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5700000010

第10章 愤怒管理———新观念化解冲突

有一天,儿子问爸爸:“生气、气愤和愤怒究竟有没有区别?”

爸爸想了想,说:“这很难解释,不过,我可以用一个实验来说明。”

然后,爸爸拿起电话,胡乱拨了一个号码。

爸爸:“喂,你好,请问林国伟在吗?”

线上:“不好意思,你拨错电话了。”

爸爸:“噢,抱歉。”

挂断后,爸爸说:“下面我来告诉你,什么叫‘生气’。”然后随手按了重拨键。

爸爸:“喂!你好,请问林国伟在吗?”

线上:“哎呀!刚才跟你说过打错了!”

爸爸:“啊!真对不起。”

线上:“真是的!”

挂上电话后,爸爸满意地对儿子说:“懂了吧?现在让你看什么叫‘气愤’。”然后拿起话筒,又按了重拨键。

爸爸:“你好,请问林国伟在吗?”

线上:“喂,要说几次你才懂啊?跟你说过我们这里没有这个人!”然后“啪”一声,对方挂掉了电话。

看着儿子若有所悟的表情,爸爸得意地说:“现在仔细看,你就会明白什么叫‘愤怒’。也顺便想想,愤怒是怎么产生的。”

然后,又按了一次重拨键。

爸爸说:“你好,我就是林国伟,请问有人找我吗?”

沉默了三秒后,电话里传来尖锐的怒吼声:“你这个浑蛋太过分了,找乐子也不是这种方法!神经病!”接着重重地挂上了电话。

由此看出,愤怒是一个不满情绪层层递进的过程:不合自己期盼和心意而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成为“生气”,进而演变成“气愤”,到了非常气愤,激动到极点时,即为“愤怒”。

我们的日常生活繁忙疲惫,各种不满情绪若未妥善排解,便容易带到家庭或工作中,迁怒于周围的亲友或同事,导致不必要的人际冲突。正如由“奴”和“心”所构成的“怒”字本身所阐释的:一旦内心动怒,到了难以操控的一刹那,人便成了怒火的奴隶,在其教唆下做出伤人害己的行为。

1.进一步探索愤怒

(1)欲望受挫

当人们追求的安全、自尊、归属感和被喜爱等权益因外界干扰而受阻时,在思维和记忆的共同作用下,会逐渐积累紧张和挫折,从而产生怒气。一旦人们察觉这些干扰是出自别人的故意或敌意,怒气会更加强烈,理智程度就会降低,容易产生敌视、抵制、反击或报复的行为。

(2)触怒情景

产生愤怒的原因称为“触怒情景”,是指人们一旦遇到这种情景,情绪就容易产生波动,变得暴躁、愤怒。它会因国家、种族、文化、性别、年龄、成长背景、意志等的区别而有所不同。

例如,插队、随地吐痰、在公共场所大声嚷嚷等一些国人习以为常的现象,会被外国人视为低俗和极不文明的行为,从而招致其反感和鄙视。

在欧美一些国家,与人交谈的时候,目光接触是有诚意的表现,但是在中东一些国家,目光接触则表示挑衅和大不敬。

在公交车拥挤的车厢里,有的人被碰撞后会大发雷霆,甚至大打出手,但是同样情景,有的人会认为小事一桩,丝毫不在意。

一个人表达愤怒的习惯,如砸东西、大叫、哭泣、静默不语等,在2—5岁时已初步形成。若父母在愤怒时会尖声叫喊、骂脏话、摔东西,小孩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以此方法发泄愤怒;而有些父母在动气时,习惯隐藏自己的感情,压抑自己的怒气,孩子就会懂得收敛情绪,不会肆意发怒。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容易频繁发怒的阶段。幼儿时期所形成的沟通和表达愤怒的模式,会因师长的言行及环境的影响而有所修正;成年以后的沟通模式,包括因何被触怒,以及如何表达愤怒,也在此时定型。

触怒情景虽因人而异,但通常包含以下两个共同因素:

①权利受侵害

当自己的财产、隐私、安全等权利受到侵害,或者遇到与自己价值观相冲突的事情时,内心会生出不公的感觉。例如:

?赶路途中遭遇堵车

?朋友泄露自己的秘密,并被人广为散布

?自己说话正起劲儿,对方突然打断或插嘴

?听说甬温线特大交通事故是一场人祸后,自己心怀不平

②自己的能力、价值、尊严遭到别人的否定,例如:

