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7600000006

第6章 各民族政权的对峙与张掖经济的开发

“安史之乱"后,张掖为吐蕃之地,至唐代后期,因其国力日衰,整个河西地区政局也动荡不安。加之随后出现的中原五代十国的大分裂之争,使河西地区孤悬塞外。此时,河西地区部分势力强大的民族趁机割据自立,三个地方政权(瓜沙归义军、甘州回鹘和凉州蕃汉)相继出现。

北宋立国之初,仍沿五代后周疆界,西部只及渭州(今平凉和宁夏泾原)、秦州(今天水东部和中部)、成州(今成县)、阶州(武都)一线。而远离中原千里之外的河西地区,宋王朝却无力顾及。此时瓜沙政权,统治腐败黑暗,人民怨声载道,反抗不断,其统治在风雨飘摇中苟延残喘。社会历史的发展,使迁入河西地区的回鹘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而河西地区的广阔天地又为甘州回鹘提供了用武之地。结束分裂割据,统一河西走廊、发展河西经济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甘州回鹘肩上。

第一节甘州回鹘对张掖经济开发的贡献一、甘州回鹘政权的建立甘州回鹘政权是河西回鹘人建立的地方政权。据史料记载,河西地区早就有回鹘人居住放牧。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就有回鹘别部——契茲部六千余人在契茲何力的率领下来到沙州,被唐朝安置在甘、凉二州。唐高宗初,回鹘首领婆闰曾助唐平定突厥叛乱,立有战功,唐于总章元年(668年)迁其有功部落于甘州。武则天时,东突厥复国,进攻漠北回鹘的根据地乌德韃山,一大批回鹘人在其酋长的带领下南奔甘、凉之间,唐取其精骑充赤水军。安史之乱后,吐蕃攫有河西,当地回鹘遂成吐蕃部属。公元840年以后,又有大批回鹘人自漠北迁往这里。由今张掖)甘州)北出额济纳河)今黑河)、居延海抵蒙古国翁金河流域一线,自古以来就是河西地区与漠北交通的要道。回鹘人沿该道从漠北南来自是情理中事。在河西地区,甘州是回鹘人较为集中的聚居区,此外尚有散布在河西和陇右的诸多部落,见于记载的有贺兰山回鹘、秦州回鹘、凉州回鹘、合罗川回鹘、肃州回鹘和瓜、沙州回鹘等。

吐蕃对回鹘的统治为时不长,公元842年吐蕃王国发生内乱,统治阶级分裂为两派,互相征战。公元848年,沙州土豪张议潮乘吐蕃内乱之机发动起义,得到各族响应,很快推翻了吐蕃在沙州的统治,接着又出兵攻占了瓜、伊、肃、甘、鄯、河、西、岷、兰、廓十州。唐宣宗置归义军于沙州,以张议潮为节度使。河西回鹘诸部遂归张氏归义军所辖,其后势力逐步壮大。

至于甘州回鹘何时独立建国,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认为立国时间应在公元884年以前,也有人认为是在公元872年,此外还有将立国时间定在公元884~887年之间、890年、894年、895~900年之间及10世纪初等多种意见。概言之,至迟于10世纪初期,甘州回鹘国已经建立,并经过不断的东征西讨,基本上控制了河西地区。境内民族除回鹘外,还有汉、吐蕃和党项等。

甘州回鹘立国之际正是河西地区强势迭起,民族变迁频繁,战乱纷杂的时代。吐蕃的强盛、西夏的崛起、沙州归义军政权的存在,都对甘州回鹘的生存构成极大的威胁。于是,甘州回鹘便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积极发展与中原地区的关系,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及辽、宋等都建立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关系,特别是同中原地区的五代政府和北宋王朝,以甥舅相称,贡使往来十分频繁。公元1001年,甘州回鹘遣使曹万通入宋朝贡,与之建立了反西夏联盟。此后,甘州回鹘屡屡向西夏发难,给西夏以沉重打击,并从其手中夺取了河西重镇凉州,基本上将西夏势力逐出了河西,成为当时控制河西走廊的一支重要势力。

