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05500000018

第18章 “白头总督”重海防(4)

也缘于李鸿章的妥协求和得到清廷的认可,本来在对待法国侵略的态度上已摇摆不定的清政府此刻更加动摇,所以未采纳左宗棠的主张,并阻止由黄少春募兵增援滇、粤边境。

四月二十一日(5月15日),左宗棠离开南京趋往北京。行途之中,他细心研读了李鸿章与福禄诺在天津议订的《简明条约》五条,并于“途间细思中、法议和,上关国家大计,有不能无疑者,应即条陈所见,聊效一得之愚”。于是,他写下了《时务说帖》。在这篇说帖中,左宗棠不仅回顾了他总督两江,“时逾两载,所创举者,增制船炮、兴办水利、增复盐引为三大宗”的政绩,而且反复阐述了对付法国侵略“非决计议战不可”、“议和之应从缓”的鲜明见解,进一步表示了他愿“亲往视师”,誓与法国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他说:

宗棠今春有增灶之请,意在令黄少春纠集旧部,添造水师船只,会同王德榜札饬刘永福挑选熟习海战弁丁,为其管带驾驶,冀收桑榆之效。倘蒙谕允,宗棠亲往视师。窃自揣衰庸无似,然督师有年,旧部健将尚多,可当丑虏。揆时度势,尚有可为,冀收安南仍列藩封而后己。不效则请重治其罪,以谢天下。此一劳永逸之策也。

左宗棠希望能通过这篇说帖打动清廷,赢得支持,以从根本上扭转中法战争的不利局面。他正是怀着这样的心境奔向京城的。

观音桥事件

左宗棠经一个月的“水陆趱程,未敢休憩”,终于在光绪十年五月二十日(1884年6月13日)抵达京师。五天后,清廷发布“上谕”:着左宗棠“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该大学士卓著勋绩,年逾七旬,着加恩毋庸常川入直,遇有紧要事件,豫备传问。并着管理神机营事务”。左宗棠再次担任军机大臣。

左宗棠再度入职军机处,对和战之局有着重大影响。原因是李鸿章签订《中法简明条约》后,引起了京师及地方的普遍反对,清廷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做出几分主战姿态。四月二十八日,清廷派一向主战的前山西巡抚张之洞署理两广总督。接着,左宗棠又再入枢机。这些都表明清廷有转向主战的意图。所以李鸿章在清廷任命左宗棠为军机大臣的“上谕”发布后第二天,即致电淮军将领、广西巡抚潘鼎新说:“左相进京,正议主战,内意游移。”

也就在《中法简明条约》签订后仅四十多天,法军于闰五月初一日(1884年6月23日)不等中法全权大臣商定清军撤军的具体时间与办法,突然到达北黎(观音桥),通令驻守在那里的清军立即退回中国境内。清军因未接到撤退命令,不便遽然撤兵,派出代表与法军交涉。法军残酷杀害了三名清军代表,并向清军阵地发动进攻,全被击退。此事被称为“北黎冲突”或“观音桥事件”。

法国挑衅失败,反诬中国破坏《中法会议简明条约》。

针对法国新的军事挑衅,左宗棠根据王德榜发自前线的电文,于闰五月初七日向清廷上奏陈述了他对战局的看法。据王德榜电文称,“法人果又蠢动”,“分为两路,一犯观音桥长庆粤西各营,一犯王德榜谷松之营”。“各军请战”,而“潘鼎新谕令毋得生衅”。因此,左宗棠请求清廷敕下滇、粤督抚“严饬防军,稳扎稳打,痛予剿办”,这样才能对付法军的侵略活动。左宗棠还指出:“法人请和之不足信,而缓兵之伎俩毕露矣,且自天津和议条款一出,天下臣民莫不共愤而痛憾狡虏之欺侮朝廷也。兹又衅自彼开,法人虽狡,无可置辩。”因此,左宗棠一再强调必须以战取胜。他复请饬黄少春募军赴边,会同王德榜、刘永福等军痛击法国侵略者,“以张挞伐而振天威”。左宗棠此折得到清廷赞许。

法国代理公使谢满禄于7月12日向清政府提出最后通牒,要中国立即从越南撤兵,对法赔款2.5亿法郎(约合白银3800万两)。否则,法国将占领中国一两个沿海港口作为赔款的担保品,并极其蛮横地限令7日内答复。7月13日,法国海军部长裴龙电令侵华海军司令孤拔:“派遣你所有可调用的船只到福州和基隆去,我们的用意是要拿住这两个埠口作质,如果我们的最后通牒被拒绝的话。”次日,两艘法国军舰以游历为名,开入闽江口。两天后,孤拔率法军舰队闯入闽江的马尾港。