?上司责骂自己毫无工作能力

?自己的观点被人曲解并横加指责

缺乏自信、内心自卑的人更容易被触怒。他们往往觉得自己差人一等,时运不佳,一旦心中期望不能达成,便心生不满情绪,经常寻找机会发泄内心的怒气。

触怒情景就好像子弹已上膛的手枪的扳机,一旦扣动这个扳机,就会发射出伤人的子弹。

(3)愤怒的危害

一般性的愤怒会带来交感神经的兴奋,使大脑内部发生化学变化,引起头痛、胃痛;经常性的勃然大怒,由于肌肉绷紧、血压升高、冠状血管变薄、血液变稠、心跳加速、心脏负担加重等,会造成心脏肌肉损伤,影响心肺功能,危害肝脏,甚至会引起中风、胃出血,恶化原有疾病,带来生命危险。心理学家爱尔玛(ELMA)甚至发出了“生气等于自杀”的警告。

人在感受到威胁或侵害的不安状态时,会不自觉地寻求保护,并设法找到渠道发泄由此所产生的不满、恐惧或敌视,甚至会出现哭泣、怒吼、打骂、摔门砸物等过激行为。这不但会引起别人的反击,破坏人际关系,也会使自己产生孤寂无助的情绪。

2.引发冲突的“瘾”

“瘾”,是指生理和心理的强烈需求,演变成了极为深厚的嗜好或依赖,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了一股超出本人控制身心能力的力量,掌控了情绪或思维。

除了人们熟知的烟瘾、酒瘾、网瘾、毒瘾等,潜伏在当今社会的怒瘾也变得日益严重,对组织和家庭的和谐造成了严重威胁。

频繁动怒的人,在发泄的刹那,会感到一种带有杀伤力和爆发性的刺激,产生一阵令人激动或兴奋的支配快感(DOMINATING EMPOWERMENT),日久上瘾,便成为“怒瘾”。一旦被“怒瘾”掌控,人就会不自觉地寻找机会肆意发怒。

自卑、自大、无知和顽固是形成怒瘾的四个心理根源,其表现为:①心中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②自己才是对的;③别人对不起或伤害了自己;④怪命运、际遇不佳,不去检讨自己。而当委屈、愤怒充斥心头时,潜意识里萌生出反击或报复的情绪,动辄勃然大怒,内心和人际的和谐也因此每况愈下,如同热带风暴逐渐加强成为威力无比的强烈台风一般,严重地损人害己,形成“怒瘾循环”。

如何判断是否已经发怒成瘾?情况严重到什么程度?回答以下的问卷可以对被测试者有大致的了解。

★发怒成瘾测试问卷

观察被测试者过去七天内的言行,以“是”或“否”回答以下问题。

1.别人没有依循自己的指令或达到自己的要求,就大发雷霆。

2.事情未按照原计划的时间或内容完成,便对自己生气。

3.曾与周围的人发生严重争执或对别人大发脾气。

4.受到别人言语上的伤害,总想找机会以激烈的言辞反击。

5.不考虑事后是否会懊悔,生气时总容易脱口骂出脏话。

6.指名道姓,大喊大叫地对别人发脾气。

7.动怒时虽偶尔能克制不语,但愤怒的眼神、表情和手势让人难受。

8.怒火中烧时,心里恨不得出手打人。

9.生气时,会用行为暴力来惩罚那些触怒自己的人。

10 。怒气发作,常常会随手抓起手边的东西扔出去。

11 。心中发火,却不便直言,以嘲讽对方来发泄怒气。

12 。大发雷霆后,几乎无法记起讲过的话或做过的事的细节。

13 。一旦脾气发作,就总有人遭殃。

14 。难以忘却别人对自己的冒犯,经常回想起来。

15 。火暴脾气把周围的人吓怕了。

16 。脑海中老是出现得罪自己的那些人的样子,心中越想越气。

17 。怀疑被自己信赖的人欺骗或出卖,并为此生气。

18 。喜欢以暴饮暴食或酗酒来排解怒气。

19 。大发脾气后,身体感到疲累,甚至头痛、胃痛、心口痛。

20 。大骂了对方后,自己反而更没自信。

21 。一旦因大发脾气而颓丧,就会久久陷入情绪低潮,无法走出。

22 。看到自己发怒带来的伤害,有时甚至有了结束生命的冲动。

23 。尝试用一些方法来努力控制怒火,但似乎毫无效果。

24 。对无法控制自己动辄发怒的情况,有时觉得极端孤寂或无助。

25 。自己动辄发怒伤人害己,心中极想寻求别人帮助。

3.减轻怒瘾

发怒上瘾的问题部分源于错误的心态,唯有从五项心态的调试着手,方能走出怒瘾的阴影,摆脱其影响。

(1)深刻意识到危害的程度

戒除怒瘾,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怒瘾危害自己身心和伤害别人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有坚定的决心,一步步戒除,否则难有效果。

有怒瘾的人事实上动怒频繁,而本人却往往一再否认,就好像掉入陷阱的人,因未觉察危险而毫无脱离意愿。有怒瘾的人常常认为真正的问题不在自己,而是别人的触怒或亏欠,他们甚至堂而皇之地认为愤怒是每个人都有的情绪和现象,因此,自己发怒也是理所应当的。

例1“我可不是那么容易生气,每次都是这些人招惹我!”

