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55300000021

第21章 漂泊西南时期(760—770)(4)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红湿:花朵沾了雨的样子。重:此处指色彩浓艳。锦官城:即成都。因成都古代以出产锦帛闻名,朝廷在这里设有锦官,故有此称。尾联写的是想像中的情景,“红湿”、“花重”都是说拂晓,“好雨”下了一夜,万物得到润泽,春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整个锦官城里都是红艳艳、沉甸甸的花的海洋。那是多美的景色呀!

【经典品评】

这是杜甫诗篇中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并将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在最需要它的春天而来。谚语有“春雨贵如油”之句,正说明其应时而降的宝贵。中间又说它伴着和风“无声”“潜入”,细细“润物”,不是伴着春寒而来的疾风冷雨,而是无声地融入泥士、滋润万物的微风细雨,因而确是“好雨”。这种“温柔敦厚”符合中国百姓的心理审美趋向,隐含着对中华民族某种群体人格的赞美,有一种深厚的文化意味。尾联充满着诗意的想像,闪耀着生命的光泽。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好雨”的高尚品格,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因而这正是人们盼望和喜爱的“好雨”。题目为“春夜喜雨”,在八句诗中却未着一个“喜”字,然而通篇溢满喜气。后四句尤见功力,其鲜活生动、灵气飞扬,非大手笔不能为。全诗格律严格,对仗工整,浑融流转、情韵优美,是杜诗五律的典型代表作,流传极广。

江亭

【导读】

此诗当作于上元二年(761)春,时杜甫居成都草堂。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详解详析】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袒胸露腹坐在暖暖的江亭,远望四野长吟诗句。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江水长流争相奔跑我的心却宁静不动,就如同天上的云一样迟缓悠闲。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春天将要悄悄过去了,草木欣欣向荣各自生长。

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故乡终究未能归去,排遣愁闷我勉强作诗。

【经典品评】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两句,意象很美,历来受到人们称道。有人说是表达了诗人的超然物外的旷达,其实不然。“水流心不竞”,恰恰表明心里一直在“竞”,但心愿难遂,于是生出“何须去竞”的念头来。“云在意俱迟”也一样,本来满腔抱负,想要有所作为,但屡屡碰壁,于是觉得自己也许是在自讨苦吃,如今见白云悠悠,也忽然想到不妨同白云一样“俱迟”才对。

第三联,更见诗人本色。“寂寂春将晚”,流露出心头的寂寞;“欣欣物自私”,有一种众芳争艳而我独憔悴的悲凉。晚春本无所谓寂寞,但由于诗人的心境,移情人景,自然觉得景色也是寂寞无聊的;百草千花的争奇斗艳、欣欣向荣,更对比出诗人的落寞,所以就要嗔怪春花的“自私”了。一切景语皆情语。杜甫写此诗时,安史之乱未平,作者避乱,暂时得以“坦腹江亭”,但心中到底还是忘不了国家安危的,因此这首诗表面上悠闲恬适,骨子里仍是满腹忧国忧民的焦灼和苦闷,这正是杜甫不同于一般山水诗人之处。

寒食

【导读】

此诗当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寒食节在清明前两天,相传晋文公为悼念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禁火,故称寒食。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详解详析】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写暮春江村风景,一路上只见风吹花瓣上下飞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汀洲上的轻烟冉冉升起,竹叶上反射出亮亮的阳光。

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要:邀。问:馈问,以食品相赠。农民们邀请饮酒从不拒绝,邻居送来食品就收下,不能拂了他们的盛情。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地方偏僻人们全都认识,连鸡啊狗啊也会相互串门忘了回家。

【经典品评】

杜甫的这首五律将寒食时节的江村风景写得历历如在目前。全诗视野开阔,是诗人在浣花溪边生活的真切写照。前半首写江村风景的恬静优美,几同宁静的桃源;后半首写当地淳厚的民俗风情,写诗人与当地百姓的水乳交融,诗中流露出村居生活中的勃勃生机。

