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36300000006

第6章 热气腾腾的温暖(1)

再给我一块花馍馍文/这么远那么近

引子

我希望可以再度拥有曾经的时光,如远山中的清泉,如老城中的微光,以眼底的回眸望穿,从遥远的记忆走来,以岁月为界,用爱恨做楔,把留不住的往事变成琥珀,变成热气腾腾的温暖,哪怕是片刻的回忆,也是亘古不变的永恒。

我的记忆从哪里说起呢?让我想想,从一首儿歌,从一个玩具,从一座房子。咳,也罢了,就从这座城市开始吧,时间会腐蚀一切,包括建筑、记忆,还有那些已经被沙化和模糊的过往。

只是,我们都是往前走,不然就会被时间侵蚀,步步回首,却无法回头。

来来来,坐下来,给你递一块花馍馍,放一杯温开水,听我说一个故事,一个与你无关,却处处带你回头的故事。

01

我出生在北方中部的这个省份,那是一个煤比人多的地方,连绵不绝的山脉和弯曲的黄河,构筑了灿烂如同信仰一般的阳光和黄土高坡特有的高亢。在群山之中,突兀地出现一大块盆地,靠天吃饭的祖先就在这里安家立命,用贫瘠皲裂的黄土地赌上了一代代人的生活。

这座城市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它矗立在这块辽阔盆地的中央,一条黄河的支流蜿蜒而过,那些干涸如同手臂支撑大山的河床,那些裸露在地表之外巨大的岩石,成了我儿时长长久久的记忆。这座城市的十里钢城曾全国闻名,只是战争年代的德国人把它建在了城市的上风向,终日烟雾缭绕。年少的我,总要穿过终日轰隆作响的厂子,回到姥姥家。

姥姥家在这座城市的近郊,不远处的马路对面就是农村,姥姥是平遥人,年轻时来到这里结婚生子,姥爷是厂子里的厨师,侥幸分到了一处房子,于是全家从山里搬到了钢铁厂背后的这排平房里,那就是我童年度过的地方。

怎么和你形容这里呢?它实在是普通,普通到我几乎无法使用形容词,它和你见过的任何地方无异,一条小路横穿宿舍,以学校和集市为中心分开东西,扩散出屈指可数的几条小道,衔接起一排排高大的杨树和偎依在树荫下的平房,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顺着小道拐过几个弯,有一道小门,很多在这里居住的人推着自行车钻过去,就可以吆喝着道赶去上班,左拐是厂区,右拐是大路,去姥姥家只有一个入口,有一片片田野,记忆中还有一条水渠,我不知道它从哪儿来,每逢夏季水渠里灌满了水,水流进农田,偶尔可以看到小鱼和蝌蚪,那多有趣啊,拿着小网和瓶子蹲一个下午,就有满满的收获。

姥姥姓阮名梅香,老一辈人希望她能够做淑女,可听姥姥说她从小就顽皮捣蛋,小的时候在农村和一帮野孩子鬼混,打架上房掏鸟蛋,上学又欺负同学,给老师甩脸子,但功课却一直不错。只是战争年代,姥姥念完小学就辍学回家,但她也得意地说:“要不是家里是地主,女娃娃哪里能上学呦!”

母亲说,姥姥一生精明能干,干净利落,在家族和邻里之间很有威望。姥姥爱干净出了名,虽然住在平房,但家里总是一尘不染,本来雾蒙蒙的水泥地,也亮得能照出人影。曾经有邻居笑说:“梅香啊,到了你家,干净得连个坐的地儿都没有哇。”

狭窄的小路,陈旧的房子,还有不大的空地和郁郁葱葱的植物,电线划分出天空,麻雀叽叽喳喳飞过,全世界都仿佛那样的纯粹和湛蓝。

02

山西人喜欢面食,面食料理全国闻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拿手绝活,这家的手擀面劲道,那家的刀削面利落,这家的拉面可以一根不断,那家的水饺皮薄馅大。而姥姥家最拿得出手的,就是花馍馍。

