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5200000014

第14章 清华内外学运“左联”

端木蕻良离开军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他决定要重返学校去学习。1932年的秋天,通过入学考试,端木蕻良同时被当时北平的燕京大学物理系和清华大学历史系录取。在这两所同样是名列前茅的大学之间,对端木蕻良来说,人文学科的吸引力显然要比理工科的大得多,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清华大学的历史系。

端木蕻良在离开“南开中学”之前,就曾设定了自己的志向。他说:“我们那时是中学生,小孩子,但我们也要冲出教室,也要抗日……在教室里不解决问题。”然而既然如此,为什么他的戎装生活仅仅持续了短短几个月就结束了呢?后来端木蕻良这样解释:“在孙殿英尚未决定往西开之前,我便回北平了,想念完大学的课程。”端木蕻良的解释确实有一定的理由,不过,这也和他本身的个性是分不开的。端木蕻良原本就是一个颇具有反叛精神的人,在他待人处世的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无关心、我行我素、游离度外的浪荡,这种浪荡也可以解释成为是他从父亲那儿继承下来的贵族气质。这种气质确定了端木蕻良不可能长期在军队里服从严格的纪律,更不可能在马背上颠簸一辈子。因此,当时端木蕻良离开军队回到学校的举动是相当理智的,也是非常聪明的。这一举动为端木蕻良后来进入文化圈,成为一个作家,铺垫了道路。

1932年,二十岁的端木蕻良跨进了清华大学的校门。虽然他是历史系的学生,但同时又到英国文学系选修英文,和柳亚子的女儿同学。课余的时间里,他便有心“留意圆明园的废墟,故宫的文物史料,接触熟悉掌故的园户和老太监”。显然,这种课余爱好为他晚年撰写《曹雪芹》打下了基础。

在1932年发生的两件事对端木蕻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第一件事是:当年的冬天,12月19日,《清华周刊》第38卷12期发表了端木蕻良的第一篇小说《母亲》,虽然在这以前,端木蕻良的处女作,短篇小说《水生》发表在南开中学的《新人》杂志上了,但《新人》毕竟只是端木蕻良和他的朋友自创自编的中学生期刊,相比之下《清华周刊》要正规多了。尽管小说《母亲》的发表并没有引起众人的注意,但从中却可以看到,端木蕻良的整个创作小说的过程,实际上是从他的家庭历史描写开始的。后来这篇小说又被端木蕻良搬入他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变成其中的一个章节。

第二件事是:这一年端木蕻良参加了北方“左联”。“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1930年3月2日,实际上是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并领导的以文学为掩饰的政治团体。理论纲领宣布:“我们的艺术不能不呈献给‘胜利不然就死’的血腥的斗争。艺术如果以人类悲喜哀乐为内容,我们的艺术不能不以无产阶级在这黑暗的阶级社会之《中世纪》里面所感觉的感情为内容……”端木蕻良在繁忙的学业和创作的缝隙当中,非常热衷于“左联”在北平的各种活动。这充分说明了端木蕻良虽然最终没有成为一个职业的革命家,但是在他脱下军装以后,对政治的兴趣仍旧在延续。他曾用“黄叶”这个笔名在清华大学设一信箱,以便收到法国、苏联、世界语学会等进步的文学活动消息。同时,又与冯厚生等编辑了小报《四万万报》,后来冯厚生被捕,该报停刊。可以看得出来,这时的端木蕻良踟蹰徘徊在政治和文学的两条道路之间,何去何从?对年轻的端木蕻良来说实在成了一个棘手的选择。

1933年4月,端木蕻良参加了李大钊公祭。四十六年以后端木蕻良回忆了当时的情景,他说:“我站在一块石头上,对着老乡和工友们说话,……这时,警官要我从石头上下来。我没理他。他命令八个拿盒子炮的警察,四个对着我的前心,四个对着我的后心……”可见在端木蕻良政治热情高涨的时候,是相当勇敢无畏的。到了6月间端木蕻良又和方殷、臧云远等一同编辑了北方“左联”的《科学新闻》周刊。《科学新闻》周刊的内容多为政治文化,除了刊登有关国内的消息之外,也有苏联、法国、日本的政治文化动态。在6月24日的《科学新闻》创刊号上,端木蕻良就以“螺旋”署名,发表了题为《开展动向和联系的中区》的发刊词。这以后,端木蕻良常常在《科学新闻》周刊上利用各种笔名发表政论性的文章,例如《打击“左联”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批判上海诗歌的路线》、《〈文艺杂志〉简评》、《反对斗争中的文学的活动》等。这段时间里,端木蕻良完全卷入到政治活动中,他自己也说:“我的长篇不能在那个时候写出来,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我曾经参加了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把我的兴味引到政治方面去。我有一个时候,很鄙视文学,觉得太没有用处,太兜圈子,对社会起不了决定作用。心中鄙视她。”当时每出版一期《科学新闻》,端木蕻良都会及时地把这份通讯性质的周刊寄给鲁迅,希望得到鲁迅的注意。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端木蕻良给鲁迅写信。