二、甘州回鹘对河西开发的贡献生长繁衍在河西走廊的回鹘人民与其他各族人民一起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共同开发经营这块土地,为历史上张掖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统一河西走廊,结束分裂割据迁入河西走廊的回鹘人充分利用这一地区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迅速发展。到了宋朝初年,已经是疆域辽阔、部族众多、实力雄厚的政权。正如甘州回鹘枢密使曹万通向宋真宗所说的:“本国东至黄河,西至雪山,有小郡数百,甲马甚精习"。政权的兴盛,实力的增强,使其不满足于固守原先的狭小区域,而要向河西全境扩展,统一河西走廊。

此时的河西地区也给甘州回鹘的统一提供了便利条件。占据瓜沙地区的曹氏政权已岌岌可危,吐蕃亦已衰微,而党项人的势力则在凉州以东地区。这种状况正如《旧五代史.吐蕃传》所载:“吐蕃已微弱,回鹘、党项诸羌夷分侵其地。"在这种情况下,甘州回鹘多次进兵金山国,围攻沙州,迫使金山国成为甘州回鹘属部,尊称甘州回鹘可汗为父。十世纪初,聚集在凉州及其以东地区的吐蕃六谷、者龙诸部也归附了甘州回鹘。他们的贡使常常随回鹘来中原朝贡,这说明甘州回鹘势力已达整个河西地区,完成了统一河西走廊的事业。甘州回鹘统一河西走廊,结束了分裂割据,熄灭了连年战火,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从而给张掖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

2.疏通丝绸之路,维护东西交通甘州回鹘在统一河西地区的斗争中,遇到了强劲对手西夏。西夏经常掠夺贡使及往来商旅,阻隔交通。甘州回鹘为了维护自己在丝绸之路上的利益,保障东西交通无阻,连续多年与西夏展开搏斗,反复争夺丝路重镇凉州,直到公元1016年凉州归属回鹘,斗争才算告一段落。回鹘占据凉州后,河西至中原的贡道终于畅通。在甘州回鹘统治河西走廊的一百余年间,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回鹘人络绎不绝,其中自然有甘州回鹘人。他们的足迹西到波斯、阿拉伯,东到契丹上京、北宋汴京,甚至远至山东、河北。这些回鹘人把中原各地的物品如锦袍、银带、紫衣、铁衣、银器、香药、器市、金银碗、银瓶器、宝钿、银匣历日、晕锦、旋裥等运到西域、波斯、阿拉伯等国,把西域、波斯等国的物品如波斯锦、斜褐、安西丝、黄湖锦、花蕊布等运往中原各地。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甘州回鹘本民族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张掖经济的发展。

3.发展民族经济,促进张掖开发张掖气候干燥,雨量稀少。每年春夏,融化的雪水从祁连山北麓流经张掖,灌溉农田沃野。这样,张掖便成了既有绿洲地带,又有天然牧场,既适宜农耕,又适宜放牧的良好场所。甘州回鹘所辖地域辽阔,部属众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同时又兼营农业。据文献记载,甘州回鹘向中原王朝出售的牲畜有马、驼、独峰驼、无峰驼、献牛、大尾羊等,其中马、驼的产量很高。据统计,甘州回鹘向五代各国以及北宋进马28次,数量达2567匹;进驻6次,数量达589峰。这些数字显然是不完全的,仅仅是上层之间的极少部分“朝贡贸易"的记载,另有绝大部交易因只写“贡马"、“献马"、“贡方物"、“来贡"等字样而无法统计数量。从宋乾德三年(965年)十二月甘州回鹘可汗遣使进贡“马千匹、驼五百"的记载来看,甘州回鹘的养马业在当时已经达到了相当可观的水平,养马规模大,数量多,是宋王朝获取战马的基地之一,是宋朝设立的“招马之处”。

甘州回鹘根据本民族的特点,以畜牧业为其经济支柱,同时也充分利用绿洲宜于农耕的良好自然条件,兼营农业。他们采用先进的生产工具,使用马、驼耕种,用水碾代替人力杵臼,从而使张掖的农业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农产品主要有白麦、青稞、黄麻、葱韭、胡荽等,产品和产量基本上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