琴台

【导读】

此诗为杜甫晚年凭吊司马相如遗迹——琴台时所作。琴台在成都浣花溪北。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详解详析】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茂陵:地名,相如晚年曾退居此地,因而以地名代称相如。卓文君为卓王孙之女,善弹琴。丧夫后与相如结为夫妇。诗的起首便说司马相如虽年老多病,但对文君的爱仍如当初一样热烈。赞美其爱情的真挚美好。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此联回溯到他俩的年轻时代。穷书生司马相如爱上了富家孀居的文君,在琴台上弹起《凤求凰》的琴曲,文君被琴声感动,夜奔相如。此事遭到文君之父卓王孙的竭力反对,不给他们任何嫁妆和财礼。他俩不肯屈服,开了个小酒店靠当垆卖酒为生。一介文弱书生和一个富户千金,竟以“酒肆”来蔑视世俗礼法,其勇可赏。诗人选择了“酒肆”、“琴台”这两个富有象征性的景物,从追怀古迹唱出心中的倾慕。“琴台日暮云”句,又从冥想回到诗人远眺的真实所见,景中有情。诗人在感慨:今日空见琴台云飞,文君安在?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诗人从远望回到眼前之景,浮想联翩:琴台旁的朵朵野花,仿佛是文君脸上的笑靥;丛丛嫩绿的蔓草,又好似文君昔日所穿的碧罗纱裙。联想美妙而浪漫。

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结句明快,点出全诗主题:像相如、文君反抗世俗礼法、追求美好爱情的事,今日已寥寥无几、不再听说了。“归凤求凰意”来自相如向文君求爱时弹奏的《凤求凰》琴曲:“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经典品评】

杜甫作为文采风流的一代诗人,在他的内心深处,能够真正地理解相如与文君的高洁爱情,因此才能写出如此美丽的诗篇,唱出这种千古知音的慨叹。在后世某些轻薄之士的眼中,他们看到的和羡慕的只是风流韵事和浪漫传说,而诗人所赞美的,却是那种高雅的“颉颉颃颃兮共翱翔”的值得千古传诵的真情至爱。

水槛遣心二首(选一)

【导读】

这组诗当作于上元二年(761)春。水槛:水边的栏杆。所选其一写的是草堂水亭上由木板搭成的简陋木栏,是诗人喜欢的去处,他常在这里凭栏远眺或坐而垂钓。诗中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在水槛眺望所见的清幽迷人的自然景色。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详解详析】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首联写草堂的环境:离城郭很远,庭园有开阔敞亮的长廊,旁边没有村落因而视野开阔,可极目远眺。轩:长廊。楹:堂屋前部的柱子。赊(shā):远、长。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三、四句写眺望之景:江水澄碧,浩浩荡荡,似与江岸齐平,这是写远景;郁郁葱葱的树木,在春日的黄昏里,盛开着姹紫嫣红的花朵,这是写近景。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五、六两句刻画细腻,描写极为生动: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欢欣地跳出了水面,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柔地掠过水濛濛的天空。这两句意象优美,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尾联呼应开头,以“城中”与“此地”、“十万户”与“两三家”对比,更显出这里的闲适和幽静。

【经典品评】

此诗写出了诗人远离尘嚣的闲适和恬然自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句尤为自由灵动,既有“形”的细致,也有“神”的活泼。写景妙在“缘情体物”之工细,鱼儿欢腾地游到水面,是因雨细,若雨猛浪翻,鱼儿就潜入水底了;燕子轻盈地掠过天空,说明风微,若风大雨急,燕子就会躲起来了。诗人遣词用意的精微为人叹服。黄宾虹先生曾经说过:“山水画乃写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黄宾虹画语录》)诗画同理。诗人细致地描绘微风细雨中的鱼和燕子,其意在托物寄兴,抒发自己在春天的喜悦心情。