山西土话管馒头叫馍馍,花馍馍也就是将馒头做出各种的造型,那只有过年才可以见到。一过农历二十三,姥姥便带上我穿过马路到附近的农村去买面,必须要新麦子磨的面粉才算好,买六十斤面装进口袋,用自行车驮着回家,我跟在姥姥身后一路嘻嘻哈哈,兴致盎然。

老话讲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八,把面发。但姥姥家却很早就开始做花馍馍,从墙角拿出专门和面的老陶缸,姥姥说这口缸要比她的岁数都大,越老的陶缸和出的面才越香。和面也有讲究,倒水不能太快太多,要一点点慢慢掺入,左三圈右三圈,用力一次缓力一次,和好的面再拿出上好的棉纱布蒙上,把陶缸放在面光的角落等待发面。

第二天一早,本来还在缸底的面团,发酵成了满满的一缸,用手一按软软滑滑的,姥姥把一人高的面板放在大床上,铺上塑料布和刷子反复擦洗,然后从缸里掏出面团丢在上面反复揉,面的香味开始慢慢弥漫,姥姥说这就是新麦的好处,面的香味不比蔗糖般甘甜,不似蜂蜜般腻人,是那种清清淡淡的味道,好似带有一点花香,有原始的农田气息。

做花馍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捏花花,山西人的花馍馍是花样最多的,姥姥心灵手巧,把面一团团揪下来,放在手心里快速揉搓,没等我看清就变出一朵小花,拿着剪刀剪几下就是莲花,用筷子一夹就是牡丹,一揪一折是老鼠,再做出几个长耳朵变成兔子,拿着网纱扣出一条鱼,拉长面团绕成圈是蛇,如果再加点缀就是活灵活现的龙,再用绿豆和红豆作为眼睛和火焰,把红枣切成小块三角形作为点缀,如果再滴上一点香油或者是淋上一些白芝麻,那就更妙了。

而我最兴奋的,是姥姥会给我做“垫脖子”。这是平遥的土话。按照习俗,家里的小孩未满十三岁,老人过年做花馍馍时都要做“垫脖子”。按照我的理解,像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所戴的项圈,只是姥姥做的项圈是用面做的,是可以吃的。

把面团揉成长条,折回来做成铜钱外圈的模样,这是“招财进宝”,再打出一个鲤鱼尾的结作为“垫脖子”的面头,这是“鱼跃龙门”,把各种各样五色谷物撒在面上,这是“五谷丰登”,然后再用一根细细红线绕着缠在一起,用面团做出苹果放在鲤鱼尾上,这是“平安吉祥”。做熟之后的“垫脖子”摆放也有规律,要放在家中最干净的高处角落,在上方要挂用铜钱串起的锁,叫作“锁岁”。馍馍可以吃,但锁只能在孩子满十三虚岁后才可以摘下,现在很多老人家的墙上都挂着满满的铜钱。

姥姥家的花馍馍能做上百个,很多邻居都专门上门讨教,姥姥一边快速捏花花一边教,等到馍馍都做完,拿出大锅上笼屉去蒸。蒸馍馍也有讲究,第一层和最后一层的笼屉是空的,每一层的上下都要铺上晒干的荷叶和笼布,蒸的时间最好在下午六点,柴火要旺,火势要稳,四十分钟后,半个宿舍都能够闻到姥姥家里飘出的面香。于是家家户户都在说:“看哪,梅香家的花馍馍蒸好了。”

把蒸好的馍馍倒在面板上,接下来就是我的任务——点红水。红水最好要用老胭脂的水,以前的胭脂都是玫瑰花制的,人可以食用,抠出一点泡在水里搅拌就成了红水。刚刚蒸好的花馍馍滚烫,用筷子蘸上红水,在每个花馍馍上点一下,画龙点睛的最后一步就完成了。

热气腾腾,喜气洋洋,过年做花馍馍是姥姥一年中的大事,有的趁热分给邻居,有的给我吃个新鲜,剩余的等到半热都归拢在和面的陶缸里,不会放坏不会变硬。馍馍是山西人最爱吃的面食之一,因为它很家常很普通,口味可以随着自家的饭菜变换出不同的味道,但最精彩的,无非是一盘滋味足的红烧肉,一盘翠绿的炒青菜,一口菜一口馍,一口肉一口酒,好不痛快。

