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67600000010

第10章 书画、音乐、戏曲(1)

真、行、草、隶、篆

汉字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出现过5种主要字体,即人们俗称的:真、行、草、隶、篆。这5种字体,在中国书法史上都占有着重要的位置。

真书,又称正书,也称正楷、楷书。在真、行、草、隶、篆5种字体中,真书是产生最迟的一种,直至今天人们仍在使用它。真书的出现,是在汉代隶书和草书使用阶段开始产生的。它的优点:一是方便书写,简省改变了隶书的波磔;二是匡正了草书的无固定标准、结构不严密的弱点。总之,真书在汉代末期出现时,就逐步舍弃了篆书与隶书的环转笔势。它的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易认易识,为人们所乐于接受,就成了书写的楷模,所以又称做楷书。由于真书的应用范围广泛,书写时可大可小,又有小楷、中楷、大楷、榜书等不同的功用和称呼。

行书,是一种处在真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它比真书书写起来迅速,比草书字体容易认识,在日常应用和书法活动中被大量使用。在行书当中,按照它的书写形态区分,偏于楷法的称为“行楷”,草法采用多的则称为“行草”。

草书,是人们在书写实践中为了追求方便、快捷而创造出来的,以后在书法艺术活动中,为历代书法家所重视,得到不断地发展。草书是伴随着隶书同时出现的,约产生在秦、汉两代相交的阶段,称为“草隶”,就是书写潦草的隶书。以后又由“草隶”发展到字形较为成熟的每字独立不相连的“章草”。相传在汉末时,书法家张芝又把“章草”字的隶书笔意舍弃,采取偏傍相互借用,书写时使上下字之间的笔势牵连相通,创造成了至今仍在流行的“今草”。俗称的草书,一般就指“今草”这种字体。唐代的书法家张旭与怀素在写“今草”的过程中,更把草字加以放纵,书写时笔势连绵,一笔写出连带的数字,字形的大小偏正变化多样,又形成了“狂草”。

隶书,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一种字体。它简化了篆书的繁难字形,又把篆书的圆转笔画变为接近方折,在字形的结构上完成了由象形性变为笔画性的演化,书写时比篆书方便,为以后真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隶书的出现是在战国末期,早期的隶书还存有篆书的形迹,发展到东汉时已完全成熟,并被广泛使用。隋、唐以前把隶书称为正书,唐代有“今隶”字体,指的是真书。

篆书,一般指的是包括大篆与小篆两种字体。大篆是早期的篆书,又称籀书,主要是指青铜器和石鼓上的古文字。大篆宽泛的涵义连甲骨文字也算在其间,可知大篆是一种字形并不一致的字体。小篆,又称“秦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统一文字的结果。秦代是以小篆作为正字使用的,它结束了秦以前文字混乱的局面,汉字的规范性也是自小篆出现后开始的。

永字八法

凡是初学书法的人,都先要练好基本笔画。“永字八法”就是古人以“永”字8笔为例,阐述正楷点画用笔的方法。据说这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创,智永和尚广为传播的。

智永是南北朝时的陈朝人,王羲之的七世孙。他在山阴(今绍兴)永欣寺做和尚时,继承祖法,苦练习字。30年间,写秃的毛笔竟装满5个大竹筐。他临了800多本《真草千字文》,分送给各寺院,从此,智永书法远近闻名。人们争相前来索求墨宝,再加前来请他写匾额的人,多得像集市一样,智永住房的门槛也被踏坏了,只好用铁皮包起来,人称“铁门槛”。后来,智永把那些秃笔埋起来,称它为“退笔冢”,还亲自为它写了铭文。

