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36300000016

第16章 一切都是最美的思念(2)

冬节麻糍

文/舒行

昨天冬至,老家称冬节,过了冬节吃了汤圆和麻糍,就算长了一虚岁。老家市区与各县,甚至一个县内各乡镇、一个乡镇各村落在冬节吃什么,都会有所区别,有的地方吃汤圆就可,有的地方则隆重些要捣麻糍的。 温州市内应该多为吃汤圆,早前读杨淡风的集子,在《永嘉风俗竹枝词》(温州最早为永嘉)里,有写正月初一的头碗点心是“圆眼肉”,即桂圆肉;有写农历二月二要吃虾尾肉丁芥菜饭;也写到岁时到各庙“还冬”“还愿”等;小除夕拜“屋灶佛”(灶神),拜后小儿郎分灶食;年底妇人要扫除;也写到当地人不怕雪花飞似掌,赤身露体捣年糕,捣成后做米塑,把年糕捏米鸡米鸭米猪头,“总是老司(师傅)手段好,做猪做狗最风流”;写捣年糕之外,也做另外一种年糕:水磨水晶糕,此糕做好后泡在水缸中,可久藏(温州话叫“矿牢”)数月,可吃到春末;书内还写到“焰肉松糕吹八角,铺遍红枣红橙丝”,松糕原为当地中秋之食,后经常用到喜事祭祀法事里……书内以七言诗记录当地各节风俗饮食等,还有记录当地人从出生到结婚直至丧葬等各个阶段的风俗习惯,以及民间的各职业,温州人对人非常客气,喜称陌生人为客,帮人割稻的为割稻客,卖柴的为卖柴客,挨家挨户倒尿的为淘尿客;有一技之长则升级为先生,丧葬乐队为吹班,里面队员为吹班先生,还有算命先生、打卦先生、请佛先生等;住在庙里的请佛加灯收杂费的为庙祝,接生婆叫稳婆,还有梳头的梳头妈等,各类情形都描写得详尽,真实,生动。但唯独没说到冬节吃麻糍。可见市内是没有吃麻糍的。

永嘉县多山,楠溪江两岸山峦连绵,而深山上又多村落,当地比较闻名旅游界的楠溪江源头林坑村就在深山之中。我们村子也在下游边一个乡,此乡大半村子在山上,我们村子为其一,我们附近几个山上的村子冬节都是捣麻糍的,初中时了解到平原上的同学冬节则是吃汤圆,把汤圆搓好后在汤里滚熟后扔到加了红糖的汤圆粉里吃,当然汤圆粉也是事先磨好的。山上则更为隆重,因为一年忙到头,难得有个节日,于是大家伙都聚集在一起捣麻糍。妇女们在冬节前先把自家种的糯米谷挑到碾米厂子碾好,再浸泡几天,在冬节当天置于蒸笼内炊熟,后放在石臼中捣烂,黏成一大团。

捣麻糍用的石臼叫捣臼,用来捣麻糍的石头锤子叫捣锤,需比较有力气的男性才举得动。村中多为老式民居,白墙黑瓦,大多为正面朝南五间,东西各三间。中间堂屋,叫上间,由住在堂屋边上两户人家对半分,所以两户人家直接从堂屋进出,另外两户从正间与东西厢房的转角处进出。东西厢房住的人家也有小堂屋,两边各一间房。这个扯远了,说这个的目的呢,只为了说这么个大屋子里住了大约七八户人家,院子里常年有个四方的捣臼设置在那里,只为了冬节一用。村里每座大屋小屋基本都设有捣臼一个,七八户或两三户人家一起用一个,所以冬节前夕或冬节村中十分热闹,电灯线布到院子里,在昏黄的灯光下,有人声,有捣麻糍的声音——糯米团子在石锤与石臼间发出的声响。白色的糯米大团子捣好后,被送进有水的盆子里,多为木盆,然后在大团子上取包子大小一小块放在事先磨好的麻糍粉即豆沙粉内滚翻几下,全身都粘上了豆沙粉,俗称“擂麻糍”(麻糍粉是白色的,所以麻糍也是白色的),拍扁后放入竹编的“大米涝里”,当场拿来吃,软韧香甜,不待细嚼便滑到喉咙里去了。如果要吃甜的就在麻糍粉里加糖霜即可。但通常都淡的,淡的更宜久藏,因为山家的习惯,什么东西都喜欢放久一些,以便农田归来后方便取食。麻糍放一天后就变硬,但我们更喜欢吃硬后再烤软的麻糍,我们在柴灶上用柴火把大火烧旺,把锅烧得很烫,然后把麻糍一个个摊在锅中,不停翻动,防止烤焦,直到烤软为止,一口咬下去,外焦里嫩,口感好极。因为是淡的,简便点可以蘸红糖或糖霜吃,复杂点就搭配着菜吃,搭配青菜白菜咸鱼都很好。我最喜欢搭配青菜吃。这就是没有馅儿的好处,糯米够分量,可以吃得很饱,在我们村里,这不只是点心了,可算是一整顿。而北方驴打滚之类的,糯米比馅儿还少,全然不是一个滋味。