迁入河西的回鹘族人民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这块土地上扎根,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他们用自己辛苦劳动发展了本民族经济,同时也为张掖经济的开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4.以“贡赐"形式进行贸易由于甘州回鹘畜牧业及农业的发展,中西道路畅通,给善于经商的回鹘民族创造了一个经商的优越条件。宋人洪皓说当时的回鹘“多为商贾于燕,尤能别珍宝。蕃族为市者,非其人为侩,则不能成价",可见不少回鹘人专门从事商业活动,这些回鹘人中,就有一部分是身居丝路的甘州回鹘人。

甘州回鹘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重要方式是与中原王朝进行的所谓“朝贡贸易"。他们把自己的马、驼等畜产品和其他土特产品,用“进贡"、“朝贡"的名义交给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从而取得一份“回赐"。“贡赐"贸易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这种贸易活动一般说来并不是一种完全的等价交换,往往是回赐价值高于进贡价值。尽管如此,互通有无却是这种商业贸易活动客观上遵循的一个原则。我们说“朝贡贸易"的商业性质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贡的次数多。甘州回鹘不仅每年进贡,甚至一年两贡。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景德四年(1007年)、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天圣三年(1025年)都进贡了两次;大中祥符五年的两次进贡,一次在五月八日,另一次在五月十四日,前后相差仅六天。二是进贡人数多。有时可汗使者和都督、宰相及其他官员率领的进贡使团,实为掺杂了许多商人在内的商队。三是贡物数量多,种类广。凡中原地区所需物品都被作为贡物运来进贡,每一次进贡实质上就是一次商品大交换。对于甘州回鹘的进贡、朝贡,中原王朝往往用回赐的方式予以酬答。酬答的办法有时据其贡品价值的“给价钱"、“给具值"。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甘州回鹘遣使朝贡,“所入马给价钱"。有时“回赐"物品,这些物品常为回鹘所缺之物,如茶、药、锦袍等。甘州回鹘的商业贸易活动,既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也使远隔中原千里之外的张掖等地的封闭局面有所松动和突破,而逐渐开放。

第二节西夏时期对张掖的开拓经营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的帝国。南北朝时,居青海东南部的党项族强盛起来,隋唐时内附中原,其居地置州、府,首领拓跋赤辞受唐王朝赐李姓。唐初,党项、羌受吐蕃之威逼,请求内迁,在唐王朝的支持和协助下,自原居住地向西北方向大迁移,历经百年之久才逐渐稳定下来。各部族的分布形成了以夏州(陕西靖边线)为中心的平夏部,庆州(甘肃庆阳县)陇山以东的东山部,橫山地区的南山部等聚居地。唐末因剿黄巢有功,授夏州定难军节度使,统辖夏州等五洲地区,晋爵夏国公,首领复赐李姓。二百年来统治着甘肃一带。宋初期,实行削弱藩镇势力的措施,威胁到党项政权的生存,宋王朝及时利用党项政权内部承袭发生矛盾,迫使其献出五洲领土。夏州定难军管内都知蕃落使李继迁,结援辽帝国并完成党项故土的任务。后其子李德明继位,在李德明在位期间(1004—1031年),采取倚辽和宋的策略,“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同时向辽、宋称臣,一方面借助辽的威势,又能获得宋朝的赏赐,辽、宋也各为其利,对李德明竞相封王进爵。宋天禧四年21020年),李德明病死,其子李元昊继位。公元1028年(宋天圣六年),李元昊攻占甘州。二年后,“瓜州王(曹贤顺)以千骑降于夏"。公元1032年(宋明道元年),西夏又攻占凉州。公元1035年(景祐元年),李元昊连取瓜、沙、肃三州。至此,河西走廊全部被西夏占领,河西回鹘国亡。

李元昊继位后,实施了一系列提高民族意识的策略,如变发式、定服饰、造文字、简礼仪、立官制等一系列改革,并升兴州为兴庆府,扩建宫城,准备建国称帝,脱宋建大夏帝国。李元昊于大庆三年(1038年)十月十一日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公元1041年和公元1042年,李元昊的部队在好水川和三川口相继大败宋军,宋仁宗只好册封李元昊为夏国王。西夏疆域,东临黄河,西界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小方盘城),南接萧关(今甘肃环县北),北抵大漠。盛时辖地二十二州,包括今宁夏及陕西北部、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宋、辽(金)、西夏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一、西夏经营河西,开发张掖的措施1.迁徙人口,增加劳力。

