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91400000016

第16章 感悟社会(2)

我陷入了苦苦的沉思。

2006年7月8日作于南昌三纬书屋

夜登千佛山

走济南,人说有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三大景观值得一看,我因工作日程安排得太紧,只有半个下午的时间用来参观,于是一行人便选择了最著名的一个景点,驱车直奔趵突泉。

趵突泉又叫槛泉,是泺水的源头,如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这是古人对这一大自然奇观的精辟概括与形容。我们参观的时候,尚处春夏之交,还见不到寒冬时节“水面上水汽袅袅,薄雾冥冥,一边泉池波光粼粼,一边亭台楼阁,金碧煌煌”那种奇妙的人间仙境,但水池里的三股泉水,还是在咕噜噜地往外涌动。就是现时的环境与这个意境不很协调,到得池边,只见人挨人,人挤人,照相的、喧哗的、跑动的,不一而足,叫人大倒胃口。我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得以“点到为止”自慰,简单看了几眼之后,便转到泉后的几个林园去了。其实那些个林园又何尝不是一样呢?本是高雅幽静的去处,也是人声嘈杂,俗气弥漫,无论是观澜亭、娥英祠,还是白雪楼、沧园,几无清净之所。我一想,这也怪不得谁,咱中国是人多为患,到哪里去寻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呢?

好不容易躲开人群,蹙出园门,却已是日落西山,夜色将临。大明湖和千佛山顶多只能去看一个了。我思谋着,大明湖是以湖景为主,光线太暗恐怕什么也看不见,还是去看看千佛山吧。

应该说,平原上的城市,拥有一座山是难能可贵的,一座山就是一道风景,就是城市的写意、城市的浪漫、城市的英姿、城市的骄傲。要是这座山雄伟巍峨,挺拔俊秀,那就更是令人称羡了。千佛山正是一座这样的山。它位于济南城东南,离市中心不远;它海拔285米,虽不算高,但山势奇险,峰峦起伏,林木森森,怪石嶙峋,恰似济南的天然屏障。据说周朝以前称历山,因禹、舜两帝曾于山下开荒种田,因此,又称为禹登山、舜耕山。隋开皇年间,依山势镌刻佛像多尊,并建“千佛寺”,始称千佛山。

我们到达山门时,天色已然暗了下来。园门早已关闭,不见一个游人。只有园内的路灯,把一团团瘦弱的白光洒在树上地上,更显出林园的静谧安然。售票处的守门人—一个瘦高个、背微驼的老头,瞪大着惊奇的眼睛,大概是搞不清我们为什么要摸黑登山吧?他给我们撕下门票后,又拎着一串钥匙,跑出来为我们打开一扇小门,说是破例放我们进去。

进得门来,抬头一看,但见千佛山影影绰绰,绵延起伏,不辨尊容面目,但见轮廓端倪。轮廓里,上上下下、参差错落地闪着一些灯光,估计是登山步道上的路灯。再往上看,我们都不由得啧啧称奇,只见最高峰的两个山头上,竟然是两簇瑰丽无比的灯火,远远望去,像晶莹剔透的宫殿,又像竞相怒放的繁花。我立刻精神为之一振,仿佛已经来到了蓬莱仙境的脚下,冲破那憧憧黑影,便是灵魂升腾之所在。于是便招呼同伴,甩开步子,沿石阶拾级而上,直奔山头而去。

夜登千佛山,的确别有一番风味。沿主轴道而上,两边是新近安放的用花岗岩打造的十八罗汉,灯光下,他们喜怒哀乐,姿态各异,风拂影扫,更显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偶尔从树林花草之中,挑起一方屋角,皆是仿清建筑,高低错落,虚实结合,雕檐画壁,古色古香,倒也给这一弥勒胜苑增添了悠悠古韵。沿盘桓小道攀登而上,不时遇到幽雅景点。比如行至半途,便见有一座小亭,名曰“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传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于此,想起京剧《秦琼卖马》一节,不禁嗟叹不已。半山腰上,又有一彩绘牌坊,上书“齐烟九点”四字,笔画刚劲,沉稳有力。琢磨良久,方想起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句“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想必是借用而来的,真是夺胎换骨,字到意到。心想若是白天,登亭驻足,凭栏北望,一定能够尽睹明湖如镜、黄河如带的醉人景色了。