姥姥说当年家里穷,就是馍馍配着白开水,一杯温开水就着馍下肚,馍会因为有水而泡发,特别管饱,小的时候家家户户最常见的零食就是馍馍,烤干的,熥热的,炒过的,蒸湿的,邻里之间你送我一些,我给你几块,各自评论造型和口感,孩子则嚷着说自己家的馍馍最好吃,吵吵闹闹,嘻嘻哈哈,这个年就这样过去了。

姥姥疼爱我,小的时候叫我起床,我便撒娇钻进姥姥的怀抱里听儿歌,如果姥姥偷懒少唱一首我便不依不饶。临近过年时更是如此,窝在床上吃着花馍馍,姥姥抱着我轻轻哼着儿歌,有时是拍着我的背唱:牛牛车,马马车,赶着车车去市集。有时是掰着我的手指唱:牛兰花,马兰花,花花对碰胭脂花。

但我最喜欢的歌谣,还是姥姥拽着我双手,我咯咯咯地笑,两个人一前一后拉扯:拉锯扯锯,姥姥家唱大戏,唱的什么戏,娃娃戏。

03

我的童年一定是属于姥姥家的,留在记忆里的有捉迷藏,上树摘桑果,下雨踩水坑,领着一群小孩子横冲直撞,还有农田,平房,大树,铁路,家家户户的炊烟,金灿灿的阳光,卖菜的大叔,小卖部的爷爷,炒面皮的婶婶,还有姥姥家的花馍馍。

我那时的调皮绝非你想象,不让小伙伴进家门,堵在门口差点挤断手指,长辈在打麻将就跳到桌子上踢翻麻将,把麻将牌拿起来朝着窗户外扔,把邻居养的鸡抱回来自己偷偷养,最后半夜打鸣东窗事发,儿时的恶作剧真是罄竹难书。但我却不敢在姥姥面前造次,如果家里只有姥爷在我便不吃饭,哭着闹着耍赖皮,但如果只有姥姥在家,我就乖乖坐在桌子前自己喂饭,还哼着自创的儿歌:姥姥洗衣服,娃娃自己喂。

和花馍馍有关的故事太多了,说哪一件呢?姥姥说我是机灵鬼,快过年时已经闲来无事,姥姥抱着我开玩笑地对我说:你的压岁钱都给谁呀?我吃着花馍馍含糊不清地说:给妈妈。姥姥奇怪地问:你怎么不给姥姥呢?你妈妈有工作自己挣钱,你姥爷也有退休金,只有姥姥年轻时没工作不赚钱啊。

结果我吃着馍馍歪着头非常认真地说:那你年轻时不工作是死去了吗?

那时正好有一个母亲的朋友来探望姥姥,结果两个大人笑得岔了气,至今说起这件趣事全家人依然哈哈大笑。

曾经在我眼里,她是一个有点严厉的老太太。小的时候有一个同龄的小伙伴叫丁旭,算是我们的孩子王,带着我们上房、爬树、下水沟、挖煤球,教唆我们抽烟,姥姥不止一次板着面孔告诉我不许和他玩,不然会被带坏。

有一年冬天下着大雪,丁旭神秘兮兮地告诉我外面有热闹看,有好多好吃的,我一听两眼放光,央求着他带我去,他狡猾地说那你给我几块花馍馍,我就带你去。那时馍馍还没有做,一大缸白面还没有和,只有那一年的“垫脖子”提前做好放在面板上,丁旭指着说:“我就要它了。”我毫不犹豫拿起来套在他的脖子上,“送你了。”

后来姥姥扯着嗓子喊,满宿舍找我,遇到另外一个小伙伴告诉她我和丁旭出了铁门朝大路走了。姥姥顾不得天寒地滑就出去追我,等看到我时,我一个人在雪天里站在路边等红绿灯。我看到姥姥来吓得直哆嗦,丁旭早就不见了踪影,姥姥拽着我往家走,一边走一边打,我哇哇大哭。

