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7700000023

第23章 苏联模式的历史评价(10)

但是,戈尔巴乔夫等人逐渐迷失了改革的方向,混淆了社会主义的一般性和苏联模式的个性,在变革苏联模式的同时,抛弃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改革遇到阻力时,戈尔巴乔夫错误地向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开刀。他倡导并推动了所谓的公开性和民主化。很快,苏联的舆论导向发生转变,社会改革的主题从变革苏联模式,转变为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和推翻共产党的领导权。而且,这种社会潮流很快在党中央内部找到代言人和领头人物。各种形形色色的反共、反社会主义力量蜂拥而起,戈尔巴乔夫则在其中随波逐流。不排除说,此时戈尔巴乔夫已经不再关注共产党的前途和命运,只是醉心于占据总统宝座去巩固自己的权势。于是,苏共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很快失去了管理国家的权力,总统委员会成了苏联新的权力核心。[参阅《论苏联共产党高层权力结构的变迁与苏联解体》,载于《21世纪》网络版(香港),2003年11月,总第19期。]共产党的领导已经不复存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已经丧失。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名存实亡。对于坚定的共产党人而言,首要的任务已经从推进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转变为挽救行将崩溃的社会主义制度。最后,当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悲剧接踵而至时,苏联针对苏联模式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已经沦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埋葬,俄罗斯社会实现了对苏联模式的制度变迁。但是,必须谨记的是:这种制度变迁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内的变迁,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俄罗斯社会在实现对苏联模式的制度变迁的同时,彻底葬送了列宁、斯大林缔造的社会主义事业。

2.苏联模式与苏共垮台、苏联解体

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是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直接结果,这场改革的对象恰恰就是苏联模式。因此,苏联模式与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之间通过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发生了关系。至于苏联模式与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则需要进行具体分析。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斯大林逝世后,当苏联模式的实行已经出现了经济停滞的弊病后,此时对苏联模式进行变革本身是必要的。也就是说,戈尔巴乔夫领导发起社会主义改革本身是必要的。不过,综观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这场改革最终却在变革苏联模式的同时,颠覆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导致了苏共的垮台和联盟的解体。可以说,苏联模式的实行出现了严重的负面作用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原因,苏联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对象,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结果则是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如果要十分简明地表达这其中的因果关系,那就是:苏联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对象,苏共垮台、苏联解体是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结果。行为的对象与行为的结果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两者之间又通过行为发生紧密的联系。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则必须分成下列几个层次进行论述。

第一,苏联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对象,苏联模式的溃灭、苏共垮台、苏联解体都是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结果。戈尔巴乔夫曾经说:“苏共二十大后结束了斯大林模式一个最负面的特点——大规模的迫害。但同时却保留这一模式‘旧有的灵魂’原封未动——党的垄断权力,而实际上是少数政治局委员们的权力。”[戈尔巴乔夫著:《“真相”与自白——戈尔巴乔夫回忆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56页。]在推进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时,戈尔巴乔夫不遗余力地变革“这一模式”,并且积极革除其“旧有的灵魂”,所有这一切恰恰构成了对苏联模式的根本性变革。他宣称,“几十年来强加给党和社会的模式已遭到战略性的失败”,必须“粉碎斯大林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有关的一切东西”,“根本改造整个社会的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形象地说,应该炸毁一切”。顺理成章,苏联模式也就成了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对象,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就是彻底改造苏联模式,建构与苏联模式截然不同的新型社会主义模式。因而,苏联模式的基本内容,包括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苏共领导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等,都应该予以革除。本来,在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本身是完全必要的,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根据经济改革的需要适当改革政治、文化体制也是应该的,但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却在经济改革遇到阻力的时候,草率地走上了取消苏共领导地位的道路,废除了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三权分立。结果是针对苏联模式的经济改革不能成功,针对苏联模式的政治改革和文化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模式的溃灭。在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事件中,苏联(俄罗斯)基本完成了对苏联模式的革除,但这种革除不是对苏联模式的改革,而是苏联模式的彻底溃灭。

