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0900000029

第29章 星空探秘(4)

月球永远以同一面对着地球,它的背面直到太空船上去拍照后,人类才一窥其容颜。以前,天文学家认为月球背面应和正面差不多,也有很多陨坑和熔岩海。但是,太空船所拍的照片却显示其大为不同。月球背面竟然相当崎岖不平,绝大多数是小陨坑和山脉,竟然只有很少的熔岩海。此种差异,科学家无法理解。从理论上说,月球是太空中的自然星体,不管哪一面,受到太空中陨石撞击的机率应该相同,怎会有内外之分呢?

月球为何永远以同一面向着地球?科学家的说法是:它以16.56千米/小时的速度自转,另一方面也在绕着地球公转,它自转一周的时间正好和公转一周的时间相同,所以月球永远以同一面向着地球。

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卫星都没有这种情形,为何月球“正好”如此,这又是一种巧合中的巧合?难道除了巧合之外,不能找一种其他的解释吗?

数百年来的怪异现象

月球曾发生过不少令人无法解释的现象,数百年来,天文学家不知已看过多少次了。1671年,科学家卡西尼就曾发现月球上出现了一片云。1786年4月,现代天文学之父威廉赫塞尔发现月球表面似乎有火山爆发,但是科学家认为月球在过去的30亿年来已没有火山活动了。那么这些“火山”是什么?

1843年,曾绘制数百张月球地图的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史谷脱发现原来约有数公里的利尼坑正在逐渐变小。如今,利尼坑只是一个小点,周围全是白色的沉积物。科学家不知原因为何?1882年4月24日,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亚里斯多德区出现不明移动物体。1945年10月19日,月面达尔文墙出现3个明亮的光点。

1954年7月6日晚上,美国明尼苏达州天文台台长和其助手,观察到皮克洛米尼坑里面出现一道黑线,不久后就消失了。1955年9月8日,洛斯坑边缘出现两次闪光。1956年9月29日,日本明治大学的丰田博士观察到月面上出现数个黑色物体,似乎排列成DYAX和JWA字型。

1966年2月4日,前苏联无人探测船“月神-9”号登陆雨海后,拍到两排塔状结构物,长度相等。伊凡诺夫博士说:“它们能形成很强的日光反射,很像跑道旁的记号。”伊凡诺夫博士从其阴影长度估计,其大约有15层楼高,他说:“附近没有任何高地能使这些岩石滚落到现在这个位置,并且成几何形状排列。”

另外,“月神-9”号也在风暴海边缘拍到一个神秘洞穴.月球专家威金斯博士因为自己也曾在卡西尼A坑发现一个巨大洞穴,因此他相信这些圆洞通往月球内部。1966年11月20日,美国“轨道-2”号探测船在距宁静海46千米的高空上拍到数个金字塔形结构物,科学家估计高度在15米至25米高,也是以几何形式排列,而且颜色比周围岩石和土壤要淡,显然不是自然物。

1967年9月11日,天文学家组成的蒙特娄小组发现宁静海出现“四周呈紫色的黑云”。这些奇异的现象,不是一般的外行发现的,而全是天文学家和太空上船探测器发现的,这意味着:月球有人类未知的神秘!

月面上的不明飞行物

1968年11月24日,“阿波罗-8”号太空船在考察将来的登陆地点时,遇到了一个巨大的有数平方英里的UFO。但在其绕行第二圈时,就没有再看到此物体。它是什么?没人知晓。“阿波罗-10”号太空船也在离月面上空5万米的地方,突然发现有一个不明物体飞升,接近他们,这次遭遇被拍下了纪录片。1969年7月19日,“阿波罗-11”号太空船载着3位航天员奔向月球,他们将成为第一批踏上月球的地球人。但是在奔月途中,航天员看到前方有个不寻常的物体,起初以为是“阿波罗-4”号火箭推进器,距他们有6000英里远。航天员用双筒望远镜看到,那个物体呈“L”状,用阿姆斯特朗的话说,“像个打开的手提箱。”再用六分仪去看,像个圆筒状。另一位航天员奥尔德林说:“我们也看到数个小物体掠过,当时有点儿振动,然后,又看到这较亮的物体掠过。”7月21日,当奥尔德林进入登月小艇作最后的系统检查时,突然出现两个UFO。其中一个较大且亮,速度极快,从前方平行飞过后就消失了,数秒钟后又出现。此时两个物体中间射出光束互相连接,又突然分开,以极快速度上升消失。