约行半小时,便到了著名的兴国禅寺。

兴国禅寺的规模并不大,占地仅两三千平方米。仰头望去,但见它雄踞山腰,寺门高耸,屋宇轩昂。几星灯火若明若暗,衬出院墙隐隐姿容,在月色下愈加显得气定神清,莫测高深。

我怀着虔诚的心情进了寺门。沿寺内参观一周,见其布局也并无特别之处,无非是大雄宝殿、弥勒殿、观音殿、达摩殿、玉佛殿及禅堂等。供奉的也是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和四大天王、十八罗汉之类。转至寺门,抬头见上方正中是赵朴初老的“兴国禅寺”四个飘然大字,看来甚为亲切。再往两边看下去,却令我鼓掌叫绝,不由得读出声来。只见上有石刻楹联一副,道是: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字体娟秀,柔中见刚,玄机可悟,意味深长。我细细玩味着联意,不觉来到了山边女墙跟前,顿时眼前一亮。透过夜色,只见济南城尽收眼底,从东往西,了无际涯,是一片茫茫灯海,真是火树银花,竞相开放,萤蠕蚁动,流光溢彩,好一幅繁华都市夜景图!

同伴们见此情景,纷纷举起相机,争先拍照。这真是歪打正着,夜间登山,本是出于无奈,不想却有这么好的意外收获,倘若是白天,我们就没有这样的眼福了。

感谢夜色,给了我们如此高的待遇。此刻真的犹如在天上俯瞰人间,令我心潮起伏,百感交集,不可遏止。

夜色是什么?文人把它称为“夜幕”。要我看,它既是一道大幕,又是一幅屏幕。一方面,它的拉开,把世间的一切都遮掩住了,使众生们在光天化日之下不便干、不敢干的事,这时候可以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待到这道大幕收起、白昼再次来临时,那些东西早已化好妆,涂好脂,又是道貌岸然地粉墨登场了。另一方面,它却又具有奇特的显示功能,它能使日间模糊的东西,玲珑剔透地凸显在夜空之下,表现于天地之间。

此时我正是透过夜之屏幕,目睹了形态万千的一方多彩景观。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站在淮河边上,看到满河的船只,问宰相刘伯温:你知道这河里有多少艘船吗?刘伯温随即答道:只有两艘,一艘为名,一艘为利。想这刘伯温真是圣贤,一语中的。古往今来,茫茫人海,奔波倒腾,生生不息,所为何来?除了名利还有什么?你看眼前的灯海里,那五彩缤纷的灯楼,那如同白昼的灯场,那奔驰流动的灯线,那若明若暗的灯角……都在那么忙碌地跳跃着、闪烁着,灿烂着、诡秘着。不都是在辛辛苦苦地追逐着名利、填充着欲壑吗?

我不觉摇头叹息起来,为古来的百舸争流,也为眼前的万灯竞放;为芸芸众生,也为我自己。这个世界真的太不合理,很多圣贤其实都在误人子弟。你看,人一生下来,从牙牙学语开始,就在接受着“追名”的引诱,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等观念,早深入了父母之心。然后就是逼着可怜的孩子负重前行,什么背唐诗宋词,学音乐才艺,上重点小学中学大学,不一而足。无非是教导孩子要不落人后,要出人头地。古人曾经有一句话颇能发人深省,叫“人人坐轿谁去抬”?可惜世人没有几个能听得进去的,都想自己的孩子将来做一个坐轿的人,可到头来又有多少是真正的坐轿人呢?及至长大成人,一脚踏进社会,又觉得光有名还不行,而且要继续夺得名声,还需利的支撑,于是又拼命去“逐利”。就这样以名求利,以利得名,再以名谋利,周而复始,遥遥无期。得不到时怨天尤人,烦恼揪心;得到时一阵欣喜,过后却又进入新一轮的苦求。人的一生也就在这样的折腾中走向衰竭走向死亡。其实一条至理名言摆在人们面前:“知足者常乐。”可有多少人会真正理解并去践行呢?