第二,苏联模式的负面效应是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由于苏联模式具有严重的弊端,它的实行带来了许多负面作用,这些负面作用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形象。在经济方面,由于苏联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又与美国在全球展开争霸,导致国家的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不快。在战后的一定阶段内,单就生活水平的比较而言,苏联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拉大。一些党员和群众不能正确认识这些负面作用而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厌倦。在政治生活中,由于苏联的政治体制存在权力过度集中的弊端,官僚主义泛滥,干部的提拔任用弊病重重,重用阿谀奉承之徒,排斥贤士能人,破坏法制的现象时有出现,民族矛盾长期压抑而不能得到正确解决。一些干部、党员、知识分子和群众厌恶这些现象,但又不能正确认识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而将其简单地归结为苏共一党领导制的后果,从而产生敌视苏共中央、仇视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大清洗的后果更是引起了一部分人及其亲属对苏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极端仇恨。在文化生活中,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的封建遗毒盛行,这种现象在后斯大林时期仍有出现,歌功颂德和粉饰太平的风气时有兴起,用行政手段干预科学和文化学术生活破坏了科学和文化学术发展自身的规律,过分单一的文化生活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这些弊病的出现使群众产生不满情绪,加剧了基层党员和群众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产生的对抗苏共领导和厌倦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在国外势力和国内敌对分子的煽动下,苏联国内反对苏共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风气逐渐形成,苏共开始严重脱离群众,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岌岌可危。于是,在苏联社会主义改革迷失方向时,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全面激化,实行苏联模式产生的各种负面作用也助长了这种矛盾的激化,共同导致了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

第三,不能将苏联模式看作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虽然实行苏联模式的负面效应是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原因,但是不能由此就得出苏联模式(或曰斯大林模式)是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根源”、“根子”的结论。因为,尽管苏联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原因,但由苏联模式的不适应性而引起的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并非注定要失败。也可以说,如果苏联后期的领导班子行动稳健,能够正确认识体制改革与巩固苏共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关系,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改革方向,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完全可能成功。撇开这种假设不说,单说实行苏联模式产生的负面效应是否必然导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问题。应该讲,实行苏联模式产生的负面效应,的确阻碍了苏联社会的发展,的确在苏共垮台、苏联解体过程中发生了一定作用,但是,如果不是处在戈尔巴乔夫等人刻意摧毁社会主义的大环境下,这些负面效应本身并不足以动摇无产阶级政权的根基。如果苏联能够坚持实行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巩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苏联模式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合理变革,单凭苏联模式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是根本不可能摧毁社会主义制度的。也就是说,实行苏联模式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发生了作用,但这些负面效应并不是导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同类推荐
  • 工人政治

    工人政治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兴起,工人阶级作为新兴力量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英国宪章运动、法国巴黎公社起义、俄国十月革命……就是由工人阶级主导的一幕又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剧,推动着现代世界向前发展。站在历史的当下,传统意义上的工人运动似乎渐渐偃旗息鼓。然而,工人政治并没有结束。工业化早期的工厂生产结构和模式,及其内部的各种结构关系、矛盾,均发生了巨变,传统工人阶级的形象与含义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切,使得当代的工人政治正以一种新的形式、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 大道与歧途

    大道与歧途

    五四至建国初期,是社会的大动荡、大转型时期,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那些与历史、政治颇多纠葛的文人故事:陈独秀的频繁入狱与视死如归;瞿秋白参与矛盾《子夜》的创作;鲁迅与章太炎的师生之情;胡适与蒋介石的恩怨情仇;郭沫若、柳亚子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王彬彬的文章,一向以文笔优美、观点犀利著称。他不人云亦云,而是重视大量史料的参照、考核和论证,以缜密的逻辑思维,呈现出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另一个侧面。作者饱含感情的文字,无论是批判、驳斥,还是赞赏、讴歌,都有理有据、爱憎分明,让人读后有所得,有所思。
  • 社会和谐视角下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

    社会和谐视角下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

    本书主要分为九章,以社会和谐构建为目标,对社会和谐的基本理念、地方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管理职能进行理论研究,对社会和谐的指标体系进行探讨,并设计出地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以此为依据,对实践中的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运行状况进行考察分析。
  •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读本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读本

    《人类学笔记》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亦可称《克罗茨纳赫笔记》)、《巴黎笔记》等一样,是马克思“重要著作”之一。但长期以来,《人类学笔记》并没有得到与其它两个笔记相同的重视和关注,更缺乏文本-文献学研究范式的解读。本书是国内外第一本以文本-文献学研究范式、社会哲学理解模式全面解读《人类学笔记》的学术著作。本书将《人类学笔记》置于和谐社会建构理论的学术谱系之中,阐明了其相同的问题域和重要的现实价值。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文献摘编、历史考证、研究状况、当代解读。
  • 衙门逻辑

