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32500000003

第3章

子夜,为庆祝枪炮厂生产出第一支枪展开的一系列狂欢活动结束了,夫人姚心林妹妹裴云珠以及欧阳锦亮的夫人刘玉蓉在家里举行的小型欢庆活动也结束了。但是,裴元基怎么也睡不着,耳听着夫人从睡梦里发出的一声声轻笑,凝视着窗外洁白如洗的月光,还有时不时从树上惊起的一声声蝉鸣,都会勾起他对那一连串庆祝活动的回忆。

那几乎全是以他为主角展开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对他的器重和称赞自不待言,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把他看成了大清江山的柱石,一张张嘴巴里,流淌着动人的赞颂声:

“裴大人和诸葛大人果然不负众望,汉阳造一响,就能打出一场雷暴,大清江山今后就要仰仗二位大人了。”

“裴大人功在朝廷,利及万民,必然万世流芳,青史永驻!”

“裴大人年纪轻轻,就为大清江山上了一把铜锁,假以时日,一定是朝廷的栋梁!”

普通百姓就不像官员们那么斯文了,一个个扯起喉管高声吆喝不休,很是凶神恶煞,好像要跟人打架似的。那些手里拿着家伙什的人,把一声声鞭炮锣鼓炸向他,把一声声雄狮的吼叫一声声巨龙的咆哮对准他。一碗碗美酒,一束束鲜花,一片片丹心,全都冲着他来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天黑,人们的热情正如夏天的热气,丝毫也没有消散的迹象。裴元基难以招架,只好任由他的几个得力弟子郑庆光、郝老六、王老四、肖老二冲向前台,替他遮挡。很多次,他都想把人们的热情引到诸葛锦华身上去,然而,人们似乎永远只认他这个枪炮厂的总办,对诸葛锦华缺少了那份搀杂着疯狂的热情,弄得诸葛锦华很有些尴尬。他甚至还想把欧阳锦亮抬到自己前面,可是,欧阳锦亮早就躲到一边去了。

饶是身处热闹的环境,耳听各种不同的赞颂声,裴元基也没有失去理智,仍然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还很重,不仅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枪炮厂的重建工作,而且还要利用生产出第一条枪的经验,来成批制造枪支甚至制造山炮。同样,他也没有忘记夫人对他说过的话。

姚心林不能出席那个隆重的开枪仪式,心里很有些失落,就在刘玉蓉的怂恿下,和已经嫁给诸葛锦华的小姑子裴云珠约定好了,要在家里特别为她们的丈夫举行一次小小的庆祝仪式。公公裴应儒是一个私塾老师,一向喜欢清静,不喜欢家里太闹腾,更不喜欢女人家把家里搞得太喧嚣,为了儿子女婿的事业,竟然破天荒地点头应允了她们的要求。

丈夫临出门之前,姚心林帮他整理好了衣装,温柔地说:“我和欧阳夫人云珠她们商量好了,要在家里为你们举行一个庆祝仪式。记得晚上早点把诸葛大人和欧阳先生带回家来。”

一想起夫人的话,裴元基的脸上情不自禁地浮现出一抹笑意,连忙让弟子们挡在前面,使出金蝉脱壳之机,和妹夫诸葛锦华江城餐饮业巨头欧阳锦亮一起回去了他的府上。

裴府是一个巨大的院落,距离枪炮厂并不远。门外的喧闹,坐在家里,就是闭上耳朵,也听得清清楚楚。

父亲裴应儒就在府上开设私塾,平日一向很少出门,这天为了亲眼看一看儿子女婿忙忙碌碌了几十年,又是飘洋过海,又是走南闯北,搞出来的东西到底怎么样,早早地带着八九岁的孙子裴俊超出去了,挤在江堤边那个巨大的平台附近,亲眼见识了小儿子裴元杰用大儿子和女婿亲手创办的枪炮厂里生产的第一支枪打出一阵雷暴。

裴应儒年约六旬,面目清瘦,眼睛炯炯有光,精神头十足,好象一台永不会停歇的发动机。

在他刚刚懂事的时候,适逢英法联军第一次进攻大清王朝。这些来自番邦异域的高鼻梁蓝眼珠的怪物们,手里拿了各式各样的长枪,还架设了型号不同的大炮,乘着舰艇,用枪炮打开了大清王朝紧闭的大门,于是登堂入室,大肆屠戮手持长矛的清军兵勇,用清军将士的血肉染红了他们的前程,也鼓起了他们贪婪的荷包。