其实一部人类进化史、一个社会发展史,都是在追名逐利中走过来的。发现、发明,创造、创新,成功者总是能得到光彩的头衔,社会也能得到新的利益。于是这样的竞争就愈演愈烈,速度愈来愈快。殊不知,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发展的无节制加快,虽然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挥霍,带来了精神的物质的享受,但随之而来的,是资源的衰竭,环境的破坏,毒害的入侵,生命的降质;还有人性的泯灭,道德的沦丧,世风的堕落。总之是人类在为自己的后代截断后路、挖掘坟墓!我早在十多年前就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太快,不能这样下去了,应在世界范围内停止科研停止竞争停止发展,让地球休养生息,让人类不至于过早遭受灭顶之灾。当然我的呼吁何足挂齿!就好像一根小草之于茫茫草原,一滴水珠之于滔滔大海。可最近听说西方正在兴起一种“慢理论”,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当然感到无比欣喜。只是在这个几近疯狂的世界上,国家在加快竞争,势力在加快扩张,官员在为加快升迁积累政绩,企业在为加快做大做强积累资本……“慢理论”能否得到认同,能否付诸实施,还是令人担忧不已。

问苍天问大地,这样的现象合理吗?再不赶快遏止行吗?

一阵钟鼓声响起,把我的思绪从天马行空中拉了回来。我忽然又想起了那副对联,想佛家真是良苦用心,数千年来孜孜不倦地向人间灌输着轮回大法,一个“善”字,包含了多么深广的含义啊!我悟性不够,还参不透“南无阿弥陀佛”的真谛,难道这个世界真的会从“有”走向“无”么?难道人类真的愚钝得不可救药,非要统统到了极乐世界才罢休么?想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双手合十贴于胸前,为眼前的闹市光景,也为全世界的同类们,作一次虔诚的祈祷。

夜深人静,山风乍起。走过黔娄洞时,我忽然起了学黔娄子之意。黔娄子是周代齐国人,一生修身清节,淡泊名利,不事王侯,在这里凿一石洞隐居,终身不下山。他曾著书四篇,名《黔娄子》,皆言道家的事情。鲁共公听说他有才能,就派使节聘请他做宰相,被他拒绝。齐威王每遇兵败,就来请教,黔娄子授给他秘语,每每转败为胜。据说他死的时候,因为家贫,只能买一块短的布被,结果盖住了头就盖不住脚,往下拉盖住了脚又盖不住头。当时在场的曾晳说:“斜其被则殓也。”黔娄的妻子却说:“斜之有余,不若正之不足。先生生而不斜,死而斜之,非先生之意也。”这句话确能振聋发聩,教人深思。只是古之高士,现在是难见到了,想学怕也难学到啊。

2009年8月2日作于南昌三纬书屋

宁静的西夏

到宁夏,自然会想起王维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不是说那里是“塞北江南”吗?不是说那里有万亩碧波的沙湖,有浩瀚蒸蔚的腾格里大沙漠,有千里黄河第一湾等奇观异景吗?是的,这些的确都在,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出的震人心魄的壮美画卷,千万年来一直都在天地间傲然挺立着,经受着月换星移的磨砺、风刀霜剑的洗礼,无私无畏地给人间展露着它们的诱人身姿。

然而走近它们,我却怎么也兴奋不起来,心中涌出的倒是一把遗憾满腔惆怅。景观虽在,却已满目疮痍,那些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旅游开发,硬是把些个好端端的风景胜地破坏得一塌糊涂。无论大漠沙湖,抑或河道戈壁,都有许多人工搭造的建筑物,都是些造型丑陋、质量粗劣、不堪入目的怪物。又有许多所谓的旅游项目,什么黄河边滑沙、沙湖上滑翔、沙漠骑骆驼、自驾越野车等等,带来的无非是翻滚的沙尘,牲畜的臭气,遍地的粪便,还有伴随而来的摊贩叫卖声、饭馆招徕声、车夫吆喝声……直把个大自然精心打理的极好风景,搅和得支离破碎,乌烟瘴气,先前那种融入大自然领略美好风景的心情,也就如风卷残云,消失殆尽了。

一路走来,我真的是一路叹息。想国人的作为怎么就这么歇斯底里呢?做什么事都是只想眼前不想长远,只想金钱不想环境,看似在发展实则在搞破坏。多少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却不见有多大的改观。此种现象又何止是宁夏,哪里不是这样?科学发展观,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啊!

