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60600000030

第30章 顿渐品(2)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④。故于涅槃了义教中⑤,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说偈曰: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

彻礼谢而退。

注释

①摄受:又叫做摄取,原指以慈悲心去摄取众生。这里是说愿意度化并接受志彻为徒。

②具戒:谓比丘、比丘尼之具足戒也,指比丘、比丘尼所应受持之戒律,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依戒法规定,受持具足戒即正式取得比丘、比丘尼之资格。

③常无常: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反之则谓之常,即指永恒不变,真实不虚假。在此处的对话中,行昌所讲的是《涅槃经》的经文,而惠能则是依据禅宗教义对《涅槃经》重新解释。

④八倒:指凡夫所迷执的八种颠倒的错误见解。对生死的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执定为常、乐、我、净者,是凡夫的四倒;对涅槃的常、乐、我、净,执定为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是二乘人的四倒。这两种四倒合起来就是八倒。

⑤了义教:“了义”指直接、完全显了述尽佛法道理,而“不了义”则指教法之未能如实诠显理趣之方便说。二者合称为二义。了义教,即指如实诠显全部理趣之教法,如诸大乘经说生死、涅槃无异者。

译文

僧人志彻,江西人,原来姓张,名字叫行昌,少年时候喜好行侠仗义。自从南宗北宗产生分化之后,两派宗主神秀大师和惠能大师虽然不分彼此、没有争胜,然而他们的弟子徒众却竞相生起爱憎之心。当时,北宗弟子们,自封神秀大师为禅宗第六代祖师,又忌讳天下人都知道的惠能大师得传衣钵之事,便嘱咐行昌来行刺惠能大师。

惠能大师事先预测到了这件事,便放了十两黄金在座位上。那天天黑了,行昌潜入惠能大师的房间,准备加害大师。大师伸出脖子给他砍,行昌砍了三刀,都一点没有损伤到惠能大师。

大师说:“正义之剑不会邪恶,邪恶之剑不能正义,我只该给你金钱,不欠你性命。”

行昌惊恐万状,扑倒在地,很久才苏醒过来,哀求能够悔过自新,当即愿意出家为僧。大师便给了他金钱,说:“你暂时先去,我担心我的弟子们反过来要加害你。你可以在其他时间乔装打扮再来,我自当接受你为徒。”行昌领受大师旨意连夜离开。后来投奔僧人剃度出家,接受戒规,精进修行。

有一天,想起了惠能大师的话,远道而来拜见大师。大师说;“我念叨你很久了,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

行昌说:“上次承蒙大师饶恕我的罪过。现在我虽然出家苦苦修行,终究难以报答大恩大德,唯有随您传法度众生。弟子我常常阅览《涅槃经》,不明白常、无常的教义。恳请大师慈悲,简单为我解说。”

大师说:“无常,就是佛性;常,就是对一切善恶法的分别心。”

行昌说:“大师,你说的与经文大相径庭。”

惠能大师说:“我传授佛法心印,怎么敢违背佛经呢?”

行昌说:“经文上说佛性是常,大师您却说佛性是无常;一切善恶事物,甚至无上觉悟,都是无常,大师您却说是常,这不是与经文相背吗?这使得我更加增添了疑惑。”

大师说:“《涅槃经》,我曾经听尼姑无尽藏比丘尼念诵过,我给她讲说经文大义,没有一点不符合佛经的。刚才给你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不会有别的说法。”

行昌说:“我见识浅薄,希望师父开示。”

惠能大师说:“你知道吗?如果佛性是常,为什么还要说善恶诸法,以至于还说从来没有人发菩提觉悟之心?所以我说佛性无常,是说佛性真实常在。还有,如果说一切事物无常,是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体性,用以承受生死,而真实存在的佛性也有不能遍及的地方。所以我说的常,正是佛说的无常。佛知道世俗人和外道将无常看作真实存在,而声闻和缘觉二乘人,把佛性看作无常。所以出现了常、乐、我、净、非常、非乐、非我、非净八种颠倒妄想见。《涅架经》的教义是破斥这些断见,指出什么是真常、真乐、真我、真净四德。你依据经文文字却违背经文经义,以有断灭的现象为无常,而以确定僵死为常,错误地理解佛陀最后开示的妙谛。这样纵使念经千遍,又有何用?”

行昌豁然开悟,说了偈子: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惠能大师说:“你现在彻底开悟了,你就改名叫志彻吧。”

志彻行礼致谢后便退下。

原文

有一童子,名神会①,襄阳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

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

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

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②!

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

师以柱杖打三下,云:吾打汝痛不痛?