评述 不承认自己有动辄发怒的问题,把动怒原因合理化,或是老埋怨别人,推卸责任,不能认识到自己动辄发怒该承担的责任。

例2“每个人都会发怒,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

评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基于这种心态,淡化了怒瘾的严重性。

这种拒绝承认、推脱责任的观念,正如西方谚语所说:“老看邻居眼中有刺,却未把自己眼中的梁木挪开。”恣意动怒的情况不断继续,就会如同走入死胡同,无出路可寻。

(2)认识到怒瘾因具有无法预测性而带给人压力

一个因殴打六岁小孩而被捕的父亲,懊恼地说道:“我知道自己爱发火,一发火就会动手打人,虽然我尝试着努力克制,可是一看到我那女儿哭闹,我火气就上来,接着一阵吼叫。她就哭得更厉害,又怕我打她,跑到一边想躲我,我快气疯了,非要她当场站住,不站住,我就吼得更大声,最后我逮着了她,出手力度失控,把她打伤了!”

有怒瘾的人,必须先觉悟自己无力克制怒气,随时可能爆发而伤人。也更需要明白,周围的人面对自己时,会因为无法预料自己下次会在何时为何发怒,而常常提心吊胆,甚至会对自己敬而远之。如果不想让自己成为这种令人生畏的人,就应常常告诉自己“频繁发怒会让别人受苦、自己受罪”,从而能够较容易地下定决心,逐渐戒除怒瘾。

另外,在有“怒瘾”的人即将发怒的时候,如果对方能够适时表现出压力和恐惧,使发怒的人觉得内疚,或者助其联想到怒气伤人害己的后果,也可能会有助于抑制发怒者发怒的冲动。

(3)了解与怒源有关的心理创伤

人的怒瘾有时源于人生的某些痛苦经历,这些经历使人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降低其耐受和克制愤怒的能力,造成其发怒的冲动性。

一个因丈夫有外遇而被抛弃的单身母亲说:“我觉得我快把我那七岁的儿子毁了,他一点小小的错误,就会把我气得对他怒吼,尤其有时孩子在我正发火时,还敢顶嘴,让我更有出手打他的冲动,我知道我骂那些难听的话非常伤害孩子的自尊,我实在不该,但就是没办法控制……”

表面上看,这位母亲是因为毫无扮演单身母亲角色的经验,看到孩子犯错,会担忧自己是否称职。这种担忧甚至会转化成恐惧或对自己的不满,为了排解这种不舒服的压抑情绪,她就会不由自主地将其以怒气的形式发泄出来。更有甚者,她把孩子一再地不听话,视为对自己身为母亲所具有的权威和尊严的否定或违背,认为自己有权动怒。

其实,这位母亲的动辄发怒还有更深一层的怒源,那就是她被丈夫抛弃后,内心所产生的不平、不满的恨人责己情怀以及严重的自卑感,再加上对未知前途的无力感和恐惧感,以及由生理和心理孤寂导致的不断积累的焦虑等。

这位母亲,必须要经常提醒自己,这些因不满、焦虑和恐惧而生的怒气与孩子无关,要勇敢面对自己内心所受的心理创伤,除了在内心尝试去宽容、饶恕和遗忘,还得辅以运动、音乐等活动,适度排解焦虑和压力,尽量避免触怒情景不断地在心灵的伤口上撒盐。另外,也应尝试加强心理建设,告诉自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如《圣经》所云:“万事互相效益“(EVERYTHING BENEFITS),也就是“每一件不顺利的事件,必定有其有利的一面”,只要换个角度去看,便不难发现其中所隐藏的益处。人世间,种种不幸的事件,往往有其正面和积极的价值,只要学会凡事往好处去想,就容易宽心,变得豁达。

为防止孩子因心灵创伤染上怒瘾,为人父母者在管教孩子时应当注意:语气严厉或情绪激动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夹杂着与孩子毫不相关的怒气,便会使孩子产生“父母究竟爱不爱我”,甚至“我究竟有无价值”的困惑。眼看着自己父母大发雷霆的模样,孩子会认为自己不过是父母的“出气筒”,对其管教的内容,则会心生排斥。合理的管教方式,应该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心态和行为错在哪里,该朝哪些具体的方向或目标去改善,然后让孩子清楚地感受到虽然犯错的“行为”应被指责但同时父母也表达了关爱和接纳,这样一来,不但家长本身减少了怒火,也可以避免亲子间的冲突。

面对频繁动怒的人,一般人要么敬而远之,要么因被触怒而以牙还牙,使冲突加深。上上之策,便是尽量用换位思考的心态,设法体谅他们遭受的心理创伤和痛苦,以心理医生对待精神病人的理解和心态,不要过分计较或放在心上,多用关怀和理解的言行,让他们感到被了解、被尊重和被接纳,增加彼此的信赖和好感,这样沟通的渠道才会畅通。