全诗八句都为对仗,远近交错,工巧无痕。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导读】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时杜甫五十岁,在成都闲居。诗人描写了自己居住的茅屋被秋风揭顶后的苦况,并能推己及人,为天下穷人忧虑,显示出诗人崇高的人格境界。因而此诗成为被后世传颂的名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详解详析】

“八月秋高风怒号”五句——开门见山写茅屋为秋风吹破的情形。这是天灾。挂胃:缠绕。长林:高树。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五句——写群童欺老。这是人祸。忍能:竟能忍心这样做。倚杖:拄着拐杖。

“俄顷风定云墨色”八句——写天灾人祸后,夜晚寒冷难眠的困苦情状。俄顷:不一会,转眼间。漠漠:阴沉的样子。布衾:布被子。恶卧:睡觉不老实。踏里裂:将被里蹬破了。丧乱:指安史之乱。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

“安得广厦千万间”六句——由一己之寒,推及普天下之寒,并声称:为了“大庇天下寒士”,情愿牺牲自己!安得:怎样获得。庇:遮蔽,保护。寒士:贫寒的书生,也泛指天下穷人。突兀:高耸。庐:茅屋,房子。

【经典品评】

一位哲人说过:苦难是人生的试金石。面对苦难的态度最能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内在的尊严。这首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近一千多年前的一颗高贵心灵的机会。

让我们看看杜甫是怎样面对自己所遭逢的苦难的:八月的一天,秋风怒号,狂风将草堂的屋顶席卷而去。房顶上的茅草有的落到河边,有的挂上树梢,有的沉进泥塘。一群顽皮的孩子抱起茅草跑掉了。年老力衰的诗人无力呼喊,只得回屋拄着拐杖空自叹息。然而天公不作美,转眼间大雨滂沱而至,诗人裹着单薄的布被仍冻得发抖。屋里漏得没有一块干的地方了,雨依旧下个不停。在如此困苦的境地,诗人却由“吾庐独破”推及到“天下寒士”的处境,以他博大的仁爱之心,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绝响。

人生在世,谁都希望远离苦难。但苦难的到来却是那样猝不及防、不容选择。当人们被迫面对苦难的时候,态度却截然不同:有的人沉沦下去,自暴自弃;有的人产生了仇视心理,想要嫉妒和报复那些比自己幸福的人;有的人却从苦难中提炼出精神的珍宝,对人生有了一种全新的眼光。诗人杜甫属于这后一种。他从承受苦难中思索着生活的意义和人格的尊严,并推己及人,由自身的痛苦联想到天下寒士的痛苦,从眼前的苦难联想到整个时代的人民的苦难。他的灵魂是高贵的。一千多年前的茅草屋里,跳动着的是一颗想黎民、思百姓、忧天下的心,这种博大仁爱的胸怀因而成为后世景仰之楷模,他被人们尊为“诗圣”是完全名副其实的。

全诗兼用长短句,打破了七言束缚,多用口语化,使思想的表达更无拘无束,增强了诗的平民气息,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

百忧集行

【导读】

此诗当作于上元二年(761),时杜甫居成都草堂。诗中以少年时的健康对照老年时的穷困潦倒,充满感慨和叹惋之情。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详解详析】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首句回忆年少时的无忧无虑,体魄强健,精力“健如黄犊”,极生动。为下文作铺垫。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干回——当梨枣成熟,少年杜甫便频频上树摘取。一日千回是夸张的说法。“心尚孩”的“尚”字用得巧妙贴切,令人感到童稚少年的活泼可爱。诗人活灵活现地勾勒出少年时的自我,正为了引出下文中晚年的悲痛和愤懑。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倏忽:形容时光流逝之迅疾。从“十五”转眼走到“五十”岁了,人世沧桑可以想见。由于年老力衰,行动不便,因此坐卧多而站立和行走较少。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老年行动不便,还得强颜欢笑出入于官僚之门,自然悲从中来,内心百忧齐集,发出凄凉的慨叹。这两句当为全诗之诗眼,与诗题《百忧集行》相呼应。诗人因老而悲,因贫而悲,更因不得不依附别人、失去主体价值而悲。“生涯”说明整个人生之悲。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写家中四壁空空、一贫如洗的悲凉。老夫老妻,相对无言,同是满面愁色。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只有痴儿少不更事,饥肠辘辘,对着东边的厨门,哭叫着要饭吃。以上是诗人为我们描写出的生动画面,忧伤痛苦之状,历历如在眼前。