这是他第一次听说过洋枪洋炮的威力。和所有大清王朝的臣民一样,他多么希望大清将士们都能换上这种大老远就能发射出一粒粒子弹一颗颗炮弹,准确地打进对方身体的东西啊。

他的父亲裴景松,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年轻的时候,总想博取金榜题名,谁知接连上了几次考场,都是自信满满而去,垂头丧气而归。老天不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家里上有老人要伺奉,小有孩子要养活,中间还有一位贤妻,他不能继续抱定那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于是,把一腔热血散尽,换上一抹平静的姿态,开始用自己的学问谋取一家人糊口的生计。

裴景松开设了一家私塾。私塾的场所安在裴氏宗族的祠堂。刚开始的时候,因为籍籍无名,有钱人都不肯把儿子送到他那儿去。他只能教一教家境中不溜秋又不甘心平庸的人家的孩子。他教授的孩子逐渐长大了。参加乡试,有一个弟子高中举人。这一下,为他一家人的生活打开了一扇新的门窗。有钱有势的人家,争先恐后地把孩子往他那儿送。赚得的束脩一多,家境渐渐丰厚起来,他就买下了一个迁往他处的朝廷命官的房子,作为自己的府第。府第非常宽阔,他就把私塾移到府上来了。

家境越来越好,裴景松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情结就越来越重。当年迫于生计,他无法实现那个理想,就要让儿子去实现。因而,在裴应儒咿咿学语的时候,他就开始教导儿子学习论语。

夫人实在看不过眼,忍不住责备道:“哪有像你一样教导孩子的?他还不会说话呢!”

“妇人之见不是?这就叫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当中接受知识。我敢说,我经常这么熏陶他,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够金榜题名。”

儿子裴应儒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年纪不大,就考中了秀才。

裴景松喜出望外,加倍地培养他,恨不得把自己的脑袋开了瓢,把储藏在里面的知识和见闻一古脑地灌进儿子的脑袋里去,增大儿子考中举人考中进士,并参加殿试,稳进前三甲的机会。

可是,命运竟跟裴家开起了玩笑,不论儿子多么文采飞扬,一上考场,就摸不清东南西北,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究竟迈不进举人的门坎。

裴景松一年年衰老,一年年接近死神,为了儿子金榜题名的大业终于熬得油干灯枯。

“老天负我,老天负我!”

眼看全部的指望转眼成空,他躺在床上,望着从窗户外面射进来的阳光,先是轻轻地呻吟着,后又突如其来地把身子一挺,直楞楞地坐了起来,眼睛逆着阳光去看一方狭窄的天空,绝望地大叫道:“老天啊,你不公平!”

扑通一声,老人家重重地倒在床上,眼睛睁得老大,鼻孔和嘴巴里再也没有一点气息。

裴应儒埋葬了父亲,就接过了父亲的教鞭,像模像样地经营起私塾来。这时候,他的思想已经起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来的只是生活更加艰苦的印象,那么,接下来发生的几场战争,就让他感到了刻骨铭心的痛。

那场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并持续了十几年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起义军跟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曾经多次在武汉三镇摆开了战场。杀戮,抢夺,强奸,放火,所有昔日在书本上读到过的苦难历史,在他的面前一一重演。他说不清那场战争到底是为什么。也许,留在他记忆里的东西太深刻了,他竟然认为这么大两支军队,都是大清王朝的子民,有什么值得大打出手的,而且,一打就是十几年;要打就打那些高鼻梁蓝眼睛的番邦杂种去!

可是,他们不仅不会跟那些怪物们好好打一场,反而一见了那些狗东西,太平天国的军队称人家是洋兄弟,恨不得跟人家勾肩搭背,一同把大清王朝的军队消灭干净;大清王朝的军队提起脚来就是一路狂奔,连口气也不歇,跑得比慈禧太后还要快还要远。这就是大清王朝的子民做的事情。他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当中就是这么做的。

那一次,英法联军走得更远了。他们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余威,继续用枪炮开路,而且比上一次更加凶残更加恶毒,一杀就杀红了眼,一直杀到紫禁城,杀得大清皇帝皇后皇太后落荒而逃,杀得满朝文武百官心惊胆寒,抢走了几乎所有的珍宝,再放一把火,把数千年中华历史积淀起来的艺术瑰宝和历史遗物烧得满目全非。