(4)高效的道歉

高效的道歉具体包括四项要点。

第一,真心地知错,明白无论原因为何,自己冲着别人发怒是绝不应该的。

第二,感受到别人因自己随意发怒而受到的伤害。

第三,下定决心避免再次随意发怒。

第四,理解和接受对方有权决定如何面对自己的过错和道歉。对方可以选择马上原谅;或是视情况而定是否予以原谅;甚至也可以选择不予原谅。无论对方作何选择,都要表示出尊重并谦虚地接受对方的决定。

真心道歉除了花费心思留意自己的用词、举止,最重要的还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只有处理得当,才能利己利人。

拥有良好的自我形象、情绪商数较高的人,较容易做到高效道歉,形成良性循环。他们不但有智慧审视自己的过错,更有勇气对别人受到的伤害承担责任,由此而生出的歉意,能够显示出自己的诚意和决心,不但有助于自己今后改过,更易使对方受伤的情绪得到平复,有时在发怒后反而“因祸得福”,使别人更加喜爱和信任自己,增加了个人魅力,也增加了自己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

(5)肯定和鼓励

心理学家发现当易怒者成功遏制几次动怒后,会生出一种自我否定和失去方向的感觉,感到失落或颓丧,接着便会莫名地有一股发怒的强烈需求,觉得如果能再发怒,便可找回自我价值和重要感。这其实是一种错觉,就好像戒毒初期的人,经过几天治疗后,便会渴望再次享受毒品的刺激,这不但是生理上的瘾,也是心理上的一种惯性和依赖感的持续。

例1“近来我老让着他,可是瞧瞧他对我讲话时那种不屑的眼神,我为什么还要继续受他的气呢?再忍下去,这哪里是我啊?”

评述 忍了几次没发火,也算是小小的突破,但是忍多了,却突然感到失去自我,内心生出戒除怒瘾与实现自我价值的矛盾感。

例2“我已经尽力容忍他,这样下去太便宜他了!他何时真正尊重过我?我算老几呢?”

评述 容忍了一阵后,触怒情景出现,内心焦点移至自我定位、自我价值、自尊等,影响了自制力。

一般来说,针对同样的触怒情景,如能忍住两三次不予动怒,便是一个成功的开始。如果能够坚持两三个月不随意发怒,便可得到周围人的刮目相看,自己也会因情绪平和,自信倍增,迈入成功戒除怒瘾的阶段。

怒瘾带给自己和周围亲友的伤害有时会远超过自己的想象,戒除怒瘾,并非一蹴而就,唯有:

第一,接受自己发怒成瘾、伤人害己的事实;

第二,了解动辄暴怒如同一颗不定时炸弹,它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可预测的后果所带给人的压迫感;

第三,从内心上了解自己受过的创伤和怒源,予以抚平和宽恕;

第四,情绪失控而动怒时,真心知错,诚心改过道歉,请求原谅;

第五,短期内怒火得以克制,却又产生退缩和渴望动怒的念头时,要及时肯定自己小小的突破,并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4.愤怒管理的新思维

公元1世纪的哲学家塞尼卡(SENECA)说过,“我们如今要面临的最残酷、最危险、最令人讨厌,也最难以驾驭的一种情绪,就是愤怒。若能把这只恶心、粗野、可笑的怪兽制服,对人类和平会有很大贡献”。经过了20个世纪,在科技、文明如此发达的当今时代,人们却仍然在自己内心的怒气面前束手无策。

愤怒一如其他的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如果管理得当,还可成为一种建设性动力的来源。

美国一位原本默默无闻的母亲,在爱子被酗酒驾车的人撞死后,化悲愤为力量,联合众多受害者共同游行示威,倡导订立《反酗酒驾车法案》,为这项法案的确立做出了极大贡献。

正如鲁迅在《杂感》一文中感叹的,“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这位母亲不愧勇者,她将自己的愤怒,转化为勇气和动力,成功地对抗了酒后驾车,罔顾人命的恶习和顽固力量,这项法案在美国推行至今,酗酒驾车的人大减,拯救了无数生命。

反之,如果管理不当,愤怒就会产生破坏力,影响个人健康,破坏人际关系,甚至引发刑事犯罪。很多学者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致力于研究如何有效管理怒气,降低其破坏性,为此也产生了多种理论和建议。

(1)愤怒管理的沿革

①压抑论

传统上,人们常把怒气比作压力锅里的蒸汽。压力锅在煮饭时,温度慢慢增加,蒸汽慢慢累积,如果这时突然打开锅盖,高温的蒸汽可能会伤人。如果把压力锅的电源拔掉,待蒸汽冷却成水后,再打开锅盖,就不会产生危害。因此,这一理论强调生气时,要压制愤怒,保持静默,让怒气慢慢转化成祥和之气。