在航天员要正式降落月球时,控制台呼叫:“那里是什么?控制台呼叫“阿波罗-11”号。”“阿波罗-11”号如此回答:“这些宝贝好巨大,先生………很多……噢,天呀,你无法相信,我告诉你,那里有其他的太空船在那里………在远处的环形坑边缘,排列着………它们在月球上注视着我们……”前苏联俄科学家阿查德博士说:“根据我们截获的信息,太空船一登陆,与UFO接触之事马上被报告出来。”1969年11月20日,“阿波罗-12”号航天员康拉德和比安登陆月球,发现UFO。1971年8月“阿波罗-15”号,1972年4月“阿波罗-16”号,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等等的航天员也都在登陆月球时见过UFO。

科学家盖利曾说过:“几乎所有航天员都见过不明飞行物体。”第六位登月的航天员艾德华说:“现在只有一个问题,就是它们来自何处?”第九位登月的航天员约翰·杨格说:“如果你不信,就好像不相信一件确定的事。”1979年,美国太空总署前任通讯部主任莫里士·查特表示“与UFO相遇”在这里是一件平常的事,并说:“所有太空船都曾在一定距离或极近距离内被UFO跟踪过,这时航天员便和控制中心通话。”

数年后,阿姆斯特朗透露一些内容:“真是不可思议……我们都被警示过,在月球上会有城市或太空船,是不容置疑的……我只能说,它们的太空船比我们的还先进,它们的真的很大……”数以千计的月球神秘现象,如神秘闪光、白云、黑云、结构物、UFO等,全都是天文学家和科学家共睹的事实,这些现象一直没有合理的解释,它们到底是什么?

空心的太空船——月球

1970年,前苏联科学家柴巴可夫(AlexganderScherbakov)和米凯威新(Mih-kaiVasin)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太空船月球”理论,来解释月球的起源。他们认为月球事实上不是地球的自然卫星,而是一颗经过某种智慧生物改造的星体,加以挖掘改造成太空船,其内部载有许多该文明的资料,月球是被有意的置放在地球上空,因此所有的在月球上的神秘发现,全是至今仍生活在月球内部的高等生物的杰作。当然,这个说法被科学界嗤之以鼻,因为科学界还没有找到高等智慧的外星人。但是,不容否认的,却是有许多资料显示月球应该是“空心”的。

最令科学家不解的是,登月航天员放置在月球表面的不少仪器,其中有“月震仪”,专门用来测量月球的地壳震动状况。结果,发现震波只是从震中向月球表层四周扩散出去,而没有向月球内部扩散的震波,这个事实显示月球内部是空心的,月球只有一层月壳而已!因为,若是实心的月球,震波也应该朝内部扩散才对,怎么会只在月球表面扩散呢?

重新架构新月球理论

人们可以来重新架构月球的理论:月球是空心的。月壳分为两层,外壳是岩石及矿物层,由于陨石撞击月球后只能穿过这一层,已知陨坑的深度都不深,最深的只有2千米,所以此层厚度最多2.5千米。月球内壳是坚硬的人造金属层,厚度不知道,也许只有几里,成分含有铁、钛、铬等,能耐高温、高压、腐蚀,是一种地球人未知的合金。

因为航天员安装在月球表面的地震仪显示震波只在月表传递,而不深入内部,可见月球的确只有这两层月壳。既然如此,月球就不是自然产生的,它是人造的。造它的“人”经过精细计算,将月球从其他星系运到太阳系来,摆在现在的位置,使地面上的人能在夜间看到它,而且和太阳一样大。所以,月球起源的三种传统理论都不对。

“造月的人”让月球永远以同一面向着地球,因为这一面有不少观察地球的设备。他们自己住在月球背面的内部。因为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太大,中午最热达127℃,夜间最冷达-183℃,不适合居住,所以都住在内部。

他们已制造出飞碟,经常飞出外面作些研究或修护仪器,并注意地球人的动静,有时被地球航天员看到,有时被地面上的望远镜观测到。“造月的人”是哪一种外星人,他们来此有多久了?我们目前都还不知道。也许不久,地球人就能知道月球的真相了。

我们用科学无法解释的实际月球现象,来重新架构月球的理论,“圆满地”将月球之谜一一解答,有谁能说这样做是“不科学”呢?

“探路者”号巧遇火星诺亚方舟

1997年7月4日,美国“火星探路者”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当时,数百万美国观众坐在电视机前焦急地等待着“火星探路者”号从火星上传回的震惊世界的新发现。但令人遗憾的是,“火星探路者”号在火星上着陆和“外来者”号火星漫游车在火星上行驶的镜头虽已向广大观众播放,但另一个震惊世界的场面并未向观众公开播放,摄像机的镜头上清晰地出现一艘酷似地球上的诺亚方舟的高大船体,它半埋在很像一片沙滩的地方,旁边是“外来者”号火星漫游车。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立刻接到一道极严格的命令:“在官方当局尚未决定向社会公众发布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震惊世界的新闻之前,必须守口如瓶!”