永字八法

隋朝初年的一天,智永正在永欣寺专心致志地写字,这时一位老人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到寺内,向智永求教。智永把已写好的一幅字送给他们,可他们仍不肯离去,说:“请师父教给写法。”智永沉思了一会儿,在纸上写了一个正楷的“永”字,说:“你们看这个字,共有八笔,横、竖、撇、点、捺、挑、钩、折,构成汉字的8种主要笔画,在‘永’字上都具备。写这8种笔画的基本要求是:‘点’要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要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应顺锋平过;‘竖’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要直中见曲;‘钩’要驻锋提笔,突然趣起,其力才集中在笔尖;‘挑’用力在发笔,得力在画末;‘撇’起笔同直画,出锋要稍肥,力要送到,如一往不收,易犯飘荡不稳的毛病,短撤落笔左出,要快而峻利;‘捺’要逆锋轻落笔;‘折’锋铺毫缓行,至末收锋,重在含蓄。要把这些基本功练扎实才行啊!”老人和孩子高高兴兴地记住智永讲的八法,拿着智永写的“永”字,回家后苦苦练习,果然大有长进。他们逢人就讲智永和尚的“永字八法”。就这样将王氏世代相传的秘法公诸于世,传扬天下。

后来人们也将“八法”两字引申为“书法”的代称。

颜筋柳骨

颜筋柳骨,是品评楷书书法的术语,最先提出这种说法的是北宋的范仲淹,他说同时代人石曼卿的书法是“延年(即石曼卿)之颜真卿《多宝塔碑》

笔,颜筋柳骨”。“颜”指颜真卿,“柳”指柳公权,颜、柳都是唐代的以楷书著称的大书法家。

颜真卿生于公元709年,经历过多年的官场生活,为人正直,不惧权势,76岁时被叛乱的地方官杀害。因此,颜真卿的人品和书法同样受人尊崇。颜真卿的书法,不沿习唐代初期的风气,他革故鼎新而自成新的面貌,他的楷书刚柔结合而以丰筋为胜,笔遒筋健,韧而富于弹性,结构端庄大气,点画之中具有内在功力,具有一种浑厚雄伟的美。颜真卿的楷书碑刻《多宝塔碑》和《颜勤礼碑》等是他的代表作。

柳公权生活于公元778—865年,晚于颜真卿。他的楷书最初是学王羲之风格的,后来又学颜真卿和唐代另一书法家欧阳洵,形成了骨力遒健、结构劲紧、点画瘦硬的风格。当时,柳公权的楷书名气很大,许多王公大臣家以求到他写碑志为荣耀。柳公权学习颜真卿的楷书,引“筋”入“骨”,而以骨力为胜,他的字体势劲媚,方圆兼施,刚劲中却含秀润,严谨之中具有生动,充分表现字的骨力之美。柳公权的楷书代表作有《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等碑刻。

柳公权《玄秘塔碑》

筋与骨都是讲笔画运转能凝聚着坚定的笔力。颜真卿的楷书与柳公权的相比,虽然都具有力的美,但颜书的浑厚,点画之间虽然宽容,却不涣散;柳书清瘦秀淡,在隽丽之中呈现着雄健,所以都能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千百年来,人们称颂“颜筋柳骨”,学习颜、柳楷书的人,经久不息,正是为他们书法作品中的坚劲、厚实、雄壮的风格所吸引。

癫张醉素

“癫张醉素”,是对唐代两位狂草书法家张旭和怀素的并称。草书自从在汉代开始形成以后,发展到唐代时进入了一个辉煌的阶段,有一大批书法家是习书过狂草的,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深远的就是“癫张醉素”。

张旭,字伯高,吴(今苏州)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唐开元、天宝年间。官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张旭以狂草书法最为出名,但他认真习过楷书,至今留传有《郎官石记》楷书碑拓,楷书的精妙对张旭狂草的形成有着奠基的作用。唐代写草书者中,最先写出新风格的人是张旭,他的狂草被晚唐文学家韩愈赞为:“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张旭的狂草书法是把他的心情熔于字的,笔下逸势奇状,连绵回绕,起伏迅捷,神采飞扬,线条周旋,呼应其间。张旭的狂草,在唐代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被称作“三绝”。张旭曾向颜真卿传授笔法,颜真卿对张旭草书的评价认为:“张长史姿性癫逸,超绝古今。”因此被称之为“张癫”。

