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7700000041

第41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苏联模式的继承和超越(I)(1)

1978年12月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兴起和顺利推进,本身就是对中国过去学习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行为的扬弃和超越。至此,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真正告别了模仿苏联模式的阶段,开始努力塑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成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实现了对苏联模式的扬弃和超越。

一、邓小平对苏联模式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分析和评价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兴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出现,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积极探索中国自身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其中,邓小平对苏联模式的弊端的分析,则是他和同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源头。

1.邓小平对苏联模式的分析和评价

邓小平曾多次指出,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许多问题,吃了很大苦头。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邓小平关于苏联模式的重要论述,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以苏为戒,寻找适合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新道路。因而,邓小平对苏联模式的分析和思考,主要是揭示苏联模式的弊端和探讨克服苏联模式弊端的途径。所以,本书主要探讨的也是邓小平对苏联模式的体制弊端的分析,而不专门阐述邓小平对苏联模式所包含的制度优势的分析和评价。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论述邓小平对苏联模式的有关评价。

第一,在邓小平看来,苏联搞社会主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着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理解,存在着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某些具体预测教条地运用到现实社会主义实践中去的毛病。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指出:“苏联搞社会主义,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63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0页。]后来,他在多次谈话中又进一步评析了这一问题。“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在邓小平看来,苏联模式不是很成功的社会主义模式。1989年邓小平在会见苏联前总统时特别强调:“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马克思去世以后100多年,究竟发生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50年、100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上书,第291页。]

第二,邓小平认为,苏联模式的典型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页。]它在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弊端。在邓小平看来,苏联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是在经济上把市场经济贴上资本主义的标签加以排斥,只搞单一公有制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存在经济结构比例失调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它的发展后劲。事实上,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苏联模式政治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未能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邓小平早在党的八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就以苏联为例论证了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很明显,个人决定重大问题,是同共产主义政党的建党原则相违背的,是必然要犯错误的,只有联系群众的集体领导,才符合于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才便于尽量减少犯错误的机会。”[《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9页。]此外,他还指出苏联的政治体制存在着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以及官僚主义的弊端。苏联模式文化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搞得太死、太单纯,而且个人崇拜现象严重。邓小平指出:“如果我们不注意,不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要僵化起来,马克思主义要衰退,只有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意见表达出来,进行争辩,才能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这一点,斯大林……搞得太死了,搞得太单纯了。”[同上书,第272页。]苏联在对外关系实行的是霸权主义,搞老子党、大国沙文主义,这也是苏联模式的弊端之一。

第三,在邓小平看来,苏联长期不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经济上不去,这是苏联模式经济体制弊端的外在表现,这种弊端的激化是造成苏东剧变的一个原因。1989年,邓小平指出:“东欧、苏联乱,我看也不可避免……现在的问题不是苏联的旗帜倒不倒,苏联肯定要乱,而是中国的旗帜倒不倒。因此,首先中国自己不要乱,认真地真正地把改革开放搞下去。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希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0页。]他强调,东欧的事情对我们说来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东欧的问题首先出在内部。他还分析了苏东剧变的原因,认为“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同上书,第354页。]从邓小平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苏东剧变的内因主要是被神圣化了的苏联模式最终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社会主义的生机。邓小平曾指出,生产力的革命才是从历史发展来讲最根本的革命,在历史发展变化后苏联模式开始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苏联没有对苏联模式进行及时有效的改革,从而最终葬送了苏联及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只意味着不适应历史发展要求的苏联模式的终结。这一历史事件只能促使社会主义事业在今后发展得更加健康。

当然,对苏联模式弊端的分析,并不是为了片面否定社会主义的历史,而是为了正确总结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寻找促进社会主义运动的方法和途径。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的一段话恰恰就表达了这种正确认识。他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同上书,第383页。]

2.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分析和评价邓小平对苏联模式的分析和评价是与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密切相关的。而且,说到底,对苏联模式的分析最终还是为了形成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认识,如此,才可能真正超越苏联模式的约束,开创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分析,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总体认识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道路的探索等四个方面。