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是开发张掖的重要措施。西夏张掖劳动力主要分为三类:一曰士兵,二曰移民,三曰当地部族。

西夏军事制度的民族特色是“全民皆兵",兵民一体,战时出征,平时从事生产。由此可见,在这种军事体制下,士兵成了西夏发展生产的主要劳动力资源,自然也成了开发张掖的主要劳力。

除了士兵之外,河西移民也是开发河西的一支重要的劳力。西夏移民实边的史料很少,但从仅有的、零碎的史料中,我们也可以窥见西夏统治者增加河西人口的一般情况。张掖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及其地理、自然等条件的优越,成为西夏的后方基地。既为后方基地,战争中掳掠而来的人口在这一地区有较多的安置。西夏军队中设有专门以掳掠人口为职责的“擒生"十万,其捕获的人口自然不是少数。西夏统治者曾“得中国无艺者,使耕于河"或“守肃州城"。“河"乃为广义的地域范围。泛指黄河以西、以北,也包括河西走廊张掖在内的广大地区。

党项、回鹘、吐蕃等诸部族是开发张掖的另一重要生产力。留居河西地区的回鹘部族也在开发经营张掖中起了重要作用。公元840年,漠北回鹘汗国灭亡后,回鹘部族西迁,其中有一支进入河西地区,逐渐成为河西居民。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元昊领兵攻破甘州,“取河西地,回鹘落窜居山谷间,悉为役属"。除了甘州有回鹘部族外,凉、瓜、沙等地也有回鹘族帐。这些河西地区的回鹘部族分布在“合黎山、浚稽山、居延塞诸路,以牛头、朝那水为界堠,内包张掖、敦煌等地",他们皆成为西夏统治下的河西居民。武威两座西夏墓中出土了29幅彩绘木板画,从画面上的人物形象、服饰和发式看,除主要表现了汉族的特色外,还体现了西夏、回鹘、吐蕃等民族的特色。敦煌莫高窟存有一方六体文字碑,建于元至正八年(1348年),碑身用汉、藏、梵、八思巴、西夏、回鹘六种文字刻写。所有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回鹘族在河西占有一定的比例,是组成河西居民的重要成分。他们从事生产劳动,成为历史上开发张掖的一支重要力量。

2.采取羁縻怀柔及各民族平等政策历史上的河西地区多民族杂居,民族关系复杂,矛盾斗争也较多。早在汉代就形成了“华戎所交一都会"。西夏占领河西以后,民族问题仍是一个极为复杂、敏感的问题。如何处理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巩固西夏统治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西夏统治者同历代封建统治者一样,对各民族采取的是羁縻政策。这就是说,在服从党项统治的大前提下,允许保留各民族自治,拥有部分权利。例如河西地区“旧皆有(回鹘)族帐,后悉羁縻于西夏"。西夏统治者允许役属于西夏的河西回鹘保留“各立君长,分领族帐"的自治权和单独向辽、宋入贡和贸易的权利。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闰三月,甘州回鹘就曾遣使贡方物。自宋仁宗景祜至皇祜中(1034—1054年),沙州地区的曹氏后代及回鹘族帐也曾向宋朝“七贡方物"。