过了腊八就是年

文/杨扬

自从搬到小镇,我的理想变成了猪的理想,就是吃。

腊八,想念妈妈做的粥。不是传统的甜粥,是咸的,里面有芡粉,花生仁,海带,面筋,还有胡椒粉。我最喜欢吃花生仁啦。呼噜呼噜喝一碗,很暖和。不知道怎么做的。

看到豆友说南方的炒米,也很想念。小时候,年前,站在锅灶前看大人炒米。原来炒米有那么多讲究。我比较喜欢吃咸的,用猪油和盐,加热水冲一下。炒米伴随了我中学时代的读书时光。从饭前到深夜。

在南方,现在家家应该都把带着红绿丝的蜂糕拎回来了,放在火桶里面烤一烤,很香。蜂糕和藕粉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东西。长大后买过各种牌子的藕粉,好像从来没哪一种是小时候的味道。现在火桶也不见了,有暖气就不需要了,不过我在池州看到过有人卖“电火桶”。在徽州采访的时候在村子里还能看到。在清冷的空气里坐在火桶边烤火,脚底下踩蚌壳棉鞋,闻到木炭的气味,感受一阵阵的热流,那是很快活的!

昨晚梦见自己吃馒头,拿起一个热馒头啊呜啊呜吃完了,居然没有照例在半中间醒过来。

妈妈蒸的大馒头,圆润丰盈。外皮韧而里面分层,咬起来甜丝丝的,令人牙龈发痒。不应佐菜,因为所有的菜都会破坏麦面的甜香。老记得读中学的时候,晚自习之后,踩着深夜的月光回家,水泥路面被冻得硬邦邦。进了院子厨房有灯光,猫在地上,厨房里的大铝锅正揭开盖子,里面挤着喜气洋洋的大馒头。拿起一个,好烫啊,倒倒手,啊呜啊呜吃掉。有时候也分猫一点——猫随主人,我吃什么她也照吃不误,烤红薯,方便面,馒头,炸猫耳朵果子……糖葫芦好像也试过,舔一口,摆出囧字的表情,然后吐了。

如果在白天饿了,我有时候也会拿一个冷馒头,抹上盐豆子吃掉,口感肃杀——其实也没有看起来那么苦了。盐豆子很辣,豆香,没有老干妈那种化学气味,如果腌的时候再放入西瓜瓤和萝卜就更好吃了。

过了腊八就是年。北方人到这时候会考虑蒸年馍了。据说有的人家一下子蒸上百个,放在大澡盆或者苇席上,可以吃很长时间。现在估计很少有人这么干了。馒头风干了,皮都裂开了,味如嚼蜡,也省不了主妇什么功夫,家里挑嘴的孩子还不愿意吃。我家一般蒸一点意思意思,同学家蒸得多,铺天盖地的,混杂着盐豆子味。家里摆得乱七八糟的,同学的侄女拖着鼻涕在床上爬,让人觉得日子很寡淡。我妈唏嘘一声:“还真跟个老社员似的。”

昨天在豆瓣上看人贴出安庆肉酱的做法,大喜,心想可以照做。但转念想到既没有胡玉美酱,又没有笋干,不免有些颓然。午夜吃馒头时想到小时候,觉得日子什么时候能到头啊,我什么时候能上大学啊,什么时候能摆脱数学啊,什么时候能长大啊……终于我长大了,上了大学,头几年的主题还是饿。一窝女娃娃个个都像饿鬼投胎,也不知怎么那么好胃口,吃得腮帮子都鼓了,其实也没吃什么像样的东西啊!杜家带来的辣椒酱,就是辣椒加盐,居然有人能掀开盖子直接吃掉。抹在馒头上更好了。下铺苏苏家住合肥,带来的酱更不用说了,一个大罐头瓶,周日当天带来,当晚就见了底。苏苏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带了无数瓶酱。酱是清淡酸香的,好像有苔干,还有白白的凝固的油脂啊,怎么那么好吃!啊,我们那时候怎么那么馋!