第一,邓小平认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扬弃过去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从本国实际出发扬弃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要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本原则与选择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体制、具体政策区分开。“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0页。]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层次。社会主义制度属于第一层次,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属于第二层次,涉及通过什么样的具体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来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吴绍禹:《关于苏联模式的几个问题》,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7):43~44。]社会主义模式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的统一。因而,社会主义模式必然包含有社会主义的一般性,也即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又必然要反映出各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国情、民族特色、文化传统、历史和基础,并且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据此,邓小平认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大优越性,它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能一作出决定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总效率高。同时,也要高度重视进行社会主义具体体制的变革和调整。

一方面,中国的历史证明,中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中国如果离开社会主义,就必然要退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首先,只有社会主义才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中国根据自己的经验,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道理很简单,中国十亿人口,现在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仍然都不可能解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7~208页。]其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一定历史阶段,坚持社会主义与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高度一致的,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建设。党的领导地位是在历史中形成的,目前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党能代替中国共产党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来领导,必然是四分五裂的内战局面,只能导致社会主义事业的瓦解和覆灭。再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当然我们坚持的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第四,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历史经验证明,刚刚掌握政权的新兴阶级,一般来说,总是弱于敌对阶级的力量,因此,要用专政的手段来巩固政权。”[同上书,第365页。]坚持这些基本原则,是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保证。

另一方面,中国一定要根据本国的国情,形成自身的社会主义具体体制。在分析苏联模式时,邓小平指出中国要“学习苏联好的东西,借鉴苏联错误的东西”。[《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3页。

这里,苏联模式的“好东西”指的是苏联模式中体现出来的社会主义的一般性,具体讲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错误的东西”就是指苏联模式的那些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具体体制。他指出,“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要紧紧抓住合乎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一条,所有别人的东西都可以参考,但也只是参考。”[同a,第3、216页。]邓小平的意思很明确,中国要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就一定要解决好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的问题,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一般性,又要不断地对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进行变革和创新。

第二,关于我国的经济建设。邓小平指出,我国过去的经济体制受苏联影响大,框框多,搞得死,所制定的政策没有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整个经济情况处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状态。多年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必须实行根本的改革。一是必须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邓小平一方面指出经济上该集中的,中央必须保证;但过度集中的状况也必须改变。经济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统得太死,只能导致严重束缚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导致劳动效率极低。二是必须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他指出,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而多年实践证明,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但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针对这一误区,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都可以利用。三是必须改变分配方式,克服平均主义。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人民生活永远改善不了,积极性永远调动不起来。”“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同上书,第157、155页。

同类推荐
  • 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一代航天人艰苦奋进的动人业绩和英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探寻航天精神,全方位学习航天精神,鼓舞着每个人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奉献出自己的全部赤诚和热血。
  • 走进怀仁堂(下卷)

    走进怀仁堂(下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
  • 新编基层工会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手册

    新编基层工会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手册

    作为一个基层工会工作者,无论是基层工会主席,还是普通基层工会干部,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的同时,更要重视提高工会工作的一般知识,比如基层工会的日常工作、基层工会的建家工作、基层工会的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基层工会的文体娱乐活动工作等,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搞好基层工会工作。
  •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关于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特征、价值取向、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政治制度文明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的根本手段、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中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等等。
  • 红色的起点

    红色的起点

    不论你的政见如何,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八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中国共产党不过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然而,如今它已是拥有六千七百多万党员的世界上党人员数最多的政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在中国内地每二十个人之中,就有一名共党员。中国共产党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正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当初是怎么来的?这是一个众所关注的敏感话题。
热门推荐
  • 校花的痞子保镖