张掖是西夏国内吐蕃人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对吐蕃人的政策是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西夏法令规定唐古特人(即党项)与吐蕃人均为“主户”。吐蕃人与唐古特人均享有同等权利。西夏的法令对异族人的权利并没有不平等的规定,量刑的标准是依据他们的社会地位及其在血亲制度中的地位,而不是依据罪犯的族别。吐蕃人在官宦仕途中并不存在障碍。在西夏国中,异族官员的地位首先取决于他们的职位,而不是族别。法令规定唐古特、汉、吐蕃、回鹘官员们一起共事时,即使他们的职位及履行的职权互不相同,也必须依据其本人地位的高低按序就座。以上史实表明吐蕃人并不因民族的不同而受歧视,他们在西夏国内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党项族大量吸收汉、吐蕃、回鹘等各族文化,各民族间的地位基本上是平等的,这有利于西夏时期张掖经济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以及各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3.设立农牧业机构,重视发展生产西夏国的上层建筑包括典章制度及思想文化等是吸取汉族封建文化而构成的,其中典章制度仿效宋制,但又不拘泥于宋制。公元1033年,李元昊在其统治区内模仿宋制建立了一整套官制,“其官分文武班",有中书、枢密、三司、御史台、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文思院、蕃学、汉学等。这些机构中的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就是国家设立的劝农机构。立国后的第二年即公元1039年,李元昊再度改革官制,“改宋二十四司为十六司,分理六曹"。从西夏立国之前及改革官制后的政府机构来看,虽然机构有删减或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农田司、群牧司、受纳司这三种职掌农、牧业生产的经济管理机构都没有因年代的久远、政权的嬗变而取消,自始至终存在。农田司职掌有关农田水利及粮食平粜事务;群牧司职掌马匹饲养、繁殖、调教、交换等事务;受纳司职掌仓储保管及其收支。这些机构的始终存在,充分说明西夏历代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从现有材料来看,西夏统治者对河西地区农牧业的经营、管理应该说是卓有成效的。

二、张掖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拋开民族偏见,客观公正地看待张掖历史,我们不难看出西夏占据张掖之后,张掖等地并不完全如著名史学家马端临所断言的:“一沦异域,顿化为龙荒沙漠之区,无复昔之殷富繁华矣。……虽骁悍如元昊,所有土地过于五凉,然不过于诸蕃部落杂处于瀚海不毛之地,兵革之犀利,财货之殷富,俱不能如曩时。"事实是西夏统治的二百余年中,张掖经济确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与发展。

1.在西夏统治时期,张掖的畜牧业有较大发展。

张掖优越的自然环境及历史传统,为西夏时期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张掖境内水草丰美,牧场辽阔,是良好的天然畜牧基地。从历史发展看,畜牧业也是这一地区传统的经济部门。另外,党项族是“逐水草迁徙"的牧业民族,为了求得自身有较大的发展,势必要把张掖等地并入自己的领地之内。早在李继迁向河西扩张时,就曾设想“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然后长驱南牧"。西夏在建国之前,因“其地初有夏、绥、银、宥、灵、盐等州"。地域狭小,畜牧业发展受到限制。其后遂取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郡地,南界橫山,东据河西。由于张掖优越的自然环境,加上西夏夺取张掖发展畜牧业的策略,使张掖的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

2.农业是西夏国另一重要经济来源。西夏统治时期,张掖农业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兴修水利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西夏统治者十分重视水利灌溉。为了有效地管理水利事业,还专门制定了有关水利灌溉的规章制度,《天盛年改定新律》就具体规定了水利设施和水的使用办法。西夏文字典《文海》释“农"字曰“农耕灌溉之谓",揭示了农业与水利灌溉的密切关系。考察西夏河西绿洲地带农业生产状况,不难发现土地开发与水利灌溉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今日之河西的状况同样如此,有水则有绿洲,无水则为戈壁。《宋史.夏国传》载:“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甘、凉之间皆以诸河为溉",西夏充分利用祁连山的雪水,疏浚河渠,使张掖农业有一定的发展。

(2)开垦荒地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到西夏统治者对于扩大农耕土地,增加农业收益是比较重视的。因为农业收益与国家的富强及满足个人奢移生活的需要有密切关系。

夏毅宗谅祚统治初期,身任国相的没藏讹庞凭借武力侵耕宋朝麟州西界屈野河外的肥沃土地,“令民播种,以所收入其家",并把所侵的耕地公然据为己有。此事不是发生在河西地区,但却表明西夏统治者已认识到土地所带来的效益。这种思想的转变及重农行动,正是游牧民族封建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进步。要获得更多的农业收益,开垦荒地就是切实可行的办法,因而西夏统治者提倡开垦荒地,并予以法律的保证。西夏文《天盛年改定新律》明确规定,生荒地归开垦者所有,开垦者及其族人可以永远占有,并有权买卖。用法律的形式鼓励垦荒拓田,毫无疑问反映了统治集团对开荒种田的重视。也极大地促进了张掖土地资源的利用。