但是,后来科学家证实,过分压抑愤怒情绪的人,如同一座沉默的火山,外表是平静的,而内心却是汹涌的岩浆,长期压抑情绪,可能导致某一天在忍无可忍时总爆发,或者导致抑郁症等各种精神疾病。

②发泄论———“愤怒管理ABC”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医生强调依发怒(ANGER)、责怪(BLAME)和批判(CRITICIZE)的 ABC原则,建议经常动怒的人尽快把愤怒发泄出来,以免长久的压抑对精神健康造成危害。

随着这一理论的兴起,一系列提倡“发泄”、教人减压的课程应运而生。在培训课堂内,老师鼓励学员通过尖声叫喊、怒吼,或踢打假人、骂脏话来泄愤。发泄过后,人们会感到一种无助和伤感,甚至彼此抱头痛哭,在相互的拥抱中,得到一种归属和满足,减轻了因愤怒或仇恨所生的罪恶感,情绪因此变得平和。

这股风潮流行了近十年,后来以费希巴赫(FESHBACH)博士为代表的医学家在临床实验中发现,过多的咆哮或怒吼,在生理上会导致心肌受损,加大患心脏病的几率;在心理上,每次愤怒的发泄只会使敌意越发深刻,动怒得越频繁,怒气会越深,动怒的需求也会更加强烈,形成怒瘾。如同有酒瘾的人,每次喝酒都触动了自我刺激的机制,越喝就越想喝,有怒瘾的人,即使在发怒前的一刹那,内心会担心各种不良后果,有一丝回避发怒的愿望,但对于情绪骤变的刺激和发泄快感的需求,则会使他马上失去控制,把怒气瞬间彻底倾泻出来。

流行了几年的“动怒发泄法”因被证明会损害健康、增加敌意和形成怒瘾,而终遭推翻和摒弃。

(2)愤怒管理的新发展

现代的愤怒管理,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发怒的现象,发展出一套全新的“愤怒管理 ABC”,即通过回避(ABSTAIN)、坚信(BELIEVE)和沟通(COMMUNICATE)三个步骤来管理发怒的现象。这不但可以帮助发怒成瘾的人戒除怒瘾,更可从根本上避免怒气,减少冲突,增进内心和人际的和谐。

①立即停止不当行为

一般地说,由争执、动怒到冲突,只有20%是单纯由谈话内容所引起的,而80%是源于不当的音调、语气、表情或动作。

一天,丈夫拖着疲累的身体,下班回到家里,看到妻子因为刚上小学的孩子功课没做完而大声责骂,便过去关心地问:“你今天好像不太对劲儿嘛!”

没想到妻子却生气地白了丈夫一眼,说:“你怎么搞的,到现在才回来?菜都凉了!”

丈夫叹了口气,说:“我看你的心情不好,好心地问一下。我刚……”

丈夫好意关怀却碰了一鼻子灰,原本已经很是不悦,愣愣地站在原地,正要接着说明晚回的原因,妻子便插了嘴:“看看你儿子,刚上学就不好好做功课,以后怎么办?”

丈夫看了看满脸委屈的孩子,又狠狠地瞪了一眼妻子。

妻子拉高声音说:“你瞪我干什么?回来晚了还有理吗?”

面对妻子的厉声厉色,丈夫忍无可忍,指着妻子说:“李小云!你这种态度怎么管得好孩子?”

妻子大声嚷道:“你态度好,张大朋?你就只会宠孩子,一看见我管就心疼,刚才你进门,劈头就责问我不对劲儿,明显是说我心情不好才把气发在孩子身上。是啊!我是心情不好!你说七点回家,现在都八点多了,菜都凉了,我能高兴吗?现在一回来就骂人,以后再这样就别回来了!”

丈夫大吼一声:“好!我走人!”便抓起外套,砰地一声,把门重重一摔,扬长而去。

双方原本都是出于好意,丈夫关心妻子的心情,妻子担心丈夫的身体,夫妇都操心孩子的学习,却因音调、语气失控,表情、动作不当,招惹了对方的火气,甚至争吵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愤怒管理的第一课,要先了解以下十五种行为会使人产生被轻视、伤害、厌恶的感觉,容易引发激烈争吵:

A。继续对话

两千多年前犹太人的古籍《箴言》中,对愤怒管理就有了一些精辟且符合现代心理学的教导:

“紧守口的,得保生命;大张嘴的,必致败亡。”

“愚昧人,若静默不言,也可算为智慧,闭口不说,也可算为聪明。”

“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制伏己心的,强如取城。”

这些话提醒我们,在愤怒管理中,真正的敌人是自己的怒气,真正的战场是自己的心田。要获取胜利,必须能够先制伏自己的舌头,检视自己心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念头。

在对方惹怒自己时,人们脑中通常会闪出以下的念头:

“我怎么可以让他这样对我说话?”

“你才需要闭口,怎么会是我呢!”