怀素,是继张旭之后唐代又一位著名的狂草书法家,他是湖南人,少年时就做了和尚,自幼酷爱书法。怀素学习书法曾经历过刻苦的钻研,以后为了求得狂草的进步,离开湖南,到河南洛阳和陕西西安寻师求友。怀素好饮酒,酒后兴到运笔,字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字多变化,不失笔法。当时人许瑶在观赏了怀素的狂草作品后,赋诗称赞他是“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所以,后来人们又把怀素称为“醉素”。

唐代诗人有许多作品赞咏过张旭和怀素的狂草书法。高适在诗中描写张旭时说:“兴来书自圣,醉后语犹颠。”李欣赠张旭的诗句有:“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苏涣咏怀素草书歌中描写过:“兴来走笔如旋风,醉后耳热心更凶。”这些唐诗对于张旭和怀素草书的创作状态都进行过描绘,对后来的影响也不小,人们就以“癫张醉素”作为两人的并称。

山水画

山水画在中国画坛上有着悠久的传统,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国画的一门独立的画科以后,其中又分为青绿、水墨、金碧、浅绛、没骨、界画等多种画法。

顾名思义,山水画就是以描绘山川自然景物为题材的绘画,但是中国的山水画不同于西方的风景画,它并非直接照搬自然景物入画,而是从审美的艺术角度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中国画上描绘山水景物,形成于魏、晋时期,但那时主要是作为人物画的陪衬形式出现;隋、唐时期逐渐日趋成熟;五代、宋、元时期的山水画技法才真的走向技法熟练、风格多样的发展道路。明与清代初期的山水画则偏重复古,随之而有一些具有革新精神的画家与之抗衡。近代与现代的山水画在继承前人和不断创新中又得到了很大发展。

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作品,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这幅作品的景物构图与比例关系都已大致符合视觉效果,对山水画的发展具有开创先河的作用。唐代的山水画创作与其他门类的艺术同步,具有很大进展,产生了李思训与吴道子等杰出的画家。李氏山水画作品,多以笔墨勾勒山石树木,笔法刚劲有力,在画面上使用青绿颜料着色,史称“青绿山水”。李氏的山水画技法,对于宋代的一些画家影响极大。吴道子除了以人物画著称外,在山水画上也有独立的建树,一直为人所称道。唐代另一名山水画大家是诗人王维,他的作品具有诗画意境结合的妙处,特别以水墨山水画见长。

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在这门画科的发展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的作用,产生了像荆浩、关仝、董源等超越前人的画家,他们的作品一直影响着后来山水画的发展。荆浩、关仝两人多以水墨画法来表现北方的山水,画面气势雄伟。董源擅于水墨和浅色山水画,所作多为描绘江南山青水秀景色的画幅。北宋与南宋的山水画家由于受到唐、五代画家的影响,山水画也得到很大发展。北宋的画家巨然、李成、范宽、郭熙等人所作的山水画,多为山川高耸,境域辽阔的全景图。米芾父子和南宋代表画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珪等的作品以江南秀丽的山水为主。元代山水画由于社会、时代的关系,画家们的作品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向水墨写意画方向发展。当时的画家大多不满异族的统治,去向自然山水中寻感受,产生了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等名噪画坛的人物。这几位画家的山水画,各具特色:黄公望的作品以富春江山色为主要董源山水画