对曰:亦痛亦不痛。

师曰: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

神会礼拜悔谢。

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盖头③,也只成个知解宗徒④。

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大弘曹溪顿教,著显宗记⑤,盛行于世,是为荷泽禅师。

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集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注释

①神会:在早期禅宗史上,神会(668—760)是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为荷泽宗之祖。襄阳人,俗姓高。年幼时学习五经、老庄、诸史,后来投国昌寺颢元出家。十三岁时,参谒六祖惠能。惠能示寂后,参访四方,跋涉千里。开元二十年(732)设无遮大会于河南滑台大云寺,与山东崇远论战。竭力攻击神秀一门,确立南宗惠能系之正统传承与宗旨。并于天宝四年(745)著《显宗记》,定南惠能为顿宗,北神秀为渐教,“南顿北渐”之名由是而起。神会示寂于上元元年,世寿九十三,敕谥“真宗大师”。

②沙弥:指佛教僧团中,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之出家男子。意译为息慈,即息恶和行慈的意思;又译作勤策,即为大僧勤加策励的对象。沙弥有三类:七至十三岁,名驱乌沙弥,谓其只能驱逐乌鸟。十四至十九岁,名应法沙弥,谓正合沙弥的地位。二十至七十岁,名名字沙弥,谓在此年龄内,本来应居比丘位,但以缘未及,故尚称沙弥的名字。

③向去有把茆盖头:向去即从偏位向于正位,而从正位向于偏位叫作却来。茆,即茅草,把茆盖头就是取茅草建草庵以作栖身处。

④知解宗徒:指通过文字来修行的人,即以学习和理解经典文字为修行的僧人。

⑤显宗记:全称《荷泽大师显宗记》,全一卷,唐代荷泽神会著,收于《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据传本书是作者在天宝四年(745),于滑台为北宗禅者攻击时所著,主要叙述南宗顿悟之旨,并论述传衣在禅宗传承中的重要性。全篇只有六百六十字。内容大体以《金刚般若经》之“般若空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为立足点,并承继僧肇之《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以及六祖慧能《法宝坛经》中《定慧第四》之思想。

译文

有一个童子,名叫神会,襄阳高家的子弟。十三岁时,从神秀主持的玉泉寺来到曹溪山向惠能大师致礼。

惠能大师说:“善知识远道而来,辛苦非常,还能识见事物的本来面目吗?如果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应该识见本体,你先说说看。”

神会说:“事物的本来面目无所住,永远不会静止,认识本身就是主体。”

惠能大师说:“这个小师父怎么说话如此轻率!”

神会说:“大师你坐禅,识见佛性了吗?”

惠能大师用禅杖打了神会三下子,问:“我打你,痛还是不痛?”

神会说:“也痛也不痛。”

惠能大师说:“那我见了,也没有见。”

神会问:“什么叫做也见了,也没见?”

惠能大师说:“我说见是说常见自己的过错,不见他人的是非好恶,这是说见到了,也没见到。那你说也痛也不痛是什么意思?你如果不痛,你就是和草木瓦石一样没有知觉;你如果说痛,那你就和凡夫俗子一样,会生起怨恨之心。见与不见是两种偏见,痛和不痛是可以生灭的有为法。你还没识见本心,怎敢捉弄他人?”

神会礼拜表示悔过。

惠能大师又说:“如果心念愚迷,不能识见本性,就必须找善知识教示。如果心念开悟,识见自性,就依此修行。现在你自己迷误,不能认识真心,反来问我是否识见佛性。我是否识见佛心,我自己心知肚明,难道这能代替你不迷误?反之亦然,你如果能够识见自性也代替不了我的迷误。为何不去自我识见、自我认识,却在这里问我有没有识见佛性?”

神会再次向惠能大师致礼多达一百多次,请求饶恕,并勤勉地做杂务和服侍大师,不离大师身边。

有一天,惠能大师告诉大家:“我有一样东西,没头没尾,没名没字,没背面,没正面,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神会起立说道:“是一切佛的本源,是神会的佛性。”

大师说:“对你说了没名没字,你却还要把他叫做本源佛性。你以后即便当了住持,也只能成为一个知解宗徒。”

惠能大师圆寂后,神会到了京师长安与洛阳,大力弘扬惠能大师的顿教法门,著有《显宗记》,盛行于世。这就是著名的荷泽禅师。

惠能大师看到各宗派之间互相为难指责,弟子们都生起邪恶之心,所以经常召集门人弟子,宽厚怜悯地对大家说:“修行佛道的人,一切善念、恶念,都应该全部除掉。没有什么名相可以指称自我本性;独具无二、没有分别的自性叫做实性。在实性的基础上建立一切教派法门,都必须立刻就能自我识见。”所有人听了,全都行礼,请求惠能大师教化指授他们。

同类推荐
  • 佛的故事

    佛的故事

    本书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图文的形式将一幅瑰丽神奇的佛教文化地图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零距离感受佛教文明,全方位接触真实历史。
  • 罗浮道教史略