鬼子姜

文/海棠

我老妈多少年来一直严厉批评我:“就爱听好话。”意思是,我极端虚荣,专好被人肉麻着。四十多年来我从没捞着被她肉麻过一把,可不嘛,我有肉麻话饥渴症。

这不,复活节眼瞅着来了,太好了,我要被法国亲友们围着彻底肉麻了。

复活节家宴多年来一直是在我家操办。我家操办,意思是,爱德蒙动嘴,我动手。他从头到尾用肉麻话吹拂着我,我撸着袖子,扎着围裙,忙活得飘飘欲仙。

周日的复活节午宴,周六已开始准备。

主菜,是多年来一成不变的烤小羊羔腿。没办法,谁让我那么尊重他们的宗教习俗呢。我的法国大家庭,一家子的天主教徒,进不进教堂是一说,作为“上帝纯洁的小羔羊”这个符号是一定要强调的。烤小羊羔腿是吃一千年也吃不够的一道菜。做法非常妙,简单。周六用很多蒜瓣、薄荷叶、盐、胡椒腌制一宿,周日进烤箱,闭着眼烤就是了。

他们问我:“你烤了多少分钟啊,怎么就这么恰到好处呢,看这颜色,外皮金焦,切开后一圈圈过渡成柔软的红色,肉感多汁,清香浓郁,有嚼头,还入口即化。”

那肉麻的水准!根本就是真诚的。

我也就挺真诚地回答他们的提问。

“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做饭,哪还用掐表看来看去呀。你看看小羊腿嘛,幸福快活得像春风中的树叶,瑟瑟抖动,低低唱歌,就是烤好了嘛。”

他们再怎么肉麻我可想而知了。全都不说话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接着吃。

哎!我可真自露家门,自吹自擂哈。

他们接着吃葱香鬼子姜。

这是我的创意。传统的复活节烤小羊羔肉的配菜一种是青绿扁豆,一种是长豆角,或扁豆角。反正,是和豆子沾边的东西。

我为什么想到做葱香鬼子姜,一会儿即知。反正,我做了,他们吃着呢,边吃边摇头:“怎么就这么好吃呢。”尤其我婆婆:“谁想到呢。这东西二战以前是饲料啊,喂猪的。”我赶紧撇清:“我可没那意思啊。”

一桌子人哄笑。

爱德蒙:“你们不知道昨晚上啊,煮鬼子姜的那个香味啊。”

当然了,爱德蒙这个鬼子说“鬼子姜”肯定不是“鬼子姜”了。他说法语的学名,“菊芋”。我赶紧补充:“我们中国管这个叫鬼子姜,也就是说,是从你们这儿传到我们中国的姜。”爱德蒙再补充:“鬼子是我们,不仅我们是鬼子,只要不是中国人,他们全叫鬼子。鬼子姜也不是我们的姜,是从美国鬼子那传来我们这儿的。”

一大家法国人听着都挺快活的。

法兰西是中国大门以外,整个西方世界最具美食天才的国度。天才一般是偏才。像达?芬奇那样全才的少。法国人的饮食天才在于奶酪、葡萄酒、烘焙、甜食及整个餐桌的艺术化。炒菜是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智慧。鬼子姜如今在法国的身价如同在中国,挺高,是个营养丰富的好东西。吃法嘛,他们拿它当土豆待,土豆做土豆泥好吃,鬼子姜亦同。

哪儿跟哪儿啊。

土豆淀粉含量高,而鬼子姜多菊糖。完全两种东西,能用同样的烹饪方法吗?