题材,着色浅绛,草木华润,峰峦浑厚;王蒙、倪瓒的作品,都以构图别致、笔墨简练为著。早于这几位的元代初期的画家赵孟頫的山水画,则把书法艺术的笔墨韵味汇入了画法。

明代的山水画家有独创精神的很少,董其昌更是山水画复古派的代表,影响到清代初期的部分山水画家也从前人画幅上讨生活,强求接近古人。清代有创新风格的山水画家是“四僧”,即4位和尚:渐江、石豁、八大山人和石涛。在他们之后又有“扬州画派”中的金农等人。他们主张从自然中寻求画材、画法,反对陈陈相因,强调个性解放,对于后来山水画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在近代山水画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黄宾虹。他重视写生,同时又注意吸取前人的画法加以改造,从而使山水画又从清末复古的倾向里走出来。此外,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人也都对山水画的发展有所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山水画的流派和风格都呈现出多姿多样的局面,在中华大地的东西南北各地,活跃着擅长泼彩泼墨的刘海粟,精于焦墨勾勒的张仃,墨彩挥洒淋漓的李可染,以及立意创新的潘天寿、傅抱石、石鲁、陈子庄等人,他们的作品不论是长卷巨幅还是即景小品,都有着浓厚的时代气息。

水墨画

在中国画众多的门类品种中,有一种不施色彩,纯用水墨绘成的画,因为它不同于设色的彩画,被称作水墨画。齐白石的水墨虾子

据传说,这一种画法产生于唐代,到了宋代时趋于成熟,在元代时大大兴盛起来,明、清时代盛行不衰,直至近、现代仍然在发展。

唐代水墨画的作品,今已无存,但当时的诗人对这种画法有过描写。欧阳炯的《贯休应梦罗汉画歌》中称道“天教水墨画罗汉”,可以想见出这种水墨画作品的酣畅意境。宋代的水墨画也具有很大影响,以致有的诗人在观赏自然风光时,也以水墨画的意境来加以描写,范成大在《虎牙滩》诗中就曾形容“倾崖溜雨色,惨淡水墨画”。

同类推荐
  • 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3~6岁男孩)

    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3~6岁男孩)

    3~6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上升期,陶红亮主编的《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3-6岁男孩)》根据男孩不同年龄段的身体和大脑发育特点精选了500个益智游戏。每个游戏都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数字的进位提升数学逻辑能力;风景图片培养自然观察能力;平衡练习训练身体协调性……《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3-6岁男孩)》中孩子通过玩游戏能充分发掘自身潜能,为小学阶段的学习铺好平坦的道路。
  • 玩出来的智慧(2~3岁)

    玩出来的智慧(2~3岁)

    本书作者从2~3岁宝宝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为家长揭示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让家长轻松掌握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法。作者还创编了50多个朗朗上口的、极易操作的亲子儿歌互动游戏,将宝宝的运动能力、精细动作能力、交往能力、认知能力、言语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融入游戏中,使宝宝在快乐游戏的同时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本书既是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又是早教从业人员的工具书。
  • 在猎物身上打洞的玉螺:软体动物

    在猎物身上打洞的玉螺:软体动物

    《在猎物身上打洞的玉螺--软体动物》简介:软体动物贝壳的形状千奇百怪:有像香蕉的香蕉蛞蝓,有像耳朵的南非鲍,有像鸡心的鸡心螺等。贝壳的颜色也多种多样:有红色的、蓝色的、绿色的,五彩缤纷。总之,千奇百怪的形状加上多种多样的颜色让贝壳变得十分美观。因此,它们就拥有了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美丽的贝壳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此外,贝壳还可以被制作成各种精美的装饰品。说到装饰品,恐怕人们最喜欢的就是珍珠。其实,珍珠就是在软体动物的体内制造出来的。软体动物还有很多神秘且有趣的故事,就让我们翻阅侯书议主编的《在猎物身上打洞的玉螺--软体动物》,带着一颗好奇的心,一起走进软体动物神奇的世界吧。
  • 富兰克林的故事

    富兰克林的故事

    富兰克林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的头上有诸多光环,如科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等。 这部传记记载了富兰克林的传奇人生和丰富经历。他那富有转折性的人生经历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启示和鼓励。从富兰克林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很多,他的坦诚,他的勤奋,他的执着,他的负责,还有他对民众深沉的爱。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七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七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热门推荐
  • 遥想大剑