    罗浮道教史略

    本书介绍了罗浮道教的历史发展,收录了罗浮道教诗词楹联,对罗浮道教两千年来的历史作了史料性的梳理,为中国道教史增添了一道风景。
  • 中国道家之精神

    中国道家之精神

    道家精神是道家自身在孕育、形成、发展、流变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思想精粹,道家所崇尚的尊道贵德、自然无为、虚静守柔、大公无私、不争谦下、法天贵真等品格,不仅影响了古代帝王的施政理念和贤臣良将安民保国的行政方式,而且深深渗透于中国社会,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本书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 古兰经概述

    古兰经概述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经一千多年了,从过去到现在,真正懂得伊斯兰教的人力数不多。正是这个缘故,伊斯兰教在解放前曾长期遭到一些教外人的误解和歧视,甚至还引起过多次惨痛的流血教案。
热门推荐
  • 逆行封天录

    逆行封天录

    为什么本纪元最有可能成仙之人却遭到暗算?且看主角在新的世界如何崛起,扫平一切,最终封天?
  • 父母是最好的保健医生

    父母是最好的保健医生

    本书共十二章,从儿童常见疾病症状出发,重点描述疾病的症状表现、治疗、家庭护理及预防措施。提供儿童具体营养需要,教会家长日常生活护理和保健常识、儿童意外的家庭急救及用药常识。
  • 重生,STARS天后!

    重生,STARS天后!

    国内青春爆红组合STARS曾红极一时。当荣耀,鲜花,光环……全部都离开五位青春少女,当舞台,灯光再也不属于她们时,看她们如何不畏艰险,浴火重生,乃至成为天后组合。爆红时追逐的人群都比不上危难时献出关爱的男孩。她们的励志故事会给你带来许多鼓励,浪漫的爱情故事也会带给你们无尽的遐想!
  • 送葬继承人

    送葬继承人

    川西开棺,晋西风水,湘西赶尸,山西送葬。冥王被封印,保存下来的五宝冥器:【镇魂棍】、【双龙椅】、【社稷图】、【聚灵旗】、【长生印】。送葬人,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 逆天废柴六小姐

    逆天废柴六小姐

    曾是杀手集团第一杀手的柳清欢,却被当做弃子惨遭杀害。“你只是我手中的一只狗。”——她最爱的那个人与她说。命亡之时她百般不甘,却只能看着他渐行渐远。若有来生,她必将查明真相,让他成为她脚下的一只狗!!再睁眼,她已经成为贵族小姐叶千梨,排行第六,天生性弱,总被人欺压。废柴六小姐逆天而变,惊艳出世!既然老天再给我一次机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百倍还之!只是这一生,谁才是她的良人?
  • 魔风物语

    魔风物语

    魔凛?古堡“公主,这是陛下送来的羊皮卷子。”“啊?”一位长相可爱的女孩坐在窗台上,她用血色般的眼睛看向仆人。“让我看看。”尔雅的手向书指去,羊皮卷子立刻飞到她面前。尔雅的脸马上出现了几条黑线,吼道:“又是相亲相册!我才不要和那些没有见过面的魔族王子结婚!”“其实还有血族的,公主陛下。”“闭嘴!”插嘴的仆人立刻被吓得变了脸色不敢说话。
  • 末日粉红兵团

    末日粉红兵团

    末日突然降临,身为幸存者的罗斌获得了奇怪的召唤能力。他的召唤物个个与众不同,能力强悍,也正因此,他开始组建起最强的末日兵团。不过,他总是感觉有些不对劲:我的召唤物,为什么全是母的啊!
  • 莫小末的逝水流年

    莫小末的逝水流年

    莫小末,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85后女孩,没有豪门没有堕胎,但充满了青春和爱的似水流年。当回忆的胶片一页一页滑过,祭奠的是我们的整个青春。。。
  • 惊魂旅程

    惊魂旅程

    长长道,秋风扫,莫弹伤心调,相思自有明月照,世间旧事,妖鬼奇谈,知多少,醉不了,醒不了,哪有为鬼好,蜗名螺梦一茅草,人鬼争与,斗战未熄,何时了。故都河里的黄金棺,满是人头的脑树,半夜上街的骷髅,长生不死的仙药......一件件超乎了寻常的事物,一次次寻宝带来的危机。我们,到底颠覆着这个世界的什么?我们所了解的世界到底有多少离奇?或是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个离奇!同样的是探宝,不同的感受,全新流派小说!
  • 小跟班

    小跟班

    从童年到少年,赵湘陪魏其远爬了无数次青山,看过青山的四季变幻,可自从魏其远五年前去了美国以后,她便一次也没有再来过。当年,魏其远是在这里丢掉了她。“少爷,我听他们说您要退出娱乐圈,要去美国了,是吗?”瘦弱的少女低着头,紧紧握住双拳,终于把心里的话问了出来,是要走了吗?不准备把我也带过去吗?谁都知道了,为什么只有我最后知道?您究竟,把我当成什么?终究,只是下人吗?女主不弱,男主很很傲娇