【经典品评】

杜甫的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逼真地表现了自己的凄凉处境。诗人用十五岁与五十岁对比,用“一日上树能千回”的青春与“坐卧只多少行立”的苍老对比,用儿时的天真烂漫和老来的强颜欢笑对比,最后诗人还将自己充满欢愉的童年和啼饥号寒的痴儿作了对比,所以才有“悲见生涯百忧集”的感叹,刻画出浓浓的悲的氛围。诗人的切身体验,内心痛楚,化作了诗句中的悲愤和呼号。难怪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卷一)中说杜甫的诗“悲愤慷慨,郁结于中”。

赠花卿

【导读】

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花卿,花敬定,是当时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因平叛立过功。但他居功自傲,肆虐掠夺百姓,生活骄恣放纵。杜甫的这首赠诗一语双关,字面上看是一首乐曲赞美诗,内中却含有委婉的讽刺,写花卿日常生活中的宴乐盛况与排场奢华。卿,是当时对地位、年辈较低者一种客气的称呼。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详解详析】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锦城:锦官城,指成都。丝管:丝指弦乐,管指管乐。纷纷:既多且乱。这里泛指乐器演奏和伶人的歌唱错杂而又和谐。“半入江风半入云”中两个“半”字,空灵而形象,使人仿佛看到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这种听觉和视觉的通感,化无形为有形,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天上:这里也有暗指皇帝宫廷的意思,讥讽花敬定的越位和奢侈。这两句犹如神来之笔,口语般浅近、明白如话,却又富含深意。

【经典品评】

同类推荐
  •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出自一位年仅十四岁的犹太女孩,为了躲避德国纳粹党的迫害,安妮一家被迫迁徙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秘密小屋中,在两年多的暗无天日的隐藏期,安妮用她乐观向上的精神、民族自豪感和对生活爱情的憧憬度过了痛苦压抑的日子。这本日记是作者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记录了25个月的密室生活,把密室生活的艰辛、战争时期人们的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
  •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成名作、代表作和经典作璀璨荟萃,收录了林徽因迄今所有的名篇,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那一晚》《一片阳光》《彼此》等,是迄今为止最经典、最唯美、最值得收藏的林徽因读本!在书中,林徽因诗意解读了爱情、亲情和友情,分享了她对成长有关的人生感悟,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
  •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自然为上,是秀琴的语言最彰显的特征。艺术法则是依据事物的理、事、情。不能离开客观事物,以一成不变之法去套万变不息的自然事物。方法是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但“由工入微,不露痕迹”的工巧和自然是并不矛盾的。她的许多质朴流畅的语言也不乏锤炼之功。锤炼达到自然,要遵循自然之法。以工力造平淡,于精炼处见自然。自然之法是无法的法。
  • 延安女兵(第一卷)

    延安女兵(第一卷)

    本书是一部丰富完美的历史挡案、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蔡畅、邓颖超、帅孟奇、康克清、丁雪松、罗琼、王云等百位风云人物,塑造了一群伟大时代的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一批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
  • 新编文学理论

    新编文学理论

    本教材以中西重要的理论家和理论观点为关键点,论述文学理论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本书体例新颖,包含多个具有创新色彩的模块,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
热门推荐
  • 天地玄黄枉死录

