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36300000014

第14章 怀念却回不去的味道(5)

倒是有朋友生了小孩后,上门去探望时,吃过当地阿嬷煲的猪脚姜。此地风俗,凡坐月子的女人必须每天都吃猪脚姜,里面还放姜醋蛋,做法和我们的糖醋排骨有点像,浆汁甜稠,吃多了有点腻人,可当时我初尝时,只觉得大为惊艳。也许是因为,那是第一次尝到了广东人亲手做的家常菜。

我是喜欢上人家里吃住家饭的,这点可能是受父母影响,他们都是热情爽朗的人,最爱留人吃饭,也爱去别人家做客。幼年时,我最爱往隔壁家的义奶奶家里跑,她家小孩多,一年四季都蒸有甜酒,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醪醩,小小的我总是一到她家里就往桌子边跑,嘴里还喊着:“义奶奶,上甜酒——”慈眉善目的义奶奶闻讯就会端出一碗甜酒来,印象中她总是笑眯眯的,从未厌烦过我的嘴馋。

读初中那会儿,我常常去爸爸的同事刘老师家吃饭,一度甚至留在她家里睡觉,在同吃同宿中和她的两个女儿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刘老师举家嗜辣,所有炒菜都是重油重辣,她炒的辣子炒鸡要放两种辣椒,干辣椒用来调味,新鲜红辣椒用来配色,鸡都切成小小的丁,掩映在祖国山河一片红中,分外地香辣诱人。我曾经戏言说,刘老师炒的辣子炒鸡其实是鸡炒辣子,主次易位了。后来每次去她们家,刘老师都会专门为我做这个菜,她总是记得“阿媚最爱吃辣子炒鸡”。

我爱吃住家饭,爱的就是那份家常和随意。在外面吃饭时总是有诸多拘束,酒楼就不用说了,上档次点的连大声说句话都不行,即便是大排档,也不如家里来得随意。和朋友在家里相聚,永远不用担心饭店何时打烊,更不用管吃相如何,相熟的朋友在一起,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怎么坐就怎么坐,吃饱之后,坐卧随意,这时再泡一壶清茶,围茶夜话,真是人生至乐。所以民国那时的人爱在家里开沙龙,不过我疑心他们的沙龙是清谈沙龙,顶多是茶话会,当时最受热捧的沙龙女主人是林徽因,看起来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我私心以为,如果她能够有一手好厨艺,未尝不能为沙龙增色。

要是选一户人家去做客,我多半会选择去《浮生六记》中的芸娘家。芸娘虽然家贫,但善于花很少的钱做出可口的菜来,“瓜蔬鱼虾寻常物,一经其手”,便有“意外味”。很多文人对她所精心制作的梅花食盒津津乐道,我却更喜欢她各种怪异口味的兼容并包,书中记载她喜食豆腐乳和虾卤瓜,三白嫌丑。芸娘便用卤瓜捣烂拌卤腐,加少许麻油、白糖,做成“双鲜酱”,三白也渐渐爱吃。芸曰:“情之所钟,虽丑不嫌。”这真是一句话戳中了吃货的死穴啊,吃货就是这样的,“情之所钟,虽丑不嫌”,所以我纵然披着女文青的皮,喜欢吃的却是文青们所不屑的各类食物,比如说,臭豆腐和酸萝卜炒猪大肠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作为同道中人,真想吃吃芸娘做的双鲜酱啊!

我爱吃住家饭,还因为可以尝到很多主妇(现在包括主男)的拿手菜。每个主妇总有那么几样当家菜,做得一手好菜的主妇,就是吸引客人的一大法宝,即便是像薛姨妈这种家里奴仆成群的,也糟得一手好鹅掌,引得宝玉频频往她家跑。过年的时候去一个同学家拜年,他妈妈做了一桌子的菜,最美味的是一道剁椒蒸鱼,剁椒鱼头本是湖南的名菜,他们家蒸的却是全鱼,鱼切成两半平摊在一个硕大的盘子里,足足有脸盆那么大。鲜红的剁椒覆盖着雪白的鱼肉,光是卖相已经让人流口水了,吃一口更是满嘴鲜香。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剁椒蒸鱼,据说秘诀是鱼一定要够鲜,现买现杀之后马上上锅蒸,想想饭店里面哪可能给你用鲜鱼,为了出菜的速度,鱼头往往都是做熟了的,等你点菜后再回锅蒸一下而已。这就是住家饭的宝贵之处,真材实料,慢火细工,绝不会因为赶时间而仓促烹饪。