真正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的,倒是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位于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寝,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陵区内,分布着九座帝陵,253座陪葬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

这真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茫茫戈壁滩上,兀立着一个个硕大的土包群。每个土包群自成体系,布局严整。中间最大的是帝陵,两边分别排列着几个小些的陪葬墓。帝陵的正前方是一条长长的甬道,两边站立着姿态各异的石人石兽。每座帝陵由阙台、神墙、碑亭、角楼、月城、内城、献殿、灵台等部分组成,规模宏伟,蔚为壮观。它们背靠巍峨雄健的贺兰山,遥对滔滔奔涌的黄河水,可以说是收尽了富贵之气,占尽了上等风水。更有甚者,由于西夏国早期被灭,史料稀缺,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疑团问号,因此这些奇特的土堆,便成了隐藏历史秘密的巨大宝库,被世人称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

西夏是11世纪初以党项羌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自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银川市)称帝建国,到1227年被蒙古所灭,在历史上存在了189年,经历十代皇帝。其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最鼎盛时期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新疆东部及蒙古共和国南部的广大地区。前期与北宋、辽平分秋色,中后期与南宋、金鼎足而立,真乃“三分天下居其一,雄踞西北两百年”。后来由于不敌更为强悍的蒙古,在举国抗战顽强坚守而不济的情况下,最后一个皇帝南平王终于举起了降旗。可怜无数西夏儿女,血洒大漠,骨埋荒丘。十代帝王统治近两个世纪的西夏王朝,号称“北国江南”“米粮之川”的大好河山,就这样在刀光剑影下易手了!

面对着那些大馒头般的土堆,我嗟叹不已,感慨万分。在中国上下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西夏是最令人不可思议的一朵浪花。它从大漠荒滩上崛起,辖地数十万平方公里,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立国189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却怎么顷刻间就土崩瓦解了呢?

我抬起脚步,迈过历史的门槛,到西夏古国散步。不想这脚步是如此沉重如此蹒跚,所闻所思,竟是那样令人击掌慨叹。

横扫江河,纵览云飞,西夏王朝的覆灭并非偶然,而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使然,是必然的结局。

首先,西夏立国本身就注定了它的失败。西夏王李元昊的祖上本是唐朝钦命的一方诸侯,可他却自认高大,不可一世,妄自称帝。这种无故闹分裂的行为,对于大国王朝来说,自是不可容忍的,所以西夏立国以来,总是躲不开战争,宋朝打,辽国也打;大国打,小国也打;南边的汉朝廷打,北边的蒙古也打。一直在疲于应付或挑起战争中过日子。虽说西夏王们也深知结怨不好,只要是打赢了就忙着去谈判媾和,以求周边宁静,但强邻总是不愿意与弱者讲和的,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同类推荐
  • 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中国言实出版社的领导和同仁,决定陆续选编出版《新世纪散文随笔精品文库·思想卷: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并委托我具体承担率先推出的“思考卷”、“乡土卷”和“怀人卷”的选编工作。对于出版社交付的任务,我抱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并施以精益求精的原则。为此,我在调动平日积累的基础上,抓紧有限时间,反复进行相关作品的检索、阅读、比较和遴选,力求拿出一个文学品质较高,可读性较强,且相对来说具有代表性和保存价值的选本。现在,这个选本已经摆在读者面前,至于它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则只能听凭大家的裁决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一起研究散文随笔创作的持续发展,共同建设一个时代的精神文明,岂不快哉!
  • 汶川地震诗歌漫谈

    汶川地震诗歌漫谈

    本书既有对汶川地震诗歌的总体描述,又有针对诗人诗作进行的具体分析,还有国内出版的汶川地震诗集(含CD)名录与部分报刊汶川地震诗歌评论(含访谈)篇目索引、序言、后记。
  • 点滴人生

    点滴人生

    这是一部日记体的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随笔心得和纪事,内容丰富,涉及家庭、生活、人生、情感、立志等内容。每一篇三五十个字,字数虽少,但表达的思想内涵却很深厚,作者以此种形式来抒发对祖国、对生活的爱,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对人有很深的启迪作用。
  • 人间海市:长岛

    人间海市:长岛

    长岛县诸岛,古为莱夷之地。秦、汉、晋、隋时期属黄县(现龙口市)。自唐朝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属蓬莱县。1929年,山东省政府设置长山岛行政区,始自蓬莱县划出,直隶山东省。1935年撒区归属蓬莱。1945年第一次解放,成立长山岛特区’隶属北海专区“1947年国民党占领。1949年第二次解放,恢复长山岛特区。1956年建立长岛县。
  • 有事生非