然而,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却把这张“火星诺亚方舟”的照片转交给一位天文学小组的负责人。这位主管天文学家认为,美国“火星探路者”号探测器发回的“火星诺亚方舟”照片是昔日火星上曾发生自然悲剧最有说服力的佐证:火星上曾一度发生类似《圣经》中所描述的那种大洪水悲剧,这场大洪水给火星上的类人智能生物——火星人类,带来空前的损失。

科学家们认为,“火星诺亚方舟”的发现不仅证实了发达的火星文明的真实存在,而且证明了火星上洪水灭世大劫难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正如《圣经》中所描述的那样,跟地球史前发生的大水灭世悲剧一样,火星曾一度被可怕的大洪水吞没。

发现“火星诺亚方舟”的地点处于1997年7月4日美国“火星探路者”号探测器着陆后,“外来者”号火星漫游车离着陆的探测器不远的地方,这里被称为“阿雷斯·瓦利斯”平原,行星考古学家根据探测器传回的图像上的火星岩石的颜色和形状判断:在很久很久以前,火星上的江河大川曾星罗棋布,水资源极为丰富。

此外,从发回的火星地面照片中,还能清晰地分辨出一些同周围许多湖泊相连的凹陷的河床,当火星上的大洪水过后,湖水渐渐蒸发掉,专家们通过计算和研究确知,火星上这场大洪水殃及的面积达数千平方米,洪水深度达几百千米,科学家们今天才如梦方醒:为什么火星是红色的。原来,这颗以“红色行星”闻名的火星表面经过漫长的宇宙演化后逐渐锈蚀成锈红色。

接着,“火星探路者”号探测器借助X射线光谱测定仪对“火星诺亚方舟”的化学成分进行光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火星诺亚方舟”是用树木建造的。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火星诺亚方舟”的精确尺寸跟《圣经》(《旧约全书》)中所描述的地球上的诺亚方舟的尺寸完全一样:船体长137米、宽23米、高14米。

可见,“火星诺亚方舟”的大小跟地球诺亚方舟完全吻合。这一新发现和所面对的现实使科学家们走进死胡同,进而提出一系列使人意想不到的假说:

假说一,有可能,“火星诺亚方舟”在天文学的尺度上如此之小,跟《圣经》所说的诺亚方舟如此相像纯属巧合。

假说二,决不应把在世界许多民族中广为流传的关于“大水灭世”的传说视为不可能的神话,其实,在火星的历史上就曾发生过这种“大水灭世”的悲剧。

假说三,倘若一切果真如此,那么,通常被崇拜为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人的始祖的诺亚一定是火星人。

假说四,大洪水过后,古代文明几乎全部从火星上消失了,诺亚的后代便发明了宇宙飞船,不久便离开了文明已不复存在的火星。

假说五,诺亚的后代乘宇宙飞船从火星移居到地球上,在地球上的大洪水袭来之前,他们便建造了地球上的诺亚方舟。

金星上荒芜的废城

1988年,前苏联宇宙物理学家阿列克塞·普斯卡夫宣布:发现于火星上的“人面石”同样也存在于金星上。

据人类目前所知,金星的自然环境比起火星来要严酷得多。金星表面温度可达到近500℃,它的大气层中90%以上为二氧化碳,空气中还经常落下毁灭性的硫酸雨,特大风暴比地球上12级台风还要猛烈数倍。从1960年到1981年以来,美苏两国共发射近20个探测器,仍未认清浓厚云层包裹下的金星真面目。对于金星秘密的最主要发现,是由前苏联科学家尼古拉·里宾契诃夫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科学研讨会上披露的。1989年1月,前苏联发射的1枚探测器穿过金星表面浓密的大气层用雷达扫描时,发现金星上原来分布有两万座城市的遗迹。

同类推荐
  • 海洋馆漫游(海底世界大观)

    海洋馆漫游(海底世界大观)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大自然的奇闻趣事(探索神秘的大自然)

    大自然的奇闻趣事(探索神秘的大自然)

    大自然是一种客观存在,早于人类诞生之前就已经诞生了,千万年来,人类就在大自然的“拥抱下”一路走来。大自然包含了太多太多的神秘和奇闻,虽然从诞生伊始,人类就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并且在很早就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探索,试图了解大自然的种种奥妙之处,但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能说已经了解了大自然,大自然依旧以它的神秘傲立于世。
  • 人的行为选择与生态伦理