如果顺着这些思路发展下去,就很难咬紧舌根,更会引发自己的怒火,所以必须立即否决这些念头,要坚定地告诉自己“我可以忍受”、“这没什么”、“小不忍则乱大谋”、“怒言脱口,还得收场,多累啊”。

B。怒视对方

尽管能咬紧牙根不讲话,但如果仍怒视对方,对方还是会感到敌意和挑衅,不但看不到自己尽量压抑的努力,还会猜测自己下一步会采取何种攻击性言行,因而会心生恐惧、愤怒,甚至意欲反击,自己也会更觉委屈而提升怒气。

此时,宜把眼神转移,偶尔注视地面或别的地方,这才会有助于马上缓解紧张气氛。

C。留在原地

争吵刚开始时,应立即离开现场,给对方留下平息怒气的时间和空间,待双方恢复理性才可能谈对重点。摒弃心中即刻闪出的“这是我的地盘,他犯了错,凭什么我要离开”等想法,改用“惹不起,躲得起”的“战术”。

D。嘲讽语气

中国的文化强调含蓄,连骂人都讲究学问。有人把嘲讽视为一种委婉的批评,误以为能提醒对方进行自我检讨,借着影射或反语来嘲讽别人,顺便卖弄自己的学识和能力。

殊不知,一旦对方领悟出嘲讽所暗含的轻视、否定和批判,便会觉得受到严重伤害,从而陷入情绪困扰,激发反感和怒气。

E。威胁恫吓

威胁恫吓是人们在沟通或谈判不顺心的时候很容易使用的武器,而这种方法经常会使用不当,使争执和冲突恶化。例如,事业合伙人纷争,提到散伙;叛逆的青少年要挟父母,再不给钱就永不回家;夫妻争吵,提出离婚等相威胁;心中的目的无非是“我威胁他,只想告诉他不要太过分,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但是实际上,威胁的效果并不如自己所预期的那样强有力,反而会激起对方的反感或伤了对方的自尊,从而带来非常严重的负面的效果。因为恐吓本身就带着鄙视和伤害的企图,对方会因安全和自尊受到威胁而产生不安和恐惧,进而有抵抗或反击的想法。

一个女人对自己的好友说道:“我终于找到向我老公要钱的办法了。”

好友问:“什么办法?”

女人答:“每次我们吵架,我就说我要回娘家,他便马上给我一笔旅费。”

威胁后,也许泄了怒气,甚至也逼得对方让步,但是,过后也要想一想自己付出的代价,究竟损失了什么,是否值得?

F。插嘴

动怒者正在大发雷霆,对方心中很容易产生以下念头而粗暴插话,希望唤醒动怒者的意识:

“他讲的简直离谱,我必须打断他!”

“他常插嘴,我为什么不能?”

“我再不打断他,及时更正,恐怕待会儿他都忘了他自己讲过什么!”

殊不知,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被插话的动怒者,不但不会听取插话的内容,反而会因没受到尊重,被剥夺了话语权而平添更多怒气,双方的冲突会更加恶化。

G。骂脏话

在激烈的争论中,为了表达不满情绪,宣泄怒气,脏话很容易脱口而出。结果虽然获得一时的痛快,却让动怒者的发怒更加合理化,引起更大的争端。

H。指名道姓

生气地吼出对方的名字,乍看之下可以吸引对方注意力,表现出自己对问题的重视程度,实际上是对对方人格的鄙视和挑衅,只会火上浇油。

I。手指对方

用手指着别人的确可以吸引对方多注意自己的想法,但是这个动作,会给人一种傲慢、轻视和指责的印象,暗示对方处于人格劣势,使对方产生抵触情绪,增加其怒气。

J。大声吼叫

“我大声吼叫只是为了让他听清。”

“我要让他知道,我这些看法可是很认真的。”

“他吼,我为什么不能大声?谁怕谁?”

大喊大叫是一种伤害性很强的行为,不但使自己的怒气加深,还会传染给对方,一来二去,双方注定会以大吵大闹收场,不但对于实质问题毫无帮助,要再修复感情也需大费周章了。

K。指责说教

“他做错事了,我指责他是应该的。”

“他的言行太不近情理,若此时不点醒他,使他清楚明白,那以后还了得?”

这种念头,只会使自己急于指责或说教,其实,双方在气头上时,就应先想法消气。指责说教,会给人高高在上的傲慢感觉,即使对方错了,也会为了面子而争辩或反抗。

L。叹息、白眼

夸张性的深深叹息或者白眼看人,充分表达了嘲讽、失望和轻视,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使怒气因此提升。

M。肢体碰撞

对于发怒的对方,本能地做出推、拉、碰、挤等动作,原本打算告诉对方“你别说了”,或“我碰碰你胳膊只是要提醒你,收敛一点儿”,或“你太离谱了,还敢发这么大脾气”,岂不知在对方情绪失控的情况下,这些动作都会使人产生自卫、反击和报复的欲望,甚至可能导致双方从语言的冲突升级到暴力的行为。

N。摔门砸物

这种破坏性的动作固然可以表达心中的强烈不满,暂时发泄怒气,但对方会因这种暴力性的动作,产生惶恐、轻视和厌烦情绪,从而加重双方的怒气,彼此做出更加情绪化的行为。

O。四处炫耀

带着胜利的心态,到处炫耀曾经对别人发脾气的经历,例如:

“有几次儿子跟我顶嘴时,我就朝他大吼,吓得他以后再也不敢顶撞我。你就应该这么管你的孩子!”