曾经去一个朋友家吃饭,她婆婆本来不善烹饪,可是也有“镇家三宝”,我记得其中一宝是白切鸡,的确鲜嫩可口,还有一宝是猪脚粽,将整个猪脚包入粽中,放高压锅里压几个小时才熟透,吃进口里满口流油,肥而不腻。

古时候有个巧媳妇,据说能用两只鸡蛋做出四道菜,一道是两个纯蛋黄,搭几根青菜丝;一道是将熟蛋白切块排成一字;一道是清炒蛋白;一道是清汤上漂着两只蛋壳,正好对应了杜甫的那首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之所以会想起这个典故,是因为我妈妈也属于这类巧媳妇,能够用极少的材料做出一桌菜来。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来不及去买菜了,冰箱里就剩下了一根胡萝卜,半根玉米,几根广式腊肠,一块冻肉,还有些咸菜什么的,在她手里居然变成了四道菜:胡萝卜炒肉,胡萝卜玉米腊肠炒三丁,咸菜肉汤,腊肠切块清蒸。小的时候,妈妈更是善于从大自然中找材料,雷雨后的地衣,池塘里的田螺,还有田垄上的野菜,山间的枞菌,为我们家的餐桌增添了多种乡野的味道,想必吃过的客人们都还有印象吧。

住家饭也不一定都是如此简素的,像京城出名的谭家菜,其前身就是谭篆青老爷子一位如夫人亲手做的住家饭。那可不便宜,四十金一席,寻常人压根儿吃不起。菜式自然也是名贵非凡的,最知名的三味分别是鸡、海参和鱼翅,据说虾子海参特别入味,鸡纯用油烧不加水,鱼翅更是味甲京城。当时想吃谭家菜得提前订席,最多两筵,多了谭夫人也忙不过来。如今的谭家菜倒是只要给钱,保准能吃上,08年我去北京出差的时候曾经和同事去吃过一次,由于预算的问题,一席人点的菜大多是平价菜,传说中的三绝一样未尝到,不过就吃到的那些菜来看,不仅分量少,而且味道很一般,未免辜负了谭家菜的盛名。可见要吃地道的住家饭,还是得开小灶做小锅饭,一旦量化生产,就远离了最初的风味。

乡愁是一碗暖暖的羊肉汤

文/曹亚瑟

我的故乡在太湖边的宜兴。

在我的印象里,乡愁就是那一碗碗喷香的羊肉汤,尤其是冬季正益温补,想一想都会让人浑身充满暖流。

我爱吃羊肉,一半是出于吃货本性,一半是可慰我那浓浓的乡愁。家乡附近的“藏书羊肉”,更是格外有名,一碗在手,汤汁浓郁,热气腾腾,大块的羊肉肥美细嫩,几无膻味,香气四溢,大快朵颐后拥被而眠,可忘身归何处。

多年未归,烟波浩淼的太湖时刻牵我入梦。初冬时节,我与朋友一道去了趟太湖。我们先到苏州,在苏州城里到处都能看到“藏书羊肉”的招牌,忍不住食指大动。

“羊肉”还能“藏书”?多激起人们的无限遐想!在苏州当地,也有很多年轻人闹不清楚,“藏书”到底是念“藏(cáng)”还是“藏(zàng)”?说个典故,你就能明白了。苏州西郊处于穹窿山麓的丘陵地带,西汉年间,朱买臣年轻时常放羊于此,但他喜爱读书,经常为了读书任羊儿东游西蹿,致使羊儿跑丢。他媳妇不愿意了,经常来搜书,朱买臣就把书藏于大石头下以蒙混过关。后来,朱买臣成为会稽太守,其“藏书”的地点就变成了小镇名。

说到这儿,你就知道这个“藏书”该怎么念了吧?