听到这个消息,裴应儒心里五味杂陈,苦不堪言。他曾经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举首望着天空,询问老天为什么眼睁睁地看到大清王朝遭受如此巨大的灾祸而不伸手相救,询问老天为什么不让大清王朝拥有跟番邦怪物一样威力无比的枪炮,询问老天为什么大清王朝的军队没有番邦杂种那样威力无比的枪炮就只能听凭番邦杂种的屠戮,询问老天为什么大清王朝的军队,哦,那不是大清王朝的军队,是曾国藩的湘军,在杀起太平天国那些同民族的长毛来下得了狠手,却见了番邦杂种不是望风而逃,就是和那些高鼻梁蓝眼睛的怪物一道,携起手来把长毛斩尽杀绝。

结果,老天不会回答他,他自己也探究不出原委,只能忍受比第一次鸦片战争更加深重的负担。

就在英法联军第二次打进大清王朝的大门时,他的大儿子裴元基出生了。

因为父亲和自己连续在考场上搏斗了数十年而得不到金榜题名的机会,裴应儒并没有像父亲一样,让儿子延续自己的理想。当然,他开设了私塾,也不希望儿子目不识丁,说诗书传家也好,说希望儿子终归能踏出一条光宗耀祖的道路来也好,从小教给了儿子诗书。

裴元基也许承继了父亲的衣钵,从小就聪明伶俐,读什么书都能过目不忘,小小年纪不仅中了秀才,而且比父亲裴应儒更进了一层,还中了举人。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裴应儒大喜过望,觉得父亲和自己一生的梦想就要在儿子身上实现了,为了不再使美梦破灭,更加严厉地鞭策儿子。裴元基也就在父亲的鞭策下,一直为走进金碧辉煌的皇宫参加廷试而头悬梁锥刺股。

张之洞听说了裴元基的名声,在其十四五岁的光景,特意前来看望他,几番交谈之后,跟乃父裴应儒进行了一场严肃的对话。

“裴先生,令郎聪明伶俐,极具发展潜力。如果裴先生不反对,就由张某负责把他培养成人,如何?”

“感谢学台大人的提携。不过,裴某开设了私塾,自信能够教导儿子成才。”

“裴先生学富五车,令郎在裴先生的教导下,一定能够金榜题名。可是,裴先生,天下并不仅仅只有科举考试一条出路。”

“难道还有其他的出路吗?”

“有!裴先生请想一想,为什么西方列强能够凭着不多的人马,肆意凌辱我泱泱大清江山?他们手里掌握的有先进的枪炮,是不是?枪炮怎么来的?当然不是科举考试选取的人才制造的,而是掌握了制造技术的人造出来的。裴先生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也培养出了能够制造枪炮的人才,还害怕西方列强吗?这不是一条出路,又是什么?”

科举女神会不会真的关照裴家裴应儒仍不清楚,他却从张之洞的寥寥数语当众悟出了几十年来从书本上得不到的答案:大清王朝要想不再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就只有学习西方列强的科学与技术。

有大胸怀,做大事情,就在那一刻,他的心头腾起了一个巨大的声音。在这个声音的激励下,他毫不犹豫地让儿子放弃了继续从考场上博取功名的路子,把儿子交给了张之洞,由张之洞把儿子和另外一些年龄跟儿子相差不大的孩子送去了德意志帝国,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从此以后,教书之余,他一直不停地设想着儿子究竟会在张之洞指引的道路上走得怎么样。十年的等待,十年的煎熬,大儿子裴元基终于从德意志帝国留学回来了,果然为他带回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他日夜期盼儿子能够早一点把学到的东西派上用场,造出一批火力十足的枪炮,把大清王朝的大门打造得结结实实,把任何想窥探中华神器的番邦杂种永远挡在门外,任何时候也别想进来。可是,儿子费尽心机,跟他的同学诸葛锦华一道,追随着张之洞,从两广跑到汉阳,硬是花费了将近十年的时光,才把枪炮厂建起来。谁知还没投入生产,一把突如其来的大火,就把一座新落成的厂房连同购买的制造设备烧了一个干干净净。要不是餐饮巨头欧阳锦亮率先变卖了全部家产,振臂一呼,唤醒了三镇老百姓的意识,也唤来了朝廷的重视,枪炮厂还要拖到何年何月,恐怕老天也不知道。