我中西合璧。因法国人全是贾母型的,爱吃稀烂之物,中国的脆嫩的炒菜,他们吃着夹生。而高菊糖却稀烂,暴殄天物了。我呢,鬼子姜先高压锅煮至四五分熟,然后,切丝,圆葱爆锅,翻翻炒炒,不入酱油啊醋啊这些中国调料,而只放盐、胡椒粉、香菜。出锅后轻浇烤小羊羔腿的丰腴肉汁,那种来自土地深处的春天的浓香和勃勃生机——因富含胰岛素,那脆爽的口感很像八月的香水梨。

又因是块茎类植物果实,那种绵厚的韧劲让人想到那种很奇异的朝鲜蓟——而最让我昨晚称奇的,是让爱德蒙也为之倾倒的它的奇异的香气。

周六晚我提前用高压锅煮鬼子姜。厨房窗开着,夜色慢慢进了厨房,灶火上火苗特别蓝,锅慢慢热着,收音机里低低地唱着歌,我忙这忙那。我很享受厨房里的这种安然时光。高压锅里的鬼子姜发出了香气,什么时候开始的,我没注意到。我注意时,香气已很大了。这不是一种可以称为“浓烈”的香。浓烈的香让人心神四散,糊糊涂涂的,不知发生了什么,更不知要发生什么,像爱情和相思那样,似有若无的。而鬼子姜的香,特别新亮静爽,极有朝气,有方向感,像窗外正一天比一天浓绿的钻天杨,直直向着蓝天,向着深蓝的夜空,绿着,绿着——突然有一天,夏天来了——

鬼子姜的香味是春天的绿色。

我想到了我的父亲。

是爸爸让我在小时候认识了鬼子姜。在我把它完全忘记的三十多年后,今年回家探亲时,他又端来了在我眼前。

小时候的一碟盐津鬼子姜。

我爸爸同你们的爸爸不一样。你们的爸爸,在你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他就在旁边等候着,马上把你们抱在怀里,这样亲那样亲的——我来到世界上时,我爸爸严重缺席。那会儿他由于某种原因,在监狱里关着。他见不着我,我见不着他。他没有我的照片。我有他的照片,他和妈妈结婚的照片,他和哥哥、妈妈的三人全家福。我哥哥那个神气啊,瞪着大眼睛看从他眼前飞过的一只花蝴蝶。照片是在姥姥家的菜园里照的,压在炕席下的一个牛皮纸的信封里。估计我常常拿出来看一看。说估计,是因为四岁多第一次见爸爸时的情景我真是一点不记得了,那么,曾经对爸爸的所有思念,也就不记得了。

大概因为他看了一眼我们马上就离开了。那会儿他出狱,回了原部队,挺远的,离我们。一年回姥姥家看哥哥和我一次。然后,又见不着了。

直到我七岁。他复员回烟台,妈妈工作也调动了,才全家团圆在烟台了。

什么感觉呢,好像——照片里的爸爸突然走出来,第一次变成和你们的爸爸一样的一个真爸爸。

这个真爸爸和我的故事是从鬼子姜开始的。

我家那时住烟台西山,烟台酱菜厂对面。我和人说我家住哪儿哪儿,无人知。可一提酱菜厂,无人不晓。

同类推荐
  •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

    本书分为知青再教育的兴起、北京知青奔赴延安、全国知青扎根农村、中央加强知青工作四部分,内容包括:老三届兴起上山下乡的热潮、周恩来支持侄子赴延安插队、广州知青林超强拒绝诱惑、中央号召做好知青下乡工作等。
  • 文星璀璨:北宋嘉祐二年贡举考论

    文星璀璨:北宋嘉祐二年贡举考论

    历史是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些时间关节点,不仅本身绚丽多姿,而且贯穿整个发展过程,甚至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嘉祐二年贡举就是这样一个时间关节点。如果说有宋三百年以科举得人最盛,那么嘉祐二年(1057)的贡举则尤为突出。
  • 啊,桑梓

    啊,桑梓

    郑通和编著的《啊桑梓》为散文集,分两部分:前部分《桑梓的年轮》为主,是系列散文,写作者家乡龙海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的史迹。后部分写家乡的人事物。《啊桑梓》从内容到语言,都具乡土色彩、地方个性。反映桑梓的风物及其艰难的历程,注意史料的准确性,又注意散文的真实性、形象性。都是作者亲身察访、查考,并经历的。
  • 十年踪迹十年心