(3)先进生产工具的传播生产工具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了发展农业、西夏普遍采用了汉族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知识。《文海》记载西夏农业生产的工具有犁、耙、锹、耧、镰刀等;《番汉合时掌中珠》则收录有碌碡、子耧、犁、铧、锄、耙、镰、锹、矍、钡、车碾、碓等字。榆林窟西夏洞窟的壁画中还见锹、镌、锄、耙等农业生产工具的图形。这些农具均为木柄铁器。生产工具的多种形制,反映了农业生产程序中分工的多样化,也说明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与中原十分接近。西夏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牛耕,《蕃汉合时掌中珠》记载了牛耕,《文海》释“(牛)扛"为“农用(牛)扛拉犁者也"。牛挽扛耕的耕作办法在安西榆林窟中有壁画佐证。榆林窟第3窟(西夏窟)绘有表现西夏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壁画,上有犁耕图、踏碓图、酿酒图和锻铁图,犁耕图中二牛抬扛、一人扶犁进行耕田。贺兰山下的西夏皇陵已发掘的101号陪葬墓内有鎏金铜牛。这些均表明西夏人已普遍使用牛耕。而其耕作方法则与中原地区流行的“二牛抬扛"完全一样,张掖作为西夏的治所,自然也不例外。

由于水利的开发,荒地的开垦,以及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张掖农业生产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业的发展使粮食增多,张掖成为西夏支持战争和维持政权的粮食供给地之一。大安十一年(1085年),银、夏等地发生严重旱灾,粮食缺乏,西夏政府下令“运甘、凉诸州杰粟之"。这充分说明张掖农业生产已取得成效,粮食不仅自给,而且还有积余。

3.手工业、交通与商业的发展西夏统治者还十分重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李元昊即位后,所设政府机构中有文思院。其职掌为供御仪物服饰的制造,是官府手工作坊之一,也可以说是皇家工艺制造局。后来又设立了工技院、刻字司、造案司、金工司及绢织院、铁工院、木工院、造纸院、砖瓦院、出车院等,这些都是管理生产技艺的机构。从初期文思院的设立至中期部门的增多,说明西夏手工业生产具有一定的规模,分工更加细致,生产技艺、制作水平也有所提高。属于西夏右厢之地河西走廊的张掖地区,手工业生产受西夏手工业整体水平提高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发展。如:始建于西夏崇宇公元1098年的张掖大佛寺,其建筑艺术也足以证明张掖当时建筑工艺的独特和高超。

兵器是西夏手工业生产中的另一重要项目。西夏统治者重视兵器的制造,并把它掌握在政府手中。西夏的铠甲“系冷锻而成,坚滑光莹,非劲弩可入",“夏人剑"也享有“天下第一"的盛誉。榆林窟第3窟千手观音佛壁画中有西夏时的《锻铁图》,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手工锻铁的生产状况。西夏在钢铁冶炼中采用了木制的“门扇式"的竖式风箱,这种风箱不仅构造简单,坚固耐用,所用材料廉价易取,而且风箱容量大,鼓风量也大,是当时比较先进的鼓风技术的应用。直到清朝末年,冶金业里仍使用这种风箱。西夏壁画中还出现了犁、锄、镰刀、锹等农业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艺术是现实的反映,这些壁画以艺术形式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张掖的锻铁制造有一定规模,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七月,一次从甘州调入襄阳的御匠就有500余户,由此可见西夏时期张掖的手工业生产已具有相当水平。

同类推荐
  •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本书系高校经济学教材。本书首先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发展历史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介绍,然后分七章从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者行为分析、市场结构分析、生产要素市场与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对微观经济学相关内容进行讲解。
  • 冰与火的洗礼