六月十五日(8月5日),法国远东舰队的三艘军舰突然袭击台湾基隆。督办台湾防务大臣刘铭传指挥清军顽强抵抗,打退了侵略者的进犯,取得基隆保卫战的胜利。

然而,清廷却因法军侵略基隆而又在动摇不定。清廷乞求列强出面调停,却因“英、德与法仇,不肯过问”而毫无结果。李鸿章乘机怂恿清廷接受法国提出的赔款议和条件,甚至以“战后亦必赔偿,为数更巨”来吓唬清廷。慈禧太后六神无主,急忙召见奕哭诉:“不愿再经咸丰故事,但亦不愿大清江山由我而失,由我示弱。”奕回答说:“可以打。”慈禧太后也说:“打就打到底。”接着,慈禧太后召开了由御前大臣、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及六部九卿参加的御前会议。她说:“和亦后悔,不和亦后悔。和就示弱,不和会割地赔款而且损伤不少,或许引起内乱而且亦赔不起。”显然,慈禧太后仍在和与战之间徘徊。她讲了这番话后,会场一片寂静,许久无人答言。猛然间左宗棠站出来疾呼道:“中国不能永远屈服于洋人,与其赔款,不如拿赔款做战费。”慈禧太后听过此言,遂下令罢朝,含泪称是。至此,清廷才下了主战的决心。

法国悍然进攻基隆,在中国东南沿海挑起战端。法军受挫于基隆后,法国政府决定扩大侵华战争,通过驻华代理公使谢满禄于六月二十九日向清政府提出赔款8000万法郎的新条件,并以最后通牒的形式限48小时内答复,否则下旗离京,由孤拔立即采取军事行动。清政府拒绝了法国的无理要求。七月初一日,谢满禄果然下旗离开北京。初三日(8月23日),孤拔指挥法国舰队向停泊在福州马尾军港的福建海军发起突然袭击。福建海军的军舰还没有来得及起锚,就被法舰的一排重炮击沉两艘,重伤四艘。福建海军仓促应战,十分被动,广大爱国官兵仍奋勇还击,但已无法挽回败局。经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海战,福建海军的11艘战舰均为法舰击沉、击伤,官兵伤亡700余人,福建海军几乎全军覆没。第二天,法军又向位于马江北岸的福州船政局开炮,击毁许多厂房和厂内正在制造的舰船。由于船政局作了积极布防,法军攻占船厂的计划未能得逞。

马尾之战爆发后的第三天,即七月初六日(8月26日),清廷下诏对法宣战,谴责法国“专行诡计,反复无常,先启兵端”。同时,根据“应以进兵越南,规复北圻,俾彼族不敢悉众内犯为制敌要策”的指导思想,确定了沿海防御,陆路反攻,“牵敌以战越为上策”的战略方针。法国则决定以海军攻占台湾,“据地为质,挟中国议约”,同时命陆军向驻守谅山的清军发动进攻,占领越南全境,然后由陆路将战火直接烧至中国本土。此时,左宗棠深为福建沿海的严重局势焦急不安。

七月十五日(9月4日),他亲赴醇王府面见奕譞,请求统兵出征。奕譞在记述与左谈话的情形中说:“左相响晦来谈,仍是伏波据案之慨,其志甚坚,其行甚急。已嘱其少安毋躁,十八日代为请旨,始去。”七月十八日(9月7日),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

此前,左宗棠曾多次要求奔赴前线同法国侵略者决战,但均没有得到清廷的允准。是刻,他的愿望终于实现,其心情可以说是万分激动的。他以72岁的高龄,不顾体多有病,毅然投身到抗法前线。

七月二十五日(9月14日),左宗棠在起程前特地向翁同龢辞别。他在翁同龢处“坐良久”,“其言衷于理而气特壮”,给翁留下深刻的印象,两人“怅惘而别”。

9月中旬,法侵华海军司令孤拔率军舰五艘,副司令利土比率军舰三艘,分别进攻台湾的基隆和淡水,企图在两处得手后合击台北。10月1日,法军在猛烈的舰炮掩护下,攻占基隆。10月2日,进攻淡水的法军遭到惨败。8日,得到增援的法军在强大炮火支持下强行登陆,再次猛攻淡水。刘铭传指挥清军、民团等诱敌陆战,设伏截击,经过几个小时的拉锯战,法军死伤数十人,狼狈逃回军舰,慌乱中又有数十人坠海溺死。法军在淡水失败后,将兵力收缩至基隆,并于10月下旬封锁台湾,企图孤立台湾守军。

对于左宗棠勇于赴汤蹈火的果敢行为,舆论界曾作出如此评价:“左侯相以闽事吃紧,慷慨请行,所谓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方之古名臣,曾不多让!诚哉斯言!”