气过头的姥姥把我领回家就去找丁旭,哪想到他早就偷偷溜回家,正坐在床上吧唧吧唧啃着我送的“垫脖子”,打着饱嗝慌里慌张道歉。我知道姥姥的脾气,小心思已经在心里翻涌过好几遍。又一顿打肯定是躲不过,不然就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要不然就装晕倒,或者说感冒发烧,怎么装可怜怎么来。还没等拿定主意,气势汹汹的姥姥已经站在了面前,指着我的头就开始教训我。

我一看情形不对,站起来就准备朝门外溜,姥姥一把抓住我喊:“嘿!你个兔崽子,还想跑是不是,你看我今天怎么收拾你。”我情急之下连忙挣脱,刚甩开姥姥的胳膊,脚下一滑没站稳,结果整个人直接摔进了旁边和面的大缸里。

缸里有刚刚倒进去的面粉,我整个人就栽进了面粉里,扑哧一声面粉从陶缸里溢出来,整间屋子开始飘着白面,我躺在缸里怎么都站不起来,吓傻了的姥姥赶紧把我从面缸里揪出来,我的头上,脸上,嘴里,身上全是面粉,我使劲吐都吐不干净,眼睛被迷得睁不开,姥姥一边给我掸身子,一边忍不住就笑了。

我一看姥姥笑了,心想这次估计没事了吧,于是我也跟着笑,结果一老一少越笑越厉害,笑得合不拢嘴,笑得前俯后仰,姥姥给我倒了一杯水我都端不稳,姥姥一边说“小心别烫着”,一边过来扶我。

我大笑着摆手说“没事姥姥”,结果水一下子溅出来洒在手上,我被烫得大喊“哎呦,我的妈”,结果身子一颤又没站稳,第二次连人带水,又摔进了面缸。

04

我想要重新回到那个地方,无论是开心还是难过,那都是内心深处一种平实厚重的情感,好似怀抱着一整片午后的阳光,扎扎实实的温暖。那些被阳光沐浴过的土地,它们存在已久,久到我无法想象它们最初的模样,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祖祖辈辈,还有我,都是这个世界里最平实普通的存在。

从我十三岁开始,姥姥就不再给我做“垫脖子”,老家有习俗“完十三”,孩子长大了,已经是大人了,不需要套一个项圈,该让他自己独立和长大。我曾经哭闹着不依,姥姥无奈地说,你已经是大孩子,不能再吃这种脖子里的东西,你得抬头,看更远,走更远。

现在想来,姥姥的一句“抬头看更远,走更远”是她多年人生的历练总结,是无论你行在何时何处,对远方未知的期待。哪怕可能永远生活在这排低矮的平房里,哪怕永远都无法真正用脚走出生活的这片土地,内心也不能被这方寸之间束缚,要去更远的地方,要走更远的路,要做更好的自己。

同类推荐
  • 恰同学芳华

    恰同学芳华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分为回忆篇、心灵篇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2003年的鲁院、摇曳在风中的铜铃、鲁院——我一生的梦、生日、鲁院日记选、鲁二期的“第一课”、我的两个同学师傅、非常爱情等。
  • 倾听心灵的天籁

    倾听心灵的天籁

    起这个我人生路途中早已消失的故事。我的责编催我写一篇后记时,这个故事强烈地跳了出来。我想我没办法不把它写出来,它和《我短暂的贵族生活》一样,都属于我生命中的东西,是一种“不是为了什么去写”,而是生命中的鼓点和舞步,是不期而至的暗示,是“必须写出来的小说”。《我短暂的贵族生活》和我上面讲的鑫子的故事一样,是一个在于丢失爱情、期望遗落的故事,它需要安静地体味,用心去对话,那样,故事的结论肯定是不同的。几千年,无论场景和道具如何更换,我们总在重复一个相同的主题,因为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谁也没办法把它扔在身外。
  •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网络文学大事件100

    网络文学大事件100

    本书以大事件为视角切入网络文学发展史,全面清理网络文学兴起以来的各种事件,仔细甄别,归类整合,并按编年史的形式排列组合。在此基础上,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一事一评,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过程和影响、意义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以期对每个大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对其在网络文学甚至整个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和价值有一个合理的理论观照。即通过点评,把事件背后的“思想”提炼和挖掘出来。
  • 我们这代人

