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7400000008

第8章 佛教对宗教之间的看法(5)

佛教是和平的宗教,虽也主张修行要降魔,但降魔非指跟别人战争,而是跟自己的烦恼战争,修行就是要能降伏其心,用慈悲忍耐来庄严自己。但是如果碰到必须加以制裁的恶魔,有时也要杀一儆百,这也是佛教的降魔精神。

邪恶的力量应被制服,正义应加以维护,若姑息养奸,不加以制裁,则世界永无安宁。现在我们宗教要和平,我们没有力量;我们唯一的力量就是因果的力量、真理的力量。但是这个力量需要时间,所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总之,战争是残忍的,也是不得已的;战争的发生,是人类智慧的失败。战争最后当以和平为归宿,才是积极的慈悲。

一般人信仰宗教都是有所求,请问大师,信仰、祈祷,这就是宗教的生活吗?

星云大师:人在世间上生存,首先要有物质生活。因为每个人每天都要穿衣吃饭,要有房子住。物质生活是人生最基本的需求。当物质生活满足了以后,就需要有精神生活。所谓精神生活,例如读书、旅游、品茗、下棋、莳花、运动、爬山、谈情说爱等。当精神生活也能享有以后,还是觉得不够,这时就需要追求艺术的生活。所谓艺术生活,包括诸如音乐、绘画、雕刻、建筑等。所以寺院、教堂都以“形相”之美,以及“音声”赞颂来净化人心。

当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艺术生活都拥有以后,还是感到不满足,这时就需要有宗教信仰的生活。讲到信仰的生活,过去一般的佛教徒“信佛”,信了以后就“求佛”,求佛要“拜佛”“学佛”。我认为这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行佛”。我们信仰宗教,不能像儿童一般,天天跟爸爸、妈妈要巧克力、要棒冰。真正的宗教信仰,是牺牲奉献,是为众生服务,所以我觉得“行”佛之慈悲,“行”佛之智慧,“行”佛之普度众生,这才是信仰的真义。

至于“祈祷”是不是就是宗教生活?祈祷是宗教的修持仪式之一。世界上的各个宗教都有它专属的宗教仪礼,例如:佛教的朝山、伊斯兰教的斋戒、天主教的望弥撒等,唯有“祈祷”是一切宗教所遵行。

一般的祈祷多以求福祛祸为目的,将信仰的对象视为“有求必应”的万能之神。人们相信用膜拜、献祭、赞颂等,能够得到神的恩惠和赐予。然而佛教的祈祷之道,不是表相的宗教仪礼,而是建立在“人有诚心,佛有感应”的基础上,借由祈祷的桥梁,与佛、菩萨亲近往来,令人知过迁善,学习圣贤的愿行。所以,佛教的祈祷实际上含有“祈愿祝祷”的另一层深刻意义,信徒通过和佛、菩萨的感应道交,通过与圣贤往来亲近的宗教仪式,令人心生惭愧,改往修来,立下济世的宏愿。祈祷对佛教徒来讲,是神圣纯洁的宗教礼仪,是日常生活的密行修持。

谈到宗教生活,全世界所有正派的宗教,对物质生活都讲究节制,所以对物质生活都是求其朴素、求其简单,对于精神生活则讲究解脱、安然、自在、扩大。佛教在追求精神生活更升华的方面,有另外一些方法,例如参禅、入定、念佛、轻安、欢喜、忏悔、净化、放下等。这种精神上的升华,就如同是枷锁的解脱。

解脱,是学佛最终的目的,所以我们鼓励信徒要从“名闻利养”中解脱出来,从“人我是非”中解脱出来,从“情爱执着”中解脱出来,从“无明烦恼”中解脱出来,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至于如何才能求得解脱,就是要过宗教的生活。宗教生活就是把修行生活化。例如每天早上起来念一篇“祈愿文”,大概四分钟,念得慢的话可能十分钟。你不念也不要紧,每天晨起,不要忙着下床,可以在床上打坐一下,集中精神,统一意志,人生的境界会不一样。如果不会打坐,也可以念佛,依自己的时间规划,可长可短。上班之后,中午如果没有时间午睡,也可以盘腿打坐,效果比睡觉还好。晚上可以看一些佛书或是宗教的报章、杂志,如《人间福报》《普门学报》等等。临睡前再做个晚课,也可以播放录音带,听梵呗,躺在床上当作催眠曲来听,听到想睡就关起来,也能有助于安然入睡。

此外,在经济生活方面,可以规划一个月所赚的薪水当中,多少钱留给父母子女家用,多少钱储蓄起来作为疾病医疗,或是旅行参访之用。另外每月至少有十分之一,用来做善事、供养、布施等宗教用途。

我觉得,修行倒不一定要到佛前去拜愿、诵经、念佛,能够当然很好;重要的是,平时要懂得反省、惭愧、知苦恼、发道心,从服务奉献中,忘记自我,扩大生命。如《金刚经》说:胎、卵、湿、化,皆入无余涅槃,而无一众生可度。从利济众生中,发挥生命的价值,才是最大的修行!