    天地玄黄枉死录

    相传道家分五派,麻衣,众阁,茅山,宿土,全真,其中流传最广的是麻衣算命,茅山捉鬼,宿土风水。也有居心险恶之人利用风水学盗墓。古人有云,敬鬼神而远之,而时至今日科技昌明的今天也有许多超自然现象是科学无法解释的。然就风雨突变,就在我们忽略鬼神之时,一个个离奇的案件,一桩桩悬疑的血案,将恐怖的阴云笼罩整个M市。
  • 火影同人之宇智波言陌

    火影同人之宇智波言陌

    一个骨灰级火影迷在第N次许下自己穿越到火影世界的愿望后,穿越大神终于和他见面了,并在他的“口遁”下屈服,给了他10个愿望,看重生在火影世界的他怎样玩转火影,改变那些该死的悲剧。。啦啦。。男主刚开始不会太强,但实力还是说的过去的......为了改变悲剧而来到火影的他,能用自己的实力改变这个虚虚实实的忍者世界吗?
  • 超时空漫游指南

    超时空漫游指南

    能够穿梭于各个时空的周游,以替委托人解决各式各样的疑难问题为生。而在一次偶然契机下,他竟意外地发现了潜藏在各个时空背后的惊天大阴谋……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喋血“王爷”很嚣张

    喋血“王爷”很嚣张

    “他”是夏沐第一天才青池无殇,她是秋然第一废柴尹陌离,两个看似不可能有交集的人,却又是同一个人。她的身世扑朔迷离,一朝穿越,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雨,护住病弱哥哥一世安宁。
  • 毒仙医圣

    毒仙医圣

    如果说,那背叛让他对世界绝望,那么,之前师母告诫他的话,让他不再出现感情。作为一个医者和毒者,他对善恶的诊断是这个世界上最精准的。“老大,想什么呢?来,恶心他们吧!”比他矮一个头的少女,扛着巨剑,对着他微笑地说。“我住在一个死的心房里面,这个女孩什么时候进来的?”他一边快速的磨药一边暗暗苦笑。死水,不再平静,感情是人都不可能摆脱。
  • 重生之雨洛寒妻

    重生之雨洛寒妻

    林雨洛因为刺激作死的去挑战景区新建好的玻璃栈道,结果一不小心就一命呜呼,重生一世,她有了疼爱她的家人,她觉得,她应该换一种生活方式去生活…………作为平均年龄最小的跑酷三人组,作为小学,初中,高中的超级学霸……风暴即将来袭,亲,你准备好了吗?
  • 洪荒第九龙

    洪荒第九龙

    凡人出身,为救亲人领悟杀戮之气.....为避免被杀戮反噬远遁海底却与海底龙魂共鸣得到龙族传承.....洪荒之地九龙化作九峰镇压世界却导致天道破碎.....龙族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 契约达令

    契约达令

    她是“契约达令”的受约者,她说了算,她叫艾莎。在她的身边,有青梅竹马的蒋俊,乐于助人的崔凌月,单纯阳光的丘少宇以及难以捉摸的北奕辰。是他成为她的摇钱树,还是她成为他的囊中物呢?当一切都向“钱”看齐的元气少女遇到世上最大的困难时,他们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 争留术:用心留才必读的10个经卷

    争留术:用心留才必读的10个经卷

    本书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介绍了留住人才的方法,以及如何并将巧妙留人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 重生复仇之皇帝宠妃靠边站

    重生复仇之皇帝宠妃靠边站

    将门千金,入宫为后,愿与皇帝长相厮守,从不把后宫争斗放在心上。不想帝王薄情,只是为了利用她拉拢势力,最终成为废后,被奸妃所害。不想一场大火并没有使她灰飞烟灭,反而将她带回入宫前的时间,这一次,她要入宫复仇,昏君、奸妃,凡是害过她的人,一个都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