端木蕻良当年的同学,现代派“九叶”诗人辛笛夫妇后来回忆说:应该说端木蕻良和他们“是南开的同学也是清华的同学”。可是在学生时代,他们“和端木蕻良并无交往。一直到端木蕻良成名以后,才听说他就是当年南开的曹京平”。辛笛夫妇还记得那个“从东北来的曹京平,会写诗,会写写小文章,有些才气”,但和他们“不是一路人。因为曹京平这个人不太安分,不肯用功读书,而是喜欢出风头,走‘偏道’,常常参加‘闹学潮’。总之,在我们这种读书人眼睛里这是一个聪明有余,用功不到家的人。‘九一八’以后,大家对东北同学都比较同情,但是曹京平没有读完中学就离开了”。而在清华大学里,辛笛夫妇实在是“想不起来和曹京平同过学”。于是他们认为“也许端木蕻良是和‘九一八’以后的一批东北学生在开学以后一个月才入校的,也许是因为当时清华的活跃分子太多了”,因此辛笛夫妇不知道曹京平当时也在清华,更何况端木蕻良在清华的时间是相当短暂的。几十年以后,到了1981年,辛笛作为中国代表前往加拿大参加国际诗会,那时候出国参加国际会议算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临行前的一天,辛笛突然看到北京的报纸上刊登了一首端木蕻良赠给他的诗,诗的大意是欢送辛笛前往加拿大。这倒让辛笛感到十分不好意思,立即也回赠了老同学一首诗,发表在香港的报刊上。从那以后,这两位几十年前的老同学才开始有些交往。但是有一点让辛笛夫妇一直到现在还百思而不得其解:那就是在他们的印象里,“学生时代的曹京平思想偏激,是政治活跃分子,不是做学问的人。怎么在后来会对《红楼梦》、曹雪芹有兴趣?这好像和端木蕻良学生时期的行为不太能吻合”。当然,辛笛夫妇显然并不知道端木对曹雪芹的兴趣是从小就有的。不过,他们的疑惑倒也提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究竟是什么使端木蕻良的政治热情冷却了呢?因为端木蕻良最终并没有成为一个政治家,甚至根本算不上政治活跃分子。

最初致使端木蕻良的政治热情冷却下来的原因是发生在1933年8月3日。当时北方“左联”在北平艺术学院开会,筹备有关欢迎国际反战代表团到京事宜。由于当时的组织部长徐突徵被捕叛变,引进特务冒充代表,于是十九位与会者在会上被捕。那天端木蕻良正巧没有去参加会议,得以幸免。后来,端木蕻良说:“幸而北大二斋门房老工友即告我……并示意我快走。我未进门,随即逃走。当晚我宿在城中友人处,从此再未返回清华大学”。

端木蕻良不仅“从此再未返回清华大学”,而且从此也再没有像他学生时代那样如此冒着生命危险如此热情地参加过政治活动。虽然在不久的以后,他又参加了一次“一二·九”运动,但准确地说,那一次他只参加了一半,因为他在半途上就离开了。端木蕻良脱离卷入政治轨道的速度,也正巧吻合了他本身的散漫自由的文人气质。从此在当政治家和当文学家之间端木蕻良更倾向于当文学家了。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大学生活也就因此而结束。细算起来,他在清华大学这个高等学府里待了还不到一年。也难怪同时在清华就学的王辛笛夫妇对端木在清华的情况一无所知。

同类推荐
  • 爱因斯坦 富兰克林(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爱因斯坦 富兰克林(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侧重讲述爱因斯坦和富兰克林两位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家世及对其一生产生影响的人和事,有童趣,有苦难。希望这些影响人类文明史的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本书是他对自己沸沸扬扬的一生的真实回顾坦率地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官司内幕以及被土流社会所不齿的无奈。根据本书拍成的电影《人民反对拉里·弗林特》(又译《人民正确》在美国轰动一时再次成为大众争论的热点。
  • 戴笠传

    戴笠传

    本书以专题研究论述的形式,从横剖面入手来写戴笠,通过对戴氏的家庭、成长、求学、创业、交友、特务经历、性格爱好及其与蒋介石及各方面的关系、对美合作乃至于暴死原因等的具体研究分析,来描述展现这位“一代枭雄”。
  • 岳家将