总之,信仰宗教不是靠迷信的膜拜、装饰的念珠或盲目的奉献来建立,而是由深入义理经藏,从中觉悟出生命的真理,进而由理论而实践,由自我而大众,由烦恼而清净,由生死而生活。能够以宗教生活来充实心灵的内涵,继而站在人道的立场去关怀一切众生,必定能让人性的光辉发出耀眼的色彩。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宗教师(神职人员)的职责就是宣扬教义,传布真理。对于负有教化社会、导人向善之责的宗教师,请问大师认为他们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星云大师:一个宗教的形成与发展,除了要有德行圆满、于史可考的教主,以及有合乎真理的教义之外,弘传教义者,也就是宗教师的培养,更是不可或缺。若无人才弘化,即使教义再好,也不能普及。

宗教师,一般称为传教士,意谓“负有使命的人”。所谓使命,即在于宣扬教义,传布真理,其功能犹如老师一般,负有教化社会、导人向善之责。

身负弘法教化之责的宗教师,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条件?首先他对自己的信仰要坚定,要有度众的悲切之心,以及学识的充实、应世的方便、道德的增长、威仪的涵养、物欲的澹泊、性格的平和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要有“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的使命感,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而称职的宗教师。此外,把自己的生命融入群体大众中,更是宗教家的本色。所以从事宗教事业者,必须要有“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观念,才能无愧于自己的身份。

我将宗教师应具备的条件,规划成八条,姑且把它称为“八正道”,就是:至诚的信仰、牺牲的精神、正当的道德、丰富的常识、乐说的性格、慈悲的胸怀、共生的性格、宗教的体证。不要说别人,就拿我来说,你们来评鉴我,看我合格不合格?

其实合格不合格,不是口头说了就算。我们看西方国家,他们十分尊重专门机构,连美容业都设有政府认可的学院。在台湾,社会上的老师,乃至医生、律师等,也都必须由师范学院、医学院、法律系毕业,经政府考核通过,取得合法资格者始能从事。但是对于身负万千信徒教化之责的宗教师,一直没有严格的资格认定。如此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任何人都可打着宗教的招牌,到处建寺、传教,势将产生层出不穷的异端邪说。因此,我曾经建议,对于宗教团体的管理人或主持人,应该经由合法的宗教教育机构毕业;甚至宗教团体的负责人与主要成员,也应该有该宗教的教育单位或教会组织所颁发的资格证明文件,以避免不肖之徒假借宗教之名,行不法之实。

在此前提之下,当局则应该正式承认佛学院、神学院、基督书院等宗教研修机构的地位,使其能正常发展,并可公开招生,以培育出优秀的宗教师,进而提升宗教教化的功能,乃至对宗教法及教育法均应有明确的制定,以升华宗教信仰的层次。

再者,过去当局一直鼓励宗教从事社会慈善救济,其实宗教的价值在于净化人心,寺院有功于公益者,不光是指捐款而已。政府一般只奖励捐资慈善的团体,下焉者,会使宗教沦为红十字会一般的慈善机构,不能发挥宗教净化社会人心的功能。更有甚者,不肖者可借受奖之匾额作为敛财工具。因此我曾建议对于文教有功者,应该纳入奖励对象。

宗教与社会、人生,都有密切的关系。根据普度大学医学社会长肯尼斯·费拉所主持的一项研究显示,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其身体要来得健康,因为宗教大都劝人禁烟、禁酒,力促生活节制,故能减少情绪紧张或家庭纠纷,这些都有益于身心健康。另外有一项报道更指出“宗教人口明显增加,有助于社会祥和”。宗教对于社会的关怀、人权的维护、民众的福祉等工作,不能置身事外,所以宗教师除了资格的认定之外,健全的思想见解、高尚的道德修养、广博的学识才能、无私的悲心愿力等,都是宗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本书内容包括星云大师谈禅净、星云大师谈生活、星云大师谈事业、星云大师谈职场、星云大师谈人生、星云大师谈智慧、星云大师谈修身、星云大师谈幸福等。
  •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本书通过多篇禅意故事,告诉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当下、知足常乐、珍藏本钱、顺其自然等积极健康的观念。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 独眼看禅机