    遥想大剑

    大剑这种冷门的动漫,或许大剑的小说连小众同人都算不上,比起热血的,励志的,卖萌的动漫,这部漫画显得无情残酷,黑暗血腥,但正是这种环境下磨炼出来的冷酷的银眼魔女,却也会在感情面前显得那么脆弱,没有见过地狱的眼睛如何见地到光明,或许她们并没有资格称为人类,但是她们会守护人类的身份直到最后。以此文献给CLAYMPRE-大剑
  • 废材逆天嫡出五小姐

    废材逆天嫡出五小姐

    在东德大陆上都是以实力说话。废材,从不被重视。在这片大陆上一共有四个国家,分别为古月国、梦楼国、凤溪国、江陵国。然在江陵国大将军家的废材嫡出五小姐董秋涵从小就被鉴定为废材,不能学武。这样的她从来无人问津。身边只有忠实的丫鬟巧巧。从出生开始董秋涵就被虐待。直到14岁时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董秋涵穿越到了这个架空时代董秋涵的身体里一切开始改变。金钱?势力?权势?自身能力?!(他孤傲冷漠藐视一切更加看不起只会争风吃醋的女人们,独独对她产生不一样的感觉,从此步步沦陷)哼!我要的男人谁敢阻碍我和他的脚步,那么我就灭了谁。哪怕是那天是那地,一样要把它毁灭。
  • 光天灵陆

    光天灵陆

    他们,是魔族。他们,生活在一个阳光绝对照不到地方。他们,也曾经是人。魔由心生,他们的心已经坠入罪恶深渊,永远只知道变强,变强!甚至吸食人的灵魂以增强自身灵力。他们,将消失在他的手中!
  • 魅世少女修仙路

    魅世少女修仙路

    女主千魅仙杀人不眨眼,师父神秘莫测,连个朋友都是佛教教主,与男主一起傲视天下,持子之手与子偕老!
  • 生命的命运

    生命的命运

    她是孤儿,本不该贪恋温暖,可他偏偏让她感到了温暖,而且还越来越靠近她,有点危险了她。他们几个的相遇,会不会是命中注定?连逃避都做不到,怎会不是命中注定呢?反正她逃不掉了,该怎么做呢?是遵循心中的声音,还是坚决逃离?
  • 少爷,你节操掉了

    少爷,你节操掉了

    “我说小子,你的节操掉了”某人嬉皮笑脸的说:“老婆我贞洁都在你那了,节操嘛?面对你不需要这个东西黎潇潇是个平民丫头一不小心就撞上了影氏集团的大少爷影亦轩从此黎潇潇当影亦轩是瘟神避而不及,而某位少爷对她一见“钟情”穷追不舍………………
  • 黑夜的生存法则

    黑夜的生存法则

    我为种族的繁衍而生,我为种族的尊严而活。我愿为付出死的代价,换取理解和尊重。世界不止只有阳光的白天,别忘还有绚烂的黑夜。
  • 洪荒帝师

    洪荒帝师

    流落偏僻下等世界的少女,怀揣神秘骨塔,自东域玄州身骑玄冥帝虎,呼啸闯入异彩纷呈的诸天仙域。众生追寻成帝仙路,洪荒老祖渴求长生不死,九天帝君留恋红尘不悔,邪佛临世欲主宰诸天。只是,见了那身披月白素衣的温软女子,都得恭恭敬敬的退避三分。她不称帝,世间无人敢问鼎,她一怒,神魔都在颤抖。举世唯一的神魔帝体,看破万古的至尊帝师。一念,风云变!一眼,诸天祭!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昔年那守着孤城的少年哥哥!
  • 黄陵文典·民俗卷

    黄陵文典·民俗卷

    公元2008年4月4日,时值戊子年清明佳节。由黄帝故里黄陵县组织编纂、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历史文化系列丛书—《黄陵文典》1—17卷
  • 婚已成粥

    婚已成粥

    话说古有张嫣嫁给自己的舅舅,今有我朱晓苏嫁给自己小表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