“我不知你怎么对下属这么容忍,上回我下属在会议上对我的观点提出反对意见,会议结束后我大骂了他一顿,以后他再也不敢公开跟我唱反调了。”

这会带来诸多恶果。

第一,这种四处炫耀的做法,揭露别人隐私,降低了别人对自己的信赖。

第二,不懂得珍惜他人的忍让,反而以轻视的口气到处炫耀,只会给听者一种很没修养的印象。

第三,误以为发泄愤怒是一种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容易渐渐形成“怒瘾”。

愤怒管理,没有其他诀窍,必须首先彻底领悟这十五种不当行为的破坏力,增强克制怒火的决心和能力,尝试使自己尽力回避这十五种行为,才能在戒除怒瘾的道路上,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②更新信念(BELIEF)

如能真正做到上述的“立即停止”,便可延迟“动怒”,降低火气,缓和气氛,避免愤怒恶化成为直接的冲突。但是,若要根除“易怒”的性格和习惯,戒除“怒瘾”,还得从信念上彻底改变自己的思维。易怒者往往会认为都是别人或不顺的事情惹了自己生气或是刺激了自己,其实,情绪控制在于自己,想把情绪调整好,别人实在帮不了忙,唯有自己的观念或心态转换,易怒的性格才可能转变。易怒者的信念需参考三个角度来改变。

第一,慢三拍。

《圣经》中有这样的话:“攻克己身,叫身服我。”这其中包含着发人深省的哲理。“攻克己身”,就是要人们靠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心灵从怒气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也就是说,“唯有将我们身上的各种不良习惯彻底根除,我们心灵中美善的一面才能自由地显现出来”。

“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易怒的人,多是贪快、贪急、没能耐住性子。这里的快慢,并非单指速度,更强调了当发觉自己即将动怒时,要马上提醒自己不要贪“快”,要慢三拍!也就是尽量慢三拍“解读”,慢三拍“表达”,慢三拍“发泄”,慢三拍“报复”。

第二,查明真相。

真要宣泄怒气前,不妨先来问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

我究竟有没有明白真相?对方的本意表达完全了吗?自己有没有完全弄懂对方的原意?我把自己的原意表达得很清楚了吗?对方有没有可能解读错了?没讲明白是自己的错,发泄在对方身上公平吗?

动怒增加了自己的怒气与敌意,伤害自己的身心,也容易树敌,值得吗?

自己宣泄了怒气固然一时觉得很爽、很舒畅,但这真是我要的吗?我这次的强烈表达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我真正要的是什么?

只要能做到好好地问自己几个问题,宣泄怒气的冲动就会减少很多,对方也就不会再被激怒,很可能跟着恢复一些理智,双方就能更冷静地沟通了。

第三,换个角度。

愤怒的产生与价值观(最在乎什么?最怕失去什么?非要得到什么?)、负面思维(认定什么是别人绝对应当做的、亏欠自己的)、性格特色(高度高标准型的人较为苛求别人达到一定标准或表现、完美主义,别人一旦达不到,便容易失望或动怒)、情绪按钮(童年开始以来的成长经验中所遭遇的负面经验,尤其是男孩觉得被否定、轻蔑,女孩觉得被轻视或不喜爱,形成触动自己情绪波动的来源)有关。易怒者须想明白或被别人点醒自己负面思维的存在,学会换个角度,才能更加宽心和宽容。

最后,有怒瘾的人,一旦感到自己控制愤怒的努力稍见成效,若能看到别人欣慰的表情,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便会更生信心和动力,持续戒除怒瘾的努力与效果,形成“良性循环”。反之,怒瘾者刚有些觉悟与努力,下定决心,采取了一些改善行动时,若遇到别人批评自己“本性难移”,一味打击、嘲讽或否定,便会失去信心,再遇到触怒情景时,容易勃然大怒,不但印证了别人的“你已无可救药”的指控,自己也失去了戒除怒瘾的自信,稍获改善的成果也因此付诸东流。

同类推荐
  • 礼仪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礼仪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以严谨务实的原则,总结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礼仪常识和礼仪规范。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礼仪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活动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快来看看这些礼仪常识吧!
  • 激励孩子一生的88个励志故事