    独眼看禅机

    现代佛教并不是人们意识里“封闭和消极的”,佛教自古至今积极利用慈悲普度的情怀饶益众生,特别在文化事业上。华岩寺的弘法利生活动之一即是提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又不舍弃现代的、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艺术形式。佛教界也要利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李哲良先生的文学作品体现了社会对佛法对佛教的关注,欢迎更多的人们来重视佛教文化,佛教界也愿意与人民大众一起参与构建和谐社会。
  •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高僧辈出,译师荟萃,著书立说,创宗立派,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佛教发展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著名高僧窥基法师为佛教文化做出重要的贡献。他是初唐名将尉迟敬德之侄子,是唐代佛教高僧玄奘大师的高足弟子。窥基聪慧颖脱,过目不忘。躬事玄奘,独得嫡传。学富五车,辩才无碍。切问近思,新意迭出。勤奋著述,有“百部疏主”之誉,尤其是继承玄奘事业,为开创唯识宗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佛教唯识宗的创始者,被尊为唯识宗二祖。本书就窥基的功业作一专门介绍,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热门推荐
  • 无心仙人

    无心仙人

    天道无情,以万物为刍狗,难遂人愿。大道有缺,留有一线生机,奈何难渡。独存世间,一人成仙,争一线生机,纵使千难万难,也要披荆斩棘,只为红颜一笑。奈何天道无情,大道无心,可叹结局早已注定。
  • 恶魔公主天使少

    恶魔公主天使少

    恶魔和天使并不是永远的宿敌,当恶魔遇上天使,一切将会为之改变。命运的签,又让怎样两个不相识的人,走到一起?
  • 宛若桃花倾满城

    宛若桃花倾满城

    你在她的唇上浅啄,对她说你喜欢她。而她却转身吻进他的心里,对他说她爱他。她是他的徒弟,他是她的师傅。他嗜血成性却唯独对她柔情相许,为她走火入魔三千青丝皆成雪。她知道他是她不该爱的人,她的疏远、她的背叛亲手造就了一个魔鬼。他为她屠杀一座城,最后却死在了她的剑下。“师傅!小衣想你了,小衣再也不离开你了。”少女趴在坟头,眼眸含笑。
  • 腹黑杀手妃:神迹袭世

    腹黑杀手妃:神迹袭世

    杀手之王“神罚”因为别人嫉妒被逼跳崖陨落。灵魂却穿越到一个斗气魔法弹乱飞的世界——古羽灵陆。很不凑巧的是,穿越到了一个废物小姐身上。可是谁会料到,这废物,是难得一见的修炼天才。她修炼魔法,洗清恶名,扬名天下,立下威信,在这片大陆横着走。唉,谁知遇到了一个妖孽!他在别人面前是一个冰山美男,对她却是温柔如水,为他撑起一片天。“舞儿!我永远在你身边。”这是他对她许下的承诺。
  • 我们都是大学生

    我们都是大学生

    牛逼是一个矮小却有些帅气的普通大学生。他,大智大勇且性格风趣幽默,外人面前一副吊儿郎当的外表下却隐含着一颗冷静沉稳且善于隐忍的心。因为一次巧合加入了学生会,于是灭小人树威风,一度成为校园的风云人物,同时在溜冰领域有着高超技巧的他更是令他的人气达到顶峰……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神秘的亚特兰蒂斯

    神秘的亚特兰蒂斯

    最强大的文明在愤怒的大自然面前也只有低下高昂。最为繁华的世界在一夜之间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且看亚特兰蒂斯王子穿越后的惊世之旅。
  • 综漫之智神传奇

    综漫之智神传奇

    拥有系统的人,在各个动漫世界里留下各个传奇故事第一个世界宠物小精灵
  • 铠甲勇士大混战

    铠甲勇士大混战

    暗影大帝终于降临,他是所有铠甲勇士敌对组织的幕后黑手。因为强大的黑暗力量,纵使光影传奇、刑天、绝对零度、侠客战争、超时空大战、亚空间战斗、韩城黑客、星际大战、改造人,九个世界互相融合。面对此危机,五位年轻人将踏上战斗旅途,穿越时空去拯救世界!
  • 杀出个归途

    杀出个归途

    或许,也只有那个声音才能将我的记忆归还,也许……只有它能告诉我,我所追寻的答案……所以我必须回去,哪怕杀出一条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