    我们这代人

    人生就像站台,我们不记得自己走了多少路,但我们记得自己曾经经历的那些人和事,它们就像根扎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不会被岁月所磨灭。当涌动的记忆成为文字,更能触动我们的回忆,本书旨在纪念“我们这代人”曾经的经历,无论是痛苦,还是欢乐,无论是失还是得,无论是值还是不值,它们都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热门推荐
  •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

    本规划是广州市未来15年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及其相应设施建设的依据和蓝图,共设有6个课题、15个专题。
  • 梦青龙

    梦青龙

    基于现实架构虚空,玄幻洪荒,以情感为主线,以成长为主题,激情热血,壮我中华。
  • 穿越为凤,我本为妃

    穿越为凤,我本为妃

    三个姐妹同时穿越了不同的国家,并邂逅性格迥异的三个男子,三个不同的故事,演绎着不一样的人生。
  • exo之遇见

    exo之遇见

    一场机场相撞意外让他们遇见。一场换回手机让他们再次遇见。一场面试助理让他们再次遇见。一场转身回头让他们再次遇见。
  • 重生之前尘往事

    重生之前尘往事

    拒绝吹牛扯淡,安心的讲故事!极度平和慢热,求爽朋友慎入!别名《临城往事》,《平凡滴世界》。一梦十年,十年一梦?前尘往事,何去何从?没有金手指高科技,没有仙法异术;也没有浮夸的本领;这只是一个普通人的重生奋斗史,从17岁到30岁,13年的全景征程;有青春,有热血,有迷茫,有挣扎,有爱恨情仇;1%的亲身经历+99%的幻想YY,带你走进一个小城里发生过的前尘往事;带你领略一段重生者异样的光辉岁月。
  • 汉草

    汉草

    公元前156年七月七日,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汉朝的中心长安,一个婴儿在长安的猗兰殿降生,他被起名叫彘,后面改名彻,他就是中国有着千古一帝之称的汉孝武皇帝刘彻。而在同一天,在远离长安百里之外的扶风县,一个名叫云峰的孩子也呱呱落地。没有穿越,没有金手指,云峰这个普通农家子弟究竟要怎样才能走上自己的人生巅峰?
  • 冷傲女皇皇夫滚犊子

    冷傲女皇皇夫滚犊子

    她,是闻名天下,艳冠一时的青凤国女皇,惊才艳艳,却为一个人迷了心,送了情,一朝背叛,魂归苍冥。再次睁开眼,她眼睛里满是淡然,孽缘啊!只愿今生再不相见!他,是当年学识惊人的少年卿相,某一天,被她看中,强掳入宫。青梅惨死,母亲失踪,相依为命的人俱都化为一抔黄土!从此,他就只记得仇恨!汲汲营营五年,将那个人杀害,心,却仿佛空了。他,强大神秘的洛南国国主,一次,为她所救,在她身边隐姓埋名,爱极了她狡黠浅笑的模样!恢复身份后,看见她惊讶又冷漠的样子,他惶惶解释,冷静瞬间瓦解,那时,他才明白,原来,自己一颗心,早就遗落在了那个聪慧善良的人身上。(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三生三世流星雨

    三生三世流星雨

    三生的流星雨望能遇见最美的你,本书的体裁是三生三世,第一世青春校园,第二世纯美古代,第三世魅惑妖族,每一世的流星雨让我遇到最美的你,波澜起伏的流星海,传达了我对你的爱,云海,你在哪里?
  • 东北往事之学生时代

    东北往事之学生时代

    这部书可以当作者的闲述,也可以一笑置之,做个消遣,主人公生于一个古老的家族,有着极其严格的家规,学生时代故事的跌宕,家族与集团内部的风云故事,商道政治官道,一个真实的世界,关于人性的思考与批判,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 腹黑竹马的迷糊青梅

    腹黑竹马的迷糊青梅

    你是否,真的爱过一个人?她的一眸一笑都深深地印在你的心里,无聊时总会想起你们之间快乐的回忆,下班时总想要第一个冲到你的身边,早上醒来第一眼看到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