不败而败的中法之战

法军在马尾海战后,气焰更加嚣张,在台湾和北圻两个战场陆续发动了大规模进攻。1884年8月10日,法国军舰频繁向台湾基隆、沪尾等发炮进攻,都被督办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率台湾军民英勇击退,粉碎了敌军侵占台北的计划。

1885年,孤拔率军舰多次进犯镇海,清军在浙江提督欧阳利见的指挥下沉着应战,击沉、击伤法军舢板及舰只各两艘。孤拔本人中弹受伤,被迫于3月7日南撤,转而攻占澎湖岛。不久,孤拔死于澎湖。

在法军封锁台湾、侵扰浙江镇海之时,清军也在北圻向法军发起反击。

在西线战场上,自1884年10月至1885年3月,中法军队在宣光反复争夺。清军与黑旗军紧密配合,虽取得歼敌千人的战绩,但因法军不断得到增援,始终未能攻克宣光,被迫撤出战斗,准备新的反攻。在东线战场上,清军出谅山反攻船头、郎甲一线。1885年1月底,法军7000余人分别由波里也和尼格里指挥,由河内出发,向清军进行反扑,不久攻占谷松。2月13日,王德榜将军火辎重移屯禄州后,全军疾趋谅山。23日,潘鼎新部在镇南关不战而溃,潘鼎新仓皇逃窜,“不知所往”,所部军无主将,大掠龙州。广西边境地区兵慌马乱,岌岌不可终日。2月23日,法军攻占中越边境重镇——镇南关。后因担心战线过长,给养困难,炸毁了镇南关城墙及附近的清军防御工事,退回越南境内的文渊(今同登)、谅山,并在关前废墟上竖起一块木牌,狂妄地宣称“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这时,称疾在乡的老将冯子材受命帮办广西关外军务,率部开赴前线,收编溃散清军,整饬军纪,被前线各路清军将领推举为前敌总指挥。当地军民信心倍增,在法军竖立木牌的地方也竖立起一块木牌,上面针锋相对地写着“我们将用法国人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

潘鼎新被革职,两广总督张之洞奏准请出年近70的爱国老将冯子材帮办军务,任主帅。

冯子材(1818—1903),晚清抗法名将,字南干,号萃亭,汉族,广西钦州人。咸丰当政期间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同治年间累擢广西提督,中法战起,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大败法军于镇南关,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授云南提督。甲午战争期间奉调驻守镇江,官终贵州提督。治军四十余年,寒素如故。卒谥勇毅。

冯子材率军挺进关内十里的关前隘,筑垒掘壕固守,与坚守山隘的王德榜互为联系。3月23日,法军猛扑关前隘,冯军连失三垒,形势危迫。以后,法军又连次猛犯,冯军再失二垒。就在这关键时刻,王德榜挥师出击,分兵为二,以一遥作声援为正兵,另“以各分统挑选精锐从山僻绝径分支夺险为奇兵,从甫谷抄出,攻其无备,将敌后劲歼献尽净”。所有法军囤积献军火,为王德榜悉数缴获。进犯关前隘的法军发现军火被截,后路被切断,士气涣散,军心动摇。法军将领企图以进攻关前隘的胜利来稳住军心,扳回败局。

经过实地勘察,冯子材选定镇南关中国内侧十里处的关前隘为诱敌聚歼的战场。这里东西两面高山夹峙,中间只有一条宽约2米的道。冯子材指挥军民在此用土石修建起一条长三里、高七尺、底厚一丈,连接东西两岭的长墙,墙外开挖宽约四尺的深沟,切断关道。同时在东西两岭赶筑堡垒群,安设炮位,控制制高点,屏护长墙主阵地。在兵力部署上,冯子材率军居中正面迎敌,命王德榜率军驻守镇南关东北30里处的油隘,准备伺机阻击法军的增援部队,切断其军事补给线。另外,冯子材还在长墙主阵地后面半里、四里及纵深地区配置了多重预备梯队,使清军的防御较为坚强,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

3月21日夜,冯子材率军突袭盘踞文渊的法军,引诱法军前线指挥尼格里来攻。23日凌晨,尼格里指挥法军2000余名和三个炮兵连,分兵两路进犯清军长墙主阵地和东岭炮台。两军展开激战。争夺东岭炮台的战斗尤为激烈,双方势均力敌,死伤相当。入夜时分,战斗渐息。清军连夜赶修工事,补充给养弹药。

同类推荐
  •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少年时期是在国土沦陷、外族欺压的痛苦中度过的。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王朝宣告覆灭,中原地区沦人敌手,此后不久,山东地区也被金兵攻占。辛弃疾从记事起,就目睹金统治者对其占领区内的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
  • 明清的那些皇子