    衙门逻辑

    本书是历史作家张程评点中国古代政体得失的力作,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皇帝也疯狂”(古代帝王的奇闻轶事)、“古代的官不好当”(古代官员的生存之道)、“衙门里面怪事多”(古代官场的潜规则与显规则)、“官府与百姓有什么关系”(权力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底蕴展览千年,将皇帝、官员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亦庄亦谐,将古代王侯布衣为得到权力、保有权力、攀附权力、避免权力对自己造成伤害而表现出来的世间百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欲知大道,必先治史。”闲时一读,可以怡情;静心思之,足以明智。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可以在本书里笑谈千年历史、淡看宦海浮沉。
热门推荐
  • 《管理学》学习辅导与习题集

    《管理学》学习辅导与习题集

    本书内容包括:管理学基础、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管理与环境、战略管理、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沟通、控制等。
  • 中国2010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0年度诗歌精选

    本书精选集结2010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梦想迸发的火花

    梦想迸发的火花

    一个年幼无知的少女,从小强烈缺乏安全感,不知为何而活,不知生活的意义,犹如抑郁症少女,顽强固执的她,爱上了她“伟大”而又遥不可及的大梦想,从此,变得坚持努力,为梦想拼尽全力,一次次的失败让她试想自杀,倔强不屈的她,依旧努力,后来遇见一个人,让她无比心动,爱他更爱梦想,现实却是无比残酷,无人知晓她的努力成果如何,命运曲折的她,努力过,放弃过,颓废过,虚度过,在15岁的转折点中,因祸得福,却又遇波折,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服,让作者带你,进入梦想与爱,的世界……
  • 重生之窥天探地

    重生之窥天探地

    上古文明以诡异的姿态消失,只有在传说中只言片语才能窥视属于那时候的辉煌。经历过修炼者文明复苏时代的夏梦临再次重生,身为前世的核弹级人物,是否能够在今生的都市之中,掀起一阵波澜
  • 婚情难测,前妻休想逃

    婚情难测,前妻休想逃

    三年前,他是S是最负盛名的钻石大亨,他心狠手辣,他冷酷无情,而她是所有所有女人中最为失败的典范。她带着满心的欢喜嫁给他,一张离婚协议书甩在她面前,她带着满身的伤痕离开他,发誓总有一天定要卷土重来。三年后,她蜕变成全新的自己,身边桃花不断,他成了不断掐她桃花的霸道男人。他说,这一辈子我穆念琛只要禾瑾。他还说,倘若这个世界上没了禾瑾那么再也不会有穆念琛这个人。她忘记他所有过错,为他披上一袭白纱。一场婚礼,险象迭生,他随着一声爆炸消失在她的世界,连渣都不剩。从此她方才明白,此后这世上再也没有一个爱她入骨的人。四年后,他是低入尘埃的废人,她带着五岁的儿子出现在他面前,俯身牵起他的手,我们回家......爱情不是轰轰烈烈的电影情节,不是荡气回肠的言情小说,而是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我都愿意同你白头偕老。这是一个非你不可的爱情故事,有暖有虐,有笑有泪,请慎入。
  • 道衍符

    道衍符

    沉睡的灵魂因为内心的执念即将从沉睡中醒来深渊里的恶魔在怪笑有朝圣的使者不远万里从荆棘中而来.
  • 魂解无双

    魂解无双

    白虎生来白虎戟,七重天来七重修。两世生来两世霸,一霸人来一霸神。人霸神来只为情,一指情来灭天下。情深恨来天下怒,愿守情来终不悔。魂无双来解天下!欢迎加入魂解无双小说交流群527761289
  • 异瞳太子的多面小狂妃

    异瞳太子的多面小狂妃

    她本是现代性格迥异的一代兵王,却因一次暗杀而穿到异世与她同名的寒茜公主身上,而这个寒茜公主居然是个刚出生的婴儿,她表示深深的肝疼。而他是异月国的太子,有着血蓝两色的瞳孔。为人冷酷无情。当异世兵王遇上冷酷太子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让大家拭目以待吧!
  • 佛说金光王童子经

    佛说金光王童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旧人等旧人

    旧人等旧人

    〔我那么自私,唯独不对你〕青春总是那样,有无数的分离,相遇。而他,就是宋一暮遇见最美丽的风景。可惜所有一切都可以重来。唯独他,她输了一切。如果,如果的如果,如果没有如果的话,她怎么会知道,原来,不是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