藏书小镇毗邻太湖,这里群山绵延、植被丰富,故养出的羊格外肥嫩。这一带农人有农闲季节挑担烧羊肉、卖羊肉的习俗,因这里的羊肉味美,加上他们善于烹煮,久而久之,“藏书羊肉”便成为当地一块响当当的美食招牌。

后因急于赶往太湖,想着到太湖小岛也会有吃“藏书羊肉”的机会,就先行出发了。谁知到太湖深处的小岛住了两天,著名的“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倒是都尝了,也持螯(太湖大闸蟹)痛饮了绍兴黄酒,就是没见“藏书羊肉”的踪影。问当地农家乐店主,说此时正是旅游淡季,“藏书羊肉”纷纷歇业回家了。只好让农家乐店主炖了些羊肉,吃着也就是普通的红烧羊肉,看来享用“藏书羊肉”只有另寻机会了。

朋友知道我爱吃羊肉,每年冬天都从内蒙古捎来宰好的羔羊,这样我们全家就能在浓郁的羊肉汤膻香味中度过一冬天了,虽然比不上“藏书羊肉”亲切,也可稍慰我的失落之心。

中国人讲究食补,袁枚《随园食单》载:“冬日短而寒,烹饪稍迟,则物生矣。冬宜食牛羊,移之于夏,非其时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用白羊肉半斤,切生,以蒜薤食之,三日一度,甚妙。”读宋代笔记,犹感其时羊贵而猪贱。苏东坡在黄州时,猪肉都没人吃,“价格贱如泥”,弄得他老人家每天早上饱食一大碗。后来东坡被贬谪惠州,就没那么幸运了,此地很少养猪,而羊肉只有当官的才买得起,他因此发明了“羊蝎子”的吃法,说白了,就是吃一些别人不要的羊脊骨。他在给弟弟子由的信中说:“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热漉出(作者注:不乘热出,则抱水不干)。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燋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螫,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苏东坡就是这么个不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弄两根羊髓骨,也写得诗意盎然、情满意足。

虽然东坡先生经常吃不到羊肉,别人却拿他的字换了好多羊肉。宋代有“苏文熟,啖羊肉;苏文生,啜菜羹”的时谚,前一个典故是说有一位殿帅姚某,是个饕餮之徒,他利用为东坡先生传信之便,每得坡公手帖,辄换羊肉数斤;后者是说东坡先生写有著名的《菜羹赋》,别人在大快朵颐地吃羊肉,他老人家还在兴致勃勃地吃菜羹呢!

中国古人训“美”字从羊从大,谓羊之大者方美;而味之美者,曰“珍馐”,这馐字就是羊脸。可见羊肉在中国饮食中的地位不容撼动。宋代和尚惠洪在《冷斋夜话》中有一则“禅师知羊肉”,说一个叫珍的和尚有一天见当地的郡守携客来游,他就坐在旁边,郡守对客人介绍说:“鱼稻宜江淮,羊面宜京洛。”客人还未回答,这位珍和尚就忍不住了,说:“世间最美味者莫如羊肉,而且性极暖,最适于人食用。”郡守面色大变,许久才问:“禅师怎么知道羊肉性暖的呢?”珍和尚镇定答曰:“经常睡在羊毛毡上的都知道呀,它的毛都那么暖和,它的肉可想而知啦!比如您治理一个郡政绩都这么好,让您到朝廷当京官也肯定错不了啦!”一个温柔的马屁,可见连和尚都被羊肉之味美而吸引,况乎他人?