    冰与火的洗礼

    本书的写作是基于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多次对民营企业所进行的调研和访谈,同民营企业家进行的亲身接触,以及多次会议和论坛。融汇了民营院两年多来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并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以期从更深的层次、更全面的方位,展现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与其他衍生产品一样,利率衍生产品的基本功能也包括套期保值、套利、投机、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但作者以为,这五种功能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前三种功能基于特定需求而产生,具有内在性,并直接体现了利率衍生产品的作用机理,而后两种功能则基于前三种功能而存在,具有外延性,更多体现的是利率衍生产品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切合本书研究主题的正是前三种功能,因此本章仅对这三种功能及其作用机理加以分析。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本书是山东省委党校组织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教材之一,这套系列教材回顾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书中紧密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深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方针、政策、步骤、途径等。全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国企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内容进行阐述。
  • 变革的路径与变革者的勇气

    变革的路径与变革者的勇气

    本书记录了2000~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那一段冲突与矛盾交织的历程,特别是2001年9月到2002年11月对每周证券市场的变动做了重点评述。内容涉及证券市场发展的阶段、上市公司质量等诸多方面。
热门推荐
  • 你是温暖

    你是温暖

    “我要让你的胸腔充满温暖,就像你说喜欢我的名字一样。”
  • 第四界主

    第四界主

    他原本是一位标准的宅男,毕业后他华丽转变成社畜,本以为现充的生活就此来到,然而春节前在回家的路上,他遭遇到习以为常的雾霾,然后他就莫名其妙的穿越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Putiisnotatree,andMirrorisnotatable;Itisemptyatallhere,WhyPM2.5issohigh?厌烦传统套路的同学可以进来看看,这本书从立意上就比较奇特,总之你很难猜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书友群(187966161)欢迎加入。
  • 心中有猛虎细嗅蔷薇

    心中有猛虎细嗅蔷薇

    莲台非明镜,处处惹尘埃!心中有猛虎,何惧嗅蔷薇!
  • 亨利·亚当斯的教育(精典教育)

    亨利·亚当斯的教育(精典教育)

    本书是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亨利·亚当斯以第三人称写成的自传,是他对自己一生的得失作出的反思和总结。
  • 火影之血噬天下

    火影之血噬天下

    魔门高手获得弑天系统,重生为宇智波家族的一员,而且还是佐助与鼬神的哥哥,宇智波海。想要改变宇智波家族灭亡的命运,拳打‘晓’,脚踩宇智波斑吗?弑天系统,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我是魔,亦是杀神。一滴血可以增进修为,亦可以杀人于无形。血海滔天,炼尽万物,终极之境,可噬宇宙。手握终极武器,运转绝世功法,脚踩创世神,足踏宇宙之主。且看赵海如何化身血神,称霸宇宙纪元。
  • exo的无敌小虎妞

    exo的无敌小虎妞

    有个少女,误入了他们的视线,可,世上竟有如此碰巧的事,这个女孩子和李秀满认识,并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但是......最后有十三个大结局哦!
  • 兰极恋之嫔妃倾城

    兰极恋之嫔妃倾城

    海南出去皇太极的情感纠葛是历史上被人们所传诵的一代佳话。为复仇而接近皇太极的海兰珠就将会被他的深情所打动吗?
  • 君王红尘

    君王红尘

    红颜远去,阴阳相隔;红尘纷乱,前路波折。世人相争,无非儿女情长,功名利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造化戏弄,尽是天意难违,大道无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血染长空的豪迈,执手相依的柔肠,刻骨铭心的爱恋,手足无措的迷惘……尽在《君王》!
  • 天地玄灵之风雨

    天地玄灵之风雨

    天有天气,地有地气。天地与气息共息,得灵气。得灵气转玄气。共得玄灵。夜黑高,逃亡?不!我要坚持!血满刀,溅天路!人则我,我则人!天神敬,鬼魂惊!人不无志!进上大殿!
  • 绝色倾城:废材逆天大小姐

    绝色倾城:废材逆天大小姐

    一朝穿越,竟发现竟不是偶然!可谁能帮她解释一下···别人穿越最少也得十二三岁而她却是三岁孩童别人穿越都是高冷傲娇而她却是后宫三千还有,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一个好好的女的会有媳妇!这个对外威武对内装可怜的哥哥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