    明清的那些皇子

    本书以传略的形式,选取明清时期有影响力的皇太子,描摹当时波澜壮阔的重大社会背景,再现他们宫廷争斗的历史片段。
  • 陆游传

    陆游传

    本书记述了陆游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
  • 李自成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李自成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14岁入宫,历经12年的蹉跎,26岁却身处感业寺,只能青灯古佛。美人心中的那一计,让李治相思难忍,这才令武则天的人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二次进宫后,武则天自导自演了一场惊心动魄、血腥残忍的权力大角逐:昭仪,皇后,天后,临朝称制,改唐为周,天下升平……如此82载,谁堪比之?武则天何以从单亲女孩成长为三国皇后,以女儿之身君临天下,令无数粉黛、朝臣尽折腰?不妨看看她的心术操练和宫斗绝技。畅销书作家池墨将通过《武则天发迹史》一书为读者揭秘武则天的发迹之路。
热门推荐
  • 穿越之逆天玄若倾覆天下

    穿越之逆天玄若倾覆天下

    她,软弱但又坚强。她,天真但又防备。她,爱上一个人但又慢慢放下。她,一个……
  • 远古武神

    远古武神

    ‘’他,,是远古大能,在一场旷世大战中被人陷害以至于陨落,他心中的不甘带着前世的灵魂转生在一个落魄豪门少爷的身上。修炼前世功法,武魂,斗气,大神通。。。。百族林立,无数天骄与人杰。苍茫大地,我为武神。。。。。。。。。
  • 剑缘之圣女之心

    剑缘之圣女之心

    五岁那一年遭遇大难,父母双亡,意外彼炎玉魂救下收为弟子,生活在桃源岛。但是她注定一生的不平凡,所以后来下了山,他师傅也随风而去,没有了消息
  • 康德的智慧

    康德的智慧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启蒙运动时期德意志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被誉为“人类哲学界的哥白尼”。今天,我们来学习和研究康德哲学,并非是附庸风雅,而是为了训练我们的思维,改进我们的思维习惯,扩大我们精神生活的视野。康德哲学是我们了解西方理性精神的一个关键,为此,我们思考再三之后,从康德思想中精挑细选了最具影响力,对我们的思维方式最具冲击力,对我们的观念最具启发性的篇章组成了这本可以雅俗共赏的案头藏书。本书包含有批判哲学、美学、伦理学等内容,力求将康德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展示给读者朋友,希望读者能在闲暇之余走近康德,了解康德,从中有所收获。
  • 锦瑟撩人

    锦瑟撩人

    雪地中,李商隐的《锦瑟》把主角路天和佟辛的今生串成一个个孔明灯,耀眼的同时,那无绳的过去似雪中灯下的阴影,如果还有那一天的重现,癫狂的锦瑟还会出现吗?嘿嘿……
  • exo之仿若空城

    exo之仿若空城

    -------------------------------依,帝王是不能动真情的,你要知道这点。---------------------------------------------------------------------------------------------不能,不能动情,情是害。---------------------------------------------------------------
  • 末日之镜面穿梭

    末日之镜面穿梭

    你知道镜子后面还有一个世界吗?当指尖触碰镜面的那一刻,洛卡卡的人生就不再平凡......
  •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全书100万字,分认知之路(引论)、新闻之路、新闻本质论、新闻复杂论、新闻价值论、新闻表现论、新闻超越论七大部分。这是一部构建新闻哲学大厦的奠基之作,一部揭示新闻深层奥秘的鸿篇巨著。它以一线新闻记者的探索和感悟为基础,吸收了新疆经济报20年新闻改革的理论成果,集中西新闻思想之大成,以最新科学哲学理论成果为支撑,填补了中国大陆“新闻哲学”领域的学术空白,为信息时代新闻理论创新做出了新的探索,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 薄幸王爷:特工王妃不得宠

    薄幸王爷:特工王妃不得宠

    死后重生,她成了权势滔天的一国丞相之女,然而,在大婚前夕,却被一名戴着面具的男子狠狠的压在了身下,肆意凌辱。“慕容烟,记住,你是全天下最为人不齿的荡妇,你的夫君不会爱你,你的家族因你蒙羞,你不会再有幸福可言,而我,会引着你堕入地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王养成之十年计划

    女王养成之十年计划

    蜕变只是为了更优雅的活着,让那些曾经看轻你的人,得到一份名为复仇的礼物。即使过的再辛苦,也不能放弃那段誓言,因为很多东西,一旦开头便没有回头的机会。毕竟,这个世上并不存在后悔,更何况所谓的后悔,只不过是种软弱的表现。十年之约,十年的蜕变,她最终是否会被这个社会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