    激励孩子一生的88个励志故事

    人的一生就像天气,永远不可能一成不变,每日艳阳高照。我们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的狂风暴雨、历经千千万万的坎坷不平。然而,只要自己内心拥有着坚定的目标与不变的坚持,灿烂的阳光总会在风雨之后到来。本书精选古今中外众多名人的励志、成功故事,希望向所有读者们传递更多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在追寻梦想的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 幽默沟通学:零距离制胜的口才秘籍

    幽默沟通学:零距离制胜的口才秘籍

    幽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聪颖,是一种机敏。幽默是一种才华,一种力量,是一种艺术。幽默是引发喜悦和快乐的源泉,幽默是协调自我和社会关系的灵丹妙药。凡是幽默的人,无不具备一种俯瞰茫茫人世的洞察力。一个风趣幽默、具有出众口才的人,不管是人际沟通、商业谈判、职场演说、还是谈情说爱,都会让人们刮目相看,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学会了幽默沟通的方法,我们在跟人交往时就能够如鱼得水,在轻松一笑中解除一天的烦、累,让言辞多趣味,幽默到心田,我们的人生也会拥有更多的乐趣和成功。
  • 心态主宰人生

    心态主宰人生

    心态是生命之帆,它决定着我们人生的航向,每个人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样才能乘风破浪,剑达成功的彼岸。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从逆境中崛起,拥有豁达的心胸,才能减少恩怨是非。懂得知足的涵义,才能获得平和安逸,把握生活的节奏,才能拥有快乐健康。
  • 禅味男女·绕指柔

    禅味男女·绕指柔

    本书从千百年来流传的经典禅理小故事中精选出208个禅故事,并将禅的智慧与现代生活中的工作、爱情、婚姻相融合,对禅的智慧进行通俗的阐释。
热门推荐
  • 千秋粟

    千秋粟

    千年的转轮,看得到的是情绪,看不到的是时光。从未有过的技战术,在熟悉的历史中,激荡起英雄志,和鸣一首女儿泪。
  • 大泽堂

    大泽堂

    这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大泽乡,讲述了一位女医的故事
  • 鬼面双鱼之谜

    鬼面双鱼之谜

    中国十大灵异事件的再次创作,加上古老的苗疆秘术,故事将更加扑朔迷离。一个未知的玉佩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二十年的追寻,两个交织的命运,探索未知,才会强大。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书评区发表看法,增加你所想看到角色和剧情
  • 宠妻无限,Boss,节操要不要

    宠妻无限,Boss,节操要不要

    他是A市让人闻风丧胆的帝王,却对她似忠犬般守候。某日沙滩边...“不准穿泳衣,穿长裙。”boss大人酷酷的命令着。“为什么?来沙滩海边不穿泳衣那有什么好玩的!”某女苦巴巴的看着boss大人。只见boss大人挑眉一笑“难道你想让这里的人都看见我的痕迹?”某女的脸瞬间红了。“流氓!”(本文身心健康,绝属宠文,老司机开车要不要太常见了?)
  • 试婚格格

    试婚格格

    什么!试婚格格!也就是挂着好听的格格二字,其实就是大婚前夜替真正的格格去试试驸马爷有没有阳痿,断袖之癖等“隐疾”的宫女!妈的!自诩绝不会出口成脏的于紫痕边骂边从床上跳起来。岂料额头狠狠贴上古式雕花檀木床的横梁。“咚”一声重响,她虚弱的身躯滑落到地上。
  • 妖鬼泣

    妖鬼泣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 经济学会撒谎

    经济学会撒谎

    本书是一本趣味性经济学读物。通过一些有趣的话题,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用好经济学。其核心思想仍与经典、传统的经济学思路一贯,但看事物的角度则力求新奇,改变大家对经济学的传统认识,解决一些学习经济学,运用经济学时的观念误区,使经济学能够更好地为我所用。
  • 生灵破

    生灵破

    一个天才少年,却无法和他的伙伴们一样修炼,变强。是命运的捉弄,还是他拥有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一个充满灵的世界,世界中的生命都拥有踏向更高处的权利,但这终点究竟是什么?一种需要依靠被称为灵纹才能触摸更高处的修炼体系,在众多生灵踏向更高处时,谁能知道灵纹到底是什么?这个世界,主宰是灵,还是生灵?
  • 一曲桃花水

    一曲桃花水

    正是金玉年华的苏芊娘刚进门就成了寡妇。一个贞节牌坊的交易,却意外恋上了风流小叔子。吊儿郎当的孙瑞替他的老大哥守着家业,听着小嫂子的话,终究逃不过自己的心意,只是这京都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一个小小的流言蜚语真的能压死人,以为能够相安无事,战死的夫君却回来了……
  • 无上境主

    无上境主

    万千秘境,大小位面,各个星域,源气回归,各个时代封印的天才,怪物,老祖级人物苏醒,他们开始带领家族角逐,争斗,为的只是获得更多的修炼资源,从而在修行之路走得更远,甚至问鼎巅峰,超脱获得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