    十年踪迹十年心

    都说读好书要净手焚香。于我,读陈浪的诗集是可以有“弦语相思”“落花流光”的雅乐相伴的。
热门推荐
  • 嫡女鬼医妃

    嫡女鬼医妃

    (原名《九代倾城》)一个由21世纪的杀手,穿越到了以实力为尊的世界。上古灵兽摆在裙下,神器秘籍拿到手软。师父逆天,娘亲牛×。虐渣虐婊虐莲花。“你俯瞰你的天下,我为你平定四方。”她倾城一世,有他陪伴永久。一场并不简单的尔虞我诈的战争,一个个谜团终将揭开。
  • 乱世神偷:财迷三小姐

    乱世神偷:财迷三小姐

    对于我“离奇悲惨”的遭遇我已无力吐槽,因为捡一个钢镚发生车祸,再睁眼早已在异世大陆人魂两相隔??!虽然信息量有些大还是可以接受嘛。But!在这倒霉孩子身上没待够十分钟又挂了????╮( ̄▽ ̄")╭WTF!我是主角好伐,这死的也太草率了吧!成,死都死了那就好好的排队喝个汤过个桥投胎呗。再睁眼,好嘛,这倒霉孩子又重生了!我@#¥%*…&算了已经无fuck说了,就让老娘代替这倒霉孩子重新漂亮的活一世吧!闪瞎你们的眼!一切尽在掌握中,啊哈哈哈哈哈嗝...嗯...嗯....那个,这位帅哥你哪位啊!喂!有话好好说别动手动脚啊!(╯‵□′)╯︵┻━┻
  • 王源:你好,专属天使

    王源:你好,专属天使

    “我是你的专属天使,但,对不起了”哈哈,我是个新手,不要建议我写的不好哈,勿对号入座
  • 哲学、科学与信仰

    哲学、科学与信仰

    本书是一部翻译著作,作者为黎巴嫩著名伊斯兰学者纳迪姆·艾勒·基斯尔。本书深入浅出地对古希腊哲学进行了解析,廓清了阿拉伯哲学的渊源,并把穆斯林哲学家与现代西方哲学家进行了饶有兴趣的比较。
  • 解怨

    解怨

    冤家宜结不宜解,杨峰背负着血海深仇却在复仇的道路上意外解开了纠缠多年的仇恨。
  • 大世界风云

    大世界风云

    “天下十修,分别为命师,运师,风水师,功德师,读书人,盗墓人,相师,信仰,为官,习武。”又称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六盗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命师没有界线,因为活着就是在与天争命。
  • 血族天下

    血族天下

    魔族吗?有朝一日,我林旭定要屠尽所有魔族!少年林旭说道!曾经意气风发的热血少年,长大后,如愿以偿的成为人魔之战最前沿的帝国利剑。怎奈天意弄人,一腔热血尚未得报,却发现体内流着的,是血族的血。发誓要屠尽魔族的猎魔勇士,如今却成了魔族一员,林旭悲伤过,堕落过,躲藏过也爆发过。认命了,他说若血族便是我的终身宿命,我也定要加冕为魔族的皇!
  • 冷傲总裁的复仇娇妻

    冷傲总裁的复仇娇妻

    经过蜕变她,在国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了复仇回到国内的她,因为七年前的那场阴谋,寻找着让她失去一切的人。他是冷酷酷的帝国太子爷,小时候救过她两次,再次遇见他,她请求他帮她,他答应了,她的复仇之路伴随着痛苦,爱情,背叛,失去,和让她无法接受的真相....
  • 梦回传奇之绝世无双

    梦回传奇之绝世无双

    无论是强大绝巅的古武者,还是神玄奇诡的修道者,抑或是魔幻倔强的魔法师,都将在这里碰撞出无比绚烂的火花,因为,这里是我们梦回十年之前的故事。那时我们热血沸腾,桃园结义,修道路上共生死,谱写出了一页页无比灿烂辉煌的旷世传奇,构建了一个充满了无尽传说世界。我们称之为:传奇的世界……
  • 灵兵

    灵兵

    一个崭新的大陆,一段永恒的传说。兵魂,与人的灵魂一起降生。修灵者,一群修炼兵魂的人。一个热血的男孩——韩小希,带着他的队伍,在这个大陆上不断让传说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