    有事生非

    本书收录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先生近年对学者汪晖、刘禾、蔡翔等人的学术批评,这些评论与探讨虽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时的争议,但毫无疑问,讨论这类问题对于纯洁中国学风有好处与必要性。
热门推荐
  • 少女溪晴

    少女溪晴

    这是一个可怜的姑娘。那年前的她到过肿瘤的袭击。她也有叛逆的时候,她不愿意放弃生的希望,毅然的生活下去,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希望将它传递下去,让我们拥有美好青春。
  • 古村诡事

    古村诡事

    黑白的山夜,荒寂的古村。旅人误入此间,怪诡滋生,接二接三,不休不止……无声的阴风,如鬼魅,似丧尸,斑驳木门后的昏老头,在守望着什么?毒龙潭边,神秘老万为何月夜只影,独徘徊……漠野幽林,九龙锁钥之地,巨藤横行异兽奔蹿,连环命案连发,诡影重重,触动谁的神经,谁在咆哮,谁在泣诉?谁又在暗夜里穿行,狰狞面具后是张怎样的脸?有着怎样的旧往?……这里……终究是个怎么的存在,有着怎样的一个前世今生呢?……请看《古村诡事》,回不去的过往带你纵横千古九重天。
  • 坐断十方

    坐断十方

    万古之前,一场惊天大战毁灭苍穹,一场惊天阴谋动荡十方;命运之轮悄然转动,万古之后,一切慢慢浮出水面......
  • 禁忌封印语

    禁忌封印语

    在世界上,有这异能者和平凡者,在异能世界中,有这三大家族:血族,月族,灵族。异能界中,有六位异能者守护着异能界,六位异能者被称为“守护者”。安宁永远只是暂时的,黑暗势力侵入地球,黑暗女王破坏地球,守护者的使命就是守护地球,不被黑暗女王破坏。守护者们会成功吗?守护者们会收获自己的爱情吗?
  • 美女的贴身小裁缝

    美女的贴身小裁缝

    在这个小农民逆袭成首富,小民工逆袭拯救世界的年代,身为小裁缝的方瑞当然也不甘落后。且看方瑞,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裁缝,最终成功逆袭,又是如何在众美环绕中,寻找自己的初心,一切尽在《美女的贴身小裁缝》。
  • 我意登天

    我意登天

    登天路,登天路,一步登天路,一生登天路!一步登天路,永无回头路!一步登天路,何处是尽头?这是少年许愿的故事,这更是一段传奇!
  • 瞬世清风

    瞬世清风

    苏语寻本是普通学生,长相清秀,学习一流且多才多艺,由于与学校美人凌思雨的个人恩怨而一次又一次的“死”去了地府,碰见了腹黑阎王阎清羽,不断的穿越去古代宫廷,武侠世家,平行世界以及异时空。在一次次爆笑穿越中,苏语寻得到了成长,明白了世间真情。
  • 天玄之界

    天玄之界

    炎肖在神秘的哥哥炎轩引领下进入奇妙的玄幻世界,体内孕育的奇妙龙灵终于在十八岁生日正式成形。之后在东方仙术学院与诸多同伴一同修炼,少年的争斗比拼不断。各种奇妙的血脉传承,科技力量,精怪异族,剑修法师,魔力斗气,佛儒武道相继出现。但针对玄黄世界的一次万年大劫…
  • 灵魂师之路

    灵魂师之路

    《灵魂者》讲述了洛翼想尽办法,为拯救他的世界成为灵魂师的艰难旅程。我们的世界只是广阔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洛翼就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然而,突然的变化使得他的世界即将毁灭。为拯救他的世界,洛翼踏上成为灵魂师的征途,来到了我们的世界。在这里,他会经历多少磨难,最终又会发现怎样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两个世界,同样残酷无情,都要毁于一旦。洛翼能否成为灵魂师将是拯救两个世界的关键。
  • 青之空鸣曲

    青之空鸣曲

    奇迹?巧合?阴谋?这一路上,少不了这些障碍。要做的,只是杀……以骸骨铺路,以血为红毯……杀至破晓,杀出一条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