现在,枪炮厂终于在烧成灰烬的废墟上再一次露出了恢弘的气势,虽说离重建完毕还有一段距离,却在废墟下硬是生产出了第一支枪,听说比英法联军打进紫禁城时使用的枪还要先进,裴应儒如何忍得住心里的好奇。他亲眼看到了枪炮厂生产出来的第一支枪,亲眼看到了一向不务正业的小儿子操起那把枪,打出惊天动地的第一枪,打出了劈啪一阵惊雷,打出了一阵雷暴。

他兴奋,他激动,他尽情地喊叫,尽情地跳跃,忘掉了小孙子就骑在他的肩头,一跳一跃的,把孙子摔了下来,要不是马上就觉醒了,孙子恐怕早被激动的人群踩进了泥泞。

小家伙却硬是没哭,也没叫,一张小脸紧绷绷的,看不出是什么心思。

“叫呀,跳呀,那是你父亲造出来的枪。”裴应儒有点失望,催促道。

“枪有什么用?就是追着闪电玩,打出一场雷暴吗?”小家伙眼睛接连眨了好几下,神情有些不屑一顾。

裴应儒一口气上不来,差一点就变成了一截没有意识的木头。不过,还好,很快就恢复了意识,双手把孙子举着,让孙子的眼睛和自己的眼睛平齐,说道:“俊超,爷爷告诉你,枪不是为了追着闪电玩,不是为了打出一场雷暴,而是用它看家护院。我们整个大清朝,就是一个家,我们没有枪,人家高鼻子蓝眼睛的番邦杂种就用枪打进我们家里来了,杀我们的人,抢我们的东西,放火烧我们的房子,什么下作的事情,他们都干得出来。我们要守好自己的大门,就要造出这样的枪。”

“我懂了。”裴俊超停顿了许久,似乎是为了把祖父的话全部消化一遍,消化完了,也弄懂了,说道:“我长大了,也要像父亲一样,造出更好的枪,守住我们的大门。”

裴应儒感到很满意,尤其对随之而来的欢庆活动更满意。这是裴家几世修来的福气呀,中举人怎么样,中状元怎么样,中了举人和状元,也不见得会赢得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热爱。儿子却做到了。人们哪里是表达他们对儿子的热爱呀,完全是在为儿子疯狂。

“张之洞大人的确为孩子找出了一条比科举考试还要好的出路!”他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道。

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着,瓢泼大雨下着,狮子舞着,巨龙腾着,鞭炮炸着,美酒端着,嗓子喊着,从江堤一路游向枪炮厂,从枪炮厂一路游向江堤,往返了好几个来回,谁也不觉得热,谁也不觉得累,谁也觉得饿,一个个好象铁打的骨肉,永远也不会停歇。

裴应儒肩扛着孙子,随了人群也在不断地游动着,人们拥有的心思他有,人们没有的心思他也有。

同类推荐
  • 爱如山水

    爱如山水

    这是一部不露声色,读来却真挚感人的爱情小说。男女主人公的一次邂逅,彼此倾心,经过了七年看似根本无望的等待,爱情之神才翩然而至。这样单纯、真挚而忘我的感情,是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所渴望而不可得的。我们阅读文学作品,从中观摩人生的各种可能,感受和体会爱与真情,从而温暖、丰富我们的人生。《爱如山水》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不仅是两个年轻人因七年前的一次邂逅,而产生浪漫爱情的经历,同时还生动展现了八十年代中、九十年代初,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演变。细腻刻画了欲望的追逐受到来自于道德的羁绊时,人内心深处所经受的激烈较量,深刻剖析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心理的变化与成长,既有对人性自由的关怀,又有对道德自省的拷问。
  • 婚姻是这样炼成的

    婚姻是这样炼成的

    关于婚姻的话题永远是说不完的,近来读庸人的《婚姻是这样炼成的》,竟发觉作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婚姻观念,即重塑婚姻。庸人在小说里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命题:人的第一次婚姻都是盲目的!与我们的真正的婚姻需求相差甚远,所以在婚姻生活中寻找另一半,并非大逆不道的事。
  • 缱绻与决绝

    缱绻与决绝

    缱绻与决绝,是赵德发的“农民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本部小说正是以土地的变迁为背景,展现了农民求生存、求发展的艰难历程。 小说从1972年沂蒙山区天牛庙村首富宁学祥的长女乡乡正欲出嫁写起。
  • 嫁出门的女子