    岳家将

    岳飞是我国南宋年间著名的爱国民族英雄。他统率岳家军八百儿郎抗击金兵入侵的传奇故事,在我国各地长期广泛流传。本辑将反映岳飞抗金的两部史小说名著《岳王传》、《说岳》汇编成册,取名《岳家将》,以飨读者。
  • 王大珩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王大珩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一百多年前,西方的一位战略家就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学,也就输掉了未来。王大珩从来就有他独特而深刻的思维,面对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他放弃了继续深造,选择了光学玻璃制造与研究。回国后,一句“馆长就馆长,只要能做事就成”,他挑起了仪器馆的大梁,工作很快就有了起色。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常把这句话常挂在嘴边:没东西就找王大珩要去!1958年,长春光机所以研制高精光学仪器和光学玻璃的“八大件一个汤”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原子弹、导弹中的光学设备一定要让长春光机所来做!”钱学森的这句话一锤定音。晚年的王大珩以一位战略科学家的眼光与智慧,成为倡导中国的“863”计划第一人。
热门推荐
  • 冰冰有翊

    冰冰有翊

    她,27世纪唯一开启灵智的机器人凌冰冰。一朝遭爱人背叛,至此穿越成被万恶皇上召进宫的废柴妃子。他,云峰国唯一幸存的皇子,北冥皇上最忌惮的王爷。当她和他携手共进时,冰冰发现,自己的穿越只是一场阴谋。当两个唯一碰撞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世界屋脊之书

    世界屋脊之书

    散文与个人生活的关系尤为密切,它是个人生活情感思想和行踪最真实的记录,它是最纪实的文体。《世界屋脊之书》就是作者在世界屋脊生活和旅行的片段,是作者在那高海拔群山中行走时留在记忆中的点滴之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很少想起这些群山,正如法国作家克莱齐奥所说,遥远的美人不能触摸,如夜空中的星辰或如晨曦,它到达了路的尽头,越过了有限世界的门槛,进入不可逾越的区域。
  • 盖世凶残

    盖世凶残

    在所有人死后都可以重生的另一个世界中,秦琛决心不再平庸一生。即便前路艰难万苦,纵使天骄万千,妖孽横行又如何。我定要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刻下老子大大的名字!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 封神之截教杀神

    封神之截教杀神

    穿越了,成了截教三代弟子余元。封神,他无法改变历史,但能杀尽阐教门人。西游,他无力阻止传经,但能屠尽诸天佛祖。一人,一刀,杀他个血光遮日月,尸首塞乾坤!
  • 家里来了个外星萌王子

    家里来了个外星萌王子

    伊特斯星是有名的战神星,伊特斯的王子也是帅气逼人。卡纪星身为王子,轻轻一笑就能迷倒地球花痴一大片,可就是迷不住江姚离。“姚离,我帅不帅?”“你最帅行了吧。”“既然这样,你是不是喜欢我呀?”“我可没说喜欢你。”“好吧,反正你早晚都会喜欢我的。”这两个活宝在一起也是够了。
  • 虚源经

    虚源经

    “鸿蒙缘,鸿蒙破,虚界生,万物尊”这句话在各个修炼界广为流传,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知道是什么意思。
  • 末日之适者生存

    末日之适者生存

    X病毒的爆发,人类慢慢变成丧尸,剩下的人类该何去何从。请关注此书!
  • 大唐柳毅

    大唐柳毅

    现代人进入大唐传奇世界,要成为龙王女婿的男人柳毅,你准备好了吗?龙女:为什么妾身没有名字!张氏、韩氏:你敢更惨点吗!钱塘君:看谁不爽一口吞下!龙王:贤婿,莫放跑那妖怪!公主:为什么晚生了几年呢!这是现代人的崛起,这是科学的胜利,这是大唐传奇的雄起!
  • 影木

    影木

    在表面阳光实际暗沼涌动的海纳斯高中里,有着不为人知过去的吴醒,热爱推理的学霸苏子琪,话唠关沐林,天然呆脱线田沁园组成了“影木部”,被卷入名为“风雨”的游戏中,从而开始了一段不平凡的校园路程。“我想带你逃离现实的囚牢,可我不曾拥有过翅膀。”
  • 凝血皇冠

    凝血皇冠

    皇帝去世了。这五个字从“苏斯兰的白狼”嘴里轻描淡写地吐出来。10岁的阿尔文看着在白狼身后晃荡着的院门,虽然什么都没想,眼泪却一颗颗滚下来。“最忠心的竟然是你吗?你才见过皇帝几面?”海军统领的儿子格列博在这个时刻却如常微笑着。“也难怪你哭。老皇帝病死了却没有新皇帝,谁知道我们会怎样呢?我父亲恐怕不再是统领,你父亲也不再是宰相大人了。”一阵忙乱之后,这些天一直聚在阿尔文家恭候这一时刻的老幼妇孺都准备好了忧虑焦急的表情等待着皇宫来的信使,刚从睡梦里拍醒的孩童已经哭上了。来的却是一位面无表情的僧侣,背后跟着卫兵。“天不垂怜,新皇将在混乱与血泪中诞生。”阿尔文仍然泪流不止,他不知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