同类推荐
  • 万夜秃笔文集

    万夜秃笔文集

    本文集大部分文章为作者1977年至2006年间撰写,主要内容有:绍兴名人研究、统一战线研究、大禹研究和地方史研究。
  •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在本书中,作者讲述了二十五个关于各类美食的故事。穿插于蛋糕、甜点、意面、咖喱酱肉、鱼子酱、螃蟹浓汤、鲜蚝之间的,是女性对于生活、情感、人生的领悟和面对世界的勇气和执着。这种食物与情感交融在一起的感性文字会轻触到她们柔软的内心,让这些在都市中被迫坚强成长的女性能够通过阅读抚慰心灵的孤独与冰冷。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生本不乐,能够使人觉得稍微安适的,只有躺在床上那几小时,但要在那短促的时间中希冀极乐,也是不可能的事。
  • 姜夔集

    姜夔集

    姜夔词,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卓然立足于两宋词坛,并以其神契“逸品”的人格与词风见许于后世,也因为如此,后世整理其词集者便层出不穷。 四库全书提要:夔诗格高秀,为杨万里等所推,词亦精深华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节文采,并冠一时。
热门推荐
  • 冰的国度

    冰的国度

    十年前,一个流浪儿童,在机缘巧合之下,救下了一位意欲寻死的武林高人。十年后,昔日的孩子长大了,成了一个结实的青年,并再一次踏上了旅途。可这个时候,国家当中并不太平:外有北风帝国不断进犯、攻取土地,而内部不仅有动乱,更是有接连不断的怪事发生。看来,一场风暴即将要席卷这个世界了。面对这场危机,他将会何去何从?不过,在那之前,他似乎就先遇上了大麻烦。
  • 安和传

    安和传

    安为生,和以行。安和以至天下,才得以安详于乱世,自乐于争斗。
  • 盲少:总裁宠妻爱妻

    盲少:总裁宠妻爱妻

    她,是颜家大小姐,却在母亲离去是,失去了所谓的爱……他,是权势滔天的辕家大少,却在三年前被人下药夺去了光明……他们在机场相遇,殊不知,他是三年前她救了的人。几天后,再次相遇,他们允诺成为夫妻。没有感情?没事,慢慢培养!她缺爱,却在他那里感受得了呵护和宠爱,她陷落了……他们的感情却慢慢培养起来,却……一次,她误入他的禁地,他怒吼着,让她滚,她伤心地离开。在酒吧里,她对着酒杯,哭笑着说:是我傻,我蠢,我笨,错把怜悯当爱情,错把甜言蜜语当做一世承诺……
  • 妖孽道长

    妖孽道长

    道长,你好坏。道长,奴家不好意思啦。道长,你也吃荤么?道长,你比妖孽更妖孽,
  • 冰山魔法师

    冰山魔法师

    我,艾仙娃。他,冷鹏翔。慢慢的接受他的爱,走向了魔法师的道路,谁曾想到,在途中却发现了惊天的秘密......
  • 一品庸仙

    一品庸仙

    孤苦少年,山中采药,惊遇仙子,然资质奇差;修真之道,逆天之路,劫难重重,一个庸材少年如何步步前行;一品庸仙,一个少年庸材修真的故事…
  • 道武战记

    道武战记

    真正的武力对决中,一秒的延误足以分出生死!对于作为掌控时空碎片的雷洛而言,能够控制时间加速、倒退、静止三秒的超级能力,让他在道武玄幻的世界里所向无敌!这是强者的世界,唯有无敌,方能无畏!
  • 总裁暮色晨婚

    总裁暮色晨婚

    奉了命成了婚,她已准备少女变少妇!新婚夜,老公竟跟她玩消失!这混蛋让她成了闺中小怨妇……
  • 我的兼职同事

    我的兼职同事

    校园爱情现实小说。钱河,一个总爱多愁善感的人,对爱情胆小懦弱,默默地陪在喜欢的人身边。为了暗恋的女孩,报考X大,在X大,遇到了同寝的四个兄弟,遇到了同在书店兼职的女同学。在校园里,经历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有爆笑,有悲伤,有感人,有励志,有现实。一个不一样的大学生活。愿每个人都能保持乐观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找到适合自己的人。
  • 只要你说爱我

    只要你说爱我

    小时候,他处处闯祸,她总是为他求情;他有好吃的、好玩的,都分给她一半,她对他芳心暗许,他却只把他当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