    嫁出门的女子

    收集了作者近年创作的部分乡土题材中、短篇小说。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柔美、舒缓、细腻的笔触,描写身边普通百姓的恩怨爱憎,生动再现了陇东地区劳动人民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无论是所讲述的故事还是所使用的语言,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同时,作品大量融入了当地的民俗文化,以伴随始终的乡情乡风的质朴温暖,再现了普通老百姓热爱生活,珍惜亲情、爱情、友情,追求真、善、美的美好愿望与行动,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
  • 念你的时间比爱长

    念你的时间比爱长

    乔小池是一家咖啡屋的店员,美丽,忧郁。暖男陆信阳不知不觉被她吸引,并想要保护她照顾她,这些关怀却揭开了乔小池深埋心中的一段青春往事。乔小池自小在孤儿院长大,初中、高中时与苏城是同班同学,同样的内心孤独,令他们彼此走近。然而,苏城的母亲和未婚妻宁薇时常从中作梗,两人坚守的感情,终于在某个突然的日子里崩塌。苏城的一句话,“你只是一厢情愿”,将乔小池打入地狱。无法接受的乔小池选择逃离那座城市,来到了异地独自疗伤,直到遇到陆信阳,才慢慢打开心扉。
热门推荐
  • 绝世妖媚

    绝世妖媚

    灵魂被装错了肉体,也许只是上帝开的一个小小的玩笑。但是这也是上帝最不能让人原谅的恶作剧,
  • 守护甜心之暗夜爱丽丝

    守护甜心之暗夜爱丽丝

    亚梦被陷害,伤心之下奔出校门,却出了车祸。等她醒来就什么都不记得了,旁边还坐着个俊美少年,他对她说,她是这里的公主,她是他的未婚妻。......几年后,亚梦强势回归人间,成为首富,却偶遇守护者,然后......
  • 宫苑深深

    宫苑深深

    她是大周朝有史以来最为奢侈的一位皇后,也是唯一一位未入主未央宫的皇后。他是大周朝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一位帝王,也是唯一一位“不近女色”的帝王。前朝风起云涌,后宫波谲云诡。他们“未曾相识”,却又亲密无比。
  • 蛮荒时代淘金者手记

    蛮荒时代淘金者手记

    一群不懂商业文明的蛮荒人在电影业淘金,主人公:拓荒者是一位怀揣梦想来到这个蛮荒世界淘金的无名小卒,在一个认知愚昧、把造假、无耻当英雄的时代里,“我”在电影淘金道路上的自我内心的成熟,和对世界的认知变化,从谄媚羡慕到否定批判,到修缮自我,以及关怀蛮荒人性和对未来探索。本小说是一个长篇体的短篇小说集成的小说结构模式,全篇通过开始的环境铺垫,语境铺垫后,用18个有着各自独立主题的短篇小说共同组成了一个主人公的淘金历险和内心成长的完整经历。
  • 仙侠二次元世界

    仙侠二次元世界

    一个屌丝的穿越,一个大时代的到来,一个碎片化的民族的统一。
  • 女人的战争

    女人的战争

    女人的战争,从最基本的争风吃醋到最高端的商界挑战,无处不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新时代女人每天都在面临战争:生活、婚恋、职场、容貌、才艺、朋友、财富等。在一个又一个战场上,女人取得了骄人的战果;但是,战争没有结束,战争仍在持续……本书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女人战争的各方各面,给女人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建议。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但愿天下女人都是这一场场战争的胜利者!
  • 情逢对手,神秘妻子买一送一

    情逢对手,神秘妻子买一送一

    邵青秋偷东西不成反被阴,“被迫”接了个单子。而那个单子竟然是要她把已经成为男人大哥妻子的“自己”,偷出来。开神马玩笑……可事情接踵而来,她似乎被卷入某个漩涡,但是——哼,她又不晕船!看她如何游刃有余的见招拆招,大捞特捞,然后拍拍屁股拎着小跟屁虫一起走人!咦……不对,剧本不对啊导演……小跟屁虫的爹地怎么也跟、出、来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傲世天回之异帝录

    傲世天回之异帝录

    我因世界而改变,便有世界因我而改变。十八帝王重现人世,九界之乱再次动摇,谁来阻止末日之乱?青花普天开,君情何处移?谁又来阻止横跨三界恋情?上古神器散落灵、人、妖三界,至天封印,八坤龙堂,冥幽古道,展现天极。轼神之争,万人齐劫!他是时间的开始者,也是时间的终结者。
  • 现灵眼

    现灵眼

    半人半鬼的她被认为是灾星。降鬼符、吃人肉、养鬼、梦魇、摄魂、神秘组织、将军魂、借鬼杀人......一个个离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悲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