    人的行为选择与生态伦理

    本书共分六章,分别从人与自然、生态危机与人的道德责任、生态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生态道德范畴、生态道德行为评价以及生态道德行为选择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宝藏新探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宝藏新探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谜团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无限的谜团。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谜团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奇怪事物和难解之谜,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地球探索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地球探索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热门推荐
  • 网王同人之寄梦人

    网王同人之寄梦人

    她因梦而入世,却迷茫于梦境和现实风雨雷电,她既定那是他在诉说离别的哀伤胸前一颗红痣,是为寻找前世不愿遗忘的那人梦中的你带着忧伤,流泪微笑我却因此掉进了你无尽的回忆……原来爱的伤痛,远比世上所有的快乐都甜美可是你到底是谁?你又在那里?如果你依然深爱,那么我已经来到了这里就让我们带着微笑相遇吧,因为微笑是爱的开始……如果那份誓言你已遗忘,那么取走你寄予的真情,别作纠缠若还有来生,喝下那碗孟婆汤,让这份情不再轮回……
  • 重回强者路

    重回强者路

    帮会广场上,一个仆从在一旁尖声细语的喊道:“恭迎帮主登位!”台下十万天下会帮众顿时伏倒一片,齐声喊道:“恭迎帮主,帮主万岁万岁万万岁。”坐在龙椅上的秦文一招手:“众弟子平身!”“谢帮主。”台下十万天下会弟子哗啦啦的站了起来。秦文问道:“本座最喜欢的那本《重回强者路》更新了没有啊?”一个小弟了站出来,拱手说道:“回帮主,《重回强者路》已经三个月没有更新了。”“哦?为什么呢?”秦文皱着眉头问道。“回帮主,因为读者太少了,作者罢工了。”秦文一听,顿时佯怒道:“那还不快给我去找读者来!”台下弟子被吓的瑟瑟发抖,哆嗦着说道:“是,帮主,属下这就去找!”“叮,天下会帮主秦文邀请你观看此书,是否点击进入?”
  • 家教之空之音

    家教之空之音

    昔日的平凡宅女赶上穿越大潮,来到家教世界,注定了她不平凡的一生。“我喜欢小沫的笑容,因为我从中看到了救赎……所以,小沫要一直一直笑下去……”恍惚间,又想起了几个不同面貌,却同样出色的少年曾说过的话语,他们眼中流转着无限的柔情……救赎吗?我低低一笑。……天使的镰刀在我手中挥舞,这一次,我不要再做被人保护的公主,这一次,换我来保护你们!……
  • 都市赤龙

    都市赤龙

    出生在古武世家的少年修翎舞为了帮助国家拿到即将陨落的天外玄铁意外的惹上了诸多麻烦无奈之下他要如何对敌人进行反击呢
  • 我不是你娘娘

    我不是你娘娘

    作为一个天生就有很强的敏锐度和观察能力的天才,其实有时候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因为她的天才本事,给自己家惹来了灭门一样,她发誓,她再也不要做什么天才,她要做普通人,5岁的孩子在心里这样默默发誓,可是,她想的太简单了,特别是在这个复杂的古代社会里……
  • 21世纪中篇小说排行榜

    21世纪中篇小说排行榜

    是一本由编者们经过筛选评选出的代表着21世纪中篇小说创作中最高水平的多篇优秀作品的文集,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优秀中篇小说的选本,使之一册在手,便能通览多篇给人以精神启迪和审美享受的精彩华章。
  • 圣域星晨

    圣域星晨

    星晨万象,洪荒武道。一个少年在当了六年废物后重新获得修炼能力,以洪荒之力以证星晨之道。
  • 青纲与黑冥

    青纲与黑冥

    剑与剑者,资质平平又邋遢的少年如何闯过这腥风血雨的江湖。新人作者,每日一更,文采不够,还望海涵。
  • 人活着,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人活着,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大多数人都是草根阶层,我也不例外。无奈媒体的关注基本在于纸醉金迷的最上层,这仿佛在说我们天生就是错误的,我们不应是这世界的主流,只有成为比我们富有的多的那种人,我们才能被这个世界接受。
  • 第二世界之征途

    第二世界之征途

    女蜗为智脑,三国为游戏生涯、成长生涯,称霸的基础,梦幻现实的结合,开启双线争霸的铁血场景。主角被父被爱人杀害后重生两年前,迎接他的将是什么呢?独毒在2月9日建了一个书群,专门用于讨论情节与人物,欢迎喜欢本书的读者加入。群号:41491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