    校花的痞子保镖

    一个生于市井,混于江湖,一副痞相;一个帮派千金,长于国外,天使一般;一个修习风水相术,玄门道法;一个暗藏魔法灵力,神秘力量;这样两个人在校园相遇,会演绎一场怎样的激情呢?——“风在雨,我要你做我的保镖!”——“保镖?贴身的那一种吗?”——“混蛋!流氓!不要脸!”——“哈哈!这叫做,痞子会法术,谁都挡不住!”
  • 倚剑通天

    倚剑通天

    天荒大陆的一个早熟少年,由荒边小镇开始,展开一个庞大的仙侠世界,本书属于慢热流,急性子勿看。
  • 黑白羽翼之残心公主

    黑白羽翼之残心公主

    是不是就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如果你从来不认识过我,是不是就不会受伤,可是谁又知道我的无奈与痛苦。当断了翅膀的天使披上了恶魔的羽翼,而天使的心早已遗失在天涯海角。她对自己说,不要把它找回来,它会受伤的,可是还是有人把它找了回来,他想焐热那颗冰冷的心,最终那颗心回到天使的身上时,早已破碎不堪,而那个人的心亦是这样。两颗心都已破碎不堪,它们还能否有交集的一天。花开叶落,缘起缘灭,谁为谁伤,谁为谁哭,谁为谁笑,谁又为了谁遗失了自己,遗失了方向,谁的最后‘‘还好’’!!!在此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没封面的赶快去领取!http://www.mx-fm.com
  • 妖狐的夏天

    妖狐的夏天

    腹黑竹马x精分青梅,是扮猪吃老虎还是娇妻养成记?
  • 天价顽妻:贴心老公不靠谱

    天价顽妻:贴心老公不靠谱

    他是商业霸主富二代,她是家道中落负二代。一纸契约让她成为他的假妻子,外面的野花三不五时的上门找砸,看在钱的份上她努力卖命帮他收拾烂摊子。难道初恋一回来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连人家一根头发都比不上?且看负二代是如何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灭得过小三,也降得住富二代这个小流氓。
  • 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趣味科学馆丛书)

    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趣味科学馆丛书)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 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 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刘芳主编的《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为丛书之一。《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内容涉及科学发明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紫叶轩

    紫叶轩

    他,是江湖之子,生于江湖,战于江湖,江湖险恶,他不顾一切,替父报仇,不顾所有,展示自己,在江湖上,他,就是王者,唯一的王者!不是不知好歹,不是青春幼稚,只是年少轻狂!
  • 枯骨生花

    枯骨生花

    【前世】她是年华七万岁的上仙,凡尘历练相遇于人间,我们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幸福的一家人,她爱他,他也同样爱着她,但是谁都不想打破沉默。因情犯戒,诛仙台一下后悔当初没有打破沉默:“若是在进一步,应该……应该很美好的,对吧?”【来世】骨心花种子,赐予她千年后重生的机会,他寻了她七世,于她相遇七次,却都是擦肩而过。她不记得她,可他记得她。第八世,凛凤愿付出生命来唤醒自己的妹妹,让她于他再续前缘……“姐姐,你好傻,为什么为我这样做?不值得,真的不值得。”“因为……因为他真的很爱你。”
  • 生化危机之感染体之魇

    生化危机之感染体之魇

    生化危机爆发,人类遭遇危机,大量的感染体如潮水般涌来,面对终结者的多次进化,生化猎手能否拯救世界.
  • 实习生

    实习生

    宋暖和周格格是上海名牌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没有背景,属于工薪二代,梦想就是找到一个好工作,觅得一个好老公。在屡屡碰壁的求职过程中,一个寝室的她们又同时被一家大型的民营企业录取为实习生。故事由此开始,在实习过程中,为了能得到这份工作,两人在各自的部门充分领略到职场上复杂的人际关系,尝到了许多的酸甜苦辣。有强烈自尊的宋暖遭遇富二代的猛烈攻势,一心想嫁入豪门的周格格遭遇凤凰男。她们的工作最后能顺利确定吗?爱情又会遭遇什么样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