何,对大部分人来说,这都应该是件很值得兴奋的事情。当这些妖怪所经历的波澜壮阔被刻画在一张张白净的纸片之上时。这大概就是幻想乡了吧。PS:如果说日常脱线就是这本书的剧情的话那还真是太好了。PS1:反正这就是个没事就写在笔记本里的日常过脑东方同人故事。PS2:日更果然是件很麻烦的事情呢,看看大概能保持多久?PS3:请不要发【奇怪的】广告。感谢您的体谅。PS4:旧本已经被算无效了,当新史差不多结尾时会以番外的形式从头补齐旧本。如果各位嫌已经无效的旧本占位置的话,请退一下旧本收藏吧。
  • 幻心传说

    幻心传说

    世界有很多的故事,或虚诞或离奇,或感动或痛苦,而这本书所讲述的故事却是既离谱又真实的,虽然它只是我笔下的遐想,是我头脑中怪异世界的一面,但其中的情感和人物却是真实的。如果不是那柄剑,天玑永远也不会品尝如心上刀割般的痛苦,同样的,如果没有幻心剑,他也永远不会遇到那么多爱他的人。这究竟是悲伤还是喜悦呢,有兴趣就点开看看吧,谢谢。
  • 东蓝国度

    东蓝国度

    一百年前,东蓝取得世界大战的胜利,控制了世界的绝大部分,当称为‘东蓝国度’!传闻是得到天使之神降临的力量,并化作石像守护其王都。一场陨石灾难彻底清洗魔法国度的认知,这个世上还存在未知的力量!那从天而降难道是神之力?恐惧的魔法师却将其隐藏了起来。就是这样的世界,只要够运气、够胆识、够强大,就能站在世界的顶端!即是从一个浑浑噩噩的小子开始…
  • 当年月下

    当年月下

    她说过,我知道,海誓山盟亦会分开,但是我也愿意去爱你。他说过,我知道,神魔总是站在对立面,所以我要变成和你一样的魔。那日,月光散落一地,淡淡星光映入眼帘,微风吹拂着我的脸庞,我在原地,你去哪了?
  • 王爷的小小可爱妃

    王爷的小小可爱妃

    乔小小因为被男朋友的背叛,穿越到古代。成为3王爷的弃妃。整天糊里糊涂,有点小可爱。遇到传说中冷暴不近女色的4王爷,可素这个整天黏在我身边的人素谁。;哎,哎,哎,你的爪子往那放。;
  • 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智慧)

    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智慧)

    《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智慧》一书以月份为单位,分十二部分,内容涉及广泛,不论是寓言、传说,还是名家趣事、邻里小事,应有尽有。本书文字清新、说理透彻,又毫无堆砌累赘之感,每个故事都是一道心灵大餐,每个哲理都是一盏人生明灯,在我们为孩子呈现的这桌心灵盛宴上,相信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份感动和充实。”小船儿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是好宝宝,大姑子,小舅子,年糕里藏着一粒大枣子……“回荡的童谣中,我们从未走远,因为那是生命的吟唱,那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在黑暗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 源宇帝尊

    源宇帝尊

    张凌霄,身份:银河系蓝星帝国皇帝,源宇宙创始者,性格:多情而不滥情,逍遥自在·····升级之路:精神空间--精神世界--半物质位面--物质位面(小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预知后面为何请看正文···
  • 大惊小怪

    大惊小怪

    大多数的奇异都是和梦有关,各种各样的梦,带我们穿越过现实与虚幻之间。很多时候我们都没办法去解释。从古到今,科学解释也好迷信诠释也罢,都是在模棱两可之间。或许最好的解释,是前世的记忆。可是,谁又知道,如果我们前世不是人类,那么我们会看到什么呢?那些光怪陆离的梦和现实,让我们好奇这个世界的另一个